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礼仪

时间:2024-05-05 11:57:36编辑:奇闻君

丧葬礼仪有哪些

摘要: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虽然丧葬品准备及丧葬程序不断减化,但是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并且流传至今,家家躲不开,离不了。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文明史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的思想理念。本文将为你解析丧葬习俗。仪式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习俗圆坟、烧七、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解析1:自古中国丧葬习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习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式。(骨灰盒在殡仪馆存放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或犯七)。今天的人们往往将做七改变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现在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习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按丧事习俗,烧七(做七)。还有特别需要一说的是犯七。何谓犯七?就是从亡故之日以农历推算,若逢七之日与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重合,就叫犯七,比如三七与这些日子相合,就是犯了三七。有道是:“亡人不犯七,活人没饭吃”,意思是说,犯七有利于活人,但亡人却会因此而受罪遭难,所以,遇此情况,活人需要为亡人消灾救难,也就是需要上坟为亡人淋七。以山西为例,其具体的做法是:用麻纸剪纸人,其数目是比亡人之寿多三个,扎于谷杆上,还要剪一把伞,一架梯子,一座桥。把这些纸人围成一圈,扎到坟头,中间放伞、梯和桥,然后用水浇放有核桃和枣的漏瓢以淋纸人,并虔诚地念种种提醒亡人的话语,如躲雨了,过桥了,打雷了等等。从死者咽气之日算起,每7天为一“七”,“七七”之内,孝子不理发,不修面,称为“囚七”。每“七”均需上坟为死者烧纸钱,尤以“三七”、“五七”、“七七”最重要。七个“七”中如有一个以上的“七”与农历日期中的“七”相吻合,称为“犯七”,如果没有“犯七”,孝子则要在“复山”前讨足一百户人家施舍的米,用来在“复山”那天招待前来致祭的亲朋。3: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的意义:人死到阴曹地府后,共有十位王官(阴府之检察官)和四位审判官,其职是:将亡者提询,以生前所作所为,善善、恶恶、加以侦讯,共有十位王官,掌理十殿,首先要过前七殿:第一殿秦广明王、第二殿楚江明王、第三殿宋帝明王、第四殿伍官明王、第五殿阎罗帝君、第六殿卞城明王、第七殿泰山明王、儿女烧七,希望父母在阴间能安然舒适,过王顺利。做七拜明王,查其生前|“善_”的行迹,四十九天后移送阴曹法院经四审,每十日为一旬,调审一次:一审,(头旬,第五十九天)崔氏判官;二审,(二旬,第六十九天)李氏判官;三审,(三旬,第七十九天)韩氏判官;四审,(四旬,八十九天)杨氏判官;再过一旬就是九十九天烧百天(叫做短百天,长周年),再拜,第八殿平政明王、烧一周年拜,第九殿都市明王、烧三周年拜,转轮明王后、决定如何投生,转入来世。挽歌挽歌,是丧家的音乐,是手握牵引灵车绳索的人一起合唱的歌。挽歌的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是汉代田横的门客写的。当时田横自杀,门客哀悼他,就悲哀地唱起来了。歌辞的意思是说人就象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灭亡,又以为人死了灵魂回归到泰山南边的蒿里。所以有这两章。原文:挽歌者,丧家之乐,执绋者相和之声也。挽歌辞有薤露,蒿里二章。汉田横门人作。横自杀,门人伤之,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稀灭;亦谓人死,精魂归于蒿里。故有二章。《搜神记》择日下葬择日要有两个条件:一、坟山的坐向。二、死者的出生年月(主要是出生年,月只作为参考,俗称“仙命”)。只有知道这两条才能避免择出来的日子与坟山及仙命相冲撞而出凶祸,并且把坐山和仙命的贵人及福禄调出来(从选择出的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里表现出来),以使死者享安宁,生者获富贵。但如果实在不知到死者的出生年,则按“蒙拢大吉”下葬。而坟山的坐向是一定要的,否则就不须要择日了!然而,埋葬先人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决不能草率!为了你全家人的平安,建议找一位有点名气的风水师主理。方式土葬土葬是我国产生最早、流传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涉及民族最多、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民俗。当代我国政策允许实施土葬的十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土葬的基本原则:入土为安土葬产生原因:(1)人类生存意识引起的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行为产生土葬人类丧葬民俗起源于对动物行为的模仿动物行为属于自然本能人对动物的模仿属于文化行为(2)人性的发展,人伦情感关系进化产生土葬“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故有葬死之义。葬者,藏也。”———《吕氏春秋》卷10“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沟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其颡有_,睨而不视。夫_也,非为人_,中心达于面目,盖返归__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孟子·滕文公上》(3)灵魂信仰与农业社会“以土为本”的观念意识相结合产生土葬植物采摘及种植生产形成“重土”意识:植物生命来自泥土;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4)儒家孝道伦理维系着土葬习俗的长期盛行《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朱熹《朱子大全》卷92:“葬之言藏也使其形体全而灵魂得安,则其子孙盛而祭祀不绝,此自然之理也。”火葬产生时间: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流行区域:西北地区《墨子·节葬下》:“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荀子·大略篇》:“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死不焚也。”火葬习俗受宗教灵魂观念支配我国传统丧葬涉及火葬的民族:羌族、彝族、怒族、拉祜族、普米族、哈尼族、纳西族、瑶族等等。(现代葬法多以土葬为主)汉族视火葬为异端,火葬焚尸被认为是有悖孝道伦理的恶俗。反常现象:宋辽金元时期,长期实施土葬习俗的广大汉民族地区,火葬方式普遍流行,大有取代土葬习俗的发展趋势。原因:(1)受佛教焚尸葬俗影响而火葬洪迈《容斋读书笔记》卷13:“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2)贫困之家无力承担土葬费用而实施火葬《宋史》卷125:“贫下之家,送葬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3)受少数民族葬俗影响而火葬王禹_《东都事略》卷3:“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明、清政府对火葬习俗的取缔禁绝:《大明律·礼律》:“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乃弃置水中者,杖一百。”《大明律·刑律》:“子孙毁弃祖父母,父母尸者,斩。”《续高邮州志·禁火葬》“倘示禁之后,仍有此等恶俗(指火葬),许地保及邻右人报官,严拿尽法惩治,地保及邻右人知情匿报,另行发觉,一体治罪。”禁绝火葬结果:汉民族地区火葬现象彻底根绝,一些过去实施火葬的少数民族如羌族,也开始转向土葬,土葬成为各民族普遍推行的丧葬习俗。悬棺葬概念:我国古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将棺木放置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古老葬俗方式。名称:崖葬、岩葬、仙人葬、箱子岩、挂岩子起源时间:商代后期(福建武夷山“船悬棺”距今3400年)分布区域:南方山区(西南云、贵、川及长江以南的省区)悬棺葬俗的演变形态:(1)洞穴式(初始形态)(2)凿穴式(发展形态)(3)桩木式(定型形态)悬棺葬俗产生原因:(1)灵魂观念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结合产生悬棺葬高山悬崖:特殊的生活地理环境《太平寰宇记》卷168:“僚人礼俗殊异,以岩穴为居止。”灵魂“寻根”意识产生崖葬对高山悬崖的崇拜(山崇拜)信仰产生了崖葬(2)特殊的葬孝观念产生悬棺葬俗《朝野佥载》:“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清)《珙县志》:“悬葬崖上,子孙高显,于是争挂高崖以趋吉。”生者的利益和死者的愿望通过奇特葬俗方式得到和谐统一。树葬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它的主要形式是把死者置于深山或野外的大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的稍作改进的方式是将死者陈放于专门制做的棚架上。由于置放尸体后任其风化,故树葬也称“风葬”、“天葬”、“挂葬”、“木葬”、“空葬”或“悬空葬”。树葬是树居的反映,因此,树葬也是原始生活在葬俗上的遗存。天葬天葬是蒙古、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丧葬方式,人死后把尸体拿到指定的地点让鹰(或者其他的鸟类、兽类等)吞食,认为可以带到天堂。跟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起源、形式、内容以及仪式的实施,都要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业方式以及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乃至不同的社会阶层都会形成不同的天葬仪式。崖葬崖葬又名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广居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大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在嘴壁之上,或者将棺木放在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悬棺葬的葬地都是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岩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分为头、尾和仑三部分,头尾翘起,仓为棺枢,安放尸体。广义的悬葬又指在石崖上穿凿洞穴作为墓室的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墓葬结构形式。在四川三峡崖洞中,曾发现战国时代此类崖墓,这一阶段的崖墓室,距地面高一些,低者二三米,高者一二十米,有的业于缓坡崖上,有的开于悬崖峭壁之中。墓分为单室墓,夫妻合葬有双室墓,家族合葬的多室墓三种,通常在墓室内外崖避上雕刻有各种图案,有的还铭刻有铭文,死者姓氏及一些吉祥语。二次葬二次葬是在采取埋葬、火葬、风葬等等方式后,对尸体作二次或以上的处理。我国南方地区台湾、福建、广东和广西的汉族和壮藏,自古以来比较流行二次葬。人死后即棺殓土埋葬。待三五年后尸体腐烂后再择吉日,发开棺,检取骨殖,将骨头擦洗干净、晾干。再按照次序分头、颈、胸腰、下肢装入特制的陶瓮。俗称“金塔”。这种二次葬又称二次洗骨葬或二次捡骨葬,至今在福建、广东、广西的女村地区还保留此种葬俗。现代葬俗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create_time]2023-08-01 14:44:59[/create_time]2023-08-16 14:44: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懂视生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e17a3a85698db9363bc99b07e5edad05.jpeg[avatar]百度认证:湖南福仁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view_count]

