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品牌有那些?
CPU只有两个:英特尔、AMD。
主板:华硕、技嘉、微星、映泰。
显卡:蓝宝石、迪兰恒进、索泰、微星、华硕。
散热器:思民、超频三、酷冷至尊、九州风神。
内存:金士顿、威刚、宇瞻、南亚易胜。
硬盘:希捷、西数、日立、三星。
电源:安泰克、台达、海韵、振华。
机箱:技展、超频三、TT、金河田。
显示器:飞利浦、三星、AOC、戴尔。
鼠标键盘:罗技、双飞燕、现代。
音箱:漫步者、三诺、现代、山水。
银牌师★软硬兼施★ 为您解答
软件和硬件的区别?
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软件是一种逻辑的产品,与硬件产品有本质的区别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部件或设备。在研制硬件产品时,人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在把原材料转变成有形的物理产品。而软件产品是以程序和文档的形式存在,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来体现他的作用。在研制软件产品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活动表现在要创造性地抽象出问题的求解模型,然后根据求解模型写出程序,最后经过调试、运行程序得到求解问题的结果。整个生产、开发过程是在无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见度极差,这给软件开发、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二、软件产品质量的体现方式与硬件产品不同质量体现方式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硬件产品设计定型后可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检测体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产、加工过程一旦失误。硬件产品可能就会因为质量问题而报废。而软件产品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进行生产,就目前软件开发技术而言,软件生产还是“定制”的,只能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设计或实现。但是软件爱你产品一旦实现后,其生产过程只是复制而已,而复制生产出来的软件质量是相同的。设计出来的软件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也不会报废,通过修改、测试,还可以将“报废”的软件“修复”,投入正常运行。可见软件的质量保证机制比硬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三、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有形的物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硬件产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构成中设计、生产环节占绝大部分,而售后服务只占少部分。软件生产主要靠脑力劳动。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中人力资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软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研制成功后,产品生产就简单了,通过复制就能批量生产。四、软件产品的失败曲线与硬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存在老化和折旧问题。当一个硬件部件磨损时可以用一个新部件去替换他。硬件会因为主要部件的磨损而最终被淘汰。对于软件而言,不存在折旧和磨损问题,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永远使用下去。但是软件故障的排除要比硬件故障的排除复杂得多。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软件设计或编码的错误所致,必须重新设计和编码才能解决问题。软件在其开发初始阶段在很高的失败率,这主要是由于需求分析不切合实际或设计错误等引起的。当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被纠正后,其失败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该软件被废弃不用。在软件进行大的改动时,也会导致失败率急剧上升。五、大多数软件仍然是定制产生的硬件产品一旦设计定型,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和流程管理也就确定下来,这样便于实现硬件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成批生产。由于硬件产品具有标准的框架和接口,不论哪个厂家的产品,用户买来都可以集成、组装和替换使用。尽管软件产品复用是软件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几家领军软件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软件组件复用的技术标准。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大范围使用软件替代品。大多数软件任然是为特定任务或用户定制的。扩展资料:硬件:计算机的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总称。计算机的硬件应包括5个基本部分,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异。运算器应能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存储器不仅能存放数据,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计算机应能区分是数据还是指令。控制器应能自动执行指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输人、输出设备与主机进行通信。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操作人员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人主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干预的情况下启动完成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软件:电脑的外观、主机内的元件都是看得见的东西,一般称它们为电脑的「硬件」,那么电脑的「软件」是什么呢?即使打开主机,也看不到软件在哪里。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听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没有软件,就像植物人一样,空有躯体却无法行动。当你启动电脑时,电脑会执行开机程序,并且启动系统」,然后你会启动「Word」程序,并且打开「文件」来编辑文件,或是使用「Excel」来制作报表,和使用「IE」来上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统、打开的程序和文件,都属于电脑的「软件」。软件包括:1、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包,面向问题的程序设计语言等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编译解释系统服务性程序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用的唯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种功能。2、硬件和软件无严格界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面。3、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参考资料:软件-百度百科硬件-百度百科
点型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有什么区别?
