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主观模拟题《行政法》-简答题【10.11】
一、简答题 模拟题(二) 2014年4月,川东省山乐市政府根据川东省出台的《川东省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决定在本市山南区采用拍卖的方式投放一批人力三轮车营运牌照,并且对之前只允许在夜间营运的"夜市车"改发白天也可以营业的运营证。2014年7月15日,川东省山乐市公安局和该市山南区政府依据该市政府有关《协调会议纪要》精神对150辆人力三轮车以拍卖营运牌照的形式进行拍卖,拍卖成交价格分别从1.5万元至2万元不等,拍卖成交确认书注明拍卖的营运牌照有效期限2年。而有100辆“夜市车”车主在交纳了5000元上牌费、25元牌证费、30元缝布费、10元喷漆打印费、7元工本费、30元每月的管理费后,获得了在白天运营人力三轮车的资格。 2014年12月8日,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联合发布了《关于收回山南区辖区的拍卖、原夜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的营运牌照的使用权的通告》,决定收回山南区的所有新车营运牌照、行驶证、所有权证及车辆的通告。通告的内容是:“收回于2014年7月15日拍卖的为期四年的150辆客运人力三轮车和原夜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的营运牌照、行驶证、所有权证以及车辆,限车主于2014年12月25日17时之前将上述牌证及车辆送至交警大队非机动车辆管理所三轮车回收办公室。逾期不交的,所有牌证作废,并一律按照无牌人力三轮车取缔。” 问题 1.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收回新车牌证及车辆的行为可否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2.被收回新车牌照的人力三轮车车主能否为原告?为什么? 3.人力三轮车车主应以谁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为什么? 4.如果人力三轮车车主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如何确定?为什么? 5.山乐市政府的《协调会议纪要》可否设定行政许可?为什么? 6.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是否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为什么? 参考答案 【答案】 1. 可以,(1分)因为本案中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收回新车牌证及车辆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相关三轮车主的经营权和财产权,是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2分) 2. 能够成为原告。(1分)因为本案中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先是以拍卖的形式对相关三轮车主进行了客运三轮车营运的行政许可,后又联合收回新车牌证及车辆,该行为严重损害了相关三轮车主的经营权和财产权,三轮车主与该行为之间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具有原告资格,有权提起行政诉讼。(2分) 3. 应当以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为共同被告提起行政诉讼。(1分)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6条的规定,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本案中,山乐市公安局和山南区政府联合发布通知,有效期为2年的客运三轮车营运牌证和三轮车,严重侵犯了三轮车主的合法权益,应为本案的共同被告。(2分) 4. 复议机关是市政府。(1分)因为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以它们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为复议机关。(1分) 5. 不可以。(1分)根据法律规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的地方政府规章才有权设定行政许可。本案中,市政府的《协调会议纪要》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权设立行政许可。(2分) 6. 可以。(1分)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实施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的配置以及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本案中,客运三轮车营运属于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采用拍卖的方式作出决定符合法律规定。(2分)
行政诉讼重点法条行政诉讼原告模拟试题及答案
重点法条7行政诉讼原告
第二十四条 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
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相关链接】 《行诉解释》
第十二条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
第十四条 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告,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作诉讼代表人;其他合伙组织提起诉讼的,合伙人为共同原告。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作诉讼代表人;没有主要负责人的,可以由推选的负责人作诉讼代表人。
同案原告为5人以上,应当推选1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第十五条 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农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的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
第十八条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配套练习】
1.1995年3月,某乡人民政府批准了A村村民吴某建房4间,占地100平方米的申请(附有房屋的四至样图)。1个月后,当吴某画线动工建房之时,其邻居王某发现吴某侵占本属自己的宅基地3平方米,吴某以乡人民政府有批件为由拒绝让步,二人遂发生争执。王某对乡政府的批准行为是否享有原告资格?
A.不享有。因为乡人民政府的批准行为不是针对王某作出的,因而王某不能针对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B.享有。因为王某处于乡人民政府批准行为的相关人地位,虽然不是该行为的发动者,但却受到该行为效力的影响
C.不享有。王某所受的侵害来自吴某的建房行为,与之发生争执的也是吴某,因而王某应以吴某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以乡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D.享有。王某是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相邻权人
【答案】 B
【解析】依照《行诉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政府的批准行为侵犯了王某的宅基地使用权,所以王某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某甲有限责任公司为一私营企业,该企业由于经营有方效益颇佳,公司所在市政府为改善本市另一家同类产品的厂家经营不佳的状况,指令两公司合并。对此决定,某甲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上上下下均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谁有权提出此诉讼?
