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辫子是什么历史时期
剪辫子是清朝末期,是由康有为提出的。康有为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向皇帝奏请断发剪辫的人。
剪辫运动又称剪发易服,是清末时期的一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的剪辫子运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功后,推翻了满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同时实施了除旧布新措施。首由军政府贴出剪辫告示:“自武昌起义推翻清帝,重振汉室,凡我同胞,一律剪去胡辫。”当时南昌城内七处城门口,以及督军衙门、府学前、百花洲等十处,皆设有“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或剃光头者,一律免费。
鲁迅的所有作品简介有什么啊
鲁迅旧体诗集注 Old Style Poetry
小说集《呐喊》 Outcry
《呐喊》自序,《呐喊》目录,狂人日记,孔乙己,药
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
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小说集《彷徨》 Wandering
祝福,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兄弟, 离婚
小说集《故事新编》 Old Stories Retold
序言,补天, 奔月,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非攻, 起死
散文诗集《野草》 Wild Grass
散文集《朝花夕拾》 Dawn Blossoms Plucked at Dusk
简介,小引,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
杂文集《坟》 The Tomb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亿, 论“他妈的!”, 论睁了眼看, 从胡须说到牙齿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杂文集《热风》 Hot Wind
题记, 随感录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随感录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随感录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来了”, 现在的屠杀者, 人心很古, “圣武”, 不满
恨恨而死,
“与幼者”, 有无相通, 暴君的臣民, 生命的路
智识即罪恶, 事实胜于雄辩, 估《学衡》, 为“俄国歌剧团”
无题, “以震其艰深”, 所谓“国学”, 儿歌的“反动”, “一是之学说”
不懂的音译 ,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望勿“纠正”,
即小见大
杂文集《华盖集》 Hua Gai
华盖集·题记
咬文嚼字
青年必读书
忽然想到
杂文集《二心集》 Two Hearts
杂文集《而已集》 Er Yi
杂文集《伪自由书》 Fake Free Book
杂文集《花边文学》 Huabian Literature
杂文集《准风月谈》 Wind and Moon
书信集《两地书》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未刊书信选登
--------------------------------------------------------------------------------
鲁迅传记 Biography
鲁迅与朱安, 许广平书简——致朱安, 宋庆龄促鲁迅医病的信
从鲁迅在北大当讲师说起, 蔡元培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
徐淦《访八道湾11号》, 倪墨炎《关于周作人二三事》
秋石《鲁迅与萧军》, 崔石岗《鲁迅和陈寅恪兄弟的交往》
曹震《鲁迅·凌叔华·『剽窃』案》
邓云乡《鲁迅先生稿费》, 耿庸《三十年代的稿费标准》, 元三《史量才的手是否发抖》
李国文《鲁迅的年终书账》, 漫画《阿Q正传》问世一段往事, 中国文协慰问病重的高尔基和鲁迅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鲁迅为“版税之权”对簿公堂, 黄乔生《周建人与他的两位哥哥》
范泉《邂逅鲁迅先生》, 姚锡佩《教育家的悲哀和骄傲——纪念许寿裳先生有感》, 倪墨炎《许广平在遭难前后》
杨海鹏《周令飞:被误读的爱情》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俞芳《和鲁迅邻居》
王泉根《中国现代文坛的“谢本师”》
陈漱渝《阿Q的诞生》
阎晶明《鲁迅:吃了也不嘴软》
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
朱正《北京的“鲁编室”》
王晓明《鲁迅传》“序言”
冯奇《萧军萧红与鲁迅的初次会面》
吴中杰《周作人晚年心态》
王稼句《鲁迅的中文藏书》
张远山《从称谓开始的师生恋》
