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寂

时间:2024-05-16 12:49:52编辑:奇闻君

圆寂是什么意思?

圆寂原是佛教的一个用语,“圆”是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圆寂,音译作“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称为修佛境界,因为佛教相信轮回,死亡是开始。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传说,修炼大圆满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扩展资料圆寂的近义词 :1、逝世 [ shì shì ]去世(多指有一定地位的人)。2、示寂 [ shì jì ]佛教指佛、菩萨或高僧死去。3、去世 [ qù shì ](成年人)死去;逝世。

[create_time]2021-02-26 11:29:42[/create_time]2021-03-09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阿肆说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b83e3d0b1b28baa65ce490d3e1784aa1.jpeg[avatar]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slogan]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intro]10234[view_count]

佛教戒龄戒蜡是什么意思

僧腊指出家的年数。戒腊指受具足戒的年数
戒腊又作戒蜡、法腊、法腊、夏腊、坐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

好有一比,党龄就是入党的年数(比喻戒腊)
驾龄就是取得驾照以后的年数
这样比喻就懂了吧

如圣严法师昔日圆寂时,弟子果肇法师最后是这样说的:
师父世寿80岁,僧腊五十载,戒腊四十九年。

那为什么要叫腊呢?
腊,本为冬祭之意,通常指一年之终。于佛教则转指受戒之年岁。
如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


[create_time]2015-07-21 08:52:43[/create_time]2015-08-04 23:14: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2[alue_good]帅帅的良[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db40acc.i9N2df1yBHqX1fgQWy7Fzg.jpg?time=2834&tieba_portrait_time=2834[avatar]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887[view_count]

佛教的示寂和圆寂有什么区别

只有出家师父往生才这样称呼,而且不是一般的师父。
示寂是比较谦虚的说法,圆寂的证量是比较高的,一般人达不到,一些高僧大德往生会用圆寂,但也不是特别的恰当,只是一种称赞也敬意在里面。只有佛才能称得上圆寂二字。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唐 义净 《大宝积经》卷五六:“我求圆寂,而除欲染。” 唐李白 《地藏菩萨赞》:“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王琦 注:“ 贤首 云:‘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红楼梦》第十七回:“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於去冬圆寂了。”参见“ 涅槃 ”。 所谓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


梵语Parinirva^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槃、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槃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槃,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大乘无为的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
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create_time]2017-06-08 14:14:28[/create_time]2015-08-16 21:03: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6[alue_good]杨杨成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a177012.SSGIyxDdpXPEuMzFxUxY_Q.jpg?time=4732&tieba_portrait_time=4732[avatar]TA获得超过364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586[view_count]

佛教所称“圆寂”是指什么?

  圆寂,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圆寂,梵语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槃、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槃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槃,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create_time]2016-04-23 17:27:30[/create_time]2013-11-18 23:56:4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7[alue_good]荒诞不经[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8ce990cbdf0972b0e62117b6874036a7.jpeg[avatar]包罗万象,温故知新。[slogan]包罗万象,温故知新。[intro]5246[view_count]

示寂是什么意思啊?


示寂


佛学大词典

为梵语nirva^n!a
之意译。即指涅盘。又作圆寂、归寂、入寂、寂灭、寂。示寂,一般用于佛、菩萨、高僧等之示现涅盘而言。(参阅‘涅盘’4149)

示寂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术语)寂者圆寂,又寂灭也,是涅盘之译语。示寂者为示现涅盘之义,言佛菩萨及高德之死也。

示寂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寂是圆寂,涅盘的意思,示寂就是示现涅盘。


[create_time]2019-10-11 16:37:30[/create_time]2019-04-20 09:48: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百度网友10a36b389a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d2fba7.7yTpb-oAeXgjBYf5pRewtQ.jpg?time=10649&tieba_portrait_time=10649[avatar]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7[view_count]

娑罗双树的传说的解释

常、乐、我、净在佛教指四颠倒。即世间万事万物是恒常不变的、事件万物都是真实的快乐的、世间万物都是有我(有一个本体)的、世间万物都是清静的。
而反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则是对真相的理解。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则是指涅槃寂静。

当然,小说不可轻信,情节不可当真。


[create_time]2012-02-05 22:28:16[/create_time]2012-02-18 22:10:2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莫极[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142eb2c.I4u1e0OT8ZhJeRj57kdJAQ.jpg?time=3022&tieba_portrait_time=3022[avatar]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21[view_count]

娑萝双树是什么意思

传说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繁盛荣华之树意示涅盘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竟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create_time]2014-06-22 20:38:16[/create_time]2014-07-07 12:57: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e6df01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9bb7674.V-DKrlldOr0_nWu__IPhNA.jpg?time=4326&tieba_portrait_time=4326[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view_count]

圆寂是什么意思?什么人的死可以称之为圆寂?