A.某甲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
B.某甲有限责任公司
C.某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D.某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答案】 BC
【解析】《行诉解释》第17条规定,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依此,某甲有限责任公司和董事长可以提起诉讼。
3.天霸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因违规操作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终止股票交易。对于该行政行为能够以公司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该公司的股东大会
B.该公司的股东代表大会
C.拥有该公司股票的股民
D.该公司的董事会
【答案】ABD
【解析】依据《行诉解释》第18条规定,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所以答案为ABD.
4.某市甲厂与某外资公司组建成中外合资公司,后市工商局因该合资公司的违法行为对其作出罚款处罚,该公司对处罚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甲厂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B.外资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C.中外合资公司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D.甲厂有权以合资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
【答案】 ABC
【解析】 依照《行诉解释》第15条规定,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5.原告张某与邻居李某共同外出经商,二人因利润分配发生争执。菜日,李某到张某家索要,与张某发生争执,并发生厮打,后原告张某将李某打伤。事后,张某所在乡派出所几次找到张某要求其承担李某的医疗费用。原告拒付。据此,张某所在地市劳动教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张某作出劳动教养2年的决定,并将张某送进劳动教养所劳动教养。张某不服,其妻子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的妻子无权起诉
B.张某的妻子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起诉
C.张某的妻子有权以张某的名义起诉
D.张某的妻子既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也可以张某的名义起诉
【答案】 C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款的规定,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所以C项正确。在这里张某的妻子本身并不具有诉讼的主体资格,她只能以张某的名义起诉。
6.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A.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后,该企业已不存在,不能以自己名义起诉
B.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撤销后,该企业已不存在,不能以自己名义起诉
C.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后,其法定代表人可以起诉
D.非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被行政机关撤换后,只有该企业可以提起诉讼
【答案】 C
【解析】《行诉解释》第17条规定,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的,该企业或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若干解释赋予企业与法定代表人原告资格,他们均可以行使诉权。法定代表人被撤换后,企业可以企业经营自主权受到侵犯为由起诉,法定代表人也可以其与人身权、财产权有关的权利受到侵犯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7.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甲某的办学权,甲对此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正在甲处学习的20多名学生因此中断了学习,他们需要另外找学校学习,另外租借住房或者乘车回家,经济损失较大。因此这20名学生也对取消办学权的行政决定提起了行政诉讼,法院是否应当受理这些学生的起诉?
A.不应当,因为行政决定并不是针对学生作出的
B.不应当,因为行政决定没有直接针对学生作出
C.应当,因为该行政决定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D.应当,因为取消办学校的行政决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 CD
【解析】《行诉解释》第12、13条。行政诉讼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进行审查,并且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本题答案应当选CD.
