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的有哪些报刊,?希望各位给些建议,谢谢了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 园艺花卉类 《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 农学农作物类 《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 粮油食品类 《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 林业类 《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 农资农机类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 水产渔业海洋类 《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 农业报纸、杂志、农书 1.报纸 《农学报》 《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
我需要农民日报各个版面的投稿邮箱
我有呢
总编室[email protected]
种植业[email protected]
都市农业[email protected]
思享[email protected]
品牌农业[email protected]
软实力[email protected]
农经周刊[email protected]
市场信息[email protected]
农产品质量安全[email protected]
新世纪农垦[email protected]
农业产业化[email protected]
科教周刊[email protected]
种植技术[email protected]
养殖技术[email protected]
美丽乡村[email protected]
新型职业农民[email protected]
中国村官周刊[email protected]
基层组织建设[email protected]
大学生村官[email protected]
法制时空[email protected]
农资周刊[email protected]
农药[email protected]
农化服务[email protected]
农业装备[email protected]
文化生活周刊[email protected]
生活广角[email protected]
农家书屋周刊[email protected]
都市农业[email protected] 这么完善的答案,咋还不给分啊
2017年农民日报社投稿须知
2017年农民日报社投稿须知:各位单位请务必按照以下要求提供信息报道新闻稿!1、各位通讯员可将文字、图片 稿件发往采编编辑投稿邮箱2、请初次投稿的作者请在文章末尾附上个人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可联系通讯员本人,包括真实姓名、单位名称、手机电话等,否则不予采用。3、请在邮件主题的位置上写出文章的标题。如须要求刊发在报纸指定栏目请在邮件主题位置标注。4、请务必用邮箱附件方式投稿(图片可直接插入word文档中),不要用链接地址方式投稿,如在QQ上直接发送文字、离线文件方式一律不予刊发。另请注意稿件中,如附有图片请写清楚图片说明。5、请注意字体字号字数:宋体 四号 (含标题),请勿加粗且,消息稿全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大稿(800字以上)及图片稿请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联系(这类大稿比较占用版面)未事先联系一律不予刊发。6、请不要投稿自创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类作品。7、通讯员所投稿件为所在单位信息报道考核稿件,文章主体内容须符合基本写作规范,即主题明确,有一定新闻价值且符合事实,并确保作者署名无误。8、2017年农民日报写作主题(方向):科技、文化、法治、培训。9、感谢各省市不同系统单位通讯员对农民日报社的支持,目前随着稿量日益增加,希望大家能按照投稿规则投稿,提高投稿的使用率。其他不明事项可联系相关采编老师。10、农民日报投稿发稿案例链接:案例1文字稿:案例2图片稿:
农民日报数字报投稿发稿须知谁有?
各位单位请务必按照以下要求提供信息报道新闻稿!
1、各位通讯员可将文字、图片 稿件发往采编编辑投稿邮箱
采编编辑:孙老师 新闻稿件刊发联系Q:2425672899 邮箱:[email protected]
2、请初次投发稿的作者请在文章末尾附上个人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可联系通讯员本人,包括真实姓名、单位名称、手机电话等,否则不予采用。
3、请在邮件主题的位置上写出文章的标题。如须要求刊发在报纸指定栏目请在邮件主题位置标注
4、请务必用邮箱附件方式投稿(图片可直接插入word文档中),不要用链接地址方式投稿,如在QQ上直接发送文字、离线文件方式一律不予刊发。另请注意稿件中,如附有图片请写清楚图片说明。
5、请注意字体字号字数:宋体 四号 (含标题),请勿加粗且,消息稿全文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大稿(800字以上)及图片稿请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联系(这类大稿比较占用版面)未事先联系一律不予刊发。
6、请不要投稿自创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类作品。
7、通讯员所投稿件为所在单位信息报道考核稿件,文章主体内容须符合基本写作规范,即主题明确,有一定新闻价值且符合事实,并确保作者署名无误。
8、2015年农民日报写作主题(方向):科技农业、三农文化、法治宣传、农业产业化
9、感谢各省市不同系统单位通讯员对农民日报社的支持,目前随着稿量日益增加,希望大家能按照投稿规则投稿,提高投稿的使用率。其他不明事项可联系相关采编老师。
朝阳区社保中心地址在哪里
朝阳区社保中心地址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E座。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在中国,社会保险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朝阳社保中心地址在哪里
北京市朝阳区社保局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南里21号院联系方式:(010)12333、(010)51712333、(010)63316602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半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扩展资料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拟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二)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流动政策,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三)负责本市促进就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就业援助制度;拟订并落实职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统筹建立面向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牵头拟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四)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市城乡社会保险及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社会保险及补充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参与拟订本市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政策。(五)负责本市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基金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六)负责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的综合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津贴、补贴等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拟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等政策并组织实施。(七)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本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拟订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参与人才管理工作,拟订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继续教育政策,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负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和管理、服务工作。(八)负责本市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拟订外国专家管理、出国(境)培训及重点聘请外国专家项目的政策、管理办法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新东方玉米”6元一根!《农民日报》发问:农民赚了多少?咋回事?
