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那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春社节、依饭节、走坡节、春节、仫佬年、花婆节等。
依饭节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节日,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一般在公共祠堂举行,这一天载歌载舞,活动从头天清晨至次日清晨结束。
仫佬族人过春节有“买新水”的习俗,正月初一这天全村挑到第一担新水的人最为吉利,能给家庭带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create_time]2022-06-28 20:41:21[/create_time]2022-07-13 07:46:0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888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
依饭节起源和历史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依饭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仫佬山乡人民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是罗城仫佬山乡人民群众的一个最为独特、隆重而又富于神秘色彩和鲜明个性的传统节日。
“依饭节”又称“依饭公爷”和“喜乐愿”,是向祖先还愿和庆贺当年好收成、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意思,带有十分强烈的感恩和祝愿的成分。相传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被奸人陷害,在即将遭到杀身之祸时,突然得到梁善利、吴广惠两位监管和一骑白马姑娘搭救。之后隐居山林,相安无事、生活富足、繁衍后代。为了感激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后人把两位监管尊称为“王侯”,把白马姑娘敬为神仙来祭祀,激励后人光大祖德和祈求平安。该节一般都在“立冬”前后择吉日而定。当天,人们宰猪杀鸡,包三角粽,蒸糯米团,用红薯、芋头制作许多黄牛、水牛模型,用红线扎起一束束糯谷穗,并备素肉食品十二种,陈列于祭坛祭“依饭公爷”。法师二人,一师念经“请神”:一师扮“神灵”,头戴面具,身穿法衣,边舞边唱,一直请完三十六位“神”。然后把牛模型、谷穗分给各户置于香火上。村寨各户,宾客盈门,几十里路以外的兄弟民族亲友,也纷纷前来祝贺,参加节日活动,热闹非凡,狂欢一天一夜,活动始告结束。据有关资料记载,依饭节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仫佬山乡人民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以及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依饭节的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区内外享有一定盛名。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为“向祖先还愿”。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别3次于农历立冬时节选择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所谓的“冬”为单位,在各自的宗族祠堂里举行隆重而神圣的依饭节,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整个活动历时一昼夜,由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和送圣七个程序组成。节日期间,全村上下一片欢腾,男女老少同庆丰收,共享欢乐,相互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进而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目前,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
仫佬族是古代“僚”、“伶”的一支,史你“木老”、“姆佬”。现在广西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三种传说与依饭仪式关系较大。
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
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其三,依饭节是从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和罗英父女俩的功德演化而来的。传说罗义、罗英父女俩能射狮驯牛,又会垦荒忡地,使仫佬族人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村村寨寨聚会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为还祖先愿的节日。如今人们还在节日里唱歌、跳舞,舞狮、舞龙、唱彩调,热闹的笑声回荡在寨子中。青年们更是高兴,他们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他们在山脚边、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对答。小伙子先唱“邀请歌”,姑娘杆愿意与之交流,则唱歌表示答应,至两情相依时,则唱定情歌。悠扬的歌声交织着青年们新的向往,给古老的依饭节增添了新的活。
依饭节的欢庆地点选在公共祠堂。祠堂前搭一个彩台,事先选好的糯米谷穗要谷粒饱满、谷穗粗长,人们用彩线将谷穗系好挂在祠堂的墙上,给人以丰收的景象。在祠堂中央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的祭祀物品有鸡、鸭、鱼、蛋,五色糯饭等:外围一圈放着甜酒、花生、芝麻、黄豆、八角,沙姜、胡椒等物品;最外面一圈则放着用红薯、芋头做的家畜像。人们在红薯上竖插4根香梗作猪脚,用麻线作猪尾巴;在芋头上竖插4根香梗为牛脚,用麻线作牛尾巴。整桌祭品,象征着丰收,六畜兴旺。
祭祀时,同宗族的人们都来到节庆场上,他们看着帅公请36个乐意为人间做好事的神来参加依饭节,每请到一位神,师公换戴该神的面具,意即该神来到了人们中间,接受人们的祈愿,也给人们带来丰收的祝福,师公边跳边唱赞神歌,唱神的来历、神的功德,在场的人门也以“啊……呼”作为呼应。整个场上一片崇拜的肃穆气氛。整个请神、敬神仪式从头天清晨始至第二天天亮方能结束。结束时,将桌上的祭品和墙上的谷穗分与各家各户,意为让大家分享神赐予的祝福。
[create_time]2022-11-01 03:13:52[/create_time]2022-11-11 08:12: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那么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春社节、依饭节、走坡节、春节、仫佬年、花婆节等。
依饭节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节日,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一般在公共祠堂举行,这一天载歌载舞,活动从头天清晨至次日清晨结束。
仫佬族人过春节有“买新水”的习俗,正月初一这天全村挑到第一担新水的人最为吉利,能给家庭带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create_time]2022-03-04 08:02:05[/create_time]2022-02-18 20:09:4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沐映冬0Ed[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7d395ff.YGrlqhbdZiBdRuN1lhz2DA.jpg?time=9267&tieba_portrait_time=9267[avatar]致力于成为全知道最会答题的人[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52[view_count]
2020年罗城依饭节几月几日?