行政诉讼辅导:行政诉讼重点法条练习题受案范围的排除 行政诉讼辅导:行政诉讼重点法条特殊地域管辖练习题 行政诉讼辅导:行政诉讼重点法条之行政诉讼第三人练习题 行政诉讼重点法条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习题 行政诉讼重点法条行政诉讼的执行习题 行政诉讼重点法条的法律适用习题 查看国家司法考试全部文档资源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多项选择题归纳1
多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法律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A: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解释或作出规定;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D: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被授权的组织大致可归纳为: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有: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裁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行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十分广泛;B: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是全面性的监督;
D: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 E:监督权限法定;
1.一般意义的行政指任何组织为实现其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包括:
A:公行政;B:私行政;
2.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包括:
A:依法行政;B: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C: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D:政府对违法、侵权行政承担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根据其权限的范围,分为:
A:一般行政机关;B:部门行政机关;
4.国家公职关系的双方主体分别是:
A:国家公务员;B:国家;
5.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
A:应请求行政行为;B:依职权行政行为;
6.根据现行行政立法的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
A:立项;B:起草;C:听取公众意见;D:审查;E:决定与公布;
7.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有:
A:概念不同;B:性质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E:角度不同;
8.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等方式提出:
A:信函;B:电报;C:电传;D:传真;E: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9.行政征收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B:无偿性;C:法定性;D:先定性;
10.行政强制主要包括:
A:行政强制执行;B:即时强制;C:行政调查;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C:行政救济关系;D:内部行政关系;
2.法的规范依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确定性和细密度,可分为:
A:规则;B:原则;C:基本原则;
3.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包括:
A:省人民政府;B:区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
4.我国国家公务员任用前目前主要有:
A:考任;B:选任;C:聘任;D:调任;
5.行政行为以有无限制条件为标准,分为:
A:附款行政行为;B:无附款行政行为;
6.国务院1985年7月3日发布《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是:
A:中央行政立法;B:授权立法;C:创制性立法;
7.根据法律规范和行政活动的实际情况,行政确认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确定;B:认定(认证);C:证明;D:登记;E:鉴证;
8.得设立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E:较大市政府规章;
9.目前组成我国行政征收体制的主要是:
A:税收;B:各种社会费用征收;
10.直接强制可分为:
A:人身强制;B:财产强制;
1.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有:
A:责令停产停业;B:较大数额的罚款;
2.即时强制的特征有:
A:行政主体是即时强制的惟一主体;B:即时强制不以法定义务的履行为必要条件;
C: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D: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的规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国家公务员任用的主要方式有:
A:选任;B:考任;C:委任;D:调任;
4.某甲因行政侵权死亡,有遗产被继承,其亲属乙在甲死亡前,一直由甲赡养,问谁有权请求赔偿:
A:某甲的继承人;B:某乙;
5.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正确的是:
A:先取证,后裁决规则;
B: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和依据;
C: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
6.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可分为:
A:维持判决;B:撤销判决;C:变更判决;D:履行判决;E:确认判决;
7.行政复议参加人有:
A:行政复议机关;B:行政复议申请人;C: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D:行政复议代理人;E:行政复议第三人;
8.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有:
A:劳动局实施行政处罚行为与被处罚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B:劳动局登记检查用工情况与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
A:处罚设定权法定;B: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C:被处罚行为法定;D: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10.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行政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E: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属于我国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有:
A:地区行署;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
2.属于行政征收行为的有:
A:机场收取机场建设费;B:环保局收取排污费;C:税务局收取税款;
3.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从属法律性;B:服务性;C:裁量性;D:单方性;
4.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有:
A:客观真实性;B:合理性;C:关联性;
5.工商局吊销某企业的营业执照是:
A:依职权的行政行为;B:要式的行政行为;
6.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7.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下列“”行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B: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本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认为行政主体给予自己的行政罚款数额过高;
8.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
A:金钱赔偿;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消除影响;E:赔礼道歉;
9.行政奖励主要有以下形式:
A:通报表扬;B:记功;C:授予荣誉称号;D:晋级(晋职);E:发给奖金或奖品;
10.现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机关裁决的有关争议案件主要涉及下述领域中:
A:权属争议;B:知识产权争议;C:民事侵权赔偿争议;D:环境污染争议;
1.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要求;实体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
A:依法办事,不偏私;B: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C: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
2.行政机关根据其管理的客体和内容,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B:专业性行政机关;
3.导致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A:公务员退休;B:公务员辞职;C:公务员辞退;D:公务员死亡;E:开除;
4.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
A:要式行政行为;B:不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以下“”事项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国家安全;B:外汇汇率;C:外币政策的确定;
D: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于行政立法施行的;
6.综合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行政给付的形式主要有:
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社会救济、福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7.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可以不设立行政审批的事项包括: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
B: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C: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
D: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
8.具有税收征收权的主体是:
A:税务机关;B:海关;
9.代执行的程序,一般为:
A:告诫;B:代执行;C:财产强制;
10.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主要有:
A:行政性;B:不具备法律约束力;C:多样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多项选择题归纳2
1.行政指导具有:
A:行政性;B:强制性;C:依据的特殊性;D:表现方式的灵活性;
2.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向公民发给法律职业资格证的行为;
B: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向公民颁发驾驶执照的行为;
C:专利机关依法向公民颁发专利权证的行为;
