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时间:2024-05-26 11:36:26编辑:奇闻君

三农的会议解读

三农发展迎来又一黄金期2012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10年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克服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对此,部分“三农”专家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实现粮食产量11791亿斤,连续九年增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九连增”表明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历史性地站稳了1万亿斤大台阶。在国际社会普遍担忧新一轮粮食危机的情况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13亿人口大国来说极为难得和重要 。10年间,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也全面增产。农业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不仅为稳物价、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同时,农民增收也实现了“九连快”,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农民分享到经济快速发展成果。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年均超过8%。特别是近两年,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普遍超过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出现了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 10年来,在改变农村面貌方面更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数倍甚至数十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00多万人。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三农”发展能够迎来又一个“黄金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中央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始终把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作为基本原则,着眼于使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而持续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陈锡文说,10年间,依托国家财力的增长,一项项过去不敢想象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一是“免”,免除了已持续2600年之久的专对农民征收的农业税;二是“补”,实行了对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三是“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等等;四是“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五是“立”,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朝着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方向建立起了一系列新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农会议一般开多久

一般是两天的开会时间,
2023年“三农”工作重点是
1、保障粮食,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
2、农产品稳定
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5、农村现代化
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做好“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三农”工作作出科学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到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从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三农”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绝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既要保证粮食安全,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严格落实主体责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更要立足“三农”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实打实地调整结构,补齐种业发展等短板,把饭碗端得稳、更端得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要把底子打得更牢一些,持续用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继续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先富带后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政之要,重在实干;实干之要,贵在落实。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守好底线、扛起责任,精准施策、真抓实干,稳定“三农”基本盘,不断书写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

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觉在全省大局中考量谋划、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预计全年农业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840亿元作为宿迁与京东集团在乡村振兴领域全面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京东农业科技示范园创新构建“国有企业+行业龙头+头部电商”合作模式,可年产绿色果蔬5000余吨、繁育种苗超过500万株,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产业发展有示范、技术服务有支撑、产销对接无障碍。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我市始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业化思维、项目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我市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记者了解到,以“三群四链”为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持之以恒扩规模、提质态、创品牌、增效益,预计全年农业产业群链综合产值达840亿元、增长10%,花木种植面积、河蟹养殖面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为充分发挥农业项目的引领、支撑作用,我市按照集聚增效、加工增值的导向,全面加强农业重大项目引建,在北京等地举办农业专题招商活动20场,签约农业招商项目192个,计划投资252.3亿元。此外,立足“三群四链”建设的主战场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定位,加快推动园区扩面提质,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园区县(区)全覆盖,2个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入选省级示范园建设名单,此外还新建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51个。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各级园区辐射带动面积超过150万亩,吸引110多家龙头企业、1500余家家庭农场、1300多家合作组织入园发展,有效促进主导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实施“农业+品牌”行动,联合构建“1+N”线上线下营销模式,打造“宿有千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霸王蟹”核心单品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实施“农业+电商”行动,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增长10.4%;实施“农业+旅游”行动,累计创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39个、康美基地7个。农村更美——全市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28个“这里既是家,也好似诗文里的‘世外桃源’。”经过农房改善、公共空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社区生产、生活、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呈现出碧水古亭映成趣、绿树鸟鸣生欢喜、游客村民乐融融的景象,这让返乡创业的张春林每天都乐呵呵的。推进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突出农房改善龙头引领,在超额完成省定三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房改善三年行动,坚持“面子”“里子”一起抓、硬件软件一起做,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让广大农村居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去年以来,市始终围绕产业链布局农房改善项目、围绕农房改善项目打造产业链,并持续加大项目集成力度,由点及面全域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市新改善农户住房条件2.3万户,宿豫区仰化镇涧河新型农村社区农房改善省级示范项目实景照片入选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为全国村镇建设条线唯一代表。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是市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抓手之一。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之路的基础上,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实践,运用系统化思维加强政策集成,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统筹治理、镇区园区社区“三区”协同治理,全力打造产业有高度、环境有“靓”度、生活有温度的共富乡村。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乡村”三级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回收体系基本建立,“爱护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开展“五美庭院”创建,加快实现“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切实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坚持“人、城、产”融合发展思路,深入开展小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180个年度项目,服务一方的区域中心、衔接城乡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彰显。这一系列举措推动农村“路水林田产景”一体改善,我市已经建成美丽宜居乡村528个,今年就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2个。农民更富——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之后,继续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基础上,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统揽,统筹推进强村富民,千方百计拓宽农民致富渠道,鼓起农民群众“钱袋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常态化开展“五看一查一帮助”活动,持续加大“大救助”监测帮扶力度,建立重大项目20%优先落户薄弱片区刚性制度,出台三大片区整体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共编排实施项目148个。此外,扎实推进新一轮村居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实施资产倍增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提优工程、暖心富民工程,并“一村一策”攻坚集体经营性资产空白村,18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5万元、增长10.5%。为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我市还推动实施农民充分就业、创业创新、素能提升三大行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享产业发展成果,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增长7.5%。更关键的是,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列为“十四五”重大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治理、连片开发,推动国家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等7项省级以上试点和深化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六大机制”在廊道落地转化,实施的277个项目完成投资375.4亿元。正在试运营的皂河龙运城已经成为独具宿迁特色的黄河故道文化标识。“这个项目以生态为基础,文旅为引擎,生活为本质,形成沉浸体验、演艺路秀、文博互动、餐饮商业、观光旅游、酒店度假为一体的统合共生的皂河发展模式,不仅展现全时段运河文化,还带动皂河旅游蓬勃发展,进而促进增收富民。”市湖滨新区皂河镇党委书记张先军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正按照“强基固本保发展、深化融合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全力筑牢“三农”发展基本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何年开始

