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

时间:2024-06-16 22:51:36编辑:奇闻君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亦称“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剩余价值学说并称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创立的。它是19世纪资本主义大工业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等特定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指出,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身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总结实践经验,继承人类思想优秀成果,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还指出了几个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以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19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把唯物史观歪曲为“经济唯物主义”等错误观点,恩格斯在一系列书信中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历史辩证运动的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拓展材料: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恩格斯说,这种新的历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社会科学的唯一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create_time]2022-11-15 04:16:07[/create_time]2022-11-27 08:28: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拐崽崽0P[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bb4756.h25igOfS_O19-YDIwp589Q.jpg?time=4169&tieba_portrait_time=4169[avatar]TA获得超过143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62[view_count]

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观点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那么他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就具有了以下特点:  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承认历史,认为历史正是所有事物的来源,这本身就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个命题——事物的来路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必然有其前身或者前因,而我们的现今都是前身或前因的变化或后果。也许大家要问:这个问题简单,难道现实中还有不承认历史的情况么?怎么没有呢,事实上是有的,比如我们有时就批判某某数典忘祖,甚至有怀有阴暗丑恶的目的的人不但不承认历史、而且还歪曲篡改历史。那些不承认台湾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心要把台湾分裂出去的人不就是数典忘祖吗?日本国的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承认历史上的侵略、篡改历史的行为不就是不承认历史吗?还有现实中有的人达到一定的地位后,就羞于提及原来的穷困状况,甚至在众人面前和自己老实朴素的亲人不敢相认,这也是不敢面对历史的一种表现。看来承认历史有时还是需要勇气、正气和骨气的。  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有很多表现:承认历史的真相,承认曾经的错误、承认先人的功业和成果、承担应有的历史责任、享受应有的历史权益等等。牛顿曾经谦虚地说:“我可能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许多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坚持了历史的观点。难道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和条件不是从先人那里继承而发展的吗?天才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而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承认曾经的错误,那是流氓和无赖;不承认一个国家既有的领土和主权,就会有侵犯别人的借口;不承认法理上的顺承关系,就会有逃避承担责任的行径……看来,不承认和尊重历史,不仅是态度上的问题,还可能会产生严重而错误的后果。  现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目前充斥着一个看似繁荣却十分有害的现象:文艺、评论等文化现象畸形繁荣,历史事件、评价等被歪曲和混乱。这是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忽视却肯定有很大潜在危害的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有效纠正,必然对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直至政界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年轻一代的教育直接产生负面效应。比如现在的电影、电视剧,大量借用历史朝代、历史人物杜撰子无虚有的故事情节,推向市场,已经达到了泛滥的地步;很多文艺、评论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大量主观臆断历史人物及事件,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比如可以把秦桧说成忠臣、把商纣说成英杰……长久以往,何谈历史信任,何谈历史价值、何谈以史为鉴、惩前毖后,历史在人们的面前,可能就是一堆笑料而已。这是混淆是非、把历史搞乱、对历史极不尊重的表现。  尊重历史,肯定祖先的丰功伟绩,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才能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今天有不少人,从生活富裕的狭隘角度出发,加之对本国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存在不满,有着比较严重的崇洋媚外思想,缺乏爱国爱人民的崇高品格,民族根性彻底失去,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哀、人性的悲哀。  二、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  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首先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性。有一句话:“历史造就英雄”,这也是历史的观点。这就是什么样的历史环境造就什么样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历史人物造就的历史事件,我们今天很多人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实际上只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能很好理解了。比如: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而发动玄武门事件。古代人为了争夺皇位竟然杀掉自己的兄弟,多么地残酷!其实只要了解了当时的两种势力的形成、差异和水火不容的情势,就会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已,势所然也。比如毛泽东为什么会发动文化大革命,今天的人很多都不理解甚至痛恨。实际上只要联系毛泽东本人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信念、他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严峻形式,你也许就会对当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核心集团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文化大革命的本意和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在选择形式上存在缺陷,使得后来发展的情况和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恐怕也是毛泽东所始料不及的。但今天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在新中国就不可能这样深入人心,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大,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果实就可能化为乌有。  其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形势,分清利弊,从而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有一句话,叫“审时度势”,这也是一种历史观点。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开展什么样的工作,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乱来的。在国家危亡、民族患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保家卫国、解决民族危机当成首要任务。在我们贫穷落后、饥寒交迫的时候,我们就要把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当成工作的重心。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要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如果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候发动群众闹革命,那就是民主革命、进步的革命,是大英雄;如果在国泰民安、政治清明的时候,发动群众“闹革命”,那就是反革命、疯子,这样的道理,大家是很容易理解的。运用到一般的问题上,也是这个道理。比如,我们要创立一个公司,首先就要调查研究:产品需求问题、人们消费习惯问题、生产原料问题、设备问题等等,这都是历史条件,只有考虑周全了,我们才能获得成功或者更大的效益。  再次,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才能谦虚吸收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少走弯路。被前人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理论和经验,我们要毫不怀疑地加以吸收和借鉴。古人曰: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都是革命前辈用生命和实践换来的经验,一定要加以坚持和发扬。国兴于清明,毁于腐败、兴于团结,衰于分裂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无数次证明了的不变真理,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能蹈前车之覆辙。有一句话叫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也许可以忘掉仇恨,但决不能忘掉教训和敌人。  三、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运用历史的观点,归根结底还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是接受还是摒弃、是褒是贬、是全盘否定还是有选择地利用,这是我们必须做出抉择的。纵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认为:借鉴历史经验、立足历史条件、顺应历史趋势、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做最崇高的理想的实践者,这就是一个革命者应该采取的科学的态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我们要坚持同一切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作斗争,这就是:有选择地继承、发扬历史理论和经验,反对全盘否定。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割断历史去看待和处理问题,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凡是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理论经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凡是被历史证明有错误的和有害的做法我们必须坚决抛弃和改正。否则我们就会重犯错误,重蹈覆辙,白白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人力和财力。我国就发生过也许仍然存在着“全盘西化”、“否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思潮,这是非常有害的和危险的。  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脱离历史条件的空谈蛮干。“实事求是,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主义和唯物主义是有机联系、浑然一体的。坚持历史主义,必然坚持唯物主义,必然反对官僚主义、主观臆断,反对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空想和蛮干。尊重客观形势、尊重客观实际,才能制定出符合规律的方针路线,我们的事业才能胜利,我们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毛泽东当初设计的农村公社——“吃大锅饭”,就是过高地估计了当初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在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的预算和纪律要求的保障下,采取了过于理想的社会模式,从而使得很多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消积怠工、投机取巧,使得许多管理水平低下的人走上领导者岗位,加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破坏等因素,从而给我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认清历史形势,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时机,敢于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也要防止那些“教条主义、保守主义”等呆板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行为。不能清醒地认清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不敢变革或不愿变革,也可能坐失发展良机,给以后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比如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形势日趋复杂、能源日益紧张、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腐败势力十分强大、道德认识存在多元化矛盾化等等情况下,如果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及早采取加强国防、反腐倡廉、利民惠民、统一思想、加强德育、发展周边关系等一系列果断措施,必然会给我们将来的事业带来难以控制的损失。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三农”问题历来很重要,而目前却很严重。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我搜的 你再改改,当时我们都是copy的,自己写的都分低。


