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原文及翻译
《桃源行》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翻译: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桃源行》赏析《桃源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取材于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诗中将桃花源中的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等描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表现了桃源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处处洋溢着人间田园生活的气息。全诗笔力舒健,从容雅致,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充分反映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桃源行》
[create_time]2023-03-25 17:43:08[/create_time]2023-03-16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水煮历史m[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b8c18aa.Va800Hwi1M-ncQUdruuGpA.jpg?time=12092&tieba_portrait_time=12092[avatar]TA获得超过61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4[view_count]桃源行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翻译如下:桃源行唐代 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译文翻译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create_time]2022-12-19 08:41:53[/create_time]2022-12-09 14:44: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match数学[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7d3d539b6003af33195a801252ac65c1038b6a7?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学生,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slogan]专注数学解答问题111[intro]92[view_count]庙庭偃松诗原文翻译
庙庭偃松诗原文翻译如下:庙庭偃松诗[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翻译: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create_time]2023-01-29 17:40:08[/create_time]2023-01-19 15:20:3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阳光的爱帮帮[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8b760b.LTovponp3hx3mJqPqNDcqA.jpg?time=2212&tieba_portrait_time=2212[avatar]TA获得超过24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29[view_count]庙庭偃松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庙庭偃松诗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 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 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庙庭偃松诗》作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有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的其它作品 ○ 陋室铭 ○ 秋词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望洞庭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刘禹锡更多作品
[create_time]2022-11-15 22:56:00[/create_time]2022-11-28 06:22: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5[view_count]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意思
答谢白居易在扬州初逢的酒席上赠送给我的礼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译文对照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注释:(1)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酬:答谢。(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3)见赠:送给(我)。(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7)怀旧:怀念故友。(8)吟:吟唱。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reate_time]2022-11-11 20:14:20[/create_time]2022-11-24 20:09: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晴儿爱星座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e02003d.ruhV8mj5cq57HAuDl3eHMQ.jpg?time=12336&tieba_portrait_time=12336[avatar]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slogan]乐于分享关于星座的专业知识。[intro]370[view_count]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什么?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此诗的颈联,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侪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对此,刘禹锡怎样看呢?他去在酬诗中乐观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已宠辱不惊。