您好。依饭节是广西罗城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隔3-5年立冬后举行一次,为期一至三天。活动分为请圣、占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六部份。依饭节为仫佬族独有的节日,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仫佬族最具特色最隆重的是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也叫“喜乐愿”、“依饭公爷”,有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之意,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在立冬后择日举行,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关于依饭节,流传着很多传说,其中最广为传诵的传说是纪念白马姑娘:据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人畜,毁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纪念白马姑娘的功绩,每逢闰年立冬日,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相沿成习,于是形成依饭节。这一天,仫佬族人要在公共祠堂前搭起彩门,摆上供品,表演持碗舞、持香舞等舞蹈。它表达了仫佬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望。关于依饭节的来历,另外还有几种传说。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create_time]2020-10-30 21:49:12[/create_time]2020-11-14 21:16: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帐号已注销[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fcebebd.ytgL7iKbsKXrVT_n9efBUw.jpg?time=9540&tieba_portrait_time=9540[avatar]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slogan]谢绝叽歪,线下讨论,看我抽不抽你就完了[intro]192[view_count]
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1、傣族泼水节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2、彝族的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3、傈僳族的刀杆节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4、白族的三月街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5、拉祜族的月亮节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在月光下,全寨男女老少围着篾桌跳芦笙舞,欢度节日。6、苗族的花山节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五月端午节前后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射箭、唱歌、跳舞、选美等比赛。7、哈尼族的扎勒特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8、蒙古族的马奶节马奶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以喝马奶酒为主,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
[create_time]2022-10-10 20:05:19[/create_time]2022-10-21 18:59:2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民生无小事h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8ad423e.FnleE2Yovzapkv_H4torPQ.jpg?time=4340&tieba_portrait_time=4340[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76[view_count]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介绍
1、那达慕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3、刀杆节傈僳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4、古尔邦节(1)举行会礼,穆斯林们聚集在大清真寺或公共场所,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2)宰牲,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牲口要求必须健康,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中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称该节日为“大尔德”(大节日)。这一天,穆斯林们都精心打扮,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还举行各种文艺活动。而在回族穆斯林当中,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就低于开斋节,一般把它称为“小尔德”(小节日)。5、锡伯族抹黑节抹黑节,是新疆锡伯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便开始了。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以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按风俗,谁在这一天里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他就会不吉利。据民间的传说,抹黑节的用意是请求五谷之神免除庄稼的黑穗病,保证大丰收。锡伯族人民把这一活动作为象征五谷丰收的节日沿革了下来。
[create_time]2022-10-11 13:08:36[/create_time]2022-10-08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青青聊民生[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a1ea4d0.tQEvTxXoFIQrD2pZPg8d3g.jpg?time=1119&tieba_portrait_time=1119[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4[view_count]依饭节为仫佬族独有的节日,它有什么由来?
