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主要内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抗曹。同时蜀国庞统出了连环计,让曹操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而后周瑜提出火攻的计策,再加上诸葛亮借助天时,“借”来了东南风,最后,火攻曹操的计策成功,曹军大败。 火烧赤壁的背景 在曹操决议讨伐东吴之前,曹操刚平定了北方,准备向南进军,平定中原地区。为了准备这场战役,曹操在邺城凿玄武池来操练水军;同时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让马腾和他的家属为人质,迁至邺城;自任丞相,杀了孔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火烧赤壁的影响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同时这次失利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孙刘双方势力借此胜役开始壮大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谋取益州。而孙权一方屡次率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都用了些什么计策?
一、借刀杀人曹操虽然拥兵很多,但是并不擅长水战,所以两军一开始交战,曹军就被周瑜打的大败。曹操不甘心失败,于是派蒋干前去卧底,想要让他劝降周瑜。蒋干一到东吴,周瑜就展现了自己的决战之心,蒋干只能暂时不说劝降之事。夜晚,大家熟睡后,蒋干偷偷翻阅周瑜的文书,发现蔡瑁和和张允连接东吴,于是向曹操报信,曹操大怒,诛杀了这二将。演义原文: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事实上,这是周瑜故意展示给蒋干的书信,蔡瑁和张允二人并未背叛曹操,周瑜是借蒋干之手,杀了这二员大将,这二人原本是精通水战的名将,这一计谋过后,曹操的水军实力直接大减。二、虚张声势此计是诸葛亮对曹操使用的计谋。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要用计惩罚诸葛亮,于是命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原本以为诸葛亮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哪只诸葛亮趁着江面大雾,假装袭击曹营,曹操命令放箭,于是有了草船借箭的故事。曹操中计,诸葛亮顺利获得十万支箭,躲过了周瑜的刁难。三、苦肉计这一计谋是黄盖和周瑜共同施展的,意在迷惑曹操。周瑜决定用火攻对付曹军,但是如果大张旗鼓前去,必定会受到曹操的猜疑,火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于是黄盖主动请愿,假意顶撞周瑜,被周瑜打军棍,然后私下里暗中联络曹操,投降曹操。此计也正如大家所料,取到了很大的效果。曹操相信了黄盖的投降,允许黄盖领兵径直来到曹营,没有丝毫防备,最终大营被烧。四、反间计曹操在中计杀掉自己的水军大将蔡瑁后,十分后悔,自己对东吴之事又不是十分了解,于是决定让蔡中、蔡和二人前往投靠东吴,假称不满曹操对蔡瑁的误杀,以此打入东吴内部,窥探情报。而周瑜鲁肃也并非常人,他们早就料到这二人是曹操派来的卧底,但是他们仍然高兴的接受了这二人,目的就是使用反间计,传递错误的信息给曹操。后来黄盖的苦肉计和诈降,其实也都是在蔡中蔡和二人的“帮助”下才成功取得曹操的信任。演义原文:瑜曰:吾正欲如此,故留蔡中、蔡和诈降之人,以通消息。五、连环计要说火攻之计能成,抛却东风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铁锁相连。而这个连环计正是庞统所献。
火烧赤壁故事简介?
