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

时间:2024-05-06 23:03:10编辑:奇闻君

什么是幸福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是研究和培养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和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幸福心理学又叫做积极心理学是最能体现心理学本意的学科。了解和学习积极心理学反映了我们对积极人性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行为。进入新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被普遍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幸福”俨然已经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幸福”已经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的代名词。因此国内不少学者在开设和确定积极心理学课程名字的时候,以“幸福心理学”或“幸福课”来指代“积极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关注人类的生存质量,致力于研究人的幸福生活,研究精神品质,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以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create_time]2023-01-25 04:26:22[/create_time]2023-02-08 03:55: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莫莫老师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166d45b.u-E2H698gxX1qL4WV9FtJw.jpg?time=7010&tieba_portrait_time=7010[avatar]超过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4[view_count]

什么是幸福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是研究和培养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和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幸福心理学又叫做积极心理学是最能体现心理学本意的学科。了解和学习积极心理学反映了我们对积极人性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行为。进入新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被普遍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幸福”俨然已经成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焦点。“幸福”已经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的代名词。因此国内不少学者在开设和确定积极心理学课程名字的时候,以“幸福心理学”或“幸福课”来指代“积极心理学”。

  幸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关注人类的生存质量,致力于研究人的幸福生活,研究精神品质,指导人们追求高质量、高幸福指数的生活,以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create_time]2023-01-06 08:52:32[/create_time]2023-01-21 07:58: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Alan情感大叔[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88d69da.nHMYrx75DBRL30QQWbp-tg.jpg?time=6864&tieba_portrait_time=6864[avatar]TA获得超过1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5[view_count]

《哈佛大学幸福课1》

1. 幸福值百分之五十来自于基因,百分之十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百分之四十来自我们为之付出的行动。

2.变化有两种:渐变和剧变

渐变通过冥想,冥想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改变我们的大脑,8周的冥想还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

剧变--经历创伤后可能会有PTSD,但是其对应的积极面也会给我们带来剧变

3.允许自己全然为人,感受自己的各种情感,无论好坏,当我们限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一种时,另外一种也会随之下降体验感。

4.高峰体验时刻——体会到极大的快乐的时刻,如何提高其发生的频率呢,那就是做我们喜欢而赞同的事情的时候,而时间焦虑与压力是高峰体验时刻的杀手。

如何再体验高峰时刻——在脑中快乐重现,情绪的感受有时候分不清现实与想象

5. 大部分人经历很大的快乐后,幸福值又回到原来,但是有一部分人在经历高峰体验后,虽然幸福值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相较之前上升了。

后者是因为,他们在经历某件事情得到幸福后,立刻就根据此次经历开始行为上的改变

6.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态度,两者一个是内在表达,一个是外在表达,身体喜欢一致

表情回馈假说,肢体回馈假说表明:你的表情和行动会影响你的情绪,你是微笑做事,还是皱眉,你是自信谈吐还是唯唯诺诺,你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得到什么样的气场与情绪反馈。

7.假装久了也会成真,但要我们用积极的情绪面对一切,又要我们接受所有情绪允许全然为人,不矛盾吗?

并不,我们要接受不好的事实,随之做出积极的情绪回应,让行为回馈我们的情绪(比如失恋后去派对上狂欢)

8. 当你听到一些建议或者课程,看完一些书,却没有对你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这是因为行动不足——习惯没有跟上态度

即行为上的变化没有跟上思想上的变化,行动很重要,多数人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去行动。

我们期望通过自律实现更幸福更成功,而实际上,多数人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无法改变。

如何依靠仅有的自制力变得更幸福更成功?那就是将注意力从依赖自制力上挪开,转移到习惯上。

将一件事情变成习惯,即使之前做这件事需要再多的自制力,成为习惯之后做起来就十分熟练,再不需要消耗自制力了。

而仅仅需要自制力的,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二三十天,养成习惯,但不要在同一段时间养成多于两个的习惯,因为每一天养成习惯的过程都消耗自制力,而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

习惯把我们花在挣扎上的时间转移到行动上

9. 认知的诠释:与其将某件事当做是一种威胁与恐惧,不如将这件事当做一种挑战与机遇。

10. 重塑认知:比如这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做了我可以得到什么

11.日记一种很好的干预方式。写日记可以降低焦虑水平。

写下你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表达当时的感受与现在的感受,连续一段时间,在初始会更焦虑,但是最终人的焦虑水平会降低到比之前更低。

