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都分别代表什么?
1、红色脸谱红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忠贞、英勇的角色,如关羽。红色脸谱,一般都是忠勇侠义、有血性的正面角色。2、黑色脸谱京剧脸谱中,黑色一般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拯。同时黑色脸谱也是孔武有力、粗鲁豪放的象征,比如三国猛将张飞。3、白色脸谱白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阴险、奸诈的角色。白色脸谱多为狡诈、阴险、刚愎自用等反面人物形象,比如说三国奸雄曹操,明朝的严嵩等;另外年迈的老人、太监也使用白色脸谱。4、黄色脸谱黄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凶猛、残暴的角色,如典韦。黄色脸谱同时代表着性格暴躁、勇猛善战,比如春秋时期的廉颇等;还有彪悍凶猛、残忍的含义,如隋朝的宇文成都,宋朝的义军领袖杨么等。5、蓝色脸谱蓝色脸谱代表着桀骜不驯、骁勇善战,比如清代盗御马的反清义士窦尔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武。6、紫色脸谱紫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沉着稳重的角色,如常遇春。另外紫色脸谱有庄重、正义的含义,如秦朝的著名刺客专诸,三国名将张郃等。7、粉红色脸谱粉红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年老的忠贞角色,如廉颇。8、金色脸谱金色脸谱表示神秘、威武、庄严,一般都是神仙人物,如释迦摩尼、二郎神。9、绿色脸谱绿色脸谱含义为勇猛、莽撞,如一些绿林好汉。10、银色脸谱银色脸谱一般为妖精、妖怪等怪力乱神的形象。
京剧中的脸谱都有哪些类型?
说白了戏曲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中男明星的五彩缤纷的妆面。这类脸部美术绘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净(花脸)和丑。其方法、色调和类型都具备一定的格式。观众们从戏曲脸谱上能够看得出这一角色是个英雄或是恶人,聪明或愚昧无知,受人青睐或让人厌倦。戏曲那美丽大方的京剧脸谱,在不计其数的中国话剧表演化妆中,拥有与众不同的危害。戏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大其词性”而出名。根据应用夸张、形变的图示来主要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一般,二只双眼、前额和脸颊被画成搜索引擎蜘蛛、粉蝶或燕子翅膀状,再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作出所必须的脸部实际效果。1、整脸:一种色彩为核心色,用夸张的皮肤的颜色,再勾勒眉眼口鼻周边及细腻的脸部肌肉纹。2、三块瓦脸:又叫“三块窝脸”,是在全部脸部的基本上再夸张眉、眼、鼻的画片,用线条勾画出二块眉,一块鼻腔,因而 称三块瓦脸。它又分“正三块瓦”“尖三瓦”“花三瓦”“老三瓦”等。3、十字店面:由三片瓦朝向外发展趋势,其特点是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从月亮门一直勾住鼻头下列,为此色条代表故事情节。色条基本色与眼圈组成“十”字,故名“十字店面”,又分“花十字门”、“老十字门”。4、六分脸:特点是将脑门基本色缩到一条色条,言过其实眉形,白眉型占十分之四,色彩三原色占十分之六。六分脸,又被称为脸面。5、碎花脸:由“花三片瓦脸”演变而成,储存色彩三原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颜色丰富多彩,构图法则多种多样,线条碎碎,故称“碎花脸”。6、歪脸:关键用于夸张找打手的五官倾斜,长相丑陋,特点便是勾法不一样,给人一种歪斜感。7、僧人脸:「僧人」,别名僧人脸。其特点为腰、眶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一舍利子圆光或九点,表明佛教皈依。8、太监脸:专制型,具体表现势力害人害己的宦官,色调仅有白红二种,方法相近“整脸”与“三块瓦脸”,仅仅一种用权者害人害己的宦官。脑门部和两腮肥大的纹理,具体表现了娇惯脑满肠肥的模样。9、元宝脸:脑门和脸颊各色各样,其形近元宝,故称“元宝”。可分成「一般元宝脸」、「倒元宝脸」、「花元宝脸」。10、戏剧脸:神话故事一般用以戏剧表演,其构图方式和颜色都是以每一个小精灵神怪的企业形象特点来考虑到,没有固定不动的谱式。如何肖像不像像,不可以太过写实性,重视“意到笔不上”,重在“栩栩如生”,让观众们掌握哪一种神怪所产生的转变。11、神仙脸:由“全方位”“三面三面”发展趋向而成,关键用于主要表现神、佛的长相,构图法则起法。关键用元、银色,或加上勾金、银色外框及涂颜色块,以表明高雅的威势。12、丑角脸:别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在鼻梁管理处涂上一层奶白色的“军床”,用动漫动漫漫画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角色的喜剧电影特点。13、小妖精脸:“小妖精脸”具体表现了神话故事中的天将小妖精等游戏角色。戏曲脸谱的这两个种类,别称“随便脸”。14、英雄脸:“英雄脸”并不是指著名人物的脸,只是指在剧里饰演拳师和找打手的人物角色。整脸:一种色彩为核心色,用夸张的皮肤的颜色,再勾勒眉眼口鼻周边及精美的脸部肌肉纹。
京剧脸谱的含义是什么?
