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节日是什么?
畲族传统节日是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宁德畲乡各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盛大歌会,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畲族在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会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打糍粑款待来客;举行“畲歌对唱”、“畲语比赛” 、“畲族服饰展览走秀”等活动。景宁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畲民族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畲族最盛大的节日。畲族传统节日“上巳节”的由来:景宁畲族在唐永泰年间从福建迁入。相传在唐高宗总章年间,雷万兴领导义军反抗唐王朝,畲族起义军兵败退入深山,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粮断援绝。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唯有乌稔的枝条上还挂着果实。雷万兴传令全军四出采集,解决了军粮问题,并终于在三月初三杀出重围。次年三月初三,雷万兴想吃当年的乌稔果,让畲军入山采摘,可是这时乌稔没有果实,士兵只得采回叶子,加入糯米蒸制,饭呈蓝黑色,同样香喷可口。以后每年“三月三”这一天,畲族同胞家家户户都宰杀牲口,畲民就采乌稔的叶煮汁拌米煮饭,祭祀祖先,以示纪念。后来世代相沿,衍成风俗。
[create_time]2022-04-07 21:52:26[/create_time]2022-04-16 15:48: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殇落vov[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e6eb04c.FveDWR6hvcfOiXK8xpKgTg.jpg?time=7076&tieba_portrait_time=7076[avatar]不普通的汽车爱好者[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58[view_count]畲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会亲节、分龙节(封龙节)、乌饭节等。1、春节。畲族也过春节,这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2、二月二会亲节。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宁德、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3、三月三。“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4、牛歇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为畲族的牛歇节。是日凌晨,畲族农民要把牛赶到山上吃露水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等精饲料喂牛,严禁对牛棍打鞭甩。修有“牛王庙”的村庄也在这一天供祭。5、封龙节。封龙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是畲族人民祷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娱乐性节日。这一天畲族群众不从事农活,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赴舞会,在山坪、田垅对“打”山歌,歌词多歌颂劳动、喜庆丰收和表达爱情等,歌会的场面十分动人。
[create_time]2022-04-12 12:29:28[/create_time]2022-04-21 18:27: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小小杰小生活[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643312047,2448210907&fm=3012&app=3012&autime=1660590417&size=b200,200[avatar]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slogan]生活百宝箱,为你解忧排难。[intro]3501[view_count]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畲族三月三是"乌饭节"。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浙江景宁。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
[create_time]2020-02-22 10:02:25[/create_time]2017-06-12 10:43:29[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2[alue_good]小未来cOZIN[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927915706,2230500207&fm=3012&app=3012&autime=1687684980&size=b200,200[avatar]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772[view_count]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1】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也许是由于年成不好或封建社会剥削过重,畲族群众没有吃的,连谷种都被山主抢走了。春播时,没有谷种的畲民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叫蓝天凤的青年带着几个小伙子乘黑夜盗出了山主粮仓中的谷子,分给群众连夜撒到田里。山主追查此事,为了不连累别人,蓝天凤挺身而出,被山主关进地牢。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三,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还没有饭吃。乡亲们就把剩下的谷种做成饭团,探牢时带给天凤吃。