由来有三种说法,分别如下: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其三:依饭节是从纪念仫佬族英雄罗义和罗英父女俩的功德演化而来的。传说罗义、罗英父女俩能射狮驯牛,又会垦荒忡地,使仫佬族人丰衣足食。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村村寨寨聚会敲锣、打鼓、唱歌。久而久之,就演化为还祖先愿的节日。如今人们还在节日里唱歌、跳舞,舞狮、舞龙、唱彩调,热闹的笑声回荡在寨子中。青年们更是高兴,他们到野外“走坡”。”走坡”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他们在山脚边、坡上、路旁,互相以歌对答。小伙子先唱“邀请歌”,姑娘杆愿意与之交流,则唱歌表示答应,至两情相依时,则唱定情歌。悠扬的歌声交织着青年们新的向往,给古老的依饭节增添了新的活。扩展资料:传承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依饭节经过改革,成了仫佬族人民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节间的祭神仪式已逐渐简化,封建宗法性的东西弃掉,增加了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的内容。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进而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依饭节
[create_time]2020-11-18 21:55:36[/create_time]2019-10-20 22:15:22[finished_time]12[reply_count]5[alue_good]小熊玩科技gj[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1493ac1.hZdz5caPiDo4mQl3qnaOZQ.jpg?time=4660&tieba_portrait_time=4660[avatar]世界很大,慢慢探索[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11[view_count]仫佬族的依饭节,有什么风俗活动?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在2月的春季社交日,家家户户捣毁汽巴,杀鸡祭祖,并把新媳妇带回家。春节期间,全村家家户户集资买猪,运到王庙宰杀。每户派代表参加仪式,祭拜公社王时,把猪肉分成几块,用竹子连在一起,一块一块挂在竹竿上,放在王庙的两边。根据节日活动情况,除了“侗族”聚首、祭神外,我们还邀请歌唱家打锣打鼓。家家户户捣毁汽巴,杀鸡杀祖,把新媳妇带回家。全村都要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集资买猪。在向公社的国王献祭之后,他们每个人都会带一束猪肉回家。如果在今年公社春分以前,老百姓认为过年好,剩下的钱够多了,代表们就先吃一顿饱饭,剩下的猪肉就拿回去给他们每人吃。如果过了春分,春节社会就不好了,大家是要先吃,然后分猪肉,到各家各户去吃。为上帝煮黄花(一种灌木花)和黄糯米。牛勤劳能干他们为人们耕地,他们默默无闻,没有怨恨。他们需要的只是草和水,但他们有很多东西可以提供。因此,许多民族都崇拜和爱牛,视牛为人类的好朋友。木兰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八日,牛的生日被称为“牛的生日”。这是一个节日,木洛人祈祷免受虫害,干旱,丰收和繁荣的商业,1911年以前,他们要向蝗虫之神献祭,驱赶蝗虫,保护幼苗。
[create_time]2019-11-24 17:27:45[/create_time]2019-10-20 22:15:22[finished_time]10[reply_count]0[alue_good]小白自我[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d93d531.r2975XztzVE8baW6d5aNhw.jpg?time=5322&tieba_portrait_time=5322[avatar]TA获得超过2.2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8[view_count]仫佬族的传统节日
仫佬族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有20余万人,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附近县市,与汉、壮、苗、瑶、侗、毛南、水等族杂居。其民族自称为“伶”、“谨”,壮族人称他们为“布谨”,汉族人称他们为“姆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水族语非常接近。仫佬族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没有统一的宗教,由其先民的自然崇拜,发展到信仰多神,有的信奉道教,有的信佛教。 仫佬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魏晋以来史书上称其为“姆佬”、“木佬”,是古代“僚”、“伶”的一支。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仫佬族大约在宋代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单一民族。 据史料记载和传说(公元972年),广西仫佬族至晚在元代或明初已居住在罗城一带。明朝继承宋、元制度,在仫佬族聚居区设立流官,社会基层设立里甲。同时在县官之下,增设土巡检司、镇和寨堡等机构,利用当地头人任职,把流官与土官统治结合起来。清代将仫佬族地区县以下划分为“里”,在“里”下设“冬”。每“冬”约十余户,有“冬头”,由大家推选,负责筹粮收款。“冬”原为缴纳粮款而划分的社会基层单位,由于仫佬族大都同姓聚族而居,因此“冬”以下又分“房”,实际上又成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姓、房组织。1912年后,设立团总、保董、甲长等,利用原来的“冬头”为保、甲长,统治仫佬族人民。1933年以后,随着国民党势力的深入,建立了区、乡、村的保甲制度,实行反动统治。仫佬族中一些“乡老”、“族长”与官府土匪勾结,欺压奴役百姓,竭力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仫佬族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曾多次掀起反对封建统治斗争的浪潮。