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译文 | 注释 | 赏析
月夜 [唐代]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唐诗三百首,月亮,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怜:想。未解:尚不懂得。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创作背景
夜月古诗的意思 夜月古诗内容及翻译
1、古诗《夜月》意思: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夜月》
【作者】刘方平【朝代】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原文注释与赏析
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①。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②。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③。 注释 ①州:今陕西富县。当时诗人的妻子在此州。②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清辉:清冷的月光。③虚幌:薄幔。双照:同照二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五月,杜甫携家避难州,八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虏至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境况。无限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妻子正在州对月思夫。幼小的孩子们尚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事。夜深露重,鬟湿而臂寒,妻子却依然在久久伫立,痴痴地相望:何时才能团聚呢?全诗写乱离岁月,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月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月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注释 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凤凰楼,在凤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注释 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 “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凤凰楼,在凤凰山上。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因有风集此,·赦名。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见《景定建康志》)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赏析 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萧瑟的秋风中,还可以听到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金陵自三国东吴以来,连续是好几个朝代的首都,在帝王将相的经营下,它的繁华程度和消费水平达到了顶点。东晋在这里定都以后,建造清暑殿,重楼复道,是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南朝宋修驰道,一直通到玄武湖,长达十余里。凤凰山上有凤凰楼,覆舟山下有乐游苑,从山南到山北,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宫观台榭。南朝齐诗人谢眺作诗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可见它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作为政治中心的金陵,文学艺术也发展繁荣起来。这首先是因为皇帝的提倡,而且好几位皇帝就是文学家或艺术家,在他们周围聚集了大批文士;其次也因为金陵地处江南,民歌流行,艺术土壤丰厚,滋养出华丽璀璨的艺术之花。 但这一切都成为过去。面对着傲岸的诗人李白,只剩下萧瑟的秋风和素净的月光。秋风里,隐隐传来《韦树后庭花》的乐声,这种靡靡之音,这种亡国之音,这昭示着金陵衰落原因的曲子,现在还在被人唱着! 月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2 月夜 / 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翻译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注释 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 新:初。 新透:第一次透过。 鉴赏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因此。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一个“新”字,饱含对乡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说清新,又有欣悦之意。 “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夜晚是看不出的。这绿意来自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们就可以明白:诗人之所以不描写作为春天表征的鲜明的外在景观。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气氛来烘托诗的意境,就是因为这诗得之于诗人的内心。 诗人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体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的。诗的前二句写景物,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中关合春意,颇具蕴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气暖”。