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将领结局 都在这了
1、刘多荃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芳波,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市)人,历任国民党政府第49军军长,第十、第二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联名通电起义。198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
2、万福麟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寿山,吉林省农安县(今吉林省长岭县)人,任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兼第五十三军军长,在鄂东南重创日军精锐。后随国民党政府转赴台湾,任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在台中病逝。
3、方叔洪 国民党陆军中将,名范,以字行,山东历城人,任114师师长,1939年于鲁南地区进行游击作战时阵亡殉国。
4、刘桂五 国民党陆军中将,热河省凌南县八家子村(今属辽宁朝阳)人,曾于华清池捉蒋,任骑6师师长,1938年于内蒙古阵亡殉国。
5、扈先梅 国民党陆军少将,字仲卿,河南省安阳人任306旅旅长,1937年于山东台儿庄战役中阵亡殉国。
6、何柱国 何柱国(1897-1985),别号铸戈,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重要将领。1897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广西容县杨梅镇成美村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历任国民党五十七军军长、第一骑兵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安行营副主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西安事变爆发后,他支持张学良,拥护中国共产党于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85年9月3日病逝于北京。9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何柱国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7、董英斌 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辽宁沈阳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军官教育团中将教育长,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任总部代参谋长,坐镇指挥捉蒋行动。1949年去台湾。1960年5月4日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
8、鲍文樾(1892—1980),字志一,辽宁辽城人,东北军将领。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后历任东北军26旅中校参谋,安国军第三、第四联合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东北特别区警务处处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鲍文樾作为张学良的代理人赴南京,负责同蒋介石联络。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参谋次长等职。
9、黄显声 黄显声(1896—1949),汉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1935年夏,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后,任他为骑兵军副军长。但他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剿共”的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磨擦的部队。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其被任命为教育长。1936年冬,他受张的委派到河北任五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表示坚决拥护,并做好了迎战准备。就是张学良被扣之后,也未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1938年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9年11月27日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0、白凤翔 白凤翔(1897-1941)字瑞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镇人(今属河北省).1935年任东北军骑兵军106师师长。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电召白来西安,向其秘密布置了临潼兵谏的任务。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以准备让白凤翔回热河打游击为名,带领白凤翔来华清池见蒋介石,其实是为了让白凤翔熟悉华清池地形和认清蒋介石容貌。同年12月12日,兵谏行动开始后,白凤翔指挥本部和东北军侍卫营孙铭九部直冲华清池,经过一番激战,解除了蒋卫队的武装,他的部下刘桂五并在骊山半山腰抓住了蒋介石,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张学良嘉奖。张学良被蒋扣押后,被免职。一直在北平闲居。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凤翔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战,被任命为热河省抗日先遣军总司令。1939年后半年接受了伪蒙军李守信劝降,任命他为东亚同盟军总司令。后被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长福森利柱派日本医生以看病为名,暗放毒药将他害死
[create_time]2022-08-12 12:49:55[/create_time]2022-08-21 04:32:1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草莓你的美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255271.Izhett0VwuV-JHZDwMKi9w.jpg?time=4782&tieba_portrait_time=4782[avatar]TA获得超过747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83[view_count]
东北军将领最后的下落如何?
1、刘多荃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芳波,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市)人,历任国民党政府第49军军长,第十、第二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联名通电起义。198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2、万福麟国民党陆军上将,字寿山,吉林省农安县(今吉林省长岭县)人,任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兼第五十三军军长,在鄂东南重创日军精锐。后随国民党政府转赴台湾,任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在台中病逝。3、方叔洪国民党陆军中将,名范,以字行,山东历城人,任114师师长,1939年于鲁南地区进行游击作战时阵亡殉国。4、刘桂五国民党陆军中将,热河省凌南县八家子村(今属辽宁朝阳)人,曾于华清池捉蒋,任骑6师师长,1938年于内蒙古阵亡殉国。5、扈先梅国民党陆军少将,字仲卿,河南省安阳人任306旅旅长,1937年于山东台儿庄战役中阵亡殉国。6、何柱国何柱国(1897-1985),别号铸戈,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重要将领。1897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广西容县杨梅镇成美村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历任国民党五十七军军长、第一骑兵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安行营副主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西安事变爆发后,他支持张学良,拥护中国共产党于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85年9月3日病逝于北京。9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何柱国同志遗体告别仪式。7、董英斌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辽宁沈阳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军官教育团中将教育长,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任总部代参谋长,坐镇指挥捉蒋行动。1949年去台湾。1960年5月4日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8、鲍文樾(1892—1980),字志一,辽宁辽城人,东北军将领。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后历任东北军26旅中校参谋,安国军第三、第四联合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东北特别区警务处处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鲍文樾作为张学良的代理人赴南京,负责同蒋介石联络。