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劣币驱逐良币是格雷欣在16世纪时提出的一个经济学理念,例如说低素质员工的薪酬超出市场水平,高素质员工的薪酬低于市场水平。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但事实上,劣质的货币同优质货币一样都具有相同货币效益,即有破损的一块钱和崭新的一块钱购买力是相同的,所以有时这种现象也并非由信息不对称导致,而是自发性的好恶导致,其结果就是劣币逐渐增多,最终良币被淘汰掉。
[create_time]2021-10-25 23:40:49[/create_time]2019-08-12 13:58:05[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2[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6d399cc.3JWQhdEYwN50oJ5lA4luzQ.jpg?time=6991&tieba_portrait_time=6991[avatar]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42[view_count]举例: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活现象
比如,平日里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好几趟车都上不去,不听指挥的人往往能先上车,抢到位子,或者抢时间。也导致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公交车来了,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上车,这让每一次乘坐都像一场打仗。再比如,在有些大锅饭盛行的单位,无论水平、努力还是表现,都没有区别对待和获得的奖励。所以,年轻、能干、高层次的人会另谋高就,剩下的就是老弱残废。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此外,官场腐败如瘟疫一般蔓延。没有腐败和贿赂,我们只能吃苦耐劳。而且,当大家都贪婪时,独处的人往往被视为异见人士,无处可住,被迫与他人合作,否则就会被排斥在外。最后,清廉的官员越来越少,越来越无法生存。 拓展资料:“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问题的根源在于劣币驱动良币,而不是在竞争的前提下。 每一套货币的发行,都是由国家强制为人民所接受。 虽然付款方愿意使用劣币,但接收方不会愿意接受。 只有当国家能够保证接收方接受的不良货币能够继续流通时,该不良货币才能继续存在,这个法律才能继续发挥作用。换言之,如果国家通过“劣币驱良币”的伎俩,滥用发行货币的权利,掠夺私人财富,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提升政府声誉的过程。 当这种消费过程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们可能会拒绝所谓的法定补偿货币,并通过自由选择自发建立新的法律。
[create_time]2021-12-09 05:43:09[/create_time]2021-12-24 05:43: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保险解读官[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73b60c80dd339e4dae2dbac981762b14.jpeg[avatar]理财师[slogan]一句话共享知识,简单说保险,[intro]1185[view_count]
“劣币驱逐良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在16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全球货币制度开始不断的进化。以欧洲为首的国家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在双本位制度之下就产生了金币和银币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并不会受到经营价格的浮动而影响,金币和银币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币的价格要比硬币高出不少,于是人们纷纷选择将金币熔化,慢慢的退出交易市场。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则大规模的使用银币,导致市场上的银币数量增加,银币成功的驱逐金币。通常这种现象的发生是铸币流通时代,因为金银复本位的货币制度实施。一、劣币驱良币的解释劣币驱良币是经济市场中会出现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内部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法定比不同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也就是所谓的良币,社会被投资者收藏起来,而市场价值比较低的货币也就是劣币反而会在市场中大规模的流通。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两种货币的价值不同,但是两种货币的面额值却是一样的。这时候,在通货相同的市场环境之下,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就会被人们收藏起来,输出之后退出流通领域。而市场上剩余的就是一些劣币,尽管它们与良币有着相同的市场作用,不过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人们将良币逐渐收藏起来,导致市场上的劣币数量在不断的攀升,是因为人们在不断的用劣币在市场进行交易。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良币。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劣币驱良币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哦两种货币法律意义上等值的流通市场中,虽然法律意义上授予这两类货币面值是等额的,但人们能够辨认其中价值更高的货币,选择将杂质货币拿去交易,而留下价值更高的货币。这样就导致市面上价值高的货币数量变少,市场上自然只剩下劣币参与交易活动。劣币驱良币并非是一种好的经济现象,一个国家或地区若是长时间交易市场中人们大量使用劣币去进行交易,反而会给该国和地区的经济带来通胀,所以我们要警惕这一现象的产生。
[create_time]2021-08-13 10:06:08[/create_time]2021-08-28 09:42:44[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49[alue_good]明姐我最大[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345982b2b7d0a2a8d68de0dbef76094b369ab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盐城工学院毕业生[slogan]人生就是漫长的告别和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不是[intro]67690[view_count]“劣币驱逐良币”是什么意思?
