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朵金花的儿女的艺术特点
该剧除了人际关系的巧妙勾连外,还在艺术风格上保持了继承和创新的双重关系。当年《五朵金花》景美、歌美、富有风情记忆犹新,如今《五朵金花的儿女》再次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大理山水,别具风格的白族民居和浓浓的乡音乡情,并且又聆听到一首首美丽动听的通过艺术加工的民歌。原电影《五朵金花》阿鹏的扮演者莫梓江,积肥金花的扮演者孙静贞,畜牧场金花扮演者谭尧中,炼铁金花的扮演者王苏娅在剧中出演老一代。因原副社长的扮演者杨丽坤当时有病在身,特邀原云南省歌舞团演员刘芷芸扮演;原拖拉机金花的扮演者朱一锦在美国定居,改由州文化局文化科杨学英扮演。新一代金花由原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王昌娥、韩萍,空政文工团演员杨树泉,四川人艺演员陈天陆、范春霞等担纲演出。剧评家认为:《五朵金花的儿女》构思的精巧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将原影片里的人物引入至这部新作里,上下衔接,连成一片,二是表现了他们儿女,特别是女主角海月,这新一代的人物成为了剧中的主体,演出了一幕幕当代生活中的故事。这样,有老、有新、有前、有后、有主、有次,勾起了人们对原影片人物的回忆,又进了新的生活天地和人际关系中去。由于构思精巧,《五朵金花的儿女们》吸引人,才不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恰恰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格调,它既是影片的续篇,姐妹篇,又是自成一格,独立成章的新作。
[create_time]2016-05-24 16:24:31[/create_time]2016-06-08 07:19:5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45[view_count]五朵金花的儿女的获奖情况
电视剧曾在中央电视一频道、二频道、三频道先后播放达7次,并由中央台译成英文字幕对外播出,又作为交流节目由中央电视台赠送给原苏联莫斯科电视台播放,日本无线电视公司也向中方购置了播映权,向日本观众展播,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大众电视》、《中国电视》、《半月谈》等多家国家级报刊杂志先后发表评价文章达19篇,加上各省市报刊发表约51篇,合计有70余篇,从而不断拓宽了对大理的宣传。电视剧播映后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第九届大众电视全国优秀电视单本剧“金鹰奖”第一名。在(1986—1996)全国新时期电视喜剧评奖中,于1997年,与电视剧《围城》、《宰相刘罗锅》等同被评为新时期优秀电视喜剧奖。
[create_time]2016-05-24 16:24:33[/create_time]2016-06-08 07:19: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5[view_count]五朵金花的儿女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五朵金花的儿女导演:郝晓源、张进战演员: 王昌娥、陈天陆、韩萍、杨树泉、范春霞语言: 普通话你看过《五朵金花》这部电影吗?你知道五朵金花后来几十年的情况吗?电视剧《五朵金花的儿女》就是告诉你“五朵金花”后来的故事,该剧以轻喜剧的形式,反映了新老金花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美好生活。 该剧紧紧围绕着“五朵金花”儿女们的恋爱故事而展开。
[create_time]2016-05-24 16:24:32[/create_time]2016-06-08 07:19: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25[view_count]五朵金花的剧情简介
在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那里风景优美,苍山、洱海、蝴蝶泉享誉天下;且盛产山茶花,素有“大理茶花甲天下”的美名。因此,在那里生活的白族姑娘往往以金花为名。每年旧历三月,苍山脚下要举行“三月街”的盛会,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要来这里参加传统的赛马会和文娱活动,而青年男女往往在这里结交朋友或播撒爱情的种子。人民公社的副社长金花带领着姐妹们驱车去赶街,不料车轮在路上坏了,正在为难之际,来参加赛马会的剑川铁匠阿鹏热心地帮她们将车修好。金花正要表示感谢,赛马会开始了,阿鹏来不及收拾工具,翻身上马冲进赛场,勇夺冠军。副社长金花对这个勇敢善良的小伙子顿生爱慕之情,两人在鲜花似锦的蝴蝶泉边,互赠信物,一言定情,相约第二年山茶花盛开的时候,再来这里相会。第二年,阿鹏如约前往,到处寻找金花无果,他在洱海边与长春电影制片厂来体验生活的两位画家和音乐家相识结为朋友,向他们倾诉了自己传奇的爱情经历,表示要走遍天涯海角找金花。阿鹏经过了千辛万苦,走遍了苍山洱海,先后找到了积肥模范金花、畜牧场金花、炼钢厂金花和正在举行婚礼的金花,最终是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两人解除了误会,在蝴蝶泉边再次相会。另外四个金花和男友也来到这里,翩翩起舞,为他们真挚的爱情唱起了赞歌。 三月的大理,春光明媚,百花争艳,富有民族民间传统的`三月街'又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拉开了节日的帷幕.白族群众及前来共同欢度佳节的各民族的男女,身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熙熙攘攘地前来参加盛大的集市贸易和民间文娱体育活动.这时,在通向大理的道路上一匹骏马飞奔而来,一辆马车正在道中修理,阻拦住骑马人的去向.“怎么啦? ”骑马的白族小伙子勒住马问.