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法

时间:2024-05-15 20:24:33编辑:奇闻君

游行违法吗

法律分析:游行本身并不违法,只是如果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在游行过程中打砸抢烧,触犯法律了。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从解散命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create_time]2022-01-22 08:36:32[/create_time]2022-02-06 08:36:3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杭州易德铭律师[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4c9c9910036d71610042c421bb4c78b9.jpeg[avatar]律师[slogan]诚信执业,专业取胜。提供民商事法律服务。[intro]9907[view_count]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2009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第三条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第六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第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下列活动不需申请:
  (一)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
  (二)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第九条 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面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确因突然发生的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审查决定许可或者不许可。第十条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可以通知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并可以将申请举行的时间推迟五日。第十一条 主管机关认为按照申请的时间、地点、路线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将对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在决定许可时或者决定许可后,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第十二条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第十三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决定。第十四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提出申请后接到主管机关通知前,可以撤回申请;接到主管机关许可的通知后,决定不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应当及时告知主管机关,参加人已经集合的,应当负责解散。第十五条 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第十七条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第十八条 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


[create_time]2022-06-05 00:01:06[/create_time]2022-06-20 00:00: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北大法宝[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ac6c96251d0156d59105a2660d563a1.jpeg[avatar]百度认证:北大法宝官方百家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679[view_count]

非法游行罪的刑罚规定

非法游行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非法携带爆炸物参加集会罪在什么情况下构成
非法携带爆炸物参加集会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和公共安全;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七条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中国的非法集会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中国对非法集会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有以下规定:
1、行为人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情形;
2、行为人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情形;
3、其他法律规定应予立案追诉的情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create_time]2022-12-03 17:09:26[/create_time]2022-12-14 15:22: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宗辉律师[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cce7ee594a21a6a4499467bec623441.jpeg[avatar]律师[slogan]团队化处理区域性重大疑难案件。[intro]1[view_count]

行政强制措施12种

1、强制传唤。2、强制拘留。3、强制履行。4、遣送出境。5、强制遣回原地。6、强制隔离治疗。7、强制许可。8、强制扣缴。9、强制退还。10、强制拆除。11、变价抵缴。12、强制拍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条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create_time]2022-04-14 17:43:39[/create_time]2022-04-29 17:43: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律临齐丽格尔律师[uname]https://midpf-mp-pub.cdn.bcebos.com/2cce3a64a249ad4d7182fb07838d11a1.png[avatar]律师[slogan]律临法律服务平台认证律师[intro]639[view_count]

行政强制措施12种

行政强制措施共6种。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create_time]2022-03-17 14:04:38[/create_time]2022-04-01 14:04: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创作者DKEIFHCB5989[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091633c79f128d970325683969c0be8e.jpeg[avatar]法律热点事件解析,普法宣传![slogan]法律热点事件解析,普法宣传![intro]53[view_count]

游行要到哪里申请

向当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具体规定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号

(1989年10月3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本法所称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
文娱、体育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传统的民间习俗活动,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第六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是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