陈漱渝《鲁迅的婚恋——兼驳有关讹传谬说》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刘克敌《伟大而尴尬的“私奔”--鲁迅与许广平携手南下前后》
李美皆《朱安嫁鲁迅,幸耶不幸?》
古远清《鲁迅坚拒蒋介石拉拢》
周海婴新作披露内情鲜为人知
鲁迅醉打许广平
钱理群《曹聚仁与周作人》
杨建民《鲁迅扔出了谁做的棉裤》
许广平《左联时期有关三十年代后回忆资料》
向韬《儿孙回忆鲁迅小事》
陈村《读〈鲁迅与我七十年〉》
《“我要维护父亲”——访周海婴先生》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选载)》
鲁迅评论 Criticism
张定璜《鲁迅先生》, 林语堂《鲁迅之死》, 梁实秋《关于鲁迅》, 李泽厚论鲁迅
张承志《致先生书》, 孙郁《鲁迅书话》 , 袁良骏《周作人研究的三口陷阱》
毛志成《莫和鲁迅过不去》, 吴中杰《鲁迅风骨》, 杨淼《重提一段公案》
萧铮《何须狂狷如此》, 两位艺术大师为何不相能?, 鲁迅和他骂过的人
薛毅《世纪末的鲁迅热》
林书《自誉自嘲愿再思--鲁迅自嘲诗新解》, 倪墨炎《关于现代文网史的编写》, 顾农《从知堂诗看其人》, 楚庄《诛心诗说苦茶庵》
韩小蕙《替鲁迅先生抱屈》, 杨庆春《谁叫鲁迅太沉重》, 卞毓方《鲁迅是一股元气》, 韩光智《鲁迅:画上得来终觉浅》
郭德茂《两个鲁迅》
张芙鸣《诗人邵洵美的命运》, 倪墨炎《邵洵美请过鲁迅萧伯纳吃饭吗--对张文的回应之一》, 《鲁迅与邵洵美的纠葛--对张文的回应之二》
吴蓉晖《假如鲁迅去过苏联》, 林贤治《也谈鲁迅研究之谜》, 崔瑞鑫《读点鲁迅》, 张学昕《小议鲁迅文学精神》
阎晶明《不是书的问题》, 刘梦岚《鲁迅的“立人”和提高民族素质———访学者陈漱渝》, 徐虹《岁月的墙上留着鲁迅的影子》
秦援晋《“与鲁迅断裂”是匪夷所思的宣言》, 钱理群《能写与不能写的》
钱理群《谈“做梦”--“改造国民性”思想之二》
白杨《见你的微笑》
余杰《鲁迅的偏激》, 《看哪,那个人》
林贤治、王得后、钱理群、邵燕祥等《人间鲁迅》
王培元《“人间鲁迅”:诗情与理性的悟解》
李多钰《兄弟,就让我们分离》
何满子《打鲁迅牌和从鲁迅观照今天》
何满子《鲁迅是武侠小说守护神?》
陈村《看先生骂人》
何满子《这就叫历史的考验》
何满子《未来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
张扬《鲁迅国学著述与我们的民族性》
王彬彬《鲁迅的晚年情怀》
王培元《感受鲁迅的生命哲学》
张柠《鲁迅和他的小说》
卞毓方《凝望那道横眉》
秦宇慧《读王晓明之《鲁迅传》有感》
残雪《艺术复仇》
林斤澜《温故知新--读《故事新编》》
郜元宝《读鲁思屑》
止庵《另外一个鲁迅》
张远山《鲁迅论:被逼成思想家的艺术家》
葛红兵、邓一光、刘川鄂《鲁迅:被误读的大师》
李国文《20世纪中国文学关键词:鲁迅、《阿Q正传》》
梅桑榆《鲁迅真是想不开》
阎晶明《“鲁迅言论”的时代烙印》
扬程《鲁迅缘何成了现代学生“公敌”?》
王朔《我看鲁迅》
刘绪义《永远的鲁迅,永远的王朔》
野麦子《狂人日记2000版》
张闳《走不近的鲁迅》
baling《忘记鲁迅的时代?》
鄢烈山《金元宝殿上的表演》
林贤治《鲁迅与王朔的“有神论”》
鲁迅挨“骂”录
老舍《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
余杰《叛徒们之鲁迅》
王彬彬《何谓“思想家”》
刘善良《准确理解鲁迅意见》
吴杭民《贬损鲁迅 意欲何为》
天宇《〈阿Q正传〉何以跑进了〈彷徨〉》
廖四平《鲁迅研究界直面挑战》
陈村《我爱鲁迅》
郜元宝《买〈鲁迅文献图传〉记》
鲁容《21世纪鲁迅的命运》
董树林《贬鲁迅者戒》
鲁特·维尔纳《德文版鲁迅选集《写于深夜里》导言》
季进《李欧梵和其鲁迅研究》
朱宗震《〈鲁迅与胡适〉:几多思考、几分遗憾》
周维强《关于〈鲁迅回忆录正误〉》
陈鲁《鲁迅的耳光》
午夜裸奔《老皮肉绽放新生涯--也说王朔》
傅浩《也说“思想家”》
王乾荣《思想者鲁迅》
野地西风《苍蝇,狗和战士》
杨振宁《中国现代文学馆与鲁迅头像》
方舟子《淫者见淫--评朱大可〈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李锐《虚无之海,精神之塔--对鲁迅先生的自白》
谢有顺《有他,我们并不孤单》
叶凡《是鲁迅可笑还是梁实秋可鄙》
张梦阳《也谈何谓“思想家”》
ljg《鲁迅的“庙”》
甘竞存 曾立平《新世纪呼唤新鲁迅》
刘锡诚《那怕你,铜墙铁壁》
郁达夫《怀鲁迅》
杨曾宪《沉浮在传统的阿Q主义泥沼》
王乾荣《关于鲁迅的钱和灵魂》
杨曾宪《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李书磊《重看鲁迅批孔》
伊藤虎丸《鲁迅的“生命”与“鬼”——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
梁启谈《鲁迅“多疑”的个性阐释———对于的个案分析》
傅谨《鲁迅何以变得如此荒诞》
肖振鸣《被“枪毙”的鲁迅手稿》
逸鸿《钱、鲁不可比及相关话题》
游击《敢笑鲁迅不高明》
柳萌《想起鲁迅的书名》
王童《鲁迅的位置》
张梦阳《曼陀罗·红玫瑰——纪念鲁迅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杨曾宪《劝君莫饮“鲁迅酒”》
沈峰《英名做酒》
启蒙律师《从〈一件小事〉看鲁迅时代的警察 》
访谈:我们怎样才能真正走近鲁迅
刘少勤《当代鲁迅批评中的几个问题》
陈思和《三论鲁迅的骂人》
汉上笑笑生《我们为什么怀念鲁迅?!》
汉上笑笑生《牢中的鲁迅写什么?!》
范美忠《为了不忘却的纪念--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方舟子《从鲁迅弃医从文想到的》
杨曾宪《鲁迅没有离我们远去——兼谈鲁迅与赛义德》