一群姑娘立即求援似的七嘴八舌地说: “你没有看见轮子掉啦! '`小伙子下来帮个忙吧! '小伙子说: `我还有急事! '`谁没有急事……'姑娘们吵嚷着,急盼这个男青年助一臂之力.`好,'小伙子跳下马来,从随身带的布口袋里,取出钉子、斧锤,开始修理起来.车辆刚修好,赛马场上传来了比赛发令枪声,小伙子顾不得收拾工具,飞跃上马,向赛马场飞奔.赛马场上人山人海,一片欢呼声.小伙子——阿鹏立即入列追赶.观众的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阿鹏俯身马侧,一口气拣起十几杆旗子,他的马从最后跃进到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只有一个藏族青年还在他前头.眼看阿鹏越追越近,挤在观众中看赛马的社长金花情不自禁地为阿鹏助威.一场精彩的赛马结束了,阿鹏以自己高超的骑术,夺得了冠军.他兴奋地牵了马,从欢乐的人群中向外走去.社长金花骤然在他的马颈上挂了一个美丽的绣花荷包,他扭头望去,看见送给他绣花荷包的,原来正是那个途中赶车的姑娘,他不禁怔住了.她那么漂亮大方,身材健美,头发乌黑,又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多么迷人呀!在幽静、明媚如画的蝴蝶泉边,金花与阿鹏相会,他们互以意味深长、委婉动听的白族对歌表达着爱情,萌发着一对青年对美好生活绚丽的遐想.二人并约定来年的`三月街'仍在这里相会.次年,阿鹏携带金花定情之物`绣花荷包'如期践约,未遇金花.可是,金花家在哪里? 阿鹏一无所知,到哪里去寻找呢?真诚的爱心使他相信,走遍苍山洱海每一个村寨,一定会找到她.在寻找中结识了音乐家`胖子'和画家`瘦子',三人结伴同行,遇到五个同名同姓的姑娘,从而发生了一些饶有风趣的故事.阿鹏走到洱海滨,听说刚跳入水底捞镰刀的是金花.乐得他心里开了花,随即跃入水中,当镰刀捞上来,显出水面的却不是他要寻找的金花.她告诉阿鹏,畜牧场也有一个叫金花的姑娘,于是阿鹏决定去畜牧场。路上,阿鹏遇到一个采药老人,老人唱着山歌,忽然脚下一滑摔倒了,阿鹏说一声不好,忙跑去搀扶老人,并帮老人捡回了掉落在陡坡上的药材。老人很感激他,邀请他回剑川是一定要到家中做客。阿鹏来到畜牧场,又听说金花正在牛产房里接生牛崽,他迫不及待地在窗外唱开了二人共识的情歌,不曾相识的这个金花,非常生气,朝阿鹏迎头泼来一桶水.不灰心的阿鹏,来到苍山脚下,听到人们呼喊金花,他便急忙奔上山,加入找人行列,原来是一名姑娘在山上寻找矿石,遇见一只熊,被吓得钻进山洞,结果,阿鹏赶跑了老熊,救出了这位姑娘,但她也不是阿鹏一心要寻找的金花.阿鹏来到公社拖拉机站.这里正在热闹地举行婚礼,音乐家与画家首先听见呼喊新娘的名字正是金花,两人不得不告诉阿鹏金花已变心.阿鹏不信,隔窗相望,果然看到了婚礼上胸带红花,与新郎共饮喜酒的新娘活像他要找的金花.阿鹏眼见金花已背叛了自己的誓言,失恋的痛苦迫使他愤然踏上归乡的道路.谁知途中遇上一位好管闲事的大叔.大叔邀阿鹏到家吃饭,以酒浇愁,然后,再用马车拖着醉酒的阿鹏去拖拉机站找金花`评理'.当大叔叫着新娘金花来找阿鹏对质时,阿鹏却不见了.原来,在这之前,阿鹏已被四处找他的画家和音乐家叫醒,阿鹏觉得大叔不该来找金花评什么理,便独自溜走了.阿鹏离开了拖拉机站,途中又碰上搭救过的炼铁金花,她正为炼不出铁和她的对象闹别扭.阿鹏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们炼不出铁,决心再助一臂之力,因为他就是一名青年铁匠.在炼铁厂,经过昼夜苦战,终于出铁了.这时,炼铁金花对阿鹏的热情赞扬和关心,又引起一场风波.她的对象对此产生了嫉恨与误解,并把这个矛盾反映到了公社,请求社长金花来解决.直到此时,社长金花方知阿鹏的下落. 金花的爷爷让金花赶快去找阿鹏说清楚,但金花想到已经应了社里的同事第二天去三月街,所以决定先把自己的事放一放,她认为阿鹏不会是那种轻易就变心的人。金花的爷爷十分着急,决定自己去和阿鹏说清楚。金花的爷爷到了炼铁厂见到了阿鹏。金花的爷爷正是阿鹏帮助过的那个采药老人,认出了正在睡觉的阿鹏正是帮助过自己的年轻人,看到炼铁金花从屋子中满面春风地跑出来,认为阿鹏和炼铁金花相爱.深感阿鹏太薄情,一气之下,留下阿鹏头年相会时送给金花的`宝刀'定情物,愤愤而去.一觉醒来,阿鹏发现身边的`宝刀',连忙追问原因.此时,炼铁金花才知道阿鹏的心上人正是社长金花,悔悟自己出言不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同时,阿鹏从她口中,了解到金花社长也是一位热心助人的姑娘,她虽然工作很忙,也挤出时间参加婚礼,当拖拉机手金花的证婚人,一切误会,顿时消融了.纯洁的爱情在几个波折中得到了考验升华,这时,阿鹏与金花再次相会在蝴蝶泉边,亲密地依偎在一起。
[create_time]2016-05-10 23:03:51[/create_time]2016-05-25 18:50: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5[alue_good]泡沫7gH[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ab7028b.-U7ZJ_rA7KXgnkB5oL5TGw.jpg?time=3651&tieba_portrait_time=3651[avatar]TA获得超过10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03[view_count]五朵金花的观后感600字
《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爱情电影。讲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时一见钟情,次年阿鹏经过了千辛万苦,走遍了苍山洱海,先后找到了积肥模范金花、畜牧场金花、炼钢厂金花和正在举行婚礼的金花,在一次次的误会之后,最终阿鹏才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与金花在蝴蝶泉边再次相会,两人解除了误会。另外四个金花和男友也来到这里,翩翩起舞,为他们真挚的爱情唱起了赞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
