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森提出了引力波,今年的诺贝尔奖应该给他吗?
不能。首先,引力波最早是爱因斯坦发现的。因为引力波也是时空弯曲的直接结果,在平直时空里面是不可能有引力波的,只要有弯曲的空间就必然会产生引力波。爱因斯坦意识到这个图像之后,就把他利用黎曼几何写出来的引力场方程进行了简化,得到了引力波方程,而且引力波传递的速度就是光速,爱因斯坦就于1916年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因此,仅凭郭英森在2011年2月在非你莫属节目中提到一个引力波的概念,就想当然的认为,这个概念是他最早提出的,是完全错误的。而且郭英森当年提出的所谓理论也只是一些异想天开的框架,写的唯一的一个公式还是错的。因为郭英森的物理基础应该只有初中水平,不仅完全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给他任何一个已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他也完全看不懂!其次,2017年引力波之所以能够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的领域。主要是在于三位美国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雷纳·韦斯 (Rainer Weiss) ,加州理工学院巴里61巴里什 (Barry Clark Barish) 和基普·索恩 (Kip Thorne) 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观测到了引力波!而这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更愿意颁发给那些所发现的理论已被实验或观测证实的科学家。因而,即使刚刚逝世的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民科郭英森他所宣称的所谓正负物理物理学理论,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任何同行和权威学术期刊的认可。因而最多只是一种猜测。和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create_time]2019-10-20 11:03:42[/create_time]2019-11-02 00:00:00[finished_time]11[reply_count]20[alue_good]一只傻親親[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b5cc04.kDgVqO6vWn2TBrShAsff8A.jpg?time=6183&tieba_portrait_time=6183[avatar]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95[view_count]郭英森理论 引力波得诺贝尔奖了吗
郭英森的引力波理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关于引力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郭英森毫无关系,他在2011年一次电视台真人秀节目中,提出所谓引力波,完全与这个引力波风马牛不相及,只是自己妄想胡说的一个东西,既没有理论依据,有没有实验观测证据,无非是一场闹剧。在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郭英森对于引力波没有发现、发明、没有基础理论,也没有从理论中得到任何验证,即使是书面上的数学逻辑验证都没有。世界科学界为了验证这个预言,多少代科学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终于在2015年利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首先观测到了引力波。这个13亿光年之遥的一对黑洞合并导致的震荡,经过13亿年的跋涉,引力波的时空涟漪传到了地球,只是把高级LIGO探测器4公里的长臂移动了一个质子直径的一万分之一,相当于我们到比邻星4.22光年距离变动了一根头发丝的尺度。
[create_time]2019-05-26 20:48:45[/create_time]2016-02-26 19:48:43[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4[alue_good]百度网友4f9a4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1d0e30f.gWo6jxS4SaiUoHrmkCm9fQ.jpg?time=4281&tieba_portrait_time=4281[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514[view_count]郭英森的人物事件
