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地震的原因有着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成学说等说法,其中板块构成学说得到普遍认同。地震是一种非常普通且常见的自然现象,地球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只是大部分地震都太小或者太远人们感受不到。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引起地震的原因关于地震的成因有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板块构造学说得到普遍认同,意思是全球一共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带,也是火山、地震发生比较集中的地带。地震的三种类型地震是一种非常普通且常见的自然现象,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和破坏,这就被称为地震。一般由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由固岩层坍塌造成的地震叫坍塌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们地球上,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地震,并且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甚至超过500多万次,甚至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但是大多数的地震都非常的小或者离我们很远,以至于我们根本感受不到。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地震的产生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的,地震常常还伴随着火山喷发,一些地方常发地震,目前人类对于地震的探究还并未完全,下面看看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1 当地下板块的压力达到极限时,它就会撞击板块,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地形地势陡峭的山脉地震和悬崖山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形地貌。山脉地形主要有平原、丘陵、山谷和峡谷,山谷地形主要有高原、起伏较大的山脉。正因为这两种地形不同,在地震过程中,地震的发生区域就完全不同。 从地理位置看,平原地区的地质活动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地形高低起伏较小,不会大规模地震,一般地震都发生在山脉地形。 反之,平原地理位置相对较低,这就决定了地震的发生范围相对较小。地震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例如在一些山区,平原地区较平地土地稀少,板块对地震的反应就比较小,因此,在平原地带的人们相对来说不太害怕地震。而在地势较高的山区,板块的活动较为频繁,地震的发生次数会比平原地带要多,这就不太害怕地震了。 不过,现在平原地区的人对于地震的危害还不太能够接受,即使是板块碰撞,也会造成人的伤亡,地震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也会比平原地区的多。地缘板块的碰撞有两种:一种是大陆板块内部的碰撞(由于各种地质活动),一种是大洋板块在陆地上的碰撞。目前地壳上的主要岩层,都属于板块活动范围,大多数岩石层都是在板块碰撞后形成的。 通俗地讲:地球就像一群“变形金刚”,它有不同的种类,各自都有自己的主人。如果某一类岩石层发生崩塌或者断裂,那么它们就会脱落,而其他岩石层会被“抱住”。而板块碰撞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地壳中的岩石不再继续堆积,而是发生了分化。地壳中的这些岩石层就被“推下”到板块的内部,构成了新的岩石层。 板块碰撞后产生的结果是“分化”,地壳中的岩石不再堆积,而会发生分化,岩石在板块外时就像是一层一层的“壳”,岩石进入板块外部后,就是一层一层的岩浆了。 由于板块外部的岩石层还是岩浆,这就使得板块外部岩浆在地表上留下了一条一条的分界沟壑。再加上板块内部的岩浆不断流动,因此板块内部形态多变,有些岩浆在边缘地区比较稳定,到了中心地区就会继续分化。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2 为什么地球上会产生地震? 地震的产生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地壳之上的岩石受到挤压而形成新的断裂,也有可能是原有的裂缝进行了错位。一般情况下,非常强烈的地震都发生在原有的断裂处,因此一些地方常发地震,而另外一些地方则从来不发生地震。 地震常常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因为火山喷发有岩浆涌出,这些岩浆涌出的地段则是地壳上岩石的裂缝,大量炽热的`岩浆喷涌而出,其体积迅速膨胀,裂缝不断增大,于是引起了地震。 目前人类对于地震的探究还并未完全,一些人疑问产生地震的推力究竟如何而来?根据一些专家的推测,当地下已有的岩石接近断裂时,并会受到大气和水源的压力,太阳和月亮对于地球的引力,这些都可能会引起断裂增大,于是便引发了地震。 地震是怎么形成的 1、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常常伴随着火山喷发,因此只有在火山地带的地震才称之为火山地震,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之后引起的地壳断裂而导致的地震则会被称为火山地震,这种地震非常少见,仅占7%。 2、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导致地下岩层不断错动而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次数一般非常多,在世界各地都可能发生,并且波及范围大,破坏力非常之强,占据所有地震发生概率的90%。 3、坍塌地震 坍塌地震一般发生于矿洞和溶洞,一般由于地下岩部的顶部塌陷导致,这种地震发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如果有人在其中开采则可能会导致致命危险。 4、诱发地震 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等原因引发的地震,这种地震一般发生在固定的水库或者油田内。 5、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于人工制作的物品产生,如用一些药物进行爆破,当然人工地震也可以形成诱发地震,倘若在水库注水时增加地壳的压力而引起爆破,这可能会引发诱发地震。 