该片以阿鹏找金花为线索,连接了一个个富有喜剧色彩的故事,使活跃在不同岗位的五位金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全片格调清新优雅、妙趣横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抒情色彩和浓烈的时代气息。当中处处反映了中国当时三大改造中的农业改造的情况。农业合作社处处可见,每一朵金花都是社里的劳动好手,特别是主角金花,还是一位副社长。当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与。
“三大改造”中,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起着特有的作用。而这个在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的事件,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的。片子主要反映的是第一和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在党中央确定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后,各级的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得农业的互助合作化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
hao123精彩资讯,每日最新最热随时 头条新闻 娱乐八卦 精彩视频
展。
从1954年至1955年的上半年,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社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的局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也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猛,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强迫命令、违反自愿互利原则的现象。使得实际的情况并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或者是预定的速度来发展。为了改变和纠正这些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3月上旬,毛泽东提出了“停、缩、发”的三字方针,即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停止发展、实行收缩和适当发展。在这样的政策思想的指导之下,实际的发展情况稍微得到缓解。
最后的一个阶段就是,从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时期。在这期间,农村的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迅速,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经济改造。这样的史无前例的重大改造,“将众多的小农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公有,避免了农村的两极分化,同时也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就是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村的
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由此而带来的就是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农民的生活就得到了改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虽然在这期间,“三大改造”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客观的看待它的缺点和不足。主要的是出现了要求过快,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偏差。这就是党的政策,方针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来改善工作。
在新中国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接下来的执政过程中,继续虚心的慢慢的摸索着前进的道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create_time]2016-06-16 09:52:36[/create_time]2016-07-01 08:32:3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IMF70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7e1524b.xUWAkfMaq5chAzUK9ulpUA.jpg?time=4834&tieba_portrait_time=4834[avatar]TA获得超过82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94[view_count]
五朵金花的获奖记录
1960年,《五朵金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18部献礼片的压轴制作,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巨大轰动。同年,在埃及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艺术节上,王家乙凭借《五朵金花》获得了“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荣获了“最佳女演员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邀请杨丽坤前往埃及领奖。自此,《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1960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获得巨大殊荣:导演王家乙获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获最佳女主角银鹰奖 。