2016年2月19日,郭英森在2011年2月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初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他的发现。这位来自辽宁的郭英森,虽然学历不高,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却执着于物理研究,被称为“诺贝尔哥”。在《非你莫属》现场,“诺贝尔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号称都是具有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理论与新发现,却频频被主持人打断,也令现场博士团、嘉宾唏嘘不已。节目现场“诺贝尔哥”与方舟子还进行了直接对话,讨论物理学新理论,方舟子称自己不懂郭英森发明的所谓的新学说。郭英森信誓旦旦要发布论文到国外学术期刊,方舟子奉劝他放弃吧,国内都行不通,国外就是天方夜谈。博士团成员有人同意方舟子的观点,孙浩 力挺郭英森,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在现场引发。 1994年8月,郭英森在浑河岸边看到“飞碟”(UFO),引起强烈兴趣,由此成为一名UFO研究者,进而研究起了物理学。“我曾经亲眼看到过飞碟,经过10年研究已经知道了飞碟飞行理论,按照我的理论可以制造出飞船。”郭英森说。他去北京想用自己研究出的理论和中国物理界的教授们切磋一下。可惜的是,在北京无人迎战,这让我始料未及。”郭英森很伤感。郭英森称,他在1994年8月夜间在浑河岸边看到天空中有飞碟出现。“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飞碟,并且开始研究物理,一干就是10年。” “我的发明就是几个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新理论与新发现,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高瞻远瞩,让中国成为20世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张绍刚打断郭英森并纠正:“21世纪!20世纪已经过去了。”引发现场一片大笑。“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东西合集到一块,就会产生新的科学,这些新科学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呢,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用有车轮……”郭英森说,现科学是在“惯性系加粒子实体”,在这个运动范围之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极小极小于光速,它的物理学叫正物理学。而在新科学当中,是“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它的速度可以极大极大地超光速。在做进一步阐述时,郭英森被节目嘉宾方舟子打断:“我看到他的介绍是初中学历,我是觉得他可能连初中都没有学好,只记住了几种术语,就开始乱用。什么引力波、物质波的。”随后,郭英森想用“数学表达式”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论”。“这是你自己发明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物理学家可以看的懂,”方再次打断郭英森说,我们这个庙太小,他应该去拿几个诺贝尔奖,而且他的发明发现如果能够成立的话,我们的物理都不用学了。直到最后,郭英森始终没有机会对自己的“发明发现”做进一步阐述,便匆匆收场。 在知乎网上,有网友就对那位自称“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进行了详细的扒皮。这位名叫@韩迪的网友,系百度贴吧“反民科”吧的吧主,扒出了郭英森11年前就开始从事的各种“伪科学”活动。2005年,郭英森宣称自己可以通过理论证明UFO的存在,在北京大学叫阵,要挑战北大的物理系老师,最终北大方面并无教师搭理他,因为其理论根本不值一辩。其中一位搭理了他的北大经济系的学生则表示,郭大叔一上来先咬定外星飞船存在,然后再倒推论据,这是典型的逻辑性错误。时至今日,郭大叔仍未放弃自己发现过UFO的说法,宣称中国空军就曾披露过,说不相信UFO存在的是弱智。这位网友还介绍说,郭英森所谓的“物理学”新发现,也确实是胡乱的东拼西凑,居然将玄学范畴的太极八卦拿来与物理科学“生拉硬凑”。根据网友@韩迪 的详实信息,这位郭大叔虽然宣称自己研究的是科学,一度通过卖肾和卖肝要求大家资助他去竞争诺贝尔奖,却也曾亲口承认自己的理论从未经过真正数学科学的验证,多次在网上扬言“数学无用论”,以及“真正的科学不需要数学”等言论。
[create_time]2017-11-24 20:50:03[/create_time]2016-05-27 12:36: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81[alue_good]rfskzricn[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15e5bab.mQBCmq-EGnM-7b1Rxopl5w.jpg?time=3636&tieba_portrait_time=3636[avatar]TA获得超过24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568[view_count]“民科”郭英森的论文是啥样的?