这首诗正是因此一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而这一句,更是为白居易叹服,“在在处处,应当灵物护之。”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评点”说:“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其后“有关资料”中卞孝萱、卞岐两人对此联的赏析则为:“‘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对“千帆”和“万木”的理解,我以为卞氏所言更为有理,我们可以联系刘的另外两首诗来看看。
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从朗州回长安后,他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诗云:“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从表面上看,此诗前两句写看花的盛况,并暗赞桃花之繁荣美好,后两句由物及人,关联到自己的境遇,似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其实骨子里诗人是将千树桃花当作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他在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的这种轻蔑和讽刺是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和他的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和报复,再度被贬。
又过了14年,即大和二年(829),诗人才被召回长安任职。诗人《再游玄都观》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诗人仍用此法,表面上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实则仍以桃花比新贵,种桃道士则指当时打击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20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再次投以轻蔑的嘲笑。(见沈祖语)
细细品味,“万木”“千帆”“千树桃”的比喻,对象是一致的。只是在两首“桃”诗中作者多了些轻蔑和嘲笑,而在白乐天这位老朋友面前,诗人则敞开肺腑,多了些愤激和沉郁。当然。刘禹锡始终是傲岸的、豪放的、坚忍不拔的,这在第四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上可以看出来。
附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相关链接:本诗是针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赠诗,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将前两句的沉郁转而为豪放,这一句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意指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希望能给楼主一些帮助
[create_time]2023-01-29 16:23:45[/create_time]2023-02-09 17:56: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清菇凉[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4fe09bd.9bC7VvkqU8D9AZA4c9CDQg.jpg?time=3351&tieba_portrait_time=3351[avatar]TA获得超过23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view_count]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译文 | 注释 | 赏析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唐代] 刘禹锡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 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 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雕鹗腾空犹逞俊, 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create_time]2022-11-17 05:09:02[/create_time]2022-11-30 03:25:0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61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
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原文: 两度竿头立定夸,回眸举袖拂青霞。尽抛今日贵人样,复振前朝名相家。御史定来休直宿,尚书依旧趁参衙。具瞻尊重诚无敌,犹忆洛阳千树花。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诗词作品: 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 诗词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诗词归类: 【写景】、【思乡】、【愁绪】
[create_time]2022-11-02 03:39:12[/create_time]2022-11-13 22:44: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野半下独0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40aad67.bRqPIenyYSh8dBq2TK6onQ.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70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7[view_count]
卞孝萱的人物访谈
