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俊的介绍
张志俊,男,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就读原西安公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专业,1994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教,2005年6月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学位。先后在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经济系,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单位承担公路工程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市场调查与分析、运输企业管理、企业统计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志俊的个人简介
张志俊,1946年3月生于河南省焦作市龙洞乡许和村,大专文化,原供职于郑州国棉四厂行政处,现已退休。1970年时的张志俊,患心脏病、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后经人介绍,开始练太极拳。两年下来,身体状况大为改善,并自认拳脚功夫了得。1972年,第二届河南省武术比赛中,张志俊遭遇陈家沟代表队之太极名师陈照丕,甫一交手,输得一塌糊涂,方知自己皮毛未得。这才有了1973年张志俊六上陈家沟学艺,5月,结识了陈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陈照奎,方知太极拳博大精深,开始正规习练陈式太极拳。1974年2月,张志俊正式拜陈照奎为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志俊数十年练功不辍,桃李满天下,他不仅全面系统掌握了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教学方法,精于推手、擒拿、格斗,而且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法有极大的创新,为后来学习太极拳的人提供了更为简捷有效的习练方法。70年代末,张志俊在河南郑州、信阳、焦作、驻马店等地教拳,80、90年代传艺授徒于深圳、珠海、惠州、重庆、香港、澳门等地,学员万余人,入室弟子100余名。弟子吴方成、刘越、张鹏、张春、澳门李文钦等,参加省、市、全国和国际性武术比赛均创佳绩。80年代中期致力于太极拳拳理、拳技、拳法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在《武林》、《武魂》、《中华武术》、《少林与太极》及香港、澳门武术杂志上刊载。先后被聘任为信阳市、驻马店市、重庆市、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及总教练、香港、澳门陈式太极拳健身会荣誉会长。
张志俊: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
陈式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掤、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掤,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六个方向的圆
一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纳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对方冲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个转关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
肢体的公转和自转
二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传。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动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并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脚攻击时除外)。
公转运若轴,
自转方圆生,
相随勿枉动,
三节自分清。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下肢亦分三节。没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贯串”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的基础上。
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
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
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明确身体不同部分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周身的协调,避免枉动,使自己的力量不产生矛盾。凡是不该动的、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可称作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产生“混元劲”,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劲力涣散、劲力太硬和丢、顶的错误。
周身的多元化旋转
三
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是螺旋缠丝运动,它要求周身一家,协调平衡,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也可称为以腰为轴的周身多元化运动。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个关节部分一定要适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换言之,在这种周身多元化旋转的螺旋缠丝运动中,要有顺逆、开合、收放、折叠。
一顺一逆走螺旋,
开合之处谓转关,
收放吞吐太极劲,
折叠往复生妙玄。
“顺逆”是螺旋缠丝劲的运动形式。
缠丝劲是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一大特色。由于人体的关节有自己的运动极限,所以太极拳运动的缠丝劲是靠身体关节部位不断转换的顺逆旋转来实现的。那么如何来定义顺逆缠呢?当代太极拳界有许多种定义法。比如:
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依据――掌心向内为顺缠,掌心向外为逆缠;
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手的运动方向顺时针为顺缠,反之为逆缠;
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向心力时为顺缠,离心力为逆缠。
但这些都有不甚严密之处。因为若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顺逆缠丝的依据,那么在太极拳的招式中,有时两手既不向内也不向外的情况该如何判定呢?比如两手背在腹前相对,向下抖劲。
若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往往手在完成一个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圆弧运动中,可能前半部分是掌心向外,而后半部分是掌心向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劲力,又怎么能定义同一种缠丝劲呢?