[create_time]2016-05-10 23:03:52[/create_time]2016-05-25 18:50:4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Kyoya斯IZ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7827a8a.WHAll-YzrJh043mH2mC8SQ.jpg?time=3635&tieba_portrait_time=3635[avatar]TA获得超过12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27[view_count]王昌娥的介绍
王昌娥,1970年1月28日出生于哈尔滨,大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89年出演《五朵金花的儿女》中的海月而出道1,1991年出演《朦胧中的罪恶》开始她人生的表演之路。王昌娥随着作品《五朵金花的儿女》接连获得“飞天奖”、“金鹰奖”、和“骏马奖”。之后受到多个导演的倾心,于1991年出演《奇婚怪事》,1992年出演《丑汉俊媳妇》,1992年出演《继母》,1998年出演《无言的界碑》等。取得不错的成绩。
[create_time]2016-05-12 15:19:14[/create_time]2016-05-26 18:04: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诗繁筝695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cc2441a.cN6Zjb_R48EmRLJr9sOr3w.jpg?time=591&tieba_portrait_time=591[avatar]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view_count]王昌娥的早年经历
王昌娥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小提琴家,母亲是唱歌的。从小王昌娥便耳濡目染,于是就有了如今的王昌娥 。王昌娥在童年时受其父亲的影响,逐渐喜欢上表演这门艺术,在童年时就不断刻苦练习,最终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圆了她的表演梦,在上学期间便表现出不俗的表演功底,1989年被导演郝晓源和张进战看上出演《五朵金花的儿女》饰演海月,于是,她开始为众人所知 。
[create_time]2016-05-12 15:44:38[/create_time]2016-05-27 11:44:4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瓶子qt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0b7895c.u2FzS2clVgGo7VYLDfz8pw.jpg?time=3668&tieba_portrait_time=3668[avatar]TA获得超过42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view_count]白剧的白族简介
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生活各个方面都可以用歌舞表现出来。如大本曲中的小调就有放羊调、上坟调、逼情调、祭奠调、问魂调、思乡调;民间舞中有采茶舞、担水舞、醉酒舞、酒礼舞、端盘敬酒舞、献水舞等。说起白族歌舞要说到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在《上林赋》中曾列举了西汉流行的一些知名乐舞曲,其中有“文成颠歌”。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文成颠歌”作了注解:“文成,辽西县名,其人善歌。颠,益州颠县,其 人善作西南夷歌。”“颠”即“滇”字。西南夷是汉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通晓音律的司马相如曾奉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夷,他记叙的颠歌不仅是歌,而是包括歌、舞、乐三者一体的艺术形式。这在滇池之滨颠县故地晋宁石寨山及附近地江川李家山发掘出土的青铜乐器、 乐舞俑和青铜器纹饰乐舞造型皆可佐证。 产生年代至迟西汉。司马相如见到的颠歌中猜想是有“打歌”的。那时白族没有文字,打歌只能一代又一代靠口语流传,靠口语加工增删。白族的先民通过打歌娱乐形式, 一为娱己,消除夜间的寒冷、孤寂和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二为娱神,即敬鬼神以祈求福安,获得精神 上的安慰;三为传古,教育后代不忘先祖,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白族有俗 语“老人不传古,小人失了谱”之说。像流传下来的长篇叙事打歌《开天辟地》记叙地就是 盘古盘生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放羊歌》则记述了古代滇人游牧生活的情景,并自豪地唱道:“大理是个好地方,羊呀肥又肥。大理是个好地方,羊毛长有三尺六。”白族打歌流传到后来,随着汉文化的影响扩大,很自然地接受了汉族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出现了不少富有戏剧情节的篇章,如《读书歌》(梁祝故事) 、《诸葛亮》 、《 楚汉相争》 、《八仙过海》等。这些打歌不过是借汉族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来表现白族民族精神,所以 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特色。