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谁最后擒住了方腊?
《水浒传》原著的说法:鲁智深生擒方腊。书中第一百一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啐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
[create_time]2021-03-19 11:40:51[/create_time]2021-04-03 11:07:23[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4[alue_good]CAOHANJV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068cd2.s_iYOS_BLJ5MEYZQT6DS_A.jpg?time=4015&tieba_portrait_time=4015[avatar]TA获得超过46.5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57[view_count]
《水浒传》方腊是谁抓住的?
小说中是被鲁智深抓住的。在小说《水浒传》中,宋江为了接受朝廷招安,答应了替朝廷征剿其他贼寇的条件。在征辽、征田虎的过程中,梁山军队势如破竹,气势高昂。但在平方腊的过程中,却死伤惨重。最后是鲁智深出手,才擒下了方腊。当然,电视剧中将擒方腊的人换成了武松。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宋江的梁山团伙完全不是方腊的对手,更别提剿灭他们。被抓过程方腊因为中了宋江与柴进的里应外合之计,自己最后一员猛将方杰被杀不说,就连最后的老窝帮源洞也被宋江占领,自己的宫殿、龙袍尽数丢弃,一路狼狈却又碰上了鲁智深。鲁智深之前在睦州一战就与宋江等人失散,这些天一直都在寻找道路,追杀夏侯成,没想到在这里活捉了方腊。其实鲁智深活捉方腊早就在智真长老预料当中,他曾经说过:“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句句应验,后来鲁智深也在六和寺内圆寂。
[create_time]2022-03-11 00:30:15[/create_time]2022-03-20 15:45: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爱教育的小达人[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8132fa7631e68f9208f97a5c70138ed0.jpeg[avatar]我是教育小能手,乐于助人。[slogan]我是教育小能手,乐于助人。[intro]2492[view_count]在历史上宋江征讨过方腊吗
宋史上关于方腊的记载见列传二百二十七方腊传。 “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 ……,徽宗始大惊,亟遣童贯、谭稹为宣抚制置使,率禁旅及秦、晋蕃汉兵十五万以东,且谕贯使作诏罢应奉局。 三年正月,腊将方七佛引众六万攻秀州,统军王子武乘城固守,已而大军至,合击贼,斩首九千,筑京观五,贼还据杭。 二月,贯、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腊复焚官舍、府库、民居,乃宵遁。 诸将刘延庆、王禀、王涣、杨惟忠、辛兴宗相继至,尽复所失城。 四月,生擒腊及妻邵、子毫二太子、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梓桐石穴中,杀贼七万。 四年三月,余X悉平。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 ……, 王师自出至凯旋,四百五十日”。 可见方腊是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起义,宣和三年二月基本败局已定,四月被俘,宣和四年三月余X被彻底平定。 其规模达六州五十二县,涉及人口二百万,(按宋史地理志,北宋末总共有4京,30府,254州,63监,1234县,人口4500多万)。 朝廷动用了15万大军,出动了枢密使童贯才镇压下去的。 其中没提宋江参加了平定方腊。 另据列传一百二十三韩世宗传:“宣和二年,方腊反,江、浙震动,调兵四方,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 ……,世忠穷追至睦州清溪峒,贼深据岩屋为三窟,诸将继至,莫知所入。 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禽腊以出。 辛兴宗领兵截峒口,掠其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 从这段看,方腊是被日后的抗金名将韩世忠擒获的,但功劳被辛兴宗抢去。 宋史上有关宋江的记载总共有三段,分别是: 本纪二十二徽宗四,宣和三年有“二月庚午,……癸巳,赦天下。 是月,方腊陷处州。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列传一百十二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列传一百十二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从上面的史料可以看出,第一、宋江投降应该是在宣和三年二月以后的事情。 第二、宋江一度还是挺嚣张的,“官军数万无敢抗”,但属于流寇性质。 第三、宋 *** 不会很多,张叔夜用了卧底和千名死士设伏加上少量“轻兵”、“健卒”就搞定了宋江,而宋江则是在副手被擒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才被迫投降的。 