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是最“小”的一部,说它最“小”,乃是从它的篇幅、字数上说的。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译文】孔子闲居在家中,曾子在一旁陪侍着。孔子说:“先代的圣王有至高的品德和重要的思想,用它来使天下归顺,百姓能够和睦相亲,上上下下不会相互怨恨。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曾子离开座位,恭敬地回答道:“学生我不够聪颖,哪能知道这样深奥的道理呢?”孔子说:“我所讲的这种品德和思想,就是孝道。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教化也由此而产生。曾参,你坐下来,我来告诉你。人的肢体、毛发、肌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应该注意保全它们,不能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起始点。人要遵循天道,建立功业,使自己的名声流传于后世,并能够因此为自己的父母争得荣耀,这就是孝的最终目标。实行孝道,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是出仕以事奉君主,服务于社会,最终建立功业,以显亲扬名。《诗经·大雅·文王》上说:‘不要忘记你的祖先,要努力地发扬光大他们的美德。'”
[create_time]2022-09-23 12:19:33[/create_time]2022-10-08 12:19:3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内蒙古恒学教育[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1385343fbf2b211a3de92dbd88065380dd78eb6[avatar]专注于教育培训升学规划[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53[view_count]
孝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孝经第十四章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第十四章译文: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於做官治理国家。所以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於后世了。
[create_time]2022-10-16 22:49:34[/create_time]2022-10-15 11:02: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AA佳佳_[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fdb9ea5.DaVTolQh6qgbEciMgwTRdA.jpg?time=7370&tieba_portrait_time=7370[avatar]TA获得超过41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92[view_count]孝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孝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译文: 孔子说:“从前,圣贤明君侍奉父亲以孝道,所以能效法天的光明;侍奉母亲以孝道,所以能效法地的明察,无论年长与年幼,大家都顺从和睦,所以天下大治。天地之神,明察了孝道之行,因而显示神明,降福保祐他们。所以即使贵为天子,也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他的父亲;天子也有先于他出生的人,这就是他的兄长。人们在宗庙里祭祀以表达敬意,表明他没有忘记亲人。人们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小心谨慎地行事,是担心一旦有失误,就会有辱先代亲人。在宗庙里祭祀,表达对神的敬意,他祖先的神灵就会悄然而至。对父母兄长的尊敬顺从达到了极点,这种孝悌之心就能通达于神明,充溢于整个世界。这正像《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所说的那样:‘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四面八方没有不归服的。'”
[create_time]2022-10-16 22:52:48[/create_time]2022-10-15 11:02: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AA佳佳_[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fdb9ea5.DaVTolQh6qgbEciMgwTRdA.jpg?time=7370&tieba_portrait_time=7370[avatar]TA获得超过41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23[view_count]纪泰山铭的简介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为宣扬国力,挑选各种颜色的马各一千匹,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称“唐摩崖”。除“御撰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字大25厘米,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正,气势雄伟。
[create_time]2016-05-30 08:09:47[/create_time]2016-06-14 06:27:5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奶茶re7枠[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33b2007.NCFGq2Jv5ObiJzCLqhhE9Q.jpg?time=3674&tieba_portrait_time=3674[avatar]超过5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55[view_count]《纪泰山铭》记载了什么?
