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
大和的由来
日本的新年
“正月”在日语中是新年的意思,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日本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全国都差不多一样。例如,元旦的早晨要喝“屠苏酒”,吃专门为新年而作的菜:青鱼子、黑豆、用酱油和糖煮的小干鱼等,寓意子孙繁盛,身体健康。早餐还要吃“杂煮”(年糕汤)。新年期间各户门前摆挂上松枝和竹枝,叫“门松”,有吉祥之意。新年头三天叫“三贺日”,人们彼此拜年。除夕夜人们有守岁的习惯,尤其在午夜时去神社聆听除夕钟声,这时的神社人山人海,常达数万人之众。初一去参拜神社叫“初诣”,是庆祝新年必有的节目。进入12月人们要互寄贺年片、有奖明信片,邮局为此专辟邮道。据说大年初一翻阅纷沓而至的贺年片是日本人独有的一种新年喜悦。
日本的节日
除了新年之外,日本最重要的节日是八月中旬的盂兰盆节,这期间大多数日本人要归乡扫墓,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颇似中国春节前后的情景。连接东京和各城市的主要高速公路经常堵车距离长达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在这段期间里,各地举行许多活动,如跳盂兰盆舞,放烟火等。
三月三日是女孩节(桃花节),有女孩的家庭要设置一个架子,一层层地供奉上象征古代帝王贵族的玩偶人,祝愿女孩顺利成长与吉祥。
五月五日是儿童节(男孩节),凡有男孩的家庭都在室外用竹竿挂起鲤鱼帜,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个鲤鱼帜。
七月七日是乞巧节,据传说古代一对相爱的男女被天河分开,只有这一天才能相聚。七夕时,人们在彩纸带上写些祈求的话,挂在竹枝上,祈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
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节”,即女孩三岁或七岁,男孩五岁时,这一天由家人带到神社或寺院祈求在神的保护下健康成长。除以上这些全国性的节日外,日本各地还有无数的地方性节日,有些较大的节日常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前往观赏。
邻里相处
日本的居民区里有类似中国居民委员会的组织,负责收取水电费,组织居民搞环境卫生,宣传交通安全等等。日本人很少有随便串门的习惯,但每日见面一定要打招呼问好,早上,白天,晚上各有说法,说一句有关天气冷暖的话也是很得体的寒暄,切忌询问别人上哪儿去,吃的什么饭之类的问题。如果不是对方主动谈起,一般不能打听别人家里的私事,否则是很缺乏教养的表现。新搬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是带些毛巾,香皂之类的小礼物逐家拜访邻居,一般说:“我是刚搬来的,住在××号,今后请多关照。”这样就算认识了。搬走之前也要挨门打招呼告别,一般说:“长时间以来得到您的关照,谢谢了。以后有机会请到我家去玩儿。”
日语的假名
在汉字传人日本之前,日本是没有文字的。大约在中国的秦汉时代,汉字开始传人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用汉字作为记录日本语言的符号,这当然极不方便。后来日本人根据汉字的创意,摘取偏旁部首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假名是借来的名字之意。假名作为书写日语的字母,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是草体,由汉字的草书简化而来。片假名是楷体,取自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现在除外来语必须用片假名书写外,报纸、书信、书籍都用平假名。
“大和”的由来
“大和”是日本别称,“大和魂”指日本民族的精神,日本民族也称“大和民族”。“大和”本是一个地名,在奈良的南部,至今仍有大和郡山、大和高田等地名存在。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纷争中的一个氏族集团统一了日本,在“大和”地方建立了“大和朝廷”,由此开始了“大和政权”即天皇的统治。大和政权成立之初曾向中国称臣,寻求承认和保护。《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等记载了大和政权与中国的交往及中国皇帝赐与“大将军倭王”称号的史实。
[create_time]2016-10-29 08:14:29[/create_time]2014-03-15 17:05:21[finished_time]3[reply_count]7[alue_good]匿名用户[uname]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yt/bdsp/icon/anonymous.png?x-bce-process=image/quality,q_80[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024[view_count]
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
一、民族与国家的起源
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可以从体质结构和日本语的起源两方面来考察。日本民族是日本文明的主体,也是日本文明的创造者。然而,这里所说的“民族”,既不同于人类学中的“人种”概念,也不同于民族学中狭义的“民族”概念,而是指较为宽泛的概念。因而,本书所说的“日本民族”,也包括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从体质结构来看,诸种见解大致可分三类:(一)“人种更替说”,认为在日本列岛曾发生一次乃至两次人种更替。如在19世纪80年代,解削学家小金井良精认为,在绳纹时代生活于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是阿伊努入,绳纹时代后他们被大陆来的其他人种驱赶往北方。(二)“混血说”,认为“原日本人”(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在绳纹时代之后,与大陆或南洋诸岛移居来的其他人种混血,逐渐形成现代日本人。医学家清野谦次首先提出“混血说”,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为学界主流。(三)“演变说”(或称“连续说”),认为绳纹时代的日本人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体质逐渐演变,成为弥生时代人、古坟时代人乃至现代日本人。它更为重视人种的继承性,既不赞同“人种更替说”,也不大重视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二战后,东京大学人类学研究室的长谷部言人和铃木尚教授持此说,至今对学界仍有影响。