曹操灭袁绍,败刘备后,挥兵伐孙吴。孙刘联盟,与曹军对峙长江南北,庞统献连环计骗曹军将战船以铁索相连。黄盖诈降,火烧曹军战船。曹军大败。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火烧赤壁一般指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火烧赤壁故事简介
周瑜让黄盖派人送了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十条大船,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曹军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正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开北岸约摸二里光景,前面十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十条火船,好比十条火龙一样,闯进曹军水寨。那里的船舰,都挤在一起,又躲不开,很快地都延烧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水寨烧了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军一大批兵士被烧死了;还有不少人被挤在江里,不会泅水,马上淹死了。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攻。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军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攻,吓得全部崩溃。扩展资料:公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政府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备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抗曹。同时蜀国庞统出了连环计,让曹操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而后周瑜提出火攻的计策,再加上诸葛亮借助天时,“借”来了东南风,最后,火攻曹操的计策成功,曹军大败。火烧赤壁的影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同时这次失利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孙、刘双方势力借此胜役开始壮大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最后谋取了益州。而孙权一方屡次率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了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火烧赤壁文言文
1. 火烧赤壁文言文 翻译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这其中,三国时候的“火烧赤壁”在民间流传最广,因为其间包含了许多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公元二世纪末,中央集权 *** 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而曹操的势力最强大。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打败刘备,占领了军事重地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迫使刘备退守夏口(今湖北汉口)。曹操妄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当时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从江陵(今属湖北)沿江东进,直逼夏口。孙刘联军五万人逆流北上,双方在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相遇。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初战失利,于是曹操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曹操吃了败仗,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 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一个他正发愁的问题。原来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连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兵士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曹操大喜,可是谋士却说:“战船连锁固然是好,可是对方若用火攻,怕难以逃避。”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不必担心。我们在北边,他们在南边。现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哪里有东南风?他们如果用火攻,岂不是烧了自己?”大家都夸曹操有见识,于是放松了警惕。 谁知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着火的小船借着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法脱逃,登时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 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火烧赤壁,还留下了很多典故,比如黄盖被周瑜责打然后诈降曹操,被称为“苦肉计”,而庞统是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好朋友,他建议曹操用铁索连船,致使曹军战船被火攻时难以逃脱,此计被称为“连环计”。 2. 火烧赤壁文言文全文,快,急用 【原文】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3. 火烧赤壁的典故古文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 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今又盛寒,马无稿草。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
火烧赤壁的故事
三国故事当中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也是我国非常经典的古代战役。故事发生在东汉的末期,孙权和刘备率军在长江和曹操大战,并一举取得成功,成功击破了曹操的大军。赤壁之战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是整个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当年的东汉已经逐渐衰败,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着中原、江东和巴蜀地区,其中曹操的实力是最强大的。曹操率军一路南下,成功的打败了刘备,占领了荆州很大一部分地区,使得刘备不得不退守到夏口。曹操的野心很大,想直接歼灭刘备,同时可以收编孙权,占领整个的江东地区。
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力量共同抗敌,曹操率领二十万的大军,直接逼近夏口。孙权的联军仅有5万人,两军在赤壁相遇。但是因为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完全不熟悉水上作战,首次战役以失败告终。孙权的统兵担心曹操的军队学会水上作战,所以使用离间计,让曹操杀了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
周瑜和刘备担心曹操的人马众多,如果直接面对面交战,完全没有胜算,所以找到军师诸葛亮商量,决定采取火攻的方案进行对战,同时也商量了一系列的对策。因为曹军不善水战,所以把所有的船只全部连接在一起,将士们在船上就像在陆地上一样,没有晕船的感觉。
在赤壁之战当天,诸葛亮观天象得知当天会刮东南风。假意诈降,驾驶小船向曹军行驶,到了曹军跟前,点燃了整船的燃料,冲进曹操的船队,因为所有船只全部连接在一起,无法逃脱,马上就烧成一片火海。曹操军队赶忙丢船上岸,被孙权刘备联军猛攻,最终大败跑回了北方。
火烧赤壁的故事梗概!
公元208年,曹操挥军100多万南下,意欲扫平当前最后两个军阀——刘备、孙权,孙刘慌乱不已,最后决定两家联盟,共退曹军。庞统巧献连环计,将曹操战船连为一片,于是诸葛亮先是利用地利草船借箭,再是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举起烈火。火烧赤壁,燃烧了曹操所有战船,并将曹操巧封华容道,却被关羽念及旧情而释放,曹操虽未死,但挫其锐气,毁其精锐,三足鼎立之势便成。扩展资料: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来东风,帮助周瑜火烧赤壁。诸葛亮作为有名的术数家,天文地理知识无一不晓,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他知道“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气候规律,每年的十一月时期,节令正是冬至节令,在冬至这一天,因为一阳来复,原来以阴风西北风为主的江面,必定刮起以阳风为主的东南风,这是大自然的气候规律。诸葛亮天文地理知识无一不晓,“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气候规律,设坛糊弄了周瑜,打败了曹操,并且从此确立了刘备的地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