(一)主题的写法[2]
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二)题目的写法
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
(三)摘要的写法
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四)引言的写法
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五)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create_time]2016-02-23 17:00:00[/create_time]2016-02-25 16:51:34[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银北Rv[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39e5435.849aFCiQeehf3BYRIlnxkg.jpg?time=6573&tieba_portrait_time=6573[avatar]TA获得超过87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7[view_count]
民科的社会评价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表示:“热爱科学不是坏事,但科学研究有着严格的规范。“民科”所从事的所谓“科研”,与真正的科学研究存在本质区别。首先,科学是基于现象和数据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演绎得到的合理认识。“民科”与科学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其次,真正的科学研究十分重视学术民主,批判和质疑更是科学的本义。所以,科研论文投稿之后要接受严格的专家评审,科研成果要进行同行评议,这都是科研领域最普遍的做法。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科学理论的真伪判别并不会因为是谁提出的而有什么变化。但“民科”们往往不能正确面对质疑,更给不出合理答复,认为科学界在打压他们,甚至认为整个现代科学理论都有问题。再次,真正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视学术传承和科研合作。而“民科”们的理论往往横空出世,没有科研传承,他们的“科研”基本靠单打独斗。民科缺乏逻辑求证的科学方法,按照这种方式做“科研”不仅不会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任何实质性贡献,往往还会影响个人生活。” 中国“民间科学家”人数之多可谓世界第一,也没见中国的科学发展也是世界第一。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不能混为一谈。有些技术发明并不需要用到高深的科学知识,靠长期的摸索、经验累积甚至灵机一动也可以做到,如果要鼓励的是“民间技术发明”,恐怕没有什么人会反对。批评“民间科学家”的人大概没有人主张要以思想定罪、禁止“民间科学研究”,所以“民间科学家”的支持者大谈什么思想自由,纯属无的放矢。但是,我们应该在法律上宽容“民间科学家”,却不应该在学术上也宽容他们。在学术上科学家们彼此之间也相互不宽容,为什么要特地去放民间科学家一马呢?他们既然自称在研究科学问题,那么人们当然也应该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其研究。有人说这是“科学主义”,莫非想说对科学问题不用科学的标准,反而该用玄学的标准?更有趣的是,还有这么要求人们宽容荒谬的:“荒谬挑战科学的勇气,在知识上也不是毫无意义,科学澄清了荒谬,更能显示科学的力量。”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罪犯挑战警察的勇气,在社会上也不是毫无意义,警察肃清了罪犯,更能显示警察的力量?“民间科学研究”也不是完全无害的。“民间科学家”往往过于痴迷而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生活,这且不说,他们往往还具有受迫害情结,利用各种机会控诉科学界如何压制、迫害他们,甚至号称科学界在制造“冤案”。这种声音如果被媒体放大,获得人文学者的支持,民间科学家真被当成了挑战黑暗的科学界的“英雄”、“烈士”,让公众对科学界产生误解,难道不是一种会影响科学进步的社会公害?前沿的科学研究是最具专业化的。如果有人认为科学研究人人可做,号召人人搞科研,大跃进便是前车之鉴。 媒体也不宜炒作这些人,不要让公众对科学界产生误解,以为真有天才受到了科学界的打压,也不要去鼓励科学妄想家,这显然无助于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并无科学专业识别能力的记者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要也想到科学界当无冕之王。科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在科学史上,从来没有外来干预促进了科学发展的先例,不管这类干预是来自政治的、宗教的,还是媒体的。 力挺“民科”反映了科学教育的欠缺。教育不是鼓吹一些科学成果,卖弄一些科学概念,而其根本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思维,理解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理性和质疑,对任何呈现的结论或成果,都要有理有据地予以接受 或者拒绝。所谓“理”,就是任何科学结论都应该满足逻辑上的自洽,通俗地讲就是要“编圆了”。所谓“据”,就是任何科学的结论都应该得到事实依据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么多娱乐明星、微博大号、读者网 友力挺“民科”郭英森,与前几年那么多明星权贵热捧王林大师有相似之处。