下葬的葬礼过程有哪些做法?

问:下葬的葬礼过程有哪些做法?

现在下葬有两种,一种是农村的传统祖坟土葬,另一种是城市人买了墓地在陵园里的骨灰安葬。

农村的传统祖坟土葬,是把去世的老人入殓到棺材内,抬到祖坟,按照辈份的穴位挖坑安葬,也有火化后把骨灰入殓到棺材埋入祖坟的。

陵园里的安葬是把故去老人的骨灰盒安葬于买的墓地的暮座里。

农村的下葬是农村人都有自己的祖坟,从立祖的祖坟往下排,一辈一排,逝者是哪一辈的就排在哪一排,一个祖坟就是一个大家庭,娶妻的可以入祖坟,无妻的不能入祖坟,祖坟里的所有坟脚底下都有下辈人,都没有绝户坟。

农村下葬的葬礼是棺材抬到坟地里的最后一个仪式,坟地面对的方向有三个,就是已午未三个方向,已的朝向是东南,午的朝向是正南,未的朝向是西南,也叫四.五.六朝向。事先按穴位控好坑,风水先生让挖多深就挖多深。下葬时,坟坑底要撒上五色粮,棺上头钉要拴上五色线,把牌位摆放在棺头的棺底之上,孝子们都跪在坟坑脚下,棺材徐徐下葬,接地时要请世亲看看棺齐,世亲就是,女性故去老人的娘家后人,男性故去老人的姥家后人。世亲满意后抓一把土撒在棺上,然后众孝子每人抓一把土撒在棺上,然后回到坟坑脚下扒下痛哭。

