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花葬丈夫

时间:2024-08-19 14:55:25编辑:奇闻君

琼瑶是小三么

琼瑶,本名陈喆,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琼瑶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等。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琼瑶本人还有一个龙凤胎弟弟。琼瑶也是作家金庸的远亲,金庸的堂姐为琼瑶的舅母。是诗人徐志摩的表外甥女。2019年10月7日,81岁的作家琼瑶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她耗时七年的新书《梅花英雄梦》终于完成了。琼瑶认为这部80万字的小说是自己写情、写爱、写忠孝仁义、写“什么是英雄”最深刻的一本书。《中国文学通史》对琼瑶做出评级:虽然就整体看,琼瑶的作品其思想成就和水准参差不齐,但有相当一批作品,其思想内涵还是积极而深沉的。《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一颗红豆》诸作品,思想主题上均有闪光之处。例如《烟雨濛濛》将婚恋融入历史,以曾横行过大半个中国的陆振华的家族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数十年的动乱和变迁史,并较为客观地展示了历史前进的必然轨迹。林芳玫也曾对琼瑶做出评价:虽然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有个性且有独立意识,但她的一些男女性别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一定要青春;不能得到男人怜爱的女人不是好女人。

为什么人都喜欢琼瑶剧,明明那么自私,爱情至上,任何人都可以为了主角的爱情牺牲

琼瑶剧中
A也有走到最后开花结果的原配,如梅花三弄的《鬼丈夫》,林心如版的《还珠格格》。小三显然没上位,有情人不是终成眷属了吗?
B非常不现实,那也不一定,如刘雪华演的电视剧《在水一方》,其实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而且真情实感。
C谁说主角博人同情的?“新月”尽管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的古代,还不是被人骂得狗血喷头。最后也没上位,命丧黄泉了。仍然有被观众的口水淹没的倾向。没有博得同情!
当然,每种作品都有不十全十美的缺陷。既然取得了巨大成功,红了几十年,就理智一点:有自己不喜欢的理由就别喜欢,有喜欢的理由就去喜欢。世事本就如此。
但是,琼瑶剧对演员来说绝对是挑战了。真的不好把握。另外,琼瑶剧也不光讲爱情,还讲友情,亲情。在如今的社会它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


