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create_time]2022-09-01 22:10:39[/create_time]2022-08-08 15:54:25[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9[alue_good]基业长青通天下[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cf13bef.9JRI7FeMsP15FJCsxcK3VA.jpg?time=8900&tieba_portrait_time=8900[avatar]TA获得超过4805个赞[slogan]茫茫人海中,总有王者来[intro]7186[view_count]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燃灯、猜谜、观潮、赏桂花、饮桂花酒、树中秋、烧斗香等。1、祭月: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人们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2、赏月: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3、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4、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5、猜谜:中秋月圆夜会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6、观潮: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7、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还会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8、树中秋: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树中秋”的习俗,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9、烧斗香: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摘要】
中秋节习俗【提问】
中秋节的风俗传统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燃灯、猜谜、观潮、赏桂花、饮桂花酒、树中秋、烧斗香等。1、祭月: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人们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2、赏月:据说中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3、吃月饼: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4、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5、猜谜:中秋月圆夜会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6、观潮: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7、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还会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8、树中秋:在广东一些地方,中秋节有“树中秋”的习俗,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举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9、烧斗香: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回答】
[create_time]2023-05-17 14:34:29[/create_time]2023-06-01 14:32: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导师梦凡[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bd78fdd.scdgT73JSIAAyREKoTylng.jpg?time=3084&tieba_portrait_time=3084[avatar]TA获得超过15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着游子的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表达了人们祈盼丰收、幸福的美好愿望。古往今来,每逢中秋佳节之际,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表示庆贺,这些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秋习俗,它们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那些习俗吧!中秋习俗:——🎃🎃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赏桂花、饮桂花酒✨因为中秋节期间,桂花开始盛放。正所谓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这个时候的桂花香,十里开外都能闻见。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自古人们就喜爱桂花,它清可荡涤,浓可致远,有“九里香”的美称。它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人们称为“仙友”。多地将桂花作为城市的市花,比如成都、苏州、咸宁、六安、信阳、杭州、桂林、威海、衢州等等。桂花的味道香,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食用,可以酿造桂花酒,也可以泡桂花茶,或者制作桂花糕点等。在入秋之后,桂花开始盛放,八月中旬之后,桂花就开始慢慢凋零了。人们将掉落的桂花收集起来,酿成桂花酒,桂花酒的味道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而且晚饭之后喝一点桂花酒,对于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猜灯谜✨中秋节灯谜由来在我国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玩花灯✨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在广州、香港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灯象征着希望。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祭月✨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观 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8、燃 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习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逐渐发生着改变,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比较常见的习俗,还有一些较具地域性和民族特点的习俗,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吃田螺、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的看串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尽管中秋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但是中华儿女们欢庆中秋,企盼阖家团圆和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始终都是一致的。
[create_time]2023-06-27 19:08:21[/create_time]2014-09-24 20:31:39[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6[alue_good]暴盼晴Ox[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797094882,3198257777&fm=3012&app=3012&autime=169517654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168个赞[slogan]半醉半醒半浮生[intro]16466[view_count]中秋节的习俗
