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之

时间:2024-06-19 02:40:48编辑:奇闻君

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沧浪亭原文: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水调歌头·沧浪亭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太湖岸边的景物一片凄凉,明净的湖水环接着洞庭山,浩渺湖泊不见鱼龙的踪影,它们被锁在弥漫的烟雾里。正想起范蠡和张翰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小船载着鲈鱼,迅速驶来,撇开重重波浪。傍晚,暴风雨突扑面而来,只好沿着小洲弯处回航。胸怀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志,如今正当身强力壮的年华,耻于投闲置散隐居水乡。为什么壮年时就面容憔悴,容颜变得衰老,白发苍苍?真想在寒冷的潭水中垂钓,但是又担心鸥鸟猜疑妒忌,使鱼儿都不肯游近钓丝旁。还是划著小舟穿过芦荻去,默默地观看湖面浪涌涛荡。 注释 (1)淡伫:安静地伫立著。(2)洞庭山:太湖中的岛屿,有东洞庭、西洞庭之分。(3)渺弥:湖水充盈弥漫无际。(4)陶朱:春秋越国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鉴于勾践难于共富贵,遂弃官从商。(5)张翰:字季鹰,吴(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齐王(司马囧)执政,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在洛。知囧将败,又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不久,囧果被杀。(6)撇浪:搏击风浪。(7)汀湾:水中港湾。(8)寒潭:指在丹阳的小潭。此时作者人在苏州。(9)鸥鸟相猜:《列子·黄帝》篇载,有人与鸥鸟亲近,但当他怀有不正当心术后,鸥鸟便不信任他,飞离很远。这里反用其意,借鸥鸟指别有用心的人。(10)青纶:青丝织成的印绶,代指为官身份。(11)刺棹:即撑船。 水调歌头·沧浪亭评析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自然界的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像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下片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 宋代 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苏舜钦就是出于无奈。所以,过片明确表示:「丈夫志,当盛景,耻疏闲」,其真实心声是抗拒、排斥这种生活方式。对「壮年」的追问,充满著愤慨不平之气,词人其实并不「潇洒」,并不超脱。故作「垂钓」状,事实上则「又恐鸥鸟相猜」,这依然是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的形象表露。「无语看波澜」的结局,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水调歌头·沧浪亭赏析   全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上阕写作者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下阕写作者深感岁月蹉跎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   从沧浪亭极日远眺,一览太湖风光。虬风物潇洒,澄静深远,烟波浩淼,水流旷远。作者完全沉浸在与天地同乐的沉醉中。其在《沧浪亭记》中说:「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作者自号「沧浪翁」,其人生境界似乎已经达到「乐天」的程度(观代哲学家冯友兰言人生有四种境界:知天、事天、乐灭、同天)。然而,「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突然,某种意识发作猛然将作者拉回到现实中,某种生命的忧思和烦恼在心中升起。而「念」「忽」「急」「还」更是展现了一种意识的时间之流。扁舟急桨,撇浪载鲈,在天地归一的境界中惊现了人生的繁忙和生命的艰难。「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则昭示了人生之路的风雨猝然与曲折蜿蜒。上阕之转折在于「忽」字,将自我生存的意识唤起,从而使得作者脱离归隐自然的混沌状态,而有意识于生存意义的危机。   「沧浪亭」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表达了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故而可以看出,苏舜钦始终摆脱不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很自然响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苏舜钦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上阕一「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著光芒,未来之路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因此,全词以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情景收场。正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   这首词虽侧重写太湖风景,抒发作者愤激之情,但作者由遭谗而退隐,再到心甘情愿地退隐,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狂的心路历程交代得清楚明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的积极人生观。刘熙载有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艺概·词曲概》)苏舜钦这位倚声家深得其妙。词中,他由「烟雾深锁」转为「落日暴风雨」,而至「刺棹穿芦荻」。由「方念陶朱张翰」转为「拟借寒潭垂钓」。再到「无语看波澜」,一转一深,越转越妙,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从而揭示出词作的底蕴。 水调歌头·沧浪亭创作背景   本词是苏舜钦的仅存之词。 北宋 庆历四年,范仲淹、札衍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延揽改革派人才,苏舜钦作为宰相札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时值进奏院祭神,苏舜钦遵循惯例卖废纸换钱举行祭神酒会。保守派借机打击改革派,弹劾他监守自盗,被撤职流寓苏州。并在此购下了一处荒废不堪却很幽静的花园,临水买石筑成沧浪亭之后,写有著名的《沧浪亭记》,而本词亦作于此时。 诗词作品: 水调歌头·沧浪亭 诗词作者:【 宋代 】 苏舜钦 诗词归类: 【豪放】、【生活】、【述志】