想必大家都关注到了直播带货界的一匹黑马!他就是由新东方创立的“东方甄选”,在俞敏洪的带领下,他们确实开创了一种新的直播风格。他们在直播间一边诗词歌赋,人生理想,英语单词,历史典故,一边售卖着农产品,突然让人感觉,他们的东西似乎更加物有所值!在此过程中,给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那位长着方形脸,被网友俗称“兵马俑”的董宇辉! 有人说董宇辉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才,他主要靠直播间的提词器呢!对此董宇辉很快公开回应称:我的直播间压根没有提词器,因为这么简单的文案,我们根本不需要准备!随后网上再次有人质疑称:董宇辉们就是卖弄才华,他们说的那些不就是前几年流行的毒鸡汤吗?背后的商业本质不就是为了卖货吗?这不就在6.20日,《农民日报》公开发文表示: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能赚多少?因为董宇辉在带货一款玉米的时候,他特别提到为什么一根玉米要6元。因为“谷贱伤农”,一个东西如果彻底没有利润,那么农村种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所以价格不能太低。!不过,冷静下来想想,总感觉这个故事少了关键一环。那就是,玉米价格高了,农民或者说农业生产者能多赚钱吗?多赚了多少钱?为此《农民日报》的观点就是:这不是简单的算术题,而是复杂的利益分配问题。一根玉米,贵不贵的问题,同时也是农民赚不赚钱的问题!对此就有网友留言表示:钱肯定赚了,至于谁赚了,赚了多少,我敢肯定地说,不是农业生产者和农民!随后,著名媒体人吴小莉也罕见发文谈及了“董宇辉”现象。她认为: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鸡汤吗?她认为是需要的!董宇辉的这些鸡汤,一饮而尽,好像大家不觉得油腻!这才是他能够成功的原因!因为鸡汤谁都可以说,但那份由内而外的真诚和朴实,并不是每一位主播都具备的。最后也正如吴小莉说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喧嚣和浮躁,我们或许真的需要这么一点鸡汤。需要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选择理想,相信善良,一边直播一边讲着发自内心的鸡汤,告诉你把笑容挂在脸上,生活就还有希望,还会有来日方长,也会有万物生长。对此你怎么看?
6元一根“新东方”玉米,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能赚多少?