下葬时,戏班的葬鼓琐呐要吹打起葬乐。

帮忙下葬的人们撤下绳子,把引魂幡立在棺前开始填埋,在埋的过程中,要把引魂幡往上长三次。

然后,众孝子给帮忙的人们磕谢头,下葬葬礼结束。

三天后圆坟,主孝子凌晨要去坟地为老人开门,上午,亲戚都到坟地把坟头填高,因三年后才许清明填坟。

然后,一七把灵魂送出内室,二七送出堂屋,三七送出院门,四七空着,五七送至坟地,百日送至望乡台。这是农村下葬葬礼的过程。

陵园下葬葬礼,无非也是大同小异吧。只是不用动土,不烧纸马香鹤了。

人在气落以后就开始紧张有序地准备各种仪程。其它暂时不多说,主要就是斩草,入殓和下葬。今天简单地分享一下我们这里的讲究吧。

第一斩草由阴阳师根椐死者生辰八字看好地形,用罗经测定地理方位来定穴位,然后上香祭酒烧黄表敬土神,待祭奠完毕后由孝子开始斩草,斩草完毕后才准许动土挖穴位。

第二入殓,由懂得上年纪人来主持入殓仪程。先由孝女给老人净面,再由孝子们整理逝者衣服,剪口钱,因为传说嘴里含者口钱下地府后阎王爷先审问在阳世干过什么坏事,死者指着嘴里有东西不能说话,阎王爷开恩不下地狱让升天。拽扣子,由孝子把死者第二个扣子拽掉保存住,意思是保佑子孙万代。再抽死者裤挡里的垫布,因为人在逝后还要排最后一次粪便,如果不垫垫布容易把新衣服弄脏。棺材里面撒柴灰,古时天热怕逝者久放尸体腐化柴灰可以吸湿,久而久之就流传开了。柏枝要摆七星剑,意思是北斗七星万年青。铺金盖银要分明,铺的盖地要整齐。入殓完毕后用棺盖斜盖着棺材,以备起灵前封棺起灵。

最后再说下葬,在灵棺到坟莹地后,由锁呐响起,棺材开始四平八稳徐徐下绛。到底后先看棺木方向正不正,好了后再由孝子下去用孝帽把棺盖上土擦干净,把棺绢整理好。发罐要把罐耳敲掉把红绳解下来,据说红绳让小孩子带上能避邪。脚蹬莲花长明灯,童男童女分左右。一切弄好后开始锁呐响起填土,待土填到一半时孝子贤孙开始往穴里面扔曲,再填三锨土。扔曲意思是后辈发。坟头填起后开始祭奠土神辞土,上香奠酒烧黄表,鸣炮奏乐谢土神。孝子贤孙烧纸钱花圈,三天后再由孝子贤孙到坟地里圆坟烧纸。过七逢单上坟,逢双在家里烧纸。切记花圈不能往坟头上放,古流传坟上有花后辈出淫荡之人。就简单地胡言乱语两句吧。

我是农民我在农村,我关心我们农民的美好生活。

各地习俗不同,说一说我们家乡的葬礼大至过程。人死亡后,首先要把死亡时辰记录下来,有二知先生(阴阳师)批定出丧时间,和须注意的事项。然后向亲朋友好报丧。一般丧期三天,因古代士葬期三天,古代只有士阶层以上的人才有姓,\人都有姓了,所以定位士阶层。有长子到祖林指定埋葬的具体位置,开始开矿建墓。出丧这天亲朋友好前来吊丧,先向死者献祭,即奉献物品。晚辈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是人唯一一次享受三拜九叩的大礼。就像结婚新人可以穿红挂绿,坐花轿,不为僭越。奉献的物品有旌旗一面,人们对死者一生做一个评价,古人叫谥。谥写在旌旗之上,向公众展示,如无人对谥有异议,下葬时把旌旗盖在死者棺上,即盖棺定论。亲朋友好献祭完毕,再奉死者灵位到土地庙,向土地爷注销阳世一切,申请去往阴世的报批。此程序完毕即送死者上路,先有亲人指路,意为告诉死者去往何处,走哪条路。我们家乡一般喊,走西南明光大道。随后摔老盆,老盆烧化纸钱的盆子,意为送上,上路的盘缠。烧化纸马,上路的交通工具。丧礼结束。过后还要圆坟,意为修缮房屋,打扫院落。烧化纸钱,扎彩等,(纸扎即各种家具)过五七。周年,(连读三年)。

其实应该没有什么做法。大连复州湾,逝者下葬时,首先都用布在逝者的上面遮挡阳光。逝者下葬的下边,用铁锹垒起两杠泥土,又在杠土上边,放上两棵枣荆子,逝者头前,又摆放一瓶内装的活金鱼。墓穴四周,还要摆上熟猪肥肉。肏他个妈,不知谁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了。这些做法,有何用?所以,我才骂娘。优秀的传统不去发扬光大,竟整些乌七八遭的东西。厚养薄葬,当是炎黄子孙应该继承的传统。

这个问题很好,人不应该回避死亡,就像我们从来不回避生一样,正视死亡,接纳死亡,向死而生,才会活得更好。古代葬法,程序繁复,各地细节上出入很大,但大的步骤类似,无非小殓,停灵,报丧,举哀,大殓,辞灵,入葬,圆坟,守制,年祭

简答一下,这是一个共性问题;

1.首先须知,亡人的民族,民俗,信仰。

2.是否已婚,有无子女,是否正常死亡。

3.亡人的四柱,出生,年,月,日,时。

4.家中子妹排行。

5.择日,选择墓穴,下葬时间。

6.购买下葬用品。

7.注意亡人去逝的瞬间脚尖一定捆绑朝上,顺直,以免犯内外呼。

8.根据亡人不同年纪选择,五,七,件衣裤。裤头严禁穿。

8.压口钱一定处理好。

9.多年卧床半身不随者,去世腿弯曲,一定要用热敷的办法加压力揉使腿伸直。

10.叩头饭一定要半生半熟。

11.领魂幡安亡人的年纪计算长短度。

12.开金井落葬,风水师一定要呼山唤雨(语)。

13.暖穴。

14.立向,定向,分金。

15.合穴。

等等…………………………

注;当今大多数城市,减少了泼汤,披麻戴孝,(不以凶论)。

风水师一定要戴二个罗盘,下葬时互换应用,以免误差。

千里江山一线间,可知放线的关键。

为日主做好保秘工作。

只代表骄龙个人观点。

题主这个问题虽然有点恐怖,但是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所以特地请了一个从事白事工作三十年的老人家来回答题主这个问题,由于是口述,很多方面不是很清楚。

