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合校

时间:2024-07-12 01:11:02编辑:奇闻君

太平经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平经 编  著: 卷  数:五十七卷 正统道藏:太平部 受、傅、训、入字号 涵芬楼本第746-755册 新文丰本第40册 三家本第24册 道藏提要:编号1091 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平部诸经 第7册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为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史载汉代曾流传三种《太平经》: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东汉顺帝时宫崇献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张陵《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均已佚。据《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干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乃东汉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凡一百七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五十七卷,收入太平部。另有唐闾丘方远节录之《太平经钞》十卷(其甲部乃伪书),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S4226)。此外《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等二十余种道书古籍中,亦摘引《太平经》文。近人王明据有关资料辑校补遗,撰成《太平经合校》一书,大体可见原书旧貌。 此经乃神人(又称天师)与六方真人问答,演说原始道教教义方术。其卷帙浩繁,内容庞杂、文辞古拙。大抵以奉天法道,顺应阴阳五行为宗旨,广述治世之道伦理之则,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其说虽受汉代谶纬之学影响,宣扬灾异祥瑞、善恶报应观念,但亦自成体系,以顺天地之道,治政修身,达于天下太平为主旨。有代表下层民众反对统治者恃强凌弱,主张自食其力,周穷救急的思想。故为张角等早期民间道团领袖所用。后世道教各派教义,亦受此书影响。如南北朝隋唐上清派道士周智响、闾丘方远等人均传习此书。 相关条目 干吉 张角


太平经作者是谁?

于吉(有的史书作“干吉”)是东汉末期的道士,琅琊(今山东胶南)人,被普遍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根据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时,于吉的门徒宫崇到皇宫进献“神书”(道教典籍)《太平青领书》,这部书可能是于吉的著作(《后汉书·襄楷传》)。后来,于吉寓居在中国东部的某个地方,经常往来于吴、会稽两地,建造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给人治病(《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于吉被孙策以“幻惑人心”的罪名斩首(《三国志·孙策传》)。道士。在吴郡、会稽一带为百姓治病,受到敬仰。被当时统治吴郡的孙策以迷惑人心为由斩首【于吉】 东汉末方士。一作干吉、干室。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人。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扩展资料:《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相传由神人授予方士于吉的东汉道教太平道典籍,成书于东汉中晚期,170卷。《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重新构筑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阴阳五行学说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图景,提出了一套“无为而无不为”统治术;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养性术;提出了财产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恶报应观念,指出只有人们信修正道,方可断除灾异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义和平等理想的朴素民本思想。在东汉至唐代,《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宋代以后逐渐为人淡忘。参考资料:太平经-百度百科

王明的介绍

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离世),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县)码头村人,原名陈绍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1974年3月27日王明在莫斯科离世。

王明明的主要作品

主持作品  吉林电视台《快乐时光》《农村俱乐部》《今宵大舞台》汽博会闭幕式晚会、“爱在金秋”大型慈善晚会“悠悠爱心,情系千里”大地震爱心募捐义演义卖活动(2008年) “2012感知中国·韩国行——吉林文化周”大型活动开幕式 音乐作品  曲艺版《打工小唱》(2009年) 《青春中国》(2009年) 京腔京韵小调《回家过年》(2011年) 影子舞表演歌曲《回家的感觉真好》(2012年) 《永远的延边》(2012年) 曲艺作品  相声《没意思外传》 相声《母亲的生日》 相声小段《笑迎九七回归》 小品《金婚》(合作者:林永健) 影视作品电视剧《红色警示录》《反腐警示录》 电视电影《山沟里来的女人》 电视剧《李根本的幸福生活》

《太平经》的生态伦理思想(2)