返回
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
第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下列活动不需申请:
(一)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
(二)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
第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依照本法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砘,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集会、游行、示威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人数、车辆数、使用音响设备的种类与数量、起止时间、地点(包括集合地和解散地)、路线和负责人的姓名、职业、住址。
第九条 主管机关接到集会、游行、示威申请书后,应当在申请举行日期的二日前,将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书通知其负责人。不许可的,应当说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
确因突然发生的事件临时要求举行集体、游行、示威的,必须立即报告主管机关;主管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审查决定许可或者不许可。
第十条 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可以通知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并可以将申请举行的时间推迟五日。
第十一条 主管机关认为按照申请的时间、地点、路线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将对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在决定许可时或者决定许可后,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
第十二条 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第十三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四条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提出申请后接到主管机关通知前,可以撤回申请;接到主管机关许可的通知后,决定不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应当及时告知主管机关,参加人已经集全的,应当负责解散。
第十五条 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体、游行、示威。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者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体、游行、示威。
第十七条 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返回
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
第十八条 对于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主管机关应当派出人民警察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保障集会、游行、示威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 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任何人不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进行扰乱、冲击和破坏。
第二十条 为了保障依法举行的游行的行进,负责维持交通秩序的人民警察可以临时变通执行交通规则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游行在行进中遇有不可预料的情况,不能按照许可的路线行进时,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改变游行队伍的行进路线。
第二十二条 集会、游行、示威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馆领馆等单位所在地举行或者经过的,主管机关为了维护秩序,可以在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未经人民警察许可,不得逾越。
第二十三条 在下列场所周边距离十米至三百米内,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除外: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在地;
(二)国宾下榻处;
(三)重要军事设施;
(四)航空港、火车站和港口。
前款所列场所的具体周边距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四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限于早六时至晚十时,经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必须负责维持集会、游行、示威的秩序,并严格防止其他人加入。
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在必要时,应当指定专人协助人民警察维持秩序。负责维持秩序的人员应当佩戴标志。
第二十六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不是进行犯罪活动或者煽动犯罪。
第二十七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应当予以制止:
(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
(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的;
(三)在进行中出现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情况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听制止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人民警察现场负责人有权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越过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设置的临时警戒线、进入本法第二十三条所列不得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特定场所周边一定范围或者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返回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的;
(二)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不听制止的。
第二十九条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携带武器、管制刀具或者爆炸物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未依照本法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路线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包围、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或者国事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塞交通,严重破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扰乱、冲击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条的规定给予的拘留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裁决;对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裁决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二条 在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过程中,破坏公私财物或者侵害他人身体造成伤亡的,除依照刑法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三条 公民在本人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公安机关有权予以拘留或者强行遣回原地。

返回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举行集会、游行、示威,适用本法规定。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参加中国公民兴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create_time]2006-04-08 12:54:48[/create_time]2006-04-23 11:59:39[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9[alue_good]来自留云亭深邃的梭子鱼[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0e81899.rTsbC0msIGJl1s7ZeB4wsw.jpg?time=2821&tieba_portrait_time=2821[avatar]TA获得超过89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038[view_count]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游行示威需要向哪些部门申请手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游行示威需要向游行示威地区的公安部门申请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六条集会、游行、示威的主管机关为集会、游行、示威举行地的市、县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线经过两个以上区、县的,主管机关为所经过区、县的公安机关的共同上一级公安机关。第七条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本法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下列活动不需申请:1、国家举行或者根据国家决定举行的庆祝、纪念等活动;2、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依照法律、组织章程举行的集会。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条申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要求解决具体问题的,主管机关接到申请书后,可以通知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同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协商解决问题,并可以将申请举行的时间推迟五日。第十一条主管机关认为按照申请的时间、地点、路线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将对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在决定许可时或者决定许可后,可以变更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的时间、地点、路线,并及时通知其负责人。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create_time]2021-01-15 07:44:48[/create_time]2010-06-13 22:28:54[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5[alue_good]ray聊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ebc3305d307f38cb68b2eba1dff9fb63.jpeg[avatar]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slogan]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intro]34224[view_count]

我怎样抗议单位的不合法制度,求法律专家

你好,既然是带薪培训,那实际上培训也属于劳动的一部分,既然是劳动,那就不能违反国家劳动法对劳动时间的规定,如果违反规定,那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以下是劳动法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如果单位不给支付加班费,那就申请劳动仲裁。(此文为转载)


[create_time]2009-09-10 13:58:24[/create_time]2009-09-22 21:04:20[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听吹[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ae8103.qq-DVNmWcCftoNLKO21SQw.jpg?time=3024&tieba_portrait_time=3024[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00[view_count]

会暨是什么意思?会暨和会议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

会暨不是词组,XX会暨XX。例如:工作会暨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就是什么会议和什么的意思,有两个并列主题。会议就某个主题的会。暨的意思就是“及”“和”的意思,只不过“暨”“及”是书面语,“和”为口头语;就连词而言“暨”用于规格大隆重的会议,起连接两个不同主题会议的作用。扩展资料:暨和及的区别:“暨”用于大型标语横幅中,更书面化; “及”用于口语中,更普通化。 “暨”用于庄重典雅的场合,主要是中国人认为方正的字体更稳重,体现庄重的气氛。 “暨”较于“及”,显然“暨”更加规矩严谨,故在大型场合多用“暨”。方言集汇◎粤语:kei3◎客家话:[宝安腔] gi5 ka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暨

