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回家

时间:2024-05-12 23:59:04编辑:奇闻君

小山回家的影片评价

这样的故事架构,看起来只是传统的“欲望不断受阻”的套路,但《小山回家》用大量旁逸斜出的枝节、丰富的细节和“业余”的拍摄方式,使其超越了这种常规,戏剧性的痕迹被消解,生活本身的质感蔓延强烈,它无可置辩的调动了观者的的现实经验,甚至因此挑战了观影行为预置的审美期待。作为贾樟柯第一部获得电影节认同的作品,《小山回家》虽然粗糙至极,但他作为一个作者的导演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已经有诸多显露,比如开场时的声音设计和剪辑方法,就完整的移植到之后的代表作品《小武》中。而正是因为在《小山回家》中展现的才华,贾樟柯才获得拍摄《小武》的机会。因此对贾樟柯来说,《小山回家》不管是在艺术上,还是在职业生涯里,都足以成为一个标志。将《小山回家》放在中国独立电影的序列里观照,它的重要性显然被忽略了。成为这种忽略的理由的往往是它疑似学生作业,技术粗糙,而且是个短片,这种观点有着显而易见的专制,是对作品的“身份歧视”、“相貌歧视”、“身高歧视”,而没有去关注作品本身的价值。这部作品创作于1995年,那时中国独立电影已经起步,在剧情片的领域,也已经出现若干有影响力的“地下电影”,但若论及作品的个人性程度,无一可以超出这部《小山回家》,它的创作动机是自发的,创作的方式是独立和自由的,没有试图依靠制片厂,当然也不是听命而为的作业。在《小山回家》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即兴色彩,甚至稍显失控,这可以说明它既不具备商业企图,也难有对国际电影节的针对性。这种自由独立的创作方式保证了《小山回家》的真诚和美学上的实验性。和当时其他“地下电影”的“精神反叛、美学规范”相反,《小山回家》在精神上只有批判意识,没有反叛姿态,重拾了关怀现实与他人的传统,但在美学上,则背叛了常规的“电影语言”。长时间晃动的跟拍镜头,对空间的毫不修饰的呈现,业余演员,剪辑上的反流畅,声音的拼贴,都挑战了以往的规则,但这些却反而使它达到了一种精确,它意图描述的那种生活状态,得到了真实的呈现。虽然如此,《小山回家》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写实主义作品,它大量运用文字、广播、电视、广告、流行歌曲、报纸等其他媒介,成为一种混合文本,一方面模拟了媒体时代的生存状态,表达对媒体的反思,另一方面针对人类新的视听经验,探索了电影的新的可能性。这表现出中国电影从未有过的自觉、自信和自由,也表明贾樟柯不仅有面对生活的敏感,同样有对理论的思辨力。《小山回家》里展现的现实、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及用电影呈现现实的方式,开启了中国独立剧情片的一种传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有必要被重新推荐。除了《小山回家》影片本身,值得推荐的还有贾樟柯为此写作的文章《我的焦点》,它更清晰的表明了这部作品的态度,同时又不失为一篇美文。 (杨城)

[create_time]2016-05-18 00:57:13[/create_time]2016-06-01 15:36: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朋可画133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d08ad82.sJVgFEr6tDgSjKZ2U5LpVg.jpg?time=1437&tieba_portrait_time=1437[avatar]TA获得超过20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1[view_count]