若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的话,往往在太极拳中,手的一个动作,一个缠劲,前半部分为向心力而言后半部分为离心力。所以这样定义也不确切。
迄今为止,我认为近代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先生对于顺逆缠丝的定义是最科学合理的。
上肢(起于稍节):
小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大指合,为顺缠。
大指领劲,其他手指逐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小指合,为逆缠。
下肢(起于梢节):
小趾领劲,膝外展,为顺缠。
大趾领劲,膝内扣,为逆缠。
而中节胸腰部分只做螺旋升降运动。
“开合”是螺旋缠丝劲的转换形式。
“太极拳,开合拳”。太极拳之精华用两个字概括,叫“开合”;用四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用八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起落旋转”。
由此可见“开合”二字道出了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开合”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开后是合,合后是开,一开一合,道法自然。以腰为轴,周身外掤内裹谓之合;以腰为轴,劲力四面放射谓之开。
就腰运化的外在形式而言,有双开、双合、左开右合、右开左合、上开下合、下开上合等。
“开合”以指关节的开合,这是肢体运动的内在形式。“裆开三尺不为开”是指要松胯,讲胯关节的开合。“转关之处须有开合”,这个开合是指关节的拉长。经过不断的开合的训练,我们的各部分关节才有可能放松、伸展,最终达到周身的松柔。
“谁能合,谁能赢”,这里的“合”,不仅指形体的合、关节的合,还指通过“关节贯串”,将周身的力合于一点,有效地控制对方。
“引进落空合即出”,这里的“合”,是指力点的发放,指打击。
对上肢来说,顺缠为合,逆缠为开。对全身来讲,合时上肢顺缠,下肢逆缠;开时上肢逆缠,下肢亦为顺缠。
“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讲的是太极拳所特有的阴阳之道和辩证哲理。就太极拳的形体语言来讲,每一个运动中都开合存在,相互包容,互为其根。比如“六封四闭”中双手外置于耳后,这时,双手为开,大小臂之间为合;前胸为开,后背为合;上肢为开,下肢为合……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而言,开为打击,合为引化,这也只是一般而言。事实上,开也可能是引化,合也可能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开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引化,后半部分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合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打击,后半部分是引化。打即是化,化即是打,这是太极拳中开与合的更高层含意,需要认真揣摩。
“收放”是螺旋缠丝劲的攻防形式。
太极拳一招一式都有其鲜明的技击含义。威力巨大的太极拳需要有力源、路线、整合、力点。而且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弹性、韧性、螺旋、穿透等特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而言就是“收放”二字。
“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话具体回答了上边大部分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腰就是那个整合与分配的机关,人体各个部分关节都有自己旋转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他部位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梢节领劲,两头卷曲,通过特有的螺旋缠丝运动向上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层。向下分配的力回到脚上后五趾抓地,蹬地反弹,这就是力源;向上分配是力到达于手,这就是爆发的力。手指领劲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的目的也是向中间收。收了才能放。那么这个收与放的时间差是多少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是收进来才能放,收的质量决定放的效果,就像爆竹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式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
“折叠”是螺旋缠丝劲的高级妙用。
折叠使用最多的是手腕和胸腰。太极拳中的折叠就是用弧线螺旋运动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其法则是: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前先后。对方劲力到了,一个折叠就是把其化掉了,毫不费劲。因为这些反方向运动容易给人以错觉,尤其运用六个方向的混元力,对方就要不知你要往哪里去,他无法适应你的方向、角度、速度和时间。
