如何评价李娟及其作品?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李娟,李娟和徐浩峰,谢立文,段建宇齐名,是一个独立的作家,也是全世界非常特殊的作家,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们的作品,会发现,这种作家不是传统文学圈里面的人。这种作家在各个国家都非常的稀有,他们不讲究,题材,不做作,没有野心,也不模仿别人的作品,从不编造事实,只写自己感受过的事情,当初李娟刚刚出名的时候,很多老作家都心有愧疚,因为突然发现自己一辈子写文章,既然是写错了。李军是那种过什么日子写什么文章的人,有些文章光靠手不行,光靠脑子也不行,得看脚走出来。得看眼睛看出来。才能写出最真实的生活,这种文章让人挑不出什么重点,摘录出什么名句,但你能读出他所有的整体感受,往往传统的作家或者是一般的阅读爱好者读到他们的作品时,是非常的意外的,有一种惊为天人的感觉。我个人认为,李娟是一个特殊的作家。读一个人的文章不应该是仅仅看字,不应该是仅仅的阅读,要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的内心。读一个人的文章,也不应该去评价他的好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只不过把它写出来,只要大家能通过自来感受到,能够透过这些资料还原作者的经历,我觉得就足够了。至于把作家跳出来,各种对比,评论来评论去,就失去了作家文本的意义,作家,仅仅是看文章而已。
[create_time]2020-09-18 10:23:00[/create_time]2019-05-19 12:09:47[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1[alue_good]超级酷炫酸梅侠[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2d5007a.-IwJnP3fk7g4gueLgFUNNQ.jpg?time=7454&tieba_portrait_time=7454[avatar]贡献了超过119个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66[view_count]李娟的作品
李娟的作品有如下所示:1、《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是201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李娟。本书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2、《遥远的向日葵地》《遥远的向日葵地》是当代作家李娟创作的散文集。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乌伦古河南岸耕种向日葵的生活经历。书中刻画了作者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也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脆弱微渺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3、《我的阿勒泰》是作者李娟11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记录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4、《冬牧场》《冬牧场》是当代作家李娟创作的长篇纪实散文。该散文集讲述了李娟跟随新疆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场生活的经历。作品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自然呈现着少数民族地区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劳顿,表现了他们个性纯朴、坚忍、诚挚的内在品性。5、《阿勒泰的角落》《阿勒泰的角落》是作家李娟创作的散文集。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山区开着一个半流动杂货铺和裁缝店时的生活故事。作者以自然笔调记录日常点滴趣事,向读者展示了北疆阿勒泰地区淳朴自然的风物人情。
[create_time]2022-08-22 14:10:09[/create_time]2022-08-30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教育海洋星[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29b00f02f16c7fef31d8f88acf55c217.jpeg[avatar]教育领域达人,专注教育领域知识问答[slogan]教育领域达人,专注教育领域知识问答[intro]4398[view_count]李娟的秋渐深读后感