小山回家的影评

《小山回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像一部记录片,镜头长时间穿梭在服装市场、菜市场、火车站和地铁中,车站广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纸上关于春运的报道等等,都被导演用于影片之中。与后来的《小武》相比,《小山回家》在节奏控制上略显稚嫩,影片所表达的愤怒也显得有些突兀。小山在出租房里将老乡恶作剧找来的同乡女孩子“办”了,之后在街边埋头喝粥,对那个质朴而又幼稚的女孩子不理不睬。这个城市又何其不是这样,无数外地人怀揣梦想而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被这个城市侮辱了,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存活下去。家乡此时已是一个遥远的版图,即使以后整日行走在玻璃尖上,也要日夜忍耐下去,等待自己所依附的这个城市幡然悔悟的一天。
贾樟柯说,虽然《小山回家》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却奠定了他以后的电影美学方向,这部片子的完成,使他对电影的拍摄、剪接、发行都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他此后的作品中,都能隐约发现《小山回家》的影子。如《小武》中小武在舞厅里笨拙地跳舞,仿佛《小山回家》里在出租房里跳迪斯科的小山老乡;《任逍遥》中,彬彬在歌厅里边被抽一次耳光问一次“高兴不高兴”,那个近似于偏执狂的孩子固执地说了几十个“高兴”,这个镜头很容易令人想起贾樟柯在《小山回家》中出演的角色,在短短几分钟的镜头中,贾导滔滔不绝说了不下100句脏话。至于《小山回家》中所使用的嘈杂的背景音,更是延续到他以后的每一部作品中。
出版贾樟柯这部作品集碟片的是一家正规音像出版公司,很有幸能通过正版碟片的方式看到自己喜爱的导演的早期作品。《小山回家》就像一把钝利的刀子,能刺痛每个有相同感受的观影者的心灵。我越来越喜欢底层电影,我怀疑那么多说看不懂第六代导演的片子的人,他们对电影的最高审美,难道就是去影院花高票价看一场空洞无物的武侠或科幻片,而对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历史置若惘闻?


[create_time]2013-12-16 16:26:54[/create_time]2013-12-29 19:04: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0[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11[view_count]

电影《小山回家》的结局是什么?

影片最后小把儿为了找妈妈却走丢了,他只是个12岁的孩子,智力还有有障碍,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确实让人很担心。虽然导演没有告诉我们小把儿的结局,但我们希望他会再次遇到好心人,健康长大!12岁的小把儿是一位智障儿童,父亲去世之后,爷爷奶奶嫌弃他智力障碍,想把家里房子留给小儿子娶媳妇,便将小把儿和妈妈赶出了家门。妈妈只好带着小把儿改嫁了,她嫁的这个男人身体残疾坐着轮椅。家里还有一个10岁的儿子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母亲。小把儿的妈妈是由演员王姬来饰演,值得一提的是王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儿子,所以对于这个角色感同身受,当导演找到她时,她便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角色。电影2008在北京上映的时候,剧组的主创人员和20多名智障儿童参加了电影的首映礼。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个智障男孩小把儿。他和妈妈被亲爷爷奶奶赶出住在山洞里,妈妈给他唱歌:小兔子宝宝和妈妈,没有房子好害怕,小兔子宝宝和妈妈,一起把洞来挖,挖呀挖呀天亮了,宝宝累坏了,挖呀挖呀天亮了,他们有家了……

[create_time]2023-01-03 01:34:55[/create_time]2023-01-13 08:17: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影视小暴[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05c8ce226848484cf05b2e1419781a74.jpeg[avatar]影视热剧团带你深扒影视细节[slogan]影视热剧团带你深扒影视细节[intro]44[view_count]

小山回家的介绍

《小山回家》是由贾樟柯执导,王宏伟、周小敏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在北京宏远餐馆打工的民工王小山被老板赵国庆开除。回家前他找了许多从安阳来京的同乡,有建筑工人、票贩子、大学生、服务员、妓女等,但无人与他同行。他落魄而又茫然地寻找尚留在北京的一个又一个往昔伙伴,最后在街边的一个理发摊上,他把自己一头城里人般凌乱的长发留给了北京……

[create_time]2016-05-18 01:19:41[/create_time]2016-06-01 15:58: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可晨顺395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2cf4d26.pUlHsRXkFuwfPEYCx5LtZQ.jpg?time=4350&tieba_portrait_time=4350[avatar]超过5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

求一部国产电影,讲富人体验原始生活的

甲方乙方《甲方乙方》(The Dream Factory)是由冯小刚执导的喜剧电影,主要演员有葛优、刘蓓、何冰等。影片讲述的是四个年轻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突发奇想,开办了一个“好梦一日游”业务,承诺帮人们过上梦想成真的一天。人们离奇古怪的愿望接踵而至,似乎人人都想给自己现有的生活来一个180度大转弯。