南方都市报:你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卞孝萱:我出生不到两个月我父亲就去世,我是母亲抚养大的。南方都市报:小时候由母亲向邻居学字后转教给你?卞孝萱:我认字是我母亲教我的。我母亲是一个旧式的妇女,她不认字,向别人学字,回来教我,这样两年后,她也识得字了。我家里是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家里很穷,但还有古书,我的亲戚朋友中有很多读书人,我从小就跟他们学习,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得不到的。南方都市报:在家乡受教育的情形是怎样的?卞孝萱:我在家乡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跟清朝末年没有多大区别。我小时候学习古代的东西比较容易,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就是活的化石。扬州收藏的古人的字画很多,清朝的翰林、进士、举人、秀才很多,他们的生活都是过去的那一套。每天我从家到学校,就要经过太傅街,街道、商店都是过去的样子。我小时候熟悉的是这些东西。南方都市报:抗战后,你离开家乡到了上海谋生?卞孝萱:我读到初中时正是抗战,扬州变成沦陷区了。我到溱潼镇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一临时高级中学。读完之后就没有读大学了。后来到上海的银行工作。我就自学,上海有图书馆。南方都市报:在上海工作了多长时间?卞孝萱:在上海工作了三四年,又调到厦门工作了一两年,然后就到北京了,参加革命。这是我人生当中走的一条弯路,由于谋生,去做银行了。我一方面做银行,一方面学习,发表一些文章。南方都市报:有什么自学的方法?卞孝萱:我自学并不容易。自学的方法跟学校里的是不同的,学校里有老师定期上课,接受的是一家之长。我自学就可以吸收众家之长,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这是好处。坏处就是碰的钉子多,费的工夫多,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有毅力,也要有一定的悟性。要想得到一个新成果,很不容易,首先要思路对,当时我的想法是全面占领刘禹锡、元稹研究,重点占领韩愈、柳宗元。因为前人对刘禹锡、元稹的研究成果少,对韩愈、柳宗元的研究成果多。南方都市报:这时你向许多名学者请教,陈寅恪先生的诗集里有送给你的诗?卞孝萱:是的,他曾写诗给我。陈垣也为我题辞。18岁我高中毕业以后,就开始跟许多学者交往了。我是慕名跟他们交往,有的见面,有的通信,他们觉得孺子可教,对我都很好。逛琉璃厂,以小说书画证史1949年,卞孝萱到北京的银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他从收集、整理辛亥革命时期重要人物碑传入手,研究清以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人物的墓碑、墓志铭、家传、行状等,发表了一批学术文章。后受推荐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在范文澜指导下,协助修订《中国通史简编》。卞孝萱遵照范文澜“专通坚虚”的教诲,以唐代文史为主攻方向,突破了治文者不治史、治史者不治文的单一范围,开拓了一个点面结合、文史结合的领域。南方都市报:到了北京之后,你是一边在银行工作,一边进行学术研究?卞孝萱:是的。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在北海旁边,有一个好处,晚上也开。我每天从银行下班以后,就到图书馆看书,看到关门了才回去。星期天也去,自学是很刻苦的。南方都市报:50年代你经常去逛琉璃厂?卞孝萱:在北京,市场我是不去的,风景点也不去的。只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北海附近的北京图书馆,一个就是琉璃厂,当时琉璃有很多旧书店,还有地摊,有好书。我现在到外地开会,也不去市场买东西,就是看看当地的旧书店。南方都市报:当时琉璃厂有很多好的旧书?卞孝萱:是的。现在琉璃厂尽是新书,没有什么旧书了。我在人民银行总行工作的时候,买了很多旧书,也交了许多朋友。我交往的朋友有几种,一种是研究文学、历史的,一种是书画的。我主要向文史专家请教。当时跟启功交往,重点还是书画方面。南方都市报:启功先生和你通了许多书信?卞孝萱:我跟启功是文字之交。我珍藏着启功写给我的信和他早年的文章。(取出启功早年的文章)我最近发表了几篇关于钱锺书的文章(又取出钱锺书所赠《围城》)。南方都市报:你和钱锺书先生如何认识?卞孝萱:我是先认识他爸爸,再认识他。解放之后,我在北京,他的爸爸钱基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因写《中国文学史》,托我在北京琉璃厂给他买书。那时候旧书便宜得不得了,买了书之后,我就寄给他,他寄钱给我。有时候他让钱锺书带钱给我,我就认识钱锺书和杨绛,杨绛是大家闺秀,钱锺书风度翩翩。南方都市报:范文澜先生看了你写的文章,请你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卞孝萱:当时我写的是近代史的东西。范老发现我以后,就把我调到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我去了以后,就不再搞近代史研究了,而是帮范老编《中国通史简编》。我住到范老家。南方都市报:在他家的生活怎样?卞孝萱:他家是一个小楼,隔壁住着华罗庚,就在北京师范大学对面。楼下他自己住,楼上是我们几个助手住。南方都市报:范文澜先生的风度如何?卞孝萱:他是长者之风,仁者之风。当时活动多,他让我们年轻人住到家里,可以减少活动,集中精力学习。他编著了那么多书,一分钱稿费都没有拿过,所有的稿费都上缴做党费。他自己讲:我拿的工资已经多了。他为人忠厚,不与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我受他的影响很大,这么多年来,我只做教授,不参与别的活动。南方都市报:你此后的中唐研究是从刘禹锡开始的?卞孝萱:我先搞近代史,后来就搞唐代。我注重中唐,就是刘禹锡、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我觉得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维,搞的人太多了,搞中唐的人相对地少,应予注意。我先搞中唐诗,后来就搞唐代的传奇小说。另外就是研究扬州八怪。我把陈寅恪“以诗证史”的方法用到“以小说书画证史”上去。助章士钊校勘《柳文指要》卞孝萱在图书馆看书时认识了章士钊的秘书王益知,后来成了章士钊家的常客,共同研究柳宗元的文章。章士钊出版《柳文指要》时,需要卞孝萱当助手,便写信给周恩来,请将卞孝萱从干校调回北京。卞孝萱协助章士钊校勘《柳文指要》全稿,在章家工作了一段时间。《柳文指要》出版后,章士钊在赠卞孝萱的著作上题词:“孝萱老棣指疵。此书出版,荷君襄校之力,甚为感谢。”南方都市报:在北京期间,学界的风雨经历得多吗?卞孝萱:从“反右”到“文革”,我没有吃太大的苦,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我这人的处世方式是不跟人争,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我明白到一点: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在学问上,不在于其他方面。我把心思放在学术上面。南方都市报:你是怎么认识章士钊先生的?卞孝萱:我跟他原来一点关系也没有,他搞《柳文指要》,派他的秘书王益知到图书馆查资料。王益知给章士钊写封信还可以,查资料就遇到麻烦了。我那时候经常在图书馆看书,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在图书馆碰头。王益知有什么问题,我就帮他解决。他回去就跟章士钊提起我,一次两次以后章士钊就对我有印象了。后来章士钊就让王益知请我到他家去谈了。南方都市报:章士钊给你的印象如何?卞孝萱:章士钊是政治家兼学者,他跟毛泽东感情太深厚了。章士钊是湖南长沙人,早年与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一同留学英国。