其是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主要指的是在同时流通两种价值不同但是法定比价相同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如银子等等一定会被融化、输出或者是成为收藏品,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始终流通在市场上。此种理念在十六世纪被提出,也可以被称呼为格雷欣现象。从狭义角度分析,其实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估值过程中,物品供应方提供货币时,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必然是低的那种,导致价值高的货币愈发少,所以此种现象也可以总结为劣胜优汰。概念历史此概念出现的时间是十六世纪,原本用来铸造货币的贵金属数量逐渐减少,所以只能在货币掺杂其余金属,导致市场出现了两种货币。一种是纯贵金属货币,一种是存在杂质的货币。虽然在市场上两种货币价值相同,但是人们却能轻松区分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所以市场上杂质货币越来越多。此种现象其实在人们确定金钱价值时就产生了,在纸币时代,此种现象愈发明显,但是在多种条件的约束下,劣币也不可能一直在市场上流通。例如,同时存在十元纸币和硬币时,硬币因其重量大而被认为是劣币,所以人们会更优先将劣币使用出去,导致其流通量非常大。原因分析根据上文可知,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等,如果使用双方清楚了解货币成色或者真假,就无法顺利将劣币使用出去。即使可以使用,也只能使用劣币的实际价值。但是实际情况是,劣币和良币在市场上拥有相同价值,即使破损也相同。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问题,还是自发性导致的。例如,即使将金银制成相同价值的货币,在货币价值浮动背景下,金子的价值还是高于银子,所以这种良币逐渐消失。纸币时代发展根据上文可知,纸币时代也存在这种现象。人们会习惯将破损或者脏了的纸币先花出去,然后留下干净的纸币。其实此种现象就是被不守规则的人先打破,导致错误现象盛行。但是最终,此种现象一定会被调整。劣币驱逐良币是古今中外非常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处于收藏还是私人等问题都会出现,并且此种理念也能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种方面。
[create_time]2021-08-15 07:28:31[/create_time]2021-08-29 18:13:52[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2[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a0c2dfb.0P10-kn_EYg4JZIUX0YtBg.jpg?time=6673&tieba_portrait_time=6673[avatar]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024[view_count]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打个简单的比方,市场上的通用货币是银币,一枚银币可以买一头猪,可是有不良工匠在铸造银币时,昧着良心偷工减料,往里面掺了铝或铁,然后这部分银币便流入了市场,瑕疵银币与货真价实的银币,一起成了购买猪的货币,这两种银币实际价值并不一样,但却都能够买到一头猪。久而久之,有人发现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利益空间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瑕疵银币流入市场,并且成为了货币市场上的主力军,而原来纯正的银币,慢慢退出原本的货币市场,被人们收藏起来或者回炉重铸,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扩展资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隐含着的概念和逻辑: 1、自利性。历史学家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追逐是个人和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没有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和倾向,也基本上就没有市场交易和财富的增加。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利性的存在,就意味着“良币”的永远流通,同时也就无所谓“劣币”和“良币”的区分。 2、信息不对称。人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不可能获得关于现在和将来变化的所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可能利用某种有利的信息条件,向对方说谎,欺骗对方,因而“劣币”便有条件充当“良币”在市面上流通。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3、机会主义行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本能地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一旦存在实现利润和利益机会,就会出现追逐的动机和行为。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不完全如实地披露所有的信息,自私且不惜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劣币去流通、良币被收藏”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劣币驱逐良币
[create_time]2022-12-21 15:13:51[/create_time]2023-01-05 15:13: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股城网客服[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5e736d12f2eb938e88db166c7628535e4dd6f46[avatar]专注科普财经基础知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93[view_count]请问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金银复本位制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因为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由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也称“格雷欣现象”。狭义来说,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物品的估值方(信息缺少的一方)估值一定时,物品的提供方(信息充分的一方)会选择提供实值较低的物品(劣币),致使实值较高的物品(良币)越来越少。广义来说,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泛指一般的逆淘汰(即劣胜优汰)现象。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生活上普遍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因为卖方比买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会产生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好的商品往往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作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必须要有合格的人才作为支撑,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人才或者说人力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均可能发生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即高素质员工的薪酬被低估,从而另谋高就,而拿着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薪酬的低素质员工则对企业强烈依赖;或者由于企业的晋升制度不合理,晋升渠道不完善,长期得不到晋升,工作得不到肯定的高素质员工另寻平台,而低素质员工则“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浪费企业资源。
[create_time]2022-03-01 10:49:01[/create_time]2022-03-16 10:49: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贝贝萌宠铲屎官[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d98967c839ca5fd558a2f8f01f0e433f.jpeg[avatar]财务[slogan]爱生活,爱宠物,萌宠铲屎官![intro]2066[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