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化学式
二氯甲烷化学式:CH2Cl2,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是不可燃低沸点溶剂,其蒸气在高温空气中成为高浓度时,才会生成微弱燃烧的混合气体,常用来代替易燃的石油醚、乙醚等。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二氯甲烷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2019年1月23日,二氯甲烷被列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2018年),2019年7月23日,二氯甲烷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第一批)。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16.38[7]、摩尔体积(cm3/mol):67.8[7]、等张比容(90.2K):148.8[7]、表面张力(dyne/cm):23.1[7]、极化率(10-24cm3):6.49[5]。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88000mg/m3(大鼠吸入,1/2h)。刺激性:家兔经皮:810mg(24h),重度刺激。家兔经眼:162mg,中度刺激。急性与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每天8h,共75d,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5700ppm。DNA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1h)(连续)。、DNA损伤:仓鼠卵巢3000ppm。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肺5000ppm(1h)(连续性)。致畸性:大鼠孕后6~15d吸入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CLo)1250ppm(7h),致肌肉骨骼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生态学数据:生态毒性:LC50:193mg/L(96h)(黑头呆鱼,动态);310mg/L(96h)(黑头呆鱼,静态);200~250mg/L(96h)(蓝鳃太阳鱼,静态);224mg/L(48h)(水蚤);256mg/L(96h)(糖虾)。
二氯乙烷化学式
二氯乙烷笑老槐化学式是C₂H₄Cl₂。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H4Cl2,分子量98.97,是卤代烃的一种。二氯乙烷有两种异构体,为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如果无特别说明一般指1,2-二氯乙烷。二氯乙烷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难溶于水,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类似氯仿气味的液体,有毒,具潜在致癌性,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合成上常作溶剂,也用作蜡、脂肪、橡胶等的溶剂及谷物杀虫剂。可能碰友的溶剂替代品包括1,3-二氧己烷和甲苯。二氯乙烷的工艺分析:平衡氧氯化法是世界上主要采用的氯乙烯生产工艺,具有规模大、利于环保、经济性能佳等特点。该工艺主要由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精馏含渗和裂解等工艺单元组成。其中,乙烯直接氯化合成二氯乙烷是平衡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乙烯直接氯化反应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还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反应选择性差等原因没有工业化。液相法生产工艺采用液相二氯乙烷为介质,以FeCl3或其络合物为催化剂,含渗由氯 气和乙烯鼓泡通过液层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该反应为气液非均相反应。
1,2-二氯乙烷的危险性
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可致皮肤脱屑或皮炎。环境危害:该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力极强。燃爆危险:该品易燃,高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二氯乙烷毒性怎么样?
二者都具有很强的毒性。但相比之下二氯乙烷的毒性更强。
二氯乙烷性质: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味甜。有剧毒!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水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亡。
急性中毒:其表现有二种类型,一为头痛、恶心、兴奋、激动,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死亡;另一类型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急性暴露能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其尸体剖检呈现出大多数内脏损伤和广泛性出血。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蒸气有剧毒。
急性毒性:LD50670mg/kg(大鼠经口);2800mg/kg(兔经皮);LC504050mg/m3,7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63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625mg,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猴吸入0.22g/m3,7小时/天,5天/周,125次,无症状;4.11g/m3,7小时/天,5天/周,25~50次,死亡率较高;大鼠吸入4.11g/m3×7小时/日×5日/周×3~14次,致死;豚鼠吸入4.113×7小时/日×2次,致死。
致突变性:DNA抑制:人淋巴细胞5ml/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人淋巴细胞100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0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植入死亡率增加。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可疑。小/大鼠吸入250ppm×7小时/日×18月,终身未见肿瘤发病率增高;大鼠经口25ppm×5天/周×78周,致癌阳性。
来自:http://chemyq.com/xz/xz1/3206onenp.htm
二氯甲烷性质:无色透明的流动性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有毒,对皮肤和桔膜有刺激性,受热会产生有毒氯化物气体,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740mg/m3(或0.05%)。
来自:http://chemyq.com/xz/xz1/497ukfja.htm
二氯甲烷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标编号 4 CAS号 5 中文名称 6 英文名称 7 二氯甲烷的别名 8 分子式 9 外观与性状 10 分子量 11 沸点 12 蒸汽压 13 熔点 14 溶解性 15 密度 16 稳定性 17 危险标记 18 主要用途 19 健康危害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1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23 环境标准 24 泄漏应急处理 25 防护措施 26 急救措施 1 拼音 èr lǜ jiǎ wán 2 英文参考 dichloromethane 3 国标编号 61552 4 CAS号 75092 5 中文名称 二氯甲烷 6 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 7 二氯甲烷的别名 二叉二氯 8 分子式 CH2Cl2;H2CCl2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10 分子量 84.94 11 沸点 39.8℃ 12 蒸汽压 30.55kPa(10℃) 13 熔点 96.7℃ 14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1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33;相对密度(空气1)2.93 16 稳定性 稳定 