读了李娟的《秋渐深》,我感受到要时刻注意周遭环境的美丽,并对世界的抱有期待,李娟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细腻生动。比如将节气和植物比成一对恋人,富有情趣;而写收割后的稻草依偎在一起取暖,则又非常富有生活气息——这些细腻的描写,显示了作者简洁纯粹、沉静从容的创作观和生活态度。扩展资料李娟的《秋渐深》散文以小见大,在朴素自然的娓娓叙述中反映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比如作者笔下的“细密的榉树红叶”“相依相偎的稻草”“精致的晚菘”,无一不是惯常的生活化的事物,却又无不充溢了生活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姿态。《秋渐深》在结构上,卒章显志;修辞上,使用比喻(或者“移用”),将人生和文字的简单纯净比成“秋天里的一棵树”,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内容: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都应该像秋天的树一样,褪尽繁华绚丽,追求简单、纯净,如此,方能成就生命的超拔脱俗,也才会有开阔明朗的生命境界。
[create_time]2020-10-22 09:32:09[/create_time]2017-09-26 20:25:41[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7[alue_good]小新科普生活[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59b033b5bb5c9ea225c2680c539b6003af3b321?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专注解答生活领域的问题[slogan]专注解答生活领域的问题[intro]3347[view_count]《我的阿勒泰》摘记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1月第1版
李娟 著
那些所有的,沿着群山边缘,沿着戈壁滩起伏不定的地势,沿着春夏寒暑,沿着古老的激情,沿着古老的悲伤,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畏惧与威严……而崎岖蜿蜒至此的道路,都被抛弃了。它们空荡荡地敞开在荒野之中,饥渴不已。久远年代前留下的车辙梦一般印在上面。这些路,比从不曾有人经过的大地还要荒凉。39
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55
我轻轻的扒开枝叶,俯身在那里,长久着看着。这时有人从我背后悄悄走开,永远走开……而在此之前,我已在这森林里独自穿行了千百年,没有出口,没有遇到任何人。66
我不是一个没有来历的人。我走到今天,似乎是我的祖先在使用我的双脚走到今天;我不是一个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而永远地留住了我。那里每一粒深埋在地底的紫色浆果,每一只夏日午后准时振翅的鸣蝉,比我亲眼见过的还要令我感到熟悉。我不是虚弱的人,不是短暂的人——哪怕此时立刻死去也不是短暂的人。70
我说着舞蹈,和这世间舞蹈着的一切。那些美的形体,若非有着美的想法,怎么会如此美得令人心生悲伤?那些睡着了的身体,那些木然行走着的身体,或是激动地说着话的身体,轻易地从高处跌落的身体——都在世界之外。他们创造着世界之外的事物,不停积累,离世界越来越远。于是我们看到那些身体一日日衰老下去,到了最后也与这个世界无关。……只有美才能与万物通灵,丝丝缕缕吸吮吐纳。只有没才是最真实不过的自然。我还在想:我爱舞蹈,我爱的也许只是我身体里没有的东西。我总是那么贪心,总是想得到的更多,想知道得更多。143
或许,出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美丽之处吧?再这样美丽着的世界里,一个人的话总是令人难过的。所以我就有所渴望了,所以麦西拉就出现了……秋天快要过去了,而这条大地还是那么碧绿葱茏。只有河床下,水流边的白桦树黄透了的叶子,纷纷坠落。洁白明净的枝子冷清地裸在蓝天下,树下的草地厚厚地积铺了一层灿烂的金色。153
那些猎人和鹰之间,和这片追逐狩猎的大地之间的古老感人的关系,到了今天,真的就什么也不曾留存下来吗?总觉得眼前的这持鹰的老人,太不真实了——作为正在不断消失的古老事物之一,他周围的那圈空气都与我们所能进入的空气断然分离着,并且还有折射现象。175
我们却什么也不能惊起。我们只能开车从上面碾过,碾过,一无所知地碾过……只能碾过而已。蝴蝶的路,盛大,雪白,隆重。本该由另外的什么去踏上的?我们在这山野中多么渺小,多么无知。298
[create_time]2022-06-09 00:30:19[/create_time]2022-06-23 02:35: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冰藕不知天下知447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516cfa9.kPGMq4zkQOXcuMPWxaGnMQ.jpg?time=2815&tieba_portrait_time=2815[avatar]TA获得超过571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8[view_count]
《我的阿勒泰》读后感