陈式太极拳手的运动特点是:起动、缠丝、运行、刚落点。运行为柔,落点为刚,所谓柔运劲刚落点。刚就是方,方就是圆,出了圆会产生断劲。劲断了怎么办呢?应该用折叠把它接上来。运行时要走大圈,速度慢。折叠时走小圈,速度快。正因为有了折叠和发劲,才有了往复,有了快慢。在陈式太极拳中,发劲和折叠可以把运行衬托得更慢,运行可以把发劲和折叠衬托得更快,有了一种节奏感。所以说折叠是表现陈式太极拳快慢相间、轻沉兼备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使用折叠时加上速度就是惊弹劲,可造成对方大脑判断错误和短时间内的空白,或人为地造成对方受惊吸气。往往在对方受惊、吸气时给予一个打击最易奏效,且容易折其关节、伤其筋骨,甚至损其五脏。折叠是一种较为精巧的手法,可化可打,大部分惊颤抖劲都是折叠之妙,这是螺旋缠丝的高级用法。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
练 太极拳 者除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标之外,大多希望自已在技击领域有所造诣,希望达到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后发先至,化打合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 经验 之谈,希望你们喜欢。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
由于 方法 不对头,大多数的太极拳 爱好 者很难将自己的拳架功夫与技击功夫统一起来,事实上拳架功夫与推手实战应该是一个统一体,应该是“练拳就是推手,推手就是练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做到的应该是“拳式定型”。所谓“拳式定型”,就是说无论是练拳还是实战,无论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面对什么样的来力和劲路,你的动作都不会走样、你的架式都不会变形。就像前辈大师们一样,手、肘该在哪里定位就定在哪里,已养成习惯,无论是练还是用都不会有几分差别。 “拳式定型”是一种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希望获得太极功夫的人们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么“拳式定型”的内涵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做到“拳式定型”呢?“拳式定型”实质上是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规律有一个特殊的、规范的、严格的要求,这里规纳如下: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一:走手
在技击对抗中,手是最前面的第一道防线。手的动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战斗的结果。所以应该把走手放在首位。拳论云:“以手运行止物,必得刚气行乎其中。”太极拳中的听劲、引化、擒拿、打击等等虽然并不完全靠手,但是手无疑是最为灵活和有效的部位。走手有如下优势:
手为臂之梢节,梢节引动,有利于沉肩坠肘,身肢放长。
走手增强了梢节意识,有助于棚劲和螺旋劲的增长。
梢节意识增强,有利于周身的放松、协调。
劲运梢节,则启动快,变化迅速,劲力灵脆。
梢节领劲,容易把握劲点,打击稳、准。
走手蓄劲短,连续打击不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事实上第一次打击就是第二次打击的准备。手为臂之梢节,指尖为手之梢节,走手关键是走梢节。一走手,指尖第一节一定要先走,然后第二、三节按顺序跟上。就像走缠丝劲一样,小指领劲先走, 其它 手指递个跟上。手走得好不好,差异就在是不是先走了第一节。不走指尖,你怎么也抓不紧对方;走了指尖,就有了“卷”意思,即便是没有抓住对方,也有个“卷”的余味在别人身上。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二:肘定位
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乃至技击实战中,肘永远在做着向外伸展的、膨胀的运动,做着一个拉长肩部的运动。肘基本上是定位在身体的一侧保持一个相对的位置,不仅要始终做到“腋下空”,还要保证大臂与肋间的夹角不作大的改变。手走的幅度和身体不会同步,但肘是可以同步的。肘的根在肩,练习和对抗时都要有根,不能漂浮,也就是说要始终保持沉肩状态。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前面的手输送了武器、弹药,支持手更灵活地运动;还要帮助后面的肩拉长,坠肘沉肩,稳定平衡。什么时候“肘定位”破坏了,那么肘就会漂浮,肩就会架,手就会丢,身法就会涣散。太极拳运动中人体有五张弓——双臂弓、腰弓、双腿弓。弓背撑起的力量最大,肘正是臂弓的弓背,所以一定要保持弓背饱满,弓弦绷紧的最佳状态——即肘定位。一旦弓背飘了或丢了就一定是弦断了或弓断了―――肘起大、小臂间的夹角变小了,谓之弓背断了;肘夹手臂失去了撑力叫弓弦断了。(有关弓、弦的详细论述见另一篇论文“论身备五张弓”)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三:沉肩
练太极拳时意念上要求身体松柔。松柔的标准是在周身棚劲不丢的情况下放松。人们往往松柔不下来就是因为肩松不下来。肘向上架肩,肘向下耸肩,用僵力时扛肩,臂无力时懈肩, 是最常见的毛病。当遇上对方采、拿、打、摔等外力时,出于自我平衡的本能,可能被迫向上翻肩,肩一翻人就要受制,脚底下也飘起来了。这些不仅是学习太极拳架的障碍,也是技击中的隐患。扛肩架肩时肘容易飘,耸肩懈肩时腋下就不空了,只有沉肩才能接牢肩部与臂部,使臂生根,从而由坠肘与沉肩的结合达到肢体放长。如果两臂都做到了走手、沉肩、乍肘,上肢就是两张饱满的弓。所以要时时注意沉肩,保持沉肩坠肘,将肘与肩部拉长到最大限度。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四:含胸