而幕后炒作此噱头的营销号,显然像王林大师一样深谙民众科学素养匮乏的现实,轻易地撩拨就能达到其网络营销的目的。 有人说,科学界也有造假、不端行为、“学霸”作风,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当时科学界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后来发现是错误的,认为是错误的后来反而被承认是正确的事例,那么,我们凭什么就要相信学术界的判断,不去担心学术界有可能制造冤假错案呢?第一,个别的科学家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代表科学界,学术造假、不端行为并非科学界的主流,也不可能成为科学界的主流。它们恰恰是科学界的主流所反对的,与科学本身水火不容的。它们是科学研究中的不正常现象,经不起检验。第二,历史上虽然有过一开始被认为是错误的学说后来获得平反的例子,但是这不等于现在被认为错误的学说就是受到了冤枉。事实上,在历史上被认为错误的学说,绝大部分仍然是错的。正如一个被告不能拿与己无关的冤假错案为自己辩护一样,一个科学学说是否成立,要看它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而不能以学术界曾经有过的失误作为自己成立的理由。第三,科学有自我修正的能力。科学界发生的种种演变(错误的变成正确的,正确的变成错误的,主流变成支流,支流变成主流等等),都是科学界内部的事,从来就不是科学界之外的力量所能推动的。非科学因素的干预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科学研究是最专业化的行业,如果连科学家们对某个科学问题都会看错的话,其他行业的人士凭什么就认为自己比科学家们更高明?历史上可曾有过哪个政治家、哲学家、作家、记者、节目主持人等等人士对某个科学问题的看法要比当时的科学界看法更正确的例子?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最早研究“民科”的专家之一田松曾对“民科”下过定义。“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田松认为,“民科”和“业余科学爱好者”有区别,后者可以爱看星星爱收集蝴蝶标本,但绝不会去推翻颠覆天文学的重大理论。更关键的是后者会用科学共同体认可的方式与主流科学界交流。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别“民科”的核心判据。“民科”大多偏执地认为自己怀揣着天下最了不起的科学理论,任何人的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认为别人不懂,或者认为权威在打压他,或者认为别人要剽窃他的理论。由于偏执,“民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世俗社会也难有正常交流,甚至为了心中的“科学理想”妻离子散。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周云认为,任何科学发现,普通人可以看不懂,但相同专业的科学家群体能够看懂,并有能力判别其高下真伪。正如引力波,其实真正能明白的人没几个,但人们选择相信,因为这一理论得到了科学家共同体的认同和褒奖。“科学家共同体通行的规则就是科学精神,也就是‘拿证据来证明’的精神,而不是说空话的精神,站队的精神,煽情的精神。”从这个角度讲,判断“民科”是真科学还是伪科学,还是要看其具不具备科学精神。 “民科”往往未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但仍对科学研究怀有浓厚兴趣。一些人出口必惊人、理论必新奇,甚至成了知名“网红”。对待这一群体,需要科学的态度。倘若打着科学的幌子博名博利,则必须给予嘘声和喊打。对于科学,来不得半点浮躁,想要不下苦功便有大成,也就同小说中偏方治百病,吃颗“神药”就能武功盖世没什么两样了。举凡闻名的科学家,无不是付出汗水和智慧方才推动科学发展。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脑洞大开、名词堆砌,而首先要树立崇尚科学的态度,经历专业的科学训练,储备扎实的科学知识,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科学研究也不是夸夸其谈,而要怀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真刀真枪的实干,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坐得住板凳的静气。说白了,就是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在科学研究中登堂入室。别忘了,纵使被戏称为“民科”的爱因斯坦、华罗庚,也曾接受系统专业的科学教育,涵养了高深的学养,通过勤勉的努力、苦心的钻研,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才取得成功。 民科被普遍认为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基本科学知识和科学界的“游戏规则”缺乏应有认知,和科学工作者之间缺乏共同交流的平台,性格偏执;造飞机,造潜艇,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设计永动机。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很多只是农民和下岗工人,区别于体制内的专业人才,他们被称为“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在互联网搜索,近几年中国农村里至少有二十余人在忙着造飞机,而在媒体上公开宣称已经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民间研究者就有几十人。如果细分的话,上述例子中的两类人还不能归为一类。