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式拼音
wēi tuǒ mǎ shì。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Mandarin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后主要用于拼写现代标准汉语。英语中用来拼写汉字的拉丁化拼音体系。由英国外交官、剑桥大学教授威妥玛提出,翟理斯教授修正。如:「下」:hsia,「月」:jih,「中」:chung。因威妥玛式有以相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的语音,如ㄐ、ㄑ、ㄓ均标示为ch;也有以不同的符号标注一个语音,如ㄗ标示为ts或tz,易导致语音的失真。“威妥玛式”单字解释1、【威】: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信。~严。示~。助~。狐假虎~。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逼。~吓。~胁。姓。2、【妥】:妥当:稳~。欠~。这样处理,恐怕不~。齐备;停当(多用在动词后):货已购~。事情商量~了。姓。3、【玛】:同“玛”。4、【式】:样子:新~。中~。格式:程~。法~。仪式;典礼:开幕~。阅兵~。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算~。分子~。方程~。一种语法范畴。
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拼音[wēi tuǒ mǎ]。威妥玛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英语Wade–Giles system,习惯称作威妥玛或威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罗马拼音于拼写中文官话Mandarin读音的音译系统,发明后主要用于拼写现代标准汉语。此系统由19世纪中叶时英国人威妥玛建立,在翟理斯的汉英字典(1892年)完成。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韦氏拼音见于人名、地名所广泛使用。主要影响威妥玛拼音虽然影响不小,但一直未成为官方标准。然而,有关使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192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传时间较短,影响不大。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中国的地名改用汉语拼音拼写。在此之后,汉语拼音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197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罗马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法的国际标准。