线型探测器探测器是线状分布,探测区域为探测器布置的路径形成连续的线状区域(早期不能判断具体报警位置,目前已有可测距的探测器,特别是光纤探测器可以有比较准确的报警位置)。主要有缆式感温探测器、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器等。探测器主要用于电缆桥架、隧道、电缆廊道、电缆沟、电气盘柜(随着电气火灾监控技术的应用,盘柜一般用的很少了)等适用于线状分布的区域或设备。线性探测器主要用于探测温度探测,探测器范围可以很长,缆式感温探测器一般不超过200米,光纤分布式距离较远。但探测器保护半径相对比较小,特别是缆式感温探测器,一般需要接触式S状布置在被保护设备上。线性探测器一般需有一个中继设备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探测器和中继设备可以不必与火灾报警控制器同一个生产厂)。点式探测器探测器为点式分布,每个探测器以探测器为圆心,以一定的保护半径形成一个独立的保护区域,因此探测区域具有准确的独立的探测空间。目前主要有感温、感烟、火焰等探测器。探测器主要用于高度低于12米的空间。根据选择的探测器不同,可用于探测温度、烟雾、火焰以及它们的组合。同一个生产厂的探测器可以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但不同生产厂一般不能互换。线型火灾探测器是相对于点型火灾探测器而言的。所谓线型火灾探测器是感知某一连续线路附近火灾产生的物理或化学现象的探测器。因此线型火灾探测器也可以分感烟、感温或感光探测器。但在工程实践中的成型产品主要有线型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和空气管线型差温火灾探测器。点型感烟探测器是以烟雾为主要探测对象,适用于火灾初期有阻燃阶段的场所。 感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燃烧或热介产生的固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根据烟雾粒子可以直接或间接改变某些物理量的性质或强弱,感烟探测器又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激光型、电容型半导体型等几种。
电气火灾监控主机EF-ACS/B128 是什么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EF-ACS/B128
本体构造及用途:由电源单元、滤波单元、微型计算机芯(包括算术逻辑部件、寄存器、控制电器、时钟发出器、存储器、辅助电路及内部总线)单元、通信单元、输入通道切换单元、输出单元、声报警、显元单元、汉字打印机及软件组成、用于监控中心数据处理、存储、显示、报警、控制及对外通信。
ACS是什么病的英文缩写?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x0d\x0a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x0d\x0a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x0d\x0a常用医学名称英文缩写解读\x0d\x0aABI:踝-指数\x0d\x0a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x0d\x0aACS:急性冠脉综合征\x0d\x0a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x0d\x0aADA:美国糖尿病协会\x0d\x0aAHA:美国心脏学会\x0d\x0aAKI:急性肾损伤\x0d\x0aALD:美国酒精性肝病\x0d\x0aARB:血管紧张素\x0d\x0aAN:镇痛剂肾病\x0d\x0aASH:美国高血压协会\x0d\x0aATN:急性肾小管坏死 \x0d\x0a\x0d\x0aBB:β-受体阻滞剂\x0d\x0aBHS:英国高血压学会 \x0d\x0a\x0d\x0aCA,CCB:钙拮抗剂\x0d\x0aCAD: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x0d\x0aCAPD: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x0d\x0a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x0d\x0aCHD:冠心病\x0d\x0aCHF:充血性心力衰竭\x0d\x0aCIN:慢性间质性肾炎\x0d\x0aCKD:慢性肾脏病 \x0d\x0aCRP:C-反应蛋白\x0d\x0aCRS: 心肾综合征\x0d\x0aⅠ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x0d\x0aⅡ型CRS:慢性心肾综合征\x0d\x0aⅢ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x0d\x0aⅣ型CRS:慢性肾心综合征\x0d\x0aⅤ型CRS:继发性心肾综合征\x0d\x0aCVD:心血管疾病\x0d\x0aCVVH: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x0d\x0aCTX:环磷酰胺\x0d\x0a\x0d\x0aDKD(新名称),DN(旧名称):糖尿病肾病 \x0d\x0aDPI:每日蛋白质摄入(饮食蛋白摄入)\x0d\x0aDM:糖尿病\x0d\x0aDNA:染色体 \x0d\x0a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0d\x0aDSP:舒张压\x0d\x0a\x0d\x0aECG:心电图\x0d\x0a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x0d\x0aESH:欧洲高血压学会\x0d\x0aESC:欧洲心脏学会 \x0d\x0aESRD:终末期肾病\x0d\x0a\x0d\x0aFSG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x0d\x0a\x0d\x0aGBM: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屏障\x0d\x0aGC:糖皮质激素 \x0d\x0aGFR:肾小球滤过率 \x0d\x0a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x0d\x0a\x0d\x0aHBV-GN: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x0d\x0aHD:血液透析\x0d\x0a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x0d\x0aHR:危害/险比\x0d\x0aHRS:肝肾综合征\x0d\x0a\x0d\x0aIDF:国际糖尿病联盟\x0d\x0aIDDM: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 \x0d\x0aIFG:空腹血糖受损\x0d\x0aIHD:间断血液透析\x0d\x0aIRRT: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x0d\x0aIMN:特发性膜性肾病\x0d\x0a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x0d\x0a\x0d\x0aJNC:美国高血压预防、监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x0d\x0a\x0d\x0aLN: 狼疮性肾炎\x0d\x0aLPD:低蛋白饮食\x0d\x0aLVH:左心室肥厚\x0d\x0a\x0d\x0aMAU:微量白蛋白尿\x0d\x0aMCD:微小病变肾病\x0d\x0aMI:非致死性心肌梗死\x0d\x0aMetS:代谢症候群\x0d\x0aMHD:维持性血液透析\x0d\x0a\x0d\x0a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x0d\x0aMPG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x0d\x0aMS:代谢综合征\x0d\x0aMsPG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x0d\x0aMN:膜性肾病 \x0d\x0a\x0d\x0aNICE/BHS: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和英国高血压学会(BHS)\x0d\x0aNIDDM: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x0d\x0aNKF:美国肾脏基金会\x0d\x0aNS:肾病综合征\x0d\x0aNSAIDs:非甾体类镇痛剂\x0d\x0a\x0d\x0aOD:亚临床器官损害\x0d\x0a\x0d\x0aPAD:周围血管疾病\x0d\x0aPC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x0d\x0aPCR:蛋白分解率\x0d\x0aPD:腹膜透析\x0d\x0aPPG:餐后血糖\x0d\x0aPTH:甲状旁腺素\x0d\x0aPVD:周围血管病变\x0d\x0a\x0d\x0aRAS:血管紧张素系统 \x0d\x0a\x0d\x0aSBP:收缩压\x0d\x0aSLE:系统性红斑狼疮\x0d\x0a\x0d\x0a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x0d\x0a\x0d\x0aVLPD:极低蛋白饮食 \x0d\x0a\x0d\x0aWHO:世界卫生组织
acs是什么缩写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由冠状动脉急性阻塞所致。其后果取决于血管阻塞的程度和部位,表现从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I,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I,STEMI)以及心源性猝死。以上不同类型症状类似(猝死除外),包括胸部不适伴或不伴气促、恶心和出汗。诊断是依据心电图(ECG)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硝酸酯类、beta阻滞剂,对于STEMI,还包括急诊再灌注治疗(纤溶药物、经皮介入治疗或偶尔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电车上ACS属啥功能
ACS为智能补电系统。ACS智能补电系统采用最新高科技数字集成技术、ACS是小刀电动车的智能补电系统。该系统可以将行使过程中的动能部分转化为电能。当电动车的道电量耗尽时,只需一键启用小刀电动车的回ACS智能补电系统,就能继续行驶五到十公里,用户可到家或就近进行充电。ACS是指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实现对电动车能源最大化使用;而这部分电能不会被立即使用掉,而是通过专业技术被存储起来了。扩展资料:小刀电动车按钮指示说明转向灯功能按钮使用行车过程中需要左右转向时,用于警示后侧方车辆。远近光灯功能按钮使用用于调节远光灯和近光灯,夜晚行车,与对向车辆或行人相遇时请及时将远光灯切换成近光灯。双闪功能按钮使用行车途中遇突发事故,需要停靠在路边时,请打开双闪,以此提醒过往车辆,避免造成人身伤害。修复键功能按钮使用修复键,是小刀独家智能故障识别系统,能随时随地、全方位监控车体部件的运转状态,能在爱车发生故障时发出语音提示并自动修复故障,使出行更顺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刀电动车
电动车acs是什么功能
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关于“电动车acs是什么功能”的相关知识。电动车ACS按钮功能是电动车的智能供电和自动离合功能。一旦汽车电池电量不足,车主可以开启ACS开关,电动车就会启用车上的备用电源,保证电动车能过够行驶到最近的充电站点。此外开启ACS按键的同时,也开启了电动车的自动离合功能,电动车会根据剩余电量的多少,自动调控电动车的挡位,从而保护电池,避免过载。安装有ACS功能的电动车,会把电动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刹车或者下坡时,会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也就是电动车的电机此时在电动车惯性驱使下,带动电机运动发电,从而实现对电动车电量最大化利用。并且这部分电量不会被立即使用掉,而是通过软件设置让这部分电量存储起来。当电动车在没电的情况下打开ACS,这部分电量被转化而来的电能还可以让电动车继续行驶一段时间。百万购车补贴