[create_time]2022-09-05 12:01:21[/create_time]2022-08-11 07:22:2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7[alue_good]禄材q5[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2a093f2.XOI07YKRshuGJ8v8dgB2Ew.jpg?time=3374&tieba_portrait_time=3374[avatar]TA获得超过2.5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97[view_count]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以黑格尔的辩证法,结合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原始唯物论出现于古希腊时代),去解释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 并被列宁、 *** 等人所发展。 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因其主要关注的是对历史规律的阐明,因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归入历史哲学,具体地说是一种思辨的历史哲学。 目录 [隐藏] 1 基本内容 1.1 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1.2 人与社会发展 2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2.1 神学前提 2.2 部分学者的批判 3 参考条目 4 参考文献 基本内容[编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客观的和有其特定规律的,其最基本的规律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可能促进或阻碍)。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会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此即斯大林所谓“社会发展五段论”)。 主流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向第四阶段过渡的时代(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87年的中国 *** 十三大上,中国自称自己在19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编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情况。 在一种生产关系产生和确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基本适合的,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虽然这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也有矛盾,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但却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国家政权和意识形式上占统治地位。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当经济基础发生变革后,上层建筑迟早会发生变革,以求得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还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和意识形态形式。 这种反作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当上层建筑适合于经济基础的要求时,它就起到巩固经济基础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时,它就起到阻碍和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第二性的。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派生的和从属的。 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构成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人与社会发展[编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确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也源于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其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但人的本质在是其社会属性,也即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属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编辑]神学前提[编辑]德国犹太裔哲学家卡尔·洛维特在其著作《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1] 中就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前提展开了论述。 洛维特指出:正如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历史在经济条件中有与其自我表白不一致的“隐秘历史”,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也无法从马克思的自我表白中获得。 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乃是先知主义的精神——根植于马克思自己的存在及其种族之中的弥赛亚主义。 在洛维特看来,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进程的阐释反映了犹太教—基督教解释历史的普遍图式,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用经济学语言包装的朝向终极目标前进的救赎史。 部分学者的批判[编辑]中国学者吴思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马克思在进行历史考量的时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本身不应该是“等价交换”,而是“暴力均衡”只有当人与人之间或者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暴力达到了均衡,“等价交换”的逻辑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 若暴力水平间相差悬殊,则整个《资本论》的逻辑都不能达成,因为强者会无条件的吞并弱者。 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动的成为历史发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团的行为方式和生存逻辑,那么唯物史观的定然是有缺陷的[2]。


[create_time]2022-11-21 20:40:19[/create_time]2022-11-30 01:48: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户如乐931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00427b6.nbYAWeDUst2jZ9ylqUOoSQ.jpg?time=1256&tieba_portrait_time=1256[avatar]TA获得超过537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90[view_count]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哪些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的主要内容:
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在客观历史进程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4、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6、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过程。
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成分均以总体的体系方式存在,要从研究的对象的整体出发,从研究对象内部的相互作用与矛盾和研究对象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是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等等。


[create_time]2022-03-03 04:16:25[/create_time]2022-02-12 03:29: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阿梨探店G[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4285861000,3872460970&fm=3012&app=3012&autime=1687862045&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202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76[view_count]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哪些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扩展资料: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

[create_time]2021-04-11 20:45:57[/create_time]2021-04-24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6[alue_good]教育小百科达人[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2556c2b9d6a56ccebb564972ffe5c254.jpeg[avatar]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slogan]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intro]7294[view_count]

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原理: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第一,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对社会存在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第二,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有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们共同讨论。


[create_time]2022-12-23 09:36:19[/create_time]2023-01-06 21:32:37[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迷茫熊,要自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c452a2.m4NIg1xtZiwEbRRiBQeP6g.jpg?time=4536&tieba_portrait_time=4536[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99[view_count]

上一篇:历任国土资源部部长

下一篇:历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