京剧脸谱是指京剧演员脸上的化妆图案,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在京剧中,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称之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图案的程式化,与角色性格的密切关系。特点: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京剧脸谱代表人物10个是什么?
1、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2、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3、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4、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5、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6、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7、绿色脸象征刚勇、强横、猛烈、暴躁等性格、草莽英雄 。如程咬金、青面虎等。8、黄色脸象征武将骁勇善战、残暴、剽悍、凶猛、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如典韦、宇文成都等。9、银色脸象征神怪戏里小妖或是神将,有玉皇大帝,还有惠岸行者,也就是木吒。10、粉色脸象征年迈的红脸人物,如《取洛阳》中的苏献,《盘河战》中的袁绍,《四杰村》中的花振芳等。
京剧脸谱代表人物10个是什么?
红色一般: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例如关公等,黑色一般: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一般: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紫色一般: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金色一般:神仙高人,银色神仙,妖怪,绿色一般: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秦桧。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谱形式。 勾脸: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敷银,华丽无比,抹脸: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京剧脸谱各代表什么人物性格
1、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吕马通:《亡乌江》关羽(红整脸)。 2、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张飞(黑十字门蝴蝶脸)。 3、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曹操(白整脸)。 4、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14/15/1589440802792540 5、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其他:面色不好,丑陋。张合(紫三块瓦脸)。 6、黄色的脸谱 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7、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大鹏(金色象形脸)。 8、绿色的脸谱 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程咬金、公孙胜等勇猛,莽撞。其他:绿林好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所代表的各种颜色分别说明了人物怎样的形象与性格呢?
京剧脸谱的颜色可分为十类。:红,白,黑,黄,蓝,绿,紫,粉红,金和银。经济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和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自然条件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公会是以生活为依据的,也是生活的概括。同时脸谱的不同的颜色也不对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先说红色,红色代表中勇正直,一搏云天,精忠报国。有血性。其实红色脸谱最初只是为了表明人物白的肤色。而很多肤色红黑的角色都非常忠勇正直,这样推广而知。就开始用红色代表中勇,并为中永良将有道神仙勾画红色脸谱。黑色:黑色表示刚正,鲁莽,勇猛,初中有戏。代表人物如包拯,张飞,项羽,李逵。