男人比女人做这件事更有效,女人向朋友倾诉相对多一点。

写下快乐的事情,回想当时情境与自己的感受,尽可能详细,也可以从心理和生理上让人有所提升。

原因是当我们压抑某种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而表达可以安抚情绪

此外,写下痛苦的经历并分析原因等等,连续写几天对心理健康的提升更有效果。

12.健康的起源条件:人能够理解环境,人有充足的内外部资源去应对外部刺激,对于有挑战性的环境,此人相信这是有意义的。

13.一个人的改变需要ABC三方面,分别是affect,behavior,cognition。假使一个人自卑,那么他的对自己的认知cognition是消极的,这会进一步影响他的情感affect,他容易感到无力与失落,感受不到积极的情绪从而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这样下去就很容易碌碌无为。

自信同理,给自己更高的评价,自己获取到更积极的情绪与力量,从而做更多的事情,得到好的结果,返回来加深认知。

要想改变,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干预:

affect情绪干预:吃药影响,通过冥想,运动,音乐逐渐改善(降低焦虑水平)

behavior行为干预:直接将自己暴露在有恐慌感的场景中,多次

cognition认知干预:用3M心理陷阱问自己:我有没有放大某件事的影响程度,有没有缩小某件事的作用,有些场景是不是只是我的想象

14.一些神经性情绪难以彻底消除,比如焦虑,恐惧等,但是我们要尽力去减少它们出现的概率,我们应该去享受改变的过程。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ABC的逐渐尝试才会让我们一天比一天幸福,而不是通过个别事件让幸福值在达到峰值上又降落。


[create_time]2022-07-19 18:51:10[/create_time]2022-08-01 11:12: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9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view_count]

关于幸福(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获得幸福,是所有人的生活目标,这让我们殊途同归。


                                      ——安妮.芙兰克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博士,泰勒.本-沙哈尔,其在哈佛大学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利用积极心理学获得幸福而充实生活,其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详解了究竟什么是幸福,将不幸福划分成三种类型:牺牲眼前的快乐,只着眼于未来目标的忙碌奔波型;放纵自己,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型;对一切都失望,无所作为的虚无型。如何让自己达到第四种状态“感悟幸福型”。每个章节后还有一些反思的问题,这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忽略并直触心底的问题,并附有练习获得幸福的方法。正如作者所说: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同时,幸福也是一个需要永不间断追求的过程。

强烈推荐阅读并进行练习,坚持一个月你就会体会到自己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建议选择一些适合个人状况的方法进行刻意练习,仅仅是知道但不去训练自己是不会有效果的。个人选择了几个方法进行了持续的练习:1、每天早晨在上班的路上进行感恩,感谢那些在我生命中让我感到美好的事情。2、打造幸福地图,确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并坚持去做。3、练习从每一件令自己不开心或者困难中去发现它的好处,读懂困境所带来的意义。4、四个象限日志,每天复盘自己处于哪个象限。5、冥想,我是属于比较难以入睡型的,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冥想,最大的一个益处就是很快就入睡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自己会感觉到内心的变化——感受到更多的平和和豁达。

哈佛大学用下面这15张图诠释了幸福的定义。

1、感恩

很多人把感恩当成一种付出,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忽然想起某个人,曾经是对你好过,内心便会涌现出一股感动,这便是一种幸福;而如果我们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那么我们的感动一定是苍白的。


2、朋友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结论就是,影响个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际关系。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指数往往与我们人际质量有较大的关系,而这个人际质量就是一群乐观的人彼此之间的信任,所以与一群快乐的人在一块你会更加的快乐。

3、同情心

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什么冲突的,当我们只是站到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时候冲突便发生了,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你坚持你是对的,而忘记了你想要的,即便你对了又怎样?其实仔细想想,“我是对的”是一切冲突的根源;“我是对的”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其实“我对了”在很多时候没有你想的重要~~

4、学习

大脑就如肌肉,锻炼的越多收获也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的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想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会变得更开心和满足。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幸,学习或许是最好的维他命~~由此而言,我觉得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不要把学习的习惯丢掉。

5、解决问题

所谓的智慧与厚重其实是各种挫败的磨练,一个有深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TA会如此的深邃、沉稳与豁达。


因此我们可以坦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其实正是开启你智慧的法门,无需逃避,只需从中有所学习便会有所成长。

6、做事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中的多数由于环境等各种因素无法实现这一点!