说实话,虽然玉米卖到六块钱一跟大家觉得非常的贵,但是农民伯伯卖出去的可能根本就不是。这个价格说不定一块钱,两块钱都不能够卖到。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一点夸张,但实际上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农民伯伯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真的没几个钱,不然的话,农民的生活条件怎么可能会那么差呢?他们种植出来的这些东西其实真的卖不到特别高的价钱,但是为什么消费者买的时候那么贵呢?其实这个原因是非常的简单的,因为有中间商赚差价。农民伯伯的玉米种好了之后,他不是直接就能够到我们的消费者手上的。比如他在这个城市种植的,但是另外一个城市需要卖这个东西,那怎么办呢?肯定就是要通过运输,现在的天气又比较炎热。肯定不可能用普通的运输方式,冷链运输的话,成本也是比较大的。不管是运输成本还是人工成本,以及别人要赚的钱,这都是在这中间增加上去的,所以可能农民伯伯卖出去玉米才一块钱一根,但是卖到我们的手上就需要六块钱一根了,毕竟还有快递费等等。不过新东方这一次算是助农的,他们帮助很多农民伯伯去卖商品,所以它的价格可能也会稍微的高一点,让农民伯伯赚更多的钱,但是也不一定,毕竟他们也是需要成本的,他们也是需要赚钱的,所以他们在中间肯定也是会赚一点,都不可能白白的做慈善。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说要去原产地买东西呢?因为能够拿到最低的价格,就好像这个玉米一样,如果我们直接从农民伯伯的手上去购买的话,会比较的便宜,但是如果我们在超市里面去购买的话,那价格真的是翻了好几倍。
《一句顶一万句》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一句顶一万句》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aihEzr5h1OZHtWXnV6Pbg?pwd=c4xe 提取码:c4xe简介: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程国强的主要论文
程国强:“我国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01月21日。 Cheng Guoqiang, Agricultural Policy Measurement: What Relevant for Policy Advice? paper prepared for OECD Global Forum on Agroculture, Paris, 16 December 2013.程国强:“对实施全球农业战略的思考”,《经济日报》,2013年10月04日。程国强:“我国实施全球农业战略的总体思路”,《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9月17日。程国强:“我国实施全球农业战略的政策与保障措施”,《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9月13日。程国强:“我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成因与影响”,《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9月09日。程国强:“中国粮食宏观调控的现实状态与政策框架”,《改革》,2013年第1期。程国强:“投资农业要深刻把握农业的本质特征”,《农民日报》,2013年01月12日。程国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程国强:“对近期几个粮食热点问题的回应”,《中国文摘》,2013年1月4日。程国强:“粮价补贴支持政策已到调整重要关口”,《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月8日。程国强:“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24期。程国强:“全球粮价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10月17日。程国强:“粮食宏观调控面临四大挑战”,《中国报道》,2012年第10期。程国强:“全球粮情与中国应对”,《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第9期。孙绪华、程国强:“我国科技资源研发效率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管理评论》,2012年第9期。程国强,“入世”深刻改变中国农业,《人民日报》,2012年09月14日。程国强,“全球粮价上涨之忧”,《财经》,2012年09月03日。程国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03期。程国强、朱满德,“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设计与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程国强,“着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经济日报》,2012年4月11日。程国强,粮价“两难”困局有正解,《 农民日报》, 2012年03月13日 02 版。Cheng Guoqiang, China’s Oils and Oilseeds: Current Situation and Outlook, Paper prepared for MPOB International Palm Oil Congress (PIPOC) 2011, 15th - 17th November 2011, Kuala Lumpur, Malaysia程国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农业开放战略”,《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12期。程国强:“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发展”,《农民日报》,2011年11月19日。程国强:“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报》,2011年09月19日。朱满德、程国强:“中国农业补贴:制度变迁与政策转型”,《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朱满德、程国强:“中国农业政策:支持水平、补贴效应与结构特征”,《管理世界》,2011年第7期。朱满德,程国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进展与关键问题”,《国际贸易》,2011年第7期。程国强:“当前中国粮食市场形势与调控政策取向”,《中国粮食市场20年高峰论坛》报告,2010年10月12日。Cheng, Guoqiang, FTA and China’s Agriculture, Paper prepared for Asia Pacific Region Agro-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Symposium, September 29 to October 1, 2010, Jeju, Korea.程国强:“中国农村市场改革:经验、挑战与思路”,《改革》,2010年第9期。程国强:“消除粮价异动之源”,2010年09月28日《财经》杂志。程国强:“中国农产品问题的现状和未来”,2010年08月30日《第一财经日报》。程国强:“粮价的困惑”,2010年08月28日,新浪财经。程国强:“当前粮价异常波动的原因与调控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择要》,2010年5月。程国强、朱满德:“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近期进展与关键问题”,技术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内部调研报告,2010年4月。