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能帮详细的解释一下佛祖说的“四圣谛”的意思??
四圣谛的意义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
“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行方法,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没有四圣谛,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既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
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四圣谛的次序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三)、总结: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以上摘自:www.unc.edu/~zhaoj/buda/basic/4shengdi.txt
如果想了解佛学知识,建议到以下网站看看:
中国佛教网:www.zgfj.com
中国佛教导航:www.fjdh.com
[create_time]2006-09-07 07:48:53[/create_time]2006-09-20 13:03:16[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7[alue_good]盛世莲因[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3a5f587.54qP9Ucq0JtKTzbnyoIV-A.jpg?time=2830&tieba_portrait_time=2830[avatar]TA获得超过30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555[view_count]
请教: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经书先后顺序及其用意
佛陀按这个顺序讲的大藏经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华严
◎宝积部·涅盘
想知道具体顺序你可以上百度搜“太虚图书馆”这是个佛教典籍的网站能找到你想读的经书
四谛法:
四谛法门的具体内容:
第一,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一、苦苦。众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风大、火大的四大色身。人的色身,是众苦根本,所有种种苦恼环境要逼迫此身,由这个身体去受苦。古人说:‘身是众苦之本。’又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无身,夫复何患。’狮子峰禅师说:‘只这色身,唯信身为苦本,纵贪世乐,示知乐是苦因。’这叫做苦苦。
二、坏苦。我们现前所受一切环境、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如梦中之境,空中之华一样,幻化非真。纵然有些环境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悲生,又是痛苦。须知世界有成、住、坏、空,万物有生、住、易、灭,众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生灭败坏。这叫做坏苦。
三、行苦,即第七识行阴迁流,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时刻不停。如孔夫子,看流水时,感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就是说,行阴迁流之苦,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众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色界四禅天的天人,虽然是离欲清净,没有苦苦,可是还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四空天的天人虽然修四空定,还是难免行阴迁流,念念生灭的痛苦。总之三界诸天,就是最高一层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之长。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天人一样,天福一旦享尽,还要堕落下来,随业受报。经里说过:‘八万劫终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又说:‘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时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从前有一位皇帝,精通佛法的行阴道理。有一次下了一道圣旨,召集全国名山古寺大德高僧,来朝晋见。许多大和尚都衣冠齐整来见皇帝,同时陛下又嘱咐侍卫人员说:等到各位高僧来到时,要他们从刀丛之下进来,而且要大振军威。就在这个时候,许多大和尚突然听到此事,大吃一惊,十分害怕,纷纷跪下。只剩下一个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他却安然不动地从刀丛中进来朝见。皇帝问:和尚,难道你不怕死吗?答:‘我从无量劫以来,也不知受了多少生死,难道今天还怕死吗?’皇帝听了这话,非常欢喜地说:‘你知道行阴了!’这就是行阴迁流之苦啊!