但饭团却被看守给吃了。乡亲们于是想了个办法,就用乌稔叶煮米饭,黑乎乎的饭团吓住了看守,天凤这才得以活下来。到第二年三月三,蓝天凤被起义的乡亲救了出来,并推选他当义军领袖。之后,畲民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这谷米来之不易,将“三月三”定为谷米的生日,成谷米节,亦称“乌饭节“。 另外,在畲乡民间还有一个“三月三乌饭节”的故事。据传是在唐朝初期,山越(即畲族的祖先)首领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斗争持续了四十余年。有一年冬天,他们被唐军围困在山上,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他们靠采食一种“乌稔草”充饥,熬过了饥饿与严寒。终于翌年三月三日冲出重围,杀退了朝廷军队,获得了胜利。后来,畲族群众为了不忘这些英雄和乌稔果之功,便把三月三日作为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采集乌稔叶或取其榨汁同糯米一起蒸煮成乌饭祭祀祖先,然后一同品尝,对歌欢乐,以示纪念。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畲族人民逐渐由过去的农历三月三吃乌米饭,演变成了以踏青赏花、唱山歌、喝山哈酒、品尝畲乡笋包等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习俗,并且在节日里还常常举办跳火把舞、竹竿舞、鱼灯舞或操石磉、赛龙舟、赶野兽等一系列热闹非凡的歌舞和竞技表演活动。 【2】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当年你父亲被装在盘子里养大,你就姓‘盘’吧!”“你父亲曾经以篮子为家,你就姓‘蓝’吧!”“你父亲离开时雷声大振,你就姓‘雷’吧!”“你姓龙,将来你所生子女随丈夫姓。”…… 4月16日(农历三月初三)下午,全区首届畲族“三月三”风情文化节文艺专场活动在位于航埠镇北二村的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内举行。讲述畲族祖先“龙麒”以及畲族四姓“盘”、“蓝”、“雷”、“钟”来历的情景剧《龙麒传说》刚一上演,就吸引住了上千畲汉同胞的目光。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又称“乌饭节”和“对歌节”。此次“三月三”文化节活动由区民宗局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航埠镇政府协办,大成小学民族校区和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联合承办,包括祭祖活动、戏曲表演、文艺专场、篝火晚会四大部分。祭祖活动包括迎祖游、礼拜祖先、唱《祭祀歌》、讲解历史等内容,主要是缅怀先祖,祈求祖先神灵赐福全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戏曲表演连演三天,一天两场,让当地及周边群众过足了戏瘾。文艺专场通过精美别致的畲族服饰、多姿多彩的歌舞表演、别具风情的婚庆风俗,展现了畲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我区民族文化建设成果。文艺表演结束后,身着民族服饰的畲族群众还舞起长龙,敲起锣鼓,点燃篝火,民族校区师生们和少数民族村村民,以及应邀而来的各界佳宾手拉着手,跳起了欢乐祥和的篝火舞,在汉畲一家的融洽氛围中把整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我区共有畲族人口3000多人,主要聚居在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村和七里乡上门村。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区相关部门、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特色活动。市名校大成小学自托管航埠民族小学后,在民族校区开设了畲族特色校本课程,有计划地举行“三月三”、竹竿舞等畲族特色文化活动,引领少数民族村发展民族文化。大成小学校长徐雪芳介绍,学校还打算在今后发展具有畲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 据区民宗局介绍,我区民族村畲族人口的聚居规模在全省都是最高的。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位于北二村的蓝氏宗祠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同时,组织民族村干部赴景宁县、龙游沐尘参观学习取经,邀请老师为民族村的村民传授民族语言、民族礼仪、民族歌舞,恢复传统民族节日,组建民族文艺队伍,大力挖掘、整理、弘扬、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区民宗局、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及民族村干部还计划依托现有资源,开发畲族农家乐,建设畲乡风情休闲基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3】畲族三月三的来历 24日下午,福建宁德福安市富春公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民族文化游园活动”在此举行。畲族历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银器、畲族服装服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化展示,吸引数千民众涌向现场。 “三月三”是畲族人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畲民们云集宗祠,自晨至暮对歌盘唱,怀念畲族英雄雷万兴,并采撷乌稔树叶,取其嫩叶汁浸糯米炊制乌饭,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如今,“三月三”已成为畲乡的品牌节庆,成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盛会。 走在公园里,记者感受到浓浓的畲族风情。公园东大门的小广场上,宁德市民族中学的.畲族姑娘们正在表演“打枪担”,整齐、刚劲的表演展现着畲家姑娘的青春与亮丽。“打枪担原是畲族群众上山砍柴劳动休息时的游戏活动,经过加工提炼成为一项富有情趣的体育项目,”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教师李健民告诉记者,“打枪担”曾在全国民运会上获得表演项目第一名,是该校民族体育表演的保留节目。