第四、侯蒙(时任毫州知州)曾经建议宋江去打方腊,但朝廷似未接纳。 那么宋江到底有没有参加了平定方腊的战争呢?我们再看看其他资料,据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宋记卷九十四,宣和三年所发生的有关事情按时间顺序如下: 正月,“方腊陷婺州,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 二月,“降诏招抚方腊”。 “方腊陷旌德县及处州。 步军都虞候王禀复杭州。” 同月,“淮南盗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 知亳州侯蒙上书,言江才必过人,不若赦之,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命蒙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又命张叔夜知海州。 江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江径趋海滨,劫巨舟十馀,载卤获。 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所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三月,“方腊再犯杭州,步军都虞候王禀等战于城外,斩首五百级。 官军与贼战于桐庐,败之,遂复睦州。” 四月,“童贯、谭稹前锋至清河堰,水陆并进。 方腊焚官舍、府库、民居宵遁,还青溪帮源洞。 贯等合兵击之,腊众尚二十万,与官军力战而败,深据岩屋,诸将莫知所入。 王渊裨将韩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捣其穴,格杀数十人。 庚寅,擒腊以出。 世忠,延安人也。 忠州防御使辛兴宗,领兵截洞口,掠为己功。 诸将并取腊妻子及伪相方肥等五十二人于洞石穴中,杀贼七万馀人,其X皆溃。 腊之乱,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 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 八月,“方腊伏诛。” 续资治通鉴的记载与宋史完全吻合,有些文字也完全相同。 宋江宣和三年二月投降。 而同月官军对方腊的战事也开始占据主动,“复杭州”,三月“复睦州”,四月方腊被俘,基本被平定,八月伏诛。 没提到宋江同平定方腊有任何关系。 宋会要辑稿有关评定方腊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到宋江。 在野史中倒是有所提及,据李[上直下土]的《皇宋十朝纲要》卷一八,“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 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前半段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符合。 后面则提到六月份辛兴宗同宋江破贼上苑洞。 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都提到了辛兴宗参与平定方腊,却没有提到宋江。 可见即便宋江参加了平乱,这支部队也是可有可无的,最多是一支偏师。 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曾引用《中兴姓氏奸邪录》和《林泉野记》中有关宋江征讨方腊的记载,但这毕竟不是第一手史料,所以不能做数。 而于1939年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铭中,明确记载折可存平定方腊后,“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 。 另外,时任大名府元城县尉的李若水(后官至礼部侍郎,靖康二年与徽、钦二宗一起被俘,拒绝金国高官厚禄劝降,不屈就义,谥“忠愍”)的《忠愍集》卷二有诗一首: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据此考证出,历史上宋江虽曾招安投降,但并无征方腊一事,后又叛,被折可存在平定方腊余X后所镇压。 本人倾向于邓老先生的结论,综合上面的史料,宋江投降不会早于宣和三年二月这点是肯定的,而此时方腊基本大势已去,方腊被俘是在宣和三年四月。 而李若水的诗,有明显的时间要素“去年”、“今年”,也就是说到了宋江投降后的第二年宣和四年,宋江等人的作为是不令朝廷正统看法满意的,否则就不会“招降况亦非上策,正诱潜凶嗣为虐”这么说了。 若是宋江投降后,作为主力去镇压方腊,李若水断不会这么写。 从这个角度看,宋江基本上不可能去平定方腊。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水浒上所谓宋江率梁山大军打方腊建功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 即便按野史的说法,宋江投降后参加了这次平乱行动,顶天了也就是在方腊被俘之后带了一支小部队参与镇压方腊的残余势力。
[create_time]2022-10-06 17:19:22[/create_time]2022-10-19 03:17:3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梦之缘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1bbd3bf.dco3O7-9qhUybkm7i_05jw.jpg?time=4772&tieba_portrait_time=4772[avatar]TA获得超过793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
如何评价《水浒》里的方腊?