  从1953年起,全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不减弱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于2月成立农村工作部,任命邓子恢担任部长。3月间,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急躁冒进的倾向发出一系列指示。为了进一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急躁冒进倾向,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于1953年4月3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

  在这次会议前中央农村工作部对农村工作的指示和这次会上邓子恢所作的总结报告,对党的农村政策作了全面的阐述。他除了明确阐明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中心环节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搞互助合作,必须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等党的总的指导思想外,对如何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以及现阶段互助合作应着重贯彻的政策原则,提出了很多极有见地的重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改变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又要保护私有权。在这次会上,邓子恢传达了毛泽东提出的要在10年至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他指出,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总方向,不能怀疑动摇。但是又不是短时间一下子就能完成,而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他就在组织互助合作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大量存在的个体农民问题,提出在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要照顾个体农民的积极性。为此必须:1.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所有权,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相对地固定负担。3.限制富农剥削,允许富农存在。他认为:所谓“确保私有制”是不对的,但农民的土地财产所有权必须尊重,农民的私有财产必须受到保护。必须把逐步改造农民私有制与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所有权分清楚,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弄不清,就会造成群众恐慌。改造农民私有制的总方向,决不能动摇,但不能说横竖将来要归公,就随便去侵犯农民的土地及其他私有财产。

  二、对农民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要按部就班慎重稳进。邓子恢指出,在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农业人口中完成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如果认为现在农民的绝大多数已经可以接受集体农场制度,那无疑是绝大的错误。所以,互助合作必须是按部就班地由临时的季节性的互助组提高到常年互助组,再提高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合作是一个群众运动,必须按照群众运动的发展规律办事,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一步巩固一步,有阵地的前进,绝不能一步迈进,一哄而起。一哄而起者必将一哄而散。互助合作关系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根本问题,必须慎重稳进。