文公家礼

这种礼仪,也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老人亡故了就以文公家礼,开堂没奠的最高礼仪形势祭奠死去的父,母。

1开堂仪式:首先,礼仕各站两旁,排班就位,

2八位礼仕:上两人分东,西两方属主礼,其下面六位属,歌诗,赞词生,再下两位引礼生,

3孝堂肃静,灯烛辉煌,绕棺,绕堂,

4众客围观,孝子披麻戴孝穿,表示隆重悼念亡人乐享天堂。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恐怖,那我还是按我现有文化知识简单给你说说。

人固有一死,不过三两白灰,区域不同下葬方式也有所不同。

以前无火化就是收尸、穿戴、入棺、陪葬、入土、起坟、起碑、祭奠。有火化后,火化后骨灰盒入棺,或封骨灰盒不要棺入土,个别地区不入土置棺内吊上山崖,叫悬棺葬法。海葬的烧了骨灰撒大海,树葬的骨灰埋树下。后面衍生出的死后各种祭奠先人的方式就不一一详说了,各种方式活动皆有,无非表达人们对故人的哀思,以及活着的人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学识有限,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create_time]2022-06-24 17:40:18[/create_time]2022-07-05 21:03: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创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92c827.kLT93-3VEj2Xt3LY2qUdBA.jpg?time=4761&tieba_portrait_time=4761[avatar]TA获得超过751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69[view_count]

哀悼时的默哀仪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默哀时要闭眼,低头静立,还要低头3分钟、3鞠躬等,意义是:回忆某某者(指你要默哀的人)和你自己的美好回忆。相关文件:第一:三天哀悼日期间,着装要正式、肃穆,不要穿戴太时尚或者颜色鲜艳的衣服、鞋帽,女同志不要用鲜艳的口红眼影化彩装,不要佩戴时尚的首饰;第二:工休的时候不许开音乐、不许打牌,不许打闹嬉戏;第三:要注意维护公共场所的气氛,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要三五成群的嘻闹;第四:下班之后不要出入舞厅、卡拉OK厅、台球社,也不要在家里放歌曲,唱卡拉OK、举办朋友聚会;第五:可以佩戴一些表示哀悼、追念的标志或饰品;第六:对于初次举行全国哀悼日,有些百姓会不习惯、不重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希望大家尽量在亲朋好友中传递这些信息,并随时纠正看到的不正确行为。扩展资料: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默哀

[create_time]2022-09-11 11:25:28[/create_time]2022-09-11 09:47: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物流郑学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8ef904b.iTZsfJIFhCttcy12IrJ92A.jpg?time=6969&tieba_portrait_time=6969[avatar]TA获得超过11.9万个赞[slogan]世界温柔以待[intro]3475[view_count]

葬礼的词语葬礼的词语是什么

葬礼的词语有:慢条丝礼,牵经引礼,葬用柔日。葬礼的词语有:薄养厚葬,葬用柔日,卷席而葬。2:注音是、ㄗㄤ_ㄌ一ˇ。3:词性是、名词。4:拼音是、zànglǐ。5:结构是、葬(上中下结构)礼(左右结构)。葬礼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葬礼zànglǐ。(1)出殡埋葬死人时举行的仪式。二、引证解释⒈殡葬的礼仪。引《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宣卒,_赠葬礼,皆依后母旧仪。”《周书·韦_传》:“其丧制葬礼,诸子等并遵其遗戒。”冰心《南归》:“大家向着这一_香云似的土丘行过礼,这简单严静的葬礼,便算完毕了。”三、国语词典埋葬死者的礼仪。四、网络解释葬礼葬礼:对死者的处理方式葬礼:日本1984年伊丹十三导演电影葬礼:美国1996年阿贝尔·费拉拉执导电影关于葬礼的诗句晓向平原陈葬礼葬礼难求备它葬礼的酒仍在抖动关于葬礼的单词burialhonorableburialkeenatwakesorfuneralsfuneral关于葬礼的成语卷席而葬慢条斯礼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慢条丝礼葬身鱼腹关于葬礼的造句1、无视伤口的疼痛,独自的前进,只为寻找灵魂的葬礼。2、二十年后,得知他因病去世,她和爱人参加他的葬礼,才知道他终身未娶。3、有关死亡,大部分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我却期待着它的到来。并且希望能付之一炬,然后葬身大海。但我又希望能有一个葬礼。也许会有从来没见过的人来参加。说着我不可知的事情。4、戴安娜的葬礼正在举行。5、人们为那位在火灾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员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葬礼。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葬礼的详细信息


[create_time]2023-04-12 22:03:24[/create_time]2023-04-27 22:03: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懂视生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e17a3a85698db9363bc99b07e5edad05.jpeg[avatar]百度认证:湖南福仁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1[view_count]