[create_time]2019-07-09 10:31:11[/create_time]2012-05-28 11:14:24[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43[alue_good]小迪迪波波[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c56a253.QUCmkWr054ja03sjgNAMjw.jpg?time=9634&tieba_portrait_time=9634[avatar]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534[view_count]

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要怎么处罚

  宪法的特征就是无具体惩罚性。即违反宪法的行为除了会被认定行为无效外并不能根据宪法进行处罚。要根据违反宪法的行为具体触犯了何种法律法规再进行处罚。
  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宪法中。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准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违反了此四条准则的行为即认为是违反了宪法。


[create_time]2017-10-01 14:55:28[/create_time]2010-01-08 03:26:20[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14[alue_good]wbsxy71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public.1.ca23a6b8.tNSj9ZSK8x8bisft1t6vpg.jpg[avatar]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slogan]公司优秀管理员[intro]6298[view_count]

赞同造句

赞同的造句如下:1、如果你赞同以上说法,就请留言。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道理。如果你还要补充,更有留言,可以让人知道更多的道理。如果你不赞同的话,同样要留言,因为你更有道理。与其说你爱一个人,不如说爱其中的痛苦。2、例如,重新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人讨论就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3、我们不会因为想要将企业的获利数字增加一个百分点,便结束比较不赚钱的事业,但同时我们也觉得只因公司非常赚钱便无条件去支持一项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资的做法不太妥当,亚当?史密斯一定不赞同我第一项的看法,而卡尔?马克斯却又会反对我第二项见解,而采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让我感到安心的做法。4、理想的核心是利他,而利他须以他人的利己为条件,为着落——决不是把利益视为一种邪恶然后强加于人。光明不是黑暗,但光明以黑暗为前提,理想者以自己并不一定赞同的众多异类作为永远忠诚奉献的对象。

[create_time]2022-12-25 11:08:11[/create_time]2022-12-15 15:11:5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ce7be3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eca1e49.XRX6lhtTfijEgrXdQv4XLg.jpg?time=9237&tieba_portrait_time=9237[avatar]TA获得超过20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

赞同造句

赞同造句如下:1、听到他的主意后,我怦然心动,立即表示赞同。2、所以指责我而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赞同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3、赞同前一位大哥说的日本地震,我们必须要如丧考妣吗?4、他的环保倡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5、另外,对于学习不好的问题,既不要太赞同他的做法,也不要说他不愿意听的,只说是路有千条,各有各的走法,你们理解并且清楚他的状况,什么事情无绝对的,但都是向前看,任何的小小成功可能都要付出一些努力,不知你们学习如何,但你答应他帮助他,并请求他为自己为朋友也是为家人给你们个回答。6、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该要先想想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很不赞同楼上几位的意见,那样是对楼主的一种不负责任。7、非常赞同这句话,即使他们再优秀,统治我们也必须经过同意。8、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术。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六种。9、如果主人或女主人是我们能够坦诚以对的老朋友,有时候在事先告知我们现在已经不喝酒的状况将会有所帮助。当然我们并非要求任何特殊待遇,但是至少当我们得知有人完全赞同我们为克服嗜酒问题所付出的努力时,可以使自己较为安心。10、硬要挑这大梁,对他来说无异于举鼎绝膑,所以没有一个赞同他。11、作为男人的经验来看,男人一般都喜欢赞同的话,千万不要说不行两字,很伤自尊心的。12、老师的赞同令我们喜出望外。13、他昨天感冒了,今天却在饮酒,他说这是以辞害意,说不定感冒还好得快点,我可不赞同这种说法。14、我挺赞同你的想法,我也是笔试自己看的,本来面试不想报班的,但是,心里不放心就报了一个面试班,在鸿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效果很好。15、这个新闻在网上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但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种作法。

[create_time]2022-12-21 16:50:15[/create_time]2022-12-09 14:44: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吃个冰板栗[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04e11f0.MtdxhTqKDcAj3jJsdQsJCA.jpg?time=5983&tieba_portrait_time=5983[avatar]TA获得超过19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3[view_count]

上一篇:南京游府西街小学

下一篇:gt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