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生物

时间:2024-06-24 16:07:54编辑:奇闻君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谁帮忙整理一下啊

初一下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祝考试顺利。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生态系统的类型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显微镜的使用 P37-39▲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2-44▲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图P45)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动物细胞的结构 (动物细胞图P48)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注意课本52页图叫什么▲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p57页最后一段;p57页1题)▲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十三、单细胞生物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高大。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课本102)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3、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6、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无

高一生物必修一填空题

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反应式(C6H12O6(酶)→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植物)菌等。 产生酒精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等。有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无氧呼吸:能量(少量)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酒精)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形成丙酮酸)的过程完全相同。探究细胞呼吸的应用1、常用的材料:酵母菌,原因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兼性厌氧)菌。2、产物二氧化碳的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发生反应,溶液颜色由(橙)色到(灰绿
)色。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作物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2、从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的角度考虑,水果、蔬菜的保鲜措施:(低温)温、(适宜)氧、(适宜)二氧化碳、适当的湿度;种子保存的措施:(低温)温、(适宜)氧、(适宜)二氧化碳、干燥。3、在播种花生、大豆、小麦种子时,埋土最浅的是(花生),原因是花生细胞中含(脂肪)多,含(C,H)元素的比例高,氧化分解耗(能)量多。4、医生包扎伤口要用纱布、创口贴等(透气)材料,原因是(无氧会使伤口恶化)。


人类的粪和尿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人类的粪和尿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人粪尿中含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就可能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甚至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要先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使用,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无害化处理后就可以变废为宝,成为农业生产上的农家肥.

A、人粪尿中含有各种病菌和虫卵,排放到水环境中会污染水体,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不符合题意.
B、人粪尿中含有各种病菌和虫卵,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不能直接使用,符合题意.
C、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人粪尿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甲烷菌分解产生沼气,既净化环境又可作为能源使用.不符合题意.
D、人粪尿中含有各种病菌和虫卵,有时会间接引起人畜的传染病.不符合题意.


如何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新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的成就有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这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创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
只有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释放,也才能敢于向书本、权威和传统的经验提出质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性思维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否定权威。教师在教学中可用“:我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和我不同的观点!”“哪位同学能超越大家的看法,我们就为他鼓掌。”通过这种期待性的语句,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超越自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强化教师的创新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用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是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必需。这当然就需要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必须具有超前的意识,具备创新的品质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先进的方法,异于寻常的手段,不墨守成规,机械呆板,用自己鲜活灵动的思维引领学生,用奔放张扬的个性感染学生,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创新性教学的规律,注重民主、启发的原则,引导学生多参与、多实践,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和创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事实证明,每个学生都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潜能,关键是能否具有滋养创新品质的土壤,只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作为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潜移默化,不断渗透,就一定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1.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本领。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由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预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凸显其主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探究发现的世界,从而引导其不断创新。如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出示:用一只青蛙进行下面的实验:搔扒反射、血涂片的制作、观察心脏的节律性搏动、鉴定骨的成分等实验,你怎样安排?通过一只青蛙,串联了这么多实验,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2.通过情境创设,给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亲身经历去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针对膝跳反射,我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扮演“实验者”,另一个扮演“被实验者”。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对这一规律有了切身感受。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栽培、小动物的饲养、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等课外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四、在备课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
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教师要在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难点和重点、演示实验,也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使其发展成为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
五、创新学习方法的培养
1.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主要让学生按下面步骤进行。第一,自学生疑。学生通过自学,发现自己能力范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要发问。第二,合作质疑。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合作交流,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出个人或小组的疑难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或者是归纳释疑。第三,巩固拓展。巩固是对学习知识的尝试记忆,尝试不仅有练习这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的运用,让学生明白用处理问题的方法,体会到方法是从普通的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尝试着用已有方法解决。
2.问题学习法。我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含一定的趣味。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他们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ATP是高能化合物”时,提出如下问题:细胞中主要是由什么


如何在科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鼓励——使学生敢于质疑。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经常压抑儿童好问的天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疑”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不敢大胆向教师质疑,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的意图而挨老师批评、指责,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不成问题而遭同学的取笑,即对质疑有心理负担。怎样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敢于质疑呢?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要改变教师满堂灌、满堂问、唱“独角戏”或几个“能说”的学生占据“舞台”的传统弊端,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当“演员”,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当他们和教师感情融洽时,觉得你什么都好,也爱上你的课。相反,你教的再好,他也不愿意听。因此,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不分好差,除了更多的言语表扬,甚至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关怀的注视、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都会对学生产生莫大的鼓舞。比如,对于平时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旦他们积极争取提问题时,教师则要尽可能优先让他们发言,即使提出的问题不够准确或价值不大,也要以真挚的情感予以热情的肯定和表扬,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决不讲:“XX同学今天也学会提问题了。”“想不到XX同学今天有进步了”等这类明褒暗贬的话语,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进取心。建立教学过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就会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心理负担,使他们敢于质疑。