地震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3 地震带的形成 地震是目前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但历史数据表明,地球的各个地区发生地震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主要分布在三个大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整个太平洋的边缘地区,地球上81%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其中受其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就是日本。 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地震也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智利9.5级地震,由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啸(20世纪最大的海啸)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都受到影响。 第二个区域是欧亚地震带,这个地震带从爪哇延伸到苏门答腊岛,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大西洋,17%的大地震发生在这里。 还有一个海岭地震带,这个地震带大部分地区都在海洋深处,远离人类开发区,所以对我们影响不是特别大。 这些地震带大多处在板块边缘,要么是当下正在形成的断层,要么是历史形成的断层,有些断层可以在地表观测到,地质学家会根据这些断层绘图,而另外一些则隐藏在地表以下数公里处。 断层两边板块的滑动和板块内部的破裂都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是地震发生的原因,也是地震带沿着这些断层形成的原因。
地震为什么会发生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板块运动引起,地壳之上的岩石受到挤压而形成新的断裂,也有可能是原有的裂缝进行了错位。一般情况下,非常强烈的地震都发生在原有的断裂处,因此一些地方常发地震,而另外一些地方则从来不发生地震。 地震常常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因为火山喷发有岩浆涌出,这些岩浆涌出的地段则是地壳上岩石的裂缝,大量炽热的岩浆喷涌而出,其体积迅速膨胀,裂缝不断增大,于是引起了地震。 目前人类对于地震的探究还并未完全,一些人疑问产生地震的推力究竟如何而来?根据一些专家的推测,当地下已有的岩石接近断裂时,并会受到大气和水源的压力,太阳和月亮对于地球的引力,这些都可能会引起断裂增大,于是便引发了地震。
地震为什么会发生
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可以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了,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在发生地震之前会有哪些征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地震为什么会发生绝大多数的地震由地壳运动所引起。刚硬的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形变甚至破裂,往往就会产生地震。虽然目前对地壳运动的推动力从何而来还有争论,对地震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有许多推测,但关于“地震是由于该处的岩石发生破裂而直接引起”这一论断是毫无疑问的。绝大多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该处地下的岩石产生了新的断裂,或原有的裂缝再次发生错动,强烈的地震则多发生在地下原有断裂的地方。当地下的岩石接近破裂时,太阳和月亮引力作用、大气或水(水库)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都可促成破裂,从而引发地震。地震也常常伴随着火山爆发,大量炽热的岩浆从地层深处喷出,其体积迅速膨胀,冲击地壳,因此常常引起地震。地震发生前的前兆有哪些地震发生前的前兆包括:水异常、生物异常、气象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地气异常、地动异常、地鼓异常、电磁异常。1、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2、生物异常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4、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6、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7、地动异常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前震的定义是:所有先于最大震级的震动都称作前震。8、地鼓异常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9、电磁异常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重庆中心城区为何会地震解答来了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0月14日05时06分在重庆沙坪坝区(北纬29.68度,东经106.30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为何重庆中心城区会发生地震?重庆会发生较高级别地震吗?重庆发布就网友和市民们关心的问题联系上重庆市地震局专家——重庆地震台副台长黄世源,他给出权威解答。黄世源表示,沙坪坝属于一个地震活动较弱地区,14日凌晨沙坪坝发生的3.2级地震属于本底的地震活动,是正常地震活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带来的正常能量释放,在全国来看这样的地震现象都是比较普遍的,并非罕见现象。还会有更大级别余震?地壳运动情况十分复杂,地震也时常会发生。根据数据统计,类似3级档地震在重庆每年平均会发生1—2次。我们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判定沙坪坝14日凌晨地震活动后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黄世源还指出,重庆位于南北地震带东侧,位于稳定的华南地块,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根据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目前,重庆尚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地震发生时怎么保护自己1.平房迅速跑到门外,楼房不要跳楼,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跨度小的地方或桌子床铺下,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过后有序撤离。3.远离危险区,双手护住头部,远离楼房,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被埋要保留体力,保持冷静。
汶川地震后,主要震区的地质地形有哪些变化?