《纪泰山铭》刻石立于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纪泰山铭》的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纪泰山铭》在所引“铭文”之前,有一段序文,叙述与泰山有关的历史和神学思想,解释李隆基自己决定封禅的经过。铭文首先记载了唐玄宗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描写了封禅典礼的过程;赞颂和夸耀了“五圣”的功绩;一扫历代帝王专为自己“秘请”天神赐福的旧习,改变了帝王封禅仅为满足个人奢望的陈规,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并谆谆告诫来者:“道在观政,名非从欲”,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雄心壮志和务实施政的特点。泰山石刻“天下大观”
[create_time]2019-12-26 21:25:29[/create_time]2020-01-10 21:21:0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北京创典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99f8c3c.szpTDWNiCgBDfL7BxdQCrg.jpg?time=9652&tieba_portrait_time=9652[avatar]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68[view_count]《孝经·感应章第十六》之一
朋友们好!很高兴可以和大家一起学习《孝经》。今天开始,学习《感应章第十六》。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
邢昺《正义》上说:此章言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又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皆是应感之事也。前章论谏诤之事,言人主若从谏之善,必能修身慎行,致应感之福。故以名章,次于《谏诤》之后。这是解释本章为什么命名为《感应章》,因 为本章都是讲感应相关的事。 通常讲那个感应,我们会理解为宗教里的一些神奇事件,甚至很多人会认为是迷信。实际上,这个感应是通于一切的。“感应”这个词从现代意义上我们不太容易理解, 其实所谓的感应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感,就是感觉,应,就是回应、效应 。
孟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用爱心对待别人,别人就用爱心来对待我,我很恭敬别人,别人对我也很恭敬,这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我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用什么态度对待我。
举一个例子,大家会更容易体会,今天你主动给别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人家自然也会给你回应一个微笑;哪怕是路上遇到的一个陌生人,也会如此,大概多数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再有,你做事很努力、很尽责,老板就会比较器重你;你学习很认真,老师就会比较喜欢你,这也是一种感应。 感应就是讲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样来理解它就不是迷信了。实际上这个感应是心有所动就有感,心一动,外面的境界也会跟着转动,这叫应。所 以感和应是同时的, 以善心去感,得到的是福报;以恶心去感,得到的就是灾祸。所以古人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当一个人他起心动念是善的,想到的是别人,他所得到的便是福报;如果一个人起心动念为自己,自私自利,想的都是自己的名声利益,或者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伦理道德、不顾父母、不顾祖先,这样的人必定天地所不容,鬼神所憎恨,得到的必定是灾祸。所以祸福的门在哪里?“惟人自召”,是你自己感招来的。怎么招法?就是感应。感应之理,其实就是“从因到果”的道理,种什么样的种子,自然结什么样的果实。“因果”在传统文化里面,道家讲的很多,佛家也讲的很多,儒家讲的少一点,但是也非常承认这个因果之理。譬如《易经》,这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它就讲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个家庭如果是积不善的、造恶的、为富不仁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它是积恶之家就会有灾殃。所谓“余殃”,很有深意,就是说这个灾殃可能是自己受报,也可能在他的子孙那里受报。余就是剩余,就是除了自己受到殃报还有余殃,这余殃是谁来受?自己子孙来受。那么积善之家,行善的、积德的、能够舍己为人、能够救人生命的,或者教人向善的等等,做这些善事,他家里必定有好报,必有余庆,庆就是福报,这余庆就是除了自己身上所受的福分以外,还有余福可以绵延到子孙后代。《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实际上是自然之理,感应是自然的,不是人为创造的,从科学的讲法它是一个客观规律。
本 章是说孝悌之道,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应?我们分成三个层次来叙述 。
第一个层次:孝悌之道与天地神明的关系。 原文,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学习。“昔者”,是讲过去,“明王事父孝”,过去的圣明的君王,包括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类人物,他们能够对父亲尽到孝道,那么就能够事天,这个天包括日、月、星辰,也包括四时寒暑季节变化,这里讲的天和地其实都是泛指一切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能够对父亲尽孝,他能够事天明,明是智慧,也就是跟自然处理好关系。“事母孝,故事地察”,能够对母亲尽孝,这也就能够对大地非常的明察。唐玄宗的《注解》说到,“王者,父事天,母事地,言能致事宗庙,则事天地能明察也”。这是讲到,王者就是这里讲的过去的明王,圣贤的君王,“父事天,母事地”,是用《易经》来解释,
《 易经》里,乾是代表天,在人伦关系上也代表父,坤代表地,在人伦上代表母,所以父母跟天地其实都是一样的,因此它是相通的。 我们看,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之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母和好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地祥和,孩子就会健康成长;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离异,就是天崩地裂、天翻地覆,对孩子的伤害就会比较大。
那么, 为什么“事父孝”就可以“事天明”;“事母孝”,就可以“事地察”呢? 过去圣君、明王对自己的父亲非常孝顺,以至于能够了解天道、处理好与天的关系;对母亲很孝顺,就能够对地理非常了解。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思维,其实并不难理解这其中的因果道理。
一方面,我们真正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就会懂得天下的父母都是需要孝顺的,也懂得了天下儿女的心,对人的理解能力自然增加了。
另一方面,我们真正做到孝顺父母,能随时体会到父母的心态、需要、感受,做到“养则致其乐”,一定可以养成很敏感的洞察能力。现代人对大自然缺乏感知,一个真正的孝子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一定是无私的,对于父母的需要和内心的感受能够敏锐地觉察;孝是无止境的,一个真正的孝子需要理解父母的期待和担忧、知道父母内心的变化和感受,心一定是很柔和的、清静的,所以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程度一定是很强的。
还 有更深一层意思,我们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是有敬和爱的,我们经常讲“侍父如天”,当我们学会对父亲敬畏和感恩的时候,我们就懂得了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我们经常讲“大地母亲”“地球母亲” ,一定是在和母亲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的恩情就像大地一样无条件地包容,能够理解母亲的爱,才能够理解大地的爱,才能够对地球母亲生起感恩的心,孝顺自己的父母,让心胸也变得宽广了。所以任何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孝顺父母,“事天明”“事地察”也就是自然而然了。因为他的智慧通过孝行而激发出来,他对于宇宙和人生的这些道理、现象就能通达明了。他就能够事天地,在天地之间、在自然界里面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孝道的功用。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孝道的功用是什么?