相比痴迷于“推翻达尔文猿变人论”“如何制造永动机”“宇宙爆炸说四大错误”,且一旦被专家批评证伪就认为是被“学术迫害”的人们,通过经验积累而做出一些技术发明的民间科学爱好者还算是可以沟通的人群。尽管总体而言,两类群体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偏执病。民科中因搞发明创造和研究而被视为“异类”,花光积蓄,妻离子散的大有人在。没有专业知识的零基础科研尽管面临各种山寨和不靠谱,但很多人依然觉得民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值得推崇的,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值得鼓励,不少媒体也为其鸣冤。然而,科学毕竟是有门槛的。没有专业知识,完全从头做起的科学研究发明,无异于“重新发明一个轮子”或者“在沙漠上建一座高楼大厦”。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评价民科说,“你会觉得比较可惜,他们确实有一些想法,但基础太差,想的东西没有科学根据或早就是人家解决了的,但自己不知道。”77岁的老人陈敏道,为了解决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一个角的难题花了36年,然而近200年前法国数学家伽罗华的群论就可以证明尺规作图不可能三等分一个角,而直到2003年他才知道这是古希腊三大作图难题之一的题目。要么是本身基础知识缺乏,要么是固执的质疑权威,民间科学家们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试图一举做出重大科学发现,证明重大难题,推翻重大科学理论,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与现代科技背道而驰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多方位系统管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时代。每个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每年投资过亿元的新技术研发项目都很常见,而且这些研究人员素质较高,针对性较强,管理体系严密,同时还与社会上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而民间科研工作者,他们不仅仅缺乏资金、试验、人才、实验仪器和专家指导,更重要的是缺市场信息客户需求、研发管理体系、设备工艺、成本核算等等方面的要求和评价体系。成功的机率非常小甚至机会渺茫。随着专业研究机构研发管理水平的上升,民间发明者的空间愈来愈小,从民间发明到民生应用有了难已逾越的鸿沟,民间发明者视为珍宝的创新,实用价值并不高。“官科腐败”不代表“民科靠谱”民间科学是中国社会比较特有的现象,“官科”是任职于“官方(government)”科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由于历史原因,没有私营企业和私立研究型大学、私立研究机构;因而,流落民间的科学研究,难以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随着社会的多种经济形态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型企业等,从而,民间科学研究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不再应该将“民科”等同于缺乏科学训练的业余科学爱好者,例如,美国著名科学家克莱格·文特尔的基因组计划和人造生命等研究,就是典型的民间科学家代表。对民间科学家的赞赏,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对“官方(government)科学家”的不信任。固然,体制内的科学家能享受到更多的经费和科研资源,也不可否认社会上存在不少名不副实的教授专家。但官科的权威,不在于学术资源的优势,而在于其对学术成果严格的评价体系。将民科理解为栖身民间的科学家,将学术界定义为官科是错误的,因为它关注的只是行为和发布渠道。如果一个身在民间的研究者如果以学术渠道为主发布研究成果,接受同行评议,他就不是民科。反过来,一个身在学术界甚至有过杰出成就的人若只能以非学术渠道为主来宣称重大“研究”,那么无论他身在何处,名声是否显赫,起码在该项“研究”中的表现可被视为民科。评价科学成果或者学术水平,应该以研究本身的价值和科学性为依据,而不能因“科学家”在民间就高唱赞歌。根源在于反智风潮“民科”现象,在时下的年轻人中已经越来越少,从媒体报道看,也多集中于中老年人,而且经历过文革等社会动乱时期,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仅具有中小学知识水平。除了教育匮乏的背景,他们其实也是反智运动的受害者。自五六十年代起,从官方发动群众搞得热火热火朝天的土法炼钢和土法造坦克,到文革时期蔑视正统学科,夸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无一不是在解构科学的权威和反智。这种传统,在科普和基础教育做的好的地方,基本已经没有可供发育的土壤。但在田间地里,在得不到教育资源的地方,接触不到现代科学的人,仍然怀抱一个伟大的科学梦,哪怕这种科学梦到最后只是一个科学妄想,但在他们眼中,神圣不可侵犯。
[create_time]2016-05-14 04:49:46[/create_time]2016-05-28 19:57: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手机用户0852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7efac79.K6OCKJywJU41S3dclPXbuA.jpg?time=9536&tieba_portrait_time=9536[avatar]TA获得超过15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4[view_count]为什么没有人支持郭英森?