水浒传中的方腊也算是一个敢于揭竿起义的英雄豪杰了,虽然最后方腊被武松单臂擒拿,但其实终归到底,当时的梁山泊是为了立功,所以才奉了君主的指令去征剿方腊,可方腊之所以揭竿起义,也是因为看不惯当朝君主的作风,它的性质其实是和替天行道的水泊梁山好汉是一样的,只不过两方当时处在敌对状态,但是方腊在那个政治昏暗的年代,所做的一切正义之举也是没有任何问题。方腊是个真英雄,梁山众多好汉都很赏识方腊起义是因为忍受不了当时朝廷的昏庸,宋徽宗不断向地方收征奇石,其中以上好的花岗石为主,方腊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平民,但也看不惯当时朝廷每年的搜刮,所以一时气不过,思量了几天之后,就高举大旗揭竿起义了,但让方腊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时间,竟然有上万人前来参加它的起义大军,可见当时的朝廷已经昏庸到一定地步了,到了一种别人牵头立刻就有众多人响应的地步,所以,方腊当时的举动在现在看来也是明智之举。方腊带兵能力很强,迅速占领了宋朝多处土地方腊长相凶悍,没想到带兵也是一把好手。他给自己的起义军发配了红色的头巾,代表着他们都是农民起义军的意思。方腊对自己的农民起义军很好,所以,手下的人都很服他,最后也是带着自己的起义军占领了多个土地,最终,宋徽宗没办法才把方腊起义军这块烫手山芋扔给了梁山。梁山好汉虽然领命去征剿方腊,但其实他们是不愿意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和方腊都是一样的人,也是一样想要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人,虽然对于宋徽宗来说,方腊是反贼,但是对于梁山好汉来说,方腊是个真英雄。
[create_time]2020-08-22 15:14:12[/create_time]2020-08-29 10:35:57[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4[alue_good]牙牙抠娱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35dd533e85daccb601956481193b3f72.jpeg[avatar]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管理有限公司文案[slogan]文锋犀利,一针刺挠,哇哇…[intro]2440[view_count]方腊历史上被谁灭的?
方腊历史上被王禀灭的。在水浒传电视剧中,打败方腊的人是武松,在水浒传书本中,打败方腊的人是鲁智深,而在真实历史中打败方腊的人则是王禀!王禀简介王禀这个人大家并不熟悉,不过据史书记载,还真就是他击败了方腊,并最终活捉了方腊。事实上,在水浒传中也有这个人,不过他被描绘成了一个小人,诬陷活阎罗阮小七谋反,使阮小七有功无赏,罢官回乡,并没有啥好的名声。事实上,在正史中,王禀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忠义大才!王禀出生于一个大的世家,是东晋丞相王导的二十七世孙,可以说他是出身名门,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王禀率兵讨伐方腊,与方腊部将方七佛交战,大败方七佛。之后方七佛退守杭州,而王禀挥军追击,多次击败方腊军,最终围困杭州,经过激战,方腊军因弹尽粮绝,不得不选择撤出杭州,王禀成功收复杭州。而杭州的丢失,使得方腊起义军的形势急转直下,第二年王禀又接连率军攻陷了睦州、青溪。方腊带领义军节节败退,只能退守帮源洞。后来王禀又和刘镇会合,层层包围了帮源洞,并对方腊发动了总攻。方腊军腹背受敌,难以抵抗,最终七万多人被斩杀,而方腊本人及其妻邵氏、儿子方亳、丞相方肥等一干重臣都被俘获,押往汴京。从历史记载来看,击败方腊的人正是王禀,而王禀在击败方腊后并没有停歇,转而又参与伐辽之战。金军击败辽国后,挥师南下,童贯弃城回京,而王禀则留下来守卫太原。面对金军的猛攻,王禀坚守了近九个月,最终因城内粮食不足,寡不敌众,被金军击败。而在金军攻破城池后,王禀也是拒不投降,坚持和金军打巷战,最终身中数十枪,壮烈牺牲!历史中的王禀,忠君爱国,无论是平定内乱,还是抵御外寇,没有一丝懈怠,可谓是忠义之士的代表!