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参谋次长等职。9、黄显声黄显声(1896—1949),汉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1935年夏,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后,任他为骑兵军副军长。但他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剿共”的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磨擦的部队。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其被任命为教育长。1936年冬,他受张的委派到河北任五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表示坚决拥护,并做好了迎战准备。就是张学良被扣之后,也未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1938年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9年11月27日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0、白凤翔白凤翔(1897-1941)字瑞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镇人(今属河北省).1935年任东北军骑兵军106师师长。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电召白来西安,向其秘密布置了临潼兵谏的任务。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以准备让白凤翔回热河打游击为名,带领白凤翔来华清池见蒋介石,其实是为了让白凤翔熟悉华清池地形和认清蒋介石容貌。同年12月12日,兵谏行动开始后,白凤翔指挥本部和东北军侍卫营孙铭九部直冲华清池,经过一番激战,解除了蒋卫队的武装,他的部下刘桂五并在骊山半山腰抓住了蒋介石,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张学良嘉奖。张学良被蒋扣押后,被免职。一直在北平闲居。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凤翔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战,被任命为热河省抗日先遣军总司令。1939年后半年接受了伪蒙军李守信劝降,任命他为东亚同盟军总司令。后被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长福森利柱派日本医生以看病为名,暗放毒药将他害死扩展资料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将领主要去向:一、死于内部争斗中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就是否应该武力营救张学良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演变成兵戎相见。1937年2月2日,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致使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二、接受国民党改编,担任改编后军队将领,赶赴抗日战场东北军后来被国民党改编为六个军: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徵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大部分的东北军将领都在这六个军里面,改编完成后他们被调往东部、南部地区参加抗战,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他们一直辗转全国各地,有做炮灰之嫌,在战场上,兵员损失后,也得不到补充。三、在战争中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东北军部分将领在西安事变后就脱离了东北军,加入了共产党。有部分是在后期抗日战争获解放战争中,由于改编后的东北军在国民党内部一直受打压,有些是部队打光了,于是加入共产党。比较著名的如: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中校团长方毅,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谋处任二科(侦察科)中校科长解方,第五十三军六四七团团部副官沙克等。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其他东北军抗战名将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将领何去何从
[create_time]2019-05-10 10:29:05[/create_time]2011-12-28 17:46:55[finished_time]5[reply_count]99[alue_good]百度网友b09232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8d242fc.S4Jp7tn1tGbaoKJ2Ch15nQ.jpg?time=9250&tieba_portrait_time=9250[avatar]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6577[view_count]鲍文樾的早年经历
鲍文樾,字志一,辽宁辽城人,中华民国军事人物,东北军高级将领,北京陆军大学毕业后,鲍文樾投奉系。1926年,鲍文樾任安国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参谋长。翌年6月,获授陆军中将衔。1928年,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议、东北陆军讲武堂教育长、东省特别区警务处处长。东北易帜后,鲍文樾历任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2厅副厅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庁副主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驻京办事处处长。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他作为张学良的代理人赴南京,负责同蒋介石联络。西安事变时,鲍文樾是主要参与者之一。
[create_time]2016-05-29 01:40:23[/create_time]2016-06-10 19:27:4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温柔C92c[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9c1fb4cd.5mMRjot5qC5BM-Q5a2ruHw.jpg?time=3632&tieba_portrait_time=3632[avatar]TA获得超过16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view_count]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的去向
西安事变之后,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当局颇不自在,于是在1942年2月把张学良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
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1975年,蒋介石逝世。1988年,蒋经国逝世。
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3年4月受聘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5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
[create_time]2017-09-21 03:01:29[/create_time]2009-11-20 11:24:50[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650[alue_good]frog13th[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0ce161.qGYmlqGG7zjsLJbjMUJgqA.jpg?time=2909&tieba_portrait_time=2909[avatar]TA获得超过575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371[view_count]
我想知道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的晚年生活,以及,他是否后悔当年的“东北易帜”和发动“西安事变”
他从来没有为西安事变和东北易帜后悔过,1926年开始,张学良开始被幽禁,1946年被秘密押往台湾,1990年被李登辉释放,1993年飞往美国,2001年在夏威夷去世。他曾经为往事感慨,但从不后悔这两件事情,因为这是确保东北在中国的版图上的大事和使内战停止抗战开始的事情。在囚禁的五十四年之中,张学良失去了两个儿子,一位夫人,三个弟弟,三个姐妹,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叱诧风云的奉张家族因为西安事变所剩无几,他的四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将军在“文革”中沉冤而死,他对自己家族所遭受的一切都表示忏悔,但对于西安事变和东北易帜则是至死不悔。
[create_time]2008-08-08 09:15:06[/create_time]2008-08-08 21:51:32[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2[alue_good]凤荻草[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85ea5d6.TpdQ3qjPgcnb9QiLRrS2Fg.jpg?time=2821&tieba_portrait_time=2821[avatar]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042[view_count]
鲍文樾的介绍
