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稻粱谋

时间:2024-08-28 10:59:47编辑:奇闻君

“读书不为稻粱谋,但开风气不为师。”出自哪首诗?

读书不为稻粱谋“”是孔子的观点之句。“但开风气不为师“”则出自 龚自珍 的《已亥杂诗》“一事平生无齿奇齿乞,但开风气不为师”。“读书不为稻粱谋,但开风气不为师。”两句的意思是,在功利思想大面积消解精神品质与责任感的年代,读书应该保有不妥协、不一味随波逐流的品格。读书的学风纯粹。“读书不为稻粱谋”原文如下: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译文: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所谓“学而优则仕”,(《子张》)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 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 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第一句意思是说:我生平只有一件事,没有人能拿它来当做攻击我的借口,那就是我只以著书立说来开启一代风气;从来不收学生或以老师的身份招党聚众。齮齕,读作以何,是指牙齿相咬,引申为攻击他人。“第二句但开风气不为师”是龚自珍的名句,常用来赞美那些开创时代风气的人,能够引导社会走进一个更新更美的境界。扩展资料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自珍

读书不为稻粱谋,但开风气不为师. 这句话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

1、读书不为稻粱谋 是孔子的观点

2、而 但开风气不为师 则出自 龚自珍 的《已亥杂诗》

“一事平生无齿奇齿乞,但开风气不为师”

“读书不为稻粱谋,但开风气不为师.”两句的意思是在功利思想大面积消解精神品质与责任感的年代,读书应该保有不妥协、不一味随波逐流的品格.读书的学风纯粹.

读书不为稻粱谋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①于谷②,不易得也.”

【注释】

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读解】


所谓“学而优则仕”,(《子张》)一般读书人想望当官吃俸禄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孔子的学生,也有“子张学干禄”,专门来向孔子学习当官吃俸禄的技巧.不过,在孔子看来,学习目的还是 纯洁一点好,“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学问而学问,在求学 中得到乐趣,胜过把读书当作敲门砖,胜过读书为了找职业,为了升官发财的观点.
但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为读书而读书的人.过去的时代读书是为了金榜题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今天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不一定可以做官了,但小学读了读中学,中学读了读大学,不外乎是为了找一个好的职业.如果找不到,就大学读了再读研究生,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职业.一旦找到了,绝没有人再对什么博士、博士后的,那多苦寒!另一种极端是,既然读书也不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一点的职业,为了挣钱发财,那只要能挣钱,能发财,又何必读什么劳什子的书呢?所以,不少家长让孩子中学毕业(甚至不用毕业)就跟老子一起做生意、赚大钱,于是又生出“读书无用”的观点.其实,无论是“读书做官(发财)论”还是“读书无用论”、对于读书的目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至于谷”,读书都为稻粱谋 .
或许正是因为早在孔子的时代大家读书就已经是为了“至于 谷”,所以孔子才感叹说“不至于谷”是难能可贵的罢.


上一篇:wizarding world

下一篇:玉女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