看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喜欢上这个被称为传奇的作家。通常看完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带着自传性质的书往往会去八卦作家本人,可是看完李娟的阿勒泰,却只想再接着看她的文字,就这么一直看下去,不要停。你看,李娟的文字是有魔力的。
她写自己经历过的阿勒泰,写荒无人烟的小卖部,写外婆,写妈妈,写暗恋着的弹吉他的男孩……她写生活里的一切,可是生活里的一切在她的笔下却是那么自然流淌,仿佛她不是在借文字表达,而是这些经历本身通过她的笔端倾泻而下。
作为一个喜欢文字的人,看完李娟的书,突然觉得这才是文字的作用,不控诉,只表达。我借着文字在声嘶力竭的控诉,害怕别人不能明白我,不能明白我写的东西。事实却是,我对文字越卖力,写出来的东西越无趣。李娟的文字也有爱,有寂寞,有孤独,有无奈,可是她的文字底色是明亮,让人看着感官是愉快的。
她写那个暗恋的男生时,只写自己如何焦虑的在午夜的聚会上等待他的出现,他终于出现,却没有多看她一眼,她主动说话,她听他弹琴,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是汉人,男孩是不会和她结婚的,可是她还是想多呆一会,坐在他的旁边,即使姿势不优雅,即使衣服太凌乱,她就是想多呆一会,一会就好。她呆了很久,他只是自顾自的弹琴,忘了她。后来,她一个人走了。她没有写爱,却处处是爱的味道。
她写外婆:“外婆多么寂寞。我们之间遥远陌生的七十年人生距离让这种寂寞更为孤独,不可忍受。她生命中的鸟永远不会飞进我的生命,哪怕只有一只。因为有七十年的时间我们没有在一起。”
她写妈妈:“我站在帐篷门口一直目送她的身影远去,渐渐走得又细又小。却始终非常清晰,直到清晰地从草地的碧绿色消失进高处森林的蓝绿色中为止。像一枚针,尖锐地消失了,消失后仍然还那样尖锐。”
她写自己:“在澡堂洗澡,我这平凡的身子,平凡的四肢,不久将裹以重重的衣裳,平凡地走在黄昏之中。这平凡的生活,这样的平安。我不再年轻了,但远未曾老去。千万根头发正在生长,几处伤口正在愈合,患关节炎的双膝“嘎吱”微响,颈椎骨刺轻轻地抵着只能以想象感觉到的某处。疾病在身体深处安详地沉睡,呼吸均匀,而青春在一旁秉灯日夜守护。她想唤醒他,但忍了又忍,泪水长流……这些都由我的身体小心裹藏着。我的身体站在水龙头下的激流中。”
她写乌鲁木齐:“我在乌鲁木齐打工,没赚上什么钱。但即使没赚上什么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呆着。乌鲁木齐这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路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张开双臂。 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
她写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了读者的感受。 李娟笔下的乌鲁木齐就是我现实世界中的北京,李娟笔下的外婆就是我记忆中的奶奶,李娟笔下的妈妈就是很多年前我的妈妈。李娟的文字就这么轻易的让我沉沦。
生活一场,谁还没点苦,又何必拿着那点苦,那点失落,那点鸡毛蒜皮,那点不得志一直嘚嘚呢。重要的是不因每一种状态而失去对生活的该有的热情和好奇,就像李娟对她在阿勒泰的生活持有探求的心,也安于成名后的作家生活。
作家里缺少李娟这样的文字,生活里缺少李娟这样的心态。
[create_time]2022-06-19 20:19:14[/create_time]2022-06-28 05:34: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影视达人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fdb0df4.1R9HbxUmgzjnefs5MxoiUQ.jpg?time=4643&tieba_portrait_time=4643[avatar]TA获得超过458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view_count]
李娟的散文代表作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奎屯。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长篇非虚构《冬牧场》,《羊道》三部曲。诗集《火车快开》。现居阿勒泰,供职新疆文联。——来自于网络
[create_time]2020-11-01 14:27:11[/create_time]2020-11-16 13:53:4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肉瑗儿[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d6a074c.Uv44Llr5Yk0OoB6HZGCm1A.jpg?time=3933&tieba_portrait_time=3933[avatar]TA获得超过2208个赞[slogan]。。。[intro]235[view_count]
求李娟的散文集!
