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怎么治疗
结节性红斑基本病变就是血管炎和脂膜炎,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性的红斑结节。在治疗方面首先是要去除病因,比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就先用敏感的抗菌素,比如青霉素、头孢等,可以静脉点滴一周,如果是合并有白塞氏病或者是红斑狼疮的基础疾病也要积极的治疗。
在结节性红斑的急性期,首先是要多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可以采取对症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比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也可以选择羟氯喹、沙利度胺等药物抗炎治疗。症状较重的可以考虑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比如泼尼松进行治疗,在症状控制以后要逐渐的减量、停药。还可以辅助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进行治疗,比如复方丹参片、散结灵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除此之外,局部治疗包括外用扶他林软膏或者其他皮质激素的软膏,也有止痛的作用。有一些中药,例如雷公藤也可以应用,中药的方剂也可以请中医大夫来进行辨证施治。如果有感染,比如链球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等也要治疗这些疾病,同时如果伴有自身免疫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节病等都可以伴有结节性红斑,对这些疾病也要进行治疗,所以出现结节性红斑,一定要到医院去由医生来进行诊断、治疗。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结节是指人体内某部位组织增生,导致以结构变化形成的结构物。结节的形状可能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可能是白色、红色或肤色。结节可能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皮肤、乳房、淋巴结、肝、肺等等。
结节的防治方法取决于结节的原因和性质。一些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发现结节,特别是快速生长的结节,应该及时就医。如果结节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结节的基本建议:
1.注重健康饮食:保持合理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量摄入油炸、高热量食品和含糖饮料等。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心理健康状态。
3.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结节。
4.听从医生建议:如果发现结节,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结节是人体内某部位组织增生导致的一种结构变化。预防和治疗结节的方法因结节的原因和性质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结节性红斑要怎么治疗啊
一、针对性治疗
找出原因,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防寒,避免劳累,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明显的病例,口服止痛药和非激素类抗炎药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如消炎痛、布洛芬,对明显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选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能更快控制病情。此外,系统疗法包括紫外线照射、蜡疗法、透热疗法或音频电疗。
二、局部治疗
主要起到消炎、镇痛作用,对受累部位有一定的疗效。可选用鱼硼软膏、10%樟脑软膏、皮质类固醇软膏外用,具有镇痛作用。同时也可以选择肌肤注射,例如,可使用2%普鲁卡因溶液注射曲延松悬浮液,如果感染部位有红肿发热,也可用于治疗皮肤病变。
三、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结节性红斑需要辨证施治,如:风热湿证,治疗时应疏通风热散。湿热注射综合征应通过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等方法治疗,治疗应以清热凉血、祛瘀疏络为主。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具有这些作用的中药,从而更好地缓解症状。
治疗结节性红斑方法有很多,不管选择中西结合又或者是选择局部治疗,都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如果选择中医治疗,只有辨证治疗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脂膜炎是什么病?
皮下脂肪层由脂肪细胞所构成的小叶及小叶间的结缔组织间隔所组成。按炎症的主要发生部位可将脂膜炎分为小叶性脂膜炎及间隔性脂膜炎两大类。脂膜炎是一谱宽的综合征,随临床特点、关连的疾病、病理改变不同而可分为不同亚类。诊断除尽量发现引起的疾病和病原外,最早期新鲜的活俭,切除足够量的标本,行系列性病理切片(以定间隔性、小叶性或混合性),很为重要。
目录
1病因
2常见类型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 寒冷性脂膜炎
▪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 皮脂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
▪ 外伤性脂膜炎
3中医辩证
4治疗
5诊断要点
6临床表现
▪ 皮肤型
▪ 系统型
1病因
编辑
较为复杂,局部因素如外伤、寒冷、注射某些药物,全身因素如结核感染、扁桃腺炎等可引起脂膜炎,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病也可引起脂膜炎。皮下脂肪血管的病变也常影响脂膜而出现炎症改变。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以淡红色至棕褐色的皮下结节或斑块较为多见,大小、数目不定,自觉疼痛和压痛。皮损可发生在身体各处,以双下肢及臀部为多见。病程大多慢性,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及程度不等的萎缩。
2常见类型
编辑