古代丧葬的礼仪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主要分为丧礼,葬礼,服丧三个部分,这三种礼仪又各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一、丧礼古人死去的时候,会被家人拖去内衣换上新衣,这个新衣也叫寿衣,家人要围坐在死者的周围,在他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棉花,当棉花不动的时候,就代表他已经去了。然后把准备好的珠宝玉石放到死者的口中,接着开始招魂,主持招魂仪式的人要爬上屋顶,挥舞死者的寿衣,向古人所认为的冥界方向大喊某某人你回来呀,长呼三声之后就代表着魂魄已经附到衣服上,再把衣服披在死者的身上。接着就可以向亲朋好友发讣告 ,等待亲朋好友来吊丧。二、葬礼按照古代的规定,要把棺材放在家里三个月,接着要由占卜者来确定下葬的日期,最后再把下葬的日期通知宾客在下葬前一天,要把灵柩移到祖庙去停放,家中的子孙要在这一天痛哭一番,之后举行祭奠仪式。在下葬那一天,零旧车出动的时候,亲属们的站位要按照五服的轻重顺序排列,宾客们要跟在最后面。到了目的地的时候下棺的时候,其余人都要屈膝下跪,用额头接触地面,以此来表示悲伤。三、服丧在下棺之后,儿子们要禁止禁食三天,在临潭旁边用临时搭建的草庐睡上11个月。女儿们则是要为父母服三守孝,如果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奔丧之后就可以回到夫家。在下葬之后还要给死者设一个灵座,做三次安魂之祭,在灵座上摆放食物,早晚就不必哭了。最后将新神主迎入祠堂,与先祖一起接受祭拜。丧礼过后十三个月,孝子们可以开始吃苹果,二十七个月之后,可以开始饮酒食肉。

[create_time]2022-02-21 15:59:10[/create_time]2022-02-10 18:38: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云猫君11[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ec2d5628535e5dd368e37a066c6a7efce1b622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slogan]专注的瞎扯,热爱文化[intro]2572[view_count]

丧葬基本习俗讲究,都有哪些?

丧葬习俗讲究: 1、指路:亲人离世,需要举行相关仪式”指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举行相应活动,让逝者认为这个地方是没有灰尘,是享福的。2、 丧服:逝者通常都穿白布衫、蓝裤。人们认为白色象征纯洁,蓝色是民族本色。布需要用平纹,不穿棉衣。子女亲手给逝者穿衣。逝者遗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都要焚烧掉,不能遗留。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天,然后在殡仪馆举行追悼及告别仪式。但部分地区,让当地的”先生″,根据逝者的生辰八字,测算合适的日子举行追悼仪式。4、出殡:过去出殡时,亲属披麻戴孝,灵车上遗体脚朝前。现在出殡有所不同,因殡葬改革,遗体需要火化。火化后,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装入布袋中,最后装入骨灰盒,一般是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死牲:过去习俗,死了人,根据穷富不同,都要死牲祭献,大至猪牛,小至鸡。逝者如年岁较髙,供品被视为福物,可以分给亲属。祭献的鸡,多留给帮忙送灵下葬的亲友出殡回来后食用。 6、合葬:夫妻合葬的讲究,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相反。若有小辈合葬一起,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部分地区,夫妻合葬如有一方先逝去下葬,另一方逝去下葬时,需要将者骨灰盒请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7、朝向:过去都是遗体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在骨灰盒是面南背北。也有部分地区参照过去习俗的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代表永恒的安详。 8、焚烧:传统习俗,是焚烧元宝、黄纸、纸质生活用品。9、服丧:古时的守孝习俗,近代更变为祭七(祭七:指的是头七至五七、或七七)。在家设置灵堂,祭百日和周年。服丧期间,需要穿素服,食素食。

[create_time]2021-08-03 17:11:04[/create_time]2019-12-06 08:26:45[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6[alue_good]璩修洁09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982c335.aQ4SPlnIFPbf0hh2eviAJQ.jpg?time=3057&tieba_portrait_time=3057[avatar]醉心答题,欢迎关注[slogan]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生活和汽车[intro]14679[view_count]

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4、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6、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8、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9、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10、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11、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12、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葬礼

[create_time]2022-06-21 02:05:31[/create_time]2022-06-20 09:02: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休闲娱乐爱好者[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0afc592.kYZc_x3zE8qQz9fufUXwVg.jpg?time=9604&tieba_portrait_time=9604[avatar]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3[view_count]

参加葬礼的礼仪

人去世后,家属和亲友都十分悲痛。重要人士的逝世,还会引起社会的震动和关注。举行丧葬仪式,是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与悼唁,寄托生者的哀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葬礼都有不同习俗,但今天来说说关于葬礼礼仪。


当亲朋好友有家属去世时,要及时致以问候,并提供帮助。如果死者是意外身亡,切忌向其家属询问详细死因。以守丧的方式悼念至亲好友如果你与死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以亲自前往为死者守丧,以表示尊重和悼念。告别遗体时避免带小孩西方社会认为黑色是悼念的颜色,而东方人则认为白色代表死亡。参加葬礼时,一定要避免穿大红大绿的颜色鲜艳的服装。参加葬礼时,女性应避免穿着暴露鲜艳华丽的或奇装异服。应避免化浓妆,也不可佩戴耀眼首饰。

葬礼主持人不比其他主持人,在追悼会上要庄重,要让真情自然流露,要营造一种哀悼亲人或朋友的肃穆气氛,不能虚情假意,装腔作势。因为那不但是对死者的不敬,也会引起其他宾客的反感、谴责。在葬礼中,由于死者去世,亲人或好友因为悲伤过度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对此,主持人也要早有准备,及时处理,防止葬礼出现较大影响


参加葬礼要注意神情举止在葬礼上,每个细小的动作和神态都不能随随便便。参加葬礼时,应表现出沉痛哀悼的表情。在葬礼上,行动不要夸张,应缓步行走、轻声说话。在葬礼上,应避免挤眉弄眼、发笑、高声喧哗等。在葬礼上,不应该随便拿走礼品或有用的东西。

参加葬礼,哭泣时不应刻意夸张。在相对平静、肃穆的氛围中送别死者会更显得庄重、充满追思之情。在葬礼上避免注视死者的亲人参也不要对死者的亲人表示过度的同情。不要直愣愣的盯着死者的亲人,也应避免对死者的亲人过多提起死者生前的事情。在葬礼上,对死者的亲人更不应该有不耐烦的表情。