acs是什么意思
acs的意思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定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类:(STEMI):STEMI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NSTEACS):根据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主要为心脏肌钙蛋白cTn)测定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问题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UA):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种:静息型心绞痛,常发作于休息时,持续时间通常>20分钟。初发型心绞痛,通常在首发症状1~2月内,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恶化型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动性心绞痛的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疼痛更剧烈、时间更长更频繁。主要症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1、疼痛胸痛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通常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久,可达数十分钟,休息时也可发作。2、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机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问题(STEMI):1、疼痛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半小时以上,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喝。2、全身症状例如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计数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疼痛严重程度与休克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达到39℃,持续约一周。
电脑开机自检,说c盘需要检查。自检到11%就不动了。
1.坏扇区(也称缺陷扇区)
指不能被正常访问或不能被正确读写的扇区。一般表现为:高级格式化后发现有“坏簇(Bad Clusters);用SCANDISK等工具检查发现有“B”标记;或用某些检测工具发现有“扇区错误提示”等。
一般每个扇区可以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字节不正常,该扇区就属于缺陷扇区。每个扇区除了记录512字节的数据外,另外还记录有一些信息:标志信息、校验码、地址信息等,其中任何一部分信息不正常都导致该扇区出现缺陷。
多数专业检测软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时,都有类似的错误信息提示,常见的扇区缺陷主要有几种情况:
①校验错误(ECC uncorrectable errors,又称ECC错误)。系统每次在往扇区中写数据的同时,都根据这些数据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生成一个校验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并将这个校验码记录在该扇区的信息区内。以后从这个扇区读取数据时,都会同时读取其校检码,并对数据重新运算以检查结果是否与校检码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这个扇区正常,存放的数据正确有效;如果不一致,则认为该扇区出错,这就是校验错误。这是硬盘最主要的缺陷类型。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有:磁盘表面磁介质损伤、硬盘写功能不正常、校验码的算法差异。
②IDNF错误(sector ID not found),即扇区标志出错,造成系统在需要读写时找不到相应的扇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系统参数错乱,导致内部地址转换错乱,系统找不到指定扇区;也有可能是某个扇区记录的标志信息出错导致系统无法正确辨别扇区。
③AMNF错误(Address Mark Not Found),即地址信息出错。一般是由于某个扇区记录的地址信息出错,系统在对它访问时发现其地址信息与系统编排的信息不一致。
④坏块标记错误(Bad block mark)。某些软件或病毒程序可以在部分扇区强行写上坏块标记,让系统不使用这些扇区。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不一定是硬盘本身的缺陷,但想清除这些坏块标记却不容易。
2.磁道伺服缺陷
现在的硬盘大多采用嵌入式伺服,硬盘中每个正常的物理磁道都嵌入有一段或几段信息作为伺服信息,以便磁头在寻道时能准确定位及辨别正确编号的物理磁道。如果某个物理磁道的伺服信息受损,该物理磁道就可能无法被访问。这就是“磁道伺服缺陷”。一般表现为,分区过程非正常中断;格式化过程无法完成;用检测工具检测时,中途退出或死机,等等。