结节性红斑及硬红斑是脂膜炎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他变形的脂膜炎如下: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又称韦伯-克里斯琴二氏病。是原发性小叶性脂膜炎,病因不清。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上为反复发作的皮下结节,直径约2~3cm左右,表面红,有压痛,见于躯干及四肢,以下肢为多见。结节经数周或数月后逐渐消退,但不时又有新结节单个或成批出现。成批出现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及关节酸痛。本病一般无内脏损伤,预后良好。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为小叶内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多数组织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的浸润,血管壁增厚,内膜增厚,后期皮下脂肪内发生广泛的纤维化。本病应与结节性红斑和硬红斑相鉴别,结节性红斑多见于青年女性,常在春秋发病,皮损在小腿伸侧,结节较小而浅在,表面红,愈后无萎缩瘢痕;硬红斑的结节较大且深在,表面暗紫红色,可破溃结疤,好发于小腿屈侧,患者常有结核感染。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处理是矫治病灶,注意休息,可试用水杨酸盐类、消炎痛、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等。
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环境中造成局部皮下脂肪损伤,表现为紫绀色的皮下结节或斑块,局部温度较低,好发于大腿、臀部及面颊部。避免受寒,注意保暖,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损害可在数周内逐渐消退。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见于健康的足月新生儿,表现为限局性坚实的暗红色皮下结节,好发于臀部、腹部及肩背部,经数周或数月后可逐渐自行消退。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分娩时受伤、受冷等因素有关,患儿母亲多数为高龄初产妇,并以产钳分娩。对患儿注意保暖,加强营养,局部保护均可使病变消退,一般不留疤痕。
皮脂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
见于长期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在突然停服或骤然减药后在面颊、肩背部及臀部等出现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潮红,亦可正常皮色。患者以儿童多见,大多因白血病、肾炎等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本病无需特殊治疗,适量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即可慢慢消退。
外伤性脂膜炎
脂肪细胞较为脆弱,受到外伤容易引起皮下脂肪坏死,继而导致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红肿,出现硬的斑块,好发于较为肥胖的妇女及儿童。局部理疗可促进炎症吸收,组织修复。
此外,一些系统性疾病可侵及脂肪组织而出现脂膜炎,如深在性红斑狼疮,又称狼疮性脂膜炎,是以脂肪组织病变为主的红斑狼疮,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深在的皮下结节,愈后常留下明显的萎缩性瘢痕。好发于面颊部、臀部及臂部。还应该提及的是有些恶性肿瘤病如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白血病等也可以皮下结节或斑块为主要症状,若误诊为脂膜炎将延误治疗影响预后,因此对原因不明的皮下结节或斑块应及时取材作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
3中医辩证
编辑
脂膜炎类似于祖国医学的“梅核丹”,中医认为脂膜炎系热毒内蕴,外受寒湿,以致经络受阻,气血凝滞,营卫失调所致。
治宜活血化瘀,化湿通络,清热解毒。
方一:银花、紫花地丁,黄柏、山栀、土茯苓、五灵脂、莪术、炮甲珠。
4治疗
编辑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纤维蛋白溶解药、氯化奎宁,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有一定疗效。在急 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天40—60mg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明显效果。 对症处理,可用激素控制炎症急性过程,但当体温下降,结节消退,停药后常有复发。如果 患者还有其它自身免疫病,首先应积极正确治疗已有的免疫病,可以用激素控制急性症状, 继之用中药及免疫调节剂进行全身治疗,针对本病易复发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亦应给予防 复发治疗。
5诊断要点
编辑
1 .临床特征:
( 1 )好发于青壮年女性;
( 2 )以反复发作与成批出现的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
( 3 ) 常伴发热、关节痛与肌痛等全身症状;
( 4 ) 当病变侵犯内脏脂肪组织,视受累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症状。内脏广泛受累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并发感染。
2 .病理诊断:皮肤结节活检,其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它可分为三期:
( 1 )第一期(急性炎症期):在小叶内脂肪组织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伴有血管炎改变。
( 2 )第二期(吞噬期):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 " 泡沫细胞 " 。
( 3 )第三期(纤维化期):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纤维母细胞取代;炎症反应被纤维组织取代,最后形成纤维化。
根据以上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可以作出诊断,但需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 1 )结节性红斑:亦可发生对称性分布的皮下结节,但结节多局限于小腿伸侧,不破溃, 3~4 周后自行消退,愈后无萎缩性疤痕。全身症状轻微,无内脏损害。继发于其它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则伴有相关疾病的症状。病理表现为间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 2 )硬红斑:主要发生在小腿屈侧中下部,疼痛较轻,但可破溃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结核结节或结核性肉芽肿,并有明显血管炎改变。