《太平经》的生态伦理思想   其次,人类要尊重自然。《太平经》认为,人和其他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正是自然造就了人类,故人类应尊重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天地自然,在《太平经》中表现为“天父地母”的思想。天地是人类和万物的父母,正像子女尊重父母长辈一样,人类理所当然的应当尊重人类和万物的父母—天地自然。尊重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物遵循则生,违背则死,强调了天父地母的神圣性:“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   天地生物,人负责管理万物,不但如此,就象子女对待父母一样,人也应该敬父爱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不孝之子。对不孝之子天地会以凶年的方式给予警告:“天地乃是四时五行之父母也,四时五行不尽力供养天地所欲生,为不孝之子,其岁少善物,为凶年。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养天地所为,名为不孝之子也。”   不孝之子常做出伤害天地父母之事,对这种不孝之子的恶行,天地也会予以处罚,《太平经》说:“人乃甚无状,共穿凿大地,大兴起土功,不用道理,其深者下著黄泉,浅者数丈。母内独愁患,诸子大不谨孝,常苦忿忿捆恺,而无从得通其言。……故天地最以不孝不顺为怨,不复赦之也。”   这里描述的是汉代流行的善恶报应思想,当时的人们并非是从生态伦理的意义上去认识天父地母的,但其思想的内涵仍然是强调人对自然法则的遵循和敬畏,这和现代生态学尊重自然的原则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的。   二、尊重生命   在道家的视野中,对生命的尊重是其最终的追求。表现在《太平经》中,一是好生,二是贵生。好生体现在道的特性—道生万物中,道本身就是生生不息的母体,生是道的重要体现,道不仅是人类之母体,也是万物之母体。《太平经》重人之生,亦重生物之生;因乐生,故恶死、畏死;因好生恶死,故把生看做最珍重之物。《太平经》的这些对生命尊重的思想和方式正好和现代生态学“敬畏生命”的思想有很好的一致性。   好生。《太平经》继承了先秦道家“道生万物”的思想,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体。道本身就含有生生不息之义。在《太平经》中,“道”不仅是最高的本体,是“万物之由”,[3]f而且道生万物,并不居生之功,把道的好生之德的特性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表达。为了突出强调生是道的特性,《太平经》中把生喻为天地之德,把道德与天地相配,旨在说明道兴则万物生。“子以何天道得伤,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万物多不能生,即知天道伤矣;其有不生者,即知天克有绝者矣。一物不生一统绝,多则多绝,少则少绝,随物多少,以知天统伤。夫道兴者主生,万物悉生,德兴者主养,万物人民悉养。”   《太平经》在说明“道”生万物的过程时常借助于“一”和“元气”等概念。“一者,数之始也;一者生之道也。“物始于元气”“故天者名生称父,地者名养称母。不论是“一”还是“天”、“气”等概念,都是对道生万物的具体发挥,都包含了“道”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和好生之功能。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在《太平经》中更直接地表现为人类对生命的代代相传,如果没有了道生万物、万物也以生相传的功能,万物包括人类的种族繁衍就会终止,则生的功能就会丧失:“今天乃贵重传相生,故四时受天道教,传相生成,无有穷已也,以兴长凡物类。   “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   正是基于道的生生不息的永恒相生相传性和万物相传相生的需要,《太平经》认为男女必须结合以繁衍人类,以相生相传。如果男、女任何一方减少都会导致男女失衡,故反对残害妇女,反对男女独身。“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今使好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夫贞男不施,贞女乃不化也。阴阳不交,乃出绝灭无世类也。二人共断天地之统,贪小虚伪之名,反无后世失其实核,此天下之大害也。可见《太平经》不仅重视个体之生,更重视群体之生。不仅如此,《太平经》对生命的重视还表现在好生恶死、乐生恶杀方面,表明了对生命的热爱。“故理之第一善者,莫若乐生。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   由上可以看出,道是万物之母体,道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修道好道即是好生;生是善的是美的,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故人皆乐生好生,人们追求的最善即是乐生;死是人们不愿面对的,是人所畏惧的,故人皆恶死。   贵生。道家哲学本身就是一种以生为核心观念的哲学。《太平经》中“生”更是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生比各种物质财富都珍贵,比帝王将相之位更值得珍惜。人们把“贵生”作为修仙学道的终极目标:“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有一生,不得再生也。这种生命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的贵生态度,把现实中人们对生命的珍惜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凸显了天地之间人为贵,且最贵是生命的道家重现实今生的核心观念。这种观念在《太平经》中被反复强调:“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重生者独得道人,死而复生,尸解者耳。……凡人一死不复得生也。”“绝洞弥远六极天地之间,何者最善?三万六千天地之间,寿为最善。   《太平经》重生的思想还表现在“好生恶杀”上,对生命的珍惜就是反对杀害、残害生命。“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可以看出,道家的好生不仅对人,而且是对“蠕动之属”,由对人的生命的珍重扩展到对所有动物,甚至还包括“植物”在内的一切大地上的万物生命的爱护。“去天以真要道生物,乃下及六畜禽兽。夫四时五行,乃天地之真要道也,天地之神宝也,天地之藏气也。六畜禽兽皆怀之以为性,草木得之然后长。”