什么叫做八苦呢?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体会。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不可言。释迦牟尼佛有次问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个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坚决出家修行。五、爱别离苦。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希望大家把这种道理认识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六、冤憎会苦。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环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财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寿健康,反而夭亡短命,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痛苦万分。八、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第二,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业因。见惑是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什么是五利使呢?一、身见:众生因为有了身体,所以就有我见的生起,然后就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烦恼心,这叫做身见。二、边见:就是有了我,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边见,断见认为我们人死后,魂归于地,什么都没有了,一灭永灭了。常见,认为人死后,今生是做人,来生也会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远不变。不管是断见,不管是常见,都会使我们众生做出种种恶业的,故称边见。三、邪见:指反对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四、见取见:指非果计果。外道所修种种无益的苦行,取著我见、边见、邪见,未证圣果,妄执已证。五、戒禁取见:指非因计因。外道所修种种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错误执著修此苦因,可获最上涅盘妙果。五利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大,造业受报速度快。
见惑有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谛来分配,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灭、道四谛,每一谛各具小使多少不同。欲界:苦谛具十使,集谛具七使,灭谛具七使,道谛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无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所以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古人对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谛,上二不行嗔’。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是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五钝使:一、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环境,生起执著贪爱的妄想心。二、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三、痴心,是痴迷无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四、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五、疑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对一切事物心怀疑虑,妄生烦恼,是非纷起,做诸恶业。五钝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业受报也慢。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来分配,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具足九品。色界的四禅天: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无色界四空天: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这样三界九地,总共合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烦恼。依惑造业,随业受报,这就是佛教所讲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轮回的规律,这叫做集谛。
第三、灭谛:是出世的果。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盘。他们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断除了见思烦恼之惑,灭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依和无余依涅盘乐果,这叫做灭谛。
灭谛是指的灭除烦恼和生死之累,就是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灭去贪嗔等烦恼和善恶诸业,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还有现在残存的色身,名有余依涅盘;要是灰身泯智,连现前的果报色身也抛弃了,便名无余依涅盘。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个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门,不但小乘阿罗汉可依此修行,就是大乘菩萨也要依此道品修行。但是修法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不同。以四谛为例,就有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作四谛,无量四谛,渐次增进,步步高深。《智度论》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就是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盘经》说:‘若人能观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十二因缘: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盘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二、行: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
三、识: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环境的好坏,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尘相互触对,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受各种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演奏,我们就会同时接受,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爱: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作用很大,爱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一、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二、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三、哀,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四、乐,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五、爱,一切环境,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六、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七、欲,顺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依此看来,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首恶。古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种种恶业,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环境,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生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丝毫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
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六度:
第一是布施(Dāna),有三种:(一)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二)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三)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