[create_time]2018-04-01 20:56:54[/create_time]2018-04-16 20:55:2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alue_good]追命唐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4e787a.3JzqMZc51k4_f56-ObBvPA.jpg?time=5549&tieba_portrait_time=5549[avatar]TA获得超过536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25[view_count]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的内容简介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任逍遥》内容简介:到底难脱革命文艺青年的好大喜功,想想《小武》和《站台》都是关于我家乡的故事,便琢磨着再拍一部,凑个“ 故乡三部曲”,远的学一下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近的学一下巴金《家》《春》《秋》。正在流行首叫《任逍遥》的歌。英雄莫问出身太淡薄。这一句就像在说我一个县城小子也拍出了电影。

[create_time]2016-06-01 09:07:29[/create_time]2016-06-16 06:29:1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招晓曼WA[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3a4925b.OlYEk43kYjdNxrO4WJuJ7g.jpg?time=3663&tieba_portrait_time=3663[avatar]TA获得超过19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view_count]

关于贾章柯

五六年前的一个傍晚,学校文学社的几位师兄找了个小教室放电影,只有十来个观众,我坐在教室的后排,多媒体的屏幕上打出片名《小武》。 一个名叫小武的小偷出现在尘土飞扬、骚动不安的小县城街道上,他努力维持身为儿子、朋友和情人的尊严,但这注定是一次失落之旅,所有关系都轰然倒塌,没有人需要他,最后他被铐在电线杆上,手无寸铁地,接受路人的目光拷问。 看完之后,所有人的脸上带着相同的惊异和激动,过了好一阵,大家才能稍稍镇定下来,开始讨论,有人说“没想到能拍出这样的中国电影”,有人说“真实,太真实了”。 大伙散掉后,还有人因为过于激动而独自骑车逛了一夜。 现在的贾樟柯,已经成为成千上万电影青年的榜样,他为他们指明了拍电影的方向。 像贾樟柯那样拍电影,意味着拍电影是现实的、平民化的行动。 扛台DV机,找一帮朋友就拍了起来,也能拍出令人激动的作品,这给了无数缺乏资源的电影青年以极大的鼓励——拍电影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早年,他喜欢蹲在路边看来往的行人,他渴望走近他们,与他们交流,后来摄像机使他这一想法得以实现。 他就像文德斯《柏林苍穹下》那个男天使一样,置身于一个个表情各异的面孔中时,他能听到他们心里的喃喃私语,懂得他们的疲惫、悲伤与无力。 这个在山西汾阳小县城里出生并成长的70年生人,中学时加入到街道上的小混混队伍中,在打架斗殴与哥们义气中获得了快乐,“打扑克,蹲在街边看女孩子,然后站在那儿等仇人,打一架”,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大混混。 没有经历什么令人发指的苦难,没有惊人的传奇,是一个相貌平常、在小团体中充当老二角色的小人物。 他的那帮哥们中,很多人后来仍是混混,从良的从良,被枪毙的被枪毙,只有他拍起了电影。 小时候,他经常听父亲在火炉边讲自己去看拍电影的事情。 几十年前一群少年跋山涉水前往观看,欢呼雀跃之后静静地站在山谷间看着,多年之后他向儿子讲起这件事,他似乎得到了拍电影的秘密,脸上有炉火的闪动,他说:“拍电影是要光的。” 他当过文学青年,也曾跟着民间歌舞团四处走穴,跳霹雳舞,这段经历后来被拍成了《站台》。 接着又学美术,准备考入某所美术院校,21岁的贾樟柯看了《黄土地》,“看完之后我就要拍电影,我不管了,反正我想当导演”。 1991年到1993年,贾樟柯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上学,遇到了王宏伟和顾铮,他们成立了“青年电影小组”,1995年拍了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最初的放映反应让他备感失落,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干这个行当。 