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修斯之船

时间:2024-05-30 22:12:35编辑:奇闻君

忒休斯悖论

有一个著名的哲学悖论,是一位古罗马哲学家提出来的,传说古希腊英雄忒休斯有一艘船,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船上如果有木板腐烂了,就会被替换掉,久而久之,这条船上所有的木板都重新被换过了一遍。问题来了:这艘忒休斯之船,还是原来那艘船吗?

哲学家们为此争论不休,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这个问题也被称为 忒休斯悖论 。

如果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一艘船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由三种要件构成,分别是,要素,连接,功能。

用这种眼光,看忒休斯之船,它的要素是一堆木板,连接就是这些木板的相对位置和铆合关系,也就是这艘船的结构,而功能就是航行。搞清楚了系统的要素、连接和功能,现在,我们就可以回答 忒休斯悖论 了。

忒休斯之船只是要素更新了,而连接和功能没变,所以它仍然是原来那条船。 忒休斯悖论 还暗含了一个陷阱,就是,当系统出现了问题,我们最容易发现的,就是要素层面的问题,所以首先会想到去更换要素。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一条木船可能是适用的,但对于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可能就不适用了。

万维钢老师曾经在专栏里提出过一个 中国足球悖论 :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你说球员不行吧,换球员;教练不行吧,换教练,甚至足协主席都换过多少轮了,为啥还是不行?据万维钢老师的诊断,这个系统的问题不是出在要素上,而是出在连接上,是中国足球对青少年球员的培训方法有问题,一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培训体系。连接的问题不解决,你再换多少要素都没有用。

中国足球是这个道理,一家公司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公司销售业绩不好,那就换掉销售经理;如果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上不去,那就换掉 CEO。这能解决问题吗?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这家公司的连接和目标不变,那换帅就起不到作用;除非,新领导确实有巨大的能量,能够推动公司的内部连接和目标方向发生重大调整,系统才可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从系统论的角度,就能看明白一个复杂机构到底应该怎么变化。当然,系统论能实现的功能不止于此


忒修斯之船悖论解释是什么?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忒修斯之船怎么读?

问题一:这个《S.忒修斯之船》的阅读顺序是怎么样的啊?感觉很复杂呢 阅读方法提示:
第1遍:忽略笔记,以章为单位,读《忒休斯之船》全文,及译者注。
第2遍:铅笔笔记(那是Eric的早期笔记)。然后读蓝/黑色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一轮交流。
第3遍:配合附件,读橙/绿色笔记,这是Eric和Jen的第二轮交流。
第4遍:配合附件,读紫/红色笔记(第三轮)。
第5遍:读棕黑/黑色笔记(第四轮)。
第6遍:完整地读最后一遍。
笔记内容逻辑性较强,如不按顺序,脑子会很乱。

问题二:忒修斯之船读音 忒修斯之船读音
忒修斯之船读音如下:
tuī xiū sī zhī chuán
忒修 斯 之 船

问题三:忒修斯之船的忒读音 忒
拼 音

部 首 心

笔 画 7

五 行 金
五 笔 ANI

基本释义
[ tè ]
差错:差~。

问题四:【忒修斯之船】看了这个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看对谁来说。
对换过零件的船只自己来说。两艘船都是自己。
对旧材料组装的船来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原先的船,新和他只是很像。
对不断换材料的船来说,原材料组成的是往日的自己,新材料组成的是现在的自己。

问题五:忒修斯之船的英文原版对高一学生来说难读吗?里面的单词大概属于几级。。。 10分 应该不简单

问题六:忒修斯之船,如果不是船,是一个人,怎么理解 用机械唯物主义,它当然不是,因为它已经发生了变化。用辩证唯物主义,它既是又不是,要辩证的看,每次零件的更替都是对过去的扬弃,所以它是发展了的船。至于到底还算不算原来的船,嗯,这个要看领导的意思,说它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反正可以随心所欲的解释,怎么解释都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因为这是个万能马后炮算命理论。用唯心主义,它是原来的船,身体的更换,并未改变它的本质,它仍然是它自己而不是别人。