其实支持郭英森的人还是很多的。郭英森,辽宁人,1956年生,初中学历。曾在抚顺市煤气公司做管道工。民间科学爱好者、网络红人。2016年2月19日,郭英森在5年前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并引发热议。走红背景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研究人员宣布,当两个黑洞于约13亿年前碰撞,两个巨大质量结合所传送出的扰动,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仪器侦测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
[create_time]2021-11-12 15:23:53[/create_time]2021-11-21 17:25:4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林爱生活123[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9a81af8f57abf1df38a97353cda15121.jpeg[avatar]专注分享生活相关资讯![slogan]专注分享生活相关资讯![intro]60[view_count]郭英森的事件评论
网友“喜欢陈大头的菜”认为,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浪依旧往年”认为:在场的所有嘉宾包括主持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评论科学,居然还叫停?“寸山河”更是表示,不被嘲笑的梦想就不是梦想,一帮文盲假设自己站在制高点,可是他们连一个别人说话的机会都不给。网友KISS小幸运说:大家记住这个名字:郭英森!他可能是未来的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顶上去!不少网友认为: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 微博女王姚晨称之为“一个了不起的工人”,人民网也说“请你尊重别人的梦想”。 2016年2月,微博上一群毫无任何科学素养的营销账号,将这段视频重新翻了出来,并纷纷将这位“民科”捧成了神,纷纷表示“引力波的发现终于证实了他的猜想”。面对科学问题,我们最终应该关注的,是通过严谨科学的方式论证后得出的结论,并进行同样严谨科学的表现,而不应该被耍弄“伪科学”的人和炒作民粹情绪的人扭曲。而就事论事,应该是成熟社会谈论公共事务时一条值得所有人敬畏的原则。而郭大叔所“发明”的所有“伪科学”理论,却没有一个是经过严谨的科学检验的,甚至于他自己还多次回避展现自己的推导过程,给出的借口是怕被“剽窃”。给《非你莫属》节目组,以及其他真人秀节目提个醒,以后别再找这种和“神棍”无疑的伪科学家登台拉收视率了,挺拉低档次的。(环球时报) 无论是节目现场的嘉宾,还是今天评论的高知,他们都是在对郭英森的研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发表了看法。郭英森的研究,究竟讲了些什么?节目中他没有获得表达的机会,如今也没有获得系统介绍,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那些带着知识优越感的人,对他的研究发表不重视的评价。为什么一个没有高学历包装的大脑,就一定不能产生伟大的想法和成就?人类文明很多都是副产品,如果搞科学也要论资排辈,那么,人类迄今大部分的科学成就绝对不会产生。无论郭英森的新理论价值几何,但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首先应该获得尊重,应该获得完整把话讲完的权利,应该获得不被嘲笑和讥讽的权利。谁也没有资格带着知识优越感哂笑郭英森,更没有资格嘲笑一个有梦想的人。(光明网) 把学术与身份、学历挂钩,乃是当代中国社会最缺乏修养的流行病症之一。之所以说这是病症,乃是违背了世界和中国学术史的基本事实。就世界学术史而言,至少在大学和研究院成为学术主体之前,学术主流实际上都不过是“业余”分子的成就,是贵族、官僚、军人、僧侣、绅士、作家、艺术家及普通平民的“业余”兴趣。中国同样如此,比如就汉朝以后最重要的经学研究而言,其主力是官僚、绅士、军人、作家及普通平民。(腾讯网大家专栏) 社交媒体时代,正规媒体的专业性更加珍贵,不该让“民科”“伪科学”招摇过市。而保持媒体公信力,与科学界一起推动科普,还得多学学国外经验。民科成不了科学,但是如果科学界不重视与公众的关系,那么,人们很容易认为民科就是科学,期待民科掀翻官科。(腾讯网今日话题)
[create_time]2016-05-12 16:41:15[/create_time]2016-05-27 12:36:4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10[alue_good]傲I烾[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d29f00a.nr731g6XE3YEUpUK5DPNoA.jpg?time=3664&tieba_portrait_time=3664[avatar]TA获得超过13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03[view_count]哪些科学家因引力波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Rainer Weiss,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三人将共享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8万元)的奖金。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首个引力波信号.艺术家依照天文望远镜观测图像描绘出的两个融合的黑洞。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家团队6月1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刊发文章称,他们第三次探测到了引力波。此次探测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也为了解双黑洞系统的成因提供了线索。
[create_time]2017-10-03 21:50:00[/create_time]2017-10-18 21:49:0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北回归线上茶农[uname]http://f.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800%2C450/sign=c7a50e28bf7eca80125031efa113bbe9/4d086e061d950a7b77bce6cf05d162d9f2d3c934.jpg[avatar]知道合伙人软件行家[slogan]擅长回答问题,帮网友解答困惑,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永远不变。[intro]72[view_count]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社会学学科可以使我们超越仅局限于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即认为社会成员、构成该社会的群体和机构以及改变社会的力量均享有共同价值观念。有很多方式可以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或许,介绍社会学学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看看它的研究方式——它处理问题的特殊手段。 1、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社会学尽量保持科学性。