所以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方法,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明明给你机会你将它错过;而是你每天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心情,你却从不使用这个权利~~

7、当下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如果你感到沮丧,是因为对过去的不满,而如果你感到担忧和焦虑,是因为你活在未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发生,只有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8、原谅

人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原谅与接纳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是打开心结的唯一方法。

9、谢谢

生活总是自我价值的折射,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更多地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优点,这个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而当我们总是去挑剔别人的不足与缺点的时候,我们是不快乐的!生活中我们若能将这种欣赏自然流露地回馈给对方,那么我们便拥有了获得一生幸福的互动模式,所以将微笑留给别人,将快乐留给自己是一种睿智的生活方法。

10、深交

所谓的知己就是找一个真正懂我们的人! 所谓的聆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并让对方知道你懂了,而不是放在心里~

11、承诺

承诺一方面是对自己,另外一方面是对别人的。如果幸福是一杯水,那么承诺就是水杯。

12、乐观

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顺境中保持低调,既是一种选择又是一种智慧。

13、无条件的爱

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爱,真正缺少的是爱与被爱的能力,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这背后是:接纳、体谅、尊重、欣赏、信任;而不是占有、虚荣、依赖~~~

14、爱自己

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太会照顾别人,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具备爱别人的能力;而锻炼与休息是对自己最起码的爱!可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却不能给自己一个精力充沛的自然醒;也没有将锻炼认真的写到日程中,思考一下:你真的爱自己吗?你是如何爱自己的?那么你给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呢?

15、给予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当你给予的同时已经拿到了给予的回报”,当你能够付出与给予的时候,是给到自己一个善意的回应,而这份善意的回应则是幸福感的源泉!


哈佛大学研究称 :人们做好事,他们的大脑变得活跃,就好像当你经历别的奖励时,大脑所受的刺激。所以,那些关心别人的人要比不大关心别人的人更开心。


[create_time]2022-06-07 18:15:50[/create_time]2022-06-21 09:27: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慧圆教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71b4cad.Rgw38a9dxBAbEi7qW4srDA.jpg?time=4738&tieba_portrait_time=4738[avatar]TA获得超过396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view_count]

哈佛的“积极心理”课是什么?

积极心理课:重新发现自己,活出想要的未来(高清完结打包)百度网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WHQXuNklR0P5Eh1g5xmJvw 提取码: wnvd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create_time]2021-08-05 20:50:14[/create_time]2019-02-16 09:56:32[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研途末路繁华[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52ba3c9.WZznZi_ztklJI4bVi7mZiA.jpg?time=11877&tieba_portrait_time=11877[avatar]醉心答题,欢迎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7[view_count]

积极心理学: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8个方法

2002年,泰勒博士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只有8个学生选修,中途还有2个人退出。但是,接下来的一年,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课程。

2006年,“积极心理学”课程,超越“经济学原理”,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泰勒博士本人被哈佛学生誉为“人生导师”、“最受欢迎的讲课者。”

2007年,泰勒博士第一次为中国高端企业家开设了课程。

201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MBA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可见,“积极心理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逐渐被大家认可。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泰勒博士写的书《幸福的方法》的精髓。

1 、四种人生模式。

泰勒博士根据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归纳出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是当下的奴隶。

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

这种类型的人,总是为未来忙碌,他们是未来的奴隶。

第三种是:虚无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他们是过去的奴隶。

第四种是:感悟幸福型

这种类型,是泰勒博士提倡的模式,也是最理想的人生模式。

2 、改变固有的模式,养成积极的心理习惯,每天感恩5件事。

通过对照自己固有的人生模式,反思、调整、刻意改变,重新养成一种积极的心理习惯。

扭转过去,重塑模式,重新定义看问题的角度,是一件艰难、但可行的事情。

比如:你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可是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想要孩子,却生出来。

一下就把消极的思维,扭转为积极的思维。

每天感恩5件事:感恩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感恩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感恩今天你吃到了美食、感恩你有一份工作让你谋生、感恩朋友帮助了你……

每天感恩5件事,有益于培养积极的心理习惯。

3 、全然接纳自己。

马克.吐温说:“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到18岁,那生活会幸福无比。”

