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有什么区别

1、分布:
视锥细胞: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
视杆细胞: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不变存在汇聚现象。
2、光感:
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
视椎细胞:的空间分辨率高,视杆则对微弱光线更敏感。
3、感光色素:
视杆细胞: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在壳处分解,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
视锥细胞:感光色素是视紫蓝质。而视紫蓝质则在明处合成。
4、功能:
视锥细胞:感强光(明视)和色觉。约700万个,主要集中在黄斑区。在中心凹处只有锥C,且此区神经元的传递又呈单线连接,故视力非常敏锐。离开中心凹处视锥C密度显著降低。所以当黄斑区病变时,视力明显下降。
视杆细胞:感弱光(暗视)和无色觉,约12500万个。中心凹处没有视杆C,距中心凹0.13mm处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在5mm处视杆C最多达极限,再向周边又逐渐减少。所以当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时,视杆C受损则发生夜盲。
为什么有人分不清颜色?
人类能分辨多少种颜色?
据说色觉正常的人能够辨别6000种颜色,因为每个视锥细胞至少能够分辨100种颜色,而且所有颜色都是通过三原色构成,颜色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等,只要有稍微一点不同,就会生成一个新的颜色,所以人类能分辨这么多颜色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科学家曾发现蓝色是近代才被人类所看见的,2006年英国史密斯大学发现的辛巴部落就是如此,其中的原始居民曾接受过科学家的测试,一个图中显示了十一个绿色方块和一个蓝色方块排列成圆,但是原始居民在看到这个圆时,却并不能分辨出蓝色的方块是哪个。
还曾有科学家发现一种“四色视者”,据说他们能够看到更多的颜色,对于颜色有着很高的辨认能力,在我们看来单一的颜色,他们却能看出更多,都是因为他们有着额外的视锥细胞,也就是一共有着四种视锥细胞,所以这样的人群十分稀少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