1、山体滑坡,导致山的形状变形,上的海拔高度变低 2.导致河流改流,河道淤塞 3.地面地形的改变,平原和高山的相对位置改变 4.地壳分层的规律性打乱,地层断裂。地震过后的地质灾害会有一段频发期。地震实质上是板块运动产生地震波造成地表变形破坏。地形上会引起地表隆起或者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会形成偃塞湖,也会对地表产生破坏。土壤液化,最近四川那个村子发生的高端远程岩质崩塌滑坡其实就算是地震的后遗症(具体没有调查过,只是猜测)地震过后,地层会变得破碎各种构造发育,为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隐患。水库蓄水也会引发各种灾害新滩滑坡,千将坪滑坡都属于水库蓄水引发的滑坡。 地质灾害发生后,衡量比例尺越大(就是一张图上包含的范围越小)地层剖面变化肯定就越大,比例尺越小变化就约不明显。 震后地区再去测剖面画出的剖面图有变化很正常,正常来说应该会出现新的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本身从上面的风化壳到一口钻井打到下面的地层就是地质学家用于研究地球的第一手资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变迁的证据。 另一方面,这种级别的一两次地震还不至于从威尔逊循环的一个阶段跳到下一个阶段。发生地震的地方释放了板块碰撞聚集的能量,但是不代表板块运动结束了,下一次释放能量很可能还是在这个地方。所以从宏观的角度看,发生地震地方在整个板块中所处的位置是几乎没有变化的。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准确掌握地震对震区及周边地区和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准确掌握地震对国家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国家地震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同组织实施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 本次监测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重力测量等测绘高新技术,对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等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国家卫星大地控制网点进行重新测量,并且与以往测量成果的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分布在全国的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地震前后期数据分析,最终确定地震所引起的地形变化。 监测结果表明,在北川、映秀等强震区地形变化较大: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沉降量达到70厘米,隆起量达30厘米;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位移达20-70厘米;东侧块体向西偏北运动,位移达20-238厘米,东侧块体下沉达30-70厘米。陕西南部区域向西北方向运动,最大位移量达4厘米;甘肃陇南区域向东北运动,最大位移量达5厘米。
汶川大地震所在地的具体地质构造情况
一.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
汶川区地质构造位置处于南北向东亚镜像反映中轴地震带与北东-南西向太行山-龙门山地震带的交织部位。前者从"康滇地轴"经四川的龙门山以西地带,再由甘肃武都向北通过天水,庄浪,静宁,以及六盘山,到宁夏的贺兰山,及其以西的北阿拉善,是一条纵贯中国,并把中国分为构造属性有明显差别的东西二部分的"东亚镜像反映中轴带";由历史地震的震中分布可知,它又是一条近南北向的地震带,故我国地震界习惯性地称之为"南北地震带"。由于这个带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北东向构造和一系的北西向构造作麦穗状交叉而成,所以无论是环太平洋构造波系或特提斯构造波系的地震带活动,在"中轴带"上的相应部位都要发生较强地震。后者基本与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符合,向东北穿渤海,过渡到长白山构造带。这条地震带从太行山西侧及汾河断陷向西南抵达秦岭构造结,活动性突然减弱,斜穿秦岭后,到甘肃武都地区,又重新显示活动性,到四川松潘地区(包括汶川),已相当活动,然后通过康定,泸定,冕宁,西昌等处,进入云南,经腾冲和潞西,出国境。这祥的构造背景就必然形成了该区既是地震多发区又是地震强烈区。
汶川地震是怎么回事?