[create_time]2022-11-17 01:33:33[/create_time]2022-11-27 15:53: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承吉凌85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cd1689c.Mb2-siMYrNhlZUPGLNbjbQ.jpg?time=2496&tieba_portrait_time=2496[avatar]TA获得超过8830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6[view_count]

水调歌头·沧浪亭赏析

全词写作者被贬谪而壮志难酬的彷徨和忧心。上阕写作者隐逸于太湖旖旎风光的乐趣,下阕写作者深感岁月蹉跎而志向难伸的苦闷和惆怅。从沧浪亭极日远眺,一览太湖风光。虬风物潇洒,澄静深远,烟波浩淼,水流旷远。作者完全沉浸在与天地同乐的沉醉中。其在《沧浪亭记》中说:“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作者自号“沧浪翁”,其人生境界似乎已经达到“乐天”的程度(观代哲学家冯友兰言人生有四种境界:知天、事天、乐灭、同天)。然而,“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突然,某种意识发作猛然将作者拉回到现实中,某种生命的忧思和烦恼在心中升起。而“念”“忽”“急”“还”更是展现了一种意识的时间之流。扁舟急桨,撇浪载鲈,在天地归一的境界中惊现了人生的繁忙和生命的艰难。“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则昭示了人生之路的风雨猝然与曲折蜿蜒。上阕之转折在于“忽”字,将自我生存的意识唤起,从而使得作者脱离归隐自然的混沌状态,而有意识于生存意义的危机。“沧浪亭”取意于屈原《渔父》所载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精神。表达了古代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故而可以看出,苏舜钦始终摆脱不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情结。很自然响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苏舜钦被削职时正值人生壮年(37岁),因此对“华发改朱颜”有深切的担忧。欲对历史寂寞有所克服和超越,不甘于生命的淡出,便是上阕一“忽”字所拉出的本意。作者欲凭临寒潭隐居,却担心不被鸥鸟信任和接纳自然是托辞,生命看不到出路,时间正黯淡着光芒,未来之路不明朗,施展抱负的机会太渺然,这才是根本的痛苦。因此,全词以那种看似闲适却以充满反抗与无奈情绪的“无语看波澜”的情景收场。正点出这句真理:所谓波澜便是世间,世间便是波澜。这首词虽侧重写太湖风景,抒发作者愤激之情,但作者由遭谗而退隐,再到心甘情愿地退隐,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狂的心路历程交代得清楚明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的积极人生观。刘熙载有言:“一转一深,一深一妙,此骚人三昧。”(《艺概·词曲概》)苏舜钦这位倚声家深得其妙。词中,他由“烟雾深锁”转为“落日暴风雨”,而至“刺棹穿芦荻”。由“方念陶朱张翰”转为“拟借寒潭垂钓”。再到“无语看波澜”,一转一深,越转越妙,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从而揭示出词作的底蕴。

[create_time]2023-02-28 14:09:25[/create_time]2023-03-15 14:09: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古诗文网[uname]https://cambrian-images.cdn.bcebos.com/f470a2c02184d60370ca40a353352406_1534313458258.jpeg[avatar]百度认证:赣州鸿鹄网络科技官方账号[slogan]「古诗文网」是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项目网站,提供古诗文学习鉴赏翻译等相关诗词资料和在线背诵功能,其中包括唐诗宋词,古文典籍,四书五经等等中华历史文学作品。[intro]3[view_count]

张翰说不出自己的代表作,你怎么看?

近日张翰与宋丹丹录制某档综艺节目更是登上了热搜,而当宋丹丹问及张翰的代表作时,张翰说不出,对于这件事我有两个观点。一、张翰的确没有优秀的代表作。说到张翰可能很多人会想到《一起来看流星雨》,这部剧对于出道不久的他来说绝对是一个转折点,凭借这部剧张翰家喻户晓但是如今反观这部剧,我觉得还是特别雷人的。不管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台词,都没有办法获得大家的认可,但是早期湖南卫视就是主打这种雷点非常多的剧,目的就是为了引人关注罢了。而张翰回答不出自己的代表作,也是情有可原,这两年张翰真的有非常知名的作品吗?真的能够让大家叹为观止吗?我觉得是否定的,可能张翰确实有作品,但谈不上一个实力派的男演员,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二、观众缘不够。张翰其实口碑比较一般,这是因为早期张翰触犯过交通法规,虽说后来改名并且成为了又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但是大家对于张翰还是会存在许多意见以及反感。我觉得张翰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同,一方面张翰也非常清楚,觉得自己不够有底气,而且张翰这几年没有能够获得专业认可的作品,可能出道多年了但是作品依然不够打动人。起码作为一个演员,张翰是不够专业的,这样的一个演员自然缺少大家的认同,因此在宋丹丹问及张翰的时候,张翰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这样的不确定也让张翰越来越自卑。其实演员还是需要作品,没有作品怎么在娱乐圈中立足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张翰被问住了,这就是问题所在,可能后续还是需要拿出特别好的作品才能够获得认同。