比如说唱梁祝的《读书歌》,把柳荫结拜改为松下结拜,结拜后 还游了点苍山。在《开天辟地》中有兄妹结婚“请谁做主人?请松树做主人。”故白族人从古俗,结婚人家有在彩房门前和天地堂前栽一对松树的习俗。汉族梁祝没有写梁山伯与祝英 台劳动,而《读书歌》中的梁祝自己盖草堂,做桌凳,自己挑水烧火做饭,并把“十八相送 ”的情节改成下棋、弹琵琶的试探。结尾英台进了山伯坟墓后还加用了金锄头从坟中挖出两 根木棒,两根木棒被丢到河里,变成了两条金鱼,两条金鱼被网起埋在河边,又变成了两棵柳树。再用金斧头砍柳树,砍下的木片变成对对蝴蝶飞。最后梁祝变成了一对双鸳鸯,马文才变成了一只单鸳鸯。故事情节增强,使它具有与戏曲结缘的基础。与戏曲结缘的还有绕三灵歌舞。“绕三灵”白语叫“萨纳”,是大理白族在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举行的一种具有某种神社遗风的歌舞盛会。绕三灵中装扮老人者手执歪挂小葫 芦的竹杖,很有可能就是神树即社树(桑树)的演变物,葫芦是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崇性物, 它的源头与汉族远古崇拜生命“社”的“聚社会饮”一样,即在生命茂盛的季节——春天( 春社),会合男女,狂欢歌舞的自由交合仪式。白族对于绕三灵群众性的歌舞仪式演变有许多传说。如古时有一年大理干旱,到栽秧时节 ,老天滴雨不降,秧苗无法插下去。后来百姓群聚到喜洲九堂神本主庙里搭了一个祈雨台,念经祭祀求本主下雨,到四月二十五日这天果真下雨了。从此百姓非常信奉本主,每年四月二十五日都去本主庙朝拜求雨。还有传说绕三灵是为一位死去的爱民皇帝奔丧。显然随着白 族社会发展,人主代替了本主。张文勋主编的《白族文学史》记载了这个传说,说古代白族有一位爱民皇帝死了,“由于他在世时能施仁政,人民喜爱他,他死以后,百姓为他奔丧,手中拿着杵丧棒和柳树一枝,柳树上挂白布和净水碗,表示对爱民皇帝的哀悼,这种形式每年一次。以后人们手中拿的杵丧棒变成了霸王鞭,净水碗变成了金钱鼓,柳枝上也不挂白布 而挂红布了。”绕三灵到了清代,其音乐曲调大量吸收了白族民间歌舞曲调。如《挖水调》、《出门调》 、《大理古景》,跳的是霸王鞭、金钱鼓舞,演奏有锣鼓、笛子、唢呐等。清代白族文人诗作中,对此有所描绘:“金钱鼓子霸王鞭,双手推敲臂旋转,最是小姑歌 调,声声唱入有情天。”(咸丰年间的白族诗人段位《绕三灵竹枝词》。“曲唱民家随口道”,绕三灵是边走边唱,即兴编词,基本上是“七七七五”的白族调唱词形式,这与大本曲山花体诗体唱词是一脉相承的。任何民族戏曲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滋养, 同时又离不开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白族的大本曲和吹吹腔就是在白族民间歌舞和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本曲长的由上百首“白族调”组成,一般用三弦、唢呐伴奏。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说唱歌舞综合戏曲艺术。大本曲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有的说起源于唐朝,也有的说起源 于明朝。如果仅从唱词“七七七五”山花体格式来看,推究大本曲起源于唐代是没有多大说服力的。因为白族具有戏曲雏形的综合艺术必定会受到汉族地方戏曲的影响,而汉族地方戏 曲兴起正是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所以大本曲的兴起并流传开来只能在这之后。早期的大本曲是一人抱着三弦自弹自唱,唱腔是白族调,发展到后来十八调。十八调是唱腔中的小调,有〔螃蟹调〕、〔老麻雀调〕、〔新麻雀调〕、〔花谱调〕、〔家谱调〕、〔 琵琶调〕、〔花子调〕、〔放羊调〕、〔上坟调〕、〔道情调〕、〔祭奠调〕、〔阴阳调〕、〔起经大会调〕、〔拜佛调〕、〔问魂调〕、〔思乡岭〕、〔血湖池〕、〔蜂采蜜〕等。望夫云是白族剧作家杨明根据白族民间传说创作的白剧,1980年11月中旬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带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在民族文化宫演出11场。剧中主角阿凤公主由叶新涛扮演,猎人阿龙由杨永忠扮演。该剧唱腔比较好地把白族大本曲和吹吹腔揉为一体,既表现 委婉细腻又可表现激越明快的思想情感。剧中还根据情节发展和人物表现的需要,安插了具 有白族风俗民情的舞蹈场面,如“绕山林”、“霸王鞭”、“赠神翅”、“仙女散花”等。 受到首都观众的好评。《望夫云》故事也产生于南诏时代,说的是南诏王有位公主阿凤长得很美丽,她后来爱上 了一个英俊、勇敢的猎 人阿龙。为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她同猎人一道逃出王宫, 来到苍山顶上的南局峰上快乐地生活。南诏王得知公主出逃,请罗荃法师将猎人打入洱海, 变为石骡。南诏公主因盼望、思念自己的爱人,终于悲愤地死去。她死后化为一朵白云,每年八、九月间,白云出现就要刮起大风,直到吹开洱海水看到石骡,才风平浪静。白族人同情公主,把这朵美丽的白云叫做“望夫云” 。大型现代白剧《情暖苍山》现代白剧《情暖苍山》以白族农村生活为背景,以乡长田秀兰和丈夫赵经理,兄弟田金生,以及农村刘二宝等人的矛盾纠葛展开剧情,抒写了刘二宝一家纯朴善良,受害背黑锅,阿秀乡长从家事的泥潭中艰难走出,揭示真相反思的故事。塑造了一位以情换情,坦坦荡荡做官为人的乡长形象,展示了现代白族农村的人物风貌和风俗民情。该剧在“迎接新世纪2000年云南新剧(节)目展演”中,得到了观众、专家以及领导的一致好评,毫无争议地排在此次展演获奖剧(节)目的榜首。剧评家认为该剧的成功,不在于追赶时髦的“新”,而在于老老实实的“真”,在于真实和真情,而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就选材而言,《情暖苍山》并无什么新鲜之处,只不过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假农药、假种子之类的事件,就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全剧围绕农民刘二宝因假农药烧死庄稼而大闹乡长田秀兰的婚宴,田秀兰查假农药来源而展开。