黑色最初也是用来表示人物肤色的包工化黑脸表明他的皮肤黑随着包拯铁面无私的公正形象备受推崇,黑色也就象征为一种性格的表征,经过延伸后,黑色脸谱一般用于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以及性格豪爽刚毅而勇勇猛的人物。白色表示奸诈狠毒,效力藏刀功于心计,如曹操,秦桧。赵高,董卓。白脸分为粉白脸和油,白脸粉,白脸又称抹脸,用白粉涂在脸上,意为不以真面目见人,意为讽刺。同时也是奸臣之人所画的白脸。黄色表示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富有心机,例如典韦,宇文成都。绿色表示妖魔鬼怪,例如蝎子精。紫色代表树木稳重,富有正义感,例如荆轲。粉红代表年迈老弱金和银表示神秘,高贵,庄严,代表妖神佛一类,例如如来佛祖和孙悟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只是体现在唱戏的脸谱上。脸谱是一种图案化的化妆艺术。更是一种具有民具有民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
京剧脸谱表示忠勇义烈的是什么颜色
1、京剧脸谱中表示“忠勇”是红色。
2、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
(1)红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羽、姜维、黄盖等。
(2)黄脸:表示人物性格猛烈,如宇文成都、廉颇;表示文士内有心计。
(3)黑脸:表示人物的公正无私,暴躁、鲁莽、耿直,如包拯、张飞。
(4)白脸:表示奸诈、阴险、居心叵测,如曹操、赵高。
(5)蓝脸:表示粗犷、勇猛,教黑脸更有强烈性格,如马武、窦尔敦。
(6)绿脸:表示顽强、暴躁,如王彦章。
(7)紫脸: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如杨延昭。
(8)金、银色脸: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
京剧脸谱的丑角脸或小妖脸的介绍
1、丑角脸:在长期的戏曲发展史上.丑角的化妆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行为的不同和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脸谱。其中最典型的是方巾丑,脸部中央用白粉勾画—幅“豆腐块儿”型的白粉脸。因此观众一看见这块“豆腐块儿”就知道这个演员是丑角。2、小妖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一门艺术,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小妖脸是其中的一种。扩展资料:起源: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的说法,脸谱起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物,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妖脸百度百科--丑角脸
鲁智深京剧造型特点
鲁智深是京剧经典剧目《拳打镇关西》、《桃花村》、《野猪林》中的代表人物,表现的均是其热心助人、慷慨仗义的事迹。 京剧中的鲁智深脸谱,是脸谱种类僧道脸的代表。僧道脸多白底色,勾腰子眼窝,花鼻窝,花嘴岔,脑门勾红色舍利。鲁智深脸谱,白脸上一对争臂相向螳螂眉,既象征鲁智深的怒目,又寓意豪爽、好斗的精神。宽额大脸,络腮虬髯,尽显其性情耿直,不受拘束。头戴戒箍,颈挂佛珠,额中一点舍利圆光,眉上几点戒疤,暗指其救人于水火的菩萨性格。脸谱神情明朗,描画端正,体现其豁达淡定的处世态度。怒目而视,表达其嫉恶如仇的强烈情感。这些特征加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爱憎分明,扶危济困的化身形象。
郭德纲相声《华容道》里面京剧那段华容道关羽唱的是什么词?
京剧《华容道》主要角色:
关羽:红生
曹操:净
京剧《华容道》情节:
关公曾
客曹操处,曹操爱其义勇,敬礼备至。及曹操兴兵大下江南,为诸葛亮、周瑜大败于赤壁。诸葛亮调遣诸将,截其归路,独遗关羽。关羽不服,诘所以不见用之故,
诸葛亮谓曹操必走华容归许都,如用公守此,必顾私恩而误大事。关公谓昔日之恩,已斩颜良、文丑以报之,此次若纵曹操,甘当军令,乃去。曹操至华容,随行诸
将,已只二十七骑,万分狼狈。忽见关羽纵马横刀而出,心胆俱裂,程昱谓关羽信义之士,可以旧情动之,曹操遂趋前向关公哀恳,关公念昔日厚恩,心终不忍杀
操,踌躇移时,竟挥兵士放开大路,任曹操等踉跄而去。既而悔之,正欲追捕曹操,而张辽又驰回声谢,关公益动故人之情,只得叹息收兵而回。诸葛亮欲正以军
法,刘备哀求始罢。
京剧《华容道》全剧剧本:
(四绿龙套同上,关羽上。)
关羽 (引子) 正气冲霄汉,文光射斗牛。
(念) 头戴金冠凤翅飘,凤眼蚕眉呈英豪。忠义扶定汉室主,上阵全凭偃月刀。
(白) 某汉室关羽,与军师赌头争印,捉拿奸臣。
(小校带马。)
关羽 (西皮导板) 背地里笑诸葛用兵不到,
(西皮慢板) 去大营他那里藐视吾曹。
自幼儿读《春秋》韬略颇晓,
为不平斩雄虎怒诛土豪。
蒙圣母赐清泉改换容貌,
走樊阳才结拜生死故交。
初起手破黄巾立功不小,
酒未冷斩英雄初试宝刀。
过五关斩六将力保皇嫂,
古城边斩蔡阳匹马单刀。
将人马埋伏在华容小道,
今日里一心要捉拿奸曹。
(白) 曹操到此,禀爷知道。
(关羽下。)
曹操 (内西皮导板) 曹孟德在马上长吁短叹,
(四青袍、曹八将、曹操同上。)
曹操 (白) 呵!
