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河图的【尽江南】 【隐】歌曲和歌词
尽江南
文案:
不窥天狼,长我荣光。
不闻羌笛问柳,不见灯火阑珊。
毕竟当时尽江南。
歌词:
踏一夜江岸 纵马提鞍
晨露初晗 隔灯照山岚
平一场戡乱 顾半世纷繁
天命不谙 尽我归途难
毕竟是江南 三月烟花寒
丝竹声难断 怎知君今安
斟星斗阑干 月下青丝绾
无人与半酣 莫须尽贪欢
平一场戡乱 顾半世纷繁
天命不谙 尽我归途难
春色相应看 江水绿如蓝
乱世引烽燃 得闲对玉案
陈酿温半坛 新柳折一段
千杯饮低叹 万盏照淮岸
池中漾菡萏 檐下雁呢喃
纵世事荏苒 山转水难转
江又过千帆 春度玉门关
诉不清辞彖 当时尽江南
http://yc.5sing.com/1926948.html
隐
[00:00.00]隐
[00:05.00]演唱:河图
[00:07.00]
[00:19.10]我一生无题 多情都不提
[00:26.71]看多画楼歌台景 惯多赋别离
[00:34.35]浮萍无踪迹 汲汲空浮名
[00:42.84]我愿醉后复醒 当垆仍是你
[00:49.90]
[00:51.79]借我一程 珠箔飘灯
[00:55.92]隔雨相望 寥落白门
[00:58.86]又辗转几度 光阴几轮
[01:03.19]叹风华一瞬 涤荡浮尘
[01:06.96]
[01:08.32]信托孤鸿 去处不问
[01:11.89]一杯清茶 了我长恨
[01:14.73]席上管弦声 清清冷冷
[01:19.21]点透灵犀铭刻此夜星辰
[01:23.14]旧时节雨纷纷 黄叶下青苔痕
[01:27.59]隔墙问白头人 可有人寻问
[01:31.37]你已乘鲤鱼去 只留红泪一滴
[01:35.21]落一砚朱笔临霜化绝句
[01:39.24]旧庭门影深深 西窗缠绕枯藤
[01:43.55]今年忆前年春 夜雨忆星辰
[01:47.38]若早知意难平 夙梦空付流景
[01:51.12]不如就与你执手锦瑟不相离
[01:58.43]
[02:14.65]晴夜花著锦 相对摇烛影
[02:22.71]庭前瑟瑟树影移 一桃复一李
[02:30.56]你灯下裁衣 覆一生记忆
[02:38.79]去时花满枝垂地 归来雨满襟
[02:46.09]
[02:48.00]借我一程 珠箔飘灯
[02:51.75]隔雨相望 寥落白门
[02:54.63]又辗转几度 光阴几轮
[02:59.21]叹风华一瞬 涤荡浮尘
[03:02.90]
[03:04.35]信托孤鸿 去处不问
[03:07.80]一杯清茶 了我长恨
[03:10.64]席上管弦声 清清冷冷
[03:15.16]点透灵犀铭刻此夜星辰
[03:19.15]旧时节雨纷纷 黄叶下青苔痕
[03:23.67]隔墙问白头人 可有人寻问
[03:27.33]你已乘鲤鱼去 只留红泪一滴
[03:30.95]落一砚朱笔临霜化绝句
[03:34.58]旧庭门影深深 西窗缠绕枯藤
[03:39.40]今年忆前年春 夜雨忆星辰
[03:43.29]若早知意难平 夙梦空付流景
[03:46.92]不如就与你执手锦瑟不相离
[03:51.43]旧庭门影深深 西窗缠绕枯藤
[03:55.71]今年忆前年春 夜雨忆星辰
[03:59.29]若早知意难平 夙梦空付流景
[04:03.02]不如就与你执手锦瑟不相离
[04:10.20]
[04:13.54]我一生无题 心事难题
[04:22.79]我落款名隐 留残荷听雨
http://yc.5sing.com/2252340.html
求河图尽江南的歌词
尽江南
演唱:河图
踏一夜江岸
纵马提鞍
晨露初晗
隔灯照山岚
平一场戡乱
顾半世纷繁
天命不谙
尽我归途难
毕竟是江南
三月烟花寒
丝竹声难断
怎知君今安
斟星斗阑干
月下青丝绾
无人与半酣
莫须尽贪欢
平一场戡乱
顾半世纷繁
天命不谙
尽我归途难
春色相应看
江水绿如蓝
乱世引烽燃
得闲对玉案
陈酿温半坛
新柳折一段
千杯饮低叹
万盏照淮岸
池中漾菡萏
檐下雁呢喃
纵世事荏苒
山转水难转
江又过千帆
春度玉门关
诉不清辞彖
当时尽江南
画蛇添足的意思是什么? 寓意是什么?
画蛇添足: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 (发音 huà shé tiān zú)
【解 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示 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他想接上去说,又觉得是~,只好惋惜地坐着没动.”
【近义词】 徒劳无功、多此一举
【反义词】 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灯 谜】 巳
【典 故】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哩.便洋洋自得地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添画蛇脚的人无话可说,只好咽着唾沫,看别人喝酒.
[提示]
画蛇,就要象一条蛇;添上脚,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不节外生技.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办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谓曰③:“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⑤,子安能为之足⑥?”遂饮其
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战国策》
[注释]
①祠(cí)——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相谓——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过酒杯.引,取过来.且——将要.
⑤固——本来.
⑥子——对人的尊称.安——怎么.
⑦遂——就.
⑧亡——失去.
