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故事
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晋灵公时期,赵盾一家三百多口尽被武将屠岸贾谋害诛杀,仅留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即赵氏孤儿。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一、简介故事要从赵氏先祖赵盾讲起。话说,晋成公时期,赵盾已成为举国上下首屈一指的政治人物。屠岸贾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心中记恨赵盾,但碍于赵氏权势熏天不敢兴风作浪。直至赵盾过世之后,刚刚继位的晋景公宠信屠岸贾,使屠岸贾重新获得了权势。屠岸贾的手里多了一张底牌,认为时机成熟的他立即将矛头对准赵氏:“早年赵穿杀害晋灵公,赵盾虽然并不知情,但他亦属罪魁祸首之一。以臣子的身份弑杀君主,这样的人其子孙怎么有资格高居庙堂呢?请诛灭赵氏!”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上,韩厥站出来帮了赵氏一把,为赵氏族人开脱道:“早年晋灵公遭遇歹人的时候,赵盾流亡在外。先君之所以任用赵盾,就是因为赵盾并无罪过。时至今日,你们想要清算赵氏,岂不忤逆了先君的意愿?”屠岸贾无法策动群臣,干脆先下手为强,暗中谋划诛灭赵氏。韩厥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来到赵氏家族报信,劝说赵朔尽快逃亡。赵朔认为公理正义自在人心,不愿畏首畏尾地逃亡,他嘱托韩厥道:“逃亡是不可能的,倘若有人加害赵氏,希望您能保护我赵氏不绝嗣。”赵氏惨案发生后,赵朔的夫人赵庄姬逃到宫殿中,此时的她已身怀六甲。在赵氏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的帮助下,赵庄姬顺利生产,诞下一子赵武。当屠岸贾派人搜查皇宫时,公孙杵臼与程婴将赵武藏起,化险为夷。程婴对公孙杵臼说道:“这次虽然逃过一劫的,但将来屠岸贾恐怕还会来搜查,这该如何是好?”公孙杵臼问道:“保护婴儿和去死,哪一个更容易?”程婴答道:“死有何难?保住少主才不简单。”公孙杵臼说道:“既然你曾得到赵氏家族的厚待,就由你来做难的事吧,让我来做容易的事。”随即,两人拟定了一个计划。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公孙杵臼与程婴带着别人的婴儿来到深山中,面对尾随而来的追兵,程婴说道:“我程婴不打算拥立赵氏了,你们谁能给我一千两黄金,我就告诉你们赵氏孤儿的下落。”诸将大喜过望,当即给了程婴一千两黄金,跟他一起去抓公孙杵臼。当程婴带着追兵出现在公孙杵臼面前时,公孙杵臼怒道:“程婴,你这个奸猾小人,我们一块保护少主,你却出卖与我!”诸将将公孙杵臼与程婴的孩儿乱刀分尸,追兵皆以为赵氏已绝嗣。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殊不知,真正的赵氏孤儿尚在人间,在程婴的保护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程婴带着小婴儿在深山里生活了十五年,这年,晋景公生了一场重病,占卜时巫师说晋景公的病是大业后代作祟,晋景公找韩厥商量对策,韩厥劝谏道:“我们晋国的大业后代不正是赵氏家族吗?如今君主灭掉了赵氏家族,使得国人都十分痛心,主公的病应该就是因此而起。”晋景公吓坏了,连忙想要做出补救,对韩厥说道:“赵氏已绝嗣了吗?是否有后人留下?”韩厥见时机成熟,索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晋景公。于是,晋景公打算立赵氏孤儿为储,将程婴与赵武召入宫中。随着晋景公的调查,赵氏灭门案终于水落石出。最终,在晋景公的帮助下,赵武获得了兵马,以此灭掉了屠氏家族,杀掉了仇敌屠岸贾。随后,晋景公将早年赵氏的封地和田产全都还给赵武。一时之间,赵氏恢复了往日的荣耀,成为晋国最荣宠的大家族。赵武弱冠那年,程婴向朝中的同僚辞行,并对自己养大的赵武说道:“当年的下宫之难,家臣们大多以身赴死。我程婴不是个怕死的人,只是希望能为赵氏保存香火。今天你已经弱冠,继承了先祖的爵位,我也有脸面去九泉之下面见赵盾与公孙杵臼了。”赵武不愿自己的恩人寻死,千方百计地想要留住程婴。谁知程婴死志已决,在告别了赵武后便自尽了。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多公里处的堡安村,有三义墓,为赵武,公孙杵臼,以及程婴的墓,原有祠堂祭祀,毁于抗战时期,现存墓葬,有碑记和墓碑。