问题七:《忒修斯之船》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好像是推理

问题八:忒修斯 怎么读 忒修斯 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忒(tè)修(xiū)斯(sī)
拼音:是汉字读音的一种注音方法,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问题九:特修斯之船的解读 普鲁塔克引用了以下的古希腊传说作为举例。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著:“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以下只是作者见解,仅供参考我们要探讨“同一性”问题。量子力学里头有一个“全同原理”,说的是同类的粒子之间本质上是不可区分的。两个氢原子之间没有性质的区别。你用这个氢原子代替水分子中的那个氢原子,这个水分子的性质没有任何改变。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的身体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而且从我们诞生那一天起,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速度远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快的多。科学家用‘示踪元素’参与新陈代谢的实验证明,新陈代谢速度比科学家以前想象的速度也要快的多。今天组成你身体的元素,与昨天有很大不同,与几年以前几乎完全不同。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你还是你,现在的你和几年前的你是同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全同原理”存在,组成你的身体的元素虽然被替换了一遍,但是同类粒子之间是完全一样的,没有性质的区别。用这个氢原子代替你身体里的那个氢原子,你身体的性质不发生任何改变。当然,你比几年前长大了一些或者变老了一些,这是由于你身体的结构发生了一点细微的变化――组成你身体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点改变,而不是由于替换了元素的关系。我们认定同一性――认定一个事物是不是它本身的依据不是组成这一事物的元素,而是这一事物的内部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事物的时空连续性。仅仅结构相同,并不表明他们就是同一事物,还必须同时具备时空连续性才行。我们可以按照一张图纸建造两座大楼,我们假设建筑工人都是绝顶高手,两个大楼的任何一个分子、原子都完全一样,这两座大楼具有一模一样的结构,但他们显然是两个事物。两座大楼同时处于空间的不同位置,它们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你的身体同时在两个地方,即使几十年来我一刻不停地盯着你看,也是如此。如果我在两个地方见过你――一次在家里、一次在学校,那肯定不是同时,一定是不同的时间。而且我可以肯定:你一定有一个从家里到学校的连续的运动过程,虽然你在不同的时间,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你肯定在一个唯一的地方。同样道理,仅仅具有时空连续性,结构完全不同也不成:《我们把一辆汽车砸碎了炼成铁块,用这铁块制成一座金属雕像,虽然它具有时空的连续性,但是它的结构彻底改变了,我们不能说雕像就是原来的汽车。它们不具有同一性。》以上是错误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汽车的本质是铁,再制成汽车,再炼制成金属雕像,它具有时空的连续性,他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不计算形态转变的损耗,我们可以说金属雕像就是铁,因为他本身的分子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还是可以说金属雕像就是铁,虽然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还是具有同一性。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是源于对于第二人的初次理解,我们假设特修斯之船出海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部件都换了一遍,而另外一些人用换下来的船板和部件再组装一艘船,当这两艘同时出现时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呢?而且我们假设“船员”也算是船的“一部分”,那么当再某一时间单位两艘船同时出现时,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呢?好了,我们有足够的知识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特修斯之船”特修斯之船不断更换部件,最后所有的部件都换了一遍。在整个过程中,它显然具有时空连续性,就好像你的身......>>

问题十:忒修斯之船讲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著名的悖论,就是说如果把一艘船上的木板一块块的换掉,比方说一天换一块木板,久而久之,这艘船所有的木板都不是以前的了,那么这艘船究竟还是不是原来那艘船,就是忒休斯
之船的故事。