3、举行竞赛活动。经常性地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一比,谁的问题好又多”,来评定小组或个人的竞赛成绩,教师再适时给予鼓励,学生就会在激烈的竞赛氛围中“忘乎所以",消除各种心理负担,形成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学中鼓励学生“放下包袱,大胆质疑”,不怕说错,只怕不说;不怕动,只怕不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激发——使学生乐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质疑问难,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并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烈的情绪从事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特征》时,我先让学生在师生游戏的情境中,发现教师不需动手只用“看"的方法就能很快地判别出任意一个数能被2或被3、或被5整除。这时,学生感到好奇,迫切要求知道其中的秘密,我适时让学生质疑:老师“看”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这样学生产生了急需了解的渴求,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又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视觉和触觉、运动觉协同感知事物的同时,内部语言悄悄地展开了思维,使他们在操作中,获得表象,同时又推动着他们进行质疑。因此,操作活动也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乐于质疑的一种主要形式。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分别在桌上摆出三张大小一样的图片,然后让他们用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出 、 、 。这时启发学生:你们在表示阴影部分时发现了什么?学生看着桌面上自已创设的情境,跃跃欲试,很自然地提出:三个分数各不相同,但所表示的大小为什么又一样呢?更聪明的学生甚至迫切想知道什么样的分数才会相等?这样,学生在疑问的驱动之下,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从而进一步推进下一轮知识的探究。由此可见,学生乐于质疑,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三、引导——使学生学会质疑。

“授之以鱼,只供一食之需”而“教之以渔,则终生受用”。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期多惠也说过: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质疑则是发现真理的金钥匙。例如在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而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许多疑问,并且刚开始疑问比较模糊,似懂非懂,根本提不出问题来。这时,老师就必须花力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看课本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质疑,从而主动质疑。


英文生物词汇

专业词典大全-生命科学类

生命科学类

1. http://biotech.icmb.utexas.edu/search/dict-search.html (life science dictionary)

2. http://www.ucmp.berkeley.edu/glossary/glossary.html
包括Biochemistry, Botany, Cell Biology, Ecology, Geology, Life History, Phylogenetics, Zoology

3. http://www.biology-online.org/dictionary.asp

4. http://www.emc.maricopa.edu/facu ... /BioBookglossA.html
On-Line Biology Book: GLOSSARY

5. 基因专业词汇 (可以下载声音文件的!!!!!!!)
http://immuneweb.xxmc.edu.cn/Terms/Glossary/findterm.htm

6.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词典(第三版) http://www.mblab.gla.ac.uk/dictionary/
该词典囊括了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领域最新出现的专业名词

7.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词汇
http://www.portlandpress.com/pp/books/online/glick/search.htm

8. 遗传学词汇 http://www.genome.gov/glossary.cfm
(有文本和语音解释)
http://helios.bto.ed.ac.uk/bto/glossary/
http://www.weihenstephan.de/~schlind/genglos.html

9. 细胞因子词汇集
http://www.copewithcytokines.de/cope.cgi

10. 生物信息学词汇
http://www.ebi.ac.uk/cgi-bin/search/glossary.pl

11. 生物控制词汇
http://www.nysaes.cornell.edu/ent/biocontrol/glossary.html

12.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做的脊椎动物分布名录数据库
http://www.kiz.ac.cn/datasource/datasource-c/animalinquire.htm
可按中文或拉丁文查询,也可按照分布地区及类别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13. 动物解剖学词汇
http://www.ii.uj.edu.pl/staff/artur/enc/TOCE.htm

14. 植物、动物的拉丁语-斯洛文尼亚语-英语词汇
http://www.agroweb.bf.uni-lj.si/geslovnik.htm

15. 北美植物、动物词典 http://www.enature.com/
约4800种物种,配图片

16. 欧洲53种语言的动物学词典
http://www.informatika.bf.uni-lj.si/magus.html#b

17. 鸟类观察术语
http://www.birdcare.com/bin/searchdict

18. 鸟名词典 http://www.knutas.com/birdsearch/
将鸟名在15种欧洲语言中互译。该网站有大量鸟的摄影图片,非常好看。

19. 鸟类名称字典
http://www.mumm.ac.be/%7Eserge/birds/
9种语言:Latin (the scientific name of the species), Dutch, English, French, German, Italian, Spanish,

Swedish and Russian

20. 鸟类词汇
http://www.npwrc.usgs.gov/resource/literatr/avian/avian.htm

21. 超过1500种动物的介绍 http://www.tiscali.co.uk/reference/dictionaries/animals/
包括大小、生活习性、历史等。