( 3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亦可出现皮下结节、反复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等,但一般病情危重,进行性加剧,最终死于出血。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出现吞噬各种血细胞及其碎片的所谓“豆袋状”组织细胞,这可与本病鉴别。
( 4 ) 结节性多动脉炎:常见的皮肤损害亦是皮下结节,其中心可坏死形成溃疡,但结节沿动脉走向分布,内脏损害以肾脏与心脏最多见,外周神经受累十分常见。核周型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P-ANCA )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具有诊断价值,病理证实有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动脉壁有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
( 5 ) 皮下脂膜样 T 细胞淋巴瘤:表现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与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极其相似。但脂肪组织中有肿瘤细胞浸润,均为中小多形 T 细胞,中扭核及脑回状细胞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常有反应性吞噬性组织细胞出现。免疫组化 CD45RO 和 CD4 阳性,而 CD20 阴性。
( 6 ) 恶性组织细胞病:与系统型结节性脂膜炎相似,表现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红斑、皮下结节等,但组织细胞异形性明显,并可出现多核巨异常组织细胞,病情更为凶险,预后极差。
( 7 ) 皮下脂质肉芽肿病:皮肤损害 结节或斑块, 0.5~3cm ,大者可达 10~15cm ,质较硬,表面皮肤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轻压痛,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以大腿内侧常见,可持续 0.5~1 年后逐渐隐退,且不留萎缩和凹陷。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早期的病理改变为脂肪小叶的包性炎症,有脂肪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晚期发生纤维化,组织内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腔。本病好发于儿童,结节散在,消退后无萎缩和凹陷,无全身症状,有自愈倾向。
( 8 )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风湿热、肾炎或白血病的儿童短期内大量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或停用后的 1~13 天内出现皮下结节,结节 0.5~4cm 大小不等,表面皮肤正常或充血,好发于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积聚最多部位,如颊部、下颌、上臂和臀部等处,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退,无全身症状,如激素加量或停用后再度应用也可促使结节消退。多数病例无全身症状。组织病现可见病变在脂肪小叶,有泡沫细胞、组织细胞和异物巨细胞浸润及变性的脂肪细胞出现并见针形裂隙。
本病无特殊治疗,皮损可自行消退而无瘢痕。
( 9 ) 冷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种由寒冷直接损伤脂肪组织引起的一种物理性脂膜炎,表现为皮下结节性损害,多发生于婴幼儿,成人则多见于冻疮患者或紧身衣裤所致的血循环不良者。
本病好发于冬季,受冷数小时或 3 天后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和四肢等处出现皮下结节,直径 2~3cm ,也可增大或融合成斑块,质硬、有触痛、呈紫绀色,可逐渐自行消退而不留痕迹。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脂肪坏死。
( 10 ) 其他:还需同胰腺性脂膜炎(胰腺炎和胰腺癌)、麻风、外伤或异物所致的皮下脂肪坏死等相鉴别。此外尚须排除 a1 抗胰蛋白酶缺乏脂膜炎,类固醇类激素后脂膜炎等。
6临床表现
编辑
脂膜炎症状与体征:临床上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以反复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性脂膜炎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
皮肤型
病变只侵犯皮下脂肪组织,而不累及内脏,临床上以皮下结节为特征,皮下结节大小不等,直径一般 1 ~ 4 cm ,亦可大至 10 cm 以上。在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群出现,呈对称分布,好发于股部与小腿,亦可累及上臂,偶见于躯干和面部。脂膜炎皮肤表面呈暗红色,带有水肿,亦可呈正常皮肤色,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质地较坚实,可有自发痛或触痛。结节性脂膜炎位于皮下深部时,能轻度移动,位置较浅时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很小。结节性脂膜炎反复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这是由于脂肪萎缩,纤维化而残留的萎缩性疤痕。有的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黄色油样液体,此称为 " 液化性脂膜炎 "( Liquefying panniculitis) 。它多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愈后形成不规则的疤痕。
脂膜炎约半数以上的皮肤型患者伴有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或高热,热型多为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少数为弛张热。通常在皮下结节出现数日后开始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多在 1 ~ 2 周后逐渐下降,可伴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部分病例有关节疼痛,以膝、踝关节多见,呈对称性、持续性或反复性,关节局部可红肿,但不出现关节畸形。多数患者可在 3 ~ 5 年内逐渐缓解,预后良好。
系统型