从各时代日本人的体质结构来看,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是毫无疑义的。考古学已证明在10万年乃至20万年以前(即旧石器时代早期或中期),便有人群在日本列岛生息。但是,由于尚无这一时期的人类骨化石的发现,因而无从了解其体质特征。目前,在日本列岛发现的最早的人骨化石是1957年在丰桥市牛川町发现的“牛川人”,约生活于旧石器时代,具有“占人” (尼安德特人),的特征。除“牛川人”外,在日本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如“三日人”、“浜北人”,“港川人”、“圣岳人”,其生活时代均不超过3万年前,已进入“新人”阶段。它们的体质特征是身材较矮。例如,在冲绳岛发现的“港川人”,距今约18000年,男性身高约155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与中国大陆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的人骨化石相比较,较之华北地区的身材较高的“山顶洞人”,他们更类似于在中国广西发现的身材较矮的“柳江人”。可以认为,在冰河期海面较低而出现陆桥时,“古蒙古利亚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之一部,从中国大陆南部移居到冲绳和西日本,形成了上述的“原日本人”。他们便是绳纹时代日本人的母体。
从1万年前到公元前3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时代。由于已渡过冰河期,海面上升,日本列岛与大陆隔绝,一般认为,绳纹时代人与大陆来往甚少。目前,已发现数干具绳纹人的遗骨。从其体质结构来看,虽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同为绳纹人也有体质差异,但大都保留着“古蒙古利亚人”的典型体征,如身材矮、脸型短、鼻扁平等,与现代日本人显然不同。然而,自绳纹时代晚期开始,又有亚洲大陆移民进入日本。到弥生时代,大陆移民急剧增加。1953年,九州大学教授直良信夫①在本州西北端的山口县土井浜发现了200余具保存良好的弥生人遗骨。其体质结构与绳纹人明显不同,其特点是身材高(平均约162—163厘米)、脸型长等,更接近于现代日本人。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弥生时代的大陆移民,来自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蒙古东西伯利亚等东北亚地区,属“新蒙古利亚人”系统,最初居住于本州西端和北九州,以后逐渐向东扩散,经近畿地区扩散至关东地区。在扩散过程中,他们不断与原居民(绳纹人的子孙)混血。不过,学者们对大陆移民的人数与混血对日本民族构成的影响,其估价却大相径庭。持“演变说”的学者认为,这些来自东北亚的大陆移民,因后续乏人,在混血过程中,逐渐为原居民集团所吸收,其影响不大。而持“混血说”的学者②,则运用当代的人口统汁法和拟态模型法推算,移民过程近千年(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陆新移民的人数可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在有些地区应占人口的四成到九成,他们认为混血之影响,远远超过一般人们的想象。自然人类学家埴原和郎③便持此说。诚然,他们也承认地域的差异,认为在弥生时代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大多居住于北九州地区。其一部分曾扩散至近畿和关东地区,而地处偏远的东北地区、北海道、西北九州,离岛地区,则较少或几乎未受移民混血的影响,仍以绳纹人的子孙为主要居民,因而生活于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被认为是未受混血影响的绳纹人的直系子孙。于是,在弥生时代,形成了日本人的二重构造,即移民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西日本)和绳纹系统弥生人(主要分布于东日本)。而且,指纹、耳垢、齿冠的类型调查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血液、病毒的遗传因子调查,亦似乎支持这种“二重构造”说。当然,在弥生时代,也可能有中国江南地区的移民,直接或经南岛地区进入日本.但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尚不多见。
弥生时代后的古坟时代(3世纪至6世纪),大陆移民仍不断进入口本,且继续向东日本扣各地扩散,与原居民的混血亦持续进行。但是,日本人的“二重构造”仍然存在。直至现代依然如此。只是绳纹人系统的影响,日渐缩小而已。因而,从体质结构来看,日本民族绝非单一民族,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来自东南亚的人口集团和来自东北亚的人口集团,不断混血形成的“混合民族”。
从日本语起源的角度来看,与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直接相关的,是日本浯的起源为何,它属于哪一语言系统。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使用某种语言的民族的人们到达并生活于日本列岛,那种语言才叮能成为日本语的来源。通过探索日本语的起源亦可证明,日本民族是“混合民族”。
许多日本学者早就注意到,日本语的语法结构与包括朝鲜语在内的阿尔泰语系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宾语或补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语句的构成顺序是主语一宾语一动词谓语;在单词后附加助词或助动词,表示语法意义;名词无性与单复数的区别等。这表明日本语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包括朝鲜浯)可能是从共同砠语分化而来的同系统语言,因而日本民族在人种血缘关系上,也可能与生活于东北亚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具有某种关连。但是,他们也同时注意到,日本浯和阿尔泰语系诸种语言之间,也有一些不同点。例如缺少单词读音的音韵对应关系,因而阿尔泰语系不可能是日本语的惟一来源。