后来《小山回家》获得香港映像节的大奖,他得到了一笔20万元的投资,他拿这笔钱回到汾阳拍了《小武》。 这部片子确立了贾樟柯电影的基本风格:耐心的长镜头,日常细节的呈现,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贾樟柯直到昨天还名不见经传,甚至不为那些既热爱中国又热爱电影的人们所知道,但他肯定地是一个伟大的电影工作者”,法国《世界报》著名影评人米歇尔·福东勇敢地用了“伟大”一词。 《站台》则是贾樟柯对自己的八十年代的一次充满乡愁的回顾,这些经历像一块石头挡在他面前,他必须把它搬开,那里面“有青春的激动,孤单感,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那时候资讯资源没那么发达,交通没那么便利,但是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更高”。 影片的半自传性,再加上拍电影的特殊方式,《站台》是贾樟柯投入热情最多的、也是他至今最为喜欢的一部片子。 拍摄时,剧组像流浪艺人一样,坐着敞篷车游荡,从太原一直到内蒙,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整个拍摄过程也是一次体验生活生命的过程,“现在再也不可能这样了”。 中间有很多意外发生和灵感凸现,如果有人跟拍下来,应该是个很好的记录片。 到《任逍遥》里,背景转移到了山西的大同,讲的是两个下岗工人的子弟,两个19岁的男孩,同样的迷茫而无力,盲目地消耗着青春,生活中隐晦的色情与暴力,最后两人很笨拙地去抢银行。 然后是《世界》。 《小武》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人与人群,《站台》是关于一个时代,《世界》则是讲一个空间,北京的世界公园那样一个空间。 贾樟柯说,《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反讽,一个幽默,世界不过是一个小角落,公园城市的光鲜陆离与在其中的人的实际生活形成反差。 镜头对准的仍是一些底层人物:公园的保安和演员,工地上的民工,来京做生意的温州老板,沦落异国的俄罗斯女人,从农村赶来领儿子尸体的老人。 这是贾樟柯第一部公映的片子,票房不甚理想,他自嘲是“非常过时”的导演,“拍一些谁都不爱的电影”。 跟之前的三部电影相比,《世界》出现了一些不小的变化,剧情大为增加,以前平淡处理、非常克制的感情戏变得浓厚起来,从未有过的哭戏出现了两次。 有人说,贾樟柯正在离他尊敬的导演越来越远,他所尊敬的导演比如布莱松、侯孝贤都以坚持简洁和冷静的风格而著称。 不过,这也可以认为贾樟柯正在尝试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 一以贯之的,是无处不在的现实感、真实感,《小武》里的喇叭喧嚣下一个沉默的村庄,《站台》里到私人煤矿下矿之前签的生死合同,《任逍遥》里电视上的申奥成功,《世界》里民工“二姑娘”从工地的高处摔下来,死了。 尊严,是贾樟柯影片中人物的关键词,这些人没有权势,没有财富,也没有圆满的爱情,他们被忽视、被伤害、被侮辱,他们在漫长而艰辛的现实面前,会为了维护最后的、可怜的尊严,咬紧牙关的撑着。 小武身为小偷但有着自己的原则,在歌舞厅里的音乐声中、在心上人的陪伴中获得一种暂时的尊严感。 《站台》中三明拒绝上崔明亮他们的车,他知道自己不属于那群人,他宁愿缓慢地、艰难地走着。 到了《世界》,赵小桃似乎在坚守自己的贞操,很有道德感,但是最后她只剩下身体的尊严。 贾樟柯用坦诚的、老实的方式再现了我们熟悉的场景,然后让我们透过这些场景,感受到生存的艰辛、夹缝中的悲苦、动荡社会中的不安,以及种种挣扎的努力、虚幻的感动和安慰。 这是他的电影,也是我们的真实生活。 尽管早就看过他的照片,但见了面还是吃惊不小,当他歪歪斜斜地靠在椅背上,坦然地、毫无防备地看着你时,他给人一种很柔弱的感觉。 也许正是这种柔弱使他高度敏感,使他能够去理解弱小者的喜悦和悲伤。 访谈 经济观察报:你以前画过画,也写过小说,为什么选择拍电影,而不是写小说,不是画画? 贾樟柯:对我来说,那两种形式限制特别大。 我觉得电影,或者说所谓的艺术片,毕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我特别希望我所关心的人群的问题,那些底层人的生活,它们能够在一个更宽的范围里面被人关心。 经济观察报:你自己最喜欢的是《站台》,我问了很多朋友,大家最喜欢的一般都是《小武》。 贾樟柯:这个很难免,因为处女作聚集了一个人二十多年的能量,每个导演成功的处女作都是有奇怪的能量在里面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很多处女作都是对传统电影的反叛,都是对已有文化惯性的反叛。 