[create_time]2021-11-22 18:12:03[/create_time]2021-11-24 13:46: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0[alue_good]八卦娱乐分享[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7b02087bf40ad1d936a571452c11dfa8ecce56?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开开心心聊八卦娱乐。[slogan]开开心心聊八卦娱乐。[intro]17616[view_count]方腊被谁剿灭的真实历史
真实历史中,方腊是被童贯剿灭的。《水浒传》中,梁山被朝廷招安后,开始对付方腊,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最后为鲁智深所擒获。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当中,也的确有过方腊起义,但消灭方腊的绝对不是宋江的兄弟,而是被朝廷派的大宦官童贯所灭。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不久占领杭州,并得到多地响应,东南震动。宣和三年(1121年)初,被童贯率军击败,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四月,方腊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押解京师,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方腊起义的影响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方腊领导的起义是北宋末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他统率数十万起义军,攻占了两浙地区的六州及附近数十个县,从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到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方腊起义前后将近一年时间,时间虽不长,但也不算短。起义镇压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地主土豪,从而沉重地打击了宋朝地主阶级在东南地区的黑暗统治。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北宋王朝的统治,但却严重削弱了北宋的国力,加速了它的灭亡。
[create_time]2023-04-12 15:41:34[/create_time]2023-04-16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社会暖暖风[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a36acaf2edda3ccea1b5f5d11e93901203f92d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为你解答问题的热心市民[slogan]为你解答问题的热心市民[intro]1952[view_count]方腊是明教第几代教主,他是怎样成为教主的?
方腊是明教的第八代教主,在小说中,他之所以能成为明教教主,主要是源于高深的武功。我们都知道, 华人武侠宗师金庸,一生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小说,而《倚天屠龙记》无疑是他一生心血中最具盛名的一部。在他笔下,西域武林有着一个神秘势力,叫做“明教”,实力滔天。在历史上,到底存不存在“明教”和“明教教主”呢?据说《水浒传》里的反贼方腊也曾经是明教教主,他是第几代教主?他是依靠什么本事成为教主的呢?首先,历史上并不存在“明教教主”。其实“明教”本身是存在的,金庸宗师也不是无的放矢,生造了一个教派出来。明教在历史上又叫“摩尼教”,相传是波斯一代怪杰摩尼创立的教派,他号称自己是佛陀释迦牟尼和基督教领袖耶稣的“转世”,拥有“无所不知”的能力。虽然摩尼教在历史上也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什么“摩尼教中土分会”,中原的摩尼教信徒只是“零零散散”的存在,自然也从来没有人自称是什么“明教教主”。在小说中,明教第八代教主方腊,技冠群雄,成为了明教教主。而在《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中,在张无忌接任教主时,杨逍曾经向他讲述过明教的历史,谈及了中土明教历史上两大不世出的奇才,也就是张无忌上一任教主“阳顶天”,和第八代教主方腊。据杨逍所说,方腊已经把明教嫡传的神功“乾坤大挪移”修炼到了前无古人的第五层境界,堪称中土武林举足轻重的一方巨擘,明教众人就拥戴他成为了教主。综上所述,在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方腊是依靠深厚的武功,成为了明教第八代的教主。
[create_time]2020-04-24 18:29:58[/create_time]2020-05-09 15:50:50[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12[alue_good]乾三老师[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f94e7af491862b955601b6fe0305f53d.jpeg[avatar]学生[slogan]畅聊古典名著,武侠,历史,谋诸君一笑。[intro]9618[view_count]方腊到底是什么人?是明教教主吗?