徐怀谦《鲁迅的热闹及其它》
陈漱渝《鲁迅的恒常价值》
陈克勤《鲁迅有绯闻?》
史沫特莱《追念鲁迅》
傅国涌《幸亏鲁迅死得早》
肖锋《今天我们想骂的鲁迅都已经骂过了》
《新语丝》“周氏兄弟”增刊 XYS "Zhou Brothers" Special Issue
--------------------------------------------------------------------------------
新闻报导 Reports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全部手稿出版
参观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展侧记
近访鲁迅博物馆
沙飞拍摄鲁迅的最后留影
鲁迅与电影
鲁迅研究现状
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访谈:周海婴父亲是鲁迅
--------------------------------------------------------------------------------
其他 Misc
曼施泰因《论古久先生》
独思风前《孔乙己——一个曾经的吉它手》
狂妄孤傲生《孔乙己之余杰版》
剪辫子是什么历史时期
清朝从1644年顺治入关开始,推行“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强制扎辫,1911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剪了发。 清朝从1644年顺治入关开始,推行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强制扎辫。1911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剪了发,扎辫子就不流行了。前半个头是用剃刀,现在理发店还有,就是用来刮脸、剃胡子、鬓角了,清朝就是用这个剃头的。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看历史中的历史听故事里的故事》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ec0KwPdZh_F9T7qrHYKFQ 提取码: 403k书名:民国年间那人这事作者:傅国涌豆瓣评分:7.0出版社:珠海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页数:257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作者为我们拉开这段历史的帷幕,将一百多个民国时期社会不同层面的代表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是缔造民国的伟人,叱咤风云的枭雄,马上赋诗的军阀,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做着实业报国梦的工商界、金融界的精英、有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的出版家……,他们是蔡锷、辜鸿铭、胡适、汪精卫、徐志摩、穆藕初、范旭东、冯玉祥、王国维、吴佩孚、张作霖……,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的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言行永远活在这些故事中。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条并进的,在社会的每个层面,不同的人物共同书写的历史才是真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痛苦,读史使人快乐,读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许多同样零散的日子里,我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从日记、书信、年谱到回忆录、传记,并随手留下一些读书札记,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的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是非褒贬,全凭各位读者朋友明断。作者简介: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看历史中的历史听故事里的故事》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傅国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QFSqMyk6NdOhS1kjQFWBg 密码:f0ag书名:民国年间那人这事作者:傅国涌豆瓣评分:7.0出版社:珠海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页数:257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故事体的民国史,好看的民国史。讲故事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方式,那些曾经参与创造历史的人物都在故事中一一复活。历史不是线性的,而是多线条并进的,在社会的每个层面,不同的人物共同书写的历史才是真历史。