程国强:《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专访)》,《人民日报》,2010年1月11日第5版程国强:《粮食生产不能松懈》,《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月25日第8版程国强:《农业补贴受益范围扩大》,《粮油市场报》,2010年2月11日第A01版程国强:《大豆产业政策调整要把握四个基本点》,《粮油市场报》,2010年4月14日第1版程国强:《支持大豆产业出发点必须是保护农民利益》,《粮油市场报》,2010年5月11日第1版程国强:《粮价异常波动亟须综合调控》,《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6月程国强:《强化调控机制,确保粮食安全——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运行的经验与启示》,《人民日报》,2010年6月2日第7版程国强:《完善托市收购政策,防止过度调控效应》,《粮油市场报》,2010年6月19日第A01版程国强:《理性看待农产品的投资属性》,《东方城乡报》,2010年6月24日第B01版程国强:《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与借鉴》,《粮油市场报》,2010年7月2日第2版程国强:《粮食市场进入调控敏感期》,《改革内参》,2010年第37期程国强:《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玉米深加工值得商榷》,《粮油市场报》,2010年8月31日第1版程国强:《汽车吃“粮”不符合中国国情(专访)》,《人民日报》,2010年9月3日第5版程国强:《理性应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国合作经济》,2010年第11期程国强:《消除粮价异动之源》,《财经》,2010年9月27日总第273期程国强:“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启示与借鉴”,《红旗文稿》,2009年第15期。Cheng, Guoqiang and Zhu Mande, The Agriculture Negotiations in the Doha Round: Progress and Problem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8th Asia Pacific Agriculture Policy Forum, September 1 to 2, 2009, organized by APAP Forum Organizing Committee, Special Commission on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Rural Policies of Korea, Jeju-si, Korea.程国强:“信访新体制的取向”,《瞭望》,2009年第12期。程国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第6期。程国强:“扩大农村消费:难点与建议”,《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程国强:“全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公共支出与采购》,2009年第4期。程国强:“稳住农业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第3期。程国强:“中国农村市场改革:历程、经验与新思路”,《中国市场改革3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程国强、胡冰川:“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程国强:“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价格波动回顾”,《中国发展评论》,2008年第4期。程国强:“当前我国粮食市场形势与宏观调控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4期。Cheng Guoqiang, China’s Agriculture within the World Trade System, Invited paper for 2007 Year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Beijing, China, July 8-9th, 2007.程国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崔卫杰、程国强:“多哈回合农业国内支持谈判评估”,《管理世界》2007年第5期。程国强、刘合光:“多哈农业谈判:取消出口补贴的影响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刘李峰、程国强:“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相似度,《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9期。程国强:“建设新农村要着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人民日报《市场报》2006年4月。苗水清、程国强:“美国大豆补贴政策及其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8期。程国强、崔卫杰,“多哈回合农产品关税谈判影响评估”,《管理世界》.2005/12.35-45页程国强,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管理世界》.2005/5.84-90页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与关键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5/05.18-22页程国强,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环境及其趋势,《中国农村经济》.2005/01.4-10页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管理世界》.2004/11.85-96页程国强,中国农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中国经贸导刊》.2005/15.22-23页程国强,关注大豆行业“拉美化”,《瞭望》.2005/52程国强,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瞭望》.2005/40程国强,粮食进口如何趋利避害,《瞭望》.2005/16.43页程国强,农业:后过渡期形势严峻,《瞭望》.2005/16.41-42页程国强,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设计,《瞭望》.2005/15.63页程国强,构建风险转移防范机制——重视国际玉米市场风险防范与管理,《国际贸易》.2004/12.18-19页程国强,WTO新一轮农业谈判:问题与前景,《红旗文稿》.2004/6.34-37页程国强,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与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04/02.17-21页。