很多人不自信,不快乐,不幸福,是因为不接纳自己,不接受现状,徒增烦恼。

幸福的人,会珍惜、并运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创造未来,而不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唉声叹气。

4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方向。但设定的目标如果和自己的实际不和谐,人又会陷入新的矛盾中。

和谐的目标,是自己能做的,想做的,喜欢做的,三者结合起来的最佳平衡。

5 、寻找使命感,热情是幸福的动力。

每个人的使命感不一样,可以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使命感,人做事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激情会转瞬即逝,热情却永不磨灭。

6 、简单即是幸福。

这和当下流行的“断、舍、离”是同一个意思,把复杂的生活,变简单,腾出空间,幸福才能进来。

7 、幸福是无限的,坚持幸福至上的原则。

佛祖说:“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而它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被削弱。”

与物质的东西不同,幸福是无限的。

当今人对“物质至上”的坚持,为了土地、石油、黄金或是其他物质财富,让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爆发战争。

坚持“物质至上”,会走上竞争,战争的道路;坚持“幸福至上”,却不会因为分享而削弱幸福。

不同的集体价值取向,会导致人类走向不同的命运。

8 、幸福不是等来的,幸福从现在开始!

如果你认为一定要等到某一个人,买到一所房子,实现某个目标,才是得到幸福。那么这种观念,是被动的,是被外界左右的。这是幸福的假象。

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在。

书中说:“外在的东西,并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们无法使我们真正快乐。安宁必须是内在的。如果你觉得开心,那种幸福是可以传递的,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还等什么?幸福从现在开始!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每日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泰勒.本-沙哈尔 著

每天解读一本好书,喜欢可以分享、转发、关注。


[create_time]2022-06-24 09:25:10[/create_time]2022-07-09 06:23: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呆萌小怪兽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e4d9073.NYWyLDAwxAtDDB4Z9A00Pg.jpg?time=668&tieba_portrait_time=668[avatar]TA获得超过744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view_count]

幸福课讲的是什么

决定幸福有3个因素。一是基因,是我们的基因遗传排列,影响了我们起始的幸福水平的高低。这很好理解,有些人天生就是乐天派,有些人天生就容易满足,有些人天生幸福水平就高,容易感受到幸福。遗传排列可以影响幸福,它的占比是50%。二是外部环境,居住地,收入,天气等。这部分因素占10%的比重。三是意向活动。所作所为所想,我们对世界的诠释和我们关注的焦点。这部分因素占40%。目前阶段,基因不可控,也无法改变。收入,经济只占有10%的位置。我们把重点放到可以控制的,后40%,也就是我们的意向活动上。人们的幸福感水平曲线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坐标轴,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幸福感水平。首先它有个起始位置,当然每个人高低的位置并不相同,这与之前介绍的遗传排列有关。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所经历的事情,这个水平会有高低的起伏。比如,我获得了终生的职位,幸福感水平会上升,持续一段时间,也许是半年,之后就会归回到起始水平的位置。又比如,我们失恋了,幸福感水平会降低,我们会很伤心,这也许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最终,幸福感水平仍会上升到起始的高度。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无论他们经历过什么,喜悦或者悲伤,中途可能高低起伏,最终幸福水平都会维持在起始点的高度上。我们的目标是让幸福水平有整体向上的趋势。

[create_time]2023-02-25 15:15:20[/create_time]2023-03-11 22:46: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年彦Np[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009c0b9.OhfJKC3ty9iseFnGFTmn5Q.jpg?time=2312&tieba_portrait_time=2312[avatar]TA获得超过11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view_count]

幸福课的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这是一本获得力量的书,这是一本点燃热情和理想的书!看看这些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能否激活你早已怠倦的心;看看这些普通人绝不普通的经历,能否照亮你迷失已久的路。本书文章是《中国青年报》资深女记者8年作品精选,都曾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几乎都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追拍,或被《读者》《青年文摘》《文摘报》等转载。 共23课第一课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第二课 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第三课 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吗第四课 积极的环境能改变人第五课 环境的力量第六课 乐观主义第七课 逆境还是机遇第八课 感激第九课 积极情绪第十课 如何去改变第十一课 养成良好习惯第十二课 写日记第十三课 面对压力(一)第十四课 面对压力(二)第十五课 完美主义第十六课 享受过程第十七课 运动与冥想第十八课 睡眠、触摸和爱情的重要性第十九课 如何让爱情长久第二十课 幸福与幽默第二十一课 爱情与自尊第二十二课 自尊与自我实现第二十三课 收获交流