回国后,杨昌济在湖南第一师范做校长,毛泽东是他得意门生。章士钊同情革命,曾经帮助过毛泽东,所以毛泽东后来优待他。南方都市报:此后你一度离开北京下放去劳动?卞孝萱:我们下放到河南了,社会科学院的人都下放到那里,钱锺书、杨绛、余冠英、俞平伯等都下放到那里。1971年毛泽东要出版章士钊的《柳文指要》,这样章士钊就写信给周恩来,请调我回来,帮助校勘《柳文指要》。我就在他家里,帮他把这部书出版了。南方都市报:在章家工作的情形如何?卞孝萱:章士钊住在一个很古雅的四合院里。当时章含之在二外教书,还没有嫁给乔冠华,她也下放了,这时也回来,到外交部做一个副司长,乔冠华是外交部长。章含之嫁给乔冠华是后来的事情,章士钊的《柳文指要》出来以后,就让章含之把书送给乔冠华,这部书是他们姻缘的契机。南方都市报:《柳文指要》完成后,你和章士钊交往还多吗?卞孝萱:1971年,《柳文指要》出来以后,中华书局赠章士钊一百部书,章士钊用来送人,毛泽东、朱德、宋庆龄、郭沫若等都有。给启功的那一部是我去送的。启功不认识章士钊,章士钊也不认识启功,启功收到《柳文指要》后,由我带他到章士钊家里去见面。后来章士钊去了香港,在香港去世。编书治史,主张学术民主“文革”后期,卞孝萱到家乡扬州师院任教。1984年,卞孝萱调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与程千帆、周勋初等组成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卞孝萱开设的中国文化史、年代学研究、唐代小说与政治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卞孝萱撰写《刘禹锡评传》和《韩愈评传》,不久匡亚明聘任卞孝萱为副主编。近年来,卞孝萱主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丛书》和《中华文化百科》等,主张学术民主:观点上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文字上各显风采,不拘一格。南方都市报:“文革”后期你曾一度到家乡扬州任教?卞孝萱:“文革”中知识分子在北京没事做,我母亲年纪也大了,我就到扬州师院。我是扬州人,回乡后我发现做学问一定要在大地方,不能在小地方。大地方的信息及时,资料丰富,人才很多,交流广泛,小地方是不能比的。南方都市报:后来是什么机缘到南京大学任教?卞孝萱:我在扬州的时候,南京大学曾想调我,扬州师院不放,我就又回北京去。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又做了四年,1984年到南京大学来了。当时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最早的博士生导师就是程千帆、周勋初、我。那时候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老教授去世了,程千帆和我都是外地请来的。南方都市报:后来怎么协助匡亚明先生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卞孝萱:我来的时候,匡亚明是校长,后来是名誉校长,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我是副主编之一。我跟范文澜、章士钊、匡亚明开始都是不认识的。南方都市报:匡亚明先生的为人如何?卞孝萱:他为人挺好。他原来是吉林大学校长,我去过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个个人都说匡亚明好,在位的时候人 家说他好不稀奇,他走了人家还说他好,才是真好。匡亚明校长尊重人才,盖了好房子,要给教师住。他全心全意主编200部《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他在世时,每部书他都要审读。南方都市报:你在教学上有什么个人的经验?卞孝萱:我跟青年人关系比较好,青年人也愿意与我接近。我年轻的时候接触很多老人。老先生有两种,一种是对后生提携、帮助,这种人是大多数。也有少数是遏制后生的。我从自身经历中,感觉到老先生引导后生学习很重要,现在常有年轻人到我家里来,我给他们讲课。我对他们说,写文章不要说空话,要注重材料。南方都市报:你到了南京之后,注重六朝史研究?卞孝萱:我到了南京以后,创办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我主张学术研究要贴近本地的生活,我回扬州以后就重点研究扬州八怪,来到南京就组织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我当了十年的会长。这个研究会有学术活动,有产品,干实事,培养人才,我们出了一批六朝的书。南方都市报:从自学成才到成为大学教授,一路走来有什么心得?卞孝萱:我走了许多弯路,不像现在的青年大学毕业之后读博士,博士读完当教授。但是成名太早也有一个毛病,知识面较窄。譬如研究某一问题,虽在一方面说得通,但放在大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就说不通。所以现在各所大学都提倡跨学科研究了。人文科学是相通的,文史哲是不可分的,没有精而不博的人。2009年9月5日12时18分在南京鼓楼医院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卞孝萱先生要著编年(胡阿祥)2003-12-08 23:38:48 阅读 880 次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作者为学会网站特别提供
[create_time]2016-05-30 16:20:53[/create_time]2016-06-14 14:19:5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youloveD6Q[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2ffee0b._oermHmrKV14C0oWR8mH2w.jpg?time=3680&tieba_portrait_time=3680[avatar]TA获得超过11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1[view_count]卞孝萱的附记
卞孝萱先生出版各类著作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今择要编年,略可窥见先生治学之历程。先生撰写的序言、书评、讲座、笔谈以及辑录的近代史资料,数量很多,皆未列入。先生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者,皆未标注,以省篇幅。
[create_time]2016-05-30 16:06:31[/create_time]2016-06-14 14:31:4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血刃_冻冻0竅[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5f4a721.7XDyDGe3x6QdINUJNO6B9g.jpg?time=3660&tieba_portrait_time=3660[avatar]TA获得超过32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别夔州官吏表达的主旨