公孙杵臼、程婴两位名士,忍辱负重,终究保住赵氏香火。自此,赵氏复兴,成为晋国最强盛的家族,直至三家分晋。二、作品鉴赏古人经常把历史上一些重大政治斗争的原因解释为“忠”与“奸”的对立,这当然是很简单化的处理,该剧基本上也是这样做的。剧中程婴的行为。是为了报答赵朔平日的优遇之恩。宋代的皇室姓赵,他们对这一段故事情有独钟,一再为程婴、公孙杵臼和韩厥修祠立庙、加封爵号,这对后来写“忠奸斗争”的戏剧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屠岸贾之“奸”与赵氏之“忠”,在剧中主要是作为基本的背景,是作为对两大家族之间对立的简便的解释而出现的,作家并无意对此作过多的渲染,家族复仇意识在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该剧的主题,不是简单的忠与奸的对立。在表现这种复仇意识时,作者又强调了弱者对于残暴的反抗。屠岸贾杀绝赵氏一门三百余口,又为了斩草除根而准备杀尽晋国所有婴儿,这为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自我牺牲提供了较单纯的“忠”更有人情味的道义根据。韩厥决定放走程婴和他所携带的赵氏孤儿时的一段唱词,“子见他腮脸上泪成痕,口角内乳食喷,子转的一双小眼将人认。紧帮帮匣子内束着腰身,低矮矮怎舒伸”,也表达了对无辜的弱小者的同情。但统观《赵氏孤儿大报仇》全剧,确实是“假团圆,真悲剧”。它集中体现中国古典戏剧的伦理主题“忠孝节义”,它的悲剧在于忠奸斗争的忠义落败和义士大无畏的自我牺牲。它看似写作了一个“大团圆”结局,实则悲剧意蕴极强。恶人最终受到惩罚,正义得以伸张,使“三百口冤魂,方才家自有主”,符合中国传统“因果报应”的思维模式。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深重的悲剧上的。诸多的人为了成功复仇走向了死亡或毁灭,而屠岸贾在作威作福二十余年后才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赵氏孤儿》作者简介纪君祥,一作纪天祥,生卒年不详,大都(今北京)人。与杂剧作家郑廷玉等人生活时代相同,为元前期杂剧作家。剧作存目《驴皮记》、《韩湘子三度韩退之》等六种。除《赵氏孤儿大报仇》外,其余五种皆已亡佚。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有“纪君祥之词如雪里梅花”之言,可见其创作以格调雅致取胜
赵氏孤儿的豫剧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创作演出的《程婴救孤》,对元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做了四处改动:(一)增加“审凤”一场。公主庄姬夫人的贴身宫女彩凤,知道孤儿被偷运出宫的详情,屠岸贾审讯彩凤,企图打开缺口,彩凤就是不说,屠严刑拷打彩凤,她宁死不屈,并义正词严的斥责屠岸贾,被屠杀死。此折的增设,加强了正义的力量。(二)用画外音的形式编创“童谣”,童谣指责程婴是个贪荣华、恋富贵和卖友求荣的无耻小人,加强了程婴“忍辱含垢十六年”的心理压力和苦难的命运,给观众以直感,使之更贴近和深入程婴委曲求全的心境。(三)当孤儿举剑要杀屠岸贾时,孤儿犹豫了,他认为义父虽然是仇人,但毕竟养育他十六年,“我该怎么办?”内心一片茫然,不忍亲手杀死屠贼。这样的动摇、徘徊,也许作家追求的是人性的诠释。(四)屠岸贾知道自己的义子就是赵氏孤儿时,精神遭到极大的打击,他阴森冰冷地说:“还是没杀绝呀!”然后,突然将利剑刺向孤儿,程婴迅速地挡住而倒在血泊中身亡,表现了他彻底地完成了“救孤”的使命。这时,孤儿愤怒地举剑把屠贼杀死,也彻底地完成了赵氏孤儿大复仇的使命。豫剧《程婴救孤》的改编基本上保持了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精华和主旨精神,并在某些地方又有所发展,我是基本认同的。前几年北京话剧舞台上出现两个孤儿,却都不复仇。两出戏都对原著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极不可取。而此时豫剧《程婴救孤》挺身而出,在创作上尊重原著的基本精神,博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好评。当时有专家指出:“三个孤儿你信谁?”当然是信豫剧《程婴救孤》中的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讲了什么故事?