[create_time]2016-05-27 08:54:31[/create_time]2016-06-08 03:14: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沉珂213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b4c4e2b.WCqvG2tFXFz86q8Uy-Es4A.jpg?time=3646&tieba_portrait_time=3646[avatar]TA获得超过86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26[view_count]

什么是幸福课堂

首先,我认为幸福课堂是以教师有职业幸福感为前提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引导者,其教书育人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让人成长为自由的,全面的发展的人。其中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试想一个不幸福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因此教师自己要感受到幸福,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只有当教师心中洋溢着幸福美好的情愫,脸上才会有灿烂的阳光并自然的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只有当教师情绪饱满和内心充实,才会自然的流露出对细节的关注和乐于真诚的分享。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上出幸福的课堂,培养出快乐幸福的学生。其次,我认为幸福课堂应该是师生和谐、合作共享的课堂。它有自由的表达和展示,它没有学生的提心吊胆和战战兢兢。曾读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两滴水,在相隔很远时,没有任何的牵连。可是当把他们互相接近,在一个适合的空间范围内,他们会突然地聚集、合并在一起,两滴水就成了一滴水。确实,在一个适合的空间范围内(如集体)里,需要一个团结的氛围,而团结也正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合而成。我们渴望我们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就像是水和水之间的关系,大家互相交融,互相接纳,互相包容,互相共享,那样幸福课堂则真的幸福了!再次,我认为幸福课堂应该是富有活力的,充满智慧动态生成的课堂。它有满腔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它没有一潭死水的冷清和旁观。课堂是动态的,往往在教学中会发生学生的见解与预设的出现偏差,乃至不合的情形,如果此时我们因为害怕它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而把它一棍子打死,那么我们的教学只能是教师的照本宣科,即使完美地完成了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完全没有幸福可言。苏霍姆林司基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工作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其出百怪思维的儿童。而如果我们以此为教学的契机,好好地把握好它,并对它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就能使之对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创设出无法预设的精彩,让教学充满无比的活力和智慧。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充满生命、充满精彩,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快乐、充满喜悦、充满幸福。


[create_time]2017-11-26 06:18:01[/create_time]2013-11-16 08:01:2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1[alue_good]麻花疼不疼457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e878da1.NacavPfDF2lefi2hmO0xCg.jpg?time=3630&tieba_portrait_time=3630[avatar]超过5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688[view_count]

《幸福课》1-1课程简介

01 一点想法

第一次听幸福课是在2013年,我人生中一个非常低落的时期。现在想来,那时候遇到Tal,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

四年时间过去了,我一点一点走出低谷,忽然有了一点想法,希望将《幸福课》的笔记写出来,用来感谢给了我这么多帮助的Tal,同时也想将这样一份感动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02《幸福课》的由来

Tal本来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大二的时候陷入了困惑,成绩很好,社交很好,体育很好,什么都很好,可是却不开心。

带着这份不开心和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快乐?”,他转到了哲学与心理学系,开始了寻找快乐的旅程。

2002年Tal在哈佛第一次担任《幸福课》的老师,只有8个学生,其中两个中途退出,只剩下Tal和6个学生。第二年,3百多个学生选了Tal的课。当Tal第三次讲《幸福课》时,850名学生选了Tal的课,成为哈佛当年度学生最多的课程。

Tal由此出名,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在采访过后,很多主持人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性格内向,容易紧张,身高也只有1米68的Tal会如此受学生的欢迎。

Tal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并不是一个外向,开朗,身材高大,具有领袖气质的演讲者。我的课受到学生们喜爱是因为幸福课的实质内容:积极心理学。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大标题:“快乐的5个关键”,“成功领袖的3个要素”,“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等等等等。我们还能听到激情澎湃,热情四射的演讲者的洗脑课程。但是这些文章书籍课程很多都空有华丽的外表,到头来不过是无法兑现的空话。

与此同时,在学术界有很多经过再三考证的行之有效的好东西,但是很少有人阅读像《个性与社会心理学》之类的专业期刊。 而《幸福课》就是要将象牙塔里严谨的科学研究用通俗的形式讲出来,搭起学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03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