汶川地震又叫5·12汶川地震。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 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地震成因5·12汶川地震的发生及龙门山向东南方向推覆的动力来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这一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大规模的构造变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地貌隆升和向东挤出。由于青藏高原在向东北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带遭到华南活动地块的强烈阻挡,使得应力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高度积累,以至于沿映秀-北川断裂突然发生错动,产生8.0级强烈地震。
汶川地震的资料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地震成因: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影响范围: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多个亚洲国家。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泰国、台湾、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损失伤亡: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实际应该为八万多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汶川大地震简介。
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 里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此次地震的地震波已确认共环绕了地球6圈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扩展资料: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分别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震中)、茂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今安州区)、平武县,德阳市:绵竹市、什邡市,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广元市:青川县。县城所在地(政府所在地)分别为:威州镇(与映秀镇差距甚远)、凤仪镇、曲山镇(已废,新县城在永昌镇)、花_镇、龙安镇、剑南街道、方亭街道、幸福街道、天彭街道、乔庄镇。
汶川大地震原因(地理)
汶川地震原因是: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希望你满意
分析汶川大地震产生原因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四川地震带有哪些
并不是四川全境都有地震带的分布,但毫无疑问由于距离的因素,势必会导致地震波在传递的时候波及位于地震带附近的区域。 而四川省内的地震带主要是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的区域,这里分布着8个你可能有所听闻、甚至一无所知的地震带。 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天府之国”成都就像是一张更广为人知的明信片,这里不仅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更是许多青年才俊最中意的奋斗之地之一。而四川的另一个被很多人提及的话题,却与地震这个词密切相关。四川之内、距离成都较远的周围区域,地貌完全是另一番风情,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和高原,一同构成了西南腹地四川复杂的悬殊地形。💦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地震的形成和板块运动有关,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有一个炙热的地心,温度高达4000摄氏度以上。 在如此高温之下,任何物质都会被烤化,但由于地心处压强非常高,将液态的物质压缩成了固态物体。 而地心温度导致地幔层的温度也非常高,但这里的压强有没有地心处高,所以地幔层的物质以熔融状态存在,而不是像地心一样呈固态。 由于熔融状的物质具有流动性,而地幔层的受热又不均匀,其中靠近地心处的物质会过热,而导致地幔层的物质向上流动。 当遇到冰冷的岩石圈时,此时又会因为温度过低而向下流动,这就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 地幔层在因热对流流动过程中,会带动上方地壳移动,此时就形成了板块移动。在板块移动的过程中,板块与板块之间会因蓄力而导致地壳坍塌而形成地震。💦地震为何频发四川?💦 我国一共有两个主要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四川刚好位于欧亚地震带上。 四川的地理位置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处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地壳在运动,板块在漂移,板块与板块之间就会发生挤压、冲撞才导致地震发生。 尽管一个地方位于地震带上,并不代表此地就一定会发生地震。但这些位于板块交界处的特殊区域,却也的确更容易因为地壳下热量的散发,而导致地面发生震动。 四川省内的8个地震带主要是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的区域,龙门山地震带可能被更多人知道,始于青川县、止于泸定县,贯穿了北川和汶川等县市。 除了四川之外,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也非常高,但由于其他地区人烟稀少,甚至很多地方是荒漠,所以即使这里发生地震,损失也会相对较低。 但四川由于人口众多,且人口密度大,一旦发生规模较大的地震,将会给当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损失。💦地震可以预测吗?💦 即使是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办法能够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 虽然有的人会相信“地震云”的说法,即当具有特殊形状的云出现,就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 还有被一些人称之为“地震鱼”的皇带鱼,也因为偶然因素被称为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动物。 不过,无论是”地震云“,”地震鱼“还是其他民间说法,目前都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其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 我们现在看到的地震预警,其原理也只是通过地震波的传递,对与震中有一定距离的区域进行预警,而传出地震波的震源地却并不能提前知道将会发生地震。 但我们可以投入更多在抗震建设,和地震逃生知识普及,让灾难来临时将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四川地震的地理原因?
1、四川地处地震带,是地球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地震较多。
2、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山丘和平原,省内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引起的地壳隆起、变形和升高。原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位置是一片海洋(古特提斯海,又称古地中海),正是因为板块的挤压。
3、地壳的挤压和碰撞使地壳不稳定,形成断裂带,这就是青藏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板内部不是一个完整的部分,而是由一个小部分组成,中国南方大部分位于阳子平台,四川盆地也位于其上,四川盆地地质硬,青藏高原地质软,所以在地壳挤压的作用下,软物质覆盖硬物质,随着地壳运动的方向。