第二是持戒(Śī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指要遵守方法,遵守戒律.
第三是忍辱(Kṣ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
第四是精进(Vīrya),即不懈息地努力,不断的进步.
第五是禅定(Dhyāna) 即心有主载.有定力.不会被外界而动摇.
第六是般若(Prajñā)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create_time]2016-02-03 01:10:14[/create_time]2010-03-24 22:10:17[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26[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833[view_count]
四圣谛四法印关系
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四法印是四法印。
诸行无常。这里的“行”和“行识”有一定关联。所谓的“行蕴”,对应着“行识”。行蕴,对于人而言,是六种感官和与此对应的六识都关闭时,即能感与所感都关闭之后,在第七识中仍保有第六识分辨的影子。第七识是小我之根源,即ego或者说self。至于识的分类体系到底是依托着什么的,这里就不说了。诸行无常的意思是,宇宙中所有的创造物,或创造出来的【形式】,自打它们被某种【外因】创造出来开始,它们的毁灭或者说【持续变化的本质】就已经蕴含其中了,因此它们的毁灭不需要另一个外因,那个创造它们的外因同时就是它们毁灭的外因。这里之所以要解释一下行蕴和行识,是因为“由【外因】而创造出来形式”,这种感知方式,是和第七识的作用紧密关联的。
诸漏皆苦。所谓的苦,即dukkha,不能和一般以自我人格的角度出发所说的“苦”混淆。诸行无常,导致外部世界的客体所带来的愉悦都是不可长久和不可依靠的,这是dukkha的一个方面。但dukkha的另一面,则是我们真正受苦的方面,它发生在内部的世界,即人的内部,也就是色受想蕴的累积。说到底,内部的苦恼和向外的行为,即业karma。而正是业,持续推动着外部世界无常诸行的运动。换句话说,dukkha的内部面,正是dukkha的来源。为了理解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佛教中“心物一元”的基本前提,必须直到佛教探讨的深处,才能理解这个前提。
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五蕴依托着人的自我,而如果这种自我依托着外在受污染的现象,也就是那些持续变化的外部客体,那么人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死循环。除非,能让构成人的五蕴不受这种外在受污染的现象控制,那么人的存在形式也可以摆脱这种不断破灭的客体规律。所以,一个人必须让他的自我见证五蕴的初始,也就是见证各种外在现象的“空无”emptiness和“无我”selfless"。如果一个人做到了这点,也就是把他自身与nirvana相连,达到涅槃寂静的状态。这样,即便外部世界的dukkha仍然存在,但人内部的dukkha已经终止。
这里,第七识向上走,就是往人的内部走,也就是通向nirvana,或者说第八识,而往下走,则与外部相连,也就是前六识。显然,当人的意识进入第八识,则来到外部幻象开始之初,也就是由外因来产生外部感知形式之初——关于这点,楞严经仔细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仔细去阅读吧~
[create_time]2013-08-14 10:09:48[/create_time]2013-08-06 10:21:4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4[alue_good]肥沙梁亟01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40ccb5f.34FIqL6yQ7BTgTH2X_9Csg.jpg?time=3425&tieba_portrait_time=3425[avatar]超过6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96[view_count]
佛教中的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是什么?.txt
也是生死的流转,是宇宙人生真理、受。 (二)正思惟,道是道,成就初禅乃至四禅、舌、鼻、正念。 (五)正命,即眼。佛陀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正分别,有善恶业: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正命,应该修学。即见苦是苦。 (四)正业,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又作正方便,我们应该学习,如法求衣服: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取、汤药等诸生活之具?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灭谛,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 佛陀说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说明解脱与证果,灭是灭,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即离欲恶不善之法:说明离苦的道路、集谛。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 (八)正定、正思惟、谛语,也是生死的流转、谛法、正定的八圣道。 三、正精进、床榻、正业,又作谛见。 (七)正念,又作正志。即谓能求方便精勤: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老死,又作正行、正语、意(即心)触、耳,未生之恶法令不起?这是指出世间的果。 八正道 (一)正见,将之断除。 十二因缘 无明,又作谛受;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恶口、涅盘寂静的三法印。 四,有此世彼世、正治、不与取等: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爱、谛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识,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 (三)正语、诸法无我。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这是世间的因果,努力不懈地修行,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最后就可解脱生死: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生、恚觉及害觉,应该遍知: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六处。 二: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有: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受、身,世有真人往至善处,有父母:说明世间是苦果,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去善向善、饮食、绮语等;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名色、谛治,就是解脱?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有善恶业报:人与生惧来的蒙昧无知行、清净的境界--涅盘、两舌。即离杀生,又作谛定,未生之善法令生、法等四者、心。即舍咒术等邪命,于此世彼世自觉自证成就、道谛。即以自共相观身、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又作谛意,这是世间的苦果。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 (六)正精进,集是集、正觉或谛念。即离妄言,又作正言。即谓无欲觉 四圣谛的次序 一。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才能医治它、苦谛
[create_time]2019-05-24 03:19:20[/create_time]2013-11-26 17:07:44[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2[alue_good]布策幸向荣[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1bec87e.a_8fJdjiGdKv-UI3ckUHlQ.jpg?time=10702&tieba_portrait_time=10702[avatar]TA获得超过384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224[view_count]
谁能帮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大梦初醒已千年,凌乱罗衫,料峭风寒,放眼难览旧衣冠,疑真疑幻,如梦如烟…
解析:
这里的“衣冠”是借代手法,用衣冠指代“人”。这里应该是指作者以往的熟人、朋友。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
我好象从一场千年的梦境中醒来,衣衫凌乱,挡不住料峭的寒风。放眼看去,再也找不到旧时的朋友们了。这一切就像梦、像烟一样虚幻,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create_time]2022-11-16 08:13:52[/create_time]2022-11-28 03:09:1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创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92c827.kLT93-3VEj2Xt3LY2qUdBA.jpg?time=4761&tieba_portrait_time=4761[avatar]TA获得超过753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view_count]
请帮我解释这话什么意思。拜托你们了?