张角 太平要术 讲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传说中的巨鹿郡起义首领张角入山采药,遇“南华老仙”,授之《太平要术》,遂开始“散施符水”念咒治病,还能“呼风唤雨”,自称“太平 道人”,“大贤良师”,创太平道,又名“黄老道”,信徒发展为数十万人。利用东汉谶纬迷信盛行的社会风气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之言,与此同时还有益州五斗米道张修也率众起义。


张角那本"太平要术"是怎么回事?

在三国志曹操传中是宝物之一。拿法:赤壁之战击败周瑜得到。能力:每回合恢复MP。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传说中的巨鹿郡起义首领张角入山采药,遇“南华老仙”,授之《太平要术》,遂开始“散施符水”念咒治病,还能“呼风唤雨”,自称“太平道人”,“大贤良师”,创太平道,又名“黄老道”,信徒发展为三十六方,数十万人。利用东汉谶纬迷信盛行的社会风气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之言,与此同时还有益州五斗米道张修也率众起义。麻烦采纳,谢谢!


林泉高致原文及译文

原文: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翻译:君子之所以钟情于山水,原因何在?田园乡村可以涵养心性,是他们久居之地;林泉山石可以傲然长啸,让他们怡然自乐;令他们满足的,往往是打渔砍柴的隐居生活;使他们亲近的,总是猿啼鹤鸣。尘世的牵挂束缚,人总会厌倦;烟霞胜景、神仙圣迹,则是人常盼望却始终不得之物。只因这太平盛世里,人们忠君、奉亲之心都很高涨,如果只是要洁身自好,恐怕事关忠孝节义、出世入世,殊难两全。难道说仁者想要远离世事,出尘拔俗,就只能重蹈许由、巢父、“商山四皓”等古代隐者的步履吗?其实,《白驹》《紫芝》之类的诗歌,都是无可奈何的遁世者的吟唱。既然这样,那么归隐林泉的心愿,恬然如伴侣的烟霞,岂不是只能存在于梦中,而不能见之于耳目?倘若有妙手一双,将上述情景纷纷展现出来,使我们不出厅堂,便可纵览泉壑之美,使猿猴和飞鸟的啼鸣声依稀如在耳畔,使山光水色耀眼荡漾,这岂不令人畅快非常,实在是深得我心!这也是世人之所以重视山水画创作的本意所在。不以此为宗旨,而轻率的面对它,岂不是视作者情致为杂乱草莽,把山涧清风当作浑浊之流吗?