[create_time]2021-05-25 12:50:41[/create_time]2021-06-09 12:32:48[finished_time]8[reply_count]1[alue_good]王先森说娱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143ca155f08b8aba32ace31046d4f144.jpeg[avatar]平面设计师,王峰峰[slogan]娱乐新鲜事,王先森带你了解[intro]1648[view_count]

为什么说张翰是尴尬本人?

所有人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遭遇到一些社会死亡现场,明星们当然也不会例外。明星社死现场也非常的尴尬,甚至他们这样的尴尬场景会被更多的人看见。在一个综艺节目当中,宋丹丹和张翰两个人的谈话让大家觉得非常的尴尬,甚至很多人都觉得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自己的脚趾头就抠出了一座城堡。由于宋丹丹和张翰两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说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不同,因此他们在谈论的时候出现一些非常尴尬的场面,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五十公里桃花坞
在《五十公里桃花坞》这个综艺节目当中他们每一位嘉宾都介绍了自己轮到张翰的时候,他并没有说自己有什么代表作品。本来以为能够很快的跳过这个环节,可是却没有想到宋丹丹一直追问张翰到底有什么样的作品。其实张翰本身也是非常矛盾的,因为他被大家所熟知的都是一些偶像剧,而他也不希望将这些偶像剧称之为自己的代表作。

尴尬场面
除此之外在这个节目当中也发生过很多其他非常尴尬的事情,比如说孟子义在看到周也的时候,就表示她看过周也的作品。然而此后孟子义就追问周也难道没有看过她的什么作品吗?其实这样的话是不应该在镜头前面说出来的,而且两个人刚认识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尴尬。

处理方式
总的来讲明星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社交死亡现场,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很好的化解这个画面。有的时候他们尽管非常的尴尬,但还是要持续的在一起相处,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作为明星他们也只能够让自己尽可能的和别人融入到一起,只有这样才不会频繁的出现这样的状态。


[create_time]2022-12-09 21:35:44[/create_time]2022-12-06 05:08:0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百度网友d6f8c7b[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494a919.6qPBGP2GZ36uhA8a7uPd6Q.jpg?time=8147&tieba_portrait_time=8147[avatar]TA获得超过34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原文_翻译及赏析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唐代·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山水送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 你会看到千岩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 东海横垣秦望山下,当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东海,西陵山围绕越宫高台。 镜湖如清霜覆盖的明镜,海涛汹涌如雪山飞来。 八月的浙江就等待你这支枚乘的生花妙笔去揽胜,三吴的美食佳肴就等着你张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尝。 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创作背景 李白曾多次到达浙江,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就有数次入越的记载,因此他对越中山水景物比较熟悉。此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 鉴赏 整首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全诗总计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全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唐代·雍陶《题君山 / 洞庭诗》 题君山 / 洞庭诗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山水景点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明代·赵时春《原州九日》 原州九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重阳节 , 登高 , 写景山水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唐代·杜审言《登襄阳城》 登襄阳城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高 , 山水 , 咏史怀古思乡


[create_time]2022-11-03 03:34:11[/create_time]2022-11-14 03:31:2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成大文化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f9927e0.DNwLxPeDj1Jjpw4k5dcFUg.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1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4[view_count]