示例 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英文: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ruin the effect by adding sth.superfluous 蛇本来没有脚有人却给它加上脚,故事见《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坏事.例: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三国演义》
河图的《尽江南》 歌词
歌曲名:尽江南歌手:河图专辑:尽江南文案:不窥天狼,长我荣光。不闻羌笛问柳,不见灯火阑珊。毕竟当时尽江南。踏一夜江岸纵马提鞍晨露初晗隔灯照山岚平一场戡乱顾半世纷繁天命不谙尽我归途难毕竟是江南三月烟花寒丝竹声难断怎知君今安斟星斗阑干月下青丝绾无人与半酣莫须尽贪欢平一场戡乱顾半世纷繁天命不谙尽我归途难春色相应看江水绿如蓝乱世引烽燃得闲对玉案陈酿温半坛新柳折一段千杯饮低叹万盏照淮岸池中漾菡萏檐下雁呢喃纵世事荏苒山转水难转江又过千帆春度玉门关诉不清辞彖当时尽江南http://music.baidu.com/song/56046352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对于你来说很常见的一个事情,可是对于我这个江南刺史来说,却是很难得的,让人很感伤。出自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刘禹锡是在被贬的情况下,恰好被李绅邀请过去饮酒作乐,看歌姬跳舞,但是这些东西都令刘禹锡感到悲伤。扩展资料:典故唐代诗人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诗人,名叫李绅,邀请他饮酒,并招来了歌妓来在席上作舞助兴。饮酒期间,刘禹锡对宴席上的奢华,感到不满与痛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司空的谴责与劝戒。“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取自这首诗。诗中的“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司空见惯,原意是指当时官场上已经养成奢华的风气,对当时宴会上的排场,已经见怪不怪了,却不理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含贬意。(可以引申来形容今天的社会环境)今通指,对某些事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对于你来说很常见的一个事情,可是对于我这个江南刺史来说,却是很难得的,让人很感伤。出自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刘禹锡是在被贬的情况下,恰好被李绅邀请过去饮酒作乐,看歌姬跳舞,但是这些东西都令刘禹锡感到悲伤。扩展资料:典故唐代诗人刘禹锡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监察御史。因为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诗人,名叫李绅,邀请他饮酒,并招来了歌妓来在席上作舞助兴。饮酒期间,刘禹锡对宴席上的奢华,感到不满与痛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司空的谴责与劝戒。“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取自这首诗。诗中的“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掌与周代的司空不同。司空见惯,原意是指当时官场上已经养成奢华的风气,对当时宴会上的排场,已经见怪不怪了,却不理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含贬意。(可以引申来形容今天的社会环境)今通指,对某些事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什么意思,他是什么诗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
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迢迢:一作遥遥。
草未凋:一作草木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玉人:美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解 读:
青山隐隐水迢迢,(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尽江南草未凋。(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江南佳景无数,但我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但无论如何,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韩绰,我的老友,当此秋尽之时,你每夜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感叹。)(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问韩绰,实际上是对江南风光和对游人欢聚的无限向往。) [2] 二级鉴赏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是什么意思?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
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迢迢:一作遥遥。
草未凋:一作草木凋谢。
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玉人:美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解 读:
青山隐隐水迢迢,(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尽江南草未凋。(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江南佳景无数,但我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但无论如何,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韩绰,我的老友,当此秋尽之时,你每夜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感叹。)(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问韩绰,实际上是对江南风光和对游人欢聚的无限向往。) [2] 二级鉴赏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行尽江南的意思行尽江南的意思是什么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解释: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解释: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诗词名称:《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本名:晏几道。字号:字叔原号小山。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抚州临川。出生时间:1038年5月29日。去世时间:1110年。主要作品:《西江月》《西江月》《喜团圆》《行香子》《燕归梁》等。主要成就:婉约派代表人物。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行尽江南”的详细介绍:一、《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全文点此查看《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详细内容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二、译文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想要写一封书信向你诉说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就算写成也无法寄去。缓缓弹筝抒发心中的离情别绪,移遍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三、晏几道其他诗词《虞美人》、《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留人不住》、《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四、注解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五、赏析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详细信息
行尽江南的解释是什么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解释: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诗词名称:《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本名:晏几道。字号:字叔原号小山。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抚州临川。出生时间:1038年5月29日。去世时间:1110年。主要作品:《西江月》《西江月》《喜团圆》《行香子》《燕归梁》等。主要成就:婉约派代表人物。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行尽江南”的详细介绍:一、《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全文点此查看《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详细内容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二、赏析此词上片写梦里相思。下片写醒后遣怀。全词语言清畅,而抒情有递进、有顿挫,故沉挚有力。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彩,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备“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备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她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三、注解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四、晏几道其他诗词《虞美人》、《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清平乐·留人不住》、《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五、译文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梦中进入了烟雨迷离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人儿相遇。梦境里离情消魂无处诉说,梦醒来更觉惆怅,消魂离情将人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想要写一封书信向你诉说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飞在上空,而鱼沉在水底,就算写成也无法寄去。缓缓弹筝抒发心中的离情别绪,移遍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的详细信息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意思
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意思是江南的秋末花草依然没有凋谢。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诗人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使诗人更加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
秋尽江南草未凋,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做的七言绝句《寄扬州韩绰判官》。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原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作者唐朝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尽江南草未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长安的秋天已经结束,江南的草木却还没有枯凋。秋尽江南草未凋,这句诗句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从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杜牧正是因为不堪长安晚秋的萧条冷落,因此才会格外的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才会越发怀念远在风光依旧旖旎秀媚的扬州。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为繁华昌盛的都会。它不仅风景优美,酒楼舞榭,也比比皆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是什么意思?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信息: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是什么意思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原文及译文
1、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翻译: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2、《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朝代】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