阿勒泰戈壁滩上的小精灵——夜读李娟散文集《我的阿勒泰》 2013-03-21 14:08 田雪雁 上午正开会,一位用户突然打来电话说已谈妥的函件业务不做了。我当时愣了一下,有点窘,有点怨,有点不解,关键是有种被“捉弄”的感觉。这样的情绪一直延续到了晚上,当我读罢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时,之前所有的窘、怨和不解等负面情绪很快就被另一种情绪所替代,李娟笔下乡居生活的朴素和淡泊,如一股电流,瞬间击中并感染了我。眼前出现了作者笔下遥远的阿勒泰—— 新疆最北端的大草原和戈壁滩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景象。在翻开《我的阿勒泰》之前,我以为与电视连续剧《我的娜塔莎》里的娜塔莎一样,阿勒泰是个人名,而且还是个有着新疆气息、一头卷发的大眼睛男孩。读后才发现,阿勒泰并不是人名,而是个我不熟悉的地区名,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端,用官方的介绍来说,阿勒泰就像中国地图“雄鸡”身上一簇华丽的尾羽。李娟从小就生活在如此华丽的一个以哈萨克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即使后来离开家到阿勒泰市工作,她悲悯善良向上的心,还让她始终魂牵梦绕着那里的大草原和戈壁滩。那里有她的母亲、她的外婆,有跟老古董一样实在的给予她帮助的牧马,属于她的马、羊、鸡、兔,更有属于她的绿洲、泉水、沙漠和积雪。我认为,正是这些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人的生存状态等浓郁的异域风情和地域文化滋养了敏感、热情的李娟,让她用文字为读者创造并呈现了属于阿勒泰大草原和戈壁滩原生态的荒原美,让人觉得那个地方是对得起“金山”之美称的,是令人向往的。“ 所谓的好散文,就是能用平白朴素的语言写出自己独特的意蕴来。”我觉得李娟在她这本散文集里就传递给了我们一种独特的意蕴,更重要的是她为读者呈现了自己生动活泼而富有张力的描写功力,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比如在《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里说到坐摩托车时,李娟说,“很多时候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等到了地方,都成罗圈腿了。”读到罗圈腿,我忍不住笑。笑,是我对李娟生动描写的一种高度认同,因为我在童年生长过的黄土坡上也过有此类刻骨铭心的体验,我相信没有体验过的人是不会有坐摩托坐成罗圈腿的深刻感受的,也是写不出如此生动活泼的语言的。提到在戈壁滩上戴头盔,李娟写道,“我妈给我弄了个头盔,可那玩意儿沉甸甸的,扣在脑袋上,压得人头晕眼花,根本没法戴,只好挂在脖子上,任它垂在后脑勺那儿。可风一吹,头盔兜着满满的风使劲往后拽,拽得脖子上那根带子卡在肉里,勒得人头晕眼花,还吐着半截舌头。”一个扣,一个挂,一个拽,一个勒,李娟再次显现她娴熟的描写笔法,没有直接去写荒原上风沙的肆虐力度,而是紧紧抓住头盔这个道具,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递进,从头盔让人头晕眼花,直至最后吐着半截舌头,将戈壁滩沙尘漫天的恶劣环境彻底剥光给人们看,让你觉得阿勒泰戈壁滩的春天是荒蛮的,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土地沙化是多么的恐怖。在《“小鸟”牌香烟》里,李娟说,她们家卖的其他烟还有“ 红雪莲”、“ 青城”、“ 哈德门”……等等。对此妈妈懒得再作创意,于是除“小鸟”烟以外,其他的烟一律被称为“红色烟”、“ 绿色烟”、“ 白色烟”及“ 黄色烟”。如果有两种烟的包装纸同为白色,则区别为“左边的白色烟”和“右边的白色烟”。与其说这个妈妈可爱,倒不如说是李娟的描写功底深厚,是她用文字塑造了一个善于发明创造新词汇,而且在汉话和哈萨克语之间胡乱翻译却能干净利落地让人豁然而知的可爱妈妈的形象。李娟—— 阿勒泰戈壁滩上的一个小精灵,却以悲悯的心在散文土地上种了一棵大树。《我的阿勒泰》实在是一本了不起的书。读李娟的散文,就像绿荫下乘凉,让人心生宁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有了这些正情绪,一次小小的营销失败显然已经不那么重了。
[create_time]2013-04-25 20:41:52[/create_time]2013-05-10 20:39: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xiaowuhan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3d82013.cRcNLeOV7e_VVYKPKRvZhA.jpg?time=3875&tieba_portrait_time=3875[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76[view_count]
我的阿勒泰主要内容
《我的阿勒泰》是作家李娟的散文合集,记录了作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再现了阿勒泰地区的风物以及边疆的异域风光,全书可以分“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部分,生动再现了疆北风物。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