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原文: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巖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翻译及注释 翻译 听说你要去会稽山,那里最适合你这样才比谢灵运的人。你会看到千巖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 东海横垣秦望山下,当初秦始皇就在那里眺望东海,西陵山围绕越宫高台。镜湖如清霜覆盖的明镜,海涛汹涌如雪山飞来。 八月的浙江就等待你这支枚乘的生花妙笔去揽胜,三吴的美食佳肴就等着你张翰似的美食家去品尝。那里逸兴多多,你可一定去上天台山逛逛,不到天台山就没有到浙江。 注释 1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2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3谢客:即谢灵运,浙江会稽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4枚乘:西汉辞赋家,古淮阴人。因在七国叛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5张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人。齐王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兴,以秋风起思鲈鱼为由辞官而归。6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台州。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创作背景   李白曾多次到达浙江,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就有数次入越的记载,因此他对越中山水景物比较熟悉。此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鉴赏   整首诗极度赞美的越中的青山秀水及风物美食。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全诗共计十二句六十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此诗对仗工整,表现出李白作品少有的整饬美,另外诗中移动镜头的运用,赋予作品强烈的动感,极富震撼力。如「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一方面写小舟前行,另一方面写大浪从对面排沓而来,相向而动,强化了大浪的动感,让人惊为雪山倾倒,体现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全诗表达了对浙江山水风物以及友人才干人品的赞美。   整首诗里表现出了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像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 诗词作品: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白 诗词归类: 【山水】、【送别】


[create_time]2022-10-30 17:28:14[/create_time]2022-11-12 13:33:4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0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view_count]

和,用英语怎么说

together
英[təˈgeðə(r)]
美[təˈɡɛðɚ]
adv. 在一起; 同时; 一致地; 不间断地;
adj. 稳定可靠的; 做事有效率的;
[例句]We went on long bicycle rides together
我们一起骑自行车长途旅行。

and
英[ənd]
美[ənd, ən,ænd]
conj. 而且; 和,与; 于是,然后; 因此;
[例句]When he returned, she and Simon had already gone
他回来时,她和西蒙已经走了。


[create_time]2017-03-11 15:51:26[/create_time]2017-03-26 15:50:16[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3[alue_good]晟睿教育[uname]https://cambrian-images.cdn.bcebos.com/4cc9934048c3adc83843dcbd49ec8edd_1572591379288536.jpeg[avatar]专注于国际留学考试培训[slogan]晟睿教育,前身是上海小音托雅学习中心。成立以来,资深的教师团队为学校赢得了家长及培训业界的教学好口碑。多年与上海多所高校国际项目长期合作(提供商之一)。同时是ETS托福Junior官方授权考点。[intro]1660[view_count]

辛弃疾的哪一首词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有这样一位名人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他就是辛弃疾!辛弃疾作为南宋朝臣而写的《议练民兵守淮疏》,表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扩展资料: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create_time]2023-01-07 05:05:22[/create_time]2023-01-17 20:30:53[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教育小百科达人[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2556c2b9d6a56ccebb564972ffe5c254.jpeg[avatar]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slogan]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intro]61[view_count]

爱国主义在辛弃疾的词里怎么表现的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大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这方面的前期代表作可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这可以举他与同道志士、进步思想家陈亮的那些唱和之作为例。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辛、陈在鹅湖相会。陈亮辞去后,辛弃疾一再调寄《贺新郎》“以见意”,词篇激荡着一股郁勃怒发的情思。如第二首中写道:“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霄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既沉痛于现状,又互为激励以“补天裂”的雄心。
  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风波》)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他难道真的不可以去做一个如有的论者所说的“田间快活人”吗?
  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辛弃疾在痛苦的矛盾冲突中是以这样的誓言自励的。现实是令人悲慨,理想岂能轻弃?这就是爱国词人在“戏为山园苍壁解嘲”的那首《临江仙》中,借山石自喻的“稜层势欲摩空”之“气”。
  二、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
  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另一首词例是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曾被词论家誉为辛词第一佳作,因为它典范地表现了稼轩词的悲慨清壮、雄劲健举的风格。从手法上说,也是辛词善于借典抒情述理以及政论与抒情相融汇的代表之作。写这词时辛弃疾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他白发飘萧应召来前线董理军备、以图开战。重临四十三年前曾经在这一带惩叛徒、抗顽敌的旧地,词人的心头是怎样的滋味?岁月流逝,人事几变,可是“佛狸祠”这入侵者的“祠堂”依然香火鼎盛——这是对乞和苟生者的一个重重的鞭挞。面对京口雄山丽水,北望“神州”万里山河,不由想起曾在镇江逞雄的“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和南朝宋武帝刘裕来。“英雄无觅”,怀古实乃伤今,举出历史上西征北伐的有作为的统治者正是用一面镜子反照坐看大片疆土被分裂而长期苟安的当今小朝廷。词既有借古讽今,又有借古鉴今——“元嘉草草”的历史教训,更有以古喻今、以廉颇明己志。但不管是讽今还是鉴今、喻今,贯联着的核心是求得一个大一统的理想局面。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三、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
  他一再提到“夷甫”,以东晋王衍之流苟安江南、清谈误国的典实指斥现今手握大权而“低头拱手”、“终老不敢言兵”的大吏。如:“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贺新郎》)“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水龙吟》)……
  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综上所述,“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稼轩词确是这位爱国词人的满腔热血的结晶。尽管辛氏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所宝贵的东西。至于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歌词渐有稼轩风”④的事实,辛词对刘过、刘克庄以至陈人杰、刘辰翁这些南宋中晚期词人的影响,都足以说明他的不朽的功绩。而这影响,或者说构成一个词的流派的核心的东西又正是辛弃疾词的那股“气”,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志。