  三、互助合作是改造经济不是阶级斗争,不能采用“一切服从战争”的办法。

  邓子恢非常明确地指出:要分清今天搞互助合作同过去搞战争动员不同,这是改造经济的斗争,不能采用“一切服从战争”的办法。互助合作和土改也不同。土改是农民和地主的关系问题,是阶级斗争。互助合作是对农民的教育问题,这不是阶级斗争,绝不能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今天有些地方强迫命令,用威胁、限制、戴大帽子等办法强迫农民入组入社,这是完全错误的。必须采取教育说服的方式,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来对待互助合作运动。说不服怎么办?那就等待他们觉悟,一定要自觉自愿,照顾双方。

  四、要兼顾贫农和中农双方的利益,处理好贫农和中农的关系。邓子恢指出,要办好互助组和合作社,就要处理好组内和社内的关系,主要是贫农和中农的关系。一方面对中农要照顾,要克服贫农向中农揩油的思想,不能像土改那样,土改时搞地主以满足贫雇农,那是对的;今天揩中农油以满足贫农,那就错了。今天的贫农将来也要成为中农的,今天让他揩中农的油,将来就让别人来揩他的油,这就使贫农对上升增加了顾虑,结果是两头不讨好。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有的中农、富裕中农企图把大牲口大农具估价过高,分红过多,使贫农吃亏。在对待组内社内的关系问题上,要坚持等价互利的原则。当然,这也不能那样理想化、绝对化,但一定要双方兼顾,逐步做到更加合理。

  五、合作社吃大锅饭必须反对,共同生产、共同消费今天办不到。

  邓子恢认为,现在各地举办的合作社,只是把土地这个主要生产资料,根据农民自愿由农民私人耕种转为合作社大家共同使用。至于其他生产资料如农具、牧畜等,仍归农民私有,合作社要用,只能出钱租用,或者作价收买,而不能白用或无价归公。他指出:“无论现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将来的集体农庄,都只能是共同生产个别消费制度,而不是实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制度。这是共产主义,今天办不到,吃大锅饭必须反对。硬要搞,一定搞坏。关于共同生产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有的地方提出“时时互助,事事合作”的口号,这是不妥当的,行不通的。

  六、互助合作运动中,急躁冒进是主要的偏向,是主要的危险。

  邓子恢指出:互助合作运动中,存在两种偏向:一种是自流等待,就是等待集体化到来,认为目前好像不必要搞互助合作,要等到将来拖拉机出来才搞。这种偏向之所以产生,就是忽视了互助合作在今天和将来的作用。另一种偏向就是急躁冒进,过左的偏向,计划贪多贪大,盲目要求高级形式。这种急躁冒进过左的偏向产生的根源:一是过高估计互助组合作社的性质,不了解互助组合作社是具有两面性质的,是过渡形式,而把它看作与社会主义完全一样,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包含有单纯农业社会主义的观点,认为这样就可以完全社会主义化了,不了解合作社还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实现社会主义还要有工业化条件。二是不了解工业化和集体化的前进过程,工业化并不那样快(拖拉机到1959年才能有1万多台),可是我们的同志要五年就合作化。三是不了解互助合作是不可逾越的过渡形式,没有它就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集体化。由于这三种思想原因,就产生了急躁冒进。急躁冒进和放任自流两种偏向今天都存在,但在全国范围来说,急躁冒进是主要偏向,是主要的危险。

  在这次会议上,邓子恢阐发的关于农业合作化政策的重要思想是具有独特贡献的。对于正确指导我国农业合作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资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会议内容