《我的阿勒泰》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娟。李娟,籍贯四川乐至县,于1999年开始写作,成获得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李娟的主要作品有《九篇雪》《遥远的向日葵地》《冬牧场》《羊道》系列。作家舒飞廉评价说,李娟的东西,让弄文字的人绝望。李娟的出现,就像当年的萧红一样,是天才的出现。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他认为李娟是阿勒泰的清少纳言。
《我的阿勒泰》的介绍
《我的阿勒泰》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充满了朴野清新的气息,再现了疆北风物,清新而富有才华。全诗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
[create_time]2022-03-10 20:05:06[/create_time]2022-03-07 22:01: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李冰峰喜爱旅游[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049344271,3936451097&fm=3012&app=3012&autime=1686679379&size=b200,200[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81[view_count]
请让我把阿勒泰的故事讲给你听
我不会想到,在新疆有一个叫阿勒泰的地方,让我一见如故,爱之弥深,魂牵梦绕。
不必说喀纳斯美得令人窒息的湖水,我三至方得见真颜的卧龙湾,也不必说可可托海战功卓著的三号矿坑,两两依偎似相濡以沫的夫妻树……我只想说随意走在阿勒泰的小路上,遇到的群群牛羊,腼腆淳朴的少数民族朋友,一片老树林,一片戈宝麻地,一块少数民族特色点心……都让人倾心兴奋,如数家珍,不舍离去。
来到阿勒泰阿拉哈克镇。原来我以为阿拉哈克镇只有眼前的一条街道那么长,参加了阿克齐村和塞克塞吾勒村的美食和民族团结活动,才知道小镇和村庄都那么不显山不露水地蔓延开去。
阿克齐村口的大片树林,高大茂盛的枝叶从路两边向中间延伸汇合,形成天然的翠玉宫殿,傍晚的夕阳从枝叶的缝隙里斜射下来,一道道光线朦胧可见,瞬间恍至仙境。
进入阿克齐村,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锅,也第一次见这么大一锅羊肉,全村的村民都来了,只有镇长和书记能说一些汉语,但语言不通一点都不妨碍交流,微笑是最好的语言,我们对望,微笑,很多村民来找我们拍照。
一大盘精华里有羊头羊肉还有肥肥的羊油,书记说这羊油养胃,不腻。关于吃,我历来是不甘人后的,勇敢来一口羊油,果然入口即化,不知不觉滑进胃里,格外舒坦。一小伙子娴熟地用刀给我们盘子里分着肉,村民热情地劝,我们畅快地吃。
餐后哈萨克朋友教我用羊毛纺线,那可是地道的纯羊毛,织块披肩、挂毯,一定极具民族特色,美不胜收。
塞克塞吾勒村里,友好热情的村民把民族特色点心包尔萨克做出了花样,不但外形各异,光用油就有羊油,清油,酥油三种,尊贵的女性长者戴着白色的绣花头巾,男性长者坐在前排的位置,村民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开心知足的欢笑,让人看了浑然忘我,只想随之欢唱起舞,我们告别的时候,又被拉回去再多喝一碗浓郁的奶茶,还给装了好多包尔萨克。
窝依玛克村哈萨克朋友的盛情在这满桌的包尔萨克、奶疙瘩、酥油、奶茶、和哈萨克斯坦的精美糖果里。知道我是来旅行的,医生阿拍和老师阿嘎问我新疆好不好,我说景美人好瓜果香,当初只想来两周,没成想待了两个月还舍不得走,大家开怀大笑。
第二天,我去寻找通往阿克齐村心心念念的那片树林,没有向导,没有同伴,烈日暴晒,我只带了一瓶水,穿过镇上那条唯一的主街道一直向北,凭着感觉出发了,在路的尽头,几个剽悍的汉子把八九辆摩托车停成一个弧形,在聊着什么,我心中忐忑,放慢了脚步。
小智(一个遇到若干次,智力稍有障碍,总会对着我孩童般的笑,有时也会随行一段的哈萨克小伙,当时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就叫他小智)不知从哪里走过来,咿咿呀呀地跟我说着什么,那几个剽悍汉子不再聊天,都抬头看我,清澈的眼神中满是好奇。
眼神清澈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我放心地前行了,再见那片树林,我停住脚步张大了嘴,那半枯半荣直指蓝天的造型多像童话城堡里的哨兵啊,我童心未泯地原地转了两圈,模拟进入一个神奇国度。树林里静谧荫凉,如诗如画,偶有骑摩托车的人经过,后面别着铁锹等务农工具,都回头猛盯着我看,于是我收敛了如醉如痴,有人经过时便规规矩矩走我的路。
遇到一位割草的村民,我问这些是什么树,有多少年了?他说是他爸爸年轻时大概七八十年代种下的,是榆树和柳树。美丽新疆经过几代人辛勤开垦奉献,依然保持了这份原汁原味的美,向生活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致敬!