  ①赵善括《满江红·辛帅生日》。②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③见邓广铭《辛稼轩年谱》139页所引。④戴复古《石屏词》:《全宋词》2309页。


[create_time]2016-08-02 22:28:05[/create_time]2015-11-02 23:05:4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7[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793[view_count]

典的意思?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2、同本义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3、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4、法律;法规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5、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6、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7、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动〉8、主持;主管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9、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形〉10、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扩展资料词语解释:1、词典[cí diǎn] 收集词语加以解释,供人查阅参考的工具书。根据所收词语范围、性质等的不同,可分为综合词典、专业词典、对译词典、成语词典等不同的种类。2、事典[shì diǎn] 指辑录某方面事物的工具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成就事典》。3、操典[cāo diǎn] 记载军事操练要领等的书,如步兵操典、骑兵操典等。4、盛典[shèng diǎn] 盛大的典礼:开国~。5、典当[diǎn dàng] 旧时用衣物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到期无力还钱,抵押品即归当铺。6、大典[dà diǎn] 国家举行的隆重 盛大的典礼:开国~。

[create_time]2019-08-21 22:48:02[/create_time]2006-05-22 16:11:12[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15[alue_good]粽子妈妈爱教育[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124603d142c06a5ec5022b83a7b3ad9e4557.jpeg[avatar]销售[slogan]喜欢教育,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intro]11657[view_count]

典是什么意思

典[diǎn]
1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
典籍。
2常道,准则。
典要。
3制度;法规;法律。
典章。
4典礼,仪节。
典仪。
5典故。
这句话的出典在哪里?
6典雅。
典重。
7抵押,典当。
沈从文《从文自传》:“袁死后才和家里通信。只记到借人手写信来典田还账。”
8古代文体名。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书之体例有六:曰典,曰谟,曰训,曰诰,曰誓,曰命,是称六体”。
9姓。


[create_time]2010-12-07 19:45:07[/create_time]2010-12-07 23:57:48[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49[alue_good]cpys52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997b729.vIchYWGVz69A_Mv2H0qmmw.jpg?time=2844&tieba_portrait_time=2844[avatar]TA获得超过2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839[view_count]

试述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主旨及主要表现手法

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屈地抒发出来。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得志,但是绝不消沉退缩【摘要】
试述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的主旨及主要表现手法【提问】
辛弃疾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情随景迁,由远及近,层层推进,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恨委屈地抒发出来。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信念是坚定、不可动摇的,尽管一时不得志,但是绝不消沉退缩【回答】
辛弃疾一方面反对逃避现实斗争的归隐生活,同时也更鄙视置国家危亡与脑后,只知贪恋爵禄的享乐行为【回答】


[create_time]2021-12-22 14:00:37[/create_time]2022-01-06 13:51:4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杨学姐kooky[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cc0591a.MHHdJ7fouwLuLJ8PLpcJ0w.jpg?time=8141&tieba_portrait_time=8141[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2[view_count]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下片用了哪些典故?它们对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吴钩:本指一种弯形的剑,相传吴王命国中做金钩,有人杀掉自己两子,以血涂钩,铸成双钩献给吴王。后代指利剑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
  ——朱德才《辛弃疾词选》,


[create_time]2012-05-22 12:19:22[/create_time]2012-05-24 17:49:3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4[alue_good]華哥詠吥言棄[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9e923fc.f69gECZ6JGg7H76THZJqhg.jpg?time=3892&tieba_portrait_time=3892[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54[view_count]