圆寂原是佛教的一个用语,“圆”是功德圆满,“寂”是清净寂灭。。唐代义净法师在《大宝积经》卷五六,记载道:“我求圆寂,而除欲染。”所谓圆寂,指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圆寂,音译作“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称为修佛境界,因为佛教相信轮回,死亡是开始。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传说,修炼大圆满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在西藏历史上,虹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佛教认为,佛教修行者只要把三种烦恼:“见思烦恼,法烦恼,无明烦恼”去除,自性的”法身、般若、解脱“自然显现,这是”德“。修行者消灭“妄想、分别、执着”三种烦恼,谓之“功”。这三种烦恼灭了,所得到的就是”法身、般若、解脱“,这是修行者圆满的功德。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可以用圆寂来形容他们的死亡,圆寂是指死后能够入大般涅槃的人,只有离世的高僧才称“圆寂”,这样的人生前拥有好的修行,而大般涅槃的俗称也就是修成正果、得道的意思。所以,圆寂也是对那些修行好的和尚的赞美。用于僧侣死亡,“圆寂”这词儿是最常见的,此外,“灭度”、“入灭”都是相同的意思。中国人比较喜欢“圆”而不太喜欢“灭”,所以“入灭”、“灭度”这些说法就渐渐消失了,只剩下“圆寂”一词。圆寂,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使用到人的死亡当中的,即便是和尚或者道士死亡,也不能够随便用这两个词,只有有修行的人死后,才能够用这两个词。

[create_time]2020-08-17 13:54:29[/create_time]2020-08-30 21:53:32[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9[alue_good]江大猫猫[uname]http://pic.rmb.bdstatic.com/mvideo/1568117325866cbd8758a8a966d4ab8e10ea1ab0da.jpg[avatar]学校里生活vlog,希望大家喜欢[slogan]学校里生活vlog,希望大家喜欢[intro]5322[view_count]

为什么佛经常说“五百年”?

佛常说佛灭度后500年,这里有一个佛教的理论。佛教认为从佛住世到佛示寂后500年这段时间叫正法时代。在后面2000年叫相法时代,在往后N年,就叫末法时代。不同的时代众生慧根不同。在正法时代很多人听闻佛法就能深信并实行。甚至听佛一句话就能顿悟。所以佛祖不是很担心。到相法时代人们基础就要差一些了,到末法时代,佛法就会逐渐失传。所以佛祖比较在意后500岁


[create_time]2011-03-24 20:29:01[/create_time]2011-03-24 21:10:36[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2[alue_good]mjlangzi[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51aa4a0.FCWN41kS6RTNT6Ci9eAU6g.jpg?time=2890&tieba_portrait_time=2890[avatar]TA获得超过327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80[view_count]

自在往生是什么意思??

  简单讲“自在往生”就是自己临终能预知时至、知道自己哪年哪月哪日哪时往生、并且临终没有疾病 !!

  要达到预知时至,应当是有一定的禅定的、有一定的工夫,到时候是自然而然的。要多念佛,心沉下来,不要对世间的事情很执着、很挂碍(那样可能很少达到预知时至的)。凡是预知时至,总是心里边沉稳下来,世间的事缘很淡,一心默默地念佛。有些人往生不自在,临终时还有病苦,原因就是佛教他做的,没能完全做到;佛教他不可做的,还违犯了不少,这是业障。但毕竟过去今生还有一些善根,临终遇到善友的提醒、助念,还能往生。其实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光阴,空手而来,还是空手而去。古德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带得走,带走的只是在这里所造的一些业,所以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学,把握这一生短暂宝贵的生命,完成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念佛成佛。这是一桩大事,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有志气,真正是佛家讲的大英雄、大丈夫。


[create_time]2017-09-06 15:22:40[/create_time]2013-04-09 18:15:43[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25[alue_good]y心静如水[uname]https://cambrian-images.cdn.bcebos.com/433644e8ba7b55a20370ef97d67d79a0_1556811729027.jpeg[avatar]今日有缘今日度, 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slogan]今日有缘今日度, 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intro]2961[view_count]

往生是什么意思

“往生净土”的意思是:人放下一切世俗之物,放弃一切利益而自得其乐,摆脱过去的业力束缚,放下一切,获得灵魂新生的过程。
净土:指阿弥陀佛之地。全国众生行十善,身、口、心清净,无苦,但享诸种乐。因此,它也被称为极乐世界。其他诸佛佛国也有净土,但他们国土上的一切菩萨,最终都会住在极乐净土。
只要你建立起像钻石和岩石一样坚定的信心,并且保持不变,直到生命的尽头,只要“信与行”是自然的,你就可以去净土。自阿弥陀佛,唯心净土,意盖。是禅,净土,殊途同归。不离心,就是佛,就是禅。千河归海,净土法最方便。一句话,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


[create_time]2022-11-15 15:32:40[/create_time]2016-05-16 14:54:19[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乾莱信息咨询[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62ac8245037c35cef5dd05b07789a9ca.jpeg[avatar]百度认证:内蒙古乾莱科技官方账号[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583[view_count]

上一篇:原子空间

下一篇:圆梦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