含胸首先要求我们下额内收,两眼平视,百会穴虚领,再就是胸要有向里包的感觉。这样才能含胸而不是挺胸,才能使脊背拔长,劲力顺达,使背部有弹性。虚领顶劲的时候要把颈椎领起来,颈椎是身弓的一个弓梢,另一个弓梢为尾椎,通过塌腰,这张身弓便形成了。在对抗中,最忌身体上重下轻。如果胸不含,肺部会充满空气,或叫横气填胸,重心上浮,头重脚轻根底浅,一遇外力就立足不稳。含胸拔背能使我们气沉丹田,下重上轻,势如不倒翁。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五:塌腰
胸和腰的关系是:含胸才能塌腰,塌腰必须含胸。正确姿势是:胸要含起来,腰要向下坐(塌),尾椎要向里裹。这样,颈椎与尾椎内含里裹,我们就具备了五张弓中最重要的一张弓――腰弓。腰是一个重要的平衡机构,劲起于脚跟行于腿,到腰部时有一次转换分配,使四成力量下降,还原于下肢蹬地发力;六成力量上升,形于手便是打击力。因此,稳稳当当地把腰塌下来,重心才能下降,人才能不飘,否则,挺胸凸肚,腰塌不下来,胯松不下来,双膝亦不能合上,连锁反应是脚下无根,遇力必颠。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六:松胯
太极拳理曰:“不得机不得势时,腰腿求之。我认为这里少了一个字,应该是“腰腿间求之”。腰腿间是胯,其位置格外重要。脚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膝盖送到了胯上,松胯便可在刹那间将力量送至腰部。在对抗当中松胯尤为重要。因为不能松胯将会瞬间断劲,功亏一篑。从某种意义上说,松胯是进入太极拳殿堂的一把钥匙。松胯在技击实战中的作用是:
可卸掉对方来力之一部份乃至一大部份。
降低了自身的重心,使下盘稳固,为裆走下弧创造了条件。
可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使周身协调。
可以整合周身之力,用于我所需要的地方。
松胯是形成浑元之力的必要条件。
松胯有利于调整身法、步法,得机得势,使下肢运行变得轻灵。
此外,胯部的韧带长度要超过常人是松胯的前提条件。韧带、副韧带长,转身长度和半径就比别人长出了许多,对抗中就有了优势。因此要有意识地练好松胯的功夫。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七:扣膝
肘是上肢的弓背,膝是下肢的弓背。人们常说扣膝合裆,扣膝裆才能合。扣膝才能足下生根,进退自如,力撑八面。看一个人的拳势是否正确,首先看他的胯是不是松的,膝是不是合的,裆是不是圆的。如果一个拳势看着不顺眼,那问题一定是出在膝上。膝在运动中要象擀饺子皮一样向外擀内辗,不是外摆,外摆是飘的;向里运动不是直接合、而是从外向里合。
太极拳名师张志俊先生练功经验之谈八:抓地
在踝关节这个部位最很难练的是跟腱韧带,跟腱韧带的长短又与抓地有直接的关系。通常膝盖前跪和旋转就是韧带拉长的运动,这根韧带越长,膝盖前跪的半径越大。对抗中后退时,又总有一个膝盖是向前弯曲的。弯曲幅度越大,腰部的承受能力越强。人们常说“腰长”、“腰上有份儿”,其实还是跟腱韧带长、脚下有根的缘故。很多人脚下不稳,不舒服就挪脚跟和脚尖,这正是因为跟腱韧带不够长。拉长这个韧带要靠考五指抓地。不让飘、不让脚动的同时又让脚腕动,让它向不同方向移动、旋转。练习时间长了跟腱韧带就拉长了。如果不会五指抓地,即使其它各部位都做得很好,推手的水平也高不了。只有抓地才能生根,生根之后腰胯各部位的灵活性才能充分显现。五指抓地时涌泉穴要虚要空。
“拳式定型”是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实战技击的需要,是掌握太极拳真谛的必经之路。有了“拳式定型”的基本功,你就可以品尝到“练拳时无人当有人;用时有人作无人”的奇妙乐趣。这里还要注意,一个人的手法、步法、身法的定型,只是“形”的定型,并不等于“意”的定型。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走手、乍肘、沉肩、含胸、塌腰、松胯、扣膝、抓地等没有问题,一旦受到外界的干扰就可能发生“形变”。在双方对抗时,胜方往往是由于对方技术动作变形而取胜。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保证在任何条件下动作都不变型,时时刻刻做到“拳式定型”,才能够收发自如,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1. 太极拳“病”指正
2. 太极拳腰胯功夫的意义
3. 太极经络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张志俊告诉你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在强调缠丝劲的基础上,上肢运动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和通背劲、对称劲,中间有“胸腰运化”,下肢有掤、捋、挤、靠、采及进、退、顾、盼、定五步和“裆走下弧”,这些合到一起产生的劲为“混元劲”。为了在太极拳技击对抗中走出“混元劲”来,有以下要求:
逢力必掤,
逢朋必缠,
逢缠必转,
逢转必沉。
这些要求包括在每个动作中,而且是在瞬间同时完成的。细心的读者可以对以上16字诀认真揣摩体会。下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混元运动的规律。
六个方向的圆
一
太极拳运动的肢体运行轨迹非圆即弧。弧是圆的一部分,可纳入圆中进行讨论。我们先来定义具有六个方向的力为“混元力”,也就是说,“混元力”的充分条件是:它拥有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即立体的圆。有的人虽然走得也是圆,也是弧,但只有四个方向,这样的力不能构成“混元力”。