2.本章中哪一句话最有感受?
[create_time]2022-06-21 02:17:23[/create_time]2022-07-03 05:38:2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抛下思念17[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01e7b31.B8-z7foXAMa6D2EFeonlZg.jpg?time=4580&tieba_portrait_time=4580[avatar]TA获得超过90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9[view_count]
《孝经》: 感应章第十六原文译文
【 #能力训练# 导语】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下面是 分享的《孝经》:感应章第十六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译文】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读解】
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天地神明。中国古代哲学,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人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说有感即有应。以证明孝悌之道无所不通的意思。故列于十六章。
孔子:“上古的圣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对于天地父母,是同样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为悌,宗族长幼,都顺于礼,故上下的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这样的一切顺序,人道已尽到好处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时自顺,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审,这样以来,神明自然就会彰显护佑。”
所以说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还有比他更高的,这就是说:还有父亲的缘故。天子是全民的领袖,谁能先于他呢?但是还有比他更先的,这就是说:还有兄长的缘故。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自以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后代。必能推其爱敬之心,以礼对待。并追及其祖先,设立宗庙祭祀,以致其爱敬之诚,这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之意,对于祖先,也算尽其爱敬之诚。但是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其作事之行为,而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遗留祖宗亲族之羞。至于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庙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兴的来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于是乎显著多多。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么能大过他呢?
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就可以与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体,互为感应,德教自然光显于四境之外,远近幽明,无所不通。照这样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了。
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有声章的这一段话说:“天下虽大,四海虽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广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思虑而不心悦诚服的,这样可以证明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的意思。”
[create_time]2023-02-12 18:43:43[/create_time]2023-02-26 09:01: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爱读书的吕老师[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9e972cb.1ZGltRuZVx7gtN66WGx6uA.jpg?time=7183&tieba_portrait_time=7183[avatar]TA获得超过224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view_count]
读《孝经》 感应章第16
子曰:昔者,明王是父孝, 故事天明;是母孝,故事地察; 长幼顺,故上下冶。天地明察 ,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矣。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也, 孝悌之至,通于声明,光于似海, 无所不同。《诗云》 自西至东,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 。
孔子说,从前明王贤主在侍奉父亲时,能够尽孝道 所以在侍奉天地时,就能够明白上天庇佑万物的恩泽。 天地也能明了它的虔敬之心,在侍奉母亲时能够尽孝道,所以在祭奉地神时就能够体察大地孕肓万物的恩泽。地神也能了解它的虔教之心。明君贤视能够把长劲之序以及君臣上下的 关系理顺,所以天下才太平安稳 。明君先视,如果能够明察天地间的道理,神明白会感应到他的诚意,从而降福来保佑他,所以即使他贵为天子 也必定有他尊敬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辈; 必定有先与他出生的人,那就是他的兄长 到宗庙里祭祀先祖表达敬意 ,这表示没有忘记先祖的恩情,修身养性,谨慎行事 这是恐怕因为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辱 到宗庙里祭祀先祖,表达敬意,先视的灵魂就会显现出来 佑护后人,明君贤主能够把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之道做的尽尚尽美。就可以通达于神明 光照于四海,没有不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诗经 大雅 文王有声》里这样记载着,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天下万名都被明军先祖至诚的孝德所感化 没有不顺服的。
[create_time]2022-07-28 17:26:05[/create_time]2022-08-11 06:44:3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刚阳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a3002d3.quHGwluozlicJTypiQAQgw.jpg?time=689&tieba_portrait_time=689[avatar]TA获得超过829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事父孝故事天明的解释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create_time]2016-03-14 15:52:24[/create_time]2016-03-29 15:51: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7[alue_good]QQ_19051859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e29e01c.LI506lGZTEuleuotYRaY0Q.jpg?time=6315&tieba_portrait_time=6315[avatar]TA获得超过28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60[view_count]
求《孝经》《大学》 《中庸》 《论语》 《老子》 《庄子》 《孟子》 《孝经》中的经典语句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即“灾”)必逮夫身。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迁怒,不贰过。
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损矣。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大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出入可也。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充足)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内心震动,坚韧本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庄子》
1.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2.凡人心险于山川