《小武》出来之前,没有人去关注一个变化的时代里面无可奈何的生活,甚至连县城那样一个场所那样一个空间也是荧幕上没有的,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空间,我自己也是。 经济观察报:要反叛的具体是什么样的传统? 贾樟柯:我觉得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忽视吧,对个人生命感受的一种忽视。 不管我们身处在哪个时代里面,总有一种主流的对价值的判断,个人所经受生活的细节,个人的意识,个人承受的生活压力,在电影里是被忽视的,因为我们一直是集体的一种感觉。 我可以给人物取各种各样的名字,之所以要用小武的名字为这个片子命名,是想回归到对个体、个人的重视上。 经济观察报:在拍摄态度和拍摄方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 贾樟柯:导演角色的改变也是这个电影的反叛之处。 之前的电影,你能看出来导演在教化别人,去解释生活,解释这个时代,他是一个强者,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一样。 到我拍电影的时候,我就想把个人的感情——我是弱者,我也知道——想把这个时代受到伤害的、受到影响的,把它讲出来。 我觉得这才是更靠近艺术本源的一种作用。 电影是要调动特别大的资源的一个艺术,以前又跟 *** 贴得特别近,又像是一个 *** 行为,所以权力感在电影工作者的身上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那种权力意识会表现在电影里面。 我很讨厌俯拍。 我尽量采取跟拍,跟人有一个距离,用长镜头这种方法,它是非常民主现代的一种方法。 好莱坞的方法就是强迫观众看,现在要看你的眼睛,就给眼睛一个特写,观众的观看是被动的。 长镜头不是绝对的客观,但它是一种态度,他让你自己在一个连贯的拍摄里面去选择你想看的,你去决定你自己的感情突出到什么方面。 经济观察报: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贾樟柯:拍电影,就是因为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二三十个人用一段时间积极地去做一件事情,特别是去外地拍。 大家一起去陌生地方拍电影的时候,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是特别让我享受的一件事情。 除了工作之外,自由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并不是有多少不自由,或者说你被限制什么的,而是说你要有心灵上的开放。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电影能够对现实产生影响,并使现实发生变化吗? 贾樟柯:我觉得电影艺术是很独立的一种力量,来尽量平衡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这是能带来进步的?lt;BR> 我觉得艺术是很好的东西,它能拓展人的自由。 比如九十年代初很多人强调要拍同性恋,拍边缘人群,正是有了这些艺术形式来讨论这些问题,来拓展我们生活的界线,拓展我们自由的界线。 对同性恋问题,现在可以很公开地去讨论,可以有一个共识,要尊重他们对性的取向。 这些改变都跟艺术最初的反叛有关系,我并不是夸大艺术的作用,而是说有了这个可能。 我拍电影这八年里,看到我们曾经非常反叛的一些声音,逐渐变成了公共的意识,这特别好,这是电影人的能力和价值。 经济观察报:这是你拍电影的动力吗? 贾樟柯:很多人说你拍电影得那么多奖,得奖是不是你拍电影的一个动力?我觉得不是,而是艺术本身那种成就,最主要还是参与到文化工作里面,你看到它有效,也可能暂时无效,但是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一定是有效的。 比如《世界》这个电影,我们探讨的是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的苍白感、无力感,一种被禁锢的感觉。 我相信可能再过五年或者十年,就会有一种公共意识说,我们为什么要发展那么快,我们应该调整节奏,我们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往前走呢? 经济观察报:拍电影如何考虑我们身处的客观环境?你怎么理解这几年来有几部电影受到非常严重的批评? 贾樟柯:我觉得不管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应该考虑语境,更通俗地说是宣传的环境,我觉得超越现在发展过程的一种创作可能是没有根基的。 