粮食安全无疑是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核心议题。在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被列为2014年六大主要任务之首。会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口粮主要指稻米和小麦。按照“谷物基本自给”的提法,今后只要维持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基本自给即可。在这一最新“粮食安全战略”的指导下,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一号文件”将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做出调整,其中正在讨论的三项主要数据是,口粮自给率基本达到100%,谷物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中国粮食总体自给率长期要保持在80%以上。此前,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需维持在95%以上。但这一笼统的说法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大豆在内,由于大豆进口量增势迅猛,实际的粮食自给率已经突破红线。有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比坚持“95%的粮食自给率”更科学,即维持95%的粮食自给率无需把大豆包含在内。预计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进一步部署。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在湖南长沙宣布,将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指标,全面启动三大粮食高产攻关科技工程。土地流转备受关注除了着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粮食和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也将是本次农村会议的重要内容。2013年12月16日农业部召开的党组会议,毫无意外地把“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2014年的首要工作,其他工作还包括,完善制度安排保护耕地,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种业、农机化和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上述内容应该还会在本次农村会议上提及,其中承包土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农村土地流转,因事关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村发展和农民财产权,将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重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料将重申土地流转必须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得违规进行大拆大建,在鼓励的同时也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土地改革,产权先行。据新华社昨日报道,在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完成基础上,预计三年完成的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2013年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计划五年内完成。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20日,深圳首宗原农村集体工业用地挂牌交易,一企业最终以1.16亿元的底价拍走。该地块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新型产业用地),土地使用年期30年。有分析称,深圳此举为在全国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提供了可操作的先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什么时间召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明年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其中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昨日闭幕。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按照惯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据此讨论稿修改后诞生。会议重点研究了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明年要在抓好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
  农业工作会议指出,更加注重农产品 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相关内容来看,食品安全将是后期市场炒作挖掘的主要方面,其中包括:生态农业、食品安全等概念的炒作,涉及的食品安全监测、食品安全追溯;生态农业方面,生物育种、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绿色化肥)等方面的投资,投资者后期可继续关注。


三农政策解读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上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衍生影响第一、政策问题由于政策的偏向,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第二、医疗问题缺钱是农民的主要问题,但由于近代偏向于发展西方昂贵的西医而疏忽了农民几千年来都依赖的廉价的传统中医的发展,致医药昂贵,使农民因病致贫。

“三农”政策释放了哪些信号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
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
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
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
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要严守耕地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今年农村会有哪些新变化?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得飞快,随着2月下旬的正式开始,广大农民兄弟最关心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颁布!一时间,全网关于一号文件的梳理、解读信息集中发布!那么在今年,国家针对三农到底制定了哪些利好政策?上万字的文件内容,为我们预示着哪些利好机遇?经过系统研判,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解读一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内容!根据相关政策来看,2023年国家将在农村落地“5件大事”,今年农业农村又将面临哪些重要调整?具体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在刚刚,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随着这个文件的发布,也让我们一直关心的2023年三农热点工作迎来了更准确的消息。在今年,国家不仅会继续加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建设农业强国。在已经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洋洋洒洒上万字,紧扣了诸多三农主题,针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农民增收,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老道经过通篇梳理,为大家总结出了五件大事,这五件事将在乡村全面落地,请农民兄弟们做好准备,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第一件大事:粮食全产业迎来重磅扶持,扩大“大豆种植”规模;老道说:在2023年,国家针对粮食安全格外看重,尤其是在目前地缘冲突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做好粮食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在已经发布的一号文件当中的开篇就明确指出,要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在粮食安全方面,国家指出,要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示范行动。涉及到小麦作物,会继续展开一喷三防等相关措施,同时也将全面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在口粮收购价方面,国家指出将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对于一些粮食主产区,在今年还会继续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特别是对于一些产粮产油大县,也将进一步的提高奖励资金规模。在具体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明确指出,在今年会继续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同时也将扩大大豆完全成本和完全收入保险等试点范围。特别是东北、黄淮海地区可以开展粮豆轮作;在豆粕减量替代方面还会继续深入实施相对应的减量替代行动。第二件大事:农地基建大升级,耕地改造大局已定;老道说:为了实现农业强国,土地资源变得格外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更要保护好耕地。所以在今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国家再次强调了会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力度,尤其是要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另外在今年会进一步的展开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涉及到农地改造方面,今年国家指出要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未来将制定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造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在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方面,国家还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而且针对田间水利基建方面,国家也将全面加大投入,做好水利资源的供应,缓解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临到的水源问题。第三件大事:扶贫脱贫战略不动摇,扶贫脱贫迎来政策利好;老道说:对于我们农民来讲,在2023年,国家针对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和保障力度还会持续加大。首先国家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的问题。另外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群众将继续增强扶持,提高他们的收益。比如在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方面,国家就要求要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而且在今年国家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的相关项目,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第四件大事:农村产业全产业链升级,农民迎来重大机遇;老道说:在今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国家针对乡村产业升级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重要战略。尤其是涉及到产业链条的全业态升级方面,国家要求将全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行业。这也为我们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各个地方的冷链物流加工业将获得更强力的扶持,产业集群的建设也将纳入日程。另外,涉及到现代乡村服务业方面,国家要求将进一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所以县域商业基本配套水平将迎来进一步的提升。涉及到文化体育、餐饮购物、养老托幼、信息中介、旅游休闲等各类生活服务行业也将迎来更广泛的扶持。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家还将继续培育乡村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比如针对互联网加。中央厨房,包括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方面都将迎来更强劲的政策利好。第五件大事:国家大力治理乡村问题,农村即将“大变样”;老道说:在今年针对乡村治理方面,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尤其是在今年将全面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涉及到农厕问题改造,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减量清运处置,包括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化。资源利用方面还会继续全面推进相关举措。而且在今年乡村治理方面也将进一步的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农村的扫黑除恶将进入到常态化状态,而且会严厉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行动,严厉打击那些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以上五件大事来看,2023年国家针对乡村的方方面面已经制定了全方位的扶持治理措施。我们相信,随着新年度一号文件的正式颁布,农业农村必将迎来更好的转变。在这里,老道也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点个赞。