一对方向的力,比如前后或左右或上下,这样的力产生的劲叫直劲,对对方构不成威胁。因为它是直来直去的,严格的讲它不属于太极拳劲别的范畴。四个方向的力才能形成圆和弧线运动,但对方的大脑可以作出判断,肢体的本能反应可以跟上你,随上你,对对方的威胁也不大。只有是六个方向的圆弧运动,即立体的圆运动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这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种的精妙之处。你可以先出手打我,我一接手就干扰和改变你的运动方向,使你处于被动和无目标状态,然后便是我的打击,这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奥妙所在。
在这个具有六个方向的劲力之中前后是本能,左右是技巧,上下是奥妙。“前后”是人们的习惯,“左右”经过训练可以掌握,“上下”则不易掌握且容易被人们忽略。
凡是在推手和散手中产生了顶劲就一定是少了两个方向,不是左右就是上下。
凡是被对方冲垮了,一定是少了左右方向的劲;凡是自己左右转动不灵时一定少了前后方向的劲;凡是被对方提起或压垮了,一定是少了上下方向的劲。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个转关换式都必须有六个方向,否则拳式就是不正确的,在实战中也是不管用的。
肢体的公转和自转
二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形式是公转加上自传。太极拳运动中以腰脊为轴,身体各关节的运动也是公转与自转的同步交叉运动。一般来说,下关节对上关节而言是自转;上关节对下关节而言是公转;前关节对后关节而言是自转,后关节对前关节而言是公转。自转相对于公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大,公转相对于自转时关节运动的幅度要小――这里讲的是在走缠丝劲时关节运动的规律。
上肢运动相对于腰脊来说,腰脊是公转,手臂是自转。说腰脊的转动幅度大于手臂是不对的,打击腿(起的腿)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腿要承担自身的重量,相对来说比手的运动范围要小,所以尽管脚是膝关节的前边一节,可它自转的幅度并不大,而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更大一些,这是特殊情况。因为脚在抓地的时候要生根,要向下渗透,拧转,所以脚不可能像手一样转那样大的圈(用脚攻击时除外)。
公转运若轴,
自转方圆生,
相随勿枉动,
三节自分清。
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梢节、中节、根节。全身多处分三节,比如:手分三节,臂分三节,胸腰、下肢亦分三节。没有了公转和自转,便分不出三节来,自然也没有“节节贯串”可谈。所以公转和自转学说是建立在“节节分家”的基础上。
明白了公转和自转的规律,我们便可以做到以腰脊为轴,以手领劲,含胸塌腰,屈膝松垮,五趾抓地,将全身的劲力整合为一处,施加到我们想要达到的地方,这就叫“节节贯串”,因此公转与自转是“节节贯串”的外在运动形式。
人们常出现的毛病是靠后关节的运动代替前关节的运动,这样不可能有“节节分家”的效果。后关节运动大于前关节运动也是不对的,因为这里缺少了稍节意识,不可能达到“空”、“灵”、“活”、“脆”的效果。
在对抗中,没有自转就不可能接收对方的力,就不可能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把它化掉。没有公转则自转就失掉了轴心的根基,肢体运动就会显得飘浮无力。
明确身体不同部分公转与自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周身的协调,避免枉动,使自己的力量不产生矛盾。凡是不该动的、多余的、不合理的动作可称作枉动,避免枉动才能达到周身一家,才能产生“混元劲”,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劲力涣散、劲力太硬和丢、顶的错误。
周身的多元化旋转
三
太极拳运动的本质是螺旋缠丝运动,它要求周身一家,协调平衡,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也可称为以腰为轴的周身多元化运动。周身运动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各个关节部分一定要适应多元化的旋转规律。换言之,在这种周身多元化旋转的螺旋缠丝运动中,要有顺逆、开合、收放、折叠。
一顺一逆走螺旋,
开合之处谓转关,
收放吞吐太极劲,
折叠往复生妙玄。
“顺逆”是螺旋缠丝劲的运动形式。
缠丝劲是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一大特色。由于人体的关节有自己的运动极限,所以太极拳运动的缠丝劲是靠身体关节部位不断转换的顺逆旋转来实现的。那么如何来定义顺逆缠呢?当代太极拳界有许多种定义法。比如:
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依据――掌心向内为顺缠,掌心向外为逆缠;
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手的运动方向顺时针为顺缠,反之为逆缠;
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向心力时为顺缠,离心力为逆缠。
但这些都有不甚严密之处。因为若以掌心向内或向外为判定顺逆缠丝的依据,那么在太极拳的招式中,有时两手既不向内也不向外的情况该如何判定呢?比如两手背在腹前相对,向下抖劲。
若以手的顺、逆时针旋转为判定依据,往往手在完成一个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圆弧运动中,可能前半部分是掌心向外,而后半部分是掌心向内,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劲力,又怎么能定义同一种缠丝劲呢?