除具有上述皮肤型表现外,还有内脏受累。内脏损害可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在皮损后,少数病例广泛内胖受损先于皮损出现。各种脏器均可受累,包括肝、小肠、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和肾上腺等。系统型脂膜炎的发热一般较为特殊,常与皮疹出现相平行,多为驰张热,皮疹出现后热度逐渐上升,可高达 40℃ ,持续 1~2 周后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出现肝损害时可表现胁痛、肝肿大、脂肪肝、黄疸与肝功能异常。侵犯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与消化道出血等。骨髓受累,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门阴影和肺内一过性肿块。累及肾脏可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精神异常或神志障碍。脂膜炎预后差,内脏广泛受累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大出血或感染结节性脂膜炎。
脂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脂膜炎症状与体征:临床上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以反复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皮下结节为特征。结节性脂膜炎根据受累部位,可分为皮肤型和系统型。皮肤型病变只侵犯皮下脂肪组织,而不累及内脏,临床上以皮下结节为特征,皮下结节大小不等,直径一般1~4cm,亦可大至10cm以上。在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群出现,呈对称分布,好发于股部与小腿,亦可累及上臂,偶见于躯干和面部。脂膜炎皮肤表面呈暗红色,带有水肿,亦可呈正常皮肤色,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质地较坚实,可有自发痛或触痛。结节性脂膜炎位于皮下深部时,能轻度移动,位置较浅时与皮肤粘连,活动性很小。结节性脂膜炎反复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结节消退后,局部皮肤出现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这是由于脂肪萎缩,纤维化而残留的萎缩性疤痕。有的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黄色油样液体,此称为"液化性脂膜炎"(Liquefyingpanniculitis)。它多发生于股部和下腹部,小腿伸侧少见。愈后形成不规则的疤痕。脂膜炎约半数以上的皮肤型患者伴有发热,可为低热、中度热、或高热,热型多为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少数为弛张热。通常在皮下结节出现数日后开始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多在1~2周后逐渐下降,可伴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部分病例有关节疼痛,以膝、踝关节多见,呈对称性、持续性或反复性,关节局部可红肿,但不出现关节畸形。多数患者可在3~5年内逐渐缓解,预后良好。系统型除具有上述皮肤型表现外,还有内脏受累。内脏损害可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在皮损后,少数病例广泛内胖受损先于皮损出现。各种脏器均可受累,包括肝、小肠、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肾和肾上腺等。系统型脂膜炎的发热一般较为特殊,常与皮疹出现相平行,多为驰张热,皮疹出现后热度逐渐上升,可高达40℃,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出现肝损害时可表现胁痛、肝肿大、脂肪肝、黄疸与肝功能异常。侵犯肠系膜、大网膜、腹膜后脂肪组织,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与消化道出血等。骨髓受累,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门阴影和肺内一过性肿块。累及肾脏可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精神异常或神志障碍。脂膜炎预后差,内脏广泛受累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大出血或感染结节性脂膜炎。
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比较常见于中年女性,当然也不是说男性就不会得结节性血管炎,有小部分男性为可能有结节性血管炎的,结节性血管的原因会比较复杂一点,可以治疗,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结节性血管炎的相关知识吧。 结节性血管炎和结节性红斑的区别 结节性血管炎和结节性红斑比较相似,那么结节性血管炎和结节性红斑的区别有哪些呢? 结节性红斑和血管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血管炎患者可出现不同的系统症状,如肺部可出现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血管炎的患者也会出现肝脏问题。 其中的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主要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慢性结节性红斑不同于急性结节性红斑的特征,其常发生在老年妇女,皮损为单侧,若为双侧,则不对称,除关节痛外,不伴有其他全身症状。 结节性血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结节性血管炎治疗方式不止一种,那么结节性血管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结节性血管炎是由结核病引起者应用抗结核治疗,可以口服一些抗结核病药物。对于结节较多者,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症状暂时缓解。但通常治疗不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纤维蛋白溶解疗法近来报告有价值,但尚缺乏对照研究,亦可使用胸腺素治疗。结节性血管炎患者也可以选择使用物理方法进行治疗。可用氦氖激光于结节处照射或磁疗。 药物方面的话主要就是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类药物,比如说强的松。另外,还可以进行血浆置换,就是还可以采用中药来进行治疗,结节性血管炎有轻有重。比较轻的一般通过综合治疗,都能够恢复正常。 结节性血管炎能自愈吗 有些人的结节性血管炎等着自己好,那么结节性血管炎能自愈吗? 目前来讲,结节性血管炎是没办法自愈的,但是临床上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进行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的情况。