临床心理学有三大流派。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有斯金纳、华生、桑代克等等。精神分析,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荣格、克莱因、阿德勒等等。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有罗洛·梅、卡尔·罗杰斯等等。这套课程所介绍的积极心理学是由人本主义流派发展出来的一支。积极心理学建立于1998年,旨在研究爱,两性关系,自尊以及幸福感等等。

行为主义认为人是行为的集合,像一只被击打而四处滚动的球,由奖励和惩罚所驱动。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仅是一只四处滚动的球,人是有思想的。

精神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潜意识,理解和领悟行为背后的动机来改善生活质量,常常涉及到我们心底的黑暗能量。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更多的关注人的自尊,平等与自由。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神经症等负能量,我们还要关注和培养好的品质,像善良,乐观,快乐等等。因为这些好的品质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疾病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还需要寻找健康的源头。(但是人本主义有一个缺点是不够严谨,所以很少有大学开设这门课程。)

04 课程形式

课程大概是这样的形式,首先介绍严谨的科学研究,然后把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举个例子。

介绍一下麻省理工大学David Foster教授和Matthew Wilson教授的老鼠学习走迷宫的实验。实验中对正在走迷宫的和走完迷宫后的老鼠分别进行了脑扫描。同不停的一次又一次走迷宫的老鼠相比,走过一次迷宫之后休息一段时间,再接着重新走迷宫的老鼠明显会更快的学会走迷宫。

实验结果表明,真正的学习更多发生在走迷宫之后,证明了休息的重要性。当我们安静下来,对刚刚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思时,我们的大脑会决定该保留什么,舍弃什么,这个取舍的过程才是学习的关键。

生活中,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放一放,过一会儿再去想一下就找到了答案。怎么也找不到的东西,放一放,过一会儿一下就找到了。欲速则不达讲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Parker Palmer在《The Courage To Teach》(教学的勇气)一书中写到:“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人有机会反省自己的所说所闻。在真正的教育中,安静为学生进行内省提供可靠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

但安静和休息恰恰是我们的文化中缺失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所缺失的。

在Robert M Pirsig的《Lila》(《寻找莱拉》)一书中,将欧美文化与印第安人的文化做了对比。印第安人崇尚安静,他们经常坐在篝火旁两三个小时,一句话也不说,享受着安静的时光。

但在我们的文化中,与人交往中一分钟的沉默也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焦躁。不能享受安静,会让我们在亲密关系,幸福感上付出沉重的代价。

05 两点注意


第一,《幸福课》的授课对象是所有人。如果我现在过的很压抑,抑郁,那么把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式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帮助我过的比以前开心。如果我现在很开心,那么《幸福课》也会帮我变得更加开心,幸福这件事情是没有极限的。

第二,这套课程会介绍很多干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理论和实验来作为依据。 不是这套课程中的所有方法都对我有用,但肯定有一些是适合我的 ,记住这一点很重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用心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了解一下,尝试一下,然后再决定用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自己。


[create_time]2022-06-20 22:05:37[/create_time]2022-06-29 09:08: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刚阳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a3002d3.quHGwluozlicJTypiQAQgw.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10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view_count]

哈佛大学“幸福课”的不足在于()。

哈佛大学“幸福课”的不足在于()。

A.完全摆脱人的内部的某种心性

B.没有摆脱人的内部的某种心性

C.是某种基于社会文化脉络的状态

D.不是某种基于社会文化脉络的状态

正确答案:BC


[create_time]2022-12-25 02:59:04[/create_time]2023-01-04 23:10: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提问的刘同学[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d68bcb7.tp0Edm8N227SPI_mgAxHxw.jpg?time=7532&tieba_portrait_time=7532[avatar]TA获得超过15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view_count]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2月11日,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哈佛大学被任命为第28任校长后发表讲话。哈佛大学任命历史学家福斯特为第28任校长。福斯特也成为哈佛自1636年建校以来首位女校长。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我到总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上这门课,真是一种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学生学习。”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事实上,这门课并不会帮我拿攻读学位的学分。但比起其它课程,我更喜欢做这门课的作业。

  在哈佛的校报上,也留下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他教心理学,同其他心理学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试图让你把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从记'感恩簿'中收获,在那里,我每天写下我充满感激的事情。”“上这门课之前,听到'冥想'这个词,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惊奇地发现,它真的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放松了。”“我认识的每个上过这门课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哈佛上过的的课。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说,它改变了她的生命,给了她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对幸福的理解,也改变了。”