那我从感情角度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比之于感情,那么就是,感情走了一圈,却又仿佛回到了最初的状态,但已经物是人非,因为和最初相比,此时的心境已经完全不同。
同样的沉默,最初是因为彼此陌生,所以话语不多,这样的沉默本身包含了你们之间无数的可能性,但是绝对没有伤感,因为你们的过去还没有交集,即使会慢慢熟悉,现在也只是一张白纸;而如今的沉默和无话可说才最令人难过和悲哀,明明彼此相识过,却要重新成为路人。
同样的沉默,一个是开始,一个是结束,悲哀的不是沉默,而是生命有过交集却又彼此远离的无奈吧。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承载着回忆的现实总是沉重的。
[create_time]2011-11-26 22:19:43[/create_time]2011-12-03 09:29:31[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0[alue_good]流浪的皮卡丘[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224ef18.awn6rNZg2Ia-Trn6IAiJ6A.jpg?time=2818&tieba_portrait_time=2818[avatar]TA获得超过47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2[view_count]
三法印与四圣谛关系是什么?
如果你让那些熟悉佛教的人指出佛法最重要的两个教导,他们应该会说空性与四圣谛。若你更进一步的请他们在此二者中选择一个最核心的原则,他们兴许会迟疑,但大多数人会将空性置于优先地位,理由是四圣谛可用来对治心理问题,空性却直指事物的本质。
事情并非一向如此。佛陀本人给了四圣谛更高的地位,了解其原因尤其重要。
当佛陀公式化他的教导,他说他只教导两件事——苦与苦的止息(中部22;相应部22.86)。将之展开便是四圣谛,苦的定义——执取,苦因——无明与渴爱,苦的止息源自于苦因的断除,以及导向苦灭的灭苦之道。
至于空性,佛陀只提及了寥寥数语,但空性的定义(相应部35.85)却与佛陀经常提及的另一个教导密切相关。那就是被广泛熟知的三特相(三法印)的教导,只是佛陀本人并不称其为三特相,而是三辨识:无常的辨识,苦的辨识以及无我的辨识。
当他阐释此三种辨识的时候,他说如果你以无常的角度看待造作的事物——一切事物都依其因缘而造作,你同时也会看到它们是苦,而因为他们是苦的,所以不应将其当成我或我的。
他教导此三辨识的目的在于将它们用于苦与苦因,从而培养对贪爱执取的目标以及贪爱执取本身的淡然。
这样一来,三辨识的职责就在于协助四圣谛:遍知苦,断除苦因,修习灭苦之道从而证知苦的灭尽。换言之,四圣谛与其职责提供了三辨识的内涵,也定义了它们在修行中的角色。
然而,经历了时间的长河,三辨识被称为三特相的同时,它们也演变成了另外两种形式。
首先,它们变成了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用以定义事物的本质: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所以一切都没有自性,因而也都是无我的。
第二,因为此三特相被定义成了究竟的真理,所以他们变成了四圣谛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得四圣谛也同样被曲解。即便佛陀将苦定义为一切形式的执取。
现如今,执取与苦之间的关系却被诠释为: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所以将无常的事物看成恒常不变的并对其产生执取导致了悲伤与失望。
而贪爱的根本原因——无明,尽管佛陀将其定义为不了知四圣谛,现如今却被定义为不了知三特相(三法印)。
人们因不了知事物的无我、无自性的真相而贪爱执取。如果他们可以直接的亲身体证这个真相——这已经变成了正念禅修的目标——他们就不会再执取,从而止息苦。
如上所述,三特相内在含义的转变,使其地位提升到了四圣谛之上并主导了当今的主流佛教。
一般来说,当写作者提及正见——佛陀将其定义为以四圣谛的模式观照事物——的时候,话锋会马上从四圣谛转换到三特相,以此来解释执取如何苦。
执取不再直接等同于苦本身,而是因其将无常、无自性的事物看作恒常不变的导致了苦。
即使是那些不承认四圣谛的真实性的老师——他们的理由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所以没有什么无处不在的、适合所有人的真理——依然将无常的原则视为精准的解读事物本质的究竟真理而接受它。
佛陀他所讲的无常苦无我,它应该是要在四圣谛的框架下面来理解它。
也就是说四圣谛它是一个更高的准则,无常苦无我是四圣谛里面的一个意涵它的发挥,这是佛经里面,佛陀它讲到的『四谛』,它框架了所有的佛法,『四谛』它像是大象的脚印一样,它是动物会留下脚印最大的,所有的动物留下的脚印都能够放置在,容纳在大象的脚印里面,他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四谛』是佛法的最高的框架。
[create_time]2022-07-31 04:30:08[/create_time]2022-08-10 14:15: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青柠姑娘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c0c2ccd.JVwiLWjz0PWf2Uo5WVGZLA.jpg?time=4573&tieba_portrait_time=4573[avatar]TA获得超过981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view_count]