结句的“虫声”,“绿窗纱”互为映发。于是春意俱足。但这声与色,仍从“意”(感觉)中来。诗人并非唯从“虫声”才知道春气已暖,“春气暖”是诗人对“今夜”的细微感觉,而“虫声”只是与其感觉冥合的一个物候。因此,诗的意蕴是深厚的。构思的新颖别致,决定于感受的独特。唐代田园诗成为一个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仿佛陶诗一二者并不多见。象本诗这样深得陶体真趣的。就更为寥寥。至于说本诗有无隐微之情的寄托,于字面无证,不好去穿凿。 月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3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翻译 偷桃窃药是两件美事,可惜难两全。玉阳碧城十二楼,曾经幽禁过彩蟾。 本来我应跟三位美女,一起欣赏月光团圈。那华阳观玉楼,仍然像透明的水精帘。 注释 宋华阳姊妹:作者在玉阳山学道时暗恋的宋华阳姊妹,均是女道士。 偷桃:道教传说,谣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东方朔曾三次偷食,被谪降人间。 窃药:《淮南子·览冥训》载,后羿在西王母处求得不死的灵药,嫦娥偷服后奔入月宫中。 十二城:亦作十二楼、十二层城,道教传为仙人居处,此借指道观。 彩蟾: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以指月,此指代宋华阳姊妹。 三英:三朵花,指三位女性,即宋华阳姊妹。 水精帘: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李商隐到玉阳山去“学仙”,约为四年,这时结识了女道士宋华阳姊妹,也可能因此产生了恋情。诗人早已向宋华阳姊妹发出过自己情爱的信息,但始终未收到宋氏姊妹返回消息,当然诗人仍存有幻想,实现自己的情感愿望,于是在“月夜”重寄自己的相思,因而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首两句是诗人心中发出的感喟,一种深情的阻隔,即使近在咫尺,也形同天涯,可望而不可即。先引用两个典故来喻意,一是用嫦娥偷灵药得仙人月,来喻宋氏姊妹已飞升成仙,一是用东方朔三次偷王母蟠桃事来喻诗人自己,作者说:但仙、凡两境界,“事难兼”啊,今夜我只能望着高楼,“彩蟾”被锁在深阁,城关重重,哪能相见呢?这两句中“兼”与“锁”两词写出了人间种种阻隔,心愿与现实总是相违,在情爱生活中同样如此,对诗人而言,人间无形阻难感受更深了。 后两句点出“月夜”,诗人此时此景的想像与感受应是如此的:在这明月皎洁,月光如银,安详宁静的夜晚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如果我们三人相聚于山水亭角之间,开怀言志,情感交触,共赏明月,然而这仅是一种梦幻和想象了,抬头一望,我只能出神地仰视一下你们高楼上悬挂的水精帘了。这时抒情主人公的心情只能是诗人在绝句《嫦娥》诗中写的两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此诗后两句在构思上有一个特色,即“应”与“未”对举,“正”与“反”相合,这更加浓了情深意厚,美事难成的寓意。句中“共”与“仍”也是相反相承的,“共”是美好的意愿,而“仍”却蕴藏了生活中多少阻碍与不测。看来李商隐是深于情感的,但是否能冲过对于功名之企求,恐怕也只是“玉楼仍是水精帘”了,做人的难度也就在这里。 月夜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4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翻译 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注释 飘飘:一作“飘摇”。 萧飒:稀疏,凄凉。 舻:船前头刺棹处。 挂席:扬帆。 碧山:青山。 星河:银河。 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菱歌:采菱之歌。 瞰:俯视。 离忧:即“罹忧”,遭忧之意。 创作背景 崔宗之乃李白好友。崔宗之先李白而逝,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惟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极深厚。这首《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是诗人在江南时怀念崔宗之的作品。 赏析 “飘摇江风起,萧飒海树秋。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轻舟。”江风飘飘,海树萧萧,时值清秋。诗人登上舟船,扬起帆席,在江面上轻轻移动,明月挂空,气爽天高,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曹植《公宴诗》云:“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夜”,不仅是宜人之夜,而且还是适合于游乐之夜。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联系谢诗,此诗的“挂席”又多么充满诗情画意。“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舟行,则月似随舟而行;舟随碧山转,月也似随碧山而转,有“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之意。游兴正浓,故觉明月处处时时解人意,时时处处自来亲人;月色空明,水面开阔,故觉水天相连,水接天流。山色之“碧”,天色之“青”,正显出月色之明。诗中并未明写诗人的兴致,而兴致自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水色澄空,星河倒影,恍恍惚惚,仿佛已离开人间,在杳杳渺渺的星河上行舟。晋王羲之《镜湖》诗云:“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南朝陈释惠标有《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李白《清溪行》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都把至清的水比喻为镜,用的是明喻;此诗暗示江清如镜,因为天上的星河都映于水中,而且进一层说舟是在星河间行,写得更神奇,更有情趣。因为有天上星河行的感觉,因此所见云林也就有如天界之物,格外幽渺。 “云林幽”以上的六句叙写“月夜江行”。“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两句过渡。