(西皮慢板) 手捶胸眼落泪苦怨长天。
在中原领人马八十三万,
实指望灭刘备踏翻江南。
恨只恨诸葛亮诡计多端,
黄公覆献连环火烧战船。
只烧得众兵丁皮开肉绽,
只剩下十八骑好不可怜。
坐雕鞍勒丝疆用目观看,
(笑) 吓,哈哈哈!
许褚 (西皮摇板) 丞相发笑为哪般?
曹操 (西皮摇板) 笑是笑周郎见识浅,
孔明袖内少机关。
日出若有人和马,
又恐失计难保还。
(龙套喊。)
曹操 (西皮摇板) 一声未发人马喊,
旌旗招展心胆寒。
(白) 许褚看看,什么人的旗号?
许褚 (白) 遵命。
(许褚看。)
许褚 (白) 那是“关”字旗号。
曹操 (白) 待我谢天谢地!
许褚 (白) 事到如今,谢什么天地?
曹操 (白) 那关云长曾许我三次不死,难道今日一也次不饶么?
许褚 (白) 臣杀不得了。
曹操 (白) 不用你杀了,后面歇息去罢。
许褚 (白) 遵命。
曹操 (西皮流水板) 听说来了关美髯,
不由孟德喜心间。
走上前来把礼见,
问声君侯驾可安。
小校 (白) 曹操到!
关羽 (西皮导板) 耳边厢又听得人嘶马闹,
(关羽上台子。)
关羽 (西皮原板) 纵蚕眉睁凤眼仔细观瞧:
狭路上莫不是冤家来到,
奉军令谁认你旧日故好。
曹操 (西皮原板) 曹孟德在马上满面陪笑,
尊一声汉君侯细听根苗:
在赤壁中火攻败兵来到,
望君侯开大恩放我回朝。
关羽 (西皮原板) 三国中论奸雄算你曹操,
一派的假殷勤袖里藏刀。
俺今日用兵时何必发笑,
奉军令捉拿你怎肯相饶。
曹操 (西皮原板) 中了那小周郎苦肉计巧,
只烧得众兵丁皮开肉焦。
只剩下十八骑败兵来到,
汉君侯若不信仔细观瞧。
关羽 (白) 小校,查看曹操还有多少人马。
小校 (白) 你们站起了!一五,一十,十五,一、二、三!
十八骑残兵败将!
关羽 (白) 军师吓,军师!你既能算,却不能料:慢说一十八骑残兵败将,就是一十八只猛虎,何足道哉!
(西皮快板) 料想他好一似鳌鱼吞钓,
伤弓鸟纵插翅也难飞逃。
曹操 (西皮快板) 说什么我好似鳌鱼吞钓,
说什么伤弓鸟也难飞逃。
想当初待君侯恩高义好,
上马金下马银筵酒美姣。
官封你寿亭侯爵禄不少,
你本是大义人怎忘故交?
关羽 (西皮快板) 你虽然待我的恩高义好,
我亦曾答报了你的功劳:
斩颜良诛文丑立功报效,
将印信悬高梁封金辞曹。
曹操 (西皮快板) 我亦曾命人送文凭来到,
临行时我又送美酒红袍。
关羽 (西皮快板) 休提起送文凭令人可恼,
诛孔秀,刺孟陶,王真被枭。
过黄河斩秦琪文凭才到,
谢丞相假人情哪在心梢!
曹操 (西皮快板) 在许昌曾许我云阳答报,
为什么把人情一旦搬抛?
关羽 (西皮快板) 非是我忘却了云阳答报,
因为你这奸曹罪恶难饶。
在许田射鹿时把君欺藐,
挟天子命诸侯势压群僚。
逼死了董贵妃其罪非小,
董贵妃,马腾病,欲扶汉朝。
恨不得拿住了剥皮削草,
上前来试一试偃月钢刀。
曹操 (西皮摇板) 曹孟德在马上苦苦哀告,
君侯吓!