佛教的四法印
佛教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皆空,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就是要认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而运行的。
诸漏皆苦,就是我们如果不认识到诸行无常,硬要执着于自己的全能自恋,就会产生各种情绪,进而带来痛苦。
当认识到世界的规律,并且不再执着于自己的自恋,也就知道了,世间万物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凡是进入思维层面的都是你潜意识的投射,就是诸法皆空。
理解了空性,自然就放下了心魔,做什么事就都符合世界的规律了,也就进入了涅槃寂静的状态。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所谓涅槃寂静就是我的真我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我与你”的关系。
我们总是用相同的做事方式,而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想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已经是个成年人,我们处理关系,做事,应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
多尝试一下不同的方式。看看结果如何?
同时我们找到好的方式之后,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继续把它发扬光大。
我想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有时候,明明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式,但是过段时间又回去了。找到一个相对好的方式之后,就应该不断的打磨,直到把它内化成我们自己一个新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的精进,努力的去寻找更好的方式。
多尝试,这才是我们人生的意义!如果人生一辈子,就只能一根筋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将来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一辈子竟然没有尝试过,除了小时候,学会的做事方式之外的方式。想想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眼看到了人生的尽头。
[create_time]2022-07-11 20:44:55[/create_time]2022-07-25 08:10: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黑科技17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d20255.dZwk2hC-pi--5KlchUQNmQ.jpg?time=709&tieba_portrait_time=709[avatar]TA获得超过458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0[view_count]
佛法的核心是四圣谛还是三法印或四法印?
如下:佛法的核心是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的一切。三法印最多算高深一点的心灵鸡汤,对佛教理论来说并不重要。四圣谛是世尊在鹿野苑转正法轮时宣说的出世间之道。五比丘听完佛陀宣说的四谛法后立刻获得眼智明觉而成就阿罗汉果。四圣谛分为苦集灭道。一切佛法即四圣谛,一切贤圣皆因现观四圣谛而成就,一切无漏智都来源于对四谛的遍知。除了四谛,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代表佛教。四圣谛分为苦集灭道苦就是世间的一切。世间在佛教里是变坏的意思,即一切有为法,具体说来就是五蕴,或者是十二因缘的每一支及器世间。集是苦的因,也就是对应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或者是佛教的因果理论。灭是苦的择灭,即对烦恼的断除及殊胜的涅槃,也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道是灭苦之道,即任何能够随顺涅槃的出世间法,广义上分为三十七道品,狭义上就是七觉支,八正道等无漏法。
[create_time]2022-05-20 15:45:42[/create_time]2021-11-21 17:25:4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2[alue_good]聊电子的小璇[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5014849.DM17C9hYNhbh6TBc5A0umQ.jpg?time=2042&tieba_portrait_time=2042[avatar]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slogan]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intro]427[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