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的原型人物的结局是什么?
原型叫王进山,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 代英雄在南京病逝,享年63岁。简介:李云龙是八路军一个独立团团长,他独特的战术指挥,消灭了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李云龙又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把守的县城,守备部队全军覆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并成为好友。抗战胜利,李楚二人又相逢在淮海战场,这次交手两人差点同归于尽。解放军女护士田雨献出自己的血液挽救了李云龙,两人也因此结婚。金门战役失败,李云龙部开进山区,在苏联教官的执教下,为解放台湾,开始训练丛林作战的部队。朝鲜战争爆发,李云龙屡屡向上级请战,没被批准,反而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通知,于是他的野战经验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李云龙毕业回到老部队,组建我军第一支特种部队-梁山分队,在后来新中国建设中屡建奇功。
《亮剑》李云龙原著的结局是什么?
李云龙被逼自尽。在小说在原著小说中,赵刚夫妇原设定为自杀,而丁伟被下放农场生死不知,最终李云龙夫妇也是相继自尽而亡。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说,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好与坏只是相对的,而立场则决定了敌对的关系。在这铁三角中,只有孔捷一人最后没出什么事,安稳终老。原著大结局:1978年,李云龙将军终于在他去世十年后,恢复了名誉。在平反昭雪的大会上,段鹏,林汉,梁军来了,此时的他们已经尽显老态。当他们看到李云龙的遗像时,立刻跪倒下来,嚎啕大哭起来。在离去的时候,他们留下了当年从李云龙将军礼服上,取下的“将星”。由于年深日久,这颗原本金光闪闪的将星,现在已经变得黯淡无光了。
在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为什么要去攻打平安县城?你觉得该打吗?
我觉得应该打,在《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有两个原因,首先就是李云龙刚结婚的老婆秀芹被日本人给抓走了,其次就是这些日本人在抓走秀芹的同时还将整个赵家域的乡亲全都杀害了,李云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老婆,也是为了这些死去的乡亲报仇。具体如下细说:一,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主要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其次就是给死去的乡亲和战士报仇。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其实就是为了救自己的老婆,按照李云龙的说法,自己自从开始带兵开始,就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那么多的乡亲死了,那么多的战士没有及时的撤出来丢了性命,这么大的亏李云龙是不会咽在肚子里的,所以他就直接将自己的兵给集结起来了,毕竟当时他真的是怒火冲天,没想到自己会吃这么大的亏,也没想到自己的兵能出现奸细。二,我一直都觉得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将那些日本兵给灭了是对的,幸亏灭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日本兵是特殊训练出来的,在剧中两次被李云龙给拦截下来,第一次是因为误打误撞拦截了这些人,阻止了后续的进攻,如果当时李云龙没有去平安县城将这些日本兵给灭了,那么这些人后续肯定会给我军造成很严重的损失,毕竟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训练,对比我军的简陋的装备,还有那些训练的不是那么灵敏的士兵来说,等到这些人来进攻,那就是只有丢性命的份儿,那时候还指不定会有多少人牺牲呢!最后:《亮剑》这部电视剧,真的是适合任何时候重新翻出来反复的看,而且我觉得应该是青少年都看看,尤其是那些纪录片,不要忘记我们国家的历史。
在《亮剑》中,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二营长拉来的是什么?