你何不留美名万古留标。
关羽 (西皮摇板) 往日杀人不展眼,
铁打心肠软如棉。
背地只把军师怨,
左思右想难上难。
关某岂做无义汉,
宁斩我头挂高杆。
小校摆开长蛇阵,忙开展,
释放曹操回中原。
曹操 (白) 许褚看看什么阵势?
许褚 (白) 是。
(许褚看。)
许褚 (白) 此乃是一字长蛇大阵。
曹操 (白) 想是放你我逃走,走了罢。
(西皮摇板) 好个仁义关美髯,
释放曹操回中原。
苍天若睁三分眼,
再与东吴怨报怨。
(曹操、曹八将、四青袍同下。)
小校 (白) 曹操逃走!
关羽 (白) 回营交令!
(西皮快板) 悔当初错许他云阳答报,
到今日顺人情又犯律条。
叫小校你与爷辕门通报,
(关羽打马。)
关羽 (西皮快板) 就说是关二爷释放奸曹。
(同下。)
(完)
求京剧华容道曹操眼落泪手捶胸伴奏
京剧传统戏《华容道》是一出经典的净角对儿戏。曹操由架子花脸扮演,关羽则由红净担纲。这出不到一小时的折子戏,一般与《群英会·借东风》排在一起,组成《群借华》连演。剧情紧凑,做功繁重,更有精彩纷呈的对唱和念白。京剧界素有“活曹操”美誉的袁世海先生根据剧情的需要、人物的心态,运用不同的音调、表情,达到起伏有致、断延分明,一腔一调妙到毫颠,举手投足间将一个兵败涂地、人困马乏、身临绝地而又心不甘的奸雄——曹操入木三分地刻画在舞台上。而与他联袂主演关羽的则是其子袁小海,他用浑厚沉实的嗓音、干净利落的身段将武生的古朴刚毅、老生的庄重醇厚、花脸的粗犷豪迈、武生的英武俊朗综合起来,形成独特的韵白和音调,将义薄云天的关羽那威严肃穆的气势展现到极致。 只听幕内曹操一声长叹,起唱“言前辙”的“西皮导板”,“曹孟德在马上长吁短叹”。这句唱虽唱得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却突出了“叹”字,是带着拖长的颤音哭出来的,显示出曹操悔恨交加的悲伤心境。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人物未出场,先赢得一个“碰头彩”。伴随沉缓的“慢长锤”,曹操手下8员大将丢盔卸甲、倒拖兵器、披头散发地鱼贯出场,曹操冠歪袍不整地紧随其后,大白脸上描画着被火烧的痕迹。台中站定后接唱“眼落泪手捶胸怨恨苍天”,这句“慢板”三字一组,唱得铿锵有力,顿挫有致,尤其后半句的“天”字是拖长的哭腔,运用花脸特有的苍音,几乎嚎啕而出,惟妙惟肖地展示曹操怨天尤人、懊悔不已的心理。演员声情并茂地表演赢得台下掌声、笑声轰然而起。“在中原领人马八十三万,实指望扫江东奏凯归还”唱腔中不时夹杂着曹操垂头丧气的哀叹和众将懊丧的“嘿”声,更烘托出曹操壮志未酬的颓丧心境。转“原板”“有谁知那小周郎韬略广远,蒋子翼引庞统来献连环,我只说数九天东风少见,诸葛亮他借东风妙算通天。”带着天不佑人的怨恨,配合手持马鞭向上捅的沮丧神态,形神俱佳地展露曹操一连串的不走运,引得台下观众掌声、笑声又似潮起。“烧得我众兵将皮开肉绽,只剩下了十八骑残兵败将好不惨然。”“好不惨然”又是一句如泣如诉的哭腔,曹操用衣袖挡脸拭泪,虽在哭泣,却在行腔之中,平添了几多情趣,又赢得台下观众哄然大笑。“正行间勒住马喜笑欢天”曹操在此时一声“啊——哈……”,没笑强笑,笑得那么勉强又不失叱咤风云的丞相身份,火候拿捏得十分精准,展现曹操自诩有先见之明却兵败不服输的奸诈。 接下来曹与关的对唱和道白更是精彩迭起,激越悠扬的前奏把气氛做足,引出“摇条辙”的“西皮导板”。关羽唱:“耳边厢又听得曹操来到”,在板鼓有力地敲打下,唱得苍劲激昂,顿挫分明。