上文写清夜曰“美”,写舟移曰“轻”,写月行曰“随”,写山曰“碧”,写天曰“青”,良辰美景,足见诗人心境的恬适。然而,回顾来途则归路浩浩,瞻望前路则见徂川悠悠,心中不觉升起一缕淡淡的哀绪。“浩浩”、“悠悠”,仍然是眼前之景,但景中已不露声色地注入作者的情感。接着,引出“徒悲”,听歌愁,引出怀宗之,增离忧,情绪直转而下,用笔自然,不露凿痕。“蕙草歇”,回应“海树秋”;“蕙草”,一种香草,《楚辞》常用来比喻贤人。“徒悲蕙草歇”,有所思美人不可见之意。秋日怀人,情调凄楚。此时,又有菱歌泛夜,莲娃无忧无虑地唱着欢快的歌,无形中反而增添了诗人的哀愁。“岸曲迷后浦,沙明瞰前洲。”又是两句景语。河岸曲折,后浦迷不可觅;沙头明亮,前洲清楚可见。“后浦”、“前洲”暗应“归路”、“徂川”。归路凄迷,不知何时才能再同友人聚首;徂川汩汩,逝者如斯,不知来日还有几多。往日携手同游的一幕幕似又映现在眼前。《忆崔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有“忆与崔宗之,白水弄奇月”的描写,可见他们曾月下出游,眼前明月依旧,而两情异地,不能相聚,不禁叫人伤怀。“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本来,望远是望冀见到君面,但君既“远”,望又不能及之。既不能及之,望而反增忧愁。结二句,落在题面“寄崔”。 月朗气清,江风猎猎,如此良夜,诗人登舻江行,怡然自得。面对江风明月,不觉触发怀念好友崔宗之之情。宗之和自己一样,有着白眼看鸡虫的傲岸个性,和自己一样能“吟诗作赋北窗里”,和自己一样“会须一饮三百杯”,月夜江行,无此良朋,不禁增忧。前半写景,景色清雅,优美如画,最初出游本无所谓忧。“归路”、“徂川”两句,触景生情,情绪陡转,或正面写蕙草歇,或反面听菱歌怨,愈写愈悲,愈写愈愁,结二句直吐对宗之的一片深情。用笔有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戛然而止。
月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月夜原文:【作者】杜甫;【朝代】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翻译: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注释1、郎(fo)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邮州的羌(qiang)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部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2、闺中:内室。看,读平声。3、怜: 想。未解: 尚不懂得。4、云: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5、香雾云(huan)湿,清辉玉臂寒: 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 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惫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鲁沾湿玉臂生寒。6、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 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
杜甫《月夜》赏析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自鄜州,奔赴灵武(唐肃宗的临时行宫,今宁夏灵武),途中被安禄山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时所作。题为《月夜》,是怀念亲人的诗。
首联,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这正是诗人自己见月忆妻的移入。不说自己想,而说对方在想;不说自己见月思亲,却说对方见月忆人。这种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不但表现了诗人臻入化境的艺术技巧,而且渲染了诗人怀念亲人的真挚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而深厚的爱。次联流水对句转到小儿女作陪衬,以加强上联的情思。
“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后一层意思更深厚些,因为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的心事,当然就更不懂得去想念父亲了。这不仅写出诗人对儿女的想念,同时通过对天真的儿女的想象,也加强了诗人怀念的深度。这两句将“只独看”
突现出来,而长安二字点出自己的所在地;鄜州二字点出所怀念的对象所在地。“遥怜”、“未解”陪衬出“独”字来。
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的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夜深不寐,鬓湿臂寒。是“独看”的正面文字。
末联写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妻子的愿望。说“何时”,实际是茫茫然不可知,但却又想得那么细致和急切,连重逢时望月流泪都写进去。说重逢时流泪,正映衬现在望月时流泪,说重逢时的泪可以被月照干,正反衬望月思人的泪是照不干的呵!“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语意玲珑,章法紧密,感情深挚,表现出回环不已、一往情深的夫妇之情。
全诗两句写对方,两句兼言彼此,而中心写妻子,层层转折,层层深入,词意婉切,情悲笔丽。
整理:zhl201702
月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月夜》杜甫原文及翻译如下:1、月夜杜甫[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翻译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3、赏析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在一二两联中,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颈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
月夜的作者是哪位?
