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最好的图书馆是哪个
吉林省最好的图书馆有10个:
1、吉林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以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地质科学和信息科学文献为主体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文献资源体系,覆盖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军等全部十三大学科。
2、吉林省图书馆,是吉林省的省级图书馆,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和南环城路交汇处,建筑面积5.3万余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五层。新馆设计藏书量为500万册,阅览座位3000个,可日均接待读者6000人次。
3、吉林市图书馆,1909年经清朝皇帝御批创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市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经过近百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建设,吉林市图书馆已经拥有藏书130余万册,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馆藏体系。
4、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于1948年9月建馆,地处于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内,是省属重点高校图书馆,其主管部门为省教育厅、省农业厅和省高校图工委。新图书馆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馆藏文献及各学院资料室的纸质版藏书总量149.73万册。
5、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 年,现有中外文图书总计328万册,馆舍总面积达到30355平方米,阅览席位5190个。
6、北华大学图书馆,在原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吉林医学院图书馆、吉林林学院图书馆、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四馆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一所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省属重点高校优秀图书馆。
7、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6年,是一所为教学科研服务、文献资料丰富的大型图书馆,现有藏书260万册,各种数据库56种。校本部图书馆新馆舍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阅览座位2904席。
8、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5341平方米,设阅览席位5300个,收藏重点为文理各专业教学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料,以文史文献为特色的藏书体系,藏书232.42万册。
9、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75年,新馆建成于2010年,建筑面积为2.38万平方米,截至2014年,馆藏文献总量138万余册。图书馆提供外借、阅览、电子文献检索、公共查询、参考咨询等服务。
10、吉林财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26300平方米,图书馆共有纸质型图书120万册,共15个阅览室3500个阅览座位。
吉林省最大的图书馆
吉林省最大的图书馆是吉林市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吉林省图书馆。1954年吉林省图书馆随吉林省省会从吉林市迁至长春市,原吉林省图书馆馆址更名为吉林市图书馆。1999年吉林市委市政府投资在吉林市解放东路建设新馆,2003年新馆建成并投入运行。截止2016年底,吉林市图书馆拥有中文图书报刊、外文图书期刊、古籍、民国文献、满铁文献等藏书177余万册,其中,12万册古籍线装书和6万多册民国时期文献为特色馆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2009年吉林市图书馆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17种古籍善本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原文化部组织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经评估,吉林市图书馆评估定级为一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吉林市图书馆致力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可用数字资源总量已达28TB,能够为读者提供视频、音频、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知航学术搜索等数字文献服务。电子导读屏、自助式大屏幕阅刊机、歌德电子书借读机、音乐阅读机、3D互动立体书等设备的应用以及无线网络全覆盖。
吉林师范大学 图书馆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校外读者凭介绍信和本人有效证件得到许可后方可进馆。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时间是周一到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4:00—16:30(夏),13:30—16:00(冬)。每周二周四晚18:00—21:00,周五下午是图书馆整理内务时间,闭馆。一、选座流程。1、刷校园卡后,出现读者的身份证号及姓名。2、点击“登录”按钮。3、选择阅览室,并点击相应的“进入”按钮。二、退座手续。1、刷校园卡。2、点击“离开”按钮。三、选座须知。(一)通过门]禁的读者方可选座。(二)已选定座位的默认使用时限,大一、大二读者为3小时。(三)暂时离开图书馆应到选座机办理暂时离开手续,暂时离开时间不得超过50分钟。(四)20:10之后,无需办理退座和暂时离开手续。阅读协会是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社团组织,只要是想参加,无论是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都可以成为协会会员。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生管理协会,简称“学管会”成立于2012年4月5日,是联系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交流的纽带。
吉林大学图书馆的场馆规模
馆舍建筑面积97629平方米,工作人员383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馆员7人,副研究馆员56人,馆员167人。已取得硕士学位30人,在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24人,专业技术人员296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208人,占全馆人员的54.30%。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农学、军事学等十二大学科。馆藏丰富。有各类纸质书刊692.46万册(截止2006年7月底)。在纸质图书中,有40万册古籍文献,其中6000余部为古籍善本。地方志与谱牒、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这些珍贵文献与亚细亚文库、满铁资料一起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收藏。图书馆注重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购买了包括web of science和EI在内的45种文献数据库的网络使用权。吉林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东北地区中心,CALIS数字图书馆基地,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成员馆,教育部化学科学外国教材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吉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所在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委托的藏书馆。
吉林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指南
地点 开馆时间 特藏书库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11:20 下午1:00-4:10 周三下午闭馆 还书处(服务台) 还书时间:周一、二、四、五、六、日上午8:00-下午4:00周三 上午 8:00 - 11:00办证时间:周一、五上午8:30-11:00 下午1:00-4:00周三上午 8:00 - 11:00取证时间:周五上午8:30-11:00 下午1:00-4:00 中文文科图书借阅区/理科图书借阅区 阅览时间:周一、二、四、五、六 上午 8:30 -晚 10:00周三上午8:30-11:20 晚 6:00 - 10:00 周日闭馆借书时间:周一、二、四、五、六、日上午8:30-下午4:00周三 上午 8:00 - 11:00 外文文科图书借阅区 阅览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20 下午1:00-4:00周三下午闭馆借书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00 下午1:00-4:00周三下午闭馆 中文文科库藏阅览区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30 -晚 10:00周六 上午 8:30 -下午 4:00 中文报刊库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 - 11:20 下午 1:00 - 4:10周三 上午 8:00 - 11:20 中外文献、过刊阅览区 周一、二、四、五、六 上午 8:30 - 晚 10:00周三 上午 8:30 - 11:20 晚 6:00 - 10:00周日 下午 3:00 - 晚 10:00 外文理科过刊阅览室(西文刊1987年至1994年)合订本报纸阅览室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 - 11:20 下午 1:00 - 4:10周三 上午 8:00 - 11:20 中外文理科过刊阅览室(日、俄、西文刊1986 年及1986年以前,中文刊1990年及1990年以前) 周一至周五 上午 8:00 - 11:20 下午 1:00 - 4:10周三 上午 8:00 - 11:20 电子阅览区、视听区 周一、二、四、五、六 上午 8:30 - 晚 9:30周三 上午 8:30 - 11:20 晚 6:00 - 晚 9:30周日 下午 3:00 - 晚 9:30 古籍阅览室 周一至周六 上午 8:00 - 11:20 下午 1:00 - 4:10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图书馆的借书流程
借书流程:
1、进图书馆需要拿一个代书板(借书处有),然后去选书,代书板的作用是防止忘记书的位置。
2、当选好书后,你拿着一卡通(即校园卡)和书到柜台处,等工作人员刷完卡就可以把书带出去了。
注意:约定借书期限为一个月,如一个月不能归还,需要上吉林大学图书馆网站续借,卡号是学生卡卡号,初始密码1234。如没有按时还书或者续借,将会按相关规程扣除一卡通中的钱。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有全日制学生69196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24202人,本专科生43383人,留学生1404人。
作为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吉林大学涵盖13大学科门类,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