于是,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日本语与“南岛语系”(即马来与玻里尼两亚浯系)之间或许有某种亲缘关系。“南岛语系”是分布十四起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至南太平洋诸岛的一大语系,其范围可至中国南部的一些非汉族的少数民族。“南岛语”与日本语的类似点是:元音(母音)有5个,即(a)(i)(u)(e)(o),不使用双重元音;单词以元音结束;浊音不同于单词之首等。这表明,使用“南岛语”的东南亚的一些民族,有可能对日本民族的构成曾发生影响。但是,足以证明这些民族曾从南太平洋或东南亚直接进入日本列岛的考古学依据,却十分罕见。一些学者便推测,南岛语系的语言可能是经过中国南部,然后传入日本的。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认为,应将日本语视为“混合语”,即日本语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若干种语言混合而成的。有的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诸学科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占代日本语的形成,大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绳纹时代之前的数千年,在东北亚地区的落叶林带,可能存在一种称为“原东北亚语”的基础语。绳纹时代初期的日本语可能来自这一系统,日本语中的阿尔泰语系的某些特征可能由此而来。而到了绳纹时代晚期或弥生时代前期,从事水田稻作的移民,由朝鲜半岛,或直接由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进入日本。这样,不仅从朝鲜半岛继续传入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而且也可能有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吴。越语传入日本。(有的学者认为吴、越语均属南方系统的话言,越语属南岛语系或泰语族,吴语则属藏缅语族。)日本语中的南岛语系的某些特征则可能由此而来。进入古坟时代,中国大陆移民增多,汉语对日本语的影响更为强烈。正是上述这些语言要素的混合,形成了古代的日本语。
日本语是由亚洲大陆北方系统语言和南方系统语言混合而成的“混合语”,这也可以佐证日本民族是亚洲大陆北方人口集团和南方人口集团混血而形成的“混合民族”,最后成为一统的大和民族。
与日本民族形成一样,日本国家的形成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日本出现历史文献的时代较晚,因而我们只有借助日本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历史文献,以及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追溯这一过程的原委。
一般认为,在弥生时代前期相中期(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在北九州和畿内地区已出现了许多“原生小国”。中国正史《汉书.地理志》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其中的“百余国”,虽非确数,但也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小国林立的状况。《后汉书.倭传》则记载说: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虽不能说日本列岛上的这些小国均有条件与汉朝建立交往关系,但“三十许国”的数字要比“百余国”少了许多。这大约可以反映出这些小国在逐渐向地域统一的方向发展。《后汉书.倭传》特别提及其中的“倭奴国”,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其中提及的汉光武帝于公元57年赐给倭奴国王的印章,在1784年2月(旧历)于福冈县志贺岛被发现了。这是一枚长宽约为2.3厘米,厚0.8厘米的金印,蛇形纽,阴文篆书“汉委奴国王”5个字。在相当长时间内,一些人对此印是否汉代遗物表示怀疑。但是,近年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滇王之印”(1957年)、“广陵王玺”(1981年)、“文帝行玺”(1983年)等汉代印章。“汉委奴国王”金印与这些汉代印章在纽式、形制、重量或字体上相似。由此可断定“汉委奴国王”金印确系汉代遗物,也可证明中国史籍对当时日本国家状况的记载大体无误。此外,从日本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以九州北部和大阪湾沿岸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发现下一些属于这一时期的人群集中生活的据点集落遗址。这些集落遗址大部周围筑有壕沟。这些据点集落遗址中,均出土了一些反映少数人巳具有某种权威的随葬品,如铜镜、铜剑、铜矛,铜戈、铜铎、玉器等。在有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用于战争的铁制武器,如铁镞等。这些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这些集落的内部已有上下贵贱的区别,对外已进行战争。④因而,每一个集落都可能是一个“原生小国”,当时的日本列岛确实存在过“百余国”井立的状况。中国史籍《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则较为详尽地记载了稍后逐渐形成的地域大国邪马台国的社会政冶状况。邪马台国⑤约存在于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后期。在邪马台国内,已有上下尊卑区别,“尊卑各有差序,足相臣服”。也出现了阶级区别,有称为“国大人”和“大人”的贵族统治阶级,有隶属于“大人”的被统治阶级“下户”,还有更为低贱的可作赠品的“生口”,和可作殉葬品的“奴婢”。邪马台国已形成国家机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王,“其国本亦以男子为王”,以后经内乱“乃共立一女子为王,名曰卑弥呼”。在女王卑弥呼统治时期,其下设辅臣“有男弟佐治国”。女王卑弥呼居城池内,还有常备军守卫。“居处宫室楼观,城栅严设,常有人持兵守卫。”中央一级的官吏,还有分管政治、贸易和外交的“大率”、“大倭”和“大夫”。邪马台国已有租赋制度,“收租赋,有邸阁”;也有刑罚,“其犯法,轻者没其妻子,重者灭其门户及家族。”邪马台国还监督与控制着同一地域的其他小国,如“斯马国”至“奴国”的21个小国和“伊都国”等。女王卑弥呼曾多次遣使曹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册封,称“亲魏倭王”。卑弥呼女王死后,葬仪隆重,“大作冢,径百余步,殉葬者奴蜱百余人。”《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有关邪马台国的记载表明,邪马台国已是控制相当大地域的阶级国家,⑥尽管其阶级分化与国家机构仍未尽成熟。
中国史籍《晋书.武帝本纪》亦记载了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女国王最后一次遣使入贡的情况。不过,自此以后直至《宋书.倭国传》记载宋高祖刘裕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赐沼倭王赞,有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史籍对日本的状况缺载。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在畿内地区兴起了控制日本大部分地域的大和国王权。由于缺少文献记载,有关大和国的兴起及其统一日本的活动虽已不得其详,但根据少量的保存至今的金石文材料,可知大和国王权具有强烈的军事性格。据传为百济肖古王赠给大和国的七支刀,现仍保存于奈良县天理市石上神宫。刀上的铭文表明此刀是百济国王为感谢大和国派兵渡海攻击新罗而解救百济所赠送的,现保存于我国吉林省辑安县境内,建造于公元414年的高句丽奸大王(广开土王)碑的碑文,则记载大和国曾派兵渡海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结果,新罗求救高句丽,击退了大和国军。此外,自5世纪初期至中期,在大和盆地、河内平原一带出现许多人型古坟,也表明大和国是较邪马台国更为强大的存在。