仫佬族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仫佬族居住的地区青山环绕,溪水长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仫佬族以种植水稻著称,此外,还种植玉米、红薯、芋头、谷子、小麦、荞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黄豆、芋麻、芝麻、油菜等。仫佬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硫磺资源,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仫佬族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专烧煤的地炉。地炉既可取暖又能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仫佬族崇尚青色,多着青色服饰,其服饰素雅大方,一般只在衣袖、裤脚上用小条的刺绣点缀。至清代,仫佬族妇女仍穿筒裙,今已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饰以耳环、手镯、戒指。男着对襟唐装。仫佬族喜食酸辣,家家备坛腌制各种腌菜,有腌豆角、芋蓬、蒜头等。民间早、中两餐,只用酸辣小菜佐饭。豆腐肴、白馍,是仫佬族传统的点心,用熟糯米饭制成。每逢节日,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如:鸡、鸭、鱼、肉及糯米食品,还要按节令制作不同的节令饭菜。 仫佬族节日很多,一年中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仫佬族的祭祀活动多在节日中进行,过去凡遇重大节日,一村或数村联合举行集体礼拜仪式,所祭神主,根据节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费用大家平摊,祭祀活动后,祭品按户平分,称为“拈份”。个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后可用于祭祀祖先,然后作节日食品。和汉族一样,仫佬族也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节,之外,还有自己特有的节日。主要有依饭节、牛生日节、安龙节、挑新水节、分肉串节等。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有自己独特的来源传说,其活动的内容、举办的仪式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仫佬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月都有。诸多节日中,既有受周围兄弟民族影响形成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又有富于民族特色的依饭节、二月社、婆王诞节、走坡节等等。总的说来,这些节日传播了民族文化,如通过长辈、法师的唱歌、喃神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增强了民族心理凝聚力,如集体举办依饭节时的活动会加深民族自豪感。但是,其中的封建迷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禁忌也是迷信的产物。1949年后,随着仫佬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进步,节日内容、仪式中的封建迷信因素日趋减少,不良影响也在迅速消退,民族体育、文化娱乐与社会交往的部分日益增强,一个新的、健康向上的节日风俗已经形成。 仫佬族挑新水节 仫佬族的节日,每年正月初一举行挑新水活动。 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家庭主妇点上香和火把,挑着水桶到河边平时打水的地方,插上香,扔下几枚硬币,祭拜水神。之后,打水挑回家,让家人饮用一碗新水。据说,人喝了新水,可以子孙满堂。家畜喝了会体大身健。新年的第一天,如果谁挑上了第一桶新水,会被认为是最吉利的。 仫佬族牛生日节 农历四月初八是仫佬族敬祭“牛栏神”的节日。 这一天,无论农活多么忙,仫佬族都要给牛放假休息。家家户户把牛洗得干干净净,将牛栏清扫一新,还在大门插枫树枝,以驱赶蚊蝇,并杀鸡、鸭,备酒肉祭“牛栏神”,做黑糯米饭祭祖先。这一天要给牛吃上好饲料,做好的黑糯米饭要先请牛吃,之后人才吃。家境好的仫佬族人家,还沤制黄豆、玉米,拌入鸡蛋喂牛,真可谓对牛爱护备至。 关于牛的生日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仫佬族传说。相传在古时候,仫佬族先民耕田种地都是一镐一锄地挖,费时费力。有一个叫罗英的姑娘,聪明伶俐、勤劳善良。一天她到山上打猎,看到一头野牛狂奔乱跳,又看到乡亲们汗流浃背地在田间忙碌,心想,如果捉住这头牛为乡亲们犁田该多好啊!于是,她就追赶野牛。野牛在奔跑时一只蹄子被夹在石缝中,痛得哀叫不已。罗英无力帮它摆脱困境,只得采来嫩草喂它,并为它唱歌,歌声悠扬,情真意切,不仅打动了野牛的心,也感动了山花、草木、月亮,坚硬的石头也为之感动,慢慢地裂开石缝,牛的脚 *** 了。它便随着罗英来到田间,勤勤恳恳地为人们拖犁拉耙,耕田种地。仫佬人有了耕牛,田里的活轻松了许多。 仫佬族走坡节 仫佬族的传统节日,仫佬族青年男女一般实行自由恋爱,走坡节就是他们相识、相恋的最好机会。走坡节多在春、秋农闲时节举行。春季走坡选在春节至元宵节的一段时间,秋季走坡选在中秋节前后。 走坡活动,自有惯例,不必发通知、出布告,坡会的日期和场所,人们心中早已有数。届时,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女的花枝招展,男的潇洒大方,成群结队,由各村各寨云集到野外对唱山歌。 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是即兴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随问随答的对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数为六字头七字尾,押脚韵;“古条歌”,即为叙事式歌谣。有歌舞,其内容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以15—30首为一条组成的长歌,叫“古条”,是民间歌手世代相传下来的;“口风”,是一种讽刺性歌谣,亦称口角歌,内容不拘,随编随唱,有“正口风”和“烂口风”之分。前者较文明,后者较粗俗,都富有机智、幽默、诙谐等特点。 仫佬族青年男女用歌声邀请对方,唱歌传情,互唱互答,有邀请歌、盘问歌等,以此增进彼此的了解。如果男女双方有情有意,便接唱倾诉爱慕之情的“谈情歌”;如双方感情进一步加深,进而歌唱“初结歌”,表示初步认定对方为自己的意中人。对歌结束时,要唱“惜别歌”、“相约歌”,表示年轻恋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盼望再相见的心情,并互赠信物,男方送女方月饼,称“同年饼”,女方送男方同年鞋,又称“鸳鸯鞋”,意为成双成对,共结同心。