结节性血管炎患者通常会有下肢为主的局部结节性红斑,会继发局部的溃疡等皮损。 要想治疗结节性血管炎,首先就要知道结节性血管炎的发病原因。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血管炎发病因素较多而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药物及感染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药物认为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杀虫剂、除草剂及石油产物也与本病有关。此外有内在性的疾病,也可引起本病。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多补充一些维生素成分,适当的抬高患肢,最主要的就是去除病因,消除过敏源,对因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 结节性血管炎的症状 结节性血管炎有相关症状能表现出来,那么结节性血管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结节性血管炎的症状主要是表现在皮肤的一定炎症性的表现。而这些炎症通常在外观上可能表现为一定的红斑,或者是出现风团、丘疹,有的时候也会产生紫癜和血疱,同时伴有明显的小结节,而这些小结节一般主要的位置表浅,深在的位置可能并不多,但是有的人由于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溃疡。 但是这种特征性的表现就是紫癜性的斑丘疹,而且呈鲜红色,有的时候可能呈紫红色,用手按压不会产生褪色,患者也有可能发展为真皮的结节,皮疹小的可能在一毫米左右,大的可能在几毫米或者是几厘米。
如何治疗结节性血管炎?_结节性血管炎
结节性血管炎病程的特点就在于反复发作。该病的发病原因往往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机体的不良免疫反应。往往治疗当时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我建议,首先治疗要充分,不要症状略有好转就停止治疗。第二,好转后的休息非常重要。发病期我们强调绝对卧床,好转后,也不可劳累,不可双小腿下垂很长时间。诸如爬山、跑步等剧烈运动也要避免。第三,防止感冒,因为感冒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易再次引发细菌感染,而导致结节性血管炎继续发展。药物的选择比较多,可以到医院获得医生的帮助。这个病是治得好的。
ppd试验是什么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该试验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常用皮内注射法,常规消毒后将试验液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48~72小时观察结果,如48小时结果看不清,应以72小时的结果为准,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图为结核菌素试验诱发bazin硬红斑扩展资料:在学校的健康体检中,经常会遇到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是测定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方法,是结核病筛查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优先使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其中,PPD是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缩写,是从结核杆菌培养、滤液中获得的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已受结核菌感染或曾接受过卡介苗免疫的机体,能引起特异的皮肤变态反应。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7%BB%93%E6%A0%B8%E8%8F%8C%E7%B4%A0%E8%AF%95%E9%AA%8C/1097430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7/1025/c14739-29608025.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健康网—学生体检,做结核菌素试验有必要吗">人民健康网—学生体检,做结核菌素试验有必要吗
PPD试验是什么?
结核菌素试验又称PPD试验,是指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并根据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诊断结核杆菌感染所致Ⅳ型超敏反应的皮内试验。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包括纯蛋白衍生物(PPD)和旧结核菌素(OT)。该试验对诊断结核病和测定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常用皮内注射法,常规消毒后将试验液注射于前臂屈侧皮内,48~72小时观察结果,如48小时结果看不清,应以72小时的结果为准,注意局部有无硬结,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90e7bec54e736d1a96154cb95504fc2d4626987"/>图为结核菌素试验诱发bazin硬红斑扩展资料:在学校的健康体检中,经常会遇到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是测定是否感染结核菌的一种传统方法,是结核病筛查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发展中国家优先使用的结核病筛查方法。其中,PPD是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缩写,是从结核杆菌培养、滤液中获得的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已受结核菌感染或曾接受过卡介苗免疫的机体,能引起特异的皮肤变态反应。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7%BB%93%E6%A0%B8%E8%8F%8C%E7%B4%A0%E8%AF%95%E9%AA%8C/1097430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百度百科—结核菌素试验参考资料:/health.people.com.cn/n1/2017/1025/c14739-29608025.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健康网—学生体检,做结核菌素试验有必要吗">人民健康网—学生体检,做结核菌素试验有必要吗
什么是血管炎?