[create_time]2022-06-26 13:42:41[/create_time]2022-07-10 22:12: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骄傲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48d850b.dTxJ3m_lIuWnV0Enx05TWg.jpg?time=669&tieba_portrait_time=669[avatar]TA获得超过559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1[view_count]

殡葬礼仪知识

殡葬礼仪知识 殡葬礼仪知识,人都是会生老病死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安葬的时候是有一些礼仪知识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殡葬礼仪知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殡葬礼仪知识1 首先:你需要明白在哪些日子里需要祭拜先人 (一)、与先人相关的日子 01、先人每年的生日(重要祭祀日) 02、先人每年的忌日(重要祭祀日) 03、先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头七,相对重要) 04、先人去世后的第十四天(二七) 05、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一天(三七,相对重要) 06、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八天(四七) 07、先人去世后的第一个月 08、先人去世后的第三十五天(五七) 09、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二天(六七) 10、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七七,相对重要) 11、先人去世后的第一百天(百日祭) (二)、传统祭拜日子 01、农历年三十,除夕(除夕祭祖,重要祭祀日) 02、农历年初二(开年祭祖) 0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祭祖) 04、公历4月5日,清明节(清明扫墓、最重要祭祀日) 05、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祭祖) 06、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祖先) 07、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祭祖、扫墓,重要祭祀日) 08、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上坟、祭祖) 09、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祭奠先人) 10、公历12月22日或23日,冬至(祭祖,重要祭祀日) 11、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 民间丧葬风俗习惯 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 2、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 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让当地的“先生”选适合的日期进行追悼会。 4、出殡——出殡时,亲属批麻带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人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死牲——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牛,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 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 6、合葬——夫妻合葬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其相反)若合葬一起有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在西方国家,则以先死先葬在下方,后死者以重叠的方式在上方。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夫妻合葬有一方先死亡下葬,待另一方逝世下葬时需将先下葬者挖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7、朝向——最古老的习俗为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骨灰盒是面南背北,如今有些墓穴参照最古老的习俗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在民间常用百年好合来祝福婚姻永恒,但对逝者所指人生的归宿——永恒的安祥) 8、焚烧——人们传统焚烧锡箔、黄纸、相形的`生活用品(如:汽车、房子、电视等);早时蒙古族是烧些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食品。焚烧食用后的畜骨为死者祝福,焚烧锡箔等是受汉族的影响。 9、服丧——古时有守孝习俗。(北史·室韦传)载:你父死,男女聚哭三年。近代变为祭七 (首七至五七、或七七 )家设灵堂、祭百日、周年。服丧期间,穿素服、食素食。 殡葬礼仪知识2 国人历来尊崇“死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故去人们的殡葬仪式都比较复杂。豫北的殡葬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亡故亲人的事主,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执客”,共同商定下葬日期。下葬分“逢七”和“逢五”,而且还有“忌土”的避讳。“忌土”按照姓氏稍有不同,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均是农历)。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是不能开挖墓穴的,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丘坟”,到清明节、中元节等“鬼节”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通知下葬日期。 哭路: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在哭路开始前,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并派人陪同回娘家。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路程较远的,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就不再哭了,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 入殓: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要给亡人穿上寿衣(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抬到棺材里入殓。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寿衣不能有扣子,如果有扣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送盘缠:亡故的第二天晚上,要给亡人“送盘缠”,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黄纸的重量有—个规定:必须是九斤四两。“九、四”大概是“救死”的谐音,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 三天和封口:亡故的第三天,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到晚上,要进行封口仪式:封死棺材的盖子。在封口前,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给他“净面”:用棉花蘸上清水,擦拭脸部。擦一下,扔掉棉花,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反复若干次。剩下的清水,大儿媳还要喝下去。“净面”后进行遗容瞻仰,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在这个环节,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 出殡:按照既定日期,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一同参加出殡仪式。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摆上亡人遗像,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每份五个)、五份荤菜、五份素菜,以及酒壶、酒杯,供人祭奠。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仪杠”上,男人们在仪杠前面,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这时候,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祭奠的`形式很复杂,有“二十四拜”“巧十三”等。 下葬:在从事主家里到墓地的路程上,仪杠是不允许着地的。执客会时不时地大声吆喝“孝子谢仪杠会{罗”,男人们就回身磕头感谢抬仪杠的人。棺材安放到墓穴后,亡人的近亲还要认真观察棺材的方向、方位等。都满意了,才会封土筑坟。不过,由于这时候亲人们都比较悲痛,坟丘不会筑得很大。下葬后的第二天,近亲还会再次上坟封土,称之为“复三”。下葬后第三天,亡人的儿女要带上礼品,到姥姥家受泪,表明自己对亡人的孝心。整个殡葬仪式基本就结束了。 除了以上主要仪式外,还有“过七”(从去世那天开始计算,每七天上坟烧一次纸,七七也称为尽七)、“百纸”(去世的第一百天上坟烧纸)、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在那些主要仪式中,还包含很多细节性的活动,如:点长明灯、扎社火、缝孝鞋、做孝衣、撕香帽、扯分手布、摔牢盆、撒引路纸斗等。 “人过三年,啥也不啥”,尽管殡葬礼仪如此繁复,通透的人们还是会悟出一些道理的。如果生前对亲人尽了孝心,这些礼节,只能是那些不孝装孝的人们讲排场的载体。对这些排场,删繁就简也好! 殡葬礼仪知识3 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create_time]2022-05-19 16:53:17[/create_time]2022-05-30 00:38: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骄傲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48d850b.dTxJ3m_lIuWnV0Enx05TWg.jpg?time=669&tieba_portrait_time=669[avatar]TA获得超过559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6[view_count]

农村丧事礼仪知识有哪些?

