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
【对近段时间家学课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1、23字总诀:
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按次序进行,一个都不能少。
2、幸福三大定律
①、幸福定律:
事业中的满足感(顺天赋,有意义,获得感,归属感)
家庭中的亲情感(父母,兄弟姐妹,伴侣,孩子)
②、改变定律:
改变自己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
③、资源定律
用资源的眼光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
用问题的眼光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
3、情绪平衡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在建设性的情绪下,处理事情。
平衡情绪四步法:察觉~接纳~表达~转化
情绪的红绿灯法则:黄灯缓下来觉察自己的情绪。
接纳的3个关键词:拥有自我,看到全貌,尊重过程。一切改变从接纳开始;一切不开心源于不接纳。
表达情绪的标准句式:“我感觉…是因为…我需要…
情绪ABC原理:
A:代表外界的触发事件(人、事、物)
B:代表自我的观点、看法和信念价值观
C:结果(情绪和行为)
引起C的不是A而是B。我们无法改变外界的人事物,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转化情绪。
4、0-100接纳法:
放下你心目中100的标准,从对方实际水平出发,看到对方的进步。
5、能力形成四步法:
感觉~尝试~经验~能力。
6、341肯定法:
3: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件
4:肯定情绪,肯定动机,肯定做得好的地方,肯定还有提升的空间。
1:一个标准——对方的正向感觉能否保持或者加强。
7、心灵成长阶梯图
下三层在构建人的实际支撑: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
上三层在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价值层,身份层,使命层。
表扬的正确方式:从行为层入手,在身份层扎根。
批评要停留在行为层:我看到…我感觉…我希望…
8、夫妻情感和家庭模式
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在同一个系统中,按先到优先的原则排序;
在不同系统中,按新系统优先原则排序。
在全局之中讲次序。
9、成年期的六把钥匙:
认识问题:界限,全局,次序
解决问题:接纳,客观,通情达理
10、人生三事:
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他人的事,尊重和接纳
老天的事,顺应
凡事有三法:每件事情最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三好原则:你好,我好,世界好。
11、性格
五种性格特质包括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性格没有好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在特定的环境或者工作模式上表现出一些优势和劣势。
12、关于生命铁三角:1163
1个定义:每个人有且只有一个生命铁三角,生命铁三角是自己和生父生母构成的生命铁三角。
1个本质:生命铁三角是心灵意义上的,而非法律意义上的。
6大要素:三个人:爸爸,妈妈,孩子。三段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
3大应用: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孩子身上,用在别人身上。
13、学习的身心基础:
生理基础(从小到大生长发育良好)
心理基础(有良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动力基础(兴趣,好奇,价值,意义,良好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14、破坏夫妻情感的五大杀手:
第一大杀手:坏的开始,一开口就是抱怨,苛刻,严厉,指责。
第二大杀手:四大破坏王,批评,鄙视,辩解,冷战。
第三大杀手:被消极的情绪淹没
第四大杀手:缺乏感情修复的能力。
第五大杀手是:糟糕的回忆。
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一 为期八周的构成研究课程让我感触彼深。自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有趣到苦恼制作的困难,再到体会学习这们课程开阔思维的乐趣。这每一步每一时期在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学习中成长的宝贵历程。构成研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 构成是物体有序形成的要素,设计离不开构成,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将点、线、面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出无穷变化的图形,从而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它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其它一些图案,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抽象性的图案的设计。 抽象图案依据从具象形态中提取的视觉元素如点、线、面等,运用点的分布,线的节奏变化,面的组合,以及黑白、色彩的对比,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组合关系,表现情感、韵律和力量。平面构成可以使画面的关系,几何化,图案化等等,通过组合规律和构形技巧,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构思、设计、表达,使设计内容更加艺术和完美。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纯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构成理想的形态。 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我们掌握构成形态的认识是由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立体构成也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它可分解为点(块)、线(条)、面(板),作为形态要求的形体,可在自然形态中找到根据。天、地、日、月、山川、湖泊、花草从宏观到微观,无不具备特有的物象形态而无所不在。 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学习步骤是一样的,都是有点线面这些基本要素入手。多个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中心,这是构成是角逐次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作品就是要有他的视觉中心,杂而不乱,乱而不失中心。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够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以舒适,坚硬,令麽,还是亲和的感觉,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立体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有些想法,用纸做出来的和用铁丝做出来的东西,不仅感觉不一样,还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有些想法只能用某些材质才能做出效果。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于求新。 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认知,从诸多方面进行形态要素的分解、重构等视觉综合训练,从而加强对形态的全面理解和意识升华。作为形态这个研究的主体,我们除了对造型结构的把握外,还应在构成造型的材质和空间环境的互动上重点加强训练。 通过老师展示优秀的构成作品,以及构成设计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构成设计中的美感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兴趣性,使我们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老师对我们积极开拓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已经让我们了解构成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封面设计、染织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是构成设计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 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课程总结二 新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透过学习,我意识到新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课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课程更注重学生个人的潜力,潜力,特长。要想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构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潜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潜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此刻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能够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创造性运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此刻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潜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潜力的提高有必须帮忙。新课程改革注重潜力,也更注重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程总结三 转眼间,学习《英汉互译》课程已经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学习里,我收获很多,对翻译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我对于《英汉互译》课程最大的学习体会就是:我们要学会培养翻译思维。我觉得这是老师反复给我们所强调的,这也是学习翻译课程的核心所在。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培养翻译思维。 首先,学习《英汉互译》课程,最基本的是要知道翻译的规则。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连基本的翻译规则都不知道的话,我们将无从下手。翻译的规则包括翻译的概念和翻译的标准,从广义上理解,翻译指语言与语言、语言与语言变体、语言与非语言等的代码转换和基本信息的传达;狭义的翻译指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翻译的标准是见仁见智,但是忠实与通顺是翻译标准的精髓,也是翻译学习中应首先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除此之外,英译汉与汉译英中一些具体的规则也是要了解并掌握的。 其次,在我们对翻译的概念和标准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我们翻译的时候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不同的语境,同样的一句话有不同的表达,因此,我们就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分析,还要考虑不同人物身份说话的语言特点。当英译汉的时候,我们的译文要符合中国人的说话特点,不能按照外国人思维,要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话思维;当汉译英的时候,我们的译文要符合外国人的说话特点,要符合他们的说话思维。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翻译的标准,选择直译或者意译。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与思想。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多读、多看、多译。学习翻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学好翻译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多背一些译文就可以学好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实践,脚踏实地地去翻译,从翻译中慢慢培养翻译的思维,才能学好翻译。翻译的思维是翻译的核心,翻译的思维就如打开翻译大门的钥匙,当你拥有了翻译思维,打开翻译大门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练习,但也并非翻译的题做得越多越好,如果翻译后不去总结,翻完就完,那也是做无用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 以上就是我对《英汉互译》课程的学习体会。我很感谢老师不是照着书本来给我们上这个课,而是来源于书本,但更高于书本,教授我们学习翻译的方法,致力于培养我们的翻译思维。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相信我的翻译水平会越来越好的,跟着老师的步伐,脚踏实地地前进,终会取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