您好,亲!中秋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其习俗有以下几个方面:1. 月饼:中秋节必备美食,代表着团圆之意。传统月饼有豆沙、蛋黄、五仁等多种口味。2. 赏月:中秋节是赏月的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在晚上摆上月饼、瓜果、茶水等,共同赏月、聊天、共度团圆时光。3. 玩灯笼:中秋节也是玩灯笼的好时候,人们会在家门口、公园等处放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增添节日气氛。4. 赛月饼:中秋节赛月饼是很有趣的传统游戏,规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吃完更多的月饼赢得比赛。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地区特色的习俗,如广东的“抬秧节”、“打铁花”等等,都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多彩多姿的一面。【摘要】
中秋节的习俗【提问】
您好,亲!中秋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其习俗有以下几个方面:1. 月饼:中秋节必备美食,代表着团圆之意。传统月饼有豆沙、蛋黄、五仁等多种口味。2. 赏月:中秋节是赏月的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在晚上摆上月饼、瓜果、茶水等,共同赏月、聊天、共度团圆时光。3. 玩灯笼:中秋节也是玩灯笼的好时候,人们会在家门口、公园等处放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增添节日气氛。4. 赛月饼:中秋节赛月饼是很有趣的传统游戏,规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吃完更多的月饼赢得比赛。此外,中秋节还有一些地区特色的习俗,如广东的“抬秧节”、“打铁花”等等,都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多彩多姿的一面。【回答】
[create_time]2023-05-05 12:29:18[/create_time]2023-05-20 12:28: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生活助理达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55a7c2b.FDiRiemNp0RRBPOG7mUf8A.jpg?time=4352&tieba_portrait_time=4352[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view_count]
中秋节的习俗有什么?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之所以叫中秋节,是因为中秋节时间为农历8月15日,8月份是秋季的一半,而十五又是一月的一半。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作为中国的民俗节日之一,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文化特色。中秋习俗:——🎃🎃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赏桂花、饮桂花酒✨因为中秋节期间,桂花开始盛放。正所谓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这个时候的桂花香,十里开外都能闻见。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自古人们就喜爱桂花,它清可荡涤,浓可致远,有“九里香”的美称。它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人们称为“仙友”。多地将桂花作为城市的市花,比如成都、苏州、咸宁、六安、信阳、杭州、桂林、威海、衢州等等。桂花的味道香,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食用,可以酿造桂花酒,也可以泡桂花茶,或者制作桂花糕点等。在入秋之后,桂花开始盛放,八月中旬之后,桂花就开始慢慢凋零了。人们将掉落的桂花收集起来,酿成桂花酒,桂花酒的味道醇香、酸甜适口、醇厚柔和、余香长久。而且晚饭之后喝一点桂花酒,对于睡眠也有一定的帮助。——🎃🎃猜灯谜✨中秋节灯谜由来在我国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烧塔✨中秋夜烧塔。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现代人们则以“烧塔”来祈求稻谷节节饱满,家里红红火火,亲朋平平安安。江西、广州等地仍沿袭这一习俗。——🎃🎃祭月✨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观 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8、燃 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习俗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逐渐发生着改变,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比较常见的习俗,还有一些较具地域性和民族特点的习俗,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吃田螺、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的看串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尽管中秋节的习俗多种多样,但是中华儿女们欢庆中秋,企盼阖家团圆和拥有美好生活的愿望却始终都是一致的。
[create_time]2023-02-23 11:48:33[/create_time]2021-08-18 19:54:50[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11[alue_good]暴盼晴Ox[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797094882,3198257777&fm=3012&app=3012&autime=169517654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168个赞[slogan]半醉半醒半浮生[intro]5059[view_count]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1、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3、燃灯中秋之夜,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东张灯最热闹,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各种形状,上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4、吃月饼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5、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偶尔还要讲下当年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讲月亮里的吴刚、兔子和桂花树,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create_time]2020-01-02 17:46:29[/create_time]2020-01-16 17:46:29[finished_time]19[reply_count]9[alue_good]mouserice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63b732e.cT0O0p_aPsyKWRl4Kq6hdg.jpg?time=3067&tieba_portrait_time=3067[avatar]TA获得超过73.4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488[view_count]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3、燃灯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4、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create_time]2021-09-20 10:34:27[/create_time]2021-10-05 10:33:11[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3[alue_good]曹学军69[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408405110,4074943408&fm=3012&app=3012&autime=1696945855&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186万个赞[slogan]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intro]852[view_count]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赏月中秋这天月亮大又圆,正是秋高气爽之时,此时月光皎洁,正是最好的观赏之时。通常这一天,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猜灯谜古代,中秋之时各地都会挂满灯笼。人们也会将谜语写在灯笼之上,然后大家聚集在一起猜灯谜,可谓是乐趣十足。
