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应该怎样保养啊?
您好,胃病的朋友除了发作期服食药物以外。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饮食的保健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饮食保健如下:
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少吃多餐、避免硬、冷、粗糙、含纤维过多的食物,吃易消化的软食。
②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肉类、鱼虾、豆制品及绿色蔬菜,这样更有利于胃粘膜的恢复。
③吃饭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样有助于消化,减轻对胃的负担。
④如病人胃酸过少,应常吃一些酸味的酸牛奶、山楂、苹果、桔子、草莓等酸性水果,烹调菜肴加点醋,以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⑤如病人胃酸过多,应忌食容易产酸的食物,如蔗糖、甜糕点、红薯以及刺激胃酸分泌的浓茶、咖啡、浓肉汤等。为中和胃酸,可经常吃一些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烤馒头片等。若病人有明显腹胀,应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煮黄豆等。伴有贫血的病人,应多吃富含铁的肝、肾、瘦肉、动物血、黑木耳、芝麻酱及绿叶蔬菜。
⑥忌酒戒烟,勿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热、过酸及熏烤食物。
再一点就是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祝您早日康复~!
《寻医不如自医_陈金柱谈中医养生》
1、饭前喝汤会冲淡胃液,导致消化吸收不好,长此以往,造成脾胃和肾脏损伤。
2、骨质疏松:骨骼是由蛋白质维生素c和钙这三种物质共同组成的骨胶原蛋白所形成的,所以骨质疏松不能单纯补钙,要补肾。肾主骨髓造血。
3、骨质增生是因为肾虚造血不足,肝脏藏血不够,不能浸润骨膜,另一原因是长期血粘度过高形成的。
4、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一、长期或大量服用药物,特别是激素。二、长期酗酒。三、长期血粘度过高。
5、耳鸣:表明肾脏开始虚弱,再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出现高血压,后期形成心脑血管疾病。
6、上火:实际也是肾虚,肾水不够,灭不了心火。凉茶不仅补不上肾水,还会把人体正常阳气泄掉,造成更大伤害,本来就虚,现在进来寒,就形成了很多女性的子宫肌瘤。
7、小孩得中耳炎也是因为肾虚。
8、发高烧并不可怕,这证明你体内的营卫之气能与外邪作战,尤其是在调理期间出现的高烧症状,是体内的营卫之气被调动起来对抗外邪病毒,如果这个时候用其他药物强行降温,就等于自己缴械投降,病邪就会趁虚而入,表面上看起来不发烧了,可是潜伏的危机更大。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发低烧,低烧是病毒深入,身体内有炎症了,但是医院一般检查不出来。
9、三四岁小孩子哮喘,多半是长期打点滴打的,肺部的微细血管打来打去,经常强行膨胀收缩就造成肺气肿。
10、中国的牛奶污染率达到95%,很多牛奶含有抗生素,酸奶也一样。所以孩子不要喝牛奶,吃米糊就好。
11、阑尾最好不要切,旁边就是卵巢,切的时候万一分不清哪个是阑尾,哪个是卵巢,问题就大了。凡是阑尾被切掉的人,一旦便秘就会口臭,因为毒素通过口腔出来了。只要多吃粗粮就能打扫肠道中的垃圾,就不容易得阑尾炎。
12、真正扩散的不是肿瘤,而是手术后的刀口和无法清洗干净的大肠毒素。很多人都忽略了刀口的问题,以为将肿瘤挖出来就不会扩散了,大肠就跟洗衣机的管子一样,如果垃圾没有清理好,原来只是一点点的问题,结果有了刀口一圈都是问题。
13、实际上人体中有两个消化系统,脾和胃是一个,另外一个是肝和胆,脾和胃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肝和胆是消化肉食类和水果蔬菜的。
14、对疾病的判断不能先看指标,比如检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高了,很多时候就简单的认为是肝出了毛病,其实应该先了解指数为什么会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在验血的前一天晚上吃了涮羊肉或者没有休息好,第二天的检查结果转氨酶就会高,指标的变化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人不能被死指标牵着走。
15、糖尿病病因:一喝酒、肥甘过度;二情志郁结,它的主要症状:三多一少。多喝多吃多尿,然后快速消瘦。为什么西医说没治,只能打胰岛素,因为西医是拿外国人做研究,而老外基本上是以肉食、蔬菜为主,不是以谷类为主,食物走的都是肝胆这个消化系统,而不是脾胃系统,所以西医认为脾脏没用。而糖尿病就是脾脏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了,耗损是因为前期消耗过度,如果补充适当的能量调节过来脾脏就可以重新恢复分泌足够的胰岛。
16、真正的糖尿病没有遗传,因为真正的糖尿病会造成肾阴的耗损,也就是说尿蛋白检查出来有四个+号的时候,男性已经没有性功能,女性是不可能怀孕的,所以真正遗传的不是糖尿病,而是饮食文化和习惯。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以肉食蔬菜为主,再加上早餐两个鸡蛋一杯牛奶走的全是肝胆消化道,肝脏负担过重。p以往它的功能只是辅助消化,现在成了主力他也吃不消。原来作为主要消化系统的脾胃反而吃不饱,慢慢也不会干活了。
17、腰间盘突出就是气血亏了,出现这种症状是提醒你该去调理了,有时候是因为长期坐着,工作环境造成的,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预防和调理的。
18、颈椎疾病要补肝肾
19、冠心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血粘度高引起的,还有一种是长期肾虚造成心肌缺血。实际上调理冠心病很简单,血粘度高就清血黏度。心肌缺血就补血。做搭桥手术的后遗症是难以估量的,一般做了以后中医就帮不上忙了,因为人体元气大损,破坏了脏腑正常功能,脏腑间的正常运作与三焦气化通道被扰乱,这是药物无法调理的。