若以手的运动是向心力还是离心力为判定依据的话,往往在太极拳中,手的一个动作,一个缠劲,前半部分为向心力而言后半部分为离心力。所以这样定义也不确切。
迄今为止,我认为近代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陈照奎先生对于顺逆缠丝的定义是最科学合理的。
上肢(起于稍节):
小指领劲,其他手指递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大指合,为顺缠。
大指领劲,其他手指逐个跟上,掌心空、虎口圆、小指合,为逆缠。
下肢(起于梢节):
小趾领劲,膝外展,为顺缠。
大趾领劲,膝内扣,为逆缠。
而中节胸腰部分只做螺旋升降运动。
“开合”是螺旋缠丝劲的转换形式。
“太极拳,开合拳”。太极拳之精华用两个字概括,叫“开合”;用四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用八个字概括,叫“虚实开合,起落旋转”。
由此可见“开合”二字道出了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开合”是肢体运动的外在形式。开后是合,合后是开,一开一合,道法自然。以腰为轴,周身外掤内裹谓之合;以腰为轴,劲力四面放射谓之开。
就腰运化的外在形式而言,有双开、双合、左开右合、右开左合、上开下合、下开上合等。
“开合”以指关节的开合,这是肢体运动的内在形式。“裆开三尺不为开”是指要松胯,讲胯关节的开合。“转关之处须有开合”,这个开合是指关节的拉长。经过不断的开合的训练,我们的各部分关节才有可能放松、伸展,最终达到周身的松柔。
“谁能合,谁能赢”,这里的“合”,不仅指形体的合、关节的合,还指通过“关节贯串”,将周身的力合于一点,有效地控制对方。
“引进落空合即出”,这里的“合”,是指力点的发放,指打击。
对上肢来说,顺缠为合,逆缠为开。对全身来讲,合时上肢顺缠,下肢逆缠;开时上肢逆缠,下肢亦为顺缠。
“开中寓合,合中寓开”,讲的是太极拳所特有的阴阳之道和辩证哲理。就太极拳的形体语言来讲,每一个运动中都开合存在,相互包容,互为其根。比如“六封四闭”中双手外置于耳后,这时,双手为开,大小臂之间为合;前胸为开,后背为合;上肢为开,下肢为合……就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而言,开为打击,合为引化,这也只是一般而言。事实上,开也可能是引化,合也可能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开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引化,后半部分是打击。也可能一个合的动作的前半部分是打击,后半部分是引化。打即是化,化即是打,这是太极拳中开与合的更高层含意,需要认真揣摩。
“收放”是螺旋缠丝劲的攻防形式。
太极拳一招一式都有其鲜明的技击含义。威力巨大的太极拳需要有力源、路线、整合、力点。而且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弹性、韧性、螺旋、穿透等特点,它是怎么产生的呢?简单而言就是“收放”二字。
“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这句话具体回答了上边大部分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说腰为主宰呢?腰就是那个整合与分配的机关,人体各个部分关节都有自己旋转的规律,但都要以腰为轴心使其他部位贯穿起来。若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梢节领劲,两头卷曲,通过特有的螺旋缠丝运动向上分配六成,向下分配四层。向下分配的力回到脚上后五趾抓地,蹬地反弹,这就是力源;向上分配是力到达于手,这就是爆发的力。手指领劲的目的是向中间收,含胸塌腰的目的是向中间收,脚抓的目的也是向中间收。收了才能放。那么这个收与放的时间差是多少呢?可以说没有。收即是放,理论上有间隙,实际上可能就没有。腰一收它就有了,爆发与收几乎同时。但必须是收进来才能放,收的质量决定放的效果,就像爆竹卷得越紧崩得越响一样,拳式也如此,卷曲越紧爆发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