3.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4.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5.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8.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1.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1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
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其实个人觉得,找些名句意义不大,最好还是买一本四书五经名句赏析,但可能有些枯燥;也可以看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之类的,比较容易看进去~~
[create_time]2017-09-07 08:57:33[/create_time]2008-08-24 11:26:32[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53[alue_good]百度网友291596d4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bdeb5b4.w8xlmVM4ylbYDo1aVq5TzQ.jpg?time=2946&tieba_portrait_time=2946[avatar]TA获得超过15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549[view_count]
啮指心痛文言文翻译
“啮指心痛”niè zhǐ xīn tòng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故事中的“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此乃母子连心也。
[create_time]2020-12-14 09:00:25[/create_time]2020-12-26 12:06: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9[alue_good]zjc处女座[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8540923dd54564ec0219047a3de9c82d1584f0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专注语文类文言文四大名著探究文物艺术民俗[slogan]专注语文类文言文四大名著探究文物艺术民俗[intro]5237[view_count]
啮指心痛文言文答案
1. 啮指心痛文言文答案 译文供参考: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啮指心痛诗赞: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2. 啮指心痛文言文阅读答案 就找到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 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注释】 薪:烧饭用的柴 。 无措:没有办法 。 啮(niè)其指:咬自己的手指 。 【意译】周代。 曾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弟子,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曾子一次到山里去砍柴,家里意外来了客人。 母亲没有办法通知曾子回来,于是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到心痛,赶紧背上已经砍好的柴就回来了。 见到母亲就跪下来问是什么原因。母亲告诉他:“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我咬自己的手指使你能够知道啊。” 【原文】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也。” ——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 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 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撤出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若问还有剩余的吗,一定答道,“有。”曾皙死了,曾元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若问还有剩余的吗,便说“没有了。” 意思是留下以后备用。这个叫做口体之养。 至于曾子的对父亲,才可以叫做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3. 曾母啮指,曾子心痛.翻译 曾母啮指心痛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4. 啮指心痛的原文 原文: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5. 啮指心痛的评说 此则标题“啮指心痛”,也有作“啮指痛心”的。“啮()”,是咬的意思。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现代人一看这故事当然会哑然失笑,这种通讯的方法竟然比现代人的手机、电话还方便?其实这就是《孝经》所说的“至孝”而引发的“孝感”了。当然这是一种浪漫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往其深层看,就是说孝子与亲人的心是时刻连在一起的,彼有所动,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应,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心灵感应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诚,由这一故事彰显出来了。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感虚》中首次记录了这一故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同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 这里有一个细节可注意,即其母不是咬手指,而是用右手扼掐自己的左臂,然后曾子的左臂也立刻疼痛起来。唐代的干宝《搜神记》则有这样记载:“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此故事在流传中不断被改变、加工,至此出现了“啮指”的细节,而且又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隔得更远了,甚至远在楚国了。这似乎又太玄乎了一点。因此回过头来再看《二十四孝》的“啮指心痛”,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综合、融会、演化的发展线索。 不过,传说的方式虽不一,但是心灵的感应是一样的,由于孝子与亲人的“同气”,达到的精神上的通感、感应是一样的。《孝经·感应章》所云:“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曾子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其实也就是《孝经》中“孝的感应”之说的演绎。我们都知道“母子连心”这句话,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
[create_time]2022-09-27 02:41:17[/create_time]2022-10-08 23:19:1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学海语言教育[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6eb0f82.6a5JmxLjQp62cOG7xZwTzA.jpg?time=675&tieba_portrait_time=675[avatar]TA获得超过451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view_count]
跪求 天地明察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
分享链接:https://pan.baidu.com/share/init?surl=5JvaNgB30cEj6qhlJgc-pg提取码:y9gs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App,操作更方便哦。作品相关简介:全片以江户时代前期为背景,讲述了冈田准一扮演的日本著名天文历学者安井算哲(后改名:涩川春海),经过20年的苦心钻研,创立日本日历“大和历”的故事。
[create_time]2021-06-11 17:57:36[/create_time]2021-06-23 22:04: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G卿词[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8fa1a95b.URczFDHPCtJRZfNV143QmA.jpg?time=6153&tieba_portrait_time=6153[avatar]TA获得超过223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0[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