22. 昆虫学词汇
http://www.earthlife.net/insects/glossary.html

23. 英日昆虫学词典
http://konchudb.agr.agr.kyushu-u.ac.jp/dic/

24. 关于植保的
http://www.inra.fr/Internet/Produits/HYPPZ/glossary.htm

25. 海洋生物学词汇
http://life.bio.sunysb.edu/marinebio/glossary.html

30. 海洋学及地球科学(包括海洋生物)
http://stommel.tamu.edu/~baum/paleo/paleogloss/paleogloss.html

31. 鱼类术语 http://fins.actwin.com/glossary.php

32. 恐龙词典
http://www.dinodictionary.com/index.asp
http://www.dinosauria.com/dml/diction.htm
http://www.dinosauria.com/dml/anatomy.htm

恐龙与古生物学词典
http://www.enchantedlearning.com/subjects/dinosaurs/glossary/
许多插图,很好看

33. 关于三叶虫的词汇
http://www.aloha.net/~smgon/glossary.htm

34. 系统发生分类学词汇
http://www.bechly.de/glossary.htm

35. 关于进化树
http://www.science.uts.edu.au/sasb/glossary.html

36. 植物学词典
http://glossary.gardenweb.com/glossary/
包括植物、园艺、建筑、风景等方面的术语

37. 植物拉丁名-英文名词典
http://www.comp.leeds.ac.uk/pfaf/D_latin.html

38. 植物药材索引
http://www.botanical.com/botanical/mgmh/comindx.html
包含药学、烹调学、化妆以及民间药材等方面的术语

39. 常见植物病
http://www.apsnet.org/online/common/toc.asp
可以根据病名检索,可以根据植物名检索

40. 植病学词汇
http://ppathw3.cals.cornell.edu/glossary/Glossary.htm

41. 植物命名法中的常见符号
http://fp.bio.utk.edu/mycology/Nomenclature/nom-conv.htm

42.水生植物词汇
http://aquat1.ifas.ufl.edu/glossary.html

43. 森林保护词汇
http://www.metla.fi/metinfo/metsienterveys/info/term-e.htm

44. 汉英基础医学词汇
http://mededucation.bjmu.edu.cn/new_page_7.htm

基础医学英语词典 http://mededucation.bjmu.edu.cn/basic_vocabulary/vocatest.asp

医学词缀 http://mededucation.bjmu.edu.cn/GLOSSARY.htm

45. 英国在线医学词典(On-Line Medical Dictionary)
http://cancerweb.ncl.ac.uk/omd/
该词典包含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物理学、植物学、放射生物学等众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术语。该词典词汇量有46,000,约1835万字,堪称海量。

46. 在线英汉医学词典
http://www.esaurus.org/
该词典包括医学方面的近15,000个常用的术语。附加医学图像。

47. MERck的在线医学词典(发音都有了!)
http://www.mercksource.com/pp/us ... zSzdmd_a-b_00zPzhtm

48. 医学词典
http://www.medical-dictionary.com/

49. NDI的生物学和医学词汇 http://www.ndif.org/t-a.html
综合了几本词典,不错

50. 口腔生理学词典
http://www.eclipse.co.uk/moordent/glossary.htm

51. 神经病学词汇
http://www.bioon.net/UpLoadFile/2003-11/200311316234433896.txt

52. 医学影像学词典
http://www.amershamhealth.com/medcyclopaedia/medical/index.asp
有很多图片


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有哪些

(1)生物学检测法:又称生物活性检测,是根据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活性而设计的检测法。生物活性检测法又可分为: 1、细胞增殖法; 2、靶细胞杀伤法; 3、细胞因子诱导的产物分析法; 4、细胞病变抑制法。
(2)免疫学检测法:细胞因子均为蛋白或多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特性,用免疫学技术定量检测细胞因子,常用的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ELlSA、RlA及免疫印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目前公认的细胞因子的基因均已克隆化,较容易地得到某一细胞因子cDNA探针或根据已知的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寡聚核苷酸探针。常使用斑点杂交、Northernblot、逆转录PCR,细胞或组织原位杂交等。


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法

【答案】:B
1.分子生物学法只能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情况,不能直接提供有关因子的浓度及活性等资料,主要用于机制探讨。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C。2.免疫学检测法比较简单,迅速,重复性好,但所测定的只代表相应细胞因子的量而不代表活性,同时敏感度也低生物活性检测法(约低10~100倍)。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A。3.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敏感,又可直接测定生物学功能,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验目的,是科研部门最常用的技术,但需要长期培养依赖性细胞株,检测耗时长,步骤繁杂,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熟练掌握。因此本题最佳选项是B。


上一篇:大学生蚁族

下一篇:木塑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