3.磁头组件缺陷
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包括磁头磨损、磁头接触面脏、磁头摆臂变形、音圈受损、磁铁移位等。一般表现为通电后,磁头动作发出的声音明显不正常,硬盘无法被系统BIOS检测到;无法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发现从前到后都分布有大量的坏簇,等等。
4.系统信息错乱
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一般表现为,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操作。如某些系列硬盘的常见问题:美钻二代系列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马达停转;Fujitsu MPG系列在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却检测不到;火球系列,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Western Digital的EB、BB系列,能被系统检测到,却不能分区格式化,等等。
5.电子线路缺陷
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部分线路断路或短路,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有部分可以通过观察线路板发现缺陷所在,有些则要通过仪器测量后才能确认缺陷部位。一般表现为硬盘在通电后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磁头寻道不正常,等等。
6.综合性能缺陷
有些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芯片特性改变;或者有些硬盘受震动后物理结构产生微小变化(如马达主轴受损);或者有些硬盘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终导致硬盘稳定性差,或部分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一般表现为,工作时噪音明显增大;读写速度明显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盘大量出现类似故障;某种故障时有时无等等。
二、厂家处理缺陷的方式
厂家如何保证新硬盘不会被检测到缺陷呢?返修的硬盘又如何处理缺陷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硬盘工厂的一些基本处理流程:
1.在生产线上装配硬盘的硬件部分,用特别设备往盘片写入伺服信号(Servo write)。
2.将硬盘的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格式化,并向系统保留区写入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系统保留区一般位于硬盘0物理面的最前面几十个物理磁道。写入的程序模块一般用于硬盘内部管理,如低级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监控程序、自动修复程序等等。写入的参数多达近百项:如型号、系列号、容量、口令、生产厂家与生产日期、配件类型、区域分配表、缺陷表、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表等等,数据量从几百KB到几MB不等。有时参数一经写入就不再改变,如型号、系列号、生产时间等;而有些参数则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由内部管理程序自动修改,如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记录等。也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随意读取、修改写入硬盘中的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
3.将所使用的盘片表面按物理地址全面扫描,检查出所有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并将这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按实际物理地址记录在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这个扫描过程非常严格,能把不稳定不可靠的磁道和扇区也检查出来,视同缺陷一并处理。现在的硬盘密度极高,盘片生产过程再精密也很难完全避免缺陷磁道或缺陷扇区。一般新硬盘的P-list中都有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个缺陷记录。P-list是保留在系统保留区中,一般用户是无法查看或修改的。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可以查看或修改大部分硬盘中的P-list。
4.系统调用内部低级格式化程序,根据相应的内部参数进行内部低级格式化。在内部低级格式化过程中,对所有的磁道和扇区进行编号、信息重写、清零等工作。在编号时,采用跳过(skipped)的方法忽略掉记录在P-list中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保证以后用户不会也不能使用到那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因此,新硬盘在出售时是无法被检测到缺陷的。如果是返修的硬盘,一般就在厂家特定的维修部门进行检测维修。
什么是硬盘的磁道和扇区?磁道是磁盘一个面上的单个数据存储圆圈。如果将磁道作为一个存储单元,从数据管理效率来看实在是太低了,因此,磁道被分成若干编上号的区域,称之为扇区。这些扇区代表了磁道的分段(如图)。在PC系统中,通过标准格式化的程序产生的扇区容量都为512字节。这里大家需注意的是“扇区”与“簇”的关系,“簇”是操作系统在读或写一个文件时能处理的最小磁盘单元,一个簇等于一个或多个扇区。