血管炎是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各异,多引起系统损害,故又称为系统性血管炎。
血管炎有不同的分型。根据血管的大小分为大血管受累、中血管受累和小血管受累,分别对应一些不同的疾病。大血管受累的疾病,如大动脉炎;中等血管受累的疾病,比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小血管受累的疾病,比如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原因进行分型,比如原发性血管炎或者继发性血管炎。继发性血管炎包括继发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以及肿瘤、感染和药物导致的血管炎。
血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多系统的损害,分为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皮肤的损害表现为多形性红斑、结节、紫癜、丘疹等等,以膝下最为常见,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肤损害最多。局部症状根据血管炎所影响的器官不同而不同。如大动脉炎可导致患者晕厥或脑梗死,结节性多动脉炎导致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缺血而导致腹痛等。肾脏受累会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时会出现肾脏衰竭。
不同血管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治疗上也会有很大差别,所以不同的疾病要通过病理进行不同的分型,然后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血管炎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由邻近组织炎症病变波及血管壁致病的为继发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
1.主要表现
①多系统损害;②活动性肾小球肾炎;③缺血性或淤血性症状和体征,特别见于年轻人;④隆起性紫癜及其他结节性坏死性皮疹;⑤多发性单神经炎及不明原因的发热。
2.皮肤型变应性血管炎
一般有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不规则的发热。皮肤损害可为多形性,有红斑、结节、紫癜、风团、血疱、丘疹、坏死及溃疡等。以膝下为最常见,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肤损害最多。较多的皮肤损害开始特征为紫癜样斑丘疹,压之不褪色,故这种淤斑都是高出皮肤可以触及的,这是本病的特征表现。水肿以踝部及足背为重,午后较明显,并伴有两下肢酸胀无力。
3.系统型变应性血管炎
多为急性发病,通常有头痛、不规则发热、不适、乏力、关节及肌肉疼痛等症状。病程不一,轻重不同,若是一次接触抗原,3~4周愈合,若反复多次接触抗原,病情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数月或数年。病变可侵犯黏膜,发生鼻出血、咯血。肾脏受累出现蛋白尿、血尿,严重肾衰竭是主要死因。侵犯肠道可有腹痛、脂肪痢、便血、急性胆囊炎等胃肠道症状。
胸部X线检查有肺炎表现及结节状阴影,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可侵犯神经系统,如有头痛、复视、妄想、精神错乱,甚至有脑血栓形成和瘫痪,咽下困难,感觉和(或)运动机能障碍等。心脏损害包括心肌梗死、心律紊乱和心包炎。肾皮质局部缺血可能产生严重高血压。系统性血管炎最常见的眼部表现为巩膜外层炎及视网膜出血。附睾及睾丸的痛性肿胀可能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
皮肤结核是怎样发生的
皮肤结核并不多见,此病虽发生在皮肤上,但与结核菌的全身感染却密切相关,在皮肤上的损害与其他皮肤病的皮肤损害较难区分。皮肤结核的发病率并不高,过去也有人统计过,大概200位有肺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的病人可以有一位出现皮肤结核。而在皮肤科的门诊病人中就更少,大概在500个皮肤科门诊病人中可以发现一个是皮肤结核,而且近年来,人们对结核病的知识增多,抗痨药的正确使用,使皮肤结核的发病率更趋下降。 皮肤结核病,从名字上理解,是结核菌感染皮肤而引起的,且大部分是人型结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牛型结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其中肺结核占多数。它发病的诱发因素是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状况差,结核菌通过血流和淋巴回流感流感染皮肤而发生。 皮肤结核的传染方式 皮肤结核的传染可以有两种传染的方式:一是外感染,二是内感染。所谓外感染是在皮肤损伤或其他外伤以后,结核菌直接感染伤口而发生皮肤结核病。所谓内感染,即是病人本来存在的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通过血液运行,淋巴系统的淋巴液回流,或者临近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直接蔓延到皮肤组织,有的甚至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带到了周围皮肤所致,如肠结核病人的结核菌通过粪便而使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生感染。 皮肤结核的类型 皮肤结核的皮肤损害是多样性的,可以分为局限型和血源型两个类型。而总的说来皮肤的损害可以看到,可以通过皮肤科专业医生的观察诊断确定为何种类型的皮肤结核,我们最常见的可以有以下几种: 寻常狼疮:是皮肤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结核杆菌由外界侵入皮肤而感染。 疣状皮肤结核:是皮肤破损感染结核发生的增生性疣状皮肤病损害。 瘰疬性皮肤结核:是由淋巴结或骨关节结核侵入皮肤而继发的皮肤结核。 硬红斑:是一种常常发生在小腿屈侧的皮下结节性皮肤损害,位置深,摸触硬,女青年病人较多,常常兼有肺结核和其他结核病灶,一般认为是由血液播散而继发的皮肤结核。 