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晁天王没上梁山之前是干什么的?
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
晁盖,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泊的总寨主,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他武功超群,神武过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打熬筋骨,是一个真正敢于为民请命的好汉,如沧海横流般尽显英雄本色。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水浒传天王晁盖是怎么死的?一场阴谋
今日有人问我:“大狮啊,你说晁盖的死是咋回事,是史文恭弄死他的,还是另有其人?” 我嘿嘿一笑,便说:“十有八九是宋三郎玩得鬼把戏!” 这句话绝不是空口杜撰,实质在《水浒传》这套书中就隐藏着很大的证据链。这话还要从宋三郎上了梁山说起。 话说及时雨宋公明上了梁山,坐了第二把金交椅,成了梁山泊二当家的。上山之后,第一场大仗,便是攻打祝家庄。梁山泊总瓢把子,大当家晁天王本欲亲率兄弟前往讨伐,但宋江急忙拦下,说出了他上梁山后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就是:“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这是第一次说出,晁老大听从了。 而后不论是高唐州、青州、华州、还是曾头市,每次出征之前,宋江都是说这句同样的话“哥哥乃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开始说这句话好使,后来晁老大说什么也不听,晁老大心说“也你个头,你口口声声说什么‘休分功劳高下、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什么意思,也就是谁的功劳大,谁就排前面,每次带兵打仗都是宋江领着自己那帮人,肯定是他们功劳大呗。晁老大如今就是个摆设,宋黑子才是梁山形象代言人。晁老大自然不能坐以待毙。 攻打曾头市,这次说什么也要亲自前往,书中交待清楚“......又听宋江来劝,晁盖不由忿怒,便点起五千军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 看到了,晁老大“忿怒”了,这次是真的怒了,很真实的心理写照啊。再者,晁老大也够没面子的,文中用了“请启”二字,一个总BOSS还要请人。再看人家宋江,左右笑笑,只要温柔的说一声“那位兄弟愿随宋江下山”,众弟兄齐声高喝“兄弟愿随哥哥前往”。看人家这派头,你晁老大比得了吗? 晁盖非要去,宋江自然不能强拦,如今没辙了,只好呲牙一笑,那你就去呗!去是去,回来时是站着回来还是“躺着”回来就看你晁老大造化了。 这一去,真的就成了晁盖的不归路,你说你这不是作死了吗?好好在梁山待着不就得了。这次下山丢人不说,还丢了命。 长话短说,晁老大下了山来到曾头市,其间细节不用再表。只说晁盖到了曾头市,叫阵三天,人家闭门不出,第四天,来俩和尚,说认识路,愿意带晁盖去劫寨。晁盖也是死催的,他俩人是啥来路你也不细细查查,脖子一梗还真跟着去了。再看带的那些人,几乎是自己上梁山时的原班人马,阮氏三雄、刘唐、白胜、杜迁、宋万、最厉害的倒是有个呼延灼。老晁挺可悲啊,没啥心腹人啊。 走了五里夜路,那俩秃驴突然不见人影。这才知道上了当,想回去,哪这么容易。就听金鼓齐鸣,杀人震天。晁盖急忙领人夺路而走,刚走两个弯,当头乱箭射过来。不期一箭,正中天王面门,拔将出来,上写三个大字“史文恭”! 问题来了,带兵打仗遇到埋伏不新鲜,但奇怪的是,史文恭既然要偷袭晁盖,为何在自己箭上刻名字的,这个很难让人理解。史文恭莫非是显摆自己,不大可能,这是嫌自己死的慢,恨不能让仇家找上门报仇。要么就是练字,练字也不能刻箭上啊。一桶子箭几十支,史文恭又不是宅男,不可能没事刻这玩意玩。 书中写的是“乱箭”射来,其余人都没事,就他晁盖有事,还射的这么准,而且箭上还有毒,你说巧合不巧合。 更诡异的事情在后面,一来,晁盖偷袭的是北寨,是曾涂和苏定把守,史文恭把守总寨,怎么跑北寨去了?二来,那俩和尚是谁,没有交代,只说人找不到后,在回去的路上就中了埋伏。史文恭作为大军统帅,没理由自己跑敌后当射手。三来,史文恭曾在城寨高言“我曾家府,杀你不算好汉,我一个个只要活得,把尔等打入囚车,押解东京!”史文恭要活的,不要死的,而且此人并非阴险狡诈之辈,说话也是掷地有声,怎么会出尔反尔,要死的呢?最关键的一点,书中也没说过史文恭是个神射手啊。电视剧演的是他射的箭,但是书上根本就没写是他射的,只说箭上有字。 这几点是不是有些诡异,更奇怪的是晁盖回山后,奄奄一息,几欲归天之时,强说出几句话,也就是“若那个抓住射死我的人,便叫他坐梁山之主。”晁老大这阵算是明白了,可明白晚了,然后双腿一瞪,拜拜了! 按照规矩,老大死了,老二理当接手,但晁老大说谁抓住射死我的人,谁当。奇怪不奇怪,也许晁老大已经猜出来是谁下得毒手吧。谁下的毒手?谁想招安谁嫌疑最大,有晁天王在一天,这招安的事就难一天,他死了,这时就好办了。 谁最想招安呢?我不说,大伙估计也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