硬盘各部位常见故障汇总
1)硬盘的供电:硬盘的供电取自主机的开关电源,四个接线柱的电压分别为:红色为正5V,黑色为地线,黄色为正12V,通过线性电源变换电路,变换为硬盘正常工作的各种电压。硬盘的供电电路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硬盘不能工作。故障现象往往表现为不通电、硬盘检测不到、盘片不转、磁头不寻道等。供电电路常出问题的部位是:插座的接线柱、滤波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电感、保险电阻等。
2)接口:接口是硬盘与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通路,接口电路如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硬盘检测不到、乱码、参数误认等现象。接口电路常出故障的部位是接口芯片或与之匹配的晶振坏、接口插针断或虚焊或脏污、接口排阻损坏,部分硬盘的接口塑料损坏导致厂家不予保修。
3)缓存:用于加快硬盘数据传输速度,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硬盘不被识别、乱码、进入操作系统后异常死机等现象。
4)BIOS:用于保存与硬盘容量、接口信息等,硬盘所有的工作流程都与BIOS程序相关,通断电瞬间可能会导致BIOS程序丢失或紊乱。BIOS不正常会导致硬盘误认、不能识别等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
5)磁头芯片:贴装在磁头组件上,用于放大磁头信号、磁头逻辑分配、处理音圈电机反馈信号等,该芯片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磁头不能正确寻道、数据不能写入盘片、不能识别硬盘、异响等故障现象。
6) 前置信号处理器:用于加工整理磁头芯片传来的数据信号,该芯片如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不能正确识别硬盘的故障现象。
7)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前置信号处理器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解码或接收计算机传过来的数据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编码。
8)电机驱动芯片:用于驱动硬盘主轴电机和音圈电机。现在的硬盘由于转速太高导致该芯片发热量太大而损坏,据不完全统计,70% 左右的硬盘电路路障是由该芯片损坏引起。
9)盘片:用于存储硬盘数据,轻微划伤时可通过软件按一定的算法解码纠错,严重划伤时,数据不可恢复。
10)主轴电机:用于带动盘片高速旋转,现在的硬盘大多使用液态轴承马达,精度极高,剧烈碰撞后可能会使间隙变大,读取数据变得困难、异响或根本检测不到硬盘。该故障现象需用专用设备才能读取里面的数据。
11)磁头:用于读取或写入硬盘数据,受到剧烈碰撞时易于损坏,导致不认硬盘。硬盘受到碰撞后受损可能性更大的是磁头。
12)音圈电机:闭环控制电机,用于把磁头准确定位在磁道上。该电机较少损坏。
13)定位卡子:用于使磁头停留在启停区,IBM等系列的硬盘的卡子易错位,导致磁头不能正常寻道。在无开盘维修条件的情况下,可按一定的角度适当敲击硬盘,使卡子回复到正确位置。
硬盘基础知识
一、容量
容量恐怕是最能体现硬盘发展速度的了,从当初IBM发布世界上第一款5MB容量的硬盘到现在,硬盘的容量已经从几十、几百MB增加到了上百GB,硬盘容量的增加主要通过增加单碟容量和增加盘片数来实现。单碟容量就是硬盘盘体内每张盘片的最大容量,每块硬盘内部有若干张碟片,所有碟片的容量之和就是硬盘的总容量。比如希捷酷鱼Ⅳ 60GB硬盘,其单碟容量为40GB,由两张碟片组成,其中一张为40GB(双面)、另一张为20GB(单面)。
1、 硬盘的发展突破了多次容量限制
单碟容量的增长可以带来三个好处:第一是硬盘容量的提高。由于硬盘盘体内一般只能容纳4到5张碟片,所以硬盘总容量的增长只能通过增加单碟容量来实现;二是传输速度的增加,因为盘片的表面积是一定的,那么只有增加单位面积内数据的存储密度。这样一来,磁头在通过相同的距离时就能读取更多的数据,对于连续存储的数据来说,性能提升非常明显;三是成本下降。举例来讲,同样是40GB的硬盘,若单碟容量为10GB,那么需要4张盘片和8个磁头,要是单碟容量上升为20GB,那么需要2张盘片和4个磁头,对于单碟容量达40GB的硬盘来说,只要1张盘片和2个磁头就够了,能够节约很多成本。目前硬盘单碟容量正在飞速增加,但硬盘的总容量增长速度却没有这么快,这正是增加单碟容量并减少盘片数的结果,出于成本和价格两方面的考虑,两张盘片是个比较理想的平衡点。
不过单碟容量的飞速增加也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是AMR(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各项异性磁阻)的薄膜的电阻变化量有一定限度,所以AMR磁头的灵敏度也存在极限—— 476Mbit~794Mbit/平方厘米;其次是硬盘的总容量受到28bit寄存器的限制,最多只能达到137.4GB。
2、GMR巨磁阻磁头
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磁头与AMR磁头一样,核心是一片特殊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磁阻元件连接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通过这种微小的变化就可以读出盘片上记录的数据。只不过GMR磁头使用了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和多层薄膜结构,比AMR磁头更为敏感,相同的磁场变化能引起更大的电阻值变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GMR磁头的存储密度能够达到1.55Gbit~6.2Gbit/平方厘米以上。
3、Big Drives