剧作家的功力在于将这样一个普通事件进行集中、提炼和概括,使之典型化,并不脱离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剧中戏剧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的构成、情节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戏剧矛盾和冲突的推进,悬念、期待、突转等手法的运用,一切都是自然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既符合生活逻辑, 又符合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感情逻辑,从而使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较好的统一起来,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乐于接受,为戏剧演出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而真情则是艺术的生命之泉,《情暖苍山》的成功就在于它写了真情,用真情感动人,剧中围绕追查假农药来源展开了一系列戏剧冲突,都是围绕一个“情”字进行的。亲情、乡情、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该剧的核心,乡长田秀兰梅开二度,与新婚丈夫赵经理情深意笃,与她亲手拉扯大的弟弟田金生从小相依为命,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贩卖假农药的竟是自己的弟弟,还扯出自己的新婚丈夫,而且假农药又是自己亲手从丈夫公司帮刘二宝买的,这样双重巧合造成的误会,就是跳进黄河也难洗清,另一方面,受假农药坑害的刘二宝,又恰恰是她和睦相处二十年,哺育她成长的父老乡亲。更为严重的是,她身为乡长,假农药事件 不仅影响到家庭声誉,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党与群众的血肉之情。田秀兰不是圣人,她需要亲情,需要家,她也不忍心父老乡亲受损失,更不忍心看到本已遭受农药坑害的刘二宝蒙受不白之冤,反而要赔礼道歉,各种情感的巨大冲击,使她陷入了极为复杂艰难的感情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更 难作出果断抉择。人最难割断的就是情,最受折磨的也莫过于情,最难选择的也是情,剧本将田秀兰置于这种真情的艰难选择的窘境之中,展开亲情、乡情、党与群众血肉之情之间的内心情感搏斗,并在这种搏斗中将人物内心世界情感的丰富性、真实性、高尚性和人格魅力呈现给观众,使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从而无论在情感上还是理智上都完全接受了乡长田秀兰这个人物形象,当然也就接 受了剧作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阿秀乡长该剧在2000年全省新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剧本创作、表演、舞美设计、音乐创作五项大奖,2001年参加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获剧目及表演、音乐等六项奖,后改名为《阿秀乡长》拍成戏曲电视剧,全国播映。该剧编剧:魏树生;导演:礼朋;音乐设计:王茂林、张亮山;舞美设计:张寿培、姜果、杨光炳、杨月明;主要演员:叶新涛、杨益琨、马永康、赵文生、董汉贤、彭强、赵先治、杨刘忠等。白剧-大理白族舞蹈,大理白族白剧,亦名“白戏” 。原名吹吹腔,简称“吹腔” ,大理白白剧是在1958 年以来吸收了大理白族大本曲的曲调、是大理白族的一些音乐舞蹈及云南滇剧音乐等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吹吹腔,原流行于大理白族地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齐全,有一定表演程式,唱腔有30多种,多按行当和情节来名命。白族白剧音乐以唢呐间奏帮腔,表演时载歌载舞。行头、脸谱与中国古典戏剧大体相同。大理白族白剧剧本有《窦仪下科》、《柳荫记》、《蟒蛇传》、《火烧松明楼》、《血汗衫》、《杜朝选》、《赵龙观灯》等。大理白族白剧唱词为“山花体”,对白为大理白语夹杂汉话,但汉字要白读。大理白族白剧吹吹腔在1949年以前没有专业性的戏帮(班),而是自娱性的大理白族民间组织。1 959年正式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吹吹腔剧团”,1962年改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 。在唱腔方面以大本曲为主,吸收吹吹腔,演唱时多以三弦及唢呐伴奏,并用打击乐控制节奏。大理白族白剧演出过《血汗衫》、《望夫云》、《红色三弦》、《苍山会盟》、《白洁夫人》、《孔雀胆》、《阿盖公主》等大型剧目,为大理白族白剧的发展进行探索。现白剧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戏曲剧种。 取材于南诏历史中段功的故事,与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话剧《孔雀胆》同出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元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者梁王,为笼络大理总管段功,将女儿阿盖许配于段功为妻,以达稳定元朝在云南统治 的目的。段功以卓越的智慧与平易待人的品格,深得民心。其间梁王由于听信奸人谗言陷害,深怕段功“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密令女儿(段功之妻)阿盖用孔雀胆泡制的毒酒杀害段功。