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勤劳的畲族人民为茶乡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名闻全国的国家良种“福安大白茶”就是畲民的一大手笔。畲族人民不但是种植茶叶的能手,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积累创造了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新娘茶”、“凤凰茶”便是畲族独特的茶俗。公园正门的影壁前,福安畲族茶文化艺术团的茶艺小姐正在表演畲族茶艺,吸引民众里三层外三层围观,一睹独特的畲族茶文化魅力。 循着香味走去,畲家经典小吃的摊位前人气更旺。畲家传统小吃“三大件”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在此制作、展示。其中尤以乌米饭最受青睐,听畲民们说,关于乌米饭的来历畲家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为反抗官府的压迫率领畲民起义,后来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饥寒交迫,多亏山中有乌稔果充饥,畲军靠它得以生存,最终大破官军。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后来形成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并在这天用乌米饭祭祀祖先。 不远处传来了阵阵喝彩声,正在上演是布袋戏。只见一个表演者左右手同时各演一个木偶,口中唱着方言歌曲,木偶人在他的手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精彩的表演让看客大呼过瘾。正在表演的戏师叶水金表示,希望这门技艺可以代代相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畲族服饰展、畲族文化图展、银饰、根艺、盆景、畲族榜书、畲族风情摄影展等展区亦吸引了众多游人关注的目光。来自各地的歌手则为游人带来淳朴的原生态演唱,一对对畲族男女歌手在这里盘诗对歌,以歌传言,以歌达意,浓浓的畲族风情令人流连。
[create_time]2022-07-31 23:34:07[/create_time]2022-08-13 19:56: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6[view_count]畲族三月三的风俗
畲族三月三传统习俗丰富多彩,基本内容主要有吃乌饭、祭祀舞蹈、赶歌会,以及一些传统体育活动表演等。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上千年来,畲族人民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畲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点鲜明,山歌、舞蹈、婚嫁、祭祀等风情习俗、古朴、深奥,富有情趣,乡俚民俗,纯朴热情。畲乡景宁“三月三”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挖掘畲乡风情内涵,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成为畲乡景宁的一大品牌。节日活动每年的“三月三”,景宁畲乡各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各种祭祀活动、民俗表演、山歌对唱等此起彼伏。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欢腾三天三夜。自2001年开始,景宁“畲族三月三”节庆活动逐步走上常规化、档次化之路,并成为了“展现畲乡风采,展示畲族文化,提升景宁形象”的民族活动盛会。在畲族民歌中,不论是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常识等内容的题材,都能以叙事、咏物、抒情、讽刺等手法加以表达。民歌中有长篇民族起源叙事歌、小说故事歌,有数量较多、涉及面极广的杂歌,分别以散条、长连、小令等格式编成独唱或联唱的歌,形式活泼多样。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畲族三月三
[create_time]2023-05-08 17:59:56[/create_time]2023-04-16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点点聊民生[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a4b7a26c16b967bff858ce2cc5bdd7ca.jpeg[avatar]答题姿势总是与众不同[slogan]答题姿势总是与众不同[intro]50[view_count]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三月三对畲族有什么重要意义?
畲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三月三在畲族也是被称为是乌饭节的。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这一节日里举行盛大歌会,并祭祖先拜谷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并且,还要吃乌米饭,缅怀祖先,款待来客,故三月三又称乌饭节。 三月三对畲族有什么重要意义? 每年的三月三,景宁畲乡各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各种祭祀活动、民俗表演、山歌对唱等此起彼伏。 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欢腾三天三夜。 自2001年开始,景宁畲族三月三节庆活动逐步走上常规化、档次化之路,并成为了展现畲乡风采,展示畲族文化,提升景宁形象的民族活动盛会。 对畲族来说三月三很重要吗? 是的。 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天举办婚礼。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create_time]2022-10-12 17:47:25[/create_time]2022-10-21 02:39: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87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畲族有什么风俗
畲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属于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来看看畲族有哪些风俗吧!