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则记载了5世纪大和国五位国王(即“倭五王”赞、珍、济,兴、武)与刘宋交往的情况。他们部曾遣使朝贡,并接受刘宋皇帝的册封。例如,倭王珍被封为“安车大将军、倭国王”,其臣属13人亦分别被封“平西、征虏、冠车、辅国将军号”。据《宋书.倭国传》记载,末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倭王武曾遣使上表,表文中提及其先祖统一日本的活动情况说:“自昔祖祢,躬榄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下海北九十五国。”然而,有关这一时期的日本国家的体制,却不得其详。不过,这一时期的大和国不仅逐渐统一了日本,而且成长为可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百济相抗衡的强国。因为它在致力于接受中国南朝刘宋朝廷册封的同时,还试图建立以它为中心的地域性册封体制。《宋书.倭国传》记载,倭王珍,济、武都曾要求宋朝皇帝册封其“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等封号。结果,倭王济与武部分地达到了目的,刘宋朝廷承认了他们对百济之外的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日本成为制度完备的国家,应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事。7世纪初,推古女王和圣德太子多次派遣“遣隋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在与隋的交往中,开始称国名为“日本”,称国王为“天皇”。他们认真学习隋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所谓的“推古朝改革”。尤其是在645年实行。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更是频繁地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全面地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实行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并仿照唐的“律令”而稍加修改,制定了日本的“律令”,将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典化,使日本成为比较成熟的文明国家。
目前一些介绍日本民族起源的书籍文献:
1931年。直良信夫曾发现所谓“明石猿人”的腰骨化石,但最近的研究证明,它不属于“猿人”,而属丁更晚的“新人”阶段。
直木孝次郎:《倭国的诞生》,小学馆,1978年初版第5次印刷,第378页。
埴原和郎:《日本人的形成》,收入《日本通史》第1卷,岩波书店1993年第一版,第96页。
佐佐木高明;《日本史诞生》,集英社1991年5月初版,第256--260 页。
有关邪马台国的所在位置,学界历来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在北九州,有的
认为是在畿内地区的大和。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在此从略。
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l版,第5--12页
[create_time]2011-06-17 12:15:29[/create_time]2011-07-01 03:31:3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8[alue_good]qxjjh[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public.1.19950cbb.SXWy80M38mLCn8kdDmZwBA.jpg[avatar]知道合伙人宗教行家[slogan]选择宗教是和学历等无关,是与信仰有关,作为一名基督徒,可以回答基督教方面的问题,也在不断学习基督神学[intro]3915[view_count]
二战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二战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在战争中沉没后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无数无辜的老百姓因此而丧生,也有无数的战机、战舰以及战车在这场战争永远的消失了,其中就包括了大和号战列舰。这款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一号舰,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这款战列舰的舰身长度为263米,舰身宽度为38.9米,吃水深度为10.86米,标准排水量为六万四千吨,满载排水量为七万两千多吨,动力系统采用的是十二台锅炉以及四台蒸汽轮机,其最大航速能够达到二十七节。大和号战列舰3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的主炮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其主装甲厚度410毫米,同时被2枚鱼雷或数枚重磅航弹命中也不致影响战斗,最高航速达到27节,建造费用相当于3艘飞龙级航母或1.6艘翔鹤级航母,巨大的吨位、强大的火力、厚重的铁甲,大和号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可是即便如此,在战争的车轮下,这款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也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在一九四五年的冲绳岛战役中,日本正式下达了命令大和号进行自杀性出击,在一九四五年的四月七日,美国海军对大和号战列舰发起了攻击,无数的炮弹命中了这款战列舰,最后在日本九州岛的附近,这款大和号战列舰还是沉没了,舰上的两千四百多人,也仅仅只有二百六十九人生还。其实在当时,由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用兵思路存在了致命的缺陷,致使了大和号战列舰在建成之后始终处于一种作用不明的状态,以至于被当成联合舰队的水上豪华饭店来使用,对于实力不足的日本国力和日本海军兵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并且虽然大和号战列舰威力虽大,但生不逢时,恰逢战列舰的主力舰地位开始被航空母舰所取代的时代,并且日本海军将其当作最后决战的王牌未经许可联合舰队不能动用而很少出战,导致大和号错过了最佳时期,缺乏战斗经验,也为后来的作战埋下隐患。