4、当软物质遇到硬四川盆地的阻挡时,物质不能通过四川盆地,而是在西部形成高山,这也使得四川西部的地壳变得不稳定——产生裂缝。当能量不能再积累时,地壳运动会积累能量,这就是地震。地壳运动在四川西部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和地壳裂缝,使四川地震频繁发生。
为何会出现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1963-1998年间全球地震分布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编辑]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编辑] 地震的大小 目前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编辑] 震级 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黎克特制地震规模。黎克特制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央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黎克特制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小于黎克特制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黎克特制规模2.5-5.0的地震,震央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黎克特制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黎克特制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黎克特制规模达8.9。 具体参见:黎克特制规模 [编辑] 烈度 指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程度,由地震时地面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地形地貌改变、人的感觉等宏观现象来判定。地震烈度由意大利火山学家Giuseppe Mercalli于1902年提出,从感觉不到至全部损毁分为1-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 每次地震的震级数值只有一个,但烈度则因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异。 [编辑] 地震分布 统计资料表明,地震在大尺度和长时间范围内的发生是比较均匀的,但在局部和短期范围内有差异,表现在时间和地理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些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的聚累和释放过程有关。 [编辑] 时间分布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频率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编辑] 地理分布——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带上。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编辑]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通常来讲,黎克特制3级以下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很小,对建筑物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人们对于黎克特制4级以上的地震具有明显的震感。在防震性能比较差切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黎克特制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央,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 [编辑] 地震预报 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 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黎克特制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 *** 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科学家们还通过超深钻井等手段获取更多的地球内部信息。但是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还仅限于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做出粗略的中长期预报。在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地震前兆观测和监测。 [编辑] 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是地震特别是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的各类异常现象。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前者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如动植物、地下水等的异常以及地光、地声等。后者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专业仪器才能测出,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地应力的异常等。对地震前兆的观察和监测是地震临短期预报的重要手段。 [编辑] 地震防护 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减少人员伤亡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可能造成危险的是比较强烈的近震。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振动较为明显,应迅速逃生。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 在室内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厨房、衞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央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 [编辑] 常见名词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表面波两种。体波包含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横波传播速度2.0-5千米/秒,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3.5-10千米/秒,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能造成严重伤害,速度最慢。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所以人先感觉到地面上下振动。但由于纵波衰减比横波快,所以离震央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具体参见:地震波 震源:地震发生的位置。 投影。震央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也是震动最强烈,受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地方。震央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央区,也称极震区。(用语习惯: 港台称震央,大陆称震中.) 震源深度:震央到震源的深度。 震央距:观测点到震央的距离。 震源距:观测点到震源的距离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102603612