李云龙在攻打平安县城最关键的时候,李云龙部队伤亡最惨烈的时候,李云一声大喊,让二营长拉出了珍藏的宝贝,………意大利炮!准确来说应该是法国M1897型75mm加农炮。正是这门意大利炮,改变了整场战役,赢得了本次战役的胜利,而正是这场胜利,打开了日本鬼子灭亡的序幕。从此中国军队进入到了反攻阶段,并最终赢得了胜利!法国研制生产的M1897型75mm加农炮在电视剧《亮剑》中,荧幕上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那门攻打平安县城的火炮,根据其特征,准确点说并不是意大利炮,而是法国研制生产的M1897型75mm加农炮。原名Canon de 75 modèle 1897,也被称为法国75快炮、75速射火炮、75小姐等。在战斗最关键的时刻,李云龙部队伤亡最惨烈的时候,李云龙一声喊,让二营长拉出了珍藏的宝贝——意大利炮!该炮采用6人操作、整门炮重1544kg、射程达到8550m。该炮在一战期间还是很先进性的,而且法国采用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德军在一战中吃尽了苦头。 当时的意大利军工生产能力比较低,从法国进口了很多75野战炮,随着战争进入堑壕战,这种75mm的火炮的威力和射程都显得力不从心了,逐渐被其他火炮取代。意大利退役了法国1897式75野战炮一战结束后, 意大利退役了法国1897式75野战炮,考虑到直接报废损失太大,于是就低价卖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当时的国民政府也知道法国的75野战炮早在欧洲退出战争了,所以只把它分配给了下面的非嫡系部队。抗战爆发后,国军下面的杂牌部队大量投敌成为伪军,于是大量的法国1897式75野战炮流落到伪军手中。 当时的八路军严重缺乏重武器,攻坚能力差,能获取大炮的主要途径就是靠缴获,其中多数是缴获的伪军和日军。
李云龙的人物简介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86旅新一团团长,八路军120师386旅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2师长,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c军军长,舟嵊要塞区岱山守备区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获少将军衔。1965年去世。——亮剑 都梁
李云龙的经历?
!!—---王近山外号王疯子,打仗不要命凶狠,文革时被退伍当一农场厂长,被许世友请出山!!
影片中李云龙是129师的.历史记载当时129师的几个团编制是: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770团团长张才……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李云龙的原型是以王近山为基本的素材的.
正在热播的《亮剑》,相信大家都在看,而且品头论足.现在很多人都在挑李云龙的毛病,如果李云龙是十全十美的人,是高大全、那就不如去看样板戏.军痞也罢、没教养也罢、不符合解放军的纪律也罢,至少李云龙让人看着有血性、过瘾,能把中国人、中国军人的阳刚之气引出来、逼出来,那就是作者的目的.李云龙,这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我们姑且不管他是军人也好,兵痞也罢.不过我相信即使是对其不屑一顾之人,也应该欣赏他以眼还眼,以血还血的个性――尤其是小小一个印尼也胆敢跟在日本屁股后头跟中国叫板的时候.外交部正在跟印尼交涉,看来只要后者口头认个错,象征性地赔点儿银子(给不给还不好说呢),我们这边最终是不了了之的.那简直与2001年11月,日本大动干戈地击沉东海“神秘船只”如出一辙(经查,被击沉的系中国“闽长运3705”号渔船.日本居然动用了“金刚级”,并大摇大摆地深入中国海域将之击沉.然而,在国内媒体上,“闽长运3705”号渔船一直被称为“神秘船只”).眼下整个东南亚都知道中国好欺负了――昨天是日本,今天是印尼;明天则是越南,或者菲律宾……《亮剑》中,凡是李云龙的上司,平时哪个不猛批他成天闯祸?可一旦遭遇恶战,还不是命令他上?国难当头,那些嫌李云龙“败坏人民军队形象”的“文明之师的拥护者”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物色这样一位英雄来替中华民族出口气啦?
李云龙从小当兵,直至升任少将军长,应该说是深受人民军队的教育.其实在今天,就算只是参加过军训的人,也都免不了学几句脏话.因为部队里不骂人是带不了兵的.所以说,李云龙非但丝毫不败坏,反倒是符合典型条件――几十年过去了,一些校级军官(理论上应该是在抗战或解放战争后才出生的),在餐厅、酒店、夜总会之类的消费场所,不也展示着他们从李云龙身上继承的光荣传统吗:“信不信老子让你明天就关门”……
上面这段话似乎偏题.笔者认为:不替李云龙平反,便无法在想象中推荐他当中国的三军总司令,否则中国不成了“无赖国家”?