这款大和号战列舰在沉没后,日本也已经无力再与美国抗衡,东南亚战场上也相继失利,军国梦也付诸东流,并且随着冲绳岛战役的失败,日本也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所以可以说,这款大和号战列舰的沉没加快了日本投降的脚步。虽然这款大和号战列舰在二战中沉没了,这款战列舰也仍然会作为电影以及动画片的题材,影响力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款大和号战列舰在日本军事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create_time]2023-06-09 15:35:51[/create_time]2023-06-22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战争观察观察[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66a10.NjLxDvufoPQL6tiiB8ftdw.jpg?time=11717&tieba_portrait_time=11717[avatar]超过42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二战的时候战列舰基本毫无用处,为什么日本战前还要建造大和号
二战时候战列舰并不是完全无用,而是要看怎么去用。在二战前期,战列舰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有那种近乎无敌的存在,直到珍珠港事件、马来亚海战和中途岛海战以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战列舰不能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使用。
于是这之后,战列舰成为了配合航母编队作战的支援舰,退出了海上霸主的位置。不过战列舰依靠它自身的强大炮火,在战斗中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建造大和级战列舰,是因为对大舰巨炮理论的超级迷恋。日本国内的主要海军领导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战列舰的主力地位即将被航母所取代。大和级战列舰建造之前,日本国内也有强烈的反对之声,那是一些坚信航空决胜论的海军军官。他们坚信今后海战尤其是远洋作战将要严重依赖制空权,战列舰不会再有大的作用。然而这些人人数少官衔低,再怎么反对也无济于事。
等到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处于劣势,东京大本营的头头们才终于认清了航母和飞机在海战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时候,花费巨额资金建造的大和号已经形同鸡肋。日本人思想僵化,无视和打压下级意见,终于让自己吃到了难以下咽的苦果。
[create_time]2021-06-30 07:33:34[/create_time]2012-12-31 11:10:31[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拓荒信587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b2d5169.hjc_Vh8DCNqyUMbXKUcYLg.jpg?time=4802&tieba_portrait_time=4802[avatar]TA获得超过7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24[view_count]
大和号当年是被多少航空母舰击沉的
大和号被11艘航母组成的航母战斗群联合击沉,其中7艘正规舰队航母 大黄蜂、埃塞克斯、邦克山、本宁顿、汉考克、约克城、企业;4艘轻航:巴丹、兰利、圣哈辛托、贝露森林。
参与攻击大和的舰载机一共有386架,其中战斗机180架轰炸机75架鱼雷机131架。而且不是一波投弹,而是往复攻击。
大和一共被击中10枚鱼雷和8枚航弹。由于被有计划的集中攻击舰艇的一侧,所以大和快速进水无法通过向相反方向注水保持平衡来扶正舰体,最后在倾覆的过程中主炮弹药库发生剧烈殉爆,把大和号直接炸成两段沉没海底。
相比大和,大和的姊妹舰武藏号的命运也没好哪里去,武藏号于1944年10月24日在战斗中被美军航母战斗群发现,在战斗中被20枚鱼雷和12枚炸弹击中进水沉没,舰上1021人与舰同沉于菲律宾附近。
[create_time]2022-09-14 18:07:07[/create_time]2017-06-22 18:02:15[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38[alue_good]繁星流转[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653692a.7pwtZxUBuHSfePhIwHQtlg.jpg?time=2968&tieba_portrait_time=2968[avatar]TA获得超过21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并没有写文艺范的简介。[intro]9196[view_count]
1894-1895年中日战争中的日本木壳巡洋舰葛城大和武藏
同级舰有三艘: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建造的“葛城”号和“武藏”号。“葛城号”于1882年12月起航,1885年3月31日下水,1887年10月完工。“武藏”号于1884年10月开工,18星岛田阳子号于1886年3月30日下水,1888年2月9日完工。大和-任天堂明星格斗下载船由日本小野的小野滨神户海军造船厂于1887年11月16日建造。船舶信息:标准排水量1476吨,长62.78米,宽10.7米,吃水4.6米,标准载煤145吨,主机功率1622马力,单轴推进速度13节,编制231人。船舶识别线“Katsuragi”为黄色,“Yamato”为黑色。主要武器:2门170毫米克虏伯炮、5门120毫米克虏伯炮、1门75毫米克虏伯炮、4门25毫米4管诺登菲尔德炮和2门380毫米鱼雷发射管。历史:“葛城”级巡洋舰的首舰“葛城”号,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19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级海防舰。日俄战争期间,主要是在后方。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级海防舰。于1913年4月11日注销。“武藏”号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19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级海防舰。日俄战争期间,主要是在后方。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级海防舰。1922年4月1日被列为调查船,主要从事日本近海的水文调查,更名为“武藏德岛”号。1928年4月1日撤销注册,1935年解散。“大和号”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1998年3月21日被列为三级海防舰。日俄战争期间,主要是在后方。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二级海防舰。1922年4月1日被列为调查船,主要从事日本近海的水文调查,更名为“大和德岛”号。1935年成为杂工船,后改为系泊船。1945年9月18日,在日本神户附近被台风击沉。它在1950年被打捞上来,然后被拆除。船长:《葛城》:小田恒“大和”:麻生聪