比如《无极》追求的是没有国家、没有具体地区的感觉,超越过程的感觉,包括跨国演员的使用,我觉得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东西,都是不适合的。 因为今天中国的艺术,仍然需要强调身份,中国电影的身份。 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文化信心非常失落的时代,我们需要强调文化的身份认同,强调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中国文化的自信心。 我始终会坚持在中国拍摄,这种文化责任是应该承担的。 其实我们有非常多好的电影,一是它们的商业能力不够,其次是它们受到了压制。 这样一些影片的存在不被人认识,这之间就是文化出了问题。 我以前从来不看美国商业电影,觉得没意思。 现在九十年代出生的小孩,像我姐的孩子,都看美国大片。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资源开放之后,年轻人的那种文化认同更倾向强势,强势文化更有吸引力。 这种变化很强烈。 经济观察报:年轻人为什么会失去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就因为人家的更强势吗? 贾樟柯:还有就是认识历史极少,我选演员时接触的年轻人特别多,这些孩子对中国历史知识的贫乏令人吃惊。 所谓爱国、文化信心,都跟对历史的热爱有关系,但是这些孩子拒绝。 比如谈到历史,最起码我会惭愧。 我这两年一直在看历史书,我对民国特别感兴趣,在那个中国刚刚寻求现代化的时代,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干,很有戏剧性。 对本来应该了解的历史知识或历史人物,我会惭愧,那些孩子不会惭愧,他会觉得今天的我们跟历史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愿意建立联系,特别是没有兴趣。 这种普遍的态度是特别让人难以忘怀的。 你没有思考能力,你只是一个喜欢消费的人,整个中国人的思考能力、判断力在下降。 我觉得独立是从反叛开始,我现在非常强调反叛,更年轻一代缺少这种东西。 经济观察报:你电影里面的人物给人很迷茫的感觉,比如《任逍遥》里的那群小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都很茫然,也不去想。 这是你对身边人的感觉吗? 贾樟柯:是我对年轻孩子的感觉,我接触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 以前我们中学毕业以后,每个人设计自己的生活,有的学画,有的回家,有的准备当兵,不管初衷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方向。 后来我发现更年轻的一代他们什么都不要,就那么待着,在回避真实生存的压力,生活得很平面,网络可以支持他们一年半年的生活。 这种游荡,这种无所事事,对未来不做设计,是很多人的一种选择。 也不说它好还是坏,我觉得是一种非常巨大的绝望。 我相信这种绝望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社会逐渐变得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年轻人的孤单感越来越强。 可能我的同学生下来他就是富的,因为他爸是开煤矿的,他什么都不用努力,他18岁可以开一辆车瞎晃,而我折腾半天又能怎么样?这种东西慢慢地变成绝望之后,自己的生活便任由时间去挥霍。 经济观察报:你的每部作品都很现实主义,你没想过换个题材换个风格吗? 贾樟柯:还是现实的要求,你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现实,是很焦灼、很残酷、很痛苦的。 从一个导演的角度来说,从创作角度来说,我拍电影八年始终不离开现实题材,因为这个时期问题比较突出,等到社会过渡平稳、相对平缓之后,可能问题没有这么多,可能其他形式、题材也有。 经济观察报:现实生活中,你拍的这些底层人物会喜欢看你的电影吗?如果他们都不爱看,你前面所说的通过电影来影响公共意识如何实现? 贾樟柯:看的人会有一些,可能90%的人都不会看,但一个电影是否能够形成一种公共意识,并不在于多少人看过,可能只有五百个人看过。 比如分享哲学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它的确会影响社会。 电影也一样,当然电影是大众艺术,看的人越多越好,但我觉得它的价值不在于多少人,不在于我拍民工就让民工看,其实民工恰恰最不需要看,因为他本来就处在他的生活之中,他比我还了解。 但可能是管理这些公共事务的人,或者说另外的阶层,会需要看这样的电影,这是对他生命经验的弥补,对他有影响,这是最重要的。