帅传敏,程国强,张金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估计》,《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程国强:《寻求相对宽松与公平: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的关税壁垒》,《国际贸易》,2003年第1期程国强:《突破“技术壁垒”是地方政府当务之急》,《县域经济》,2003年1月第3期程国强:《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技术壁垒”》,《经济参考报》,2003年1月8日程国强:《压力还在后头——加入WTO以来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形势》,《经济要参》,2003年2月12日第10期,总第1340期程国强:《1996—1998年中国国内农业支持》,《经济导刊》,2003年第4月总第3期陈锡文,程国强:《美国新农业法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和建议》,《经济导刊》,2003年4月总第3期程国强:《僵局未终结——WTO新一轮农业谈判进展与问题》,《国际贸易》,2003年第4期程国强:《“订单农业”的关键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县域经济》,2003年4月第12期程国强:《农业谈判,还得几个来回(专访)》,《环球时报》,2003年4月9日第19版程国强:《如何让技术壁垒变桥梁(专访)》,《人民日报》,2003年5月17日第5版程国强:《技术性壁垒纷纷高抬,农产品出口不容乐观(专访)》,《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7月7日第27期陈锡文,程国强:《WTO农业谈判的动向及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经济要参》,2003年7月9日第42期,总第1372期程国强:《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新框架及其影响》,《经济要参》,2003年10月22日第65期,总第1395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联合调研组:《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突出问题与建议》,《经济要参》,2003年10月31日第67期,总第1397期,执笔人:程国强、江帆、徐森程国强:《农产品贸易:出现大出打进格局(专访)》,《国际商报》,2003年12月19日第3版程国强:《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29期(总第1701期)程国强:《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国际化》,《华夏星火》,2002年第1期程国强:《农业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经济日报》,2002年1月10日第13版程国强:《风雨已至,湖北农业如何破浪前行(专访)》,《湖北日报》,2002年1月15日程国强:《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结构与政策调整——对主要WTO成员国履行农业补贴承诺的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年第4卷第1期程国强:《国际化:WTO背景下海南农业面对的挑战(专访)》,《海南日报》,2002年2月24日第3版程国强:《农业:着力解决六大问题》,《经济参考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程国强:《加入WTO后改变中国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人民中国》,2002年第2期程国强:《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机制(专访)》,《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5月20日程国强:《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调整》,《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5月7日第8版程国强:《WTO与中国农业人才走势》,《中华儿女海外版》,第181期程国强:《亟需建立反补贴应急机制(专访)》,《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7月1日第27期程国强:《痛陈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中华儿女海外版》 (20020805)程国强:《中美农产品贸易有来有往(专访)》,《环球时报》,2002年8月5日第18版程国强:《应对农业国际化的挑战:实施竞争性发展战略》,《经济日报》,2002年9月3日程国强:《着力解决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经济日报》,2002年9月10日程国强:《难有突破的补贴议题——中国农业面对的国际农业补贴环境分析》,《国际贸易》,2002年第11期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壁垒》,《国际商报》,2002年12月4日第2版程国强:《我国农产品贸易不能盲目乐观(专访)》,《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2月10日程国强:《中国农业:考验还在后面(专访)》,《中国财经报》,2002年12月13日程国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提高(专访)》,《国际商报》,2002年12月10日第2版程国强:《努力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经济日报》,2002年12月31日程国强:《国际化对中国乳业影响多大(专访)》,《经济日报》,2001年1月16日第1版程国强:《提高乳品竞争力是当务之急》,《中国食品报》,2001年1月31日程国强:《面对WTO中国乳业何去何从(专访)》,《中国食品报》,2001年2月2日第2版程国强等,《中国乳业:生产、消费、贸易与国际化的影响》,《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程国强,徐云,彭延军:《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主要议题与主要成员国观点与展望(一)》,《国际商报》,2001年2月11日第8版刘合光,彭延军,程国强:《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主要议题和主要成员国观点与展望(二)》,《国际商报》,2001年2月18日第8版徐云,刘合光,彭延军,程国强:《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主要议题和主要成员国观点与展望(二)》,《国际商报》,2001年2月25日第8版彭延军,程国强:《调节农业支持度——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执行情况评介》,《国际贸易》,2001年第3期程国强:《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1年第3期程国强:《加入WTO农业如何应对挑战》,《时事资料手册》,2001年第4期程国强:《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改革》,《开放导报》,2001年第5期陈俊红,程国强:《辨别身份的恐惧——日本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及其影响》,《国际贸易》,2001年第6期程国强:《迎接乳业国际化的挑战》,《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第6期程国强:《在“绿箱”与“黄箱”中做文章——透视中国农业补贴》,《中国改革》,2001年第9期程国强:《加入WTO不是农产品市场的简单开放》,《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9月第36期程国强:《进入世界市场中国农业面临考验》,《中国信息报》,2001年9月10日第2版程国强:《执行WTO承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中国信息报》,2001年12月3日第4版程国强:《双赢竞争迎“夹击”》,《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12月7日第2版程国强:《涉农新规则陌生可能导致市场失控》,《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12月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