林泉高致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 林泉高致 君子之所以喜爱山水美景,他的用意在哪里呢?山丘园林,是人为修养并保持其本性所常处的地方;泉水山石,是人长啸寄傲时常喜欢的;捕鱼打柴,是隐士所感到适意的;猿鹤,是显身扬名所常接近的。 尘世中喧嚣如缰绳和枷锁一样束缚人,这是人的常情所厌恶的。云霞仙圣,这是人的常情所常希望见到却不能见到的。 如今恰逢太平盛世,皇上和父母的恩德都很深厚,如果只为了保证个人在做官和隐退问题上的高洁,认为是人的品节所系,难道仁德之人都要隐居远游,做出超脱人世的行为,一定要与当年作隐士的许由同样质朴,与夏黄公、绮里季同留芳名吗?《诗经》和《淮南子》中所咏叹的那些白驹紫芝一般的贤士,都是因为不得已才去隐居的啊。既然如此,那么隐居林泉与云霞为伴的心志,虽梦寐不忘,但是听不到,看不到,现在通过高妙的手法生动地画出来,使人不用出厅堂,就能够坐着看尽林泉山壑的美景,仿佛猿和鸟的啼叫声就在耳旁,山光水色荡漾夺目,这难道不使人心情畅快,并且确实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吗?这就是世人之所以看重画山的本意呀?如果不注重这一点,而随便地看这些画,岂不是使自己精神杂乱,并且污染自己高洁的品格吗?。 2. 文言文 林泉高致 君子之所以喜爱山水美景,他的用意在哪里呢?山丘园林,是人为修养并保持其本性所常处的地方;泉水山石,是人长啸寄傲时常喜欢的;捕鱼打柴,是隐士所感到适意的;猿鹤,是显身扬名所常接近的。 尘世中喧嚣如缰绳和枷锁一样束缚人,这是人的常情所厌恶的。云霞仙圣,这是人的常情所常希望见到却不能见到的。 如今恰逢太平盛世,皇上和父母的恩德都很深厚,如果只为了保证个人在做官和隐退问题上的高洁,认为是人的品节所系,难道仁德之人都要隐居远游,做出超脱人世的行为,一定要与当年作隐士的许由同样质朴,与夏黄公、绮里季同留芳名吗?《诗经》和《淮南子》中所咏叹的那些白驹紫芝一般的贤士,都是因为不得已才去隐居的啊。既然如此,那么隐居林泉与云霞为伴的心志,虽梦寐不忘,但是听不到,看不到,现在通过高妙的手法生动地画出来,使人不用出厅堂,就能够坐着看尽林泉山壑的美景,仿佛猿和鸟的啼叫声就在耳旁,山光水色荡漾夺目,这难道不使人心情畅快,并且确实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吗?这就是世人之所以看重画山的本意呀?如果不注重这一点,而随便地看这些画,岂不是使自己精神杂乱,并且污染自己高洁的品格吗?。 3. 《林泉高致》中山以水为血脉一段的翻译 【原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⑴也。 【注释】⑴布置: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构思布局。【译文】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 所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有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水把山当成自己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目,用打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 所以水有了山而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空旷落寞。这是山水画应有的布局构思。 4. 谁能翻一下《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是郭煕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 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今佚。 今存六节中“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煕之词,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记录整理而成。序言称,郭思小时,常跟随其父游泉石,郭熙“每落笔必曰:‘画山水有法,岂得草草。 ’思闻一说,旋即笔记,今收拾纂集,殆数十百条,不敢失坠,用贻同好。” 《山水训》一节集中叙述郭熙山水画创作经验和主张,认为人们生在太平盛世,想要“苟洁一身”,不一定去隐居归向大自然,借助好的山水画,完全可以不下堂奥而坐穷泉壑。 这是对前人提出的“卧游”、“畅神”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又讲述了山水画家如何观察大自然、如何汲取素材、如何继承传统和如何表现。 这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画意》一节主要是强调画家要注意艺术气质的锻炼和文学修养的提高,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可以帮助画家扩大思路,丰富想象。 《画诀》一节讲的是画面布局、形象塑造、笔墨技巧以及表现四季天气变化等不同景色的基本规律。《画格拾遗》是郭思记述其父的一些山水画的情况。 《画题》一节就古代绘画的作用发表议论,认为画家应当有所作为。 《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宽,有关山水画的方方面面,从起源、功能到具体创作时构思、构图、形象塑造、笔墨运用,以及观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说明。 不少地方发前人所未发。就山水画的创作经验而论,它强调了如下几点: (一)画家要深入观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征。 “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对于山水的四季朝暮、阴晴雨雪等环境下的变化,郭熙都经过认真的观察研究,总结出不少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如对山水“三远”的提出及山水在“三远”状态下的特征,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苍(淡青色或草色)、秋净、冬暗(深黑色)。” “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等等,不一而足。 (二)抓住富有诗意的情节,酝酿构思。“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清,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带着诗人的心怀去观察自然,去发现自然中富有诗意的情节,再给予诗化的表现,画面必然充满诗意的内涵。 (三)创作时精神高度集中,反复修改。郭思追述郭熙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乘兴得意而作,万事俱忘。” “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笔精墨妙,盥手涤砚,如见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不敢以轻心佻之者乎。 已营之,又撤之;已增之,又润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复之。每一图必重复,始终如戒严敌,然后毕此。 岂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至今仍值得提倡。 (四)师承要广取博采,不局限于一家。“专门之学,自古为病。” “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 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今齐鲁之士,唯事营丘(李成),关陕之士,唯摹范宽。 一己之学,尤为蹈袭。况齐鲁关陕,幅员数千里,州州县县,人人作之哉。 专门之学,自古为病,正所谓出于一律。而不肯听者,不可罪不听之人,殆由陈迹。 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故予以为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者此也。” (五)技法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笔墨要为人使,不可反为笔墨使。” “或曰:‘墨之何如?’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砚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东川与西山。 笔用尖者、圆者、粗者、细者、如针者、如刷者。运墨有时而用淡墨,有时而用浓墨,有时而用焦墨,有时而用宿墨,有时而用退墨,有时而用厨中埃墨,有时取粉黛杂墨水而用之。 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燥。用浓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浓与焦,则松棱石角不了然故尔。 了然之后,用青墨水重叠过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雾露中出也。’” 对于笔墨色如何具体运用,郭熙也作了论述:“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谓之斡淡;以锐笔横卧惹惹(轻轻之意)而取之,谓之皴擦;以水墨再三淋之,谓之渲;用水墨滚同而泽之(布施或铺开)谓之刷;以笔头直往而指之,谓之拃(手持笔顺势轻拖之意);以笔头特下而指之谓之擢(抽拔或耸起之意);以笔端而注之谓之点。 点施于人物,亦施于木叶。以笔引而去之谓之画,画施于楼屋,亦施于松针。 雪色用淡浓。