硬盘的容量及扇区地址与三个方面息息相关:柱面数(Cylinder)、磁头数(Head)和扇区数(Sector),统称CHS。这三个数值的寄存器位数决定了硬盘的最大容量,目前这3个寄存器的位数分别为16bit、8bit、4bit,总计28bit。这样即使是通过LBA寻址方式,也只能访问268,435,455个扇区,按每扇区512字节计算,总容量约为137.4GB。鉴于此种状况,迈拓(Maxtor)提出了一种叫做Big Drives的解决方案,为CHS的每个数值分配了一个16bit的寄存器,一共48bit,这样算来通过LBA寻址方式就能访问281,474,976,710,655个扇区,最大容量高达144PetaByte,合144,000,000GB。
二、转速
转速是指硬盘内盘片转动的速度,单位为RPM(Round Per Minute,转/分钟),有时也简写成“转”。目前市场上IDE硬盘的转速主要分5400RPM和7200RPM两种,当初昆腾曾经推出过两个转速分别为4400RPM和4500RPM的硬盘系列——lct15和lct20,但由于价格及发热量并没有比5400RPM硬盘降低多少,而性能却有所下降,因此没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
从测试及实际应用等各个方面来看,5400RPM硬盘和7200RPM硬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性能差距,不过7200RPM硬盘的发热量、噪音以及性价比等方面均比5400RPM硬盘略逊一筹,而且现在的应用软件对于硬盘速度的要求并不很高,5400RPM硬盘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需要。况且随着单碟容量大幅度提升,转速对硬盘整体性能的影响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大了,当初希捷U6系列硬盘推出之时,高达40GB的单碟容量使它在持续传输率等方面甚至比部分7200RPM的硬盘还要强。所以今后IDE硬盘的转速仍然会保持在现在的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
三、缓存
缓存(Cache Buffer)的大小也是影响硬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硬盘的缓存主要起三种作用:一是预读取。当硬盘受到CPU指令控制开始读取数据时,硬盘上的控制芯片会控制磁头把正在读取的簇的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读到缓存中(由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时是比较连续的,所以读取命中率较高),当需要读取下一个或者几个簇中的数据的时候,硬盘则不需要再次读取数据,直接把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可以了,由于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达到明显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当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虽然对于写入数据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在缓存里的时候突然掉电,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对于这个问题,硬盘厂商们自然也有解决办法:掉电时,磁头会借助惯性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零磁道以外的暂存区域,等到下次启动时再将这些数据写入目的地;第三个作用就是临时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数据。有时候,某些数据是会经常需要访问的,硬盘内部的缓存会将读取比较频繁的一些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再次读取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直接传输。
硬盘缓存的大小决定了可存放数据的多少,但并不是说缓存越大性能就一定越好。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多在2MB左右,没有配备更大容量的缓存主要是出于缓存算法的考虑,更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不会有多大提升。当然更大的缓存也是未来硬盘的一个发展方向,西部数据(WD)就推出了一款缓存容量高达8MB的硬盘产品,其性能表现请参考后面的评测部分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硬盘的型号
硬盘的型号是很多消费者难以把握的,部分JS简单地更换包装盒就能将产品卖到更高的价钱。更为棘手的是,诸如转速、缓存容量、接口等技术指标在使用时很难立即感受出来,因此很多上当受骗的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其实,只要我们掌握硬盘编号的规则,分辨不同产品是很容易的。
1. Seagate
Seagate硬盘的编号比较简单,而且提供的信息很少。以编号为ST340016A的酷鱼IV 40GB硬盘为例,其编号可以分解为ST-X-XXXXX-X,意义如下:
ST代表希捷硬盘;
3代表是3.5英寸硬盘;
40016代表容量为40016MB;
A代表为ATA接口,如果是Serial-ATA接口,那么此处为AS。
很明显,我们无法通过编号来区别Seagate硬盘的具体类型。对此,我们唯一的办法也只能通过产品表面的标识进行辨认,好在Seagate的标识还是相当清楚。
2. Maxtor
相对而言,Maxtor的硬盘编号就要清晰得多。其编号由4部分组成:产品型号+硬盘容量+接口类型+磁头数。以编号为6Y080L1的金钻九代为例,我们将其分解为XX-XXX-X-X,意义如下:
6Y:表示产品型号。4D/4K/4G代表星钻三代,4R代表星钻四代,2B代表美钻二代,6L代表金钻七代,6E代表金钻八代,6Y代表金钻九代;