善良美丽的草原“押不芦花”阿盖公主没有屈服于权势,违背父命,反劝段功一齐逃回大理避祸,然而耿直的段功却坚信无辜者必能洗清自己,“一走反遭千古骂名”的愚忠信念,欲与梁王“辨别是非曲直”。奸臣石拉,暗设埋伏,段功最终还是被梁王所杀害。阿盖因丈夫的被害,喝下父亲梁王曾要毒害段功的毒酒,以死殉夫。白剧《阿盖公主》通过“赐夫” 、“夸夫” 、“劝夫” 、“扶夫” 、“殉夫”五场,构成全剧的贯穿线,“夫”字前的六个字结成矛盾冲突的疑点和戏剧动因,层层推进,波浪叠起,演绎出令人扼腕拍案,叹气悲泣的一幕幕人生悲剧。剧作者在创作该剧时,艺术观点非常鲜明,白剧必须走自己的路,剧目创作必须立足白族文化,必须反映本民族历史与现代生活中的典型形象。白剧《阿盖公主》的创作正是这种理念的产物。题材虽然与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话剧《孔雀胆》取材相同,创作无疑自找难题,但剧作者独辟蹊径,以白族人的文化视角重读历史,用“蒙古姑娘阿盖是我们白族的好儿媳”为情感主线,走自己的路,重新铺排场景与故事。剧本仍写宫廷戏,但洋溢的是夫妻情、父子情、人性之深情,使故事充满凝重悲壮的色彩,将段 功之死引申到“民族一定要团结”的高度上。 《阿盖公主》推出之后,先后获得云南省弘扬民族文化优秀剧目展演综合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剧目创作银奖等9个奖,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一等奖,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文华”单项奖。剧本获云南省政府奖银奖。1996年选入中央电视台“戏曲精品库” 。
[create_time]2016-06-01 19:52:47[/create_time]2016-06-16 17:18:2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爆睒弰瘉帅[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42ae752.IXPzenlmhPatthzqw3geWA.jpg?time=3686&tieba_portrait_time=3686[avatar]超过1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4[view_count]李四光的资料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科学救国”
北京西郊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东边,有一条又长又窄的小路,人称“李四光路”,因为李四光生前每天都要在这条小路上散步而得名。
今天,这条小路已被加宽变得热闹起来,但是,李四光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一生所走过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仍给人们许多启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风县张家湾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李四光到北大地质系后,主讲岩石学和高等岩石学两门课程,他以严谨的冶学作风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他经常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教学,边看边讲。一个山头、一个沟谷、一堆石子、一排裂缝,他都不放过。学校经费不足,他带领学生白手起家搞建设,将学习环境收拾得十分雅静。
在教学的同时,他对研究工作也不放松,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蜒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在这期间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他从不为已有的观点和学说所束缚,而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寻找尚未被人们认识和掌握的真理。因此,他能不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并敢于向一些旧观点提出挑战。
例如,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当李四光的这个学术观点再次在全国地质学会上发表以后,引起了1934年著名的庐山辩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科学家低人一等,外国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情绪到中国来的。因此,尽管大量事实摆在眼前,几位外国学者并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可是,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干脆把家搬到庐山上,又在庐山脚下建立了一个冰川陈列馆,起名叫“白石陈列馆”(后被国民党海军炸毁)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冰川研究。
李四光关于冰川的多年研究,在1937年完稿的《冰期之庐山》中得到全面阐述。可惜由于抗战爆发,这部书10年后才得以出版。
回国找油田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1948年2月初,李四光从上海启程赴伦敦,参加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他的夫人许淑彬也一同前往。会后,他们在英伦三岛上又住了一年,一面养病,一面观察国内外时局的发展。