  甚至助教们也说,自打跟本-沙哈尔教授“幸福课”以来,一年中,身体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我改善了我的饮食、睡眠、人际关系,还有人生的方向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助教称,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create_time]2023-01-26 03:15:26[/create_time]2023-02-08 23:44:4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学习打卡君[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7e06801.R-Q7AHGTlwMStQlH28XR7g.jpg?time=7168&tieba_portrait_time=7168[avatar]TA获得超过22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

哈佛幸福课总结

哈佛幸福课一共有23课时,我只能说遇到它并学完它是我的幸运,可惜的是没有早点遇到,在此分享:




哈佛幸福课旨在研究积极心理学,希望研究极其卓越的人才身上的特质从而适用于普通大众,什么是幸福并且怎么追求幸福,是连接象牙塔和世俗大道的桥梁,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Tal希望提醒我们一些已知的常识并应用于生活之中,Common sence is not common.凿去多余的石头并回归我们人类最初的天性与本真,成为我们应该成为人。




一、允许自己为人(permission to be human)

接纳自己,接纳现实,接纳自己的情感,把喜怒哀乐甚至是嫉妒都当做人性的一部分,承认自己的不完美。no one is coming ,it's up to you to be succed.别埋怨别人,自己主动承担生活的责任。




二、自我认知理论

1.开始行动(just to do it)

2.想象成功

3.认知疗法(重建理性和现实)

成长没有捷径,不敢尝试将失去自己

3P是3M的对应疗法

3M(夸大,狭隘,伪装捏造,情绪化推断)

3P→1.许可自己是人(接受现实,接受情绪)permission

        2.重构信息(黑暗中的亮光,失败中的机会)positive

        3.分散注意力(看别的地方,let me move on)distruction

        4.转换角度(这件事几年后还重要吗?什么事对你很重要)pespective

心理成熟是转换角度的能力,这个功效就像药片,需要时常使用。




三、信念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无论你觉得自己行或是不行,你都是对的。自证预言经常创造一个世界。我们的世界,周围的世界都建立在我们自己的信念之上。

哈佛商学院对卓越人士的发现:

1.总是问问题,不断学习,总想知道更多的东西,谦虚

2.他们相信自己,有促进他们成功的进步和自我效能。

自我认知决定命运,自我概念决定自我命运。


四、失败(完美主义)

perfectionist(苛求完美者):认为成功就是直线

excellence(力求完美者):无论目标是什么,都乐在其中,把失败看做反馈和成长的机会。

世界上最出色最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无论哪个行业,最成功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等都是失败次数最多的。没有完人,失败不可避免。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的死敌,成长是不断上升的螺旋线。力求完美者喜欢自然平衡的方式,他们明白失败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吸取教训,她们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成的现实,把失败当做学习机会和垫脚石。重视过程,即使失败也要为了尝试奖励自己。focus on hardwork, journey, effort.

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


五、享受过程

灵药配方(身心合一的法则):

1.锻炼(一周3次,一次40分钟左右)

2.正念冥想,打坐冥想

3.每天3个深呼吸

4.瑜伽

5.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

6.触摸&拥抱

7.被了解而不去被证明

8.写日记

9.感恩练习


六、爱情

亲密关系很重要,能预示我们的幸福,比我们的成功,别人对我们的敬仰,比解决问题,考试更重要。

1.爱情需要努力耕耘(如何培养我们的感情)

2.让对方了解自己而不是被认可,表达自己不是掩饰自己,以开放的态度相处 be known rather than be validated

3.there are conflicts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冲突

4.积极感知,要做一个benefit-creator,如果不懂欣赏,金子也不会发光,完美的敌人,对立的帮助(a beautiful enemy, help me in my appreciation to the turth)

5.主动有建设性的沟通(it's about win-win),它必须是真诚的,不能是假装的,讨论积极的问题。


九、压力

压力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修整,其实紧张情绪对我们有益,身心要保持灵活性,做到多层次的修整:

初等:瑜伽,冥想,健身房锻炼,吃午饭

中等:睡眠,周日休息一天

高等:假期,旅游

只有休息才会有创造力

冲刺→休整→冲刺→休整

TBD(too busy disorder):太忙综合证

集中精力在有效的信息:

1.设定一些习惯

2.设定工作的休整习惯

简化生活,做更少的事,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允许自己休息,尊重人的天性。

what i really really want to do?what is important to me?