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罗马帝国时代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不间断地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其实人类也是一样,我们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组成人体的物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被替换。所有的生物本身就是一艘特修斯之船,都在不断地新陈代谢,生命体本身也只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机械。 那么,如果把生命比作河流,那么人就是河流上的一艘船。在航行的过程中,作为人类的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是否及时维修和替换部件?你的旧的习惯或观念是否在被新的习惯或思想替代?你还是原来的你吗? 今年我开始重视线下活动,只要有合适的机会,都一定会去参加线下读书会,在读书会现场见证了很多同修的收获和成长,真切地感受到大家的思想在新陈代谢。其实,大部分人,如果觉察到的话,都是有意愿去改变的,只是很多人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但是,单单公益读书会,只要察觉到,其实就已经是在发生变化了。 看见即疗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苦恼当中,比如对方怎么那么难沟通,他为什么总是不听我的?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还是冷暴力对我?其实,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表象,被情绪控制着,并没有看到背后的原因。但是,在聆听别人分享的时候,在某一个瞬间,通过心灵的撞击,就会产生心灵的火花呢。比如,有位师姐分享她的想法的时候,因为她的语气突然比之前强了很多,而且用词也很特别,所以我想是不是这就是她已形成的反应模式?在以往的家庭里家里人就是这样的表达?上次读书会,听说有位师兄的状况是摇摆不定,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好几次遇到好机会,他都退缩了。其实,他的心里也明白这个原因,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犹豫,但是现实压力太大,以至于只能做出那个当下最安全的决定。在听到的瞬间,我立马就明白了,很多时候我的状态也是摇摆, 世界是个万花镜 ,这句话太形象太对了。接纳,这个词对我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毕竟泥潭太深了,自己没有力量走出来。所以,以往常常埋怨这个埋怨那个,感觉怎么那么不理解人。我所以为的外界,原来都是对自己的反射,那是因为内心是那样想的,所以回馈就是那样的。所以,以前听说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直到听到这句话才真正理解。用照相机做比喻,那么我们的大脑的想法就是底版,洗出来的照片就是底版上的,所以,如果想要照片更好看,应该改变什么呢?当然不是改变照片啦。 万花镜有多面,就是提醒我们可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有的人觉得很无辜,但是那只是那个当下他的想法,如果换个角度,就不一定是那个样子,所以换个角度很重要。我们常常说换位思考,就是因为存在着沟通的盲区,可以参考乔哈里视窗,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我们可能会误解对方的想法。所以,一定要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能做到这点的很少,即使心很纯粹。很多人都是带着道德枷锁,或者以自己固有的看法去描述的,能够不评判的很少很少。比如拖延症,拖延症就一定是问题吗?如果没有超过给定的时间,没有给他人带来负面影响,那么拖延就是问题吗?即使有问题,可以给指出来,然后给出建议来就好了,没有必要去做评判。 再比如,诸如在没有了解对方的前提下,当对方分享完之后,不能一定就说那种人怎么怎么样,那种做法不好之类的,因为毕竟不是当事人,也没有全面了解事件,怎么照顾到对方的情绪呢?事后对方走出那个情绪,会不会又是新的误解呢? 比如,其实辟谷,去寺院禅修,本身并不是消极避世,当然前提是遇到好的师父来指点,当然不排除逃避的可能,但是我们要看到积极的有利的一面。 我们可不可以更加包容呢?当我们用包容的心态去考虑的时候,内心就会很慈悲,会照顾到别人,那么自然就不会去指责和评判了。佛教里说要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内心升起的每一个念头,都可能是为未来种下的一粒种子。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力,我们给出去的必然会回来,所以可以给出建议,而不是去评判。 看见不一定疗愈,但是看见就是好的开始。聆听不评判,就是在更新的过程。读书会过程中,除了分享和聆听,其实有很多惊喜的,比如催眠体验啊,通过拥抱打开心扉啊,有的同修说仅仅是来到这个场就是很好的放松减压了。 比如,有的师兄虽然没有上什么课,但是坚持来参加读书会,状态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的师姐,第一次来参加,最后感动得留下了眼泪,那是因为她的内心有所触动,已经开始改变了。 在一次次的分享,一次次的聆听的过程中,真的可以悟到很多很多,我们会发现世界本来就是美好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们的特修斯之船已经更新启航了,就在第一次的瞬间。 所以用心聆听,然后行动,生命就在更新。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我们也不是原来的我们了,我们就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的概述

特修斯之船,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本书由美国鬼才编剧、导演J.J.亚伯拉罕首部小说创作,与知名作家Doug Dorst合作,在美国首刷20万册立刻断货,打败丹布朗《地狱》,被亚马逊书店读者选为,最想拥有的小说冠军。


忒修斯之船讲的什么?

1世纪时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逐渐被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忒修斯之船(英语:Ship of Theseus)是形而上学领域内关于同一性的一种悖论。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在普鲁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近代霍布斯和约翰·洛克也讨论过该问题。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版本,如“祖父的斧头”,佛教文本《大智度论》中一个旅行者替换身体的故事。古代哲学家如赫拉克利特( Cratylus 401d) 和柏拉图( Parmenides 139) 讨论了部分思想难题(身份随时间问题),但没有剩余的证据表明他们知道这个悖论。这个悖论后来由Plutarch以及最近由Thomas Hobbes和John Locke讨论。已知有几种变体,包括祖父的斧头和扳机的扫帚,它们的头部和手柄都已更换。类似的悖论佛教文献中替换身体:故事讲的是一个旅行者晚上睡在一个空屋子里,半夜忽然两个鬼闯进来,为了抢夺一具尸体争吵不休。旅行者被要求裁定尸体的归属权,当他诚实地把尸体判给扛来尸体的第一个鬼之后,第二个鬼大发雷霆,撕扯下了他身体的各个部分,第一个鬼则不断用尸体的相应部分为他补全残缺的身体。最后当这个人的全身都被尸体替换之后,两个鬼一同吃掉散落地上的原本属于旅行者的肢体,扬长而去。我们的主人公则已经弄不清他现在到底是谁。