其实现在无时无刻也在地震
只是我们感觉不到. 在地球内部是有容岩的
但是由于是密封的但是容岩是热的自然会有热力
而这热力会形成对流作用
从而令地壳产生移动.但当去地壳互相冲撞时就会产生地震.
参考: 自己
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阿尔比斯—喜马拉雅带,大西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上。总的来说,地震主要发生在洋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和大陆内部的古古板块边缘等构造活动带。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就是突然而强烈的震动。当地球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地应力(即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波动的震荡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发生震动。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focus。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产生的波动叫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移动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可分为纵波(初波/P波)和横波(次波/S波)两种。纵波传播时,岩石物质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一致,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时,岩石物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而且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先颠后晃。祇能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L波),是纵波或横波到达地面后,在一定条件下激发起来的次生波,速度比横波还慢。一般当横波或面波到达时,振动最为猛烈,破坏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五百万次地震,平均起来,真是震个不停。幸而,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祇占1%左右,能造成伤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极少数,而灾难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参考: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甚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突然而强烈的震动。当地球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地应力(即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波动的震荡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发生震动。 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 focus。大多数震源都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岩石圈内。根据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竖一垂直线至地面上的位置称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离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达这处,震动也最为强烈,破坏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产生的波动叫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移动的地震波称为体波,可分为纵波(初波/P波)和横波(次波/S波)两种。纵波传播时,岩石物质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一致,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时,岩石物质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而且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感觉是先颠后晃。祇能沿地面传播的地震波称为面波(L波),是纵波或横波到达地面后,在一定条件下激发起来的次生波,速度比横波还慢。一般当横波或面波到达时,振动最为猛烈,破坏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五百万次地震,平均起来,真是震个不停。幸而,人能够感觉到的地震祇占1%左右,能造成伤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极少数,而灾难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约18次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按成因分 构造地震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称为构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运动变化,从而内部产生巨大地应力作用在地壳上。在地应力长期缓慢的作用下,造成地壳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超过岩石本身能承受的强度时便会使岩层断裂错动,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释放,形成构造地震,地震学家通常用弹性回跳理论来描述这个现象。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活动时岩浆喷发冲击或热力作用而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火山地震一般较小,数量约占地震总数的7%左右。地震和火山往往存在关联。火山爆发可能会激发地震,而发生在火山附近的地震也可能引起火山爆发。 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水溶解可溶性岩石,或由于地下采矿形成的巨大空洞,造成地层崩塌陷落而引发的地震,称为陷落地裂。这类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震级也都比较小。 诱发地震 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些外界因素可以是地下核爆炸、陨石坠落、油井灌水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水库地震。水库蓄水后改变了地面的应力状态,且库水渗透到已有的断层中,起到润滑和腐蚀作用,促使断层产生新的滑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库蓄水后都会发生水库地震,只有当库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性刚硬等条件,才有诱发的可能性。 地震依照深度的不同,又可分为: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之间;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公里。 一般来说, 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性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参考: zh. *** /w/index?title=%E5%9C%B0%E9%9C%87&variant=zh-
因为地壳(球)系由唔同既板块组成