1949年4月初,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赴布拉格出席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出国前,郭沫若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给李四光带了一封信,请他早日回国。看了这封由郭沫若领头签名的信,李四光非常激动。新中国就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自己的本领可以施展,抱负可以实现了。他积极奔走起来,准备尽快返国。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从英国到远东的客轮船票要一年前预订,归期只得拖延。他一面调养身体,一面把科研方面遗留的事情办完。
李四光焦急地等待着起程的日期。一天,伦敦的一个朋友给李四光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接到密令,要李四光公开发表一个声明,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拒绝接受人民政协给他的全国委员的任命,否则就有被扣留的危险。
事情紧急,李四光当机立断。他拿起一只小皮包,迅速前往普利茅斯港,准备从那里渡过英伦海峡,先到法国去。普利茅斯港海面宽阔且多风浪,是偏僻的货运航道,一般人通常都不会从这里渡海,因而能避开国民党特工人员的追踪。临行前,他提笔给驻英大使写了一封信,让许淑彬两天后寄出。第二天,国民党驻英大使馆果然派人来找李四光,许淑彬机警地对来人说,李四光外出考察去了。
两天以后,许淑彬寄出了李四光留下的信,信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少年来日思夜想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是我竭诚拥护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他还规劝这位大使脱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政府,早日回到光明祖国的怀抱……
两星期后,许淑彬收到李四光的来信,得知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便立即前去会合。
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这一年他60岁,但是他觉得,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提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和科联主席。
他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著作,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工作和科研;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决心扔掉那些旧日留下来的包袱,……达到忘我的境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我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早在1915至1917年,美孚石油公司的一个钻井队,在陕北肤施一带,打了7口探井,花了300万美元,因收获不大就走掉了。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调查地质,写了 《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下了“中国贫油”的结论。从此,“中国贫油论”就流传开来。但是,李四光根据自己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在1928年就提出了:“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以后他在《中国地质学》一书中,又一次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讲的就是石油。
因此,李四光乐观地回答了国家领导人的提问:“我们地下的石油储量是很大的。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
1955年,普查队伍开往第一线。在几年里,就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1958年6月,喜讯传来: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油田被探明。地质部立即把队伍转移到渤海湾和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地质部又转移到其他的平原、盆地和浅海海域继续作战。
1964年12月,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独创的石油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李四光的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create_time]2007-05-24 12:24:53[/create_time]2010-10-16 19:41:13[finished_time]46[reply_count]353[alue_good]cums[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845eb53.ap095hND96WJJxOPHK8jZA.jpg?time=2871&tieba_portrait_time=2871[avatar]TA获得超过901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9422[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