3.行政行为中,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A:行政处分;B:行政调解;C:人事处理决定;
4.按照证据的来源,可将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B:派生证据;
5.可以宣布行政处理决定无效和撤销行政处理决定的机关有:
A: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
B:行政复议机关;
6.可以合并审理的有:
A: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B: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的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级人民法院起诉的;
C: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D: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7.行政审判参照的规章有:
A: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规章;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E: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
8.根据判决与被诉行为的关系,行政诉讼判决可以分为:
A:维持判决;B:驳回判决;C:确认判决;D:履行判决;
9.对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的执行措施有:
A: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B: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劳动收入;
C: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D: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拆迁违章建筑,退出土地;
E: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按日处50至100元的罚款;
10.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
A: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B: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的;C:明显缺乏道德依据的;
D:明显违法并且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E:明显对被执行人不利的;
1.根据功能不同,行政指导可以分为:
A:规制性行政指导;B:调整性行政指导;C:促进性行政指导;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A: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B: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D: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3.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
A:维持决定;B:撤销决定;C:变更决定;D:履行决定;E:确认决定;
4.行政补偿属于国家补偿的一种,多适用于:
A:国家征用行为造成的损害;B:行政合法行政造成的损害;
5.对以下单位或组织侵犯相对人法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能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A:街道办事处;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6.证据保全的申请人可以是:
A:原告;B:被告;C:第三人;D:诉讼代理人;
7.关于二审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实行书面审理;B:审理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C:程序中,行政机关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D:合议庭全部由审判员组成,不实行陪审制;
E: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8.行政审判的依据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9.撤销判决适用于:
A:主要证据不足的;B: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职权的;E:滥用职权的;
10.在行政诉讼中,出现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
A: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B: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C: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的其他情形;
D: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E: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1.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主要有:
A:行政复议;B:行政诉讼;C:信访制度;D:行政赔偿;
2.属于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的方式和程序的有:
A:质询和询问;B:视察、检查和调查;C: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D:审查政府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和命令;
E: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财政预算;
3.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的情形有:
A: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B: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C: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D: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被吊销的;
E: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4.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5.行政补偿的义务主体是:
A:社会受益人;B:作出合法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6.关于《行政诉讼法》第12条列举的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内部行政行为有:
A:任免;B:奖惩;
7.物证的保全方法有:
A:封存;B:扣押;
C:摄影;D:录象;
8.关于再审理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决定案件再审,应当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B:上级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
C:再审案件原来是经第一审程序裁判发生法律效力的,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再审;
D:再审案件原来是经上诉审理程序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再审;
9.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裁定适用于:
A:一审判决证据不足的;
B: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的;C:一审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
10.在行政诉讼中,出现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
A:申请人撤销申请;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C:追索抚恤金案件的权利人死亡;D: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E: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的;
1.综合各国行政法发源的情况,作为行政法一般发源的法形式大致有:
A:制定法;B:判例法;C:习惯和惯例;
D:行政法理;E:条约和协定;
2.受委托的组织的主要权利有:
A:取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B:依法行使被委托的职权和办理被委托的事项;
C:取得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费和报酬;D:向委托行政机关提出变更委托范围内建议;
E: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协助排除其在履行职责中所遇到的障碍;
3.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
A:守法的义务;B:依法办事的义务;
C:忠于职守的义务;D:联系群众的义务;E: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4.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对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本身以及对所有其他组织、个人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效力,主要包括:
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
5.行政立法根据其权力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A:职权立法;B:授权立法;
6.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拘留;B:警告;C:没收违法所得;D:劳动教养;
7.行政程序具有下列特征:
A:法定性;B:多样性;C:统一性与分散性的结合;
8.相较于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一个比较完善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特性:
A:监督内容更具全面性;B:监督实效更具快速性;C:监督方式、手段更具多样性;
9.行政复议应遵循的原则有:
A:合法原则;B:公开原则;C:公正原则;D:及时裁决原则;E:一级复议原则;
10.属于裁定管辖的是:
A:移送管辖;B:指定管辖;C:移转管辖;
1.关于我国法律解释说法正确的有:
A: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有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
D: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或作补充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
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被授权的组织大致可归纳为: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
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猜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法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广泛;B:全面性的监督;C:监督权限法定;
D: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E: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