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邓世昌 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揭秘
黄海海战邓世昌是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战争英雄,邓世昌家里三代为官,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一位永远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1894年9月15日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当时日本的联合舰队一起向邓世昌所在的定远舰开炮,定远舰由于装备老化不能抵抗敌方强大的火力,邓世昌不但不后退,反而激发了爱国勇气,命令全舰官兵勇往直前,把生死抛在脑后,直直冲向日本的联合舰队,最后致远号上全舰官兵壮烈殉国,没有一人生还,邓世昌作为长官也被清 *** 追封,现在邓世昌有多处纪念馆供后人凭吊。 邓世昌雕像 邓世昌年仅25岁的时候就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后来被李鸿章看中进入了北洋水师,担当一个重要职务,在整个黄海海战战争过程中邓世昌是最早牺牲的一批海军军官,也是死得最壮烈的一个海军军官,邓世昌在此前曾经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本相遇到危险的话我就和它同沉大海。其实在当时的战争过程中邓世昌还是有可能突围的,黄海海战进行到最激烈的阶段他指挥的致远号被3艘日本舰队包围,日本舰队前后夹击但是致远号仍旧突破出了一个口子,不过可惜这时候致远号开始进水,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在最后时刻认为,这时候是壮烈殉国的时期,所以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敌人同归于尽。 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曾经被邓世昌这种英勇大无畏的精神感动到垂泪,他还曾经亲自书写一副对联悬挂在北京城内,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的谥号,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揭秘 黄海海战的最终结果日本以压倒性优势胜出而告终,所以以后的历史学家一直在讨论黄海海战失败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做得还不够到位,造的坚船利炮还不如那些军事大国,所以中国的海军装备不够优良,在海面上一旦遇到像日本这样实力强劲的对手时就会变得不堪一击,所以最后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日本仅仅损失了几艘小舰船。 黄海海战图片 其实除了装备不够优良之外,黄海海战失败原因还应该归结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上,大清朝的统治到了后期已经十分混乱,光绪皇帝在主战派主降派之间摇摆不定犹豫不决,他也不知道该向日本投降为好还是该跟日本人拼死一战为好。 当时主降派的官员贪生怕死畏首畏尾,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出卖了国家,在朝廷中到处扇阴风点鬼火故意夸大日本的海军实力,故意贬低己方的海军实力,造成了一些官员误信中国海军真的不堪一击,也使得光绪皇帝对洋务运动彻底失去了信心,这也是导致黄海海战最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黄海海战失败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经费问题,大清朝的统治到了末期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国家已经没有能力拿出多余的银两来支持军费开支,而北洋舰队如果要打造一支不败之师,必须要靠大量的军费投入,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北洋舰队的装备不够精良,全舰官兵也经常因为填不饱肚子拿不到饷银而怨声载道,所以对整个军队的士气造成一定影响。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介绍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都是大清朝统治末期跟外国列强进行英勇斗争的战争,三元里抗英发生在1890年,当时广东有英国人出没,英国的士兵不遵循中国的规矩,反而破坏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擅自把中国人供奉的土地公庙给打破了,愤怒的广东群众开始对英国士兵进行追击,英国士兵被中国民众包围了起来,最后这事经过大使馆沟通中国才交出英国士兵。 黄海海战图片 三元里抗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跟外国人进行激烈冲突的案件,也是中国普通下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一个典型案例,黄海海战发生在1894年7月15日,是中国的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次交锋,黄海海战中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以邓世昌为首的战斗英雄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和敌人同归于尽。 这两个事例都表明了在大清朝统治末期人民反对列强统治的决心和勇气,也鼓舞了一大批民众,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其实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两者之间为因果关系,三元里抗英使得清朝统治人民者看到了外国列强蠢蠢欲动的野心,也看到了大清朝朝不保夕危的危险局势,于是开始着手打造洋务运动,光绪皇帝对洋务运动寄予了厚望,然而洋务运动正是促使北洋海军建成的一次重要事件,正是洋务大臣坚决支持北洋海军才能够顺利出师,黄海海战才能正式打响。