要想成功必须精打细算。

对付拖延症:5分钟起飞法,一旦我们开始行动,就会马不停歇。赶快行动,不要拖延,do it now


十、自尊

自尊的首要条件就是接纳自己,高自尊更坚韧,更能应对困境,适应性越强,更能处理焦虑、沮丧。高自尊心也决定了高情商,低自尊与焦虑有关。提高自尊永远不嫌多。

6个练习提高自尊:

1.正直,言行一致,信守诺言(follow up what i say)

2.自我意识的练习,了解自己,自我认知理论

3.有目标,有发自内心的追求,为人生的目标和感召生活

4.承担责任,it's up to you to make something of your life.

5.自我接受,每天允许自己为人

6.自信的练习,在是的时候说是,在不是的时候说不是,坚持我们的信仰。

自尊不是来源于成功,地位和金钱,而是与其他因素有关。

自尊层次(epigenetic modle):

一、依赖自尊(易为他人左右)

二、独立性自尊(自己评估自己)

三、绝对自尊(自我实现,置身事外并关心他人)

四、互赖自尊

培养绝对自尊需要长年累月的时间,是终身的事业。自尊的反面就是傲慢自大和自恋。当我们培养自尊自爱,我们更容易同情爱护他人。因为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常常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独立自尊是稳定的,为人更沉稳慷慨冷静,依赖性自尊是不稳定的,更容易表现敌意。


十一、改变

改变是可能的,但是需要时间。change is hard,change takes time.

改变三要素:

A(effect):情感(锻炼)

B(behavior):行为(暴露)

C(cognition):认知(分析)

态度和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大脑不愿意内外部不一致。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影响态度。想破头也不会有真正的改变除非行动起来。

甘地说:"欲变世界,先变己身."

你希望世界更加幸福,自己先幸福起来,好好照顾自己。


幸福跟我们的身份和地位财富是无关的,跟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我们的心智状态和对人生的关注有关。唯有活在当下,才能幸福。




Take good care. Thank you, Tal.

Change is possible.Nothing is impossible.


[create_time]2022-07-02 05:43:13[/create_time]2022-07-12 12:42:4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清宁时光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6817d0.sg2uptlA4rVTuV_qaAgZJw.jpg?time=582&tieba_portrait_time=582[avatar]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

《哈佛幸福课》推荐阅读

几岁的小宝宝,只要吃饱喝足,融入妈妈的臂弯就能无比满足;

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能够有所感悟,和倾慕的对象互诉衷肠,自能一解相思;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目标奋斗,年年升职,向暴富发起冲击,同样让人内心充实。

而到了我们这般“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自然是希望多赚点钱,父母健康长寿,孩子茁壮成长啦。

然而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怎样追求幸福,这个答案应该是相对一致的,那就是要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把握当下等等。

但是,要是我告诉你,这种追求幸福的方式或许有些问题,甚至存在一些错误,你相信吗?先别急着回答,我们不妨听个故事,一起思考。

这个故事来自一部十几年前的电影,这电影虽有些年头,但名气不小,片名叫作《当幸福来敲门》。

饰演主角的威尔·史密斯曾凭借该片获得2007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电影中的主角克里斯是一名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青年,靠做推销养活老婆孩子。在他看来,日子没有很幸福,也没什么痛苦,就跟千千万的普通男人一样。

但克里斯一直很自信,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也会成功。

当时他看中一种昂贵的骨密度扫描仪,比普通X光的性能更好一些,价格却要翻倍。克里斯认为那些追求高水平医疗的医院一定会买这台机器,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商机。

于是他投入了所有积蓄,大量购入扫描仪。克里斯觉得每个月只需卖出两台,就能支付房租和托儿所费用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经济危机突然爆发了。

没有人再愿意为了一点点性能付出双倍的价钱,克里斯的扫描仪全都堆在家里,一台都卖不出去。

而他的妻子却要同时做两份工作,日夜奔忙,结果仍难以维持家庭。克里斯不得不另找法子赚钱,还要想方设法把砸在手里的扫描仪卖出去。

就在这时,克里斯认识了一位股票经纪人。看他西装革履,开着豪车,克里斯便也想转行,去做投资工作。但妻子却嘲讽他只有高中学历,而投资工作门槛极高,这简直是异

上一篇:吉野门

下一篇:u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