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视节目表
01:02 深夜剧场:雪豹 6。01:44 深夜剧场:雪豹 7。02:38 深夜剧场:雪豹 8。03:21 深夜剧场:雪豹 9。04:03 深夜剧场:雪豹 10。时段编排:2009年5月28日,深圳卫视改版。以在每周一到周五的黄金晚8点档播出的《直播港澳台》为重点,以每晚7:30播出的《深视新闻》和晚9点档播出的《解密》为两翼,形成“1+1+1”深圳卫视晚间品质资讯专题节目带。2011年1月1日,深圳卫视改版,部分节目调整。《深视新闻》的开播时间从每晚19时30分提前到每晚18时30分播出,并实现新闻采制、新闻播出的全面高清化。新闻栏目《直播港澳台》改到每晚21时25分播出。此外推出电视剧场“黄金剧场”。还推出了“晚间综艺节目带”,推出了《大娱乐家》、《游戏不简单》。
深圳卫视节目时间表
深圳卫视节目时间表如下:新闻类节目《正午30分》、《深视新闻》、《直播港澳台》、《关键洞察力》,军事类节目《军情直播间》、《决胜制高点》,纪实类节目:《奇妙的民居》、《大漠绿色梦》、《温暖在身边》、《通途》。综艺娱乐类节目《年代秀》、《极速前进》、《一路书香》、《诗意中国》、《图鉴中国》 、《极速环游记》,电视剧场类节目《黄金剧场》、《精品剧场》、《热播剧场》、《不夜场剧场》,其他类节目《时间的朋友》。深圳卫视详细介绍如下:深圳卫视频道于2004年5月28日正式试播,2004年6月28日正式开播,2009年9月28日在全国首批实现高清播出。2011年,获得“TV地标”电视覆盖传播大奖。2016年,获得“频道社交最具增长性卫视”称号。2017年,获得第二届深圳知识产权梧桐金奖“最佳服务奖”。2020年,深圳卫视启动4K超高清频道建设,积极探索布局“4K/8K+5G+AR/VR”。
易骅的个人履历
1993年,易骅进入《快乐大本营》,7年间从导演组组长成长为执行制片人,之后又被任命为大型活动中心副主任,操刀各种晚会、季播活动——包括“超女”的众多热门赛区活动……在一次机缘巧合,易骅遇到了深圳卫视的领导,经过一番沟通之后,发现双方的目标很契合。“在湖南卫视工作了18年之后,进入瓶颈期,对以后的道路开始迷惘。所以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就是看一看自己还能做什么。”就这样,易骅空降深圳卫视,摇身一变成为深圳卫视副总监,十五名跟她打拼多年的骨干追随而至,在电光火石之间便一举炮制出了一档名为《年代秀》的综艺节目,该节目收视率如今稳居同时段前三,深圳卫视的整体收视率更是在该团队的刺激下大幅度上升,从在收视榜原来20名左右徘徊到一度跃居进入到地方卫视10强的行列。狮子座的易骅积极乐观,小时曾是业余体校的游泳队员,每天要进行2000米仰泳或蛙泳训练,也曾有过每天4000米跑步的训练。这段经历对易骅日后的人生一直产生积极影响,“每次觉得快要不行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再坚持一圈,再多坚持一圈。现在,我依然用这样的方法,拼一天再拼一天。《年代秀》五天录四场是体力活!”在易骅的工作状态中,永远在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节目组为提高工作效率,经常一次录多期节目;为了确保节目效果,节目组不断修正策划方案,甚至录播前一天还提出新方案。锐意进取的易骅,非常理解观众的“喜新厌旧”,而如何避免“审美疲劳”不被观众“抛弃”,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她认为《年代秀》只能说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它是一档既需要沉淀,又需要不断自我颠覆和突破的节目,因此未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今年,易骅带着自己的团队勇敢开创了国内首档大型互动体验式科普节目《气象万千》,为打通深圳卫视920节目带做准备。而许久没有做选秀节目的她,为了进一步扩大深圳广电的市场影响力、树立优质品牌,今年下半年更是挑战了号称全球最难的顶级选秀模式,在2012年7月7日正式开播国内首档全人声音乐创意团队秀《The Sing-off清唱团》。虽然加班是常态,但这并不意味易骅是个不懂生活的“拼命三娘”。事实上,她会忙里偷闲烹饪美食、酿制葡萄酒,甚至在熬夜工作到凌晨4点时,犒劳自己蒸上两只大闸蟹;她还会亲自为上幼儿园的女儿和她的朋友们举办新年Party,热情地帮朋友征婚;假日里,她会带一家老小去菜园劳动,体验不一样的家庭生活;她会记录下爷爷默默为孙女付出的点点滴滴;她还有“偏执”的浪漫情怀,龙年春节的一天,她喝下了“各种各样的酒”,使自己沉浸于微醺状态,并表示“这才是过年的态度。”她也不吝惜赞美,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手”。在网上看到“从上海到德国,4万元两个人一辆摩托的旅程”(《中国梦想秀》宣传片)短视频时,别人讨论的是“这种生活方式是否能做到”。她却犯了“职业病”,来了句,“节目的宣传片这样做,值得学习。”易骅知道,做电视永远都会有压力,但这个压力不是来源于身体的疲劳,而是来自很多电视工作者都要面对的“创新和执行”。这一点,无论在湖南还是在深圳、无论在综艺节目还是科普节目或者其它任何类型的节目中都是一样的。当这样的“压力”袭来时,易骅总是会微笑面对,她坚持用情怀去打动她的观众——不论是哪种类型,她总会设法让节目回归人最本质的核心,用真诚的各类情感化解时间、空间和人群之间的距离,让节目成为人们感动、思考与交流的桥梁。这,同时也是她的态度。“22岁那年的我走出校门,曾向神祈祷:让我拥有一份新鲜刺激的生活,要有变化有激情,要超出想象,要美妙无比。于是,神让我做了一个电视导演。感谢神的宠爱,我得到了期望的一切。”在深圳广电集团的梦想绽放,易骅带着她的团队在两年之内推出了三档电视节目,2012年试水科普节目和挑战全球最难的选秀节目…… 时间:2006年易骅是个善于冷静思考和分析的人,每次接到新任务她总会先去分析它的可操作性然后再决定做或不做,该怎么做。