[create_time]2021-09-20 13:43:51[/create_time]2021-10-05 13:41:04[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b79f483.R2_8GeWMNZQAReoG18ApxA.jpg?time=9132&tieba_portrait_time=9132[avatar]TA获得超过7.5万个赞[slogan]感情小助手,帮你解决感情方面的烦恼困惑。[intro]795[view_count]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中秋节
外文名
Mid-Autumn Festival
别名
祭月节
月光诞
仲秋节
秋夕
团圆节
节日时间
农历八月十五日
节日类型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create_time]2021-09-21 09:54:40[/create_time]2021-10-06 09:50:31[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4[alue_good]萌探小清新[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7ba114.WnK8x7naRFwgqtL36THM4w.jpg?time=9327&tieba_portrait_time=9327[avatar]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43[view_count]
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有那些中秋习俗呢?中秋节习俗:❤️🩹💛1、吃桂花糕❤️🩹💛中秋节吃桂花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秋节大多是在农历十月份,而十月份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此时的桂花香气浓郁,很适合用来做成香甜软糯的桂花糕,而且有些人家还会酿制一些桂花酒,具有独特的桂花香。其次,桂花烂漫之际,也是秋收之际,此时人们喜欢采一些桂花来做糕点,并且以品尝桂花糕来表达对秋天的感谢,感谢秋天的丰收,分享丰收的喜悦和美好。而且桂花的花瓣是十分紧凑且外形优雅,寓意着收获和美好,所以中秋节吃桂花糕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总的来说,中秋节吃桂花糕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桂花香气正盛,做成桂花糕口感好;二是桂花寓意着收获和美好,所以人们会在此时吃桂花糕,表达心中的追求。❤️🩹💛2、放天灯❤️🩹💛中秋佳节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放一盏孔明灯,在这孔明灯上朋友们都会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来年丰收成功,幸福年年。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3、拜月❤️🩹💛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4、吃月饼❤️🩹💛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5、赏月❤️🩹💛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create_time]2023-02-17 14:57:36[/create_time]2020-11-09 17:48:28[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0[alue_good]暴盼晴Ox[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797094882,3198257777&fm=3012&app=3012&autime=1695176549&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168个赞[slogan]半醉半醒半浮生[intro]223[view_count]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礼物。
扩展资料: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create_time]2022-03-10 11:28:08[/create_time]2022-02-03 13:21:29[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6[alue_good]站在太阳下[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802456286,3086947360&fm=3012&app=3012&autime=1686738610&size=b200,200[avatar]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22[view_count]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以下是其中一些:1. 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各种口味的月饼风味独特,款式多样。2. 赏月:中秋节晚上人们常常会赏月,观看圆月,表达对家人、亲友的思念之情。3. 点灯笼:中秋节还有一种传统习俗就是点灯笼,家家户户悬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4. 嫦娥奔月:古时候人们流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女子嫦娥将自己变成一只玉兔和一个蟾蜍,登上月球的故事。5. 食品篮: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准备食品篮,里面装满水果、糕点和其他美食,祈求家庭平安和团圆。6. 汉族民间舞蹈“广场舞”:每年中秋节期间,许多城市、社区都会组织“广场舞”活动,让人们自由开心地跳舞,欢庆佳节。这些都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华人世界里最隆重、最神圣的节日之一。【摘要】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提问】
亲,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以下是其中一些:1. 月饼: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各种口味的月饼风味独特,款式多样。2. 赏月:中秋节晚上人们常常会赏月,观看圆月,表达对家人、亲友的思念之情。3. 点灯笼:中秋节还有一种传统习俗就是点灯笼,家家户户悬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4. 嫦娥奔月:古时候人们流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女子嫦娥将自己变成一只玉兔和一个蟾蜍,登上月球的故事。5. 食品篮: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准备食品篮,里面装满水果、糕点和其他美食,祈求家庭平安和团圆。6. 汉族民间舞蹈“广场舞”:每年中秋节期间,许多城市、社区都会组织“广场舞”活动,让人们自由开心地跳舞,欢庆佳节。这些都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华人世界里最隆重、最神圣的节日之一。【回答】
[create_time]2023-03-30 14:23:01[/create_time]2023-04-14 14:20: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84c0c8b.0licd1h7Q4U7gqhPBntoJw.jpg?time=3890&tieba_portrait_time=389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96[view_count]
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
一、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汉辞网认为,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二、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但中秋节的习俗共同之处不外乎:祭月、赏月、观花灯、吃月饼。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民间拜月、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偷菜求郎、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乞月照月爬月、走月亮走三桥等等。
[create_time]2021-09-21 10:07:11[/create_time]2021-10-06 10:06:08[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9[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44[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