这就是说,社会学并不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依靠洞察力和无确凿根据的信念或道听途说的基础之上。纵观历史,众多智者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所评论。莎士比亚的戏剧、伏尔泰的文章、狄更斯的小说——都有对于人类关系及社会系统的精辟见解。民谣谚语诸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酒店老板爱酒鬼,可自己的女婿要除外”等等,都包含了许多智慧。但是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无论他们多么愿意相信这些观点,他们却不能将这些观点作为理解与解释社会的坚实基础。他们只能依赖于科学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的。 社会学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的技术。他们常常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之影响。正是在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的意义上,使社会学区别于诸如文学、宗教、哲学等非科学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种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当然,在研究活生生的人时,要想做到不受影响、无偏差,是不容易的。在社会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人类区别于石头、星星、或分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人兴趣。事实上,社会学家在其主观方面,是有感情、有道德的,这限制了他们研究什么和怎样进行研究。比如,社会学家不能为了检验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而限制儿童的爱,或限制儿童与他人接触。他们不能为了观察人们的反应或人们的宽容度而去发动战争。他们也不能撤掉现存的社会机构,以观察失去了这些机构社会将如何运作。 由于人类与自然科学家所研究的对象是如此之不同,很多社会学家便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予以修正。这些社会学家相信,社会学事实的发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对于调查方法认识。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已趋于达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仅仅靠“硬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不足以认识人类社会的经验的。有很多社会学的工作反映了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视角。这样一种交叉的视角,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使得社会学成为今天的一个令人兴奋和憧憬的研究领域。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 与系统研究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与人类行为。在使用方法上,社会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社会学也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关,因为其研究主题有相互重叠之处。社会学与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的分野常常并不清晰。例如,对于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城市居民问题的研究可以被称做是城市社会学、家庭经济学或城市政治学。但是,界限确实存在,对于社会学的精确的描述,需要了解其他各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金钱并不会自动地流入和流出银行,也不会听从于非人格力量的指挥。是人们在存钱,是他们做出就业、为子女教育存钱,或购买房屋的社会决定。也正是人们在取钱,他们或是想要自立门户做买卖而不是听从于老板的指挥;或者他们想要买一件皮大衣,因为上周他们的邻居就买了一件;或者因为他们失业了。另一个联系是许多社会行为的经济基础。社会学家认识到,经济和物质利益对于社会运转有很大的影响。 政治科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学的学生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操作过程。在另一方面,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人们参与政治运动或支持政党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更感兴趣。近年来,政治学与社会学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越来越密切,甚至越来越难以找出两者的确切分野。 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历史分析已从过去的研究人与地点变成了探索更为广泛的一定期的社会趋势。反过来,社会学家从历史的考察中获得了很多东西。例如,社会学家用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社会后果与今日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趋势相比较,就是得自历史的研究。本书常用一些历史资料来对比很多今天的社会事件。 心理学主要是考察人类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如推理、动机、理解、做梦和创造力,也研究精神病、精神冲突和各种情感状态。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它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社会群体。但是,社会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格、行为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社会学联系密切,两个学科在知识和方法上也是互通的。近来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一些工作就是一个例证,参见社会学之窗:“常识还是科学的判断?” 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体质人类学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生理进化和今日世界各民族的体质差异。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以前的社会(有时称“前工业社会”)的文化与发展。而社会学则主要关注于现代文明。社会学家借用很多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然而,在一些学院和大学,这两个领域是合为一个系的。 人类学面临着其固有的局限性,可供研究的现代化以前的社会已经不多了,而且几乎已找不到未与现代文明接触过的社会了。这就是20世纪的人类学家已将其研究领域扩大,包括了现代社区与社会的原因之一。于是,它们使其研究领域在主题上更接近于社会学了。