2023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农村迎来3件好事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荏苒,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2月下旬。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推进之下,农业农村在2023年迎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利好。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颁布,让我们所有的农民格外振奋。当我们看到一号文件的具体内容,更是对未来的生活心生向往。在今年国家针对乡村发展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举措,而且针对乡村振兴更是划定了推进重点工作。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带来的一些利好影响。在今年国家将在农村干三件大事,下面咱们就来做一个系统分析,详细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在历年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国家都会进一步明确发展乡村的系列重点工作。尤其是进入到2023年,今年的一号文件更是非同寻常。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村改造、农民增收方面,国家也制定了一揽子的扶持方案,现在有一箩筐的好消息正式确定。根据一号文件的具体内容来看,在2023年农业农村也将迎来全新的变化。今年国家要在农村干三件大事,咱们农民以后的生活将变得越来越美好。下面老道就给大家做一个具体汇报。第1件大事:在今年国家针对粮食产业将加大利好扶持,特别是在粮食产量方面,国家明确指出要稳住面积,力争多增产。今年的粮食产量要确保维持在1.3万亿斤以上,而且还会展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而且会进一步的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涉及到口粮最低收购价方面,在今年还会进一步的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这些利好消息都为我们说明,在今年农民种粮不仅会获得更多的扶持,大家在售粮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随着粮食产业迎来系统升级,我们亿万的种地农民在2023年实现增收,也将得到更强力的保障。第2件大事:在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乡村治理力度,要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在下发的一号文件当中,国家要求会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同时要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对于农村污水治理方面也将分类第次推进。同时,针对乡村存在的各类不良风气问题,国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会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来形成基层治理平台。并且会开展打击整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村妇女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透过上述内容来看,在今年国家针对乡村治理可谓是动真格的,相信系列问题乡村毒瘤也将会被彻底根除。第3件大事:在2023年,国家针对乡村产业发展方面也有具体要求,产业链实现全面升级,也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今年国家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随着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建的全面落地,这也将进一步的提高地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物流运输效率。而且在今年国家还会继续大力发展县域商业体,比如要完善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系列利好扶持之下,农民在乡村也将获得更多的创业机会。通过以上三件大事来看,在2023年,农业农村将迎来一系列的利好转变,我们农民在乡村生活的幸福感会变得越来越强。我们相信在这些利好政策的落地之下,未来的乡村一定能够成为每一个农民的幸福乐园。在这里,也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上一篇:拜金狗

下一篇:失败隆胸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