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痛苦,读史使人快乐,读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许多同样零散的日子里,我阅读各类零散的民国史书,从日记、书信、年谱到回忆录、传记,并随手留下一些读书札记,没有风花雪月的猎奇故事,没有推背图式的神秘和玄虚,有的只是真实的声音和曾经的心灵脉动。是非褒贬,全凭各位读者朋友明断。作者简介: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追寻律师的传统》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追寻律师的传统》(傅国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sMDDzWraebh7V32ZcrSlQ 提取码:mg55书名:追寻律师的传统作者:傅国涌豆瓣评分:7.1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年份:2012-4页数:336内容简介:作为律师,必须坚持一个光照百代的传统观点:人的自由权利、生命尊严是我们应予维护的至高利益。——张思之只有清楚自己的历史,我们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踏实,才不至于陷入虚无和迷茫,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傅国涌民国肇始,律师登上历史舞台,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作为自身的职业伦理,维护人权,推动社会进步。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源溯始,以上海本土律师及律师组织为观察对象,讲述民初律师行业的发端;中编着重展示民国律师的风采,既有刘崇佑、阮性存、张耀曾等人办理社会重大案件的经过, 也有曹汝霖、包天笑、吴凯声等律师执业者的亲笔记录和口述;下编则通过第一手资料呈现典型司法案例,如陈独秀案、“七君子”案,直击历史现场。作者简介:傅国涌,知名独立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法制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傅国涌治学以扎实的史料功底著称,代表作有《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金庸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大商人: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
《金庸全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金庸全集》(金庸)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CYFaiMR2E2ntBvo_3x6Jg?pwd=xrts 提取码: xrts书名:金庸全集作者:金庸豆瓣评分:9.6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1994-5作者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全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金庸全集》(金庸)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mwYJ9nlxpUJW5tchTuggA 提取码: axv2 书名:金庸全集豆瓣评分:9.5作者:金庸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年份:1998内容简介金庸全集是指金庸所创作的作品的合集。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一部《越女剑》,共15部。作者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 Louis Cha Leung Yung浙江海宁人 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及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博士. 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报创办人,并着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4部武侠小说.博士金庸小说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被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亦被喻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金庸亦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博士,香港新闻文艺界的杰出创业者及评论家,以及著名的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