方腊起义
北宋末的一次农民起义。宋徽宗赵佶时,歙州(今安徽歙县)贫苦农民方腊(方十三)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杀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在誓师时,他悲愤交集地控诉:“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他估计当时形势,指出:“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在方腊的号召下,青溪远近的农民闻风响应,很快发展到上万人。
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置将帅分为六等,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作为标志,建立农民政权。二十二日,起义军在青溪县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五千人,击杀该路兵马都监蔡遵、颜坦。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十二月初,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不久,向西攻下歙州,全歼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部,东进攻克富阳、新城,直趋杭州,以“杀朱■”相号召。杭州是两浙路的首府,又是造作局所在地,花石纲指挥中心之一,聚集着大批官吏和富商、地主。二十九日,起义军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积怨已久的群众,在杭州捕捉官吏,发掘蔡京父祖■坟墓,暴露其骸骨。
起义军获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今浙江吴兴)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今浙江兰溪西南)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今浙江永康东)陈十四,处州缙云县(今属浙江)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领导当地农民,参加起义。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西)裘日新(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湖、常、秀等州农民,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见鼓声,就跑来迎接。参加义军的更是“项背相望”。
义军骤然兴起,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宋徽宗等惊恐万状。他们一面急忙撤销苏、杭造作局和停运花石纲,罢黜朱■父子兄弟的官职,妄图松懈义军的斗志;一面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宣和三年正月,童贯、谭稹分兵两路,由王禀、刘镇等分别率领,向杭州和歙州进发,企图在睦州会合。
同年正月,方腊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今浙江嘉兴),并分兵进入湖州(今浙江吴兴)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不胜,退守杭州。同时,方腊率领主力南征,相继攻下婺(今浙江金华)、衢(今属浙江)两州。义军别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今安徽宁国西南),进围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义军秀州之战失利,杭州失去屏障。二月,宋军包围杭州,义军经过苦战,因粮尽援绝,被迫退出杭州。杭州失守,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三月初,义军再次进军杭州,不胜。宋军杨可世、刘镇部攻陷歙州,王禀部攻陷睦州。四月初二,衢州失守,义军将领郑魔王被俘。十七日,婺州失陷。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王禀、刘镇等各路宋军会合,层层包围帮源。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腹背受敌,奋起抵抗,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义。
方腊被俘后,义军各部继续转战浙东各地。童贯派郭仲荀、刘光世、姚平仲等领兵分路镇压。五月,台州仙居县义军由俞道安带领,从温州永嘉县楠溪攻占乐清县,义乌县义军据天仙峒,寿昌县义军据月溪峒,与宋军激战,天仙峒、月溪峒相继陷落。兰溪县灵山峒义军胡姓、祝姓二将与宋军刘光世部奋战,胡、祝等一千六百多人战死。越州剡县裘日新与宋军姚平仲部作殊死战,裘日新在桃源(今浙江嵊县南)战败牺牲。闰五月,宋军姚平仲部攻陷台州仙居境义军据点招贤(今浙江临海西)等四十多峒。方五相公、方七佛部义军接连失利。六月,仙居义军吕师囊转移至黄岩,宋军折可存部自三界镇追击。义军扼守断头山。宋军以轻兵从山后偷袭,义军战败,吕师囊等三十多名首领牺牲。七月,俞道安部义军从乐清攻打温州,战斗三十多天,不下,转入处州境。十月,俞道安在永康县山区被宋军包围,英勇战死。此后,义军余众在各地继续坚持战斗,直到宣和四年三月,才完全被宋军镇压下去。宋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无辜百姓被杀害的不计其数,两浙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create_time]2013-05-29 16:21:53[/create_time]2013-06-13 14:33:58[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9[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668[view_count]
方腊到底是谁捉住的?
