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释义
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是: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2、此诗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
3、原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什么意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哪首诗
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唐代杜甫的《旅夜书怀》。意思是“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揭示杜甫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内心充满着一种孤寂又凄凉的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哀伤,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2、杜甫内心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但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反映了他有造福人民的大志,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可一生追求却无成就,甚至只能四处飘零,他为此遗憾无穷。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什么意思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思是如今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出自唐代杜甫《旅夜书怀》,原文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名声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创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重庆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全诗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诗意境雄浑,气象万千。用景物之间的对比,烘托出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使全诗弥漫着深沉凝重的孤独感。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凄怆哀愁、孤独无依的情感。这句诗出自诗人杜甫的诗作《旅夜书怀》,诗人将自己比作沙鸥,通过写景而抒情,充分展现出诗人晚年抱负难以实现的境遇。诗作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描绘出天地的广阔,接下来诗人孤独的形象在诗作中出现,背景的空旷更加反衬出诗人的寂寞。《旅夜书怀》情景交融,凝聚着诗人的沉郁情感,是诗人杜甫的经典诗作。一、诗作中景色宏大且凄美诗作前半部分呈现的景色由近而远,写景的诗句不仅意境宏大而优美,且呈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理想远大,因而能够将景色描写得格外动人。诗作首联写诗人身边的景象,细草被微风轻轻吹拂,孤寂的小船停泊在江中。颔联写远处的景色,广阔的平野上悬挂着星星,江水在月亮的照射下奔流不息。虽然景色壮丽,但诗人却伤感而凄楚。二、理想难以实现使诗人被迫漂泊诗作颈联中,诗人写道因自己文章写得好而获得名声,但这并不表示理想已经实现。诗人一直对自己的政治理想抱有期待,现在却因为年老而不能做官。颈联抒发了诗人压抑的心情,根据诗作历史背景,读者能够了解诗人并非由于年老而无法继续做官,而是因为受到排挤,所以诗人用沙鸥自比。真正令诗人感到悲伤的不是漂泊的生活,而是期待落空时的孤寂境遇。于是诗人寓情于景,充分呈现出内心的不平与悲伤。诗人卓越的写作技巧使读者领略充满美感的艺术画面,深刻体会诗人失意的心情。诗人对其政治抱负的长久坚持与漂泊的境遇形成对比,将自己比作沙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热切追求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