[create_time]2023-06-16 17:38:59[/create_time]2023-07-01 17:38: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校易搜全知道[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e2442a7d933c895ca8a10e3c31373f0830200b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450%2Ch_6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avatar]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
中国有俄罗斯族,蒙古族,为啥没有日本的大和民族?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非常有包容心的国度。比如说,沙俄侵占中国很多土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中,还有俄罗斯族。再比如,古代中国与成吉思汗子孙的蒙古国也曾有过很多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还是有蒙古族。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族、蒙古族人们是我们中国人,他们与祖先的争斗无关。但是,奇怪的是,中国没有日本的大和民族,这是为什么呢?
大和美女
我们先说说大和族的来历。
根据资料记载,日本列岛的土著居民是绳文人,但是人口数量极少。在公元前,很多外来人种迁徙到这里,主要是中国的扶余人、汉族以及阿尔泰语系民族,他们自东亚大陆漂洋过海,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的日本。这些人与日本土著居民绳文人融合,成为大和民族。
最开始,日本还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皇帝管他们叫做倭人。其实,这词具有侮辱性,意思是矮小的民族。到了日本圣德太子执政的时候,决定给民族起个名字。
圣德太子是用明天皇次子, 是推古天皇时的摄政大臣,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圣德太子非常喜欢汉族文化,派遣遣隋使,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制定“冠位十二阶” 和十七条宪法,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大和女子
圣德太子在《宪法十七条》中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弟子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 。他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入分析,“和”乃和平、和睦、和谐之总义,亦可视为有小和、中和、大和之别。和平乃为小和,和睦可称中和,唯和谐方为大和。所以,他将日本民族称为大和民族,延续至今。
在日本古代,日本到中国学习的人很多,也有一部分大和民族人们留在了中国,不过这些人很快被中国人融合,成为汉族人。大批大和民族人们进入中国则是发生在近代。
根据资料记载,因为日本属于岛国,经常发生地震,所以日本高层认为中国最适宜居住,所以展开了侵华战争,向中国大量移民。根据日本人的规划,要从从1937年开始,20年内向东北移民百万户500万人,采取了“分村分乡”移民的形式,即把日本国内的一个村或乡作为“母村”,从中分出部分农户组成“开拓团”,移到东北后建立一个“分村”或“子村”。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日本共向东北移民10万户,32万人,远远没有达到百万户500万人的计划。
那么,战后这些大和民族去哪了?
大和美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机构及伪满当局设立的企事业立刻土崩瓦解。在这一历史的瞬间,分驻在东北各地的日本军队和散居各地的日本侨民害怕遭受报复,一片惊慌,漫山遍野乱窜乱逃,不知所措。此时的日本开拓团一般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男子大多上前线打仗去了。因为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鹤岗等地的开拓团成员在断粮、疲劳和寒冷的袭击下,许多人选择了自杀。后来,还有一部分开拓团的日本人回到了日本。
1958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特别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未归还者还有22187人,其中大部分是遗孤或妇女,大部分融入到汉族人家庭中。在五十年代以后,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人大部分都被遣返回国,也有一些日本人自愿留在中国加入中国国籍。
后来,新中国在确定民族属性的时候,只找到了4000名日本遗孤。这些日本遗孤出生在中国,大多被中国收养,已经不熟悉了大和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在新中国设立民族的时候,需要部族要有民族的识别,这些遗孤无法做到,所以新中国就没有了大和民族。
[create_time]2022-11-09 05:09:47[/create_time]2022-11-17 21:40: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海猎o[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50af2c9.VTYH0-MQyPDYwhVsGrj64A.jpg?time=4756&tieba_portrait_time=4756[avatar]TA获得超过761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view_count]
我国有蒙古族,朝鲜族,俄罗斯族,为何没有大和族?