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将北洋海军的停止购舰和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等工程联系起来,据说最早滥觞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势同水火,这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上述说法确切的话,那么,断然不能排除梁启超等人是在故意夸大事实,欲借此将慈禧彻底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报当年菜市口杀害六君子的旧仇。所以,严格说来,梁启超氏的这些言论只能当做一个参考意见,根本不能当成历史的定论。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向来缺乏深刻的反思精神。因此,在一些需要反思的关口,往往浮皮潦草,匆匆搪塞而过。最常见的办法是匆忙之间抓一只“替罪羊”,将一切责任推卸给这个人,余下的关联方便可以得过且过,继续敷衍下去。譬如,中国学界的主流意见到现在为止,仍然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失败的主要责任归咎于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三海工程”和修缮颐和园。其背后的逻辑链条很直白:假若慈禧太后不动用海军的军费,北洋海军就不至于在1888年成军后停止购舰。不停止购舰,北洋海军的势力就不至于被后起的日本轻易赶上,1894年9月17日的大东沟海战就不会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而只要北洋海军不败,日本就得不到完全的制海权,甲午战争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诚然,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之后,的确停止了购买军舰的计划。在此前后,“三海工程”和重修颐和园工程的确花费了不少的银子,而且在修建园子的过程当中也确实动用过海军衙门的款项。但是,修建园子动用海军衙门的款项和北洋海军停止购买军舰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关联度?是不是这些被挪用的款项直接导致了停止购舰的结果?显然,需要有翔实的史料来做出周密而科学的论证。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的一些结论总显得浮光掠影,经不起严格的推敲。实际上,就慈禧到底挪用了多少海军军费修建园子这个问题,目前能够看到的研究成果数字悬殊。其中,最少的认为只有数百万两白银,最多的认为有8000万两白银,而学界普遍采用的则是2000万两白银和3000万两白银说。仅就这些数字之间的巨大差异,就能看出来这些数字基本上属于没有过硬证据的猜测而已,与基本的历史事实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出入。首先,将北洋海军的停止购舰和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等工程联系起来,据说最早滥觞于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和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势同水火,这不是什么秘密。欲借此将慈禧彻底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以报当年菜市口杀害六君子的旧仇。实际上,当时的海军衙门不可能拿出2000万两白银以上的经费去赞助“三海工程”和颐和园工程。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明白重修颐和园等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钱,其中又有多少是动用了海军衙门的经费?根据中国海军史专家姜鸣和王家俭的研究成果:整个“三海工程”(包括大学、岁修及庆典)一共花费了约600万两白银。其中,从1885年到1895年这10年中,“三海工程”从海军衙门经费中共挪借了437万两白银。而且,姜鸣在《龙旗飘扬的舰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2月第1版)一书中特别指出:“三海工程”并没有无偿占用海军衙门经费,所借款项后来都指定专款予以归还。其后的修缮颐和园工程也大抵是如此。据统计,整个颐和园工程耗费的资金约在1000万两左右。根据姜鸣先生的查档计算,1888年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海军衙门经费有案可查的用于颐和园工程的总额,往大里说也断然不会超过750万两。而台湾的王家俭先生则在《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版)一书中考证:整个“三海工程”和颐和园工程,海军衙门有案可查的拨款数额为2322700两白银。
黄海海战——邓世昌之死
1.丁汝昌 丁汝昌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佑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2.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
3.黄海海战的结局,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非大败。日军稍占便宜,但非大捷。特别是日舰遭定远、镇远的沉重打击,余悸未消。因此,黄海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并没有也不可能发动主动进攻。但是,海战后,日本帝国主义极力弥缝损失,谎报战绩。大肆宣扬什么黄海海战是日本海军的"大胜"、'奇捷",用以欺骗世界舆论。而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者,则故意夸大损失,散布失败主义情绪,瓦解斗志,涣散士气,为妥协求和制造舆论。有些甲午中日战争史的论著,也简单地把黄海海战说成是中国大败,把北洋海军描写得漆黑一团,一无是处,夸大了中国海军的阴暗面,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