李去龙确实骂人,而且骂得难听;他甚至打人,而且打得够狠(奇怪的是,巴顿也张口“杂种”闭口“婊子养的”,还打过士兵耳光,却成了举世公认的职业军人).试问李云龙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其结果究竟是战友望而生畏,与之疏远,还是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李云龙是这个性子,他带过的每一支部队也是这个性子,所以谁也不敢招惹.正是李云龙的剽悍作风,铸就了他永远进攻,即使暂时受挫,也马上卷土重来的奇迹.现在世界上谁敢招惹美国?估计也没有谁敢招惹俄罗斯.美国是想打谁就打谁;俄罗斯是谁打它就打谁;只有中国,给别人印象是谁打它就骂谁!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需要李云龙这样的人――光是一听名字,就能够震住对手.
李云龙绝不生活在屈辱当中.他的政委就准确地总结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不适于你李云龙,因为你是有仇不报非君子!”为了救媳妇,他把整个晋西北搅得天翻地覆;为了死去的警卫员,他血洗匪穴……以色列不正跟他一样吗?只要你杀过犹太人,无论是纳粹,还是巴解;无论是亚欧,还是美洲,始终会叫你逃不脱追缉.哪怕是与对方整个国家为敌,哪怕是背上恐怖政治的恶名.一个以色列人伤亡,会有十个刽子手付出代价.这就是以色列.中国人在巴尔干,在阿富汗,甚至在自己家门口被杀.政府根本就无法让中国人有安全感.难怪那些海外的华人,都先把自己视作当地人,然后才是中国人!
李云龙天不怕地不怕,急起来,可以翻脸不认人,就连法纪也置若罔闻.擅自调集上万人围攻平安县城,“就是枪毙,也要等老子打下来再说!”新二团团长亲自劝阻他不要替警卫员报仇,关进柴房,“回来后,要杀要剐随你!”正是他自己先破釜沉舟,把自己逼上绝境(“反正都要枪毙,还不如死在敌人手里痛快”!),并将凶、猛、狠的风格感染每一名战士,才逢凶化吉,克敌制胜.美国何尝不是这样?联合国不准打塞尔维亚和伊拉克,我偏打,没有盟友,大不了单挑(亏得还有个英国跑跑龙套);我要“反击”恐怖主义,每个国家要么与我为伍,要么与我为敌,反正不许“劝架”――它就有那么横,目中无联合国,更无国际法,于是成了超级大国.
仅上述三项,李云龙在笔者心目中,便完全胜任三军总司令.200多万军队交给他准保没错! 一、寸土不让,且擅长不费一枪一弹便拒敌于境外.晋绥军两个营不就那样被赶跑了吗?今后东海、南海的事情一律照章办理.先借口演习,把日本或者东盟的船只、钻井包围,断其退路,再放几颗海外称之为“飞弹”的道具营造气氛;然后以对楚云飞的语气给小泉挂个电话:“解放军穷呀,没贵军这么好的家底儿.你把那么多好玩艺儿放在我嘴边,不是馋得我直流口水吗?万一哪天我一张口吞了,你该怪我不讲交情啦……”如果小泉敢装糊涂,李司令还有张牌:“我的飞弹全是部下在放呀,往哪里放我从来不管,反正是在自己家里边.要是贵军也不招呼就闯进来,被砸着可不管我的事啦!”
二、有仇必报,且擅长让对方哑巴吃黄连.区区印尼也敢杀我渔民,欺负我李云龙旱鸭子不成?你算计着我的飞机作战半径达不到雅加达,导弹也不宜攻击你这样的小国?中国怕落下“以大欺小”的恶名,所以你就“倚小卖小”?老子现在当上了三军总司令,不再是一介武夫,政治觉悟肯定有的,绝不会上你的当,傻瓜才跟你玩明刀明枪地干!别忘记我李云龙是游击高手,只派几股小分队来,便把你这个岛国搅得鸡飞狗跳,让你民族分裂、经济崩溃,顺便取向我渔民开炮的军舰上的官兵的人头回来祭奠同胞.哪个再敢杀我国人,我也专门派人灭他!