20、为什么小毛病会治成大毛病,都说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本在哪里,实际上前列腺是本,炎症是标,但现在一般到了医院,医生给你的药都是消炎杀菌,根本没有考虑为什么要消炎杀菌,就是说标是外邪,本是脾肾阳虚,医院根本没有去考虑病根在哪里。西医认为尿道炎是因为细菌进入尿道口引起发炎,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细菌进入你的尿道口,不进入别人的尿道口。人就是不喜欢认真思考问题,如果你不是脾肾阳虚,外邪怎么能进来?西医给你的所有药物都是上万写的,西医就是消炎杀菌,所以只去管标,本却没有人管,结果不仅标没治好,本也越治越坏了。
21、实际上前列腺就是尿道管,男性是15到25厘米,女性只有3到5厘米。妇科炎症是怎么产生的呢?女性的妇科炎症这么多,实际上都是身体虚弱所致。妇科炎症的来源一般有两种,尿频尿急尿骚痒,到医院检查就是泌尿系统感染走的是膀胱这条道,另外一条通道是走阴道,得的是阴道炎,妇科炎症的原因与男性一样,就是脾肾阳虚外邪进入。
22、为什么很多报纸都建议老年朋友多吃豆制品,因为豆制品中含有的蛋白质成分最高,同时只含有微量的脂肪成分,所以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能重新修复肾脏的机能。在中医调理过程中尿出来的排泄物叫洣泔或白浊,属于正常的好转反应,是表示肾功能开始恢复,能够把脏东西往外排的表现。
23、痛风也是肾虚的一种症状,因为肾的过滤功能减弱了,血液里的酸毒排不出去,随着血液循环循环流动,大脚趾关节是人体最末梢关节,酸毒的结晶体最容易积聚在这里,也有的人是大拇指关节痛,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痛风患者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更关键在于恢复肾脏的机能,提高过滤能力,把酸毒排出体外才不会再复发。
胃病平常怎样保养?
脾胃不和等脾胃病,如果日积月累不愈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导致胃病症状的衍生,脾胃不合等脾胃病的病因大多来自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滥用抗生素。那么对脾胃健康的保健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招: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纳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运化送至全身各处。故有“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其浊者,由胃下行至小肠,再行进一步消化。 脾主运化,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决问题 脾主运化,当脾出现问题时,造成胃部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不能运输到身体各部,同时也不能反补营养给胃,脾病造成机体主症有:胃胀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纳,当胃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症状。 由此可见,脾胃病的症状基本都是同时出现的,这也是我们平常“胃痛医胃”难以解决问题的所在。中医理论认为胃病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治疗胃病的同时也要解决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属脾虚,重在调理 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隐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一般以上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则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减少慢性胃炎的发生主要在于"防",因为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众多因素造成,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脾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胃部出现症状。 慢性胃炎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在治疗过程中重在调理,在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方面常采用具有“治养结合”功能的药物来防止复发,同时也要养成按照疗程服用习惯,减低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 第四招:运动养生方式帮你养胃护胃 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腿脚运动养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脚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养胃护胃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放松站立,十趾紧抓地面。两分钟后慢慢放松,反复数次。这样能对足底、趾间穴位形成松紧交替刺激。还可以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除了简单地活动脚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脚后自我按摩脚趾。同时可以顺手将小腿从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动脚锻炼,不用刻意讲究章法,力度以能够承受为宜,按后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 第五招:胃痛胃胀,分清症状恰当用药 (1) 肝胃不和 症状:胃胀痛、嗳气频繁,反酸、舌质红、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 脾胃湿热 症状:胃痛、口干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和中醒脾 (3)脾胃虚弱 症状:胃胀、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