忒修斯的船

最近看了一部日剧“忒修斯的船”, 内容大致是:田村心做警察的父亲被指投毒杀人,被逮捕并判处死刑,却称自己无辜。身为罪犯的儿子,田村心也遭受世间的非议和指责。二十八年后,因为最爱的妻子告诉他要相信父亲,他决心对当年案件展开调查,去监狱见父亲,不料却突然身陷迷雾,穿越回事件发生前的1989年,他要阻止事件发生,守护一家人的笑容。


结果穿越回去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真凶,拯救了父亲,自己却丢了性命。于是,之后出生的田村心和家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只是,我们不禁在想:当历史进程中人的命运被改了以后,这个人还是之前的那个人吗?

这就是古希腊的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也是剧名忒修斯之船的由来。

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30桨船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过去;木材也逐渐腐朽,而雅典的人便会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这艘船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那它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

按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由于新的水会流入原来的河道,即使人们度过同一条河,但河流的水已经不是第一次流经的河水了,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中。那之后的忒修斯之船肯定不是之前的船。

而哲学家亚理斯多德用他的四因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具备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种原因。忒修斯之船虽然材料变了,但船的设计也就是形式因和船的目的装载和运输没有变。亚理斯多德认为,基于这两个因,可以说忒修斯之船还是原来的船。

看到这样有趣的争论,会想到有趣的话题:今天的你还是昨天的你吗,因为毕竟每天都在变化,人到死通过什么特质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历史风云变幻,现在的国家和古代的朝代又是怎么样的传承关系。还有之前争论很多的婴儿基因编辑问题,那个孩子的身份到底如何去界定。

哲学家的头脑是一个奇妙的存在。有时候觉得他们写出来的观点,我都要花好长时间去理解,很难现象他们怎么可以对抽象的议题进行逻辑的思考和总结。所以哲学就叫爱智慧!


忒修斯之船最后还是不是原来的船?

个人认为忒修斯之船最后不是原来的船。特修斯之船(又译为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有关身份更替的悖论。公元1世纪的时候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因此这类问题现在被称作“忒修斯之船”的问题。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同一物体,有些哲学家认为不是。在普鲁塔克之前,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近代霍布斯和洛克也讨论过该问题。这个问题的有许多变种,如“祖父的旧斧头”。基于形式因,忒修斯之船还是原来的船,因为虽然材料变了,但船的设计——形式因——没有变。从这个角度看赫拉克利特的河流问题,则两次踏入的是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的形式因没有变。事物的目的决定了其目的因。忒修斯之船的目的在神话中是装载和运输,在现实中的目的是证明和纪念忒修斯,虽然材料变了,但目的没有变。

《忒修斯之船》日剧的结局是什么?

《忒修斯之船》日剧结局:派出所的文字处理机上留有犯罪日记,院子里搜出了氰化钾,文吾因此被逮捕。而文吾承认自己是一连串杀人案的凶手,还对心与和子说要切断家人的缘分。心与和子都大受打击。心不知道这一切究意是幕后黑手设下的圈套,还是文吾真是杀人凶手。心与家人们都产生了动摇。眼着一家人要四分五裂。这时,追寻事件真相的心收到幕后黑手发来的最后的短信。那对心来说是不得不被迫面对的最终选择。为了改变过去从而拯救家人的未来,心做出了一个决定。终于,他迎来了与幕后黑手的对峙。关于案件的全部真相都水落石出。主要剧情田村心(竹内凉真饰)做警察的父亲被指投毒杀人,被逮捕并判处死刑,却称自己无辜。身为罪犯的儿子,田村心也遭受世间的非议和指责。二十八年后,因为最爱的妻子告诉他要相信父亲,他决心对当年案件展开调查,去监狱见父亲,不料却突然身陷迷雾,穿越回事件发生前的1989年,他要阻止事件发生,守护一家人的笑容。

忒修斯之船悖论解释

特修斯之船(又译为忒修斯之船)亦称为忒修斯悖论,是一种有关身份更替的悖论。假定某物体的构成要素被置换后,它依旧是原来的物体吗?忒修斯之船忒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后来对此进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忒修斯之船》书籍对于哲学家,忒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

上一篇:长春理工光电学院

下一篇:金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