如何评价琼瑶的爱情观

在琼瑶的理解中,爱是一种激情式的浪漫爱,其中充满了戏剧化的情节。琼瑶通过自己书中或戏中人物反复强调爱是极富激情的,其多部小说或戏所表现得就是两情相悦的男女如何由一见钟情而好梦成真的故事。在这种琼瑶式的爱情观理解下,爱是一种令人陶醉情感。两人从相遇到结合间如醉如痴的迷狂状态被当做双方强烈的爱的明证。为爱死去活来,为爱而痛苦,都象征着爱的强烈程度。在这种关于爱的理解中,爱是占有,拥有对方的一切。反过来,爱又是放弃,可以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放弃自己。先放弃后结合在一起的两人,一同陷入到一种共生性的沉迷状态。这种爱情游戏,从深层的分析来看,完全可归为施虐狂与受虐狂的共舞。此外,在琼瑶的爱情观中还坚信,爱意味着你终生只爱一个。“从此以后,我的心中只有三个字‘何慕天’”。这正是典型的琼瑶式爱情语言。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寻找爱的对象的问题。爱是等待,等待着你的唯一与你相遇;爱是寻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唯一,然后你们一同“堕入爱河”的过程。这种观念相信,只要找到了、得到了自己的“唯一”,爱的问题就会自然解决,“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就会从此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概正是由于琼瑶对这种醉人的激情爱的描写打动个每个人心底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的对强烈情感的渴望与迷恋这根弦,迎合了众多读者或观众的某些心理需求,使得她赢得了那么多的读者与观众。但奇怪的是,在琼瑶本人作品中,却又存在着一些自我拆台的情节设置,对上述的爱情观做出了否定。试举两例。
其一,琼瑶相信爱的对象是唯一的。但细心人会注意到琼瑶戏中一种矛盾场景。女人公爱上甲,并认为自己心中只有甲,绝不会爱上别人,大量的戏围绕两者展开,却最后峰回路转,出于各种可以原谅的意外,女主人公嫁给了乙,并且后来发现自己真的又爱上了乙。如在《几度夕阳红》女主角相信只爱一个人“何慕天”,读者或观众为此而感动不已。但最后书中女主角却又发现自己爱上了那个本来不爱,只因一起生活了多年的丈夫。
于是,我想明白:在琼瑶的观念中,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爱得死去活来,那么他是否可能再爱上另外的人呢?或者说:爱的对象究竟是不是唯一的呢?
本来,琼瑶是想通过唯一的爱来打动人,但她自己却否认了这一假设。
其二,在琼瑶的观念中爱情是崇高无比的。但我们却又会在其作品见到这样的情节:甲爱上了丙,并发现丙正是她一生中寻找的那个唯一,但她又发现与其关系非同一般的乙也爱上了丙。出于对乙的同情心或别的原因,甲放弃了丙,而将丙让给了乙。当甲如此做时,往往还被渲染成崇高的牺牲精神。于是导出一个令人困惑的疑问:在这种所谓伟大的爱情中,人难道能被当作物一样被转让吗?在琼瑶眼中那样崇高无比的爱情难道也是可以转让的?
这种分析只是揭示了隐藏在琼瑶作品内部的矛盾处。事实上,隐含在琼瑶式爱情观背后还有更为深刻的、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问题在于:如果把爱仅仅看作是一种强烈的情感,那么由于情感这东西可以产生,可以消逝,可以强烈,也可以变弱的。我们如何能期望着一个人的情感始终处于强烈状态呢?
其实,作为编织浪漫爱故事的高手,琼瑶是深谙此理的。她当然明白,为了使主人公的情感能更长时间地维持,就必得在两人的结合过程中设置障碍。如果说,以前这种障碍多还是由于父母反对之类的社会问题的话,那么在现在这种客观障碍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就只有设置人为的障碍,即误会的情节了。这恐怕正是此类剧中三角、多角戏不得不引入的原因吧――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可增添误会的呢。至于婚后,人的一生中更长的时间中,这种浪漫爱是否还能一直维持得下去,可不是琼瑶式浪漫剧深究的问题了。而这也正是此类电视剧总要在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的结合之时拉上大幕的原因了。
简单说,激情式的爱,其本性决定了只能是短暂的,不可能是长久的。因此,曲折的情节就是必要的,并且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些障碍的存在,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人的激情。正是曲折情节的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才一次又一次地引发出人的激情。爱情路上的曲折是为了最终的圆满结局做铺垫。所谓大悲后有大喜。当主人公赢得了“真正的爱情”后,大幕拉上了。“以后我会永远爱你,再也不伤害你。”天真的读者会听信了这样的承诺,当戏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时,会满足地认为戏中的人物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作如此想的读者或观众却没有意识到在琼瑶式的爱情观中上述的说法是自相矛盾,不可共容的。因为在激情爱中,很大成分要靠伤害(当然了,一切伤害在琼瑶作品中差不多都是由所谓的误会造成的)对方而激发。如果再也不伤害对方,那么一切都将归于平淡,浪漫爱也会寿终就寝了。事实上,琼瑶式的爱情必得在
误会-受伤害-大痛苦-误会解除-大喜悦-又一次误会……
这一循环中得以实现。这一循环反映在作品中就是戏中的一幕接一幕的高潮情节。大苦与大喜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只要取消掉其中的一环,浪漫爱也就消失了。这样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伤害是爱的前提。只有存在伤害时,爱才存在。当伤害没有时,爱也就没有了。对那些相信大幕拉上,公主与王子永远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们来说,这真是一个莫大嘲讽。
也许真正令人感到奇怪的并非琼瑶作品中如此相互矛盾的观念能交织、融合在一起,而是这一切竟能让众多读者或观众不觉察其中的漏洞并陶醉于其中!当审视这一点时,我不知要感叹琼瑶的高明还是观众的幼稚了。


上一篇:rafanadal

下一篇:dnf11周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