三、深谙人民战争之真谛。美军发起的“高科技战争”今天已经炒得沸反盈天。美国到处耀武扬威,经常把军舰开到别人家门口。既然要显示,船只当然造得牛高马大。美国担心死人,既然怕死,武器当然要智能化程度高,同时必须打得远(对方够不着自己)。美国舆论关注平民伤亡,既然顾虑当屠夫,弹药当然够精确,以减少附带破坏。说实话,无论哪个国家与美国正面冲突,皆讨不着什么便宜,最好的结局也是两败俱伤。中国的特色就是人多,军事上的特色也应该是人民战争。高精尖武器不是不要,而是够威慑就行了,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经费和精力。现在讲的人民战争,也已不再是把敌人放进自己的国土来打了。我李云龙就是人民战争磨炼出来的,比谁都明白一个民族全民皆兵给对手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另外,与其布置核武器,不如往每一个与中国交恶的国家,派遣我们的特种部队。一旦有风吹草动,先叫你中心开花,内院起火。老子只要不攻击你的平民,你便无法将我等同于恐怖分子。与核武器相比,这些在它国境内神出鬼没无影无踪的特种部队,才真正是一把达摩克利斯剑!大不了你们不再让中国公民入境,老子更求之不得:中国从此不会再有败类跑去替敌人卖命,更没有贪官污吏奸商富人把资金带出――然而我的特种部队一样能够偷渡进入你们的国境。
释义二:博士生导师
李云龙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1年8月
职称:教授
现任:博士生导师
所学专业:细胞生物学
研究方向:细胞增殖与调控
导师介绍:曾任动物抗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胚胎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高访学者身份合作科研,将两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培养至体节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研究领域:动物胚胎工程、动物胚胎学
主要成就:已培养硕士博士20余名。曾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发表有关胚胎工程方面的论文40余篇,其中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8篇。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10篇;主编或参编“细胞生物学”、“哺乳动物胚胎学”、 “生物工程与应用”等专著四部,“动物发育生物学”于2001年底正式出版。
曾经和正在主持相关项目9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科委生物技术中心“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农业部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
承担课题:牛、羊使细胞核移植和禽类基因工程苗的研究。
释义三:工学博士
李云龙,教授、工学博士,中南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长沙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岩石矿物学会理事。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俄州Xavier大学学习。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矿物材料和项目管理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主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17篇。
中国的著名剧作家有?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
宋之的(1914-1956),著名剧作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宋汝昭,笔名一舟、宋人。
张永琛档案: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制片人。1963年生于市凉水湾一个渔民家庭。1984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后分配到天津工作。 主要文学作品:小说集《走夜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长篇小说《像雾像雨又像风》、《混血儿》
马少波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之一
李龙云,剧作家
张笑天著名作家、剧作家。
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
著名电影剧作家柳城
计红绪——中国著名剧作家
中国著名剧作家、作家、文艺活动家夏衍
著名剧作家金芝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老舍
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藏书家、文学家阿英
著名剧作家、文艺理论家阳翰笙
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
中国现代剧作家前三名是?理由是什么?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老舍
李龙云,著名作家、剧作家。
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
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 曹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 1899 年 2 月 3 日出生于北京西城小杨家胡同一个困苦的贫民家庭,老舍的父亲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 1900 年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从此,全家依靠母亲给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微薄收入为生。老舍在大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大杂院的生活使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
李龙云,