而板块同板块之间亦都会有隙缝
当地壳有变动的时候
就会有地震
因为在地球上有许多板块,如果碰在一起,就会产生推挤。在这些推挤的过程中,就会有地震的发生。 地震,就是突然而强烈的震动。当地球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地应力(即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波动的震荡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发生震动。 ihouseedcity/~hm1203/hazard/quake
参考: 上堂学
因板块移动 2006-12-03 21:23:11 补充: 地震(又称地动)是指由地震波所造成岩石圈的振动。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都能造成地震波。地震的种类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
参考: me
四川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四川经常发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是四川处在地震带上。四川共有8条地震带,只要地质运动稍微频繁,四川就会受到影响发生地震。不管是否处于地震带的地方,我们都应该要懂得一些避震的常识,这样可以未雨绸缪,说不定有一天可以救自己一命。地震发生的时候应该就近躲避,并且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当发生大地震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伏地抓牢,遮挡”这三个原则。不管在哪里遇到地震,首先都要将自己的头部保护好,因为头部是最脆弱的地方。四川有很多个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樊西地震带,松潘地地震带,岷江地震带等,在多个地震带的作用下,地底下面的岩层会发生断裂,这样就发生了错位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地震的发生也正因为四川有很多的地震带,因此经常都会发生地震。再加上四川也正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这是两个活跃度非常高的板块,因此导致四川的地壳运动非常频繁。
四川的地震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说郭德胜彻底破解了地震成因?根据地理学知识,湖泊沉积形成沼泽地,沼泽地继续演变形成陆地,这是地理知识所传授的内容,如果继续深入研究,所形成的的陆地在湖盆的内部,这片陆地就存在了和盆地的内涵与外延相同的地貌结构,那么,这也就是说,湖泊沉积是能够形成盆地的,这一发现,彻底弥补了地球科学有史以来的世界性空白,所有的地学奥秘,都是因为被“湖泊沉积能够形成盆地”这个观点所掩盖,任何研究学者明白了这个空白,几乎所有专业学者都能很容易知道地震奥秘以及地学的其他奥秘了。不是因我有超人的智商,只是让我偶然的发现,发现了地球科学基础知识领域存在的巨大“空白”,而这一发现,彻底打开地球科学的大门,势不可挡。 天然地震,火山爆发地震,岩爆地震,瓦斯爆炸地震,这四者存在相同点,那就是,都是地球内部能够释放能量的物质发生了巨大能量的释放,而事实已经证明,地球内部委实的存在可以燃烧,可以爆炸的很多能量物质,并且这些能量物质是集中的,诸如瓦斯,天然气,石油,核弹的铀矿等等物质,只要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造成地壳的震动,火山内没有这样的特殊物质,就一定不会爆炸,煤矿内没有瓦斯,也不会爆炸,纯粹的岩石也不会爆炸,这就是说,地球内部如果没有这些特殊的、可以发生燃烧爆炸、释放能量物质的存在,那么,必然不存在天然的地震,,,世界的所谓地震专家,其实就是瞎子摸象,不顾事实的编造各种谎言。知网收录。天然地震的动力,源于地球自身的核能 郭德胜 佳木斯大学数学系 伊春市汤旺河党校 3051145739@qq.com 根据方法论,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形变,必须从物质的物理角度和化学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物体自身发生形变,产生动力的主要途径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和核裂变,物体的动能与势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化学能,导致物体形变或移动。而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是物质自身形成动力的绝对因素。根据多年的细致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即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在地球内部的物质化学变化中,各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无机物、有机物,单质及核能,而这些物质都具有能量释放的特性,形成动力。对照地下能量物质与地震产生的位置,可以得出,地震发生的位置与核物质存在的位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结合大量事实及文献,根据地震与能量物质的一系列复杂关系,循序渐进的逻辑分析、推导,推论出这样一个事实,天然地震的动力,来源于地球内的核能。关键词:铀;铀矿;钚;锎;氡;裂变;聚变;衰变;半衰期;中子;地震;天然核反应堆.前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气候恶化加剧,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与不适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地学科学家与学者当务之急。自古以来,科学研究者对地震研究一直纠结于地震的“动力”问题,运用“板块理论”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最终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方法论给出了解释,研究地质形变,必须要针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产生的动力入手,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形成的动力进行分析、判别,只有找到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一切地质灾害问题就将迎刃而解。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的认识和总结,按照方法论、以及正确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在长时间的细致研究与总结中,对地质灾害的动力根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运用正确的思维逻辑,结合文献对地震等地质灾害问题加以全面的剖析和严谨的论述。一,地壳发生形变分析物体发生形变,不外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所形成的动能、势能、化学能以及核能所形成的动力,地壳发生形变,是地球外部因素与内部的动能、势能、化学能、核能导致的结果,在地球外部,存在风能、光能、水能,山体势能,在地球内部,存在着煤、石油、天然气,核物质等能量物质,而这些物质都隐含巨大的可释放能量,在一定条件和长时间的转化过程里,就会发生能量的释放。火山爆发、地震现象,这是一种能量释放,造成地壳出现抖动,由于地下本身就存在了各种可燃的能量物质以及核物质,那么,火山爆发、地震的“动力”一定来自地球内部。由此,我们要对地球内部的地质结构以及地球内部各种能量物质进行研究分析,找到使地壳发生形变的根源。二,地震、地下能量物质存在的位置分析根据“盆地、冲积平原,对成煤、成矿起了决定作用”这篇文章,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盆地、冲击平原地带会形成煤和天然气,而成煤地带,又是地震发生过的地带。比如山西,历史发生了无数次大地震,而山西是又是产煤的大省,地震、煤矿、天然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根据,铀矿与天然气伴生等大量的史料文献,让我们清楚了这样一个事实,铀矿与天然气共存,也存在于盆地及冲击平原内及其盆山边缘,那么,在盆地、冲击平原及其周围就存在这样一个事实。