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在冬天的时候,畲族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畲族忌吃狗肉、蛇肉、猫肉,更不能用筷子打猫,小孩忌吃鳝、鳗,到别人家做客吃点心时,不能将点心吃光,应有所剩余。
畲族同姓不能结婚,以前是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畲族的服饰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绚丽多彩,现在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所穿着的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create_time]2022-03-08 01:47:11[/create_time]2022-02-27 12:35: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居家能手小晴[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357530568,3421586513&fm=3012&app=3012&autime=1689342854&size=b200,200[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19[view_count]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二、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三、农历三月三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部分三月三民族节日介绍如下:一、壮族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2018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18、19、20、21、22(三月初三、初四、初五)全区放假三天,与周末凑成5天小长假。“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二、侗族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制作黄糯米饭等等。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侗族三月三,节期为五天。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初二,姑娘们相邀到河边捞鱼抓虾,并与小伙子们在坡上备办野餐。初三清晨,姑娘们精心打扮后,提上精巧的竹篮,到菜园采来满篮葱蒜,在泉边用水洗净。她们排成一字长龙,站在水边小路上,羞涩地挥动篮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张望,等待情郎讨取。此时山坡上早已站满了人,里边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后生讨走了篮子。一群穿着整洁青布对襟上衣的小伙子,在人们善意的哄笑中,一个跟一个地走上水边小路。这时,小伙子们当众向意中人讨篮,得到者会迎来一阵"噢噢"的赞叹声,小伙子可与姑娘悄声约定还篮时间。讨不到篮子的小伙子会招来围观者"嘘嘘"的嘲讽声,而后在寨旁山坡上对歌,以歌声继续寻觅知音,一直唱到天亮。这天中午,人们集中在寨中心的场地上欢歌狂舞。三月初四还要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初五下午要为前来观看的邻近村寨的客人举行欢送仪式。三、瑶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守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记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位记念盘古的日子,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过去“三月三”,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一天,以祭奠盘古,即妇女们休息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却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纵林里对歌、谈情说爱、玩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三月三
[create_time]2019-09-30 12:14:38[/create_time]2014-04-28 02:39:46[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22[alue_good]新海爱科学[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747818219,338393224&fm=3012&app=3012&autime=1695357767&size=b200,200[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8514[view_count]3月3日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三月三拜蚩尤的历史。这些民族每年都举办规模较大的三月三歌节,又称为“歌婆节”、“歌圩节”。歌圩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扩展资料:相关特色习俗:包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月三
[create_time]2019-04-09 12:56:38[/create_time]2013-04-12 14:45:03[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22[alue_good]皓哥侃球[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86b54d8df940acabdf707f36b7811c00.jpeg[avatar]研究生[slogan]看球,侃球,分享球,不求专业,只求痛快![intro]16636[view_count]农历是什么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也叫阴历、华历、夏历、汉历等。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融合了阳历成分的一种历法,看月亮的变化周期,结合二十四节气,以及太阳周转来定日期,若是有长短变化不一样的年份就设置闰月平衡日期。
基础历法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依历年、历月分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总看历法分三种:阴历、阳历、阴阳历。农历,其基础历法规则经历多代逐渐完善形成,其形式一直延续至今。以朔望月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是阳历。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历法。
发展简史
从上古的干支纪元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格里历),历史多次修订历法,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超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干支历(摄提)、夏历、商历(殷历)、周历、西汉太初历、三统历和隋朝的皇极历、唐朝大衍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
[create_time]2022-03-11 03:53:24[/create_time]2022-03-04 00:46: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心的痕泪[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744805808,777008025&fm=3012&app=3012&autime=1689150656&size=b200,200[avatar]把复杂的事情简单说给你听[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76[view_count]
畲族三月三
三月三歌圩,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畲族三月三习俗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 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三月三”节日活动是畲族人文历史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建设新农村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由于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居住在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畲族居住环境的改变,畲族的语言、服饰、歌舞正在逐渐汉化,“三月三”传统节日活动也趋于萎缩,亟待加强保护。
[create_time]2023-02-08 07:22:36[/create_time]2023-02-17 02:59: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行走的种草机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3732fe5.ir_1hgrk5ldO1BpbNTs4mQ.jpg?time=7262&tieba_portrait_time=7262[avatar]TA获得超过32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