农村丧事礼仪知识有如下:1、 入殓,通俗的叫法是“入木”或者“入棺”。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太相同,做法也各不一样,给家中老人换上新衣,有的要在家停放3天,5天或者更多天。等亲戚朋友来祭奠,还要求吃面条有的地方是吃饺子,有的地方甚至是吃的不熟的那种,至于寓意至于他们懂得了。2、 报庙。在农村这个地方,老人在过世的当晚,儿子要去祖坟前面跟祖宗们报信,告知祖先家里有人去世,然后再准备后事。3、烧倒头纸。在家里人去世后,要将逝者移到堂屋里,双脚朝里头朝外,在床前放一个盆用来烧纸,以便有人来祭奠。4、吊唁。在起丧前,会有很多逝者的家人朋友来吊唁,根据身份关系不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是鞠躬,有的要跪拜,也有的要行大礼。5、路祭,送盘缠。在农村里,送出丧后,在路途中,吊唁的宾客要再行送别,也就是惜别的意思,最后大家散去,娘家人会跟到坟地里,拿点吃的给丧葬的队伍。

[create_time]2022-03-22 14:48:07[/create_time]2022-04-01 16:35: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桂林先生聊生活[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550e93b.OQ3J9p9OVNX-S-5q49oA0w.jpg?time=6948&tieba_portrait_time=6948[avatar]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947[view_count]

农村丧事礼仪知识有哪些?

农村丧事礼仪知识如下:1、吊唁。在起丧前,会有很多逝者的家人朋友来吊唁,根据身份关系不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是鞠躬,有的要跪拜,也有的要行大礼。2、圆坟。在丧葬结束后的第三天,逝者的家人要去坟前圆坟,也就是修整坟地,将坟堆的越大越好,这个也预示着发家的意思。3、报庙。在农村这个地方,老人在过世的当晚,儿子要去祖坟前面跟祖宗们报信,告知祖先家里有人去世,然后再准备后事。4、在人过世后,就告知家族长辈,并确定家族或村里最为熟悉红白理事中的知客,请来商议并主事。因为他们有经验知道该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什么礼仪和规矩。5、“知客事”负责内外一切事务。他是受主人家全权委托,负责卖办,采购整个丧葬事务上一切用品,其中包括生活、祭奠物资、人员安排、接客待人……大至葬礼宴席,小至放鞭炮。

[create_time]2022-04-12 11:58:15[/create_time]2022-04-21 18:27: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探析社会的小童[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b6229870f4ea9766460815cf495c352c.jpeg[avatar]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中的点点滴滴[slogan]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社会中的点点滴滴[intro]1046[view_count]

过白事随礼怎么说

过白事随礼说法如下:1、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已逝去,不要太伤悲,要照顾好自己,这份心意,请收下。2、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3、人死不能复生,生者的坚强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节哀顺变,这是我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请收好。4、家人会在那边过得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5、我知道你现在非常伤心,无法接受这件事情,但是人已经离去了,不能再复活。时间不会因为失去亲人而停止转动,大声地哭出来,哭出来后你会更坚强。6、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已逝去,不要太伤悲,要照顾好自己,这份心意,请收下。7、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白事随礼的讲究:1、头像朝向外,这个头像朝外指的是人民币的人物图像朝向手外,这是一直都流传着的、规矩,不过现在很少有人带现金出门了,可我们在参加葬礼的时候最好还是拿现金,然后让现金的头像朝外,一来这样能显示出我们的尊重,二来也有利于葬礼风水。2、在随礼的时候,总钱数最好是单数,比如三百、五百、七百等等,葬礼不要成双成对,所以一般不要给双数礼金,否则会显得好似在诅咒死者的另一半一样。3、忌从丧家带回物品。可能有些丧家比较大方,当您随礼了以后,他们就会给您一些东西带回家里吃,但这在风水学中是严格禁止的。

[create_time]2023-03-17 02:15:34[/create_time]2023-04-01 02:05: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萧贤老师[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742494153,2388468958&fm=3012&app=3012&autime=1696225073&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17.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047[view_count]

白事随礼怎么说

在遇到白事随份子时,讲话要表示出惋惜和安慰之情,在说话时要注意忌讳,点到为止即可,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厌烦。具体如下:1、人生总归是要应对一死的,只要咱们好好活着,他的在天之灵也好受些,悲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一份心意,节哀顺变。2、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已逝去,不要太伤悲,要照顾好自己,这份心意,请收下。3、人死不能复生,生者的坚强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节哀顺变,这是我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请收好。4、节哀顺变,祝他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息,这是一点心意,收好。5、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请收好我的心意。6、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这是一点心意,请收好。【摘要】
白事随礼怎么说【提问】
在遇到白事随份子时,讲话要表示出惋惜和安慰之情,在说话时要注意忌讳,点到为止即可,否则会引起主人的厌烦。具体如下:1、人生总归是要应对一死的,只要咱们好好活着,他的在天之灵也好受些,悲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一份心意,节哀顺变。2、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已逝去,不要太伤悲,要照顾好自己,这份心意,请收下。3、人死不能复生,生者的坚强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节哀顺变,这是我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请收好。4、节哀顺变,祝他一路走好,在九泉之下安息,这是一点心意,收好。5、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请收好我的心意。6、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这是一点心意,请收好。【回答】


[create_time]2023-02-10 14:27:08[/create_time]2023-02-25 14:24: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情感细腻的助手[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50b3faecc31373f08302005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avatar]相信我,这是您最好的选择体验情感上的快乐[slogan]相信我,这是您最好的选择体验情感上的快乐[intro]2894[view_count]

参加葬礼注意事项

一般需要注意服装穿戴、神情举止、丧葬随行和事毕返回等四个方面。一、服装穿戴。参加葬礼时,不宜穿颜色艳丽的衣服和鞋帽,或运动服、休闲服。男女皆应选择黑、灰、蓝等简单、深色款式的服装和鞋帽。女士不宜浓妆艳抹,可选择佩戴素色首饰。不带宠物,不带红色包、围巾、手套、口罩,彩色的应以素雅为主。二、神情举止。葬礼,应是平静、肃穆的送逝者最后一程。在葬礼现场,与逝者家属见面后,应礼貌握手,适当语言安慰家属人员。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其他原因,不应注视逝者家属。


[create_time]2022-10-29 19:15:58[/create_time]2022-07-05 00:00:00[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10[view_count]

丧礼九揖九叩怎么做的?跪求?