其他:如腔道、口腔结核性溃疡、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等等。 由于皮肤结核的皮损表现是多样性的,有形成小结节的,有似疣状的,有的可形成溃疡,有的是硬的结节,且皮损的部位也各有不同的部位,所以,一开始可能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部分皮肤结核无痒感。所以我们在碰到有的皮肤损害结核病的病人时,至少要考虑是否是皮肤结核。但如果是局限型的皮肤结核,那么在皮肤损害局部查找结核菌应该是阳性,这样就完全可以肯定诊断了。如果是血源型的,那么查找到结核菌的机会就少些,但不等于找不到结核菌就认为不是皮肤结核,应该采取综合分析的办法来进行诊断。 皮肤结核的治疗 抗痨治疗不能少,应该选择有效的抗痨方案,兼治其他器官组织的结核感染,局部皮肤的损害要作出相应的处理,如5%异烟肼软膏和其他软膏,防止其他细菌的感染,以免发生合并感染,全身状况比较差的病人要给予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增加营养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这样有利于皮肤结核与其他器官结核的恢复。
皮肤结核是什么
皮肤结核并不多见,但此病虽发生在皮肤上,然而与结核菌的全身感染却密切相关,在皮肤上的损害与其他皮肤病的皮肤损害较难区分。皮肤结核的发病率并不高,过去也有人统计过,大概200位有肺结核或其他脏器结核的病人可以有一位出现皮肤结核。而在皮肤科的门诊病人中就更少,大概在500个皮肤科门诊病人中可以发现一个是皮肤结核,而且近年来,人们对结核病的知识增多,抗痨药的正确使用,使皮肤结核的发病率更趋下降。皮肤结核病,从名字上理解,是结核菌感染皮肤而引起的,且大部分是人型结核菌引起少部分由牛型结核菌引起,此病常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其中肺结核占多数。它发病的诱发因素是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状况差,结核菌通过血流和淋巴回流感染皮肤而发生。皮肤结核可以有两种传染的方式:一是外感染,二是内感染。所谓外感染是在皮肤损伤或其他外伤以后,结核菌直接感染伤口而发生皮肤结核病。所谓内感染,即是病人本来存在的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杆菌通过血液运行,淋巴系统的淋巴液回流,或者临近组织器官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直接蔓延到皮肤组织,有的甚至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带到了周围皮肤所致,如肠结核病人的结核菌通过粪便而使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生感染。皮肤结核的皮肤损害是多样性的,可以分为局限型和血源型两个类型。而总的说来皮肤的损害可以看到,可以通过皮肤科专业医生的观察诊断确定为何种类型的皮肤结核,我们最最常见的可以有以下几种:寻常狼疮:是皮肤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结核杆菌由外界侵入皮肤而感染。疣状皮肤结核:是皮肤破损感染结核发生的增生性疣状皮肤病损害。瘰疬性皮肤结核:是由淋巴结或骨关节结核侵入皮肤而继发的皮肤结核。硬红斑:是一种常常发生在小腿屈侧的皮下结节性皮肤损害,位置深,摸触硬,女青年病人较多,常常兼有肺结核和其他结核病灶,一般认为是由血液播散而继发的皮肤结核。其他:如腔道、口腔结核性溃疡、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等等。由于皮肤结核的皮损表现是多样性的,有形成小结节的,有似疣状的,有的可形成溃疡,有的是硬的结节,且皮损的部位也各有不同的部位,所以,一开始可能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部分皮肤结核无痒感。所以我们在碰到有的皮肤损害结核病的病人时,至少要考虑是否是皮肤结核?但是,如果是局限型的皮肤结核,那么在皮肤损害局部查找结核菌应该是阳性,这样就完全可以肯定诊断了。如果是血源型的,那么查找到结核菌的机会就少些,但不等于找不到结核菌就认为不是皮肤结核,应该采取综合分析的办法来进行诊断。皮肤结核的治疗:抗痨治疗不能少,应该选择有效的抗痨方案,兼治其他器官组织的结核感染,局部皮肤的损害要作出相应的处理,如5%异烟肼软膏和其他软膏,防止其他细菌的感染,以免发生合并感染,全身状况比较差的病人要给予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增加营养以增加病人的抵抗力,这样有利于皮肤结核与其他器官结核的恢复。最后,我们从皮肤病的角度来说一下,皮肤病中由于人体的过敏因素(包括对病原体的过敏)而引起的皮肤病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过敏性疾病与皮肤疾病及皮肤结核在治疗原则上是截然不同的,而且皮肤结核的发病率很低,但有的皮肤结核病人也可以有奇痒,也可以有局部的胀痛等等不适,所以,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判断,详细地询问病史,不要漏过可疑的依据,当然最好通过病原体(皮肤损害中查找结核菌)的检测或者局部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来获得正确的诊断。