关于有山有水的诗句

1.描写有山有水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刘邦《大风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遗怀》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何承天《上邪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绝句》。 2.有山有水的诗句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渭川田家》一诗: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田家行 作者: 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聂夷中 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观田家 作者: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山中寡妇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春中田园 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岁晏行 杜甫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烧歌 温庭筠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请贸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王维的《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参考资料:/z/q766000014.htm。 3.古诗中带有“山、水”的诗句有哪些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4.有山有水的古诗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画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描写“山”和“水”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山、水、月”的诗句如下: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3.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7.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1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1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描写“山”和“水”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祖国名山的佳句 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末了. ——(唐)杜甫《望岳》 华山:只有山再上,更无山与齐. ——(宋)寇仲《咏华山》 衡山: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唐)刘禹锡《望衡山》 恒山:岩峦叠万里,诡怪浩难测. ——(唐)贾岛《北岳庙》 榆柳萧疏楼阁月,月明直见嵩山雪. ——(唐)孟郊《洛桥晚望》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 描写水的诗句: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湖水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波翻鸦绿初经雨,柳带鹅黄未看花. ——(明)华察《渡鸭绿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长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唐)杜甫《旅夜书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明)杨慎《临江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关于山,水的诗句,或是词句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于概括地。 8.杜甫有山又有水的诗句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 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浣溪沙 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杜甫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倩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杜甫 麻叶层层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 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create_time]2022-07-07 16:09:07[/create_time]2022-07-16 04:45:5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0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66[view_count]

有山有水的诗句

有山有水的诗句如下: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翻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翻译:明月升起,惊动几只在山上栖息的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里。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4、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翻译: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山边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翻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明亮月影。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create_time]2022-09-15 22:39:50[/create_time]2022-09-23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阿木趣谈社会趣事[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caed464125e8fca680a1dddfca8c896e4884.png[avatar]对着阳光,探索社会新事物![slogan]对着阳光,探索社会新事物![intro]988[view_count]

李白《秋下荆门》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下荆门原文: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秋下荆门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秋霜落在荆门,树叶零落,由于山空使得江面也很开阔,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这次远离家乡游历,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注释 1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2空:指树枝叶落已尽。3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4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5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秋下荆门鉴赏   荆门山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顾恺之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前人有诗:「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回到了故乡。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他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今浙江嵊州,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 *** 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写诗的人也应该「不以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读者要知道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放弃前一个,而选后一个;而李白对后者的态度很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至于对前者,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寻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所以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都是一反张翰的意思,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辞亲远游、建功立业的「志」。诗的第四句说,饱览绍兴的名山佳水,也是诗人所向往的。这种兴趣,早在他出蜀之前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过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自视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达到目标。所以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诗人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全诗虽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集中地抒发了诗人年轻时「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使读者读来没有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秋下荆门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去蜀,来游楚地,在离开荆门时作此诗。 诗词作品: 秋下荆门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白 诗词归类: 【秋游】、【抒情】


[create_time]2022-10-14 00:21:57[/create_time]2022-10-23 04:27: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0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8[view_count]

李白古诗《秋下荆门》原文译文赏析

  《秋下荆门》   唐代: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译文】   荆门山秋来霜降,树叶零落眼前空;秋风也为我送行,使我的旅途平安。   此次离家远行不是为了口舌之贪,而是为了游览名山大川,因此才想去剡中这个地方。   【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空:指树枝叶落已尽。   布帆无恙:运用《晋书·顾恺之传》的典故:顾恺之从他上司荆州刺史殷仲堪那里借到布帆,驶船回家,行至破冢,遭大风,他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此处表示旅途平安。   鲈鱼鲙:运用《世说新语·识鉴》的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鲙的美味,遂辞官回乡。   剡中:指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广博物志》:“剡中多名山,可以避灾。”   【赏析】   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然而诗人到来时,却是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顾恺之写信给殷仲堪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前人有诗:“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回到了故乡。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他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今浙江嵊州,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写诗的人也应该“不以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读者要知道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放弃前一个,而选后一个;而李白对后者的态度很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至于对前者,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寻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所以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都是一反张翰的意思,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辞亲远游、建功立业的“志”。   诗的第四句说,饱览绍兴的名山佳水,也是诗人所向往的。这种兴趣,早在他出蜀之前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过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自视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达到目标。所以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诗人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扩展阅读:李太白跳月的故事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   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create_time]2023-02-25 12:49:36[/create_time]2023-03-07 10:56:1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哲哥聊历史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bc5058.uDLqq7qJv72XkTo3E4qqOA.jpg?time=6618&tieba_portrait_time=6618[avatar]TA获得超过199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view_count]

上一篇:张绩武

下一篇:张翰拾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