[create_time]2022-10-18 13:31:25[/create_time]2022-11-02 00:23:5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会哭的礼物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b53012b.krExdahHDgNQqgf8dMP2PA.jpg?time=4594&tieba_portrait_time=4594[avatar]TA获得超过939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view_count]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哪些?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海上传奇》 纪录片,《二十四城记》 剧情片,《无用》 纪录片等。还有《三峡好人》 剧情片,《东》 纪录片,《世界》 剧情片,120分钟,《任逍遥》 剧情片,《站台》 剧情片,《小武》 剧情片,《小山回家》 录像等作品。早在1970年,贾樟柯为了实现孩童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贾樟柯的成就贾樟柯又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几部长片。2006年在拍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在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电影的现实主义。

[create_time]2022-03-19 19:30:13[/create_time]2022-03-18 15:57: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鹏带你学人文哦[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fdda3cc7cd98d10e50bbda3333fb80e7aec9041?x-bce-process%3D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avatar]人文大王,各种知识分分享[slogan]人文大王,各种知识分分享[intro]3492[view_count]

贾樟柯四部必看电影是什么?

1、《小武》该片讲述了,小武是山西汾阳一个屡教不改的“惯偷”,即使公安部门在搞严打活动,他仍要想方设法下手。但是抛开所谓的“小偷”身份,他是个十分恋旧十分传统的人,亲情、友情在他心中都有沉甸甸的分量。但昔日亲朋好友早将他看作瘟神,惟恐躲避不及。无形之中,小武只能去做边缘人,换回某些满足和安慰。某天在歌厅唱歌时,小武结识了陪唱小姐胡梅梅,相似的心境让两人建立了某种暧昧的情感。2、《站台》该影片讲述了,崔明亮、尹瑞娟、张军、钟萍是山西汾阳县文工团的演员,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过的虽是普普通通的日子,却拥有相对丰盈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令他们见识到了各种新鲜事物,也使他们对自身有了更多的认识,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当时间来到 1980年末时,他们发现虽然各自早已面目全非,却仍然一无所有。3、《任逍遥》该影片讲述了,少年斌斌和小季是山西大同失业工人的孩子,因为现实生活与电视机里展现的美丽新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每日所做的事除了骑摩托车兜风,便是去烟雾缭绕的娱乐中心。矿区野模特巧巧一切听命于街头混混男友,同样不知未来在哪里,可是她是小季的暗恋对象,即使晓得她有男友,小季也不介意。4、《世界》该影片讲述了,身为北京世界公园民俗村的一名舞蹈演员,赵小桃对身边微缩的世界早已厌倦,渴望有天同也在民俗村做保安队长的男友成太生一起坐飞机去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前任男友的到访,令赵小桃想起她同成太生刻骨铭心的初遇以及目前两人过的平庸日子,明白昔日的理想早被粉碎,而刚结识的一见如故的俄罗斯姑娘安娜的突然离去,加深了她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怀疑,认识到她和成太生对彼此的忠贞,是生活里所剩的唯有美好。5、《三峡好人》该影片讲述了,三峡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的奉节县城,迎来一男一女两个山西人。男人韩三明来自汾阳,是名忠厚老实的煤矿工人,来奉节为寻十六年未见的前妻。前妻是他当年用钱买来的,生完孩子后跑回了奉节。寻找前妻的过程中波折不断,韩三明决定留下来做苦力一直等到前妻出现。女人沈红来自太原,是名沉默寡言的护士,为寻多日不曾与自己联系的丈夫而来奉节。

[create_time]2021-03-25 16:58:49[/create_time]2021-04-08 00:00:00[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5[alue_good]关注社会民生的小哥[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dfa89a3.8XnUxEMOCA3M38tOMZmkzg.jpg?time=9443&tieba_portrait_time=9443[avatar]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319[view_count]

贾樟柯作品的全部电影

贾樟柯电影作品清单有《海上传奇》 纪录片,《二十四城记》 剧情片,《无用》 纪录片等。还有《三峡好人》 剧情片,《东》 纪录片,《世界》 剧情片,120分钟,《任逍遥》 剧情片,《站台》 剧情片,《小武》 剧情片,《小山回家》 录像等作品。早在1970年,贾樟柯为了实现孩童时期的导演梦,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实践。 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贾樟柯的成就贾樟柯又拍摄了《站台》、《任逍遥》、《世界》等几部长片。2006年在拍摄纪录片《东》时,他决定套拍故事片《三峡好人》,该片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地位得以确立。在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从《小武》发端,到如潮好评的《三峡好人》,贾樟柯的影像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理解中国的一种特殊方式,亦在重新诠释电影的现实主义。

[create_time]2022-11-30 10:53:42[/create_time]2022-11-25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娱乐达人阿婷[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88596c4.K310wivt7nOE58DpV82jgA.jpg?time=5052&tieba_portrait_time=5052[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721[view_count]

上一篇:小人

下一篇:我的好兄弟小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