脂膜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结节红斑 4 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5 症状 1 拼音 zhī mó yán 2 概述 脂膜炎是皮下脂肪组织反复发作的结节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坏死,又名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比较少见。可分为间隔脂膜炎和小叶脂膜炎两类,前者包括结节红斑及其变型、亚急性移行性脂膜炎,主要病变是脂肪小叶间隔及小静脉的炎症;后者则包括反复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硬红斑、胰腺疾病性脂膜炎及系统性血管炎时的脂膜炎,病变累及脂肪小叶中央小动脉,炎症可波及全小叶。 本病可能是机体对某些外因,如外伤、寒冷、毒性物质或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多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和服用某些药物之后,可能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产生对变性脂肪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部分患者伴发血管炎,可能是变应性血管炎的一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脂肪组织水肿、细胞浸润、坏死、血管周围炎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3 结节红斑 多发于儿童及青中年女性。表现为小腿伸侧对称性皮下结节,直径0.5~7.0cm,局部有红肿热痛,治愈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但无脂肪萎缩。可有低热、乏力、关节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单一皮下结节可于数日消退,但新的皮损可不断出现,迁延数周或数月。伴发全身疾病者,常呈慢性或复发过程。在我国约1/3病例伴发于结核菌或链球菌感染。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霉菌感染、全身性结节病亦可伴发结节红斑。对有明确病因的病例,治疗应针对原发病;病因不明时,可予对症治疗,包括抬高患肢,使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本病不累及内脏,预后良好。 4 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多在40~60岁发病,女多于男,为3:1。皮下结节主要在下肢、臀部或躯干,大小不等,局部有红肿热痛,有时形成溃疡,愈合后多残留瘢痕和皮下脂肪萎缩。部分病例炎症累及腹腔或腹膜后脂肪组织,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肠穿孔。骨髓受累时可有骨痛、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个别患者病变波及心包。患者多有发热、消瘦、关节痛等全身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症状缓解,但常可复发。仅累及皮肤者,预后良好。偶有内脏受损者,则可致死。 5 症状
脂膜炎是什么病(脂膜炎和皮肌炎有区别吗)
脂膜炎和皮肌炎是有区别的,脂膜炎属于原发性,脂膜炎会出现皮下脂肪坏死,萎缩,皮肌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会出现各种皮疹,也会发生恶性肿瘤,出现肺间质性并发症表现,这两种疾病只要能根据患者的病变反应,就能了解清楚,但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原发于脂膜的炎症称为脂膜炎,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而皮肌炎是属于特发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在区分脂膜炎和皮肌炎时,如果能根据症状进行详细的判断,了解疾病非常容易,只是在判断疾病时,患者的脂膜炎会对脂膜部位造成影响,更会有很多的其它表现,而皮肌炎患者会有肌无力或者是低钾离子等多种现象产生,因为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判断,了解清楚疾病,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式,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改善疾病,这是帮助患者有效改善脂膜炎和皮肌炎的重要方法。
脂膜炎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热敷或者按摩等物理理疗方法来缓解症状的,因为按摩与热敷都能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尽管理疗可以起到辅助缓解,但是任何治疗方式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的手法加重病情。如果是由于某些基础疾病,例如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脂膜炎,需要在医嘱下正确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且注意定期随诊,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合理适当的按摩手法与热敷方式下,对脂膜炎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缓解作用,因为按摩与热敷能够对患处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但需要明确的是,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也是导致脂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采取了不当的按摩手法或是热敷,不仅不会缓解脂膜炎,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脂膜炎病因是比较复杂的,建议患者先检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脂膜炎,再考虑选择合适自己病情的治疗方式。例如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脂膜炎,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效果可能并不好,达不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患者需要正确治疗免疫病,一般需要通过激素类药物控制急性症状, 因为免疫系统疾病比较容易复发,所以即使在治愈后也要预防复发。
#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