您好。《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我个人认为: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几首都是借物咏怀的诗,借月亮说感情。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月夜的作者是谁?
记雪月之观·(明)沈周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3]。风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5],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6]。寒浃肌肤[7],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12],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13],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4],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5],然老气衰飒[16],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17]。仍归窗间,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19],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霁:这里谓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结。
[5]虚澄:空虚清彻。
[6]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7]浃(jiā):透。
[8]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
[9]茫然:迷蒙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张大了口。
[12]太素:素净。
[13]敷:铺陈。
[14]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15]汗漫:没有边际的。
[16]衰飒: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独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及长,郡守欲以贤良荐,周筮《易》,得循之九五,遂决意隐循。巡抚王恕、彭礼先后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沈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书学黄庭坚;画擅山水,兼工花鸟,与文征明、唐寅、仇因合称“明四家”。其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学《左氏传》,并为世所重。诗文著作有《石田诗选》、《沈石田先生诗文集》。
本文选自《沈石田先生诗文集》卷九。文章作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时作者六十二岁。吴地连下两天大雪,天气特冷,雪几天都没有融化,这在江南是少见的。文章以画家特有的眼光,诗人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月光照跃下的雪景,如“若涂银,发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好个“骨肉相莹”,把人都净化了。这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月夜杜甫原文及翻译
月夜杜甫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月夜》作者:杜甫今夜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雾云鬟湿,清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翻译:今晚圆圆的秋⽉多么皎洁美好,你在~州闺中却只能⼀⼈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幼⼥们,还不理解你望⽉怀⼈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光如⽔你如⽟的臂膀可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华?让⽉华照⼲我俩满是泪痕的脸!赏析:这⾸诗作于⾄德元年(756)。是年⼋⽉,杜甫携家逃难~州,⾃⼰投奔灵武的肃宗⾏在,被叛军掳⾄长安。诗是秋天⽉夜的怀妻之作。望⽉怀思,⾃古皆然。但诗⼈不写⾃⼰望⽉怀妻,却设想妻⼦望⽉怀念⾃⼰,⼜以⼉⼥(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盼望聚⾸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肺腑。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文库-杜甫的月夜原文以及翻译赏析
月夜的古诗
月夜的古诗如下:1、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孟浩然《秋登兰山张五》。2、明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鸣,时叫春涧中。——王维《鸟叫涧》。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人有悲欢离合,脂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几时有》。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9、可怜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10、深林人不知,明明来相照。——王维《竹里馆》。11、月雁飞高,纡夜遁逃。——卢纶《塞下曲》。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朗行》。13、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14、举杯邀明明,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15、举头看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6、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17、满月飞明镜,回心折大刀。转蓬行地遥,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18、秦时明明汉时关,理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19、月下飞天镜,云性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20、月山惊出鸟,时叫春涧中。——王维《鸟叫涧》。
月夜的古诗
月夜的古诗有:1、夜夜曲欧阳修〔宋代〕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译文:薄薄的云彩,飘浮在星空,把月亮遮住,又吐了出来;月光流动着,在我洁净的阶前,投下了一片阴影。我与你分隔千里,明月照着我,也照着你,明月啊,你又怎知道,我每夜思恋的心情?2、明月夜留别李冶〔唐代〕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译文: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3、夜筝白居易〔唐代〕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译文:月光下紫色衣袖随着手指在琴弦上拂动,得心应手的琴技和沉浸入曲的神情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忽然,弦声凝绝、柔指轻顿,那片刻的宁静又诉说出千万重的深情。4、十二月十五夜袁枚〔清代〕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译文: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声,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5、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李白〔唐代〕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