[create_time]2018-02-15 21:33:32[/create_time]2013-10-25 21:30:38[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21[alue_good]小梦_佡a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506d7f7.YjD_PO2_nh4OpQpjMvWfig.jpg?time=3595&tieba_portrait_time=3595[avatar]TA获得超过22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445[view_count]
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由来。社会学一词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首创发明,社会学这一学科也由他开创,故孔德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当初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孔德不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认为是科学之首,是“科学的皇后”。 2、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是一门新的学术范畴。它横跨经济、政治、人类学、历史及心理学。 3、社会学的意义。社会学的的意义在于寻找混合了人类知识及哲学的源头。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社会学的科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在把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殊规律性。为了保证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把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缺乏经验研究的社会学是空洞、思辨的;而缺乏理论研究的社会学则是盲目、表面的。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社会学在科学性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概率模型”的运用大大增加了预测的精确度;“统计控制法”和“模拟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所研究对象涉及的多个变项的控制等等。 4、社会学体系的结构。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 5、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6、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例如医疗、军事或刑事制度、互联网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社会科学方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 7、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学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 (1)、侧重以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这里的社会既包括整体社会,也包括局部社会,即社会的某一方面、某个领域、某个层次); (2)、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3)、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的。由费孝通主持和指导的、中国社会学重建后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学概论(试讲本)》,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下定义:“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4)、侧重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create_time]2017-10-12 05:16:29[/create_time]2011-12-13 22:13:56[finished_time]7[reply_count]43[alue_good]聊社会人文[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39182c64d7bacde62c3dc7ace0706c5d.jpeg[avatar]做人,凭良心,尽本分。[slogan]做人,凭良心,尽本分。[intro]55321[view_count]中国引力波第一人郭
罗家伦2016年2月11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携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专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美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了被预言百年的 “引力波”,轰动了全世界。而在发现引力波的团队中,有一位来自中国广州的留学生 “罗家伦”,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参与了这次新闻发布会。罗家伦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Carleton College)四年级,主修专业高级物理,是广东客家人,其中学就读于广州市天河中学,是广州天河区2012年高考英语状元。当年,他曾同时被美国卡尔顿学院和中山大学录取。而这位 “广州仔”、啄木鸟校友,选择就读于USNEWS排名第8名的卡尔顿文理学院 (Carleton College)。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由此,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找到了。当人们分析携带能量和信息的引力波时,能够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间,从而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正确与否。一场新的天文学革命必将引发。
[create_time]2018-03-31 03:55:04[/create_time]2016-03-10 17:09:5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7[alue_good]张晓净66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6373662.Nf6gctwR5hwxt_7WJlHoxw.jpg?time=8483&tieba_portrait_time=8483[avatar]TA获得超过383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257[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