17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 18 主要用途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1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21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空气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水质 气相色谱法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水质 23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0mg/m3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5mg/L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7.5mg/L 日本(1993) 环境标准(mg/L) 地面水:0.002 废水:0.02 土壤浸出液:0.002 嗅觉阈浓度 150ppm 24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度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2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26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2-二甲基己烷的一氯代物有几种
您好,2,2-二甲基己烷的一氯代物有四种,分别是2-氯-2-甲基己烷、2-氯-3-甲基己烷、2-氯-4-甲基己烷和2-氯-5-甲基己烷。2-氯-2-甲基己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一氯代物,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沸点为148.5℃,相对密度为1.037,折射率为1.4388。2-氯-3-甲基己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沸点为143.5℃,相对密度为1.039,折射率为1.4388。2-氯-4-甲基己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沸点为139.5℃,相对密度为1.041,折射率为1.4388。2-氯-5-甲基己烷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芳香气味,沸点为135.5℃,相对密度为1.043,折射率为1.4388。2,2-二甲基己烷的一氯代物的特性可以用来制备芳香化合物,也可以用来制备有机酸、酯和醛类化合物。
三氯甲烷详细资料大全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味甜。高折光,不燃,质重,易挥发。纯品对光敏感,遇光照会与空气中的氧作用,逐渐分解而生成剧毒的光气(碳酰氯)和氯化氢。可加入0.6%~1%的乙醇作稳定剂。能与乙醇、苯、乙醚、石油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油类等混溶、 25℃时1ml溶于200ml水。相对密度1.4840。凝固点-63.5℃。沸点61~62℃。折光率1.4476。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194mg/kg。有麻醉性。有致癌可能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氯仿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三氯甲烷 外文名 :Trichloromethane 别名 :氯仿 分子式 :CHCl3 相对分子质量 :119.38 化学品类别 :有机物--烃的衍生物 管制类型 :氯仿(易制毒-2) 储存 :密封阴凉避光保存 简介,管制信息,CAS号,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作用与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 简介 管制信息 三氯甲烷(易制毒-2) 三氯甲烷结构式 该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CAS号 67-66-3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三氯甲烷球棍模型 熔点(℃):-63.5 相对密度(水=1):1.50 沸点(℃):61.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2 分子式:CHCl3 分子量:119.39 饱和蒸气压(kPa):13.33(10.4℃) 临界温度(℃):263.4 临界压力(MPa):5.4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97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苯。 化学性质 在光照下遇空气逐渐被氧化生成剧毒的光气,故需保存在密封的棕色瓶中。常加入1%乙醇以破坏可能生成的光气。不易燃烧,在光的作用下,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氯化氢和有剧毒的光气。在氯甲烷中最易水解成甲酸和HCl,稳定性差,450℃以上发生热分解,能进一步氯化为CCl4。 三氯甲烷比例模型 作用与用途 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氟里昂(F-21、F-22、F-23)、染料和药物,在医学上,常用作麻醉剂。可用作抗生素、香料、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和萃取剂。与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冻的防火液体。还用于烟雾剂的发射药、谷物的熏蒸剂和校准温度的标准液。工业产品通常加有少量乙醇,使生成的光气与乙醇作用生成无毒的碳酸二乙酯。使用工业品前可加入少量浓硫酸振摇后水洗,经氯化钙或碳酸钾干燥,即可得不含乙醇的氯仿。 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黏膜 *** 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具 *** 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铝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写出1,2-二氯乙烷的典型构象式(用纽曼投影式表示),并指出哪个是优势构象
交叉式构象是优势构象,重叠式构象是最不稳定构象。不好画,跟你说就明白,交叉式是先画个圆圈,从圆点出发画出三个互成120角的射线,射线画到圈外,分别连接H、H、Cl原子,然后在圆外的边上开始画和那三条射线对着的另三个射线,连接的基团H、H对着,Cl、Cl对着;重叠式就是从圆点出发画出三个互成120角的射线,射线画到圈外,分别连接H、H、Cl原子,然后在圆外的边上开始画和那三条射线重叠的另三个射线,连接的基团H、H重叠,Cl、Cl重叠。
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用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怎样表示。
散水和原装就不知道,但是我见过散水和桶装,一桶桶的卖和零卖吧 交叉式构象是优势构象,重叠式构象是最不稳定构象.不好画,,交叉式是先画个圆圈,从圆点出发画出三个互成120角的射线,射线画到圈外,分别连接H、H、Cl原子,然后在圆外的边上开始画和那三条射线对着的另三个射线,连接的基团H、H对着,Cl、Cl对着;重叠式就是从圆点出发画出三个互成120角的射线,射线画到圈外,分别连接H、H、Cl原子,然后在圆外的边上开始画和那三条射线重叠的另三个射线,连接的基团H、H重叠,Cl、Cl重叠.1.1是两个氯连在同一个C上 1.2是在不同C上 两种的不同的物质拉
二氯丙烷,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哪个毒厉害
二氯丙烷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1,2-二氯丙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使皮肤干燥,脱屑和皲裂;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脂肪性变。
二氯乙烷
具麻醉作用。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吸入一定的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肝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皮炎,其蒸气或烟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二氯甲烷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该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