成吉思汗驾崩后,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内乱,黄金家族转而采用了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可是“幼子”在蒙古人观念里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喀尔喀贵族的出身在蒙古是非常显赫的。蒙古民族的人种追溯到4000年前确实是中华民族主要成员“夏族”的后裔,夏族被“商”灭后夏族人分散到西北、北方、东北地区,其中有一支队伍突然有一天称自己是蒙古,还有其他支称自己为契丹、金、辽、夏、等。但是夏族后裔的人多了,不能都说成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清末维新派人士梁启超所提出的,其主张的核心就是将当时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视为一个整体,在现阶段承认差异,但乐见其一体化的趋势,最终在未来成为无差别的大民族。章太炎理想中的中国民族,就是在内地十八省世代居住的汉人,边疆少数民族都是应该驱逐的对象;梁启超希望中国的民族,尽可能囊括清朝治理下的满、蒙、藏、回等其他各族,避免出现国土分裂的情况。这正是中华民族的概念在当时出现的背景。蒙古国是1921年获得“事实独立”(脱离中央政府领导)。1924年取得独立,但受控于前苏联。现蒙古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认为自己是“蒙元”正统传人。但毕竟是“一锅分灶”的,多年来可以说没有因“地域”分隔而太牵强一些东西,彼此都“心照不喧”。在中原的强行统治达到千人一个村屯一把刀,还是用铁链锁定。如果说中原人被蒙古族给混了血,也不能说蒙古族不是中国人。但是外蒙古族能不能任同你的看法,还得先问一声俄罗斯苏联人的态度。但不知道你的力度如何?
[create_time]2021-04-18 13:22:40[/create_time]2021-03-27 17:56:1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秋天的菊花Y[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479288449,405425909&fm=3012&app=3012&autime=1693537127&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63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54[view_count]日本人称他们为大和民族,那大和的由来?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大和的由来
日本的新年
“正月”在日语中是新年的意思,是日本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日本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全国都差不多一样。例如,元旦的早晨要喝“屠苏酒”,吃专门为新年而作的菜:青鱼子、黑豆、用酱油和糖煮的小干鱼等,寓意子孙繁盛,身体健康。早餐还要吃“杂煮”(年糕汤)。新年期间各户门前摆挂上松枝和竹枝,叫“门松”,有吉祥之意。新年头三天叫“三贺日”,人们彼此拜年。除夕夜人们有守岁的习惯,尤其在午夜时去神社聆听除夕钟声,这时的神社人山人海,常达数万人之众。初一去参拜神社叫“初诣”,是庆祝新年必有的节目。进入12月人们要互寄贺年片、有奖明信片,邮局为此专辟邮道。据说大年初一翻阅纷沓而至的贺年片是日本人独有的一种新年喜悦。
日本的节日
除了新年之外,日本最重要的节日是八月中旬的盂兰盆节,这期间大多数日本人要归乡扫墓,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颇似中国春节前后的情景。连接东京和各城市的主要高速公路经常堵车距离长达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在这段期间里,各地举行许多活动,如跳盂兰盆舞,放烟火等。
三月三日是女孩节(桃花节),有女孩的家庭要设置一个架子,一层层地供奉上象征古代帝王贵族的玩偶人,祝愿女孩顺利成长与吉祥。
五月五日是儿童节(男孩节),凡有男孩的家庭都在室外用竹竿挂起鲤鱼帜,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个鲤鱼帜。
七月七日是乞巧节,据传说古代一对相爱的男女被天河分开,只有这一天才能相聚。七夕时,人们在彩纸带上写些祈求的话,挂在竹枝上,祈望自己的愿望能实现。
十一月十五日是“七五三节”,即女孩三岁或七岁,男孩五岁时,这一天由家人带到神社或寺院祈求在神的保护下健康成长。除以上这些全国性的节日外,日本各地还有无数的地方性节日,有些较大的节日常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地游客前往观赏。
邻里相处
日本的居民区里有类似中国居民委员会的组织,负责收取水电费,组织居民搞环境卫生,宣传交通安全等等。日本人很少有随便串门的习惯,但每日见面一定要打招呼问好,早上,白天,晚上各有说法,说一句有关天气冷暖的话也是很得体的寒暄,切忌询问别人上哪儿去,吃的什么饭之类的问题。如果不是对方主动谈起,一般不能打听别人家里的私事,否则是很缺乏教养的表现。新搬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是带些毛巾,香皂之类的小礼物逐家拜访邻居,一般说:“我是刚搬来的,住在××号,今后请多关照。”这样就算认识了。搬走之前也要挨门打招呼告别,一般说:“长时间以来得到您的关照,谢谢了。以后有机会请到我家去玩儿。”
日语的假名
在汉字传人日本之前,日本是没有文字的。大约在中国的秦汉时代,汉字开始传人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人用汉字作为记录日本语言的符号,这当然极不方便。后来日本人根据汉字的创意,摘取偏旁部首创造了日语的字母--假名。假名是借来的名字之意。假名作为书写日语的字母,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平假名是草体,由汉字的草书简化而来。片假名是楷体,取自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现在除外来语必须用片假名书写外,报纸、书信、书籍都用平假名。
“大和”的由来
“大和”是日本别称,“大和魂”指日本民族的精神,日本民族也称“大和民族”。“大和”本是一个地名,在奈良的南部,至今仍有大和郡山、大和高田等地名存在。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纷争中的一个氏族集团统一了日本,在“大和”地方建立了“大和朝廷”,由此开始了“大和政权”即天皇的统治。大和政权成立之初曾向中国称臣,寻求承认和保护。《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等记载了大和政权与中国的交往及中国皇帝赐与“大将军倭王”称号的史实。