天色渐晚,再现沐浴金光的林荫道可遇不可求,我想回去了,在路边向开过来的小车望了一眼,古丽巴合提夫妇就热情地停下车,于是幸运地搭了便车,真的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就开启了我们友谊的《传奇》。
回到住处,一位离家在外的读者在公众号给我留言:阿克齐村,我的家,想念。
简简单单几个字,让我眼含泪花,我因他深沉的故乡之爱感动,也因自己的文字能让游子想家而感动。
回到深圳的日子里,我的睡前阅读是阿勒泰作家李娟的《冬牧场》,边读边咂摸,经常在静夜中兀地咯咯笑起来,好像我也和他们一样用所有长长短短能保暖的衣物把自己裹成个麻包,和李娟、居麻一家在寒冷简陋的的冬牧场里牧牛放羊,取雪化水,啃馕喝茶,艰难而充实地自得其乐。
我无数次想起阿勒泰,思念它,思念那些信马由缰遇到的所有惊喜,哪怕只短暂相处或相视一笑而过淳朴踏实的笑脸,牧场的牛羊,盐池的飞鸟,白桦林公园的羊驼与白桦树,戈宝麻花海里王洛宾歌曲中吟唱的美丽姑娘……它们共有一个难忘的名字——阿勒泰。
我渴望重回阿勒泰,渴望再见那些说不上为什么就惦记的小路,树林,村庄,一张张不一定多熟悉却难以忘怀的亲切脸庞……
离别前夕,沐浴在阿勒泰的夕阳里,好像被神奇之光注入某种天赐的能力入怀,恍若有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缓缓地对我说,Tina,你来把我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吧……
阿勒泰的美好,温暖和爱,都会变成我心里汩汩流淌而出的文字,一个个都长了腿,欢快地跑进你的心里。
[create_time]2022-07-26 10:36:01[/create_time]2022-08-09 03:42: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谦逊还清新的小萨摩耶906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7540ce8.sNcBSJ6IAD8Yxg-J41YGjA.jpg?time=5189&tieba_portrait_time=5189[avatar]TA获得超过63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view_count]
800字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读后感想
娟用独特的视角写生活中的悲喜,评判心中的情感与得失,了悟人生的悲苦与孤独。对小事件的追索中,有关于时间、等待、生死、爱情、命运的独特思考。她的文字,无法教出也无法模仿。任何一个小情节,总能在她的笔下活泼自然地以原貌展现。在她的世界里,一直有我们久违了的朴素情感和梦想…… 有好一阵子睡不好了,就在开始读李娟的这本《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的那个晚上,我睡的特别香。我发现,李娟的文字能给人清新和放松的感觉。原本,我以为散文和小说是有明确界限的。李娟的文字却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散文。散文的架构,散文的语言,就在你寻常那个“形散而神不散”的阅读过程中,你会忽然发现那个“神”居然就是一个小说的内核;至于情节吗,都已经悄然融合在散文的“形散”里了。关于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刻、表现最典型的就是那篇《深夜来的人》,你说它是散文呢,还是小说?当然,还有《冰天雪地中的电话亭》,虽然情节没有《深夜来的人》表现的明显,但在我看来它也是小说。 读李娟的文字,让我拥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亲近感,不管是空灵的还是质朴。空灵的让人感觉轻松,质朴的让让人感觉踏实。吾塞的熊屋、雪夜里的脚印,不只是读来清晰可爱,而且让人拥有一种彻底的心灵放松,那个让我香睡的夜晚就是得益于这些文字。偷芹菜的外婆、找不到萝卜的继父,还有近乎有点“神经质”的母亲,都让人感觉无比的亲近,仿佛他们就曾经住在我的家里或者就在附近、隔壁。似乎,那些经历与情感都曾是我的,只是李娟用笔把他们写了出来。 有两种爱情,一种是《深夜来的人》,一种是《冰天雪地中的电话亭》,我记不得是前世还是今生,总恍惚它们曾经来过,或者我曾经在过……不记得寒冷、不计较伤害的爱情等待,哪个没有过?无论电话那端的忙音,还是冬夜推门而入的风雪,那些那种样子的爱情肯定在我们的生命里出现过。就算没有牵绊,也一定是擦肩而过……在外面漂泊久了,有时竟不知哪里是故乡了。 读完这本书,才恍悟,有妈妈的地方才是故乡!对于我,只有妈妈。而对于李娟,我相信,有妈妈的地方是,有外婆的地方是,有老外婆的地方也是。那些陷落在生命里的岁月,似乎都被机械的城市生活蒙上了厚重的水泥色。我们习惯了流连,忘记了思想。李娟的文字,就在这样的一个初冬,带来了宁静,也带来了翻涌……
[create_time]2016-08-17 15:35:53[/create_time]2016-09-01 15:18: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2[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63[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