别夔州官吏表达了作者离开夔州时的感情。别夔州官吏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律诗,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别夔州官吏原文: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
译文:三年来都驻守在楚国巴城,去了扬州就成了扬子人。青色的营帐连续不断好像停的船一样,头发白了背也驼了到了江滨。巫山黄昏的时候经常下雨,秋天的峡水来了也不吓人。只有诗词几首,家里留着赛过蛮神。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刘禹锡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create_time]2022-05-30 20:45:07[/create_time]2022-06-11 16:52: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view_count]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什么意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它主要描写出黄河气势恢宏的景象。出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它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此诗是到黄河的感受,可谓情到深处,有感而发。原文: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有感而发: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create_time]2023-03-15 00:48:47[/create_time]2023-02-09 04:08:10[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7[alue_good]518姚峰峰[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public.1.4540d9c1.pDkxmeP7yOOOHCxHcam8LQ.jpg[avatar]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slogan]大学班长,中共党员。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及计算机二级,现任公司综合办主任。为百度金榜题名时团队团长。[intro]5140[view_count]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一、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二、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三、出处唐·刘禹锡《浪淘沙》扩展资料:一、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二、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create_time]2022-11-12 12:32:21[/create_time]2022-11-16 21:47:5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芊芊和你说民生[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245573d5eda253883afd6a50476e366.jpeg[avatar]芊芊说民生,专注解决民生问题[slogan]芊芊说民生,专注解决民生问题[intro]1303[view_count]潮打空城寂寞回上一句
潮打空城寂寞回上一句:山围故国周遭在。金陵五题·石头城介绍:《金陵五题》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包括《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五首七绝。这五首诗以大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之变相比衬,抒发怀古叹今之感慨。全诗形象地表明,随着历史的演变,六朝王宫贵族的富贵荣华已成为陈迹,对于图谋权势的帝王将相的沦亡既有悲悯之情,又暗含讽喻之意。组诗借古喻今,情、景、事、理融为一体,场景阔远,寓意深邃,堪称唐诗中的艺术珍品。这组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当时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金陵是六朝故都,江东繁华之地。到刘禹锡的时代,这个城市已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了,它已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根据诗序,当时有人写了五首关于金陵的诗《金陵五题》,刘禹锡有感于这个废弃了的故都,和作了这组诗。
[create_time]2023-03-01 20:24:05[/create_time]2023-03-11 22:46: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0f2e7e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4875916.2tJOo6Jm6TJaO33tlu4NYA.jpg?time=6847&tieba_portrait_time=6847[avatar]超过4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35[view_count]潮打空城寂寞回上一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白话释义: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创作背景:建安十七年(212),孙权依清凉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石头城,此城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是建康(今南京)西部的防守要塞。六朝统治者都视之为重地,以至后人常把它当作南京的代称,到唐代已经荒废。在南京建都的六朝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create_time]2022-12-06 20:10:36[/create_time]2022-11-30 14:06: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match数学[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7d3d539b6003af33195a801252ac65c1038b6a7?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学生,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slogan]专注数学解答问题111[intro]12[view_count]元稹是怎样的人?