080:表示硬盘容量,单位是GB;
L:表示缓存容量、接口及主轴马达类型。H代表ATA100接口、2MB缓存,J代表 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滚珠轴承马达,L代表ATA133接口、2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P代表ATA133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M代表Serial-ATA接口、8MB缓存并使用液态轴承马达。
1:表示磁头数。
3. WD
WD硬盘的编号结构简单而且信息丰富。如WD1800JB可以分解为XX-XXXX-X-X,意义如下:
WD:表示WD硬盘;
1800:表示容量,后面一个“0”不看;
J:表示表示转速及缓存容量。A代表5400RPM、2MB缓存;B代表7200RPM、2MB缓存;J代表7200RPM、8MB缓存;
B:表示外部接口。A代表ATA66,B代表Ultra ATA100。
4. 三星
三星硬盘的标号也很简单,以SV6003H为例,可以分解为X-X-XXX-X-X,意义如下:
S:表示SpinPoint家族;
V:表示转速。V代表5400RPM,P代表7200RPM;
600:代表容量,后面一个“0”不看;
3:表示磁头数;
H:表示外部接口。D代表ATA66,H代表Ultra ATA100。
硬盘识别
目前,市面上的硬盘品牌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规模较大的厂商也无非就是IBM、昆腾(Quantum)、西捷(Seagate)等几家“名牌老字号”,不过,随着硬盘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对于各品牌硬盘型号的编号大多数用户已经难以解读。
其实,每个厂家的每款硬盘编号都有其一定的内在规律,而每串编号也都代表着硬盘本身特定的含义,而通过这些复杂的编号,用户可以更确切的了解硬盘的各种性能指标,包括接口类型、转速、容量、缓存等。
IBM
IBM的每一个产品又分为多个系列,其硬盘产品的命名方式为:“产品名+系列代号+接口类型+盘片尺寸+转速+容量”。
以Deskstar 22GXP的13.5GB硬盘为例,该硬盘的型号为:DJNA-371350,字母D代表Deskstar产品,JN代表Deskstar 25GP与22GP系列,A代表ATA接口,3代表3英寸盘片,7代表7200RPM产品,最后4位数字为硬盘容量13.5GB。
IBM系列代号(IDE)含义如下:TT=Deskstar 16GP或14GXP;JN=Deskstar 25GP或22GXP;RV=Ultrastar 18LZX或36ZX。 接口类型含义如下:A=ATA,S与U=Ultra SCSI,Ultra SCSI Wide,Ultra SCSI SCA,增强型SCSI,增强扩展型SCSI(SCA),C=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连续存储体系SCSI,L=光纤通道SCSI。
Maxtor(迈拓)
Maxtor硬盘的编号规则是:“首位+容量+接口类型+磁头数”。Maxtor从钻石四代开始,其首位数字就为9,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大家现在能够在市场上见到的Maxtor硬盘其首位数字大多数都是9。
另外,比较特殊的是Maxtor编号中有磁头数这一概念,因为Maxtor硬盘是大打单碟容量的发起人,所以其硬盘的型号中要将单碟容量的磁头数体现出来。单碟容量=2×硬盘总容量/磁头数,以金钻三代(DiamondMax Plus6800)10.2GB的硬盘为例说明:该硬盘型号为91024U3,9是首位,1024是容量,U是接口类型UDMA/66,3代表该硬盘有3个磁头,也就是说其中的一个盘片是单面有数据,这个单碟容量是2X10.2/3=6.8GB。Maxtor硬盘接口类型字母含义:A=PIO模式,D=UDMA/33模式,U=UDMA/66模式。
Seagate(希捷)
希捷的硬盘系列从低端到高端的产品名称分别为:U4系列、Medalist(金牌)系列、U8系列、Medalist Pro(金牌Pro)系列、Barracuda(酷鱼)系列、Barracuda II(酷鱼 II)系列、Barracuda III(酷鱼 III)系列。其中Medalist Pro、Barracuda(酷鱼)系列、Barracuda II(酷鱼 II)系列与Barracuda III(酷鱼 III)系列是7200RPM的产品,其他的是5400RPM的产品。
硬盘的型号均以ST开头,现以酷鱼10.2GB硬盘为例说明。该硬盘的型号是:ST310220A,在ST后第一位数字是代表硬盘的尺寸,3就是该硬盘采用3.5英寸的盘片,3后面的1022代表的是该硬盘的格式化容量是10.22GB,最后一位数字0是代表7200RPM产品。这一点不要与希捷以前的入门级产品Medalist ST38240A混淆。大多数希捷的Medalist Pro系列,以0结尾的产品均代表7200RPM硬盘,其他数字结尾(包括1、2)代表5400RPM产品。位于型号最后的字母是硬盘的接口类型。希捷硬盘的接口类型字母含义如下: A=ATA UDMA/33或UDMA/66 IDE接口; AG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ATA接口硬盘; W为Ultra Wide SCSI,其数据传输率为40MB/s; N为Ultra Narrow SCSI,其数据传输率为20MB/s; 而ST34501W/FC和ST19101N中的FC(Fibre Channel)表示光纤通道,可提供高达100MB/s的数据传输率,并且支持热拔插。
Quantum(昆腾)
昆腾硬盘的型号一般在盘体的条形标记上,可以在硬盘接口附近的外盘盖上找到。以EX64A012为例,其前两位的字母时表示硬盘类型,该例中EX指火球EX系列。第三四位的数字表示次硬盘的容量。第五位的字母是表示接口类型。接口字母的不同含义是这样的:A=ATA(IDE),S=SCSI,50-pin Sigle Ended;W=SCSI Wide,68-pin Sigle Ended;D=SCSI Wide,68-pin Differ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