煤、天然气、石油、铀矿、地震在一个以盆地、冲击平原这样地貌的的特殊位置上。在盆地、冲击平原这个特殊位置上,让我们发现了无数的煤矿,天然气矿,油矿、铀矿,而这些物质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以释放能量的物质,在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又时时的发生着地震,地震与这些能量物质,就存在了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1.2.3.4.5]三, 地下所有能量物质能否在地下释放能量对于埋藏地下的能量物质,我门所知道的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瓦斯、核物质。这些储存地下的能量物质能否进行能量的释放呢?按照煤、石油、天然气瓦斯的燃烧、爆炸性质,他们燃烧、爆炸需要氧气条件及明火,氧气的多少决定了能量释放的多少,矿井常常因瓦斯爆炸引发地震,这是井下瓦斯浓度与充足的氧气存在了爆炸的条件。在地下,如果煤、天然气、石油这些矿出现完全的能量释放,那么,就必须存在有足够的氧气。但事实证明,地下的氧气不足以释放这些能量的物质,但现在,大量的事实,以及无数的相关文献证明,地下存在与天然气伴生的铀矿[2.3.4.5],铀是核物质,铀矿是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基础燃料,而且释放的能量巨大。而对于核物质来讲,不需要任何条件,只需要一个“中子”撞击,就能将核物质的能量释放出来。 [9]四,分析地地球内部所存在核物质的特性现在所发现的地下核物质是铀矿,铀的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铀234、铀235和铀238。铀238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铀235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而铀234的半衰期约为25万年,铀矿石里含有铀234、铀235和铀238。[6]参考关于“铀_钚和铀核裂变产物的若干问题_兼谈2011年福岛核事故泄露的放射性物质”,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核物质的衰变、裂变以及产生的高能碎片继续衰变的过程,在铀的三种同位素U234,U235,U238中,铀U235有巨大的能量,1克U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当铀U235在中子、热中子的轰击下,会发生裂变,裂变的途径有60多种,裂变所形成的高能碎片有20多种,主要的高能碎片有锶89(半衰期50天),锶90(半衰期29年),氪(半衰期10.8年),氙半衰期(9个小时),铀233,钡141,等碎片,这些高能碎片,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发生衰变,裂变,继续释放能量。[6]铀矿中存在钚的痕量,钚的同位素有13种,自然界里有钚244,钚239 ,储量极少,半衰期年限比较长,人造的钚的同位素PU238,PU240,PU234,PU232,PU235,PU236,PU237,PU246等,PU244,半衰期约8千万年,PU239半衰期约2.41万年,PU238半衰期约88年,PU240半衰期约6500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球内部还存有着极少量的锎,主要出现在含铀量很高的铀矿中。[6.27.28]锎的同位素已知的锎同位素共有20个,都是 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最稳定的有锎-251( 半衰期为898年)、锎-249(351年)、锎-250(13.08年)及锎-252(2.645年)。其余的同位素半衰期都在一年以下,大部分甚至少于20分钟。锎同位素的 质量数从237到256不等。[34.35]锎-252是个强中子射源,因此其放射性极高,非常危险。锎-252有96.9%的概率进行α衰变(损失两颗质子和两颗中子),并形成锔-248,剩余的3.1%概率进行自发裂变。一微克(最)的锎-252每秒释放230万颗中子,平均每次自发裂变释放3.7颗中子。其他大部分的锎同位素都以α衰变形成锔的同位素(原子序为96)。可用作高通量的中子源。[9.29] 能够利用的锎的数量非常少,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可是,它作为裂解碎片源,被用于核研究。[7.9.24.26] 如果含铀量高的铀矿一旦出现锎,锎是强中子源,衰变会释放中子,对于含铀量高的铀矿,就会导致裂变,这如同成熟女人的卵细胞,当遇到精子,就会产生卵细胞分裂。铀即能自发裂变,又可以人工裂变,在裂变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同时会发光、发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产生爆炸。[12] 五,地震发生的前后,氡气出现明显量的变化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铀是氡的母体,因此有铀存在的地方就有氡。根据这一说法,如果地表发生了氡气变化,那么地下就可能存在铀及其他核物质,现在常常运用氡出现的变化探测铀矿。另一方面,很多事实表明,在地震后,氡气有了明显变化,在地震后,对龙门山断裂地带检测,氡出现明显的不同,有铀矿的地方会出现氡气,氡气与铀有着直接的关系。[13.14.16.25]六,对核聚变的思考与分析核聚变的过程也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核聚变是小质量的两个原子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 ,核裂变就是一个大质量的原子分裂成两个比较小的原子, 在同等条件下,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在史料和文献中还未有地球内部发生自然核聚变的解释和说明,只是有文献说明,地球内部发现3H的证据,根据现有的资料和文献,对于地球内部是否存在核聚变还没有科学的证实。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角度去分析,铀矿发生裂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核电站就是通过核裂变产生热能,运用蒸汽机原理进行发电的,由于铀矿与天然气共存,铀矿裂变产生的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甲烷加热1000度以上,就出现甲烷裂解,形成炭黑和氢气,方程式: CH4=高温=C+2H2 ,一旦铀矿出现裂变,热能就会作用于天然气,地壳内部就出现大量的氢气,氢气与其他气体会形成爆炸么?氢气在高温下,是否还会发生其他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形成氘、氚,造成能量释放?根据氢弹聚变的原理,地震能否在核裂变的基础上完成核聚变,从而形成了巨大能量释放,导致了地震。[40]核聚变的条件比较苛刻,需要超高的温度,火山爆发会有较高的温度,地球内部核裂变会出现较高的温度,它们所产生的温度能否满足核聚变的条件,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内部存在了聚变的物质基础,在核裂变中能否还存在核聚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证实。[37.39]七,地震的消减方法另据报道,澳大利亚近些年很少地震,通过了解,澳大利亚是铀矿产量高的国家,而且很早就对铀矿进行了开采,到现在有80多年的历史,很多铀矿都被找到和开采,铀矿被开采后,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澳大利亚近几十年很少地震,与大量开采铀矿是否有关系?就有必要的思考了。[33]地震属于能量的释放,而对于地下的的能量物质来讲,铀矿的能量巨大,而且,铀矿发生能量释放的方式非常简单,释放的条件是,铀矿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存在中子源,就会出现铀裂变,导致能量释放,出现地壳的震动。通过上述的分析,消除地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快速找到铀矿并开采,把这个可以释放能量的核物质从地球内移除,除去地震的隐患,这是非常可行的办法。另一方面,对所存在的铀矿地区,进行铀矿含量鉴定,因为铀矿石达到一定含量,才会形成裂变条件。[8.15.17]八,海啸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