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收集:郁吧烧 编辑:紫罗兰君
本知识点包括: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免费教案有... 2、《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3、谁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 4、在教学设计上如何体现课标精神 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相关知识
上面没发完,这个接着的 3.在一条路的一侧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41棵树.从第1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是多少米?五、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的规律,而且还学习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复杂问题先想简单的.植树中的学问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继续研究.“植树问题”说课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为此,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2. 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① 按老师要求画.② 学生任意画.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②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 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 独立操作,探究规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设计了三道题:锯木头、算第一个同学和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以及对算距离问题的进一步巩固.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拓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北师版教案
知识要点归纳: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课件出示四张扑克牌,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扑克牌吗?
2.反馈后,要求学生用这四张牌算出24点.
3.反馈后问:刚才算时的11、12、1是哪里来的?
4.反馈后板书:A=1J=11Q=12K=13
5.大家都知道,像刚才牌上的字母A、J、Q、K都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想一想,这些字母如果用在别的地方,可不可以表示其他的数?那如果一个数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有些数字我们不知道它具体是多少,但需要表示出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
(二)教学例一
1.朱老师想知道通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同学们对老师有多少了解.猜猜老师今年有多大?
2.反馈后不予评价正确与否.
3.要想知道朱老师的年龄,先请个同学说说你今年几岁啦?
4.反馈后说:如果我比他大20岁,那我今年多大?你怎么知道的.反馈后继续问,并板书.
当他1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12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当他A岁的时候,朱老师多大?
在这,A表示什么?A+20表示的是谁的年龄?还体现出朱老师和他年龄间什么关系?
看来这字母表示数真好,一举两得.使问题即简单又明确.
在这里,A可以是几呀?(任何一个自然数).
如果,用b表示朱老师的年龄,那么,该同学的年龄又该怎样表示?当朱老师60岁时,该同学几岁?
(三)教学例二
说到年龄,我记得在你们大时学过的一首青蛙绕口令,你还记得吗?(全班齐说)
也许你在下面可以说的很好,今天,谁敢当着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学生表演)
你能说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窍门没有?给大家说说.
(具有倍数关系,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多,眼睛数是嘴数的2倍,腿数是眼睛数的2倍(腿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继续问: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 四条腿,那两只、三只、四只、五只、十只、100只、1000只、2497只、一堆呢?
下面请你任意确定青蛙的只数,以最快的速度将数量关系表填充完整.
青蛙(只)
嘴(张)
眼睛(只)
腿(条)
谁能想个办法,把所有同学说的青蛙只数全包括进去?(学生反馈,用字母,教师板书)
他说用字母()表示,还可以用别的吗?
这里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表示青蛙的只数,由于青蛙的只数可以是1、2、3、4、5……不能确定,所以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用字母代表青蛙的只数,那它都能代表几呀?
现在你们已经同意用字母来代表青蛙的只数了,那青蛙的嘴数、眼睛数、腿数呢?请你填在数量关系表(2)里.
青蛙
(只)
嘴
(张)
眼睛
(只)
腿
(条)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如)
青蛙嘴眼睛腿
xx2×x4×x
师: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x代表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那咱们来对比一下表(1)和表(2),你看到了什么?
(相同点:意思相同
不同点:①表(1)用数字表示,表(2)用字母表示
②表(2)更简明)
看咱们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吧!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说出青蛙的绕口令?
(x只青蛙,x张嘴,2乘以x只眼睛,4乘以x条腿)
看咱们大家经过讨论之后,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
(四)练习应用.
1.书上第1、2题.(集体完成)
2.书上第3、4题.(先独立完成,再校对)
3.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36-a ”什么?
(2)四年级种树120棵,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多种X棵,“120+X”表示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4)甲乙两地相距8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X小时.“86÷X”表示什么?
4. 以我们班有a个男生,b个女生,且a>b.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有字母的算式多,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2: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知识要点归纳:
请关注孩子的每一个举动 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我们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但往往有的环节孩子的举动会被我们忽略,不是说孩子离开了老师的视线,也不是老师看到了视而不见.只是孩子多,有时难免会.·孩子的每一个一年级都非常重要
孩子的每一个一年级都非常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每一个一年级,都是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奋斗目标. 我从儿子的身上得出了这样一个认识:孩子.·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实际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回解答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周围分析方法,.·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实际问题
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P85-86字母表示数以及试一试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经历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兴趣及热情.
3:急求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案在人教版语文书中,任选一篇,体现出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思想,
知识要点归纳:
《黄山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二、 自主学习:
1、 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 劲(jìng)枝 迸(bèng)
2、 写规范字:
雷tíng( ) 夹xí( ) luǒ( )露 不屈不náo( )
3 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合作学习:
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 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 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 回顾与反思:
1、 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4:寻冀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案全集我急需冀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案全集,什么方式都可以!
知识要点归纳:
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集
1、古诗二首
教学要求:
1、感知诗歌的韵律;感悟其中的哲理.
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免费教案有...
提示:学情分析: 借助符号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是代数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学生由算术思维飞跃到代数思维一个新开端。本节课“字母表示数”,首次为学生开启了代数知识这一新的学习领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石,其作用与地位不言而喻。...
2:《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提示:定向·诱导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优美词语(出示词卡)。 兴味盎然 经久不忘 异口同声 千奇百怪 人云亦云 不折不扣 2、指名认读。 3、指定小组“开火车”朗读。 4、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篇课文。(板书:10、树叶都...
3:谁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
提示:去http://xbyj.e21.edu.cn/e21web/content.php?id=4589看看,那里有一点
4:在教学设计上如何体现课标精神
提示:在新的一轮教材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具有很大的弹性。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从中折射出给于教师很大的权力。如何运用好这分权力? 其实教材就好比是人体的架。怎么让教材变得有血有肉,让它丰满起来,充满灵性,付于...
5: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提示:你上易百特教师网看一下,都是免费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