鲍文樾 (1892—1980),字志一,辽宁辽城人,东北军将领。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后历任东北军26旅中校参谋,安国军第三、第四联合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东北特别区警务处处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鲍文樾作为张学良的代理人赴南京,负责同蒋介石联络。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参谋次长等职。抗战爆发后,鲍文樾投靠日本,沦为汉奸,任汪伪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伪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鲍文樾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逮捕。1947年3月7日,被判处死刑,同年5月20日改为为无期徒刑。1949年,被押往台湾继续收监。1980年鲍文樾在台湾病死。
[create_time]2016-05-29 01:40:28[/create_time]2016-06-10 19:27: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阿瑟268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005f13a.fUXWSJlGx-hDvnkfQ4qDeA.jpg?time=3665&tieba_portrait_time=3665[avatar]超过7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75[view_count]东北讲武堂是谁创建的
东北讲武堂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它是清末民国时期(1907-1931)著名军校,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5号。“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机构。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1907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奉天(今沈阳)创办“东三省讲武堂”,辛亥革命期间和民国初年东北讲武堂一度停办。1919年,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在原址重新开办讲武堂,改名“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以后多次更名,但通称“东北讲武堂”。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将东北讲武堂迁到东大营办学,同时成立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热河分校,又将航空班、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军需研究班、宪兵教练处、高等军学研究班并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讲武堂被迫终止。 东北讲武堂前后历时20余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0000余人。东北讲武堂成为培养东北军(奉军)将领的摇篮,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总司令张学良,下至连长、排长,大部分都由东北讲武堂毕业。在东北易帜、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有讲武堂毕业生的身影,东北讲武堂同学在张学良将军爱国思想影响下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解放以及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create_time]2020-12-20 09:39:10[/create_time]2020-12-31 15:30: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6[alue_good]我是龙的传人76b8a219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7f39f2d.958t1ksd0ws7Rl1hTjzG9g.jpg?time=5122&tieba_portrait_time=5122[avatar]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slogan]简约而不简单[intro]4394[view_count]
东北讲武堂是谁创建的(讲武堂东北讲武堂)
讲武堂是谁创办的:东北讲武堂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 它是清末民国时期(1907-1931)著名军校,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25号。“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久、培养干部最多的军事机构。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 1907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奉天(今沈阳)创办“东三省讲武堂”,辛亥革命期间和民国初年东北讲武堂一度停办。1919年,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在原址重新开办讲武堂,改名“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以后多次更名,但通称“东北讲武堂”。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将东北讲武堂迁到东大营办学,同时成立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热河分校,又将航空班、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军需研究班、宪兵教练处、高等军学研究班并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讲武堂被迫终止。 东北讲武堂前后历时20余年,培养各类毕业生10000余人。东北讲武堂成为培养东北军(奉军)将领的摇篮,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总司令张学良,下至连长、排长,大部分都由东北讲武堂毕业。在东北易帜、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有讲武堂毕业生的身影,东北讲武堂同学在张学良将军爱国思想影响下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解放以及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create_time]2023-02-07 14:10:34[/create_time]2023-02-21 15:26: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读书的吕老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9e972cb.1ZGltRuZVx7gtN66WGx6uA.jpg?time=7183&tieba_portrait_time=7183[avatar]TA获得超过1988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view_count]“冀察政务委员会”是由谁组织成立的?
1935年11月底,蒋介石向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表示:“对前述三原则,本人完全同意。”并于12月18日,组织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回应日本“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该委员会可以独立处理河北、山西、察哈尔以及平津的一切政务,实质上是一个半傀儡式的政府机构,通过它,日本政府达到了入侵华北的目的。
[create_time]2020-01-02 15:13:31[/create_time]2020-01-17 15:07:2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北京创典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99f8c3c.szpTDWNiCgBDfL7BxdQCrg.jpg?time=9650&tieba_portrait_time=9650[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9[view_count]冀察政务委员会的介绍
冀察政务委员会(日本语:きさつせいむいいんかい)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满足日本“华北特殊化”要求于1935年(中华民国24年、日本昭和10年)而设立的行政机关。直属行政院,负责处理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一切政务,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在人事、财政、税务等诸方面均有一定的独立性。
[create_time]2016-06-01 02:34:57[/create_time]2016-06-15 23:54:2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手机用户9795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5d4ecf2.xEfQaz5_0PadVFcIrUs6zA.jpg?time=8558&tieba_portrait_time=8558[avatar]超过6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5[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