《赵氏孤儿》主要故事讲述:民间医生程婴在机缘巧合中卷入了赵氏的灭门事件,并用药箱将赵氏孤儿带出,免遭毒手。而程婴因献“赵氏孤儿”被收为屠岸贾的门客,把赵氏孤儿抚养成人,最终报仇雪恨。一、详细故事细节我们一起来剧透下:故事要从赵氏先祖赵盾讲起。话说,晋成公时期,赵盾已成为举国上下首屈一指的政治人物。屠岸贾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心中记恨赵盾,但碍于赵氏权势熏天不敢兴风作浪。直至赵盾过世之后,刚刚继位的晋景公宠信屠岸贾,使屠岸贾重新获得了权势。屠岸贾的手里多了一张底牌,认为时机成熟的他立即将矛头对准赵氏:“早年赵穿杀害晋灵公,赵盾虽然并不知情,但他亦属罪魁祸首之一。以臣子的身份弑杀君主,这样的人其子孙怎么有资格高居庙堂呢?请诛灭赵氏!”在这个关键的当口上,韩厥站出来帮了赵氏一把,为赵氏族人开脱道:“早年晋灵公遭遇歹人的时候,赵盾流亡在外。先君之所以任用赵盾,就是因为赵盾并无罪过。时至今日,你们想要清算赵氏,岂不忤逆了先君的意愿?”屠岸贾无法策动群臣,干脆先下手为强,暗中谋划诛灭赵氏。韩厥收到消息之后,立即来到赵氏家族报信,劝说赵朔尽快逃亡。赵朔认为公理正义自在人心,不愿畏首畏尾地逃亡,他嘱托韩厥道:“逃亡是不可能的,倘若有人加害赵氏,希望您能保护我赵氏不绝嗣。”赵氏惨案发生后,赵朔的夫人赵庄姬逃到宫殿中,此时的她已身怀六甲。在赵氏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的帮助下,赵庄姬顺利生产,诞下一子赵武。当屠岸贾派人搜查皇宫时,公孙杵臼与程婴将赵武藏起,化险为夷。程婴对公孙杵臼说道:“这次虽然逃过一劫的,但将来屠岸贾恐怕还会来搜查,这该如何是好?”公孙杵臼问道:“保护婴儿和去死,哪一个更容易?”程婴答道:“死有何难?保住少主才不简单。”公孙杵臼说道:“既然你曾得到赵氏家族的厚待,就由你来做难的事吧,让我来做容易的事。”随即,两人拟定了一个计划。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公孙杵臼与程婴带着别人的婴儿来到深山中,面对尾随而来的追兵,程婴说道:“我程婴不打算拥立赵氏了,你们谁能给我一千两黄金,我就告诉你们赵氏孤儿的下落。”诸将大喜过望,当即给了程婴一千两黄金,跟他一起去抓公孙杵臼。当程婴带着追兵出现在公孙杵臼面前时,公孙杵臼怒道:“程婴,你这个奸猾小人,我们一块保护少主,你却出卖与我!”诸将将公孙杵臼与程婴的孩儿乱刀分尸,追兵皆以为赵氏已绝嗣。程婴眼睁睁地看着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殊不知,真正的赵氏孤儿尚在人间,在程婴的保护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程婴带着小婴儿在深山里生活了十五年,这年,晋景公生了一场重病,占卜时巫师说晋景公的病是大业后代作祟,晋景公找韩厥商量对策,韩厥劝谏道:“我们晋国的大业后代不正是赵氏家族吗?如今君主灭掉了赵氏家族,使得国人都十分痛心,主公的病应该就是因此而起。”晋景公吓坏了,连忙想要做出补救,对韩厥说道:“赵氏已绝嗣了吗?是否有后人留下?”韩厥见时机成熟,索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晋景公。于是,晋景公打算立赵氏孤儿为储,将程婴与赵武召入宫中。随着晋景公的调查,赵氏灭门案终于水落石出。最终,在晋景公的帮助下,赵武获得了兵马,以此灭掉了屠氏家族,杀掉了仇敌屠岸贾。随后,晋景公将早年赵氏的封地和田产全都还给赵武。一时之间,赵氏恢复了往日的荣耀,成为晋国最荣宠的大家族。赵武弱冠那年,程婴向朝中的同僚辞行,并对自己养大的赵武说道:“当年的下宫之难,家臣们大多以身赴死。我程婴不是个怕死的人,只是希望能为赵氏保存香火。今天你已经弱冠,继承了先祖的爵位,我也有脸面去九泉之下面见赵盾与公孙杵臼了。”赵武不愿自己的恩人寻死,千方百计地想要留住程婴。谁知程婴死志已决,在告别了赵武后便自尽了。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多公里处的堡安村,有三义墓,为赵武,公孙杵臼,以及程婴的墓,原有祠堂祭祀,毁于抗战时期,现存墓葬,有碑记和墓碑。公孙杵臼、程婴两位名士,忍辱负重,终究保住赵氏香火。自此,赵氏复兴,成为晋国最强盛的家族,直至三家分晋。二、角色介绍1、程婴演员 葛优性格看似懦弱但其中隐藏一股坚韧的力量 ,想干就干,意志坚强。因为在为庄姬诊脉时遭遇屠岸贾手下韩厥前来灭种。临危之际,庄姬将婴儿托付程婴。2、屠岸贾演员 王学圻个性阴险狠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为赵盾之子赵朔功绩很高,双喜临门,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设计在朝堂上投毒,借灵公之口,灭赵氏九族。3、韩厥演员 黄晓明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韩厥在求医时了解到真相,与程婴结下生死同盟。程婴携赵孤投奔屠岸贾门下,并让屠岸贾认下赵孤为义子。看完《赵氏孤儿》此剧,我也对当时的百姓深感同情,对当时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感到厌恶,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快乐。我在梦里有时也想到了《赵氏孤儿》的情节,我还想再多看几遍这部大片,再次深深地体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