“到”字大拖腔昂扬沉稳,拾级向上,在高音区延展。此时出场的关羽一身鹦哥绿战袍,左手捋髯,右手按剑,微合凤目,立于关字旗下,渲染出不怒自威的阳刚之气。“慢板”“耸蚕眉,睁凤眼,仔细观瞧”“耸蚕眉”做足铺垫,“睁凤眼”更是“楼上楼”唱法,似奇峰凸起,响遏行云,而“瞧”的字音吞吐行腔三音联用(高音立、中音堂、低音苍),百转千回,起伏跳跃,音域跨度极大,于委婉盘桓中柔中带刚,醇厚甘冽,越发荡气回肠。在过门的伴奏中,曹操厚着脸皮上前忙打招呼:“二君侯,久违了,啊,哈……”表面上看十分热情,实际笑里藏刀。关羽接唱“狭路上莫不是冤家来到”,“到”字拖腔高亢明亮,一波三折,展示关羽藐视曹操等人的傲岸心态。闻言曹操急忙辩解:“呃不不不,我们是旧日的故交,何言冤家二字,言重了,言重了,哈……”。曹操急赤白脸地解释,张扬着套近乎,极尽拉拢讨好之能事。这两段精彩的道白和笑声,从语气和音调上表演得细腻深刻,能藏险妙于平淡而绝不雷同,因此又激起观众一片掌声,足见老艺术家功力的炉火纯青,绝非他人所能望其项背的。关唱“奉军令捉拿你,谁念故交?”此句唱得斩钉截铁,“捉拿你”一字一顿,表明关羽奉命行事,不念旧情的初衷。曹接唱“原板”“曹孟德闻一言满脸赔笑,”这一句很出彩,从“满脸”尺寸撤下来,“赔笑”既唱又似在说,笑得勉强,说的尴尬,展现曹操作为一个军事家的身份和临危时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反而更突出了一代枭雄那老奸巨猾的性格。没有深厚的功底,这个劲头难以拿捏到位,引发观众共鸣的。以下“尊一声二君侯细听根苗,只剩下十八骑残兵来到,望君侯念旧情放我奔逃。”唱得悲切情恳,表明最终目的。关羽命周仓查点曹操所剩兵马后,仰天长叹:军师呀,军师,漫说一十八骑残兵败将,就是一十八只猛虎,关某何惧!唱“二六板”“那曹操好比鳌鱼吞钩钓!”曹夹白:伤弓鸟!关接唱“伤弓的鸟插双翅”转“快板”“也难飞逃。”曹唱“想当年我待你恩高义好,上马金下马银美酒红袍,官封到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旧日的情义,一旦抛!”关唱“你虽然待我的恩高义好,为答报我也曾立下功劳,斩颜良诛文丑立功报效,将印信挂高梁封金辞曹。”曹唱“在灞桥曾对我肺腑相告,你本是大义人怎忘故交?我待君侯的情义好,为什么忘了旧故交?”关唱“曹孟德休得要絮絮叨叨,只气得关美髯怒气冲霄,关平周将一声叫,为父言来听根苗,快把大阵安排好,叫他来,来,来,试一试关某青龙刀!”俩人20句的对唱犹如唇枪舌剑,节奏紧凑周密,旋律此起彼伏,矛盾展开,冲突迭起。一个抓住对方重情重义,据理力争;一个理直气壮,不让分寸。形势急转直下,于曹操十分不利。曹操想起关羽傲上不凌下的秉性,深知其熟读《春秋》,引经据典攻其软肋,果然奏效,这才得以仓皇出逃。 最后的高潮就是关羽义释曹操后的一段“快板”,“叫小校回营报,就说关某放奸曹,七星剑把头削,一腔热血染战袍,盖世英雄辜负了(哇),汗马功劳一旦抛!”这段唱吐字清晰,字如珠玑,似疾风骤雨倾泻出关羽坦荡情怀,展现他知恩图报,以性命相酬,义气千秋的大英雄气魄。当唱到“辜负了”尾音归韵到“哇”,声入高腔,挺拔上挑,形成龙吟虎啸的“嘎调”,豪迈奔放,气势如虹。词意与曲情的吻合,浑然天成,极具艺术感染力,产生剧场爆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