元稹的读音是yuán zhěn,声母是y和zh,韵母是uan和en。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一度拜相,在李逢吉策划下,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太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扩展资料:元稹诗《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此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
[create_time]2023-01-24 09:49:55[/create_time]2023-02-07 09:54:2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芊芊和你说民生[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245573d5eda253883afd6a50476e366.jpeg[avatar]芊芊说民生,专注解决民生问题[slogan]芊芊说民生,专注解决民生问题[intro]354[view_count]关于元稹
对于元稹,一直以来都想写点什么,可惜这人史上褒贬不一,也实在是毁大于誉,所以每每提笔总有些无言以对的感觉。前一阵子看了《白居易传》,更是有这个感触。白居易和元稹,世称“元白‘,所以写白居易总也离不了元稹的。白香山自不必说,只“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两句便可名垂青史了。而元微之呢,稍有兴趣于诗文的可能还会吟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至于其他恐怕再难了。
其实元九与白居易诗词唱和,一同发起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首次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便是在《与元九书》一文中。元稹与白居易相识于长安,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励志科举及第一展抱负,以大唐之崛起为己任,力争以一己之力驱散中唐颓糜之风。然后两人一起中举,一起做官,并肩对抗宦官势力,又先后被贬谪。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是元稹得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后写来的诗,情真意切,使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这是白居易在旅途中写元稹的诗,通州司马正是元稹被贬后的官职。
元白,少年情谊,延展一生,悲欢离合,当世知己,两人心心相印,绝对当得起”好基友“一词。
不过,文章到这里也该转折了。元稹应该算是诗人里做官做到很大的一位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不好说,唐朝诗人里恐怕只有他做到了宰相。元稹晚年攀附阉人,几乎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最后也是死在节度使任上,可以说位高权重了。纵观有唐一代,诗人里做官应该就他厉害了。当然,其他的宰相应该也写诗,但绝没有元稹成就高,而且后世提到元九,也首先是冠以诗人称号,而且应该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做宰相的事情的。
话说回来,就算官做得大,也不代表他政治成就高,毕竟当时的唐朝也已经是外强中干,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已经经历过了“甘露之变”。老白有两句诗“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皇帝更替频繁,有很大原因是宦官弄权造成的。说到唐朝的宦官,说句题外话,上学时老师说过宦官当政与外戚专权其实与宰相制度是有根本去别的,宦官和外戚都是皇权的衍生,而宰相的权利是和皇权对立的,这也是为什么东厂西厂都跟大臣玩命而几乎没有人想要杀皇帝的原因。
还是说元稹,这厮悼亡诗写的泣血动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流花心负心汉。他是《莺莺传》的作者,书里的崔莺莺也就是后来《西厢记》里女主的原型。注意,是原型,因为《莺莺传》里的女主最后被张生抛弃掉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说《莺莺传》里的张生就是元稹自己,鲁迅就说“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当然,也有考证说并非如此。但是就算元稹并没有真的在莺莺这里始乱终弃,他娶的韦丛确是出身高门,成为他晋身的阶梯。而在韦丛死后,他又飞快地投入了新人的怀抱,悼亡诗写写罢了,谁还真的当真呢?“唯将永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谁知道夜里睡不着觉是因为啥……更不要提他跟薛涛的那些事,当然了,薛涛也是争取女性开放自主权利的急先锋,这些就不提了。
元九美姿容,所以他在女人堆里吃香。他才高八斗,所以他引领一代文坛风气之先。他有抱负和理想,所以他不择手段向上爬而终于成功。元稹是一个复杂的人,却也是一个好懂的人。至少,在我看来,他的野心,他的作为都那么平铺直叙,都没有一点虚伪和矫枉过正。而他与白居易的友谊历来为人称道,他在文坛的贡献也当得记上一笔。
当然,文章好坏与人品一点关系也无,但我还是愿意把元稹当做一个饱经世情冷暖的可怜人罢了。说到底,说他品行高洁实在过誉,那么以他一篇菊花诗做结,毁誉与否就由人评说吧。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create_time]2022-07-09 12:19:02[/create_time]2022-07-19 01:43: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