[create_time]2022-10-24 12:02:42[/create_time]2022-11-02 07:18: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20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view_count]
对日本国的称呼有哪些,比如扶桑,东瀛,日本
A
关于日本国名的称呼演变
1、“倭国”或“倭奴国”,《汉书·地理志》所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日本文献中,起初也沿用此名称以自称,如圣德太子撰《法华经义疏》,署名即为“大倭国上宫太子”。
2、日本,直到盛唐之世,日本国内汉学发达,日人始觉“倭”字有“顺从”之意,用于国名有伤体面,于是厌弃旧称,改称“日本”。《新唐书·日本传》说:“日本,古倭奴也。……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说明“日本”国名始于7世纪中后期。“倭国”和“日本”是文献中的正式称呼,
3、东洋(东灜),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称日本为“东瀛”(东洋)或“扶桑”。“东瀛”,意为东海的岛国。
4、扶桑,据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的“太阳树”,因为日本在最东面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称之为“扶桑”。
5、大和国,公元4世纪中叶成为统一的国家,当时称为大和国;另有一指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二指日本中古国家的代称。属京畿区域,其领域相当于现在的奈良县。
6、“八大洲”、“八大岛国“——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7、千岛之国,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8、古时日本也有其他的日语称号。如:大八州(おおやしま)(由日本神话中由伊邪那美和伊奘诺尊所创的八个岛)、八岛(やしま)、、瑞惠(みずほ)、敷岛(しきしま)、秋津岛(あきつしま)等。
[create_time]2013-06-11 18:50:08[/create_time]2013-06-11 19:00:13[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4[alue_good]淮安浙江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c6ad6fda.6Eiu6w5cf6e7C71QRya0vQ.jpg?time=4061&tieba_portrait_time=4061[avatar]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slogan]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intro]6067[view_count]
唐朝称呼日本为什么
日本。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睿曾御封当时日本的君主卑弥呼为亲魏倭王。直到7世纪后半叶(唐时期),倭国对外国号修正为日本。从东汉到隋以前,朝廷和倭国总体上讲是册封与被册封关系。《宋书》上记载,倭王赞死后,珍、济、兴、武四个继任者都曾经遣使贡奉,并求朝廷授予倭国自己提出的封号。7世纪初,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国力的增长也使得当时倭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了当时隋倭两国的交往当中。《隋书·东夷传》“倭国条”记有倭国的国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唐高宗时,倭国还与唐发生战事。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主要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国名不雅,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夏民居中,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的地理位置“近日所出”。所以,更改国名为“日出之国”,即日本。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扩展资料白江战役倭国惨败后,最迟在天智八年(公元669年),倭国已经决定把对外的国号改为日本。至于改号的原因,往远说,可能是与隋唐以来倭国争取对等外交的愿望有关;往近的说,也不排除通过改变对外的国号来消除白江战役后其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消极影响这种可能。所以,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贺,这次遣唐使在朝见唐朝官方时,很可能就已经向唐朝提出倭国对外改称“日本”的事。此事在《古今图书集成》上有记载:“咸亨元年,倭人始更号日本,遣使贺平高丽。”但是,倭使的提议可能最初并没有被唐朝所承认,有日本学者认为是日本国内有意篡改了公元671年唐朝国书中“倭王”的称谓。天武天皇上台后,中断了与唐的外交关系。只是到了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公元701年),日本才决定与唐朝恢复外交关系,派出了以粟田朝臣真人为首的代表团使唐。可能正是从此次往来开始,中国朝廷才正式承认了日本这个国号。由于当时是武则天主政,所以才有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上“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的记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倭国
[create_time]2019-07-14 16:11:12[/create_time]2010-07-28 19:29:33[finished_time]29[reply_count]9[alue_good]苏嘉爱娱乐[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a399390df82ff10b878ddb3c646962b1.jpeg[avatar]各种八卦综艺娱乐影视剧齐分享[slogan]各种八卦综艺娱乐影视剧齐分享[intro]6997[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