著名作家、剧作家。1979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陈白尘先生。1982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1987年在《半月谈》第12期《中国人物》专栏中被列为当代中国九名剧作家之一。1988年,入选 “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特殊津贴。
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
田汉写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100余部,主要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乱钟》《扬子江暴风雨》《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白蛇传》等,并写有大量诗歌和歌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 曹禺
中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省潜江县,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原野》。
1933年,23岁的曹禺创作了《雷雨》,成为中国剧坛上升起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随后,陆续发表《日出》(1936)、《原野》(1937)、《北京人》。期间,担任了国立南京戏剧学院教授。他的话剧三部曲,犹如一道道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抗战爆发后,曹禺前往重庆、江安。1947年奔向解放区。解放后,长期任文艺界领导职务。195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担任首任院长。
曹禺是情感十分丰富的作家。他在创作《雷雨》时,就“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同时,他还力求通过对故事的真实描写,把严酷的人生深刻地描绘出来,并通过人物命运的高度巧合提示人物命运的残酷性。在《日出》的创作中,曹禺更是比写《雷雨》时还要憋满了一腔愤怒之情,这是他情感的又一次更强烈、更深沉的输出,是作家崇高的人道主义对旧世界的控诉。《北京人》是曹禺写的最好的剧本,它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而完成的。它既蕴含着作家的希望和憧憬,又体现了作家对戏剧审美境界更高的追求和向往,它是曹禺创作历程的一个高峰,是一部传世的杰作
瑞雪飘飘的剧情简介
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开始,一批形形色色的人汇集到北京北方大学,他们中有北大荒知青,有刚生孩子的母亲,有年近四十的农村老者,因为高考,他们聚集在这个校园中,开始了自己的经历。为人正直却又迂腐的那老大,酷爱书法与养鸟,对老北京的文化掌故意如数家珍;痴迷于古旧家具收藏的那老二,连做梦都扛着一张八仙桌不知该往哪儿放;永远身着黄军大衣的那老三,天生反对繁文缛节,甚至改名叫“丁一夫”。能说会侃的吴家驹,幽默风趣、机智圆滑;农村考来的田老二,身背两辫大蒜走进大学校门,用朴素乐观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软弱;用自己的婚姻作赌注的谷雨,终于相信只有靠自己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善良贤惠的于姗,不能忘情于死在北大荒的丈夫,但她也并不缺乏走向新生活的勇气。这群走出老胡同的知识分子,用青年和热血追求自身价值,走过风雨变幻的岁月。
瑞雪飘飘的剧集评价
由于这部作品是由“京味大王”人艺作家李龙云执笔的,所以整部作品的特点除了人物语言上的京腔京韵外,无论画面构图还是叙事节奏上也特别的透着股子皇城根下的“京气儿”。这是部写小人物的作品,但反映的是大时代、大变迁,剧中每个人都是主角,而且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这是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与生活细节的展示。(新浪娱乐评) 该剧整体上节奏比较慢,而且里面的旁枝末节插得过多。比如两人的对白,说到不知是京韵大鼓还是梅花大鼓的那段,生生就介绍了三四分钟,虽然知道编剧是传递知识,但性子急的肯定就换台了。另外,导演剪得还不够狠。(北京娱乐信报评)
作者孙犁的简介及作品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扩展资料:孙犁个人荣誉孙犁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作为《天津日报》的创始人之一,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持青年作者的传统,培养了刘绍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业余文学创作骨干,被誉为“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散文选》荣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远道集》《谈作家的素质》《耕堂序跋》连续3次获鲁迅文艺奖。20世纪80年代获全国老编辑荣誉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犁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扩展资料:狭义相对论的创建爱因斯坦的理论建立在两条公理的基础之上,即“相对性原理”和“光速恒定原理”。“相对性原理”是说,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光速恒定原理”则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约定”(或者说规定)在任一惯性系里,真空中的光速处处各向同性,即处处往返光速相同。利用这一约定,爱因斯坦校准了静置于空间各点的时钟,使它们“同时”或“同步”,从而在全空间定义起统一的时间。在一个惯性系中定义统一的时间,是探讨相对论的前提。第二层意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与观测者相对于光源的运动无关。注意,“光速不变原理”强调的不是空间各点光速均匀各向同性,甚至是一个常数,而是强调在所有惯性系中测量时,真空中的光速都是同一个常数c,与这些惯性系的相对运动无关。在“ 相对性原理” 和“ 光速不变原理” 的基础之上,爱因斯坦严格推出了狭义相对论的核心公式洛伦兹变换,并进一步严格推出“同时”的相对性,动尺收缩(即洛伦兹收缩),动钟变慢,速度迭加公式,质量公式,质能关系等相对论效应,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完整大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