道家为何要辟谷?

食气者神明不死,不食者不死而神。古人希望借助辟谷,通过其调养身体,达到长寿的地步。辟谷这一名词是道家专业术语,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道家迷恋修仙,想要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 因此开发了很多方法,用来辅助修炼。辟谷这一行为就是调理身体,辅助修行。后来传入民间,成为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道家先贤庄子的著作《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大意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神仙居住在那里,皮肤雪白如同冰雪,柔弱、美好的像处子,不食人间烟火不依靠五谷杂粮存活,吸风饮露水, 乘坐云气,御使飞龙,而出现在四海的外面。这是最早的记载。 古代先贤认为,真正神明不死人,是不食用五谷的。五谷杂粮虽然维持人们的生命所需,但是依然带来了杂质,导致人的寿命缩短。 所以后人开发了这种方法。 辟谷作为一种众所周知的养生方法,他其实有两种方法,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其一的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一段时间的禁止饮食、清空内脏。在调整呼吸的方式来进行。龟息吐纳这种方式因人而异,或许有秘籍的存在。但是大部分人无法长久,至于效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不评价。其二服药辟谷就是在禁止饮用主食也就是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少量的中草药(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等)和其它食物(黑大豆、红枣、栗子等),来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宋朝官方修编的《太平圣惠方》 就有辟谷药方的存在,神仙辟谷驻颜秘妙方:由茯苓、栗子、芝麻、大枣组成,熬成膏服用,要求每日2次,每次50克。 辟谷不是没用作用,通过辟谷,人的身体机能得到调整,肠道内的废物得到排泄。 通过控制能量的摄入,调整身体的机能,对于我们现代这个物种丰富的时代来说,平日里大鱼大肉后,偶尔一两天辟谷也可以调养一下身体。 这里说的是服药辟谷。

王明的这一生简介

1、王明(1904年—1974年3月27日),原名陈绍禹,字露清,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2、1956年叛逃到苏联,于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离世。


王明的这一生简介 王明的这一生简介说明

1、王明(1904年—1974年3月27日),原名陈绍禹,字露清,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市)码头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至1934年间,在党内推行了一条以教条主义、媚苏亲苏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2、1956年叛逃到苏联,于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离世。


太平经的介绍

《太平经》是黄老道的主要经典。关于该书作者,今已不可考。据史料记载,原书本为170卷,但今本仅存57卷。《太平经》作为黄老道的著作,是以老子等黄老列庄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但是它成书于东汉中晚期,所以书中的思想也受到当时的汉代谶纬神学的影响。《太平经》是道家从老庄思想演化为宗教的重要文献,主要是把阴阳五行和老庄结合,同时又披上了神话的外衣。《太平经》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观点。在对万物的认识方面。继承先秦两汉道家元气论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元气”,事物都是由“元气”变化生成的,同时还提出“太阳、太阴、中和”的“三合相通”观点。在政治和社会道德方面,政治上主张平均财富。修持上主张反本。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社会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时,它还进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观点一,《太平经》内容驳杂.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对黄老道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又名《太平清领书》。据中国《后汉书·襄楷传》称: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东汉黄老道重要经典。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部,每部17卷,共170卷。今道藏本仅残存57卷,另有唐人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10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

上一篇:充气娃娃之恋图片

下一篇:2013tvb节目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