而她的团队虽然才成了短短3年,却先后操作了大型直播晚会、音乐节目、竞技节目、互动直播节目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形式,并且从没出过大的问题。其中有些节目还开创了湖南卫视的先河。06年的《快乐成双》是湖南卫视第一次连续7天直播一档娱乐节目。而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初,易骅也按惯例分析了它的可行性。“首先肯定直播是最直接、最好的互动方式,所以一定要直播。然后我考虑虽然没有团队做过,但是我们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就这样易骅和她的团队投入到了这场耗时7天的国庆大直播当中。当台里大部分的同事都享受悠闲的国庆长假的时候,易骅和她的团队却在紧张的忙碌着。直播、彩排、写文案……周而复始。没人有时间回家,他们就在会展旁的宾馆开了个房间,谁撑不住了就去洗个澡睡两个小时回来接着干。7天的直播结束了,除了沉甸甸的收视成绩,7天的直播在当时也开了湖南卫视的先河。把没人做过的事情变成现实,这是易骅和她的团队经常要接受的一项重大挑战。 时间:2009年或许是由于经常操作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易骅称她的团队是创意不断的团队。无论是晚会的小环节还是《名声大震》的节目,他们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并勇于实践某些新内容、新资源、新设计……09年易骅终于要将她早在两年前就想做的魔术节目《金牌魔术团》搬上湖南卫视的荧屏,并签下了时下人气最火的魔术师刘谦担任该节目的“魔法院长”。这当中,“湖南卫视”这块金牌优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易骅团队对节目的大举创新、对魔术产业的积极影响。易骅说:“刘谦与汪涵等许多湖南电视人私交甚好,不过他更看重的是节目的创意,以及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和构想。”由金牌魔术团衍生出“魔幻舞台剧”全国巡演,就是导演组勇于实践的一大奇妙构想,而这也恰恰坚定了刘谦加盟湖南卫视的决心。 推进,也起到了积极影响。魔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喜欢魔术的人比比皆是,但能够接受魔术大师指导并登台表演的人,却少之又少,《金牌魔术团》就是为他们创造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将魔术这种高起点、高技巧的表演,与平民爱好者拉近距离,在满足参与者热情和观众好奇的同时,打造了一个顶级魔术大师与平民交流、切磋的平台。其中,“魔幻天团”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易骅一直强调要把电视当作一件特别好玩的事儿来做,这样你才能沉醉于自己的每一次进步和提升、才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做电视的付出和汇报往往并不成正比,没有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热情,你会很容易被不满、不平衡、利益得失这些东西挡住了眼睛,这样也做不好这份工作。 认识易骅的人都知道她是个乐观坚强的人,因此在湖南卫视两次罕见的落泪她至今记忆深刻。一次是06年国庆节,易骅接到临时任务要做一场连续7天的直播节目,整个团队全速运转,连吃饭的时间都少得可怜。直播第五天恰好是组里两个人的生日。易骅让制片主任去买了最好的哈根达斯蛋糕,全组人一起过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生日,但几乎所有人,都落下了眼泪。还有一次是制片人会议上,易骅说起自己之前被否掉的节目被其他频道做了出来,并且大获成功,说不出是委屈还是气愤,不知怎么着,眼泪就掉了下来。害得周围的同事一个个悄悄发短信劝解。“现在想起来真有点丢人,当时就那么一下子没忍住”。然而透过这些眼泪,我们看到的是易骅和她的团队敬业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
易骅的对话易骅
记者: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团队?易骅:我们可能是湖南卫视最年轻的一个团队。最开始就几个比较有经验的人和6个大学毕业生组成。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一要能领会思想;二有责任心;三是执行力。三年来他们成长的非常快。记者:您认为竞争是什么样的?易骅:没有竞争。大家都是做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节目,资源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明白整个卫视的平台好要大过于个人的好。如果这个平台不好,你个人好是没有用的。记者:你认为湖南卫视做得好吗?易骅:在湖南卫视如果你的东西做得不好,你会觉得很丢脸。但如果你的东西做得好,就会很有成就感。基本上在卫视来讲是不允许有失败两个字,所以可能和其他频道比资源多一些,但压力也大。记者:您认为您的团队优秀吗?易骅:我自己的团队就挺好,挺优秀。一个不到三年的团队,能够成长这么快,做一些大型节目、活动时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而且总在不断的创新。我觉得还行。不是我自己,是他们挺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