九揖九叩顾名思义,就是做九个揖磕九次头,表达对死者最大的敬意。首先是一次长揖,然后跪下三个头,左移一步在作揖,后退再揖,在后退作揖,右移一步长揖,叩三个头,然后右移前移再前移,分别长揖,最后回到原地在叩三个头,整个仪式完成。而长揖就是两手握拳,大拇指向上并在一起,伸向远方作揖收回到额头,再慢慢向下移到胸前。很慢很庄严,可时间也很长,一般人也是不会的。九揖九叩做起来慢的话可一个多小时,表达对死者最大的敬意。扩展资料:1、九叩礼,连续三次一跪三叩首的礼节。 清代最庄重的大礼,用于朝拜君王。今山东河南一带用于丧礼上对死者表示哀悼的礼节,九跪九叩,为九叩礼。2、山东河南白事常见九叩礼流程:作一个揖、跪下磕两个头、起来在作两个揖、跪下磕两个头、起来作一个揖、上供桌前、作一个揖、跪下递香酒、递完磕一个头(往旁边磕)起来作一个揖、退回原位、再作一个揖磕两个头、起来再两个揖磕两个头、起来在作一个揖、按长幼下去跪哭(注意别忘了重要一项给孝子回礼)。标记为:x2xx2x.x1x.x2xx2x(x代表一个揖;.代表移位;数字代表嗑头),从标记看也是讲究对称的。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九叩礼

[create_time]2019-02-23 20:08:09[/create_time]2011-01-18 14:37:12[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8[alue_good]淺唱回眸誰淺笑[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2520b07.RJ3IP9Ec_MDG31aaeq0M6Q.jpg?time=3900&tieba_portrait_time=3900[avatar]TA获得超过630个赞[slogan]啦啦啦[intro]19423[view_count]

三拜九叩礼仪步骤

白事中的三跪九叩之礼,有什么步骤,如何去做?三跪九叩,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礼中的最高级别。白事三跪九叩礼的步骤,意思是一跪三叩,重复做三次,跪是双膝跪地,叩是头点地。一、白事三跪九叩礼步骤。三跪九叩礼,也叫三跪九拜,是古代传统礼节中最高的级别,普通情况之下,不会行此大礼。拜神时的三跪九叩礼,是先出左脚,叩头时手背向上。白事的三跪九叩礼,与拜神略有不同,为先出右脚,叩头时手心向上。三跪九叩礼,就是一跪三叩,跪是双膝跪地,叩是头点地。白事行三跪九叩礼时,首先是行礼人用自己的脚步测量,从起步至灵柩的距离,而后才会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站立在起步位置,双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准备起步。2.起右脚,向前方迈八字大步,走三步,两脚平行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后目视前方,作揖一次。3.手放下后,右手扶右膝先下跪,然后是左腿下跪,形成双膝下跪的姿势,双手向上分开与肩同宽,手心向内与头平齐。向下叩头一次,手与头同时落地,手心向上,放在头两边。4.双手与肩宽和头平齐,连续叩头三次。之后,抬头挺胸,站起身来,先起左腿,后起右腿。至此,完成了走三步,一跪三叩头的礼仪。5.接着,又是一轮开始。站在第三步的这个位置,迈右脚,向前走三步,重复做一跪三叩的动作。总共做三次,即三跪九叩。6.最后一次结束,站立起来,向前迈三步到达灵堂前面,接过香和纸钱给逝者上香,叩头。白事的真正大礼,是一个人的八跪二十四拜,最多的是两个人一起交叉,走8字形,合计是四十八拜。在三跪九叩的礼仪中,一般是逝者的至亲(女婿、妹夫、小舅子、侄子、侄女婿等)。一跪三叩头,有的地方,还会增加一个变化,即每一次叩头前先作揖一次,有空手作揖,也有手持香作揖。这个时候的一跪三叩,实际是一跪、三作揖、三叩首。二、古代的跪拜礼。在古书《周礼》中,提到跪拜礼有九种:一是稽首、二是顿首、三是空首、四是振动、五是吉拜、六是凶拜、七是奇拜、八是褒拜、九是肃拜。在唐人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中,介绍了道士的四种拜礼:一稽首、二作礼、三遵科、四心礼。其中,稽首,为三跪九叩,跪三次,叩九个头;作礼,是拜礼,分一次或三次;遵科,是按规定去做;心礼,是不必动作,心念口言即可。在封建社会,三跪九叩礼,是参见帝王及祭拜祖先时,才会行使的大礼。这种大礼,始于先秦,在以后的各个朝代均有使用,近代基本未继续传承。古人还有一种三拜礼,即只是拱手拜三次,而不需下跪叩头,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特殊情况行三拜,表示情真意切;二是主人对众多客人一起行三拜礼,以示普遍行礼;三是佛教以三拜礼,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


[create_time]2021-05-22 18:05:08[/create_time]2021-05-01 00:00:00[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18[alue_good]侃民生看社会[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e77647d0bd5cf62fa1569ef206d6cd51.jpeg[avatar]百姓足天下安,小民生大社会,笔促和谐![slogan]百姓足天下安,小民生大社会,笔促和谐![intro]16740[view_count]

上一篇:猎杀活死人

下一篇: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