如: 男:八月十五月团圆,哥送月饼表姻缘;为了我俩成双对,礼轻情重妹莫嫌。 女:郎哥爱,手接月饼心花开;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 这首歌,既唱出了仫佬族送物定情的心愿,又约定了下次相见的日期。再次走坡时,先到的一方唱“守等歌”,接着唱“重逢歌”,试探对方的诚意和表示永远相爱的“结双歌”,互相赞美的“赞花歌”,表示别后思念之情的“思双歌”,渴望结亲和向往婚后幸福生活的“同住歌”及“算日歌”、“分离歌”等。双方经过多次约会相见,以歌传情,互相了解后,这一对歌友便成为情人。 仫佬族之所以将此节称为“走坡节”,是因为在附近的山坡绿阴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仫佬族年轻人对歌传情;又因是青年人寻找终身伴侣的日子,所以又叫“后生节”(后生——青年男子)。在小溪边、石头旁、绿阴下,仫佬族青年男 *** 美动人的歌声,响彻高山幽谷。景美人更美,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仫佬族人走坡唱歌传情,都很讲究礼貌,互相尊重,以诚相待,显示了仫佬族人民纯朴善良的精神风貌。如今的走坡,不仅保持着仫佬族唱歌的传统,而且增加了仫佬族文娱、体育表演和经贸活动方面的内容,充满了现代文明的气息。 仫佬族分肉串节 分肉串节是仫佬族的传统节日,也叫社节,每年举行两次。 这一天,各家筹钱买牲口,每户派一人把牲口抬到社王庙去宰杀。将肉分成若干份,并用竹子把它串起来,一串串地挂在竹竿上,分放于庙的两旁,以敬祭社王。祭祀完成后,每个人拿一串肉带回家。这就叫分肉串。 仫佬族依饭节 立冬后择日举行,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 节日来临,仫佬族家家户户杀鸡宰鸭,包粽子,做糯米饭,并请来道师作法事活动,迎神送神。祭祀结束,亲戚朋友同餐。节日期间,仫佬族还举办唱歌演戏以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热闹非凡。 依饭节自古有之,曾被仫佬族人民以族规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乡大梧树谢姓仫佬碑文记载:“历代以来,敬有依饭公爷,每逢辰丑未之年,轮四方族头,买办依饭节牲头,至依饭年要各房头人办齐牲头,勿得有误。”过去仫佬族每隔三年在宗祠内或族人家里做一次依饭,目的是还“祖先愿”,故又名“敬依饭公爷”。据说做了依饭,同宗族人的财产能得到保护。 关于依饭节的来历,仫佬族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害人畜,毁坏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从很远很远的一个地方,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即依饭节。
[create_time]2022-10-25 02:01:27[/create_time]2022-11-08 19:33: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清宁时光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6817d0.sg2uptlA4rVTuV_qaAgZJw.jpg?time=582&tieba_portrait_time=582[avatar]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view_count]
什么是仫佬族依饭节?
仫佬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称“伶”和“谨”。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感恩和祝愿色彩。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为“向祖先还愿”。?关于依饭节的来历,有两种传说。其一,传说仫佬族始祖因犯罪坐牢期间,得到守监梁、吴二人同情而趁深夜放出始祖。但当晚一片漆黑,又有追兵在后。危难关头忽见一白衣姑娘,牵白马前来相救。始祖骑马腾空而去脱离险境。始祖发迹后不忘梁、吴和白马姑娘救命之恩,定遇难呈祥之日为“依饭节”。其二,传说宋代天禧年间仫佬山乡遭外敌入侵,梁、吴带领乡民鏖战抗击,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于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并建龛堂,规定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仫佬族每10年中分别3次于农历立冬时节选择吉日,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所谓的“冬”为单位,在各自的宗族祠堂里举行隆重而神圣的依饭节,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整个活动历时一昼夜,由安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哥、合兵和送圣七个程序组成。节日期间,全村上下一片欢腾,男女老少同庆丰收,共享欢乐,相互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依饭节为仫佬族所独有,是仫佬族信仰习俗长期积淀的结晶。它体现出仫佬族文化之精髓,进而成为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目前,仫佬族的许多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依饭节传承的文化空间逐渐缩小,传承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2006年仫佬族依饭节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create_time]2020-03-26 13:03:37[/create_time]2020-03-26 13:06: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广西文化和旅游厅[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3f1040de544f5cd37025a50508f1df36.jpeg[avatar]百度认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3[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