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故事早已流传,大家在赞誉武松勇武的同时又感叹这位独臂英雄,同时又为梁山与方腊“自相残杀”而感到惋惜。其实,武松单臂擒方腊是影视剧所改的,《水浒传》原著中擒获方腊的人并不是武松。原著中擒获方腊的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方腊最后兵败,逃到山林中,被鲁智深撞见一杖打翻,将他捉住。这是原著的交代,而且之前五台山的智真长老也给了他四句批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逢夏而擒是说鲁智深擒获了方腊手下的将领夏侯成,遇腊而执便是说擒方腊。所以,原著中捉获方腊的是鲁智深!但是这也只是小说家之言,历史上真正捉获方腊的人既不是鲁智深,也不是武松,而是韩世忠!据《宋史·韩世忠卷》所载:“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宋史上记载得很明白了,方腊是韩世忠捉获的,只不过此时韩世忠可不是抗金名将,而是一名裨将(副将),因为此时距金兵入侵还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按历史说是韩世忠,即便按小说也是鲁智深,但是为什么影视剧都改成了武松呢?大概是因为鲁智深这样捉获方腊显得太平淡了,为了增加看点,所以改成武松,恰好武松又断了一臂,于是就安排了单臂擒方腊。这样效果更好,所以电视剧上关于这个故事,每个作品都是将武松单臂擒方腊演的淋漓尽致!只是这样一来,韩世忠的功劳被被人给领取了,但好在大家对韩世忠还是很敬佩的!武松虽然“冒领了”韩世忠和鲁智深的功绩,但是好在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这一功绩送给武松,也绝对对得起武松!
[create_time]2020-11-27 12:21:02[/create_time]2020-12-11 09:40:02[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9[alue_good]人杨利M[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8544084.9figzVJxa1Ae-ipxlNgkwA.jpg?time=5886&tieba_portrait_time=5886[avatar]TA获得超过40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891[view_count]方腊、王庆、田虎三个分别有几名将领? 都是谁?
1,方腊手下,有:邓元觉、石宝、司行方、厉天闰、方杰、王寅。方腊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后受伤被俘,同年秋被杀。2,王庆手下,有:酆泰、縻胜、袁朗、寇威。王庆,古典小说《水浒全传》中的人物,北宋末年起义领袖,“四大寇”之一,占据淮西为王,拥八座军州,有八十六县之地。后被宋江剿灭,渡江逃亡之时,为混江龙李俊所擒,押解到京师处死。3,田虎手下有:唐斌、卞祥、士奇等。田虎,出自《水浒传》。原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后占据河北为王,成为四大寇之一。结局是被宋江剿灭。扩展资料:人物介绍:1,邓元觉,明清小说《水浒传》中方腊麾下头领,江南方腊属下的国师,大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帅之一,歙州僧人,外号宝光如来,法名元觉。使一条铮光浑铁禅杖。邓元觉武功精湛,曾与鲁智深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在睦州被花荣一箭射中面门落马,宋军将其杀死。2,酆泰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是王庆麾下头领,都督杜壆手下大将。其使用的兵器是一双锏,是为淮西猛将。宋江征王庆,酆泰见己方将军卫鹤被山士奇(原田虎手下将军,后降宋江)杀死,遂挥双锏战山士奇,战约十余合,杀山士奇于马下,后被山士奇助阵大将卞祥(原田虎手下大将,后降宋江)所斩杀。3,卞祥,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晋王田虎麾下大将,官拜右丞相太师。本是庄家出身,九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面方肩阔,眉竖眼圆,两条臂膊,有水牛般气力,使一把开山大斧和长枪,武功精熟,乃是田虎军中著名的上将。
[create_time]2020-03-29 15:40:48[/create_time]2013-04-17 00:17:03[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0[alue_good]米